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四次月考试卷附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四次月考达标检测卷(第七、八单元)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第一部分积累与运用(35分)
1.根据拼音写词语。

(7分)
早晨,拉开chuāng lián( ),举目yuǎn tiào( ),大山lǒng zhào( )着一层蒙蒙的薄雾,如仙境一般。

山城也渐渐从chén shuì()中苏醒过来,zònɡhéng( )的马路上车辆越来越多,附近的街市传来了商贩的yāo he( )声,城市不再沉寂,很快就huī fù( )了生机勃勃的景象。

2.[易错]请把下列每组词语中带点字读音有错的选项字母填在后面的括号里。

(3分)
(1) A. 雇.佣(gù) B.惊讶.(yà)
C.驱.赶(qū) D.污秽.(suì) ( )
(2) A. 尼.姑(ní) B.牛犊.(dú)
C.牲畜.(xù) D.翻译.(yì) ( )
(3) A. 奔驰.(chí) B.愧.对(kuì)
C.禽.兽(qíng) D.渺.小(miǎo) ( ) 3.[易错]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2分)
A.灯塔板登默不作声
B.铃铛钮扣养尊处优
C.船艄阻档手忙脚乱
D.秽物螺丝一本正经
4.[易错]下面量词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2分)
A.一辆石桥B.一根手指
C.一条运河D.一片晚霞
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妈妈是个大厨师,做起菜来手忙脚乱
....。

B.他每天养尊处优
....,自己几乎不干活。

C.他是个开车新手,怎能不操纵自如
....?
D.爸爸经常锻炼身体,所以膘肥体壮
....。

6.“乃呼儿出”中“乃”的意思是( )。

(2分)
A.就,于是B.但是
C.也许D.你
7.填入下面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是( )。

(2分)
水面上渐渐______,只见月亮的影子在水中摇晃。

A.沉寂B.幽静
C.安静D.宁静
8.[疑难]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我们要养成正确洗手。

B.在我们家我是第一个首先学会七步洗手法的人。

C.了解人物的思维过程,可以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D.通过学习《金字塔》一课,使我了解了金字塔的壮观与神秘。

9.对下面句子的修辞手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舞蹈演员的手指不是常作兰花状吗?(设问)
B.荷兰,是水之国,花之国,也是牧场之国。

(排比)
C.无名指和小指,体态秀丽,样子可爱。

然而,能力薄弱也无过于他们了。

(拟人)
D.船头和船艄向上翘起,像挂在天边的新月;行动轻快灵活,仿佛田沟里的水蛇。

(比喻)
10.[疑难]下面句子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

B.满载着一罐一罐牛奶的汽车,火车,不停地开往城市。

C.最开始是草履虫,后来是鱼,是青蛙,是猴子……
D.我不知道《金字塔》这个译名中的“金”,最早是怎么得来的。

1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威尼斯的小艇》是美国作家马克·吐温的作品。

B.“狗不叫了,圈里的牛也不再发出哞哞声,马也忘记了踢马房的挡板。

”这句话是动态描写。

C.“每块石头都磨得很平,至今仍很难用锋利的刀刃插入石块之间的缝隙。

”这句话体现出金字塔建筑工艺精湛。

D.《牧场之国》一文,描写了荷兰牧场上动物们的悠闲和安详,也描写了人们挤奶、运奶时的平和与从容,突显了荷兰牧场的宁静之
美。

12.根据要求写句子。

(7分)
(1)《杨氏之子》这一课最能体现杨氏子“甚聪惠”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这个学期我们学习了《论语》中有关“君子”和“小人”不同之处的两
句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乡村四月》中描写乡村繁忙景象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部分阅读与欣赏(35分)
(一)屎壳郎建奇功(13分)
20世纪80年代,中国的农牧专家去澳大利亚考察。

他们在羊毛产地,先听了饲养科技学术讲座,然后又进行实地考察。

在饲养场看到无边无际的羊群时,中国专家都十分惊讶。

而后又为另一种景象所惊呆了:扑头盖脸的苍蝇不计其数,团团围住参观者嗡嗡乱碰,大家瞠目而视,心中十分不解。

牧场主人十分尴尬,他无奈地解释道,因为杀虫剂对牲畜有不好的影响,所以他们不能用杀虫剂对付蚊虫,但又想不到更好的办法,这就使得苍蝇蚊虫成灾。

在中国考察团回国之前,牧场主人请教中国专家是否有有效的方法解决这种问题。

这是个难题,当时的专家一时也想不到好的办法,团长便答应回国请示农业部长后,再做正式答复。

考察团回国后,专家们绞尽脑汁认真研究着“苍蝇”问题,反复实验过多种药品,都未达预期效果。

当专家们无计可施时,一位年轻的农民提议用“屎壳郎搬家”来解决这一问题。

他认为以生态方式处理牲畜粪便能使牧场变得洁净起来,从而减少苍蝇蚊虫。

这一提议得到专家们的肯定,于是大家开始筛选最合适的屎壳郎品种。

后来选种结束,实验室开始大批量繁殖培养屎壳郎,经审批正式出口澳大利亚。

第一批屎壳郎抵达澳大利亚后,牧场主人便开始治理实验。

这些屎壳郎们辗转来到实验牧区,在澳大利亚的农场里开始进行“搬家”工作,没几天牲畜的粪便就被屎壳郎们搬运一空。

随着粪便的减少,苍蝇蚊虫也大大地减少了。

这完全是屎壳郎的功劳,而中国农民和专家也赢得了外国人的赞许。

(有删改)
13.牧场蚊虫成灾的原因是什么?( )(2分)
A.药物杀灭不了那些蚊虫。

B.牧场的主人没有理会那些蚊虫。

C.牧场太大,羊群太多,难以治理干净。

D.担心杀虫剂对牲畜有不好的影响,不敢使用。

14.下列关于屎壳郎“搬家”的意思表述最准确的是哪一项?( )(2分) A.清理牲畜粪便。

B.清理苍蝇蚊虫。

C.改善土地环境。

D.把家搬到另一个地方。

15.第三自然段“这是个难题”中的“难题”具体是指什么?(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你认为用“屎壳郎”解决苍蝇蚊虫成灾的问题有什么好处?(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屎壳郎建奇功”指的是什么?(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阿尔卑斯的精灵(节选)(22分)
大山如同一个男人,它一定在某时某地表现出自己的威严和博大。

要想见识下这个名叫“阿尔卑斯”的男人的豪气,就去大钟山!驾车从它宽阔的山谷盘旋而上,好似驾机升空。

这就一定会经历一种奇观。

开始,无边的森林一层层地落下去,整个身体就像从巨大无比的浓绿的染料桶里缓缓升起。

阳光把窗外的绿色反射到车里,连白色的衬衣也会令人惊奇地淡淡发绿。

这时,来自斜上方一种强烈的光愈来愈亮。

那不是太阳,而是白雪。

有些白雪与天上的白云连成一气。

等到路边的草坑与石缝里忽然出现一块块白雪,车子至少已经在一千五百米以上。

随后便是白雪愈来愈多,从地上到树上。

我发现自己正从一个绿色的世界升入一个银白又纯净的世界。

原来大自然如此地升华!
到了两千五百米,走出车子,干脆就在大雪的世界里。

尽管终年的积雪厚厚的遮盖着群山,但大山还是清晰地显示出它雄健的形态与骨气。

让我惊讶的是,在那些极远又极冷的雪谷冰峰之间,哪来的一些又长又细的痕迹——从这边陡直的雪坡上断断续续一直向西,直到远处的迷雾中——原来是滑雪的人们留下的!他们用这些匪夷所思的行为在这冰雪之巅书写了自己的无畏。

我的心不由得一动,似乎我碰到这大山的一种魂灵。

阿尔卑斯山引以为豪的是克里姆尔瀑布。

延绵千里的沉默的大山只有在飞瀑流泉这种地方オ得以开口说话。

它咆哮呼号,如雷般爆发。

而且远在数里之外,就把喷发出的水珠如同牛毛细雨一般散布在空气里,并乘风而来,凉丝丝地扑在我的脸上。

面对这一如大雪飞动的克里姆尔瀑布,我知道,它来自大钟山那些冰峰雪岭。

几天后我又在一个远远的地方找到它的归宿——那就是闻名世界的萨尔茨堡湖。

天边的雪山是瀑布的父亲,大地上的湖泊是瀑布的母亲。

如果跳过瀑布,湖泊是雪山终极之地。

为此,那些白皑皑的雪山全都静卧在这纯蓝而透明的湖水中休憩。

使我不解的是,这湖心近一百多米深的湖水,水质怎么能保持着饮用的标准?
在这里,任何一汪引自山泉的木槽里的水,任何一条游动着浅黑色鳟鱼的溪流,全都可以放心地痛饮一番。

究竟是谁维护着大自然的本色与纯洁?
在克里姆尔瀑布对面的路边摆着一件艺术品。

一头蓝色的大牛身上画满透明的水滴。

牛是萨尔茨堡的象征,水滴表示对每滴水的珍惜与爱护。

对于热爱艺术的阿尔卑斯山民来说,这件十分醒目、优美和富于想象的艺术品胜过无数空洞的标语口号。

所以在整个阿尔卑斯山的山区里看不见一条标语。

他们喜欢用美的语言传播思想。

那天晚上,我们的驻地诺基尔森镇正举办一年一次的水节。

在镇上一间用原木搭建的俱乐部里,先是几位本地的音乐家演奏几支与水相关的乐曲,然后由一位邀请来的研究水的学者,向百姓们介绍关于水的知识和保护水源的最新的科学技术。

他们把水的知识灌输给在水的源头生活着的人们。

(有删改)
18.阿尔卑斯山引以为豪的是什么?( )(2分)
A.巨大的雪山B.绿色的森林
C.克里姆尔瀑布D.萨尔茨堡湖
19.阿尔卑斯山萨尔茨堡的象征是什么?( )(2分)
A.牛B.湖泊C.森林D.雪山
20.“这就一定会经历一种奇观。

”这“奇观”指什么?( )。

(2分) A.看见无边的绿色森林
B.树的绿和雪山的白构成的景象
C.白皑皑的雪山与白云连成一气
D.由绿色的世界升入银白又纯净的世界
21.下列句子中修辞手法与其他句不同的是哪一句?( )(2分) A.天边的雪山是瀑布的父亲,大地上的湖泊是瀑布的母亲。

B.延绵千里的沉默的大山只有在飞瀑流泉这种地方才得以开口说话。

C.而且远在数里之外,就把喷发出的水珠如同牛毛细雨一般散布在空气里。

D.无边的森林一层层地落下去,整个身体就像从巨大无比的浓绿的染料桶里缓缓升起。

22.文中画线句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使我不解的是,这湖心近一百多米深的湖水,水质怎么能保持着饮用的标准?”请联系上下文回答作者这句话里的疑问。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在这里,任何一汪引自山泉的木槽里的水,任何一条游动着浅黑色鳟鱼的溪流,全都可以放心地痛饮一番。

”从句中两个“任何”你体会到什么?(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疑难]你认为“阿尔卑斯的精灵”指什么?(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部分表达与交流(30分)
26.[疑难]以“妈妈真辛苦”为主题,用先概括后举例的方法写几句话。

(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你一定去过不少地方,欣赏了不少美丽风景,请把你熟悉的一处景致写出来,要求写出它的静态和动态。

(25分)
第四次月考达标检测卷
(第七、八单元)
第一部分:积累与运用
1.窗帘远眺笼罩沉睡纵横吆喝恢复
2.(1)D (2)C (3)C
3.D 4.A 5.B 6.A 7.A8.C 9.A10.C 11.B
12.(1)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2)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3)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第二部分:阅读与欣赏
(一)
13.D 14.A
15.指如何科学环保地解决苍蝇蚊虫成灾的问题。

16.生态治理,对牲畜、对环境都没有危害。

17.指通过用屎壳郎清理牲畜的粪便达到解决苍蝇蚊虫成灾问题的目的。

(二)
18.C 19.A 20.D 21.B
22.采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森林郁郁葱葱、无边无际和翠色欲流的景象。

23.这里的人十分爱水护水,生态环境保护得十分好。

24.体会到这里不是一处,而是处处木槽里的水和溪流的水都水质干净,没有任何污染,可以放心饮用,突出环境保护得好。

25.指阿尔卑斯优美的自然环境,还有那里人们对环境的保护,对水源的爱护和滑雪的人们的勇敢无畏的精神。

[点拨] 这个问题必须整合文本以后才能得出正确的答案,要尽量透过整篇的文字,多角度地去考虑。

第三部分:表达与交流
26.略。

[点拨] 重点考查学生是否用了先概括后举例的方法把妈妈的辛苦写具体。

27.略。

[点拨] 迁移运用第七单元的写法,写出事物的动态和静态。

021-2022学年山东省菏泽市成武县实验小学部编版五年级下
册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填空题
1.读拼音,写词语。

(1)dūdu ( ) 周瑜dù jì( ) 诸葛亮的才干,让他立下三天造十万支箭的jūn lìng zhuàng( )。

(2)曹操听到gǔ( ) 声和nà hǎn ( ) 声,不敢轻易出动。

(3)农忙时节,农民们zhòu yè( ) 在田间gēng yún ( ),辛苦劳作。

(4)妈妈把我家门的一块空地上的杂草gē diào ( ),然后将地chǎn píng ( ),种上了美丽的月季花,将门前diǎn zhuì( ) 得十分漂亮。

2.补充词语,并完成练习。

不可( )数( )然大悟顶( )立( )( )乡( )井
颇负( )名相映成( )美( )绝( )乐( )不( )
小时候,在故乡干过的趣事( ),最让我们( )的是在月光下的芦苇丛里摸鸭蛋。

后来,我离开了故乡,过上了( )的生活。

虽然我也见过许多他乡的良辰美景,但没有哪一处能比得上那月光下( )的故乡。

(选词填空)
二、选择题
3.口语交际《走进他们的童年岁月》,如果交际对象是祖父母,下列提问不恰当的一项是()
A.您小时候的学校是什么样子的?
B.您还记得小时候学过的那几篇课文?
C.您小时候做过的最勇敢的事是什么?
D.您现在最喜欢玩什么游戏?
4.《景阳冈》出自哪一部名著()
A.《西游记》B.《水浒传》
C.《红楼梦》D.《三国演义》
5.下列加点字读音正确的是()
A.闲逛.(kuáng)B.樱.(yīn)桃C.蚌.(bàng)壳D.倭.(wěi)瓜6.下列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昼出耘田
..夜绩麻(在田间除草)
B.临行
..密密缝(即将出远门)
C.彩丝穿取当银钲.(一种金属打击乐器)
D.草满池塘水满陂.(池水)
7.《梅花魂》中外祖父以梅花来赞扬有气节的中国人,这是什么写作手法?()A.借景抒情B.以小见大C.借物喻人D.借物喻理
三、语言表达
8.按要求写句子。

(1)都是你自找的,我怎么帮得了你的忙?(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十万支箭,三天肯定造不成。

(反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诸葛亮说∶“我愿意立下军令状,三天造不好,甘受重罚。

”(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八月,天多热。

鸡热得耷拉着翅膀,狗热得吐出舌头,蝉热得不知如何是好。

(照样子,围绕下面的一个关键字来写句子)
酸冷黑急甜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填空题
9.根据课文内容回答问题。

(1)《鸟鸣涧》是____________代诗人____________的作品,古诗中运用反衬的手法描写山中宁静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古诗中给我们描绘了许多可爱的儿童形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出了儿童模仿大人种瓜的讨人喜欢的样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写出了儿童放牛归来无拘无束的样子。

我还能再写两句描写儿童的诗句: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3)《草船借箭》选自____________写的《____________》。

这篇课文中的诸葛亮是个____________的人,我还知道他的故事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游子吟》中运用比喻的手法来表现母爱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通过两个单元的学习,我们认识了____________的武松、____________的林黛玉
和____________的孙悟空。

五、现代文阅读
课内阅读
景阳冈(节选)
恰好吃了三碗酒,再也不来筛。

武松敲着桌子,叫道:“主人家,怎的不来筛酒?”酒家道:“客官要肉便添来。

”武松道:“我也要酒,也再切些肉来。

”酒家道:“肉便切来,添与客官吃,酒却不添了。

”武松道:“却又作怪!”便问主人家道:“你如何不肯卖酒与我吃?”酒家道:“客官,你须见我门前招旗,上面明明写道‘三碗不过冈’。

”武松道:“怎地唤作三碗不过冈?”酒家道:“俺家的酒,虽是村酒,却比老酒的滋味。

但凡客人来我店中吃了三碗的,便醉了,过不得前面的山冈去。

因此唤作‘三碗不过冈’。

若是过往客人到此,只吃三碗,便不再问。

”武松笑道:“原来恁地。

我却吃了三碗,如何不醉?”酒家道:“我这酒叫做‘透瓶香’,又唤作‘出门倒’。

初入口时,醇酿好吃,少刻时便倒。

”武松道:“休要胡说!没地不还你钱,再筛三碗来我吃。


10.写出下列词语的意思。

①筛酒: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主人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读句子,完成练习。

①武松敲着桌子叫道:“主人家,怎么不来筛酒?”
这句话是对武松的________和________的描写,表现出他________的性格特点。

②武松道:“休要胡说!没地不还你钱,再筛三碗来我吃。


这一句子生动地写出了武松________的性格特点,他身体好,酒量大,为下文________的情节做好了铺垫。

12.酒家在门前挑着写了“三碗不过冈”的旗子的目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练习。

长在心里的双手
有一次,一个小男孩在大街上玩耍时,被迎面而来的汽车撞倒。

由于抢救不及时,他的双手和胳膊都被截掉了。

当时只有五岁多的小男孩一转眼到了读书的年龄,却不能像同学们那样用手灵活地翻书写字,他也由此被拒于校门之外。

每天早晨,小男孩看着伙伴们兴高采烈地从他门前经过走向学校,便十分伤心地问妈妈:“我没有手,怎么办呀?妈妈怜爱地抚摸着孩子的头说:“孩子,不要紧的,要是你坚持锻炼,你的手还会再长出来的。


小男孩露出了灿烂的笑脸。

于是在妈妈的帮助和指导下,他天天刻苦锻炼,学着用脚洗脸、吃饭、写字,并争取自己独立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男孩满怀憧憬,他坚信,只要努力练习,手还会再长出来。

妈妈说的话还会骗自己吗?他一直牢记着妈妈的话。

时光飞逝,好几年过去了,练了这么久,小男孩发现手还是没有长出来。

他有些不甘心地问妈妈:“我的手怎么还没有长出来呢?是不是我练得不够刻苦?”
这一次,妈妈很认真地看着孩子的眼睛说:“傻孩子,现在你看看别人用手做的事情,你什么不会做呀!”是的我的脚都会做比伙伴们的手做得还要好呢小男孩自豪地说
“那你说你的手长出来没有?记着,孩子,每个人都有一双强有力的手,而这双手就在人的心里,()你愿意,它()能帮助你战胜一切困难和不幸,”
13.在文中的空白处填上合适的标点。

14.在文中的括号内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

15.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

憧憬:__________时光飞逝:_________
16.将“妈妈说的话还会骗自己吗?”这句话改成不带问号的句子,且不改变原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用“_____”画出揭示文章中心的一句话。

18.在你平时读过的其他文章中,一定还有一些和文中的小男孩一样勇敢战胜困难的人。

请从中选择一位,用两三句话对他作一简要介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书面表达
19.习作。

我们阅读书籍时往往会产生自己的感想:或是一些人物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或是一些事情让我们有所触动,或是一些道理让我们深受启发……请选择你读过的一篇文章或一本书,写一篇读后感。

要求:1.题目自拟。

2.结合文章或书的内容谈自己的感想。

3.感想要真实、具体。

试卷第11页,共11页
12/ 1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