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四卦每一卦都是由六爻组成,每一爻的位置都暗藏玄机?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十四卦每一卦都是由六爻组成,每一爻的位置都暗藏玄机?
易经
六十四卦每卦都由六爻组成,爻是效仿天地变化的符号。

爻又可以解释为“交”,表“易”的变化交错。

象征宇宙万物时时都在相互交流、作用,发生关系,产生变化。

六爻的顺序是由下往上数,依次称为初爻、二爻、三爻、四爻、五爻、上爻,爻有两种,凡是刚爻(阳爻)(—)一律称作九,凡是柔爻(阴爻)(--)一律称作六,组合起来就成为初九或初六,九二或六二,九三或六三,九四或六四,九五或六五,上九或上六。

用以指明是哪一爻和它的阴阳性质。

九、六还用以说明是老阳、老阴(见乾卦“用九”、坤卦“用六”)。

承乘比应
在《周易》的卦画里,每卦共有六爻,从下向上排列。

凡是两个相邻的爻称作比,比是比邻、比近的意思。

如果相比的两爻是一阴一阳,就更加亲近一些。

应是对应、应合的意思。

每个六爻卦都是由两个三爻卦上下重叠而成。

如果把上下卦分开看,它们各自有第一爻、第二爻、第三爻。

如果上下卦连成一体看,上卦的第一爻就是全卦的第四爻,第二爻就是全卦的第五爻,第三爻就是全卦的第六爻。

这样初爻与四爻、二爻与五爻、三爻与上爻就有了对应关系。

应是一种应合、应援,有应当然是好事。

但这种对应关系要从“同性相斥、异性相吸”的易理上去观察。

一般说,在相应位置上的两爻如果是一阴一阳,即可成为阴阳正应;如果是两阳或两阴,即构成敌应关系。

乘与承是相邻两爻的关系。

承是在下承接,乘是乘驾在上。

相邻两爻,在上方的一爻对在下方的一爻来说就是乘。

在下方的一爻对在上方的一爻来说就是承。

一般地说,阳爻乘阴爻、阴爻承阳爻为顺;阴爻乘阳爻、阳爻承阴爻为逆。

玄妙的阴阳
韩康伯注《系辞传》说:“爻之所处曰位。

”位指一卦六爻每一爻的位置。

从爻序排列上说,从下向上分别为初、二、三、四、五、
上位。

初位是始位,上位是终位,三、四是上下卦际之位,二是下卦中位,五是上卦中位。

按三才去分,初、二是地位,三、四是人位,五、上是天位。

《说卦传》说:“ 昔者圣人之作易也,将以顺性命之理。

是以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

兼三才而两之,故易六画而成卦。

分阴分阳,迭用柔刚,故易六位而成章。

”所谓六位既是六爻。

是说六爻代表三才,初、二地位代表刚柔,三、四人位代表仁义,五、上天位代表阴阳。

按阴阳去分,初、三、五奇数位是阳位、刚位,二、四、上偶数位是阴位、柔位。

从职位上分,五位是尊位,二位是卑位。

按朱震在《汉上易传》的传述,初位是元士,二位是大夫,三位是公,四位是诸侯,五位是天子,上位是宗庙。

彖辞经常把五位称作尊位。

成语里说“位登九五”、“九五之尊”,就是把五位当成天子位。

一般地说,刚爻占据五位为得位。

二爻为臣位,四爻为诸侯,古代诸侯可在朝为天子卿,故为近臣位、卿位。

柔爻占据位或四位为得位。

任何爻占据二位或五位都可称“得中”或“得正”。

中是中正。

其他位上,只要刚爻占据刚位,柔爻占据柔位,即可称作“得位”或“当位”,反之为“不正”或“不当位”。

六位
人体的六个层面
人身体若分成六等份,也可用卦爻从下到上表示从脚到头的不同部位:初爻表示脚;二爻表示小腿;三爻表示胯股;四爻表示腹部;五爻表示胸部颈部;上爻表示头部。

六爻与人体
事物变化的六个阶段
初爻为变之“始”:代表事物产生的起始阶段,此时难以判断其未来。

二爻为变之“显”:代表事物有了明显的变化,能与其他事物区分开。

三爻为变之“通”:代表事物进入顺畅的阶段,脉络清楚,可以行动。

四爻为变之“动”:代表事物有了大转变,可以展开决定性的大动作。

五爻为变之“成”:代表事物发展到成功完满的阶段,
但也快结束了。

上爻为变之“终”:代表事物发展到最终阶段,已经回到最后的归宿。

乾卦
乾卦卦辞中的事物阶段
下面以乾卦的爻辞为例,说明一个六爻卦中不同爻位对应的事物发展阶段。

初爻为“潜龙勿用”,如同小孩初生,太过稚嫩,显现不出天赋如何。

二爻为“见龙在田,利见大人”,如同小孩已经会说话,可以学文化了。

三爻为“君子终日乾乾”,如同青少年血气方刚,应该小心谨慎。

四爻为“或跃在渊”,如同人已成熟,虽然理性,但经验不足,还会盲目冒险。

五爻为“飞龙在天”,如同人已事业成功,但会助长自以为是之气。

上爻为“亢龙有悔”,物极必反,如同人已衰老,即将走向生命的终点。

卦爻的这六个阶段也反映出“中庸”的道理:不能偏左,也不能偏右;不可过头,也不要不及。

其中的“度”是最难把握的,稍有偏差就会带来忧患,所以《易经》的经文中充满了忧患意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