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身痛逐瘀汤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0.身痛逐瘀汤
身痛逐瘀汤出自清·王清任《医林改错》,由《丹溪心法》趁痛散去乳香,加秦艽、川芎而成,乃王氏为治痹病血瘀证创立的方子。

《丹溪心法》中趁痛散无具体药量,王氏主张“药味要紧,分量更要紧”,遂斟酌身痛逐瘀汤药量如下:秦艽一钱(3g),川芎二钱(6g),桃仁三钱(9g),红花三钱(9g),甘草二钱(6g),羌活一钱(3g),没药二钱(6g),当归三钱(9g),五灵脂炒,二钱(6g),香附一钱(3g),牛膝三钱(9g),地龙去土,二钱(6g)。

活血行气,祛瘀通络,通痹止痛。

主治血瘀痹证,症见:肩痛、臂痛、腰痛、腿痛、或周身疼痛,痛如针刺,经久不愈,脉象迟涩,舌质青紫,或有瘀点。

桃仁苦泄善行,活血祛瘀力强,气薄味浓,性沉以降;红花辛温善走,活血通经止痛,辛散虚薄,质浮且升,二者相配,升降沉浮,攻逐一身上下之瘀血,用为主药。

当归、川芎乃血中气药,活血行气,以行周身,助桃仁、红花逐瘀蠲痹,畅通一身气血;没药辛散苦泄,活血止痛,“能破宿血,消肿止痛”(《医学入门》),五灵脂专入肝经血分,活血化瘀止痛,炒用缓其破血伤正之弊,二者助主药活血止痛;地龙品性走窜,性寒下行,善通经络之血滞,兼清久郁“伏阳”之热,牛膝活血通经,补肝肾,强筋骨,疏利降泄,二者相协以活血化瘀,通利关节,引血下行;香附芳香辛行,开郁散气以助化瘀消滞。

当归、川芎、没药、五灵脂、地龙、牛膝、香附共为辅药,活血行气,通络止痛。

羌活辛散祛风,味苦燥湿,性温散寒,“去诸骨节疼痛”(《珍珠囊》),秦艽辛散苦泄,祛风通络止痛,又善活血荣筋,其性偏寒,退虚热,兼与地龙共除“伏阳”之热。

羌活、秦艽祛风散寒除湿,助蠲关节痹痛,共为佐药。

甘草中正平和,缓和药性为使。

全方以逐瘀蠲痹止痛为主,祛风散寒除湿为辅,瘀、风、寒、湿四因同治,点面全收,证治两全。

本方是王氏在运用前人常规祛风、除湿、散寒、清热、养阴等治法治疗痹病疼痛无效后,结合自身临床经验所创。

临床广泛用于颈椎
病、肩关节周围炎、腰椎管狭窄综合征、腰椎间盘突出症、坐骨神经痛、类风湿关节炎、风湿性多肌痛、恶性肿瘤骨转移痛等的治疗。

疼痛明显加田七、乳香、延胡索,关节红肿热痛加苍术、黄柏,睡眠差加夜交藤、合欢皮,心情抑郁者加柴胡、白芍。

附方歌如下:
身痛逐瘀艽芎桃,归膝香附地龙饶;
红花羌草五灵没,周身疼痛瘀痹消。

综合参考文献:
[1]谢鸣,等.方剂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307.
[2]韦小双.冯兴华教授运用身痛逐瘀汤治疗痹病经验探析[D].北京:北京中医药大学,2012:28-35.
[3]朱辉军,黄胜光,谭宁,等.身痛逐瘀汤合黛力新治疗风湿性多肌痛临床观察[J].天津中医药,2010,27(3):197-19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