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初中化学实验细节上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时,我们可以通过几组不同长度的三条铁丝,通过学生自己动手,问哪几组铁丝可以组成三角形,能组成三角形的三条铁丝之间有何关系?从而引导出上述性质。

因此,加强直观教学可以吸引差生的注意力。

2.应加强教学语言的艺术应用,让教学生动、有趣。

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仅要随时观察全班学生学习情绪,更要特别注意观察差生的学习情绪,差生往往上课思想开小差、不集中,他们对教师一般行按部就班式,用枯燥无味的语言讲课听不进耳,对数学知识也不感兴趣。

这时,教师应恰当运用艺术性的教学语言来活跃课堂气氛,引导每位学生进入积极思维状态,从而达到教学目的。

年轻教师虽然经验不足,但是依旧有年轻人的好处,易于被学生接受。

3.注重情感教育。

差生他们的情感都较丰富,他们需要教师对他们多关心、多爱护,当他们有所成绩时,需要教师的鼓励和肯定,应该及时予以表扬。

只要差生接受教师,那就会极大地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从而达到自主学习的目的。

所以,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在学生中不仅要注意自己的形象,为人师表,而且还要注意对差生实行情感方面的教育。

中下学生的转化是涉及到生理学、心理学、教育管理、教学论等多方面的综合科学。

教师不光是知识的传授者,还肩负着促进学生人格健康发展的重任。

中下生也有多方面的需要,其中最迫切的是爱的需要、信任的需要,他们能从教师的一个眼神、一个手势、一个语态中了解到教师对他们的期望。

因此,教师要“偏爱”他们,平时要利用一切机会主动地接近他们,与他们进行心理交流,和他们交朋友。

哪怕是对他们的微微一笑,一句口头表扬,一个热情鼓励的目光,一次表现机会的给予,都可能为其提供热爱数学,进而刻苦钻研数学的契机,都会给学生一种无形的力量。

4.专心听讲,积极思考。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曾经形象地比喻说,注意是学习的窗户,没有它,知识的阳光就照射不进来。


能集中注意专心听讲。

学生上课不但要认真听老师讲课,更要用心听同学们的发言。

有的学生往往只注意听老师讲,同学发言时却漫不经心。

教师应及时引导学生认真听别人发言,因为同学的发言起到评判的作用,教师从中也能得到启示,以利于取长补短。

思维是智慧的源泉,没有思维就没有知识的理解、消化和升华,所以要求教师在培养学生认真听讲的同时,一定要鼓励学生多动脑,积极思考。

三、培养学生自觉学习的良好习惯,传授正确的学习方法,提高他们的解题能力。

1.教师在布置作业时,要注意难易程度,要注意加强对差生的辅导、转化,督促他们认真完成布置的作业。

对作业做得较好或作业有所进步的差生,要及时给予表扬鼓励。

教师要注意克服急躁冒进的情绪,如对差生加大、加重作业量的做法。

对待差生,要放低要求,采取循序渐进的原则,谆谆诱导的方法,从起点开始,耐心地辅导他们一点一滴地补习功课,让他们逐步提高。

2.大部分差生学习被动,依赖性强。

往往对数学概念、公式、定理、法则死记硬背,不愿动脑筋,一遇到问题就问老师,甚至扔在一边不管;教师在解答问题时,也要注意启发式教学方式的应用,逐步让他们自己动脑,引导他们分析问题,解答问题。

不要给他们现成答案,要随时纠正他们在分析解答中出现的错误,逐步培养他们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

3.应该用辩证的观点教育差生,对差生不仅要关心爱护和耐心细致地辅导,而且还要与严格要求相结合,不少差生之所以成为差生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学习意志不强,生活懒惰,上课迟到或逃学,自习课不来,上课思想经常不集中、开小差,作业不及时完成或抄袭,根本没有预习、复习等所造成的。

因此教师要特别注意检查差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在教学过程中,要对他们提出严格的要求,督促他们认真学习。

现在的时代是信息技术和知识经济迅猛发展的时代,而处在这个时代就要求人们对教育的要求一定要高质量、高标准。

而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发展,化学课也变得对实验过程更加细节化,这就要求学生们具备问题意识。

而且在现如今的化学课程标准中,又对化学实验课程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也对学生们的问题意识进行了要求。

要想学好化学这门课程,首先就要对化学实验有一定的了解,并且化学这门课程主要就是以实验为基础进行的,因此,在化学实验中应该注重实验探究过程中的开展细节,并且在细节中培养学生们的问题意识。

一、激发学生兴趣
虽然现在已经进行了教育改革,但是我国的课堂大多还都是传统教育方式。

在传统的化学课堂上,由于化学课程中理论知识较多,需要了解的专业名词与专业术语较多,因此大多数教师为了节省出上课的时间,便会压缩讲述实验细节的时间,在实验开始之前便会先告诉学生们将要进行的会是哪个实验,实验中要用到的材料,实验中的步骤还有实验中的注意事项。

而学生们只要根据老师所讲的步骤来进行操作便可以了,做出来的实验成功了便是合格,而没有成功的实验便是不合格,是学生们的操作有问题。

虽然这在某一程度上大大节约了时间,然而却在某一程度上阻碍了学生们的创造思维。

这样子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学生们的思维发展,使学生们变成书呆子。

因此,教师们应该让学生们充分发挥他们的创造能力,能够在实验过程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而且在教学过程中很多学生怕向教师提出问题,有了问题也不敢去向老师提问,教师应该想办法解决这些问题,给学生们信心,鼓励他们提出问题。

因此,为了在化学实验细节中培养学生们的问题意识,教师应该让学生们自己做实验,等到实验结束后,让学生们提出问题,让他们自己发现问题。

在学生自己做出的实验中,在与给出的原理作对比,如果实验结果与原理不相同,又是因为什么,引导学生们提出问题,并找到答案。

慢慢的,学生便会拥有问题意识,在做实验时,便会产生问题,并通过各种方法去解决问题。

二、在实验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

而我们现在所学的知识大多是从书中获得的。

而现在所用的教材,是主要的资料。

而在教学过程中,大部分教师过于注重教材,过于依赖教材,在教授过程中很死板的重复教材中的知识,而忽略了教材中的创造性,使得课堂变得枯燥无味,使学生们产生厌烦心理。

而且在进行实验时,由于缺少实验器材与实验材料,无法让学生们自己
从初中化学实验细节上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李德侠
(吉林省长春市农安县哈拉海镇第一初级中学吉林农安130000)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的不断改革,现在的问题主要是学生的问题意识。

学生的问题意识主要是看学生能不能从老师教授的东西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及时的解决问题。

而不是一味地听从老师讲课,并没有产生自己的疑问。

学生的问题意识对于学生们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老师应该着重培养学生们的问题意识。

而本文就如何从化学实验细节中培养学生们的问题意识进行探讨。

【关键词】化学实验细节;问题意识【中图分类号】G633.8【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 All Rights Reserved.
动手去做实验,去探究实验,只能由老师来进行操作演示或视频来代替操作。

教师可以创造一些机会来让学生们进行操作实践,例如,在化学实验中的酸碱指示剂的探究实验。

若是缺少实验药品的话,其中的几种溶液可以在生活中找东西来代替他们。

例如:酸可用白醋代替,碱可用石灰代替,试管可用塑料杯代替,可用作酸碱指示剂的植物也很多,如牵牛花、紫罗兰、紫甘蓝、脚脂萝h 、紫墓、桑甚、月季花。

生活中的可探究资源尤其丰富,教师应该给予学生自己动手制作酸碱指示剂的机会。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要把教材当成一种工具,而不是过于依赖教材,把教材当成天书一样盲目信赖它。

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它,用它来帮助学生们求得真知,教师要灵活的运用教材来帮助学生们构建出属于自己的知识框架。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化学实验细节中培养学生们的问题意识,是很重要的一个问题,这也是学生们能够学好化学的一个重要步骤。

在化学实验细节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引导他们提出问题,并且很好的解决问题,慢慢的,学生们从被动地接受学习,变成主动地去探究问题,学生们自己从实验细节中获得发现问
题和解决问题的机会。

人的认识与发展,是从简单到困难慢慢地过渡来的,而学生们的学习也是由简单到困难的。

因此,教师在教授实验过程中,可以先从简单的实验开始,由简单到困难慢慢地过渡,使学生们更易于接受新知识,并且简单的实验学生们做出来后,也会增加他们的成就感,他们对化学的兴趣也会慢慢增加。

在遇到困难时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培养学生们的创造思维与思维逻辑能力。

然后在慢慢地增加实验的难度,使学生们的知识水平上升。

参考文献
[1]曾秀华.从实验细节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J].中国校外教育(中旬刊)2015(9).
[2]殷芳,王燕.提高化学实验探究有效性的认识与思考[J].《创新时代》,2015(5).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初中化学课程标准(修订稿).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4]江家法.化学教学论.安徽人民出版社,2007.
一、学案导学法的内涵
学案导学法的主旨是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利用学案使学生在学习、讨论的过程中达到完成课程教学目标的目的。

此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以学案为载体,将学案导入到课程中,而学生通过合作等方式利用学案进行学习,能够在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学科素养,并使教师拉近与学生的感情,在培养学生会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同时使课程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而由于学生个体存在差异性,因此教师在利用学案进行教学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在进行学案导学时教师必须保证使用符合课程目标的学案,并需要考虑到高中生学习的特点,编写符合课堂教学的学案内容,保证该方法的科学性与合理性;第二,由于高中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差异,因此教师应当对学生进行仔细观察,总结出学生的差异性后对学案做出相应调整,确保改教学方法能够适用于每一位学生;第三,在进行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自主思考能力以及创新意识,以学生作为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主体,而教师应做好引导工作,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及质量。

二、高中信息技术学案制定的特点
第一,由于学案导学法属于新型教学方法,而该方法在传统教学方法中是没有体现过的,因此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学案应当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通过由简单到复杂的形式来进行制定。

第二,由于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属于科技操作性较强的课程,因此该课程的教师在制定学案时可使用纸张与多媒体学案现结合的方式,使视频和文字产生双重效果的同时提高高中生对学案的兴趣与热情,并能够愿意主动对学案进行学习与分析,有效提高学案的使用效果。

三、“学案导学”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
在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中运用学案导学法时,不仅需要利用学案,同时也需要教师与学生的相互配合,才能够使该方法在运用过程中达到其作用。

因此教学过程分为以下几点:
第一,在进行教学前教师应将纸张学案复印好后分发给学生,使学生能够提前对学案进行预习,而在分析纸张学案后教师将制作好的视频学案进行播放,进一步提高学生主动学习学案的兴趣,而在之后学生能够根据学案提出自己所认为在该学案教学过程中所出现的难点以及自己无法依靠自己掌握的知识重点,而教师则需要对学生所提出的意见进行整合并对这些问题进行讲解,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例如,在学习如何制作Excel 表格前,教师通过制定文字和视频学案使学生初步了解该表格的基本作用与概念,并通过主动对该表格的初步学习,找出在学案中有关制作表格的难点等问题,了解自己对部分学习内容不理解的部分,并通过充分掌握教师所讲解及演示的内容,突破难点与重点的同时提高自身学习能力与效果,为今后的课程学习奠定基础。

第二,在进行学案导学过程中,教师不仅需要注意学案在教学中的作用,同时也需要以学生为主体,而教师则需要进行从旁引导。

在学生进行学案分析时教师需要利用提问方式对学生学习学案的效果进行了解,对于能够积极予以回应或提出较为重点问题的学生应当及时予以鼓励,同时对学生们所总结的内容要予以肯定,有效提高学生对该方法的肯定与热情,促进其进行主动学习。

第三,由于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属于实践型科目,因此教师需要在课程中利用不分时间为学生布置课堂作业,例如在学习制作Excel 表格时需要学生在学习过学案后进行制作该表格,并在制作过程中了解到自身所没有掌握的操作技巧,而这时教师进行从旁指导,可有效提高学生操作能力及积极性,并及时改正学生操作中的错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学案导学模式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
史海虹
(江苏省常州市溧阳市南渡高级中学江苏溧阳213371)
【摘要】学案导学法是近年来较为先进的教学方法之一,通过利用导入学案教学的方式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并因其特点能够运用到各个科目中,提高各个学科教师的教学水平的同时达到学生学习成绩的目的。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能够在提高学生信息技术能力的同时提高高中生的整体文化水平,并为培养我国未来高科技人才奠定基础。

因此,在高中信息技术中应用学案导学模式是具有重要意义的。

本文对学案导学模式进行分析,并对其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教学及应用意义进行探究。

【关键词】学案导学模式;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应用策略【中图分类号】G633.67【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1-0101-02
.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