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下子宫内膜异位症生育指数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中的应用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腹腔镜下子宫内膜异位症生育指数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中的
应用研究
目的研究腹腔镜下子宫内膜异位症生育指数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从我院2011年1月~12月收治的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患者73例,对其行腹腔镜手术治疗,观察术后患者子宫内膜异位症生育指数。

结果术后,EFI评分越高,患者的妊娠率额越高,且各评分间妊娠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年妊娠率高于术后第2、3年妊娠率,比较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

结论腹腔镜下子宫内膜异位症生育指数能够很好的评估行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患者的生育能力,具有积极意义。

标签:腹腔镜;子宫内膜异位症生育指数;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方式及思想观念的转变,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数量逐年上升,并已成为妇科常见且多发疾病,给患者的身心健康及生活质量造成严重的影响[1]。

临床上对于该病的诊断及治疗多采用的是腹腔镜技术,但诊治后选择何种方式检验其妊娠率是当前临床研究的关键[2]。

本文主要研究腹腔镜下子宫内膜异位症生育指数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中的应用效果,现作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随机选取我院2011年1月~12月收治的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患者73例,将其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年龄在23~40岁,平均年龄为(34±3.21)岁;不孕时间为1~9年,平均不孕时间为(4±0.94)年;其中,原发性不孕54例,继发性不孕19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卵巢型)31例,盆腹膜异位病灶(盆腹膜型)19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合并盆腹膜异位病灶(混合型)13例,子宫腺肌瘤10例。

患者子宫内膜异位症分期中:Ⅰ-Ⅱ型41例,Ⅲ-Ⅳ型32例。

1.2纳入标准本次所选患者均参照我国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断标准进行确诊:所选患者均存在月经不调以及痛经等情况;患者下腹部疼痛,且经期及性交时更为显著;所选患者均经B超检查发现子宫内有囊肿阴影;腹腔镜探查发现盆腔有青色、灰色、棕色以及黑色等息肉状病灶[3-4]。

1.3方法给予73例患者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患者腹腔镜下手术治疗,术后均给予患者长效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辅助治疗;在此基础上,采用EFI评分标准对患者进行逐项评分,其中,包括:病史因素以及最低功能评分[5-6]。

同时,对不所有患者进行为期1、2、3年的随访,观察不同类型患者妊娠率情况。

1.4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处理本次研究数据,其中,计量资
料的表示用均数差(x±s),计数资料的表示用[n(%)],比较差异有统计学的意义时(P<0.05)。

2 结果
2.1術后患者EFI评分及妊娠情况术后,EFI评分≤4分11例,术后妊娠4例(36.36%);EFI评分5~7分49例,术后妊娠30例(61.22%);EFI评分8~10分13例,术后妊娠10例(76.92%);EFI评分越高,患者的妊娠率额越高,且各评分间妊娠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术后不同的时间点及临床各类型妊娠率情况术后第1年卵巢型妊娠8例(25.81%),第2年妊娠5例(6.13%),第3年妊娠1例(
3.23%),总妊娠14例(45.16%);盆腹膜型术后第1年妊娠6例(31.58%),第2年妊娠4例(21.05%),第3年妊娠2例(10.53%),总妊娠12例(63.16%);混合型术后第1年妊娠4例(30.77%),第2年妊娠3例(23.08%),第3年妊娠1例(7.69%),总妊娠8例(61.54%);子宫腺肌病术后第1年妊娠2例(20.00%),第2年妊娠1例(10.00%),第3年妊娠0例(0.00%),总妊娠3例(30.00%);术后第1年总妊娠20例(27.40%),高于术后第2年13例(17.81%)、第3年4例(5.48%),比较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

3 讨论
子宫内膜异位症极易合并不孕,近年来,随着腹腔镜技术的发展和完善,腹腔镜诊断和治疗子宫内膜异位合并不孕的效果明显增加,腹腔镜下子宫内膜异位症生育指数是评定腹腔镜手术后患者妊娠率的一个重要指标[7]。

有研究认为,子宫内膜异位症生育指数和患者的妊娠率呈正相关[8]。

本次研究中,EFI评分越高,患者的妊娠率额越高,且各评分间妊娠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表明,腹腔镜下子宫内膜异位症生育指数可作为评价术后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患者的生育功能,并根据其评分情况给予相应的治疗,进而提升妊娠率。

参考文献:
[1]张晓蕾.腹腔镜下子宫内膜异位症生育指数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中的临床分析[J].医学综述,2014,20(7):1327-1328.
[2]王冬梅,曲绪琴,王惠,等.子宫内膜异位症生育指数对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患者术后生育能力的评估[J].现代妇产科进展,2014,23(3):208-209.
[3]黄灵坚,李滟岚.腹腔镜下子宫内膜异位症生育指数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中的应用研究[J].分子影像学,2014,37(2):111-112.
[4]卢红,卢蓉,陆月梅,等.腹腔镜下子宫内膜异位症生育指数的生育能力评估的作用[J].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2015,12(1):45-49.
[5]李喜萍,陈赛.腹腔镜下子宫内膜异位症生育指数评分在子宫内膜异位症伴不孕症中的应用研究[J].现代医药卫生,2015,31(4):562-564.
[6]方庭枫,李瑞岐,黄丽丽,等.子宫内膜异位症生育指数与r-AFS分期在IVF中的预测价值[J].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2013,34(2):250-255.
[7]杨露,修瑞杰,刘金舫.腹腔镜联合药物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患者的疗效观察[J].生殖医学杂志,2014,23(9):765-768.
[8]苏宁,曾艳华,王维,等.子宫内膜异位症生育指数对人工授精治疗EMs 相关性不孕的预测价值[J].国际妇产科学杂志,2014,41(5):518-521.编辑/哈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