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四单元 自然界的水章节测试试卷(解析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章节测试
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化学教研组
考生注意:
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
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I卷(选择题 30分)
一、单选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
1、下列物质的化学式书写正确的是
A.铁FE B.氯化钠NaCl2C.硫酸铜CuSO4D.氧化铝AlO
2、下列化学符号中,只有微观意义的是
A.H B.H2C.Ag D.2H
3、下列化学用语书写不正确的是
A.2个氢原子:2H B.氢气中氢元素的化合价:+1
H
2
C.2个氢分子:2H2D.2个氢离子:2H+
4、下列各图像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电解水实验生成两种气体的质量
B.加热碳和氧化物的混合物
C.用等量铝和锌与等质量分数、足量的稀硫酸反应
D.向打磨后铝箔中加入稀盐酸
5、正确理解和使用化学用语是重要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H2O、H2O2、H2SO4中均含有氢分子
B.O2-、Mg2+和Al3+的核外电子数相同
C.KCl和KClO3中氯元素的化合价相同
D.、、表示的粒子都是阳离子
6、科学家研制出一种代号为DFPA的安全驱蚊剂,其化学式为C12H17NO,下列有关该物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DFPA属于化合物
B.DFPA由碳、氢、氧、氮四种元素组成
C.DFPA由12个碳原子、17个氢原子、1个氮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
D .DFPA 中碳元素质量分数为75.4%
7、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方法,以下推理正确的是
A .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B .氧化物含有氧元素,因此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
C .质子数决定元素种类,因此质子数相同的微粒一定属于同种元素
D .化合物由多种元素组成,因此由多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
8、下列物质的化学式书写正确的是
A .过氧化氢22H O
B .干冰:2H O
C .氧化铁FeO
D .氯化钙2C CI :
9、北斗导航卫星系统采用铷原子钟提供精确时间。
铷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与铷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铷是非金属元素
B .m 的值是37,n 的值是1
C .铷的相对原子质量为85.47g
D .氯化铷的化学式为RbCl 2
10、自来水生产过程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 .沉降
B .通氯气
C .加活性炭
D .用沙滤
第Ⅱ卷(非选择题 70分)
二、填空题(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20分)
1、现有下列物质:①新鲜的空气、②二氧化碳、③冰水混合物、④液氧、⑤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氧完全反应后的剩余固体、⑥氩气。
请将上述物质的类别填在下列横线上(填序号)。
(1)属于混合物的是 _____;
(2)属于化合物的是 _____;
(3)属于单质的是 _____。
2、水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与人类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请回答下列问题:
(1)常用___________来区分硬水和软水,日常生活中,降低水硬度的方法是___________。
(2)通过电解水实验,可以知道水是由___________组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3)净化水的常用方法有:1消毒杀菌②过滤③蒸馏④活性炭吸附⑤加明矾吸附沉降。
天然水中往往含有许多杂质,要把天然水净化成生活中的自来水,所选用的净化方法按净化过程排序是(填序号)___________。
Na FeO)是一种高效多功能水处理剂,工业上常采用次氯酸钠(NaClO)氧化法生产。
3、高铁酸钠(24
(1)次氯酸钠(NaClO)中Cl元素的化合价为___;
Na FeO中铁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___(填最简比)。
(2)高铁酸钠24
4、用化学用语填空
(1)60个碳原子______。
(2)由和构成的化台物______。
(3)硫酸铁溶液中的微粒______。
5、青龙山农场学校篮球挑战赛中运动员穿的篮球鞋在生产中所用的胶水含有正己烷(C6H14),请回答下列问题:
(1)正己烷的相对分子质量是_________。
(2)正己烷中氢、碳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
(3)17.2g正己烷中碳元素的质量为________g。
(4)________g正己烷中氢元素的质量为28g。
三、计算题(5小题,每小题8分,共计40分)
1、酒精(C2H5OH)中C、H、O的元素质量比是______,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是______(保留一位小数)。
2、葡萄酒中含有白藜芦醇(C x H12O3),现代科技证明,白藜芦醇具有美容养颜之功效,其相对分子质量为228。
试计算:
(1)x=______;
(2)白藜芦醇中碳、氢、氧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______;
(3)228g白藜芦醇中氧元素的质量______g。
3、防控新冠肺炎期间,很多医院使用来苏水进行杀菌消毒,来苏水的主要成分之一是对甲基苯酚(化学式为:C7H8O)。
计算:
(1)对甲基苯酚的相对分子质量是_________。
(2)对甲基苯酚中各元素的质量比是__________。
(3)对甲基苯酚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计算结果保留到0.1%)。
4、在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中,75%的酒精是常用的杀菌、消毒剂,其主要成分为乙醇(化学式为C2H5OH)。
试计算:
(1)乙醇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
(2)92克乙醇中含氧元素的质量为______克。
5、如图是“XXX”儿童咀嚼片商品标签图。
请根据标签信息完成下列问题。
(1)主要成分碳酸钙(CaCO3)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__。
(2)碳酸钙中钙、碳、氧三种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________。
(3)碳酸钙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
(4)每片咀嚼片中至少含钙元素的质量为_______g。
四、实验探究(1小题,每小题10分,共计10分)
1、硬水加热时易产生水垢,很多工业用水需要对硬水进行软化处理。
某兴趣小组同学利用 1.5% 的肥皂水比较水的硬度。
(查阅资料)硬水含较多______;软水不含或含较少。
Ⅰ、探究水的硬度、肥皂水的用量与产生泡沫量的关系
(进行实验)向蒸馏水中加入 CaCl2和 MgCl2的混合溶液,配制两种不同硬度的硬水。
用蒸馏水和两种硬水完成三组实验,记录如下表:
(1)将(查阅资料)补充完整______。
(2)设计第 2 组实验时,为控制水的硬度相同,⑤中 x 应为______。
(3)对比②和⑧可知,肥皂水能区分软水和硬水,依据的现象是______。
(4)第 2 组实验的目的是______。
Ⅱ、探究不同水样的硬度
(进行实验)用四种水样完成实验,记录观察到泡沫产生时所需肥皂水的用量。
(解释与结论)
(5)硬度最大的水样是______。
自来水生产过程中可以用______的方法除去水中不溶性杂质,在实验室进行该操作时,玻璃棒的作用______。
由上表实验可知,能将自来水硬度降低的方法有
______。
(继续实验)
(6)运用上述表 2 方案发现山泉水的硬度大于自来水的硬度,设计实验验证。
写出实验方案(包括操作、现象和结论)______。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C
【分析】
元素符号的书写:一个字母大写,两个字母第一个字母大写,第二个字母小写。
化合物的化学式书写:显正价的元素其符号写在左边,显负价的写在右边,化合价的绝对值交叉约简,得化学式右下角的数字,数字为1时不写。
【详解】
铁:Fe;氯化钠:NaCl;硫酸铜:CuSO4;氧化铝:Al2O3。
故选C。
2、D
【详解】
A、“H”可以表示氢元素、1个氢原子,既有微观意义,又有宏观意义,不符合题意;
B、“H2”可以表示氢气这种物质,1个氢分子,既有微观意义,又有宏观意义,不符合题意;
C、“Ag”可以表示银这种物质,银元素,1个银原子,既有微观意义,又有宏观意义,不符合题意;
D、元素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原子个数,故2H表示2个氢原子,只有微观意义,符合题意。
故选D。
3、B
【详解】
A、元素符号前面数字表示原子个数,正确。
B 、单质中元素化合价为0价,氢气中氢元素的化合价为0,错误。
C 、化学式前面数字表示分子个数,正确。
D 、离子符号前面数字表示离子个数,正确。
故选:B 。
4、C
【详解】
A 、电解水实验中“正氧负氢,氢二氧一”,生成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是1:8,体积比是2:1,故A 错;
B 、加热碳和氧化物的混合物,比如:碳和氧化铜反应,2
C 22CuO Cu CO +=+↑高温,生成的铜仍然是固体,反应后固体的质量不为0,故B 错;
C 、24243223H 3H 54
654m g 69Al SO Al SO mg x
mg x x +=+
↑==()
2442H H 652
6522m g 65Zn SO ZnSO mg y
mg y
y +=+↑
==
x y ﹥
即用等量铝和锌与等质量分数、足量的稀硫酸反应,铝产生氢气质量多。
且铝比锌活泼,用的时间也少,故C 正确;
D 、向打磨后铝箔中加入稀盐酸,打磨后铝箔与稀盐酸立即反应生成氢气,故D 错。
故选C。
【点睛】
5、B
【详解】
A、水由水分子构成,过氧化氢由过氧化氢分子构成,硫酸由硫酸分子构成,均不含氢分子,不符合题意;
B、O2-、Mg2+和Al3+的核外电子数相同,均是第一层有2个电子,第二层有8个电子,符合题意;
C、氯化钾中钾元素显+1价,氯元素显-1价,氯酸钾中钾元素显+1价,氧元素显-2价,根据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氯元素显+5价,不符合题意;
D、质子数小于核外电子数,表示阴离子;质子数=核外电子数,表示原子;
质子数大于核外电子数,表示阳离子,不符合题意。
故选B。
6、C
【详解】
A、DFPA是由碳、氢、氮、氧四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故选项说法正确;
B、DFPA由碳、氢、氧、氮四种元素组成的,故选项说法正确;
C、DFPA是由DFPA分子构成的,1个DFPA分子由12个碳原子、17个氢原子、1个氮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故选项说法错误;
D、DFPA中碳元素质量分数为
1212
100%75.4%
12121711416
⨯
⨯≈
⨯+⨯++
75.4%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C。
7、D
A、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例如氧气和臭氧的混合物,不符合题意;
B、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且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因此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氧化物,例如高锰酸钾,不符合题意;
C、质子数决定元素种类,但质子数相同的微粒不一定属于同种元素,例如氨气分子和水分子,质子数均为10,不符合题意;
D、化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因此由多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符合题意;
故选D。
【点睛】
8、A
【详解】
A、过氧化氢化学式书写正确,正确;
B、干冰为固体二氧化碳CO2,错误;
C、氧化铁化学式为Fe2O3,错误;
D、氯化钙化学式为CaCl2,错误。
故选A。
9、B
【详解】
A、根据“钅”旁可以判定铷是金属元素,故不符合题意;
B、m代表核内质子数=原子序数=37,最外层电子数37-2-8-18-8=1,故符合题意;
C、铷的相对原子质量为85.47,单位是“1”,不是“g”,故不符合题意;
D、铷最外层一个电子,容易失去,在化合物中显正一价,所以化学式应为RbCl,故不符合题意;
【点睛】
10、B
【分析】
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的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
判断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依据是: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详解】
A、沉降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B、通氯气是杀菌消毒,过程中,发生了蛋白质变性,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正确;
C、加活性炭有吸附作用,吸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D、用沙滤是过滤,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故选:B。
二、填空题
1、
(1)①⑤
(2)②③
(3)④⑥
【分析】
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混合物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化合物是由多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据此解答
(1)
①新鲜的空气中含有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等,属于混合物;⑤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氧完全反应后的剩余固体中含有锰酸钾和二氧化锰,属于混合物;
②二氧化碳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③冰水混合物是由一种物质水组成的,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
(3)
④液氧是由氧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氩气是由氩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
2、
(1) 肥皂水 煮沸
(2) 氢元素和氧元素 2H 2O 电解2H 2↑+O 2↑
(3)⑤②④①
【解析】
(1)
常用肥皂水来区分硬水和软水;日常生活中,降低水硬度的方法是煮沸。
(2)
电解水实验生成氢气和氧气,可以知道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 2O
电解2H 2↑+O 2↑。
(3)
天然水中往往含有许多杂质,要把天然水净化成生活中的自来水,所选用的净化方法按净化过程排序是⑤加明矾吸附沉降②过滤④活性炭吸附①消毒杀菌。
3、
(1)+1
(2)7:8
【解析】
在NaClO 中,钠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氧元素的化合价为一2价,设次氯酸钠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x 根据化合物中元素的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则+1+x +(-2)=0解得x =+1故填:+1。
(2)
高铁酸钠24Na FeO 中铁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之比为56:(16⨯4)=7:8。
4、
(1)60C
(2)2O Na
(3)3Fe +、24SO -
、2H O
【分析】
(1)
元素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原子的个数。
所以60个碳原子用60C 表示。
(2) 是O 2-的结构示意图,是Na +的结构示意图,所以二者构成的化合物是氧化钠。
即2O Na 。
(3)
硫酸铁溶液中是硫酸铁的水溶液,硫酸铁由铁离子、硫酸根离子构成,水由水分子构成。
所以硫酸铁溶液中的微粒有铁离子、硫酸根离子和水分子。
即3Fe +、24SO -
、2H O 。
【点睛】
元素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原子的个数。
(1)86
(2)7:36
(3)14.4
(4)172
【解析】
(1)
正己烷的相对分子质量是12×6+1×14=86;
(2)
正己烷中氢、碳元素的质量比为(1×14):(12×6)=7:36;(3)
17.2g正己烷中碳元素的质量为
126
17.2g100%=14.4g
86
;
(4)
解:设x g正己烷中氢元素的质量为28g
114
100%=28g
86
x
x=172g
故填:172。
三、计算题
1、12:3:8 13.0%
【详解】
由化学式可知,酒精中C、H、O元素的质量比是:(12×2):6:16=12:3:8;
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是:
6
100%13.0% 122616
⨯≈
⨯++。
2、
(1)14
(2)14:12:3
(3)48
【解析】
(1)
白藜芦醇(C x H12O3)相对分子质量为228,则:12112163228
x
⨯+⨯+⨯=,14
x=,故填:14。
(2)
白藜芦醇中碳、氢、氧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14:12:3,故填:14:12:3。
(3)
228g白藜芦醇中氧元素的质量228g
163
100%
228
⨯
⨯⨯=48,故填:48。
3、
(1)对甲基苯酚的相对分子质量是:12×7+8+16=108
(2)对甲基苯酚中C、H、O元素的质量比是:(12×7):8:16=21:2:4
(3)对甲基苯酚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是:127
100%77.8% 108
⨯
⨯≈
【分析】(1)
见答案;(2)
见答案;
(3)
见答案。
4、
(1)乙醇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2):(1×6):(16×1)=12:3:8
(2)92g 乙醇中含氧元素的质量 1692g ?100%=32g 46
⨯() 答:92g 乙醇中含氧元素的质量为32g
【解析】
(1)
见答案;
(2)
见答案。
5、
(1)100
(2)1:1:3
(3)40%
(4)0.496
【解析】
(1)
由碳酸钙的化学式可知,碳酸钙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012163100++⨯=;故填:100。
(2)
由碳酸钙的化学式可知,碳酸钙中钙、碳、氧三种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1:1:3;故填:1:1:3。
(3)
由碳酸钙的化学式可知,碳酸钙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40
100%40%
401248
⨯=
++
;故填:40%。
(4)
由商品标签图可知,每片咀嚼片中至少含有碳酸钙的质量为1.24g,则每片咀嚼片中至少含钙元素的
质量为
40
1.24g100%0.496g
100
⎛⎫
⨯⨯=
⎪
⎝⎭
;故填:0.496。
四、实验探究
1、可溶性钙、镁化合物 1 产生泡沫量的多少探究肥皂水的用量与产生泡沫量的关系
湖水过滤引流煮沸取相同量山泉水和自来水,滴加肥皂水,记录产生泡沫所需肥皂水量,山泉水大于自来水所需肥皂水量,说明山泉水硬度大于自来水
【详解】
(1)硬水含较多的可溶性钙、镁化合物;
(2)设计第2组实验时,为控制水的硬度相同,混合溶液用量应相同,⑤中x应为1;
(3)对比②和⑧可知,加入相同量肥皂水,硬水泡沫少,软水泡沫多,肥皂水能区分软水和硬水,依据的现象是产生泡沫多少;
(4)第2组实验水的硬度相同时,以肥皂水为变量,探究肥皂水多少与产生泡沫量的关系;
(5)硬度越大,观察到泡沫产生时所需肥皂水的用量越大,故硬度最大的水样是湖水;除去水中不溶性杂质的操作是过滤,实验时用玻璃棒引流;由表中数据可知,煮沸后的自来水相对于自来水,观察到泡沫产生时所需肥皂水的用量减小,硬度减小,故煮沸可以降低自来水硬度。
(6)取相同量山泉水和自来水,滴加肥皂水,记录产生泡沫所需肥皂水量,山泉水大于自来水所需肥皂水量,说明山泉水硬度大于自来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