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次月考试卷及答案(新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年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次月考试卷及答案(新版)
满分:12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

(35分) 1.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济南(J1) 安适(shi)
髻儿(ji) • • B. 着落(zhoo)
. 幻想(hudn ) 狭窄(xid ) • ♦ C. 暖和(huo ) . 宽敞(chang) 澄清(chOng) ♦ ♦ D. 伦敦(dun) 慈善(cf ) 刮风(gud ) • •
2、 选出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
) A. 峭璧 竭然不冋
惊慌失错 踉踉跄跄 B. 绵延 心旷神怡 获益匪浅
骇人听闻 C. 髄动 大相径廷 豪不犹豫
随声附和 D. 愕然 恍然大悟 各得奇所 鸦雀无声
3、 下列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听了这个笑话,大家忍俊不禁,哈哈大笑。

B. 刚刚挨了老姉的批评, 现在乂丢了自行车,真是祸不单行。

C. 早晨登上高山,呼吸着清新的空气,极L1远望,心安理得。

D. 走进世博园,看到栩栩如生的鲜花’令人流连忘返。

4、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有没有扎实的阅读基础,是青少年提高写作能力的前提。

B-在元旦晚会上,我们听到了悦耳的歌声和优美的舞蹈。

C. 通过这次内容丰富的展览,我受到了深刻的教育。

D. 放学了,大家过马路时要注意安全,防止不发生事故。

5、 下列句子没有运用比喻手法的一项是(

A. 心中的风雨来了,我只躲到你的怀里。

B. 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

C.仅仅有一次,她的教鞭好像要落下来,我用石板--迎,教鞭轻轻地敲在石板边上,大伙笑了,她也笑了。

D.未若柳紫因风起。

6、下列句子的排列顺序准确的一项是()
①百般不能排解思情,不妨往诗文中寻个消遣处。

②王维的乡思亦有画意: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③从古自今,乡愁是诗人的惆怅。

④没有什么再像乡愁一样令我悲伤,这么美丽的文字,这么伤感的情怀,只有诗人才能表达。

⑤诗云: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A.①©④©②
B.③⑤①②④
C.③①⑤②④
D.⑤®③④②
7、古诗文默写
(1)客路青山外, ___________________ 0
(2).白草丰茂。

(3),若出其中。

.若出其里。

(4) .风正一帆悬。

<5).江春入旧年。

(6)我寄愁心与明月,
(7)《天净沙•秋思》点明主旨的词句:.
二、文言文阅读。

(15分)
[甲]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太惊曰:“郷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择蒙母,结友而别。

[乙]刘羽冲偶得古兵书,伏读经年,可谓可将十万。

会有上寇,自练乡兵与之角①,全队溃覆,几为所擒。

又得古水利书,伏读经年,自谓可使千里成沃壤。

绘图列说②干③州官。

州官亦好事,使试于一村。

沟池④甫成水大至顺渠灌入人几为叟。

…由是抑郁不自得,恒独步庭阶,揺首白语曰:“古人岂欺我哉!”如是日千百遍,惟此六字。

不久发病死。

(选自纪的《阅微草堂笔记》)[注]①南:较量。

②列说:游说。

③干:求见。

④添(xii):田间水道。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但当涉猎()
♦♦
(2)见往事耳()
• •
(3)及鲁闲过寻阳()
.
<4)自谓可将十万()
.
2.对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沟油甫成/水大至/顺渠灌入人/几为鱼。

B.沟洲1/甫成水大至顺渠/灌入人/几为鱼。

C.沟池甫成/水大至/顺渠灌入/人儿为鱼。

D.沟油/甫成水/大至顺渠灌入/人凡为鱼。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2)如是日千百遍,惟此六字。

4.刘羽冲把自己失败的原因归结为古人欺骗了他,请你根据乙文分析刘羽冲失败的原因,并以刘羽冲好友的身份劝说他应当如何正确面对失败。

三、现代文阅读。

(30分)
1、父亲的背影
章中林
①和父亲没有相见已经一年有余了,我常常梦到父亲的那个背影……
②去年国庆放假回家,父亲说从镇上到家没有车,他开电瓶车来接我。

七十岁的老人了,能开电瓶车吗?望着坐在前面开车的父亲,我看到的是他的背影: 他低着头看着前方,脊背突起,根根骨头清晰可辨,上面只裹着一张皮。

他扶着方向盘,弯着腰,整个人看上去就像一张犁辕。

这还是我那伟岸高大的父亲吗?
③父亲年轻的时候,在山里帮人炸石头。

我空闲的时候,喜欢到他那里玩要。

那时,我经常看到他挥舞着大铁锤,把石头砸得金星乱飞。

这是怎样一个形象呢?
也许用个特写就能表现岀来:身形用大的父亲.脊現宽来如门.两腿站立如柱,
臂肌肉暴起,挥舞起铁锤来.带着呼呼的风声。

④前些日子,看到库尔贝的一幅油画《釆石工》,我才恍然明白我的印象与现实有着不小的偏差。

因为那时生活拮据,父亲就和《采石工》中的主人公类似, 戴着没有檐的草帽,穿着满是补丁的衣服,鞋子也是破的,连脚后跟都露出来了。

这能从父亲当年拍的一张黑白照看出来。

⑤这就是残酷的现实,但我还是喜欢父亲那个砸石头的背影:棕色的脊背,
绷紧的双普,高举的铁锤。

整幅画面有着无穷的张力和撼人心魂的表现力,谁看了会不对他翘起大拇指呢?但是,眼前的父亲却完全没有了那种气势,委顿矮小, 说话都有些不能关风,还怎、么和当年那个形象相比较呢?不忍再想,不能再看。

⑥回到家,我感冒了。

身体软软的,提不起精神。

看到父亲挑着一担粪去浇地,我说我来。

父亲笑说,你是纸扎的,经不起风。

这时,我乂看到了父亲的背影:他伸着颈,哈着腰,两手抓着扁担,整个人弯成了一张弓。

望着他步履蹒跚, 我的眼泪流了出来。

身为儿子,我却不能让年迈的父亲颐养天年。

⑦走的那天,临出门,父亲叫我等一等,摘些苦柚带着。

他说苦柚对我的高血压和高血脂有益,一树的苦柚基本上都被他捎到了我的手里。

望着树顶上的苦柚,他准备爬上树去摘。

这么大年纪的人了,危险!我叫嚷着跑到父亲的跟前,想要夺下他的腰篮,但他断然回绝了:别看你比我年轻,但是爬树,我灵活,你不行。

⑧倒吊在树上的父亲,就像一只塑料袋挂在树上,迎风飞舞着,似乎随时都会被风吹落。

这时我的泪又来了。

父亲哪里还有*年的宽阔背脊,人瘦得有些变形,只剩下一手可握的轮廓了。

一件夹克被风扬起来,就像被鼓起的风帆,整个人看上去就像一只蜕皮的蝉一样。

那手更是让人不忍直视一一數黑的烧火根一样,没有一点光泽;辍裂的麻秆一样,没有一点肌肉。

这还是父亲吗?眼泪像决堤的洪水一样淹没了我的视线。

⑨一年多来的每一个日子里,我都思念着父亲,忘不了他的背影。

无论怎样, 我
一定要回去看看父亲,和他说一说今天我的工作、我的生活……
1.本文写了父亲哪几件事?
2.请从人物描写方法或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第③段画线句子。

身形高大的父亲,脊背宽阔如门,两腿站立如柱,两臂肌肉暴起,挥舞起铁锤来, 带着呼呼的风声。

3.第④段中写到油画《釆石工》有何作用?
4.作者在第⑤段中说“还是喜欢父亲那个砸石头的背影”,文章开头和结尾又说“常常梦到”“忘不了”一年多以前见到的父亲背影,这两者矛盾吗?为什么?
2、(题文)那年的欢喜
郑彦英
应该是1966年,我上高小,暑假的时候,成田北墟上的马庄逢集,母亲给了我两毛钱,叫我带三个弟弟到集上逛逛,顺便买一斤盐。

一到集上,小弟弟兴奋地指着吃食摊子嘤嚷:“油穗,麻糖,还有馄饨。

哥, 妈不是给你钱了么!”
我一声喝住了:“还要买盐呢!一斤盐两毛钱,能吃半年。

一碗馄饨两毛钱, 一吧嗒嘴就没了!”小弟弟没敢再吭声,二弟和三弟见我瞪眼,也都噤了声。

二弟和三弟都看着我,其实我也被炒凉粉那特别的香味馋得直咽口水,但我还是去拉小弟弟:“走,买盐去。


小弟弟不走,死翠着坐在凉粉摊子前,我把他提起来,他又坐下去,如一摊泥。

油在驚子里发出吱啦吱啦的声音,拱得我肚子里的馋虫乱爬。

我不再吭气,心里盘算着,吃一盘凉粉,就要少称二两半的盐!于是我吼:“走,不走不要你了!”但是小弟弟铁了心,我吓不倒他,他硬着头死坐着,不看我。

我实在没法了,捏着门袋里的两毛钱,转过身,背对着三个弟弟和凉粉摊子。

但是,炒凉粉师傅的每一个动作,我都听得清清楚楚’特别是炒到最后,铲锅底那一层黄灿灿的凉粉锅巴的时候,师傅有意铲得浅,铲得慢,一下一下地,引诱着一街的人。

凉粉铲到盘子里了,筷子鱼垂地放到矮桌上,随后,放凉粉盘子的咯噂声响在小弟弟的面前。

二弟拽拽我的衣服,小声地说:“哥!”三弟见我不吭声,走到我面前,怯怯
地看着我。

我低下头,深深地吸了一口气。

这时候小弟弟说话了:“哥,闻着把人香死咧,我只吃一口,剩下的你们三个吃。


小弟弟这一句话感动了我儿十年。

当我转过身来的时候,看见小弟弟眼巴巴地看着我,我软软地说了一句:“吃吧。

”他立即笑了,拿起筷子,却只夹了小小一点,放到嘴里,没敢嚼,似乎在等着凉粉化在嘴里,等到咽的时候,声音却很大,我知道那是和着口水咽下去的。

小弟弟站起来,把筷子递给我,真诚地说:“哥,好吃得不得了,里头还有豆瓣酱呢!”我说:“我不爱吃凉粉,你三个吃。

”说着把筷子递给二弟。

二弟和三弟推让着,一人吃了一口,乂让我吃,我自然还是推。

小弟弟夹起一筷子炒凉粉送到我嘴前面,那棕红的酱色,那飘忽的白色蒸气,顿时攻破了我的所有防线。

我怎么也没有想到,三个弟弟吃了两堆,剩下一堆,让我吃,我问是谁没吃, 二弟说是小弟弟没吃,留给我。

我没有再说话,其实也就小小三块,我吃了一块,夹起两块,一下子喂到小弟弟嘴里。

回到家里,母亲见我们弟兄四个满面红光,就招呼我们吃饭。

我把盐袋放到盐罐子上,母亲掂了一下,笑着说:“吃饭。


从这二人开始的几个月里,我总觉得饭茶的味道淡了,少放了盐。

我悄悄地问几个弟弟,他们也说感觉出来了,不敢问。

多年以后,我问母亲那天掂出盐的重量没,母亲笑着说:“咋能掂不出来?!” 我又问:“你知道我们把钱花在啥地方了?”母亲笑笑说:“五分钱买了四个娃的欢喜,还有比这便宜的事么!”
(《阅读》2016年第9期)
1.请简要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

2.品析下列句子在表达上的妙处。

他立即笑了,拿起筷子,却只夹了小小一点,放到嘴里,没敢嚼.似乎在等着凉粉化在嘴里,等到咽的时候,声音却很大……
3.你觉得文中最感动人心的地方在哪里?为什么?
4.文中小弟这个人物形象非常鲜活,请你简要进行分析。

5.有人说,文中的几个小孩子太馋了,太不憧事了,你认为呢?
四、写作, (40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原来”,意思是发现从前不知道的情况。

生活白味,青春多彩,“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蓦然回首,原来:凡事蕴理,万物成趣,人间有情:苦难也可成营养,美丽或许有缺憾,我也是一道风景…… 请以“原来,”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把题tl补充完整:(2)写一篇记叙性文章;(3)不少于500字:(4)文中不要出现与考生有关的真实的人名、校名。

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依赖:但是“我”常常梦到一年多以前见到的父亲背影,那时的父亲已经不再年轻,他需要“我”的陪伴。

1.记发生在当年的凡个兄弟吃凉粉的温馨动人的故事,表现互敬互爱的浓浓兄
弟情。

2.几个动词生动传神地写出小弟弟享受吃凉粉的过程
3.例:文中兄弟几个'吃凉粉的场景’最动人,因几个兄弟互推互让,互敬互
爱的浓浓兄弟情在传递。

(答案不唯一,文中有多个点,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4.①爱吃但不貪吃,憧互相谦让,想吃,最后自己却只吃了小小一点。

②顽皮,
会耍赖。

③说话算数,会体贴人,憧互爱。

5.围绕文章表面指的是四兄弟在那年拿出买盐的五分钱吃了一盘炒凉粉的欢喜,
实际上是借这场欢喜表现他们儿个互相推让,互敬互爱的浓浓兄弟情。

(答案不唯一,但不可违背主旨)
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