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中金属与盐溶液反应的题型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考化学中金属与盐溶液反应的题型解析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是中考化学命题的热点,其中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命题形式多样,综合考查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对实验、图表等信息的提炼加工和处理能力,下面就2022年中考试题中出现的金属与盐溶液反应相关题型进行分析和归纳。

一、判斷金属活动性的强弱
例1、(17桂林)镍(Ni)和锰(Mn)都是重要金属,将Ni丝插入MnCl2溶液中,无明显现象;插入CuCl2溶液中,Ni丝表面有红色固体析出,则这三种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A。

CuMnNiB。

MnNiCu
C。

NiMnCuD。

MnCuNi
【解析】此题是金属与盐溶液反应的简单应用,金属活动性强的金属可以将活动性弱的金属从它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将Ni丝插入MnCl2溶液中,无明显现象,说明锰的活动性比镍强,插入CuCl2溶液中,Ni丝表面有红色固体析出,说明镍比铜活泼,则这三种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Mn>Ni>Cu。

【答案】B
二、验证金属活动性强弱的实验方案设计
例2、(17长沙模拟)验证Zn、Fe、Cu金属的活动性强弱,下列试剂组合的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A。

CFeSO4溶液、Zn、Cu
B。

ZnSO4溶液、稀盐酸溶液,Fe、Cu
C。

ZnSO4溶液、FeSO4溶液、Cu
D。

ZnCl2溶液、Fe、CuCl2溶液
【解析】验证三种金属活动性强弱通常采用三种方案:①三金加一酸:三种金属和稀盐酸或稀硫酸,利用金属与酸反应的剧烈程度和能否反应进
行判断;将三种金属按活动性强弱进行排序:锌>铁>铜,铁的活动性夹在
锌和铜之间,所以可设计下列两种方案:②两金夹一盐:锌、铜和可溶性
铁盐;③两盐夹一金:可溶性的铜盐、锌盐和铁。

A。

该方案采用两金夹一盐:Zn与FeSO4溶液反应可置换出铁,说明
锌的活动性大于铁;Cu与FeSO4溶液不反应,说明铁的活动性大于铜,
由此可知三种金属活动性为锌>铁>铜,故A方案合理。

B。

Fe、Cu与ZnSO4溶液均不反应,说明了锌的活动性大于铜、铁;
Fe能与稀盐酸反应而Cu不反应,说明铁的活动性大于铜,由此可知三种
金属活动性为锌>铁>铜,故B方案合理。

C。

Cu与ZnSO4溶液、FeSO4溶液都不反应,说明锌、铁的活动性均
大于铜,但无法比较锌、铁的活动性,故C方案不合理。

D。

该方案采用两盐夹一金:Fe与ZnCl2溶液不反应,说明锌的活动
性大于铁;Fe能与CuCl2溶液反应置换出铜,说明铁的活动性大于铜,
由此可知三种金属活动性为锌>铁>铜,故D方案合理。

【答案】C
三、判断一种金属与一种盐溶液反应的进程
例3、把一定质量的锌粉放入Cu(NO3)2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有气体产生。

根据以上现象,下列对滤渣成分判断
正确的是()
A。

只有Cu
B。

只有Zn
C。

一定有Zn和Cu
D。

一定有Cu,可能有Zn
【解析】锌的活动性比铜强,将锌粉放入Cu(NO3)2溶液中,锌能
置换出铜,此题主要考虑锌粉的量,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有气体产生,
说明锌有剩余,则滤渣中有反应置换出的铜和过量的锌,故C答案合理。

【答案】C
四、判断一种金属和多种盐溶液反应的进程
例4、(17泰安模拟)向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
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有金属析出,过滤后向残渣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无气泡产生,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残渣中一定含有Ag、Fe,滤液中一定含有Fe(NO3)2、Cu(NO3)2、AgNO3
B。

残渣中一定含有Ag、Cu,滤液中一定含有Fe(NO3)2、Cu(NO3)2
C。

残渣中一定含有Ag、Cu、Fe,滤液中一定含有Fe(NO3)2
D。

残渣中一定含有Ag,滤液中一定含有Fe(NO3)2
【解析】铁、铜、银的金属活泼性顺序为铁>铜>银,用同种金属置换
不同盐溶液中的金属时,金属首先置换出盐中金属活动性最弱的金属,再
置换出次弱的金属,即铁先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硝酸亚铁溶液和银,当硝酸银溶液完全反应后,若铁的量还有剩余,则继续与硝酸铜溶液发生置换反应,生成硝酸亚铁溶液和铜,铁粉的质量决定了反应的进程,根据题意残渣中加入盐酸没有气体生成,则残渣中一定没有铁粉,说明铁粉已完全反应,反应有下述四种情况:
①铁粉和部分AgNO3反应,此时残渣为银,滤液中的溶质有剩余的AgNO3、生成的Fe(NO3)2和未反应的Cu(NO3)2。

②铁粉和硝酸银溶液恰好完全反应,此时残渣为银,滤液中的溶质有Fe(NO3)2、Cu(NO3)2。

③铁粉和部分硝酸铜溶液反应,此时硝酸银溶液已完全反应,残渣为银和铜,滤液中的溶质有生成的Fe(NO3)2和剩余的Cu(NO3)2。

④铁粉和硝酸铜溶液恰好完全反应,此时硝酸银溶液也已反应完全,残渣为银和铜,滤液中溶质只有Fe(NO3)2。

这四种情况滤渣中都有银,滤液中都有硝酸亚铁溶液,所以选项D正确。

【答案】D
五、判断多种金属和一种盐溶液反应的进程
例5、向AgNO3溶液中加入一定质量的Al、Cu的混合粉末,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蓝色滤液。

关于该滤渣和滤液的下列四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一定有气泡产生
B。

向滤液中加入稀盐酸,一定有沉淀产生
C。

滤渣中一定含有Ag,可能含有铜
D。

滤液中一定含有Cu(NO3)2,一定不含AgNO3,不一定含有Al(NO3)3
【解析】铝、铜、银的金属活动性顺序为:Al>Cu>Ag,用不同的金属
置换同种盐溶液中金属时,活动性最强的金属先与盐溶液反应,置换出盐
中金属,等活动性最强的金属反应完,活动性次强的金属再与盐溶液反应,置换出盐中金属。

铝、铜与硝酸银溶液混合时,铝先和硝酸银反应,生成
硝酸铝和银,当铝完全反应后,铜再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铜和银,由
题意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蓝色滤液,可知溶液中一定含有硝酸铜,说明
铝已全部反应完,置换出部分硝酸银溶液中的银,并且铜也与硝酸银反应,得到蓝色的硝酸铜溶液和银,但硝酸银溶液不一定完全被反应。

A。

由于铝已完全反应,銅、银与盐酸不反应,所以向滤渣中加入稀
盐酸,一定没有气泡产生,故A错误。

B。

由于硝酸银不一定剩余,因此向滤液中加入稀盐酸,不一定有沉
淀产生,故B错误。

C。

根据分析铝和铜都与硝酸银发生了置换反应,所以滤渣中一定含
有Ag,故C正确。

D。

根据分析可知滤液中一定含有Cu(NO3)2、Al(NO3)3,可能含
有AgNO3,故D错误。

【答案】C
练习
1、现有甲、乙、丙三种金属,先将三者分别加入到硫酸亚铁溶液中,只有甲可使溶液中析出铁单质。

再将三者加入到硝酸银溶液中,只有乙不
能使溶液中析出银单质,则三者的金属活动性从大到小的顺序是()A。

甲>乙>丙B。

乙>甲>丙
C。

甲>丙>乙D。

无法判断
2、欲探究Mg、Fe、Cu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下列试剂的组合方案
不可行的是()
A。

金属Mg、Cu、FeSO4溶液
B。

金属Mg、Cu、Fe,稀硫酸
C。

金属Cu、Fe,MgSO4溶液
D。

金属Fe、MgSO4溶液、CuSO4溶液
3、向一定量硝酸银和硝酸亚铁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锌粉,充分反应后
所得溶液的质量与加入锌粉的质量关系如图1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a点所得固体为银和铁
B。

b点所得溶液中的溶质为硝酸银、硝酸亚铁和硝酸锌
C。

c点所得溶液中的溶质为硝酸亚铁和硝酸锌
D。

d点所得固体为银、铁和锌
4、向AgNO3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Mg粉和Cu粉,充分反应后过滤,
得到滤渣和蓝色的滤液。

关于该滤渣和滤液有下列四种说法:①向滤渣中
加入稀盐酸,可能有气泡产生;②向滤液中加入稀盐酸一定有沉淀产生;
③滤渣中一定有Ag;④滤液中一定有Cu(NO3)2、一定不含AgNO3、可能有Mg(NO3)2,以上说法中正确的个数为()
A。

1个B。

2个C。

3个D。

4个
5、化工厂排出的废液中含有AgNO3、Cu(NO3)2和Zn(NO3)2、为了减少废液对环境的污染,并回收银和铜,化学小组同学设计了如图2所示方案进行实验。

试回答:
(1)加入的固体a是(写化学式)。

(2)固体乙的成分有。

(3)步骤①中将滤液1与固体甲分离的操作名称是。

(4)写出步骤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参考答案:1、C2、C3、D4、A5、(1)Fe(2)AgCu(3)过滤(4)Fe+H2SO4FeSO4+H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