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二单元试卷及参考答案精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新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二单元试卷及参考答案精品
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
(35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投掷.(zhì) 憎.恶(zèng) 糟.糕(zāo)
B.震悚.(sǒng) 取缔.(dì) 肿胀.(zhàng)
C.侮.辱(wǔ) 晌.午(xiàng) 镶嵌.(qiàn)
D.门框.(kuāng) 愧怍.(zuò) 惶.恐(huáng)
2、下列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迭起土壤耻辱颠沛流离
B.取谛烦琐荒辟轰轰烈烈
C.陡峭循环渺小语无轮次
D.萋萋拯救尉蓝据理臆断
3、下列句中加横线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今天,老师表扬了张露露同学,说她很有主见,从不自作主张。
B.吃过晚饭,妈妈边嗑瓜子边看电视,爸爸边听音乐边看杂志,可谓各得其所。
C.这一问题很难理解,经过他的点拨,我才恍然大悟。
D.听到这一消息,大家都喜出望外。
4、语言运用——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从咿呀学语,到走入学校,再到进入社会,学习伴随着每个人的一生。
B.语文课程对于发扬和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
C.《写字》教材进入海南中小学课堂,目的是为了提高中小学生的汉字书写。
D.科学研究表明:人们在生活中获取信息,大约85%左右是通过视觉得到的。
5、下列句子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母亲得意地说了一遍又一遍,高兴得两颊红红的,跟喝过酒似的。
B.马上一面欣赏土坎边的粉蓝色的报春花,在轻和微风里不住地点头,总令人疑心那个蓝色竟像是有意模仿天空而成的。
C.光明啊,我景仰你,我景仰你,我要向你拜手,我要向你稽首。
D.你认为我会想旅鼠那样不顾一切地跳下去吗?
6、下列语句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①这种把物当作人来写,赋予物以人的动作行为或思想感情的修辞手法,就是比拟的一种,我们称之为拟人。
②在一些作品中,小鸟会说话,鱼儿会跳舞,小溪也能唱起欢乐的歌……
③还有一种比拟,把人当作物来写,或把甲物当作乙物来写,我们称之为拟物。
④这曾经激发起我们多少美妙的幻想。
A.①③②④ B.①②④③ C.②①④③ D.②④①③
7、名句默写。
(1)马上相逢无纸笔,__________。
(岑参《逢入京使》)
(2)__________,惟解漫天作雪飞。
(韩愈《晚春》)
(3)《晚春》中诗人通过“草木”有“知”、惜春争艳的场景描写,反映自己对春天大好风光的珍惜之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逢入京使》中运用夸张手法传达惜别深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
二、文言文阅读。
(15分)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雍也》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述而》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述而》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子罕》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子罕》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子张》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①饭.疏食,饮水
②曲肱.而枕之
③博学而笃.志
(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②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3)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以上节选内容涉及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和修身做人这三个方面。
B.选文第一则写了学习的三种境界:知之、好之、乐之。
其中,以学习为乐趣的人境界最高。
C.“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强调的是要善于向周围的人学习,随时随地都要学习。
D.“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句中的“择”字的作用非常重要,它说明了学习的关键在于他人身上,只有“择其善”去“其不善”,自己才能有所进步。
三、现代文阅读。
(30分)
1、军装
周海亮
①1937年。
南京。
②天空不见一丝蓝色,废墟般的城市里,烧焦的残肢断臂随处可见。
子弹和炮弹编织成密集的网,城在网中,毫无还手之力。
③第一波日本人很快扑进了城。
他们就像在丛林里狩猎,动作越来越熟练,神色越来越悠闲。
突然一排轻飘飘的子弹从一栋摇摇欲坠的楼房里射出,几个日本兵猛然栽倒。
④躲在楼房里的,是最后一支战斗着的守军,只有三十多个人,只有打光最后一颗子弹的命令。
(A)三十多个人挤在狭小的建筑物里,就像被捆绑在一起的手榴弹。
他的左边挤着强子,右边挤着死去的连长。
强子的手里紧攥着一挺机枪,那机枪严重变形,弯弯扭扭,好像一根天津麻花。
机枪“哒哒哒”地响起来,子弹激起远处的尘烟,切断日本人的喊叫。
他认为强子是一名出色的机枪手,一名合格的士兵。
⑤可是他呢?他是兵吗?也许是,也许不是。
他参军没几天,他甚至没有属
于自己的军装。
他跟连长说过,连长说,哦,寻一杆枪给他,就指挥士兵摞沙袋去了。
那些沙袋摞得很高,摆成了怪异的阵式。
连长说他们的防线坚不可摧。
可是当战斗打响,那些沙袋,霎时同兵的尸体一起飞上了天。
⑥他跟连长说过三次。
他说他得有一身军装,有军装,才有兵的样子。
连长终于恼了,他说那你随便从哪个死人身上扒下一套!他试了试,终于没敢。
他想那样的话,那些死去的战友,就不再是兵了。
他们战死了,却不再是兵,他不能这么干。
……他在死人的缝隙里坚守,就像坚守在隆隆战车前的螳螂。
后来他们撤进了城,躲进那栋随时可能坍塌的小楼。
连长说,打完最后一颗子弹,咱们就可以散了——追上队伍,或者回家。
然后弹片划过,他的脑袋仅剩一半了。
他用仅剩一半的脑袋冲他微笑,他的笑容凄惨并且绝望。
⑦日本人迅速将他们包围,他们腹背受敌。
甚至有日本士兵冲进屋子,他的枪筒几乎捅进日本人的嘴巴。
子弹清脆地击穿日本人的后脑,那是他的最后一颗子弹。
拖着血丝的子弹飞向天空,天空与天空之间,尸体,尸体,尸体……他们跑向广场,他们知道战斗结束了。
突围的过程异常惨烈,三十多个人,也许仅剩他一个。
⑧广场上挤满了人,老人,女人,医生,孩子,学生,士兵……士兵们慌慌张张将枪扔掉,又慌慌张张地脱掉自己的军装。
有人将军装埋进花坛,那些花儿全都失去了头颅;(B)有人将军装投向烈焰,它们很快燃烧,如同一面面战败的旗子,却裹起阵阵腥风。
脱掉军装的士兵马上挤进人群,缩着脖子,眼睛死死地盯着地面——他们试图用参军以前的职业来救回自己的性命。
⑨军装染上鲜血。
军装熠熠生辉。
军装五彩斑斓。
军装坚硬如铁。
军装躺在地上,缩在火焰里,沦为尘土,或者化为青烟。
一座城沦陷了,一起沦陷的,还有军装。
⑩他跑过去,泪飞如雨。
他从火焰里抢出一套军装,动作迅疾滑稽。
那是一套几乎全新的军装,没有枪眼,没有鲜血,没有褶皱,甚至没有灰尘。
他将军装抖开,浓重的草绿色刺伤他的眼睛。
他向火焰跪下,向城跪下,向废墟跪下,向军装跪下。
他说,我还是兵。
⑪仍然有人胡乱地脱着自己的军装。
他却胡乱地往身上套着陌生的军装。
一模一样的军装,几个小时以前,它们还在战壕里并肩作战。
连日本人都愣住了,
他们赶过来,端起枪,眯起眼,却忘记扣动扳机。
终于他穿戴整齐,他甚至有时间整理一下衣襟,然后他“啪”的一声立正,向火焰和废墟行一个并不标准的军礼。
⑫枪响,军装上多出两个圆圆的小洞。
他号叫着伸手去捂,牙齿将舌头咬断。
⑬他想捂住的不是鲜血,而是军装上的洞。
1.请用简洁的语言梳理小说的情节。
开端:南京失守,日军扑进了城,射杀每一个活动的目标。
发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潮:广场上的士兵将军装脱掉,他却从火中抢出一套穿在身上。
结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⑤⑥段属于哪一种记叙顺序?有何作用?
3.请从文中画线的A、B两句中任选一句,从修辞的角度赏析其表达效果。
我选________句,赏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章第⑧~⑪段运用了对比与衬托的写法,请选择其一,结合文意表述作用。
1.发展:最后一支战斗着的三十多个守军顽强地阻击日军,突围后只剩下了他一个。
结局:日军枪响,他临牺牲还号叫着伸手去捂军装上的枪洞。
2.插叙。
交代了这支守军的经历,突出了他们的英勇顽强的战斗精神,也表明了他对拥有一身军装的渴望,为下文他从火中抢出一套军装穿在身上的情节埋下伏笔。
3.示例:A 将挤在一起的三十多个人比作“捆绑在一起的手榴弹”,生动形象地表明了他们处境的危险,突出了他们不怕牺牲、精诚团结的精神品质。
4. (示例一)对比:将众多士兵与他对军装截然不同的态度和行为进行对比,突出了他对军装和国土的热爱与崇敬,赞美了他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
(示例二)衬托:用日军发愣的表现衬托他的精神之伟大,甚至令敌人侧目。
2、鸥小姐
王佳琦
①如果微信朋友圈是一场艺术展的话,那么半年前的鸥小姐一定是这个圈子中的达·芬奇。
②她的手机中装有十个图片编辑软件,内置上百种不同的字体和滤镜,让她第一时间将灵感转化为点赞数。
比如,她能把蛋炒饭拍出米其林三星大餐的效果,
把小区游泳池拍出希尔顿大饭店的气势。
此外,她的收藏夹里还精挑细选了几个文学爱好者论坛,不过鸥小姐从不发言,但从里面抄几行诗歌或者美句来配图发表状态,她干得还是很熟练的。
③但她说她自己并不喜爱这种生活,这么做是迫于互联网社交时代的大势所趋。
如果一个周末过去,“达·芬奇”不秀秀自己“过得有多好”,那就会有“拉斐尔”或者“米开朗琪罗”抢占高地。
④于是她除了精心处理自拍照片,还统筹规划发送时间,认真回复每一条评论,同时不忘偶尔也给“拉斐尔们”点个谦逊而不失自信的赞,在心中默默给每一条最新动态打一个分,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⑤通过如此心思缜密地经营,鸥小姐的朋友圈可以说是自成一片风景,其中的内容可谓雅俗共赏、包罗万象。
时而关心社会民生,时而放眼国际格局;时而午后闲笔三行小诗,时而长篇抒发人生感怀;当然也少不了最吸引眼球的自拍美照——美术馆、图书馆、博物馆,高雅大气品位佳;海滩、椰树、下午茶,阳光流水笑春花。
不过如果现在点开她的朋友圈,这些视觉盛宴都已经不见踪影——她自认已经是个“圈外人”了。
⑥鸥小姐偶然得知可以设置“关闭朋友圈”的那一天,距今已有5个月了。
小半年来,“刷朋友圈”这个事儿逐渐变得矜持而精简,曾经的追捧评论、跟风留言、争抢首赞,如今已变为每周日晚睡前的规律性“开圈”。
说来也怪,自从关圈,鸥小姐的心态似乎上升了好几个层次:以前她是粉丝心态,每分每秒关注着所有人的风吹草动,身处争奇斗艳的漩涡中,被动而焦灼;现在却像圈中前辈一样定期视察,举手投足全是从容,慢悠悠翻过这一周的悲欢离合,点赞率控制在百分之十以下。
更别提那些好几天前的热点朋友圈,唯有她迟来的一句精炼点评,才算为这条状态收了尾、点了睛。
⑦关圈更大的好处在于,鸥小姐自己的朋友圈面对来访者时,只能让他们看见一幅精心挑选、含义百转千回的封面图片,一个赏心悦目的头像,以及一行小字“该朋友已关闭朋友圈”,这些元素共同组合,就像蒙娜丽莎的神秘微笑。
好事窥私者在此遭到当头一棒,仰慕追求者则在冥思苦想与不得其解中更为之沉醉倾倒。
鸥小姐对这件事越想越高兴,她感觉自己撇开一团缠绕鸡毛蒜皮芸芸众生的乱麻,而后打开了一片直指蓝天的窗。
⑧但对鸥小姐来说,关圈并不意味着彻底抛弃它。
一次同学聚会后她还是忍不住发了一句北岛的诗——“杯子碰到一起,都是梦破碎的声音”。
事后证明她真的是个“圈中奇才”。
第二天同事随口八卦时提到,一位平日总板着脸的单位高层领导深夜时分给那条朋友圈点了赞。
鸥小姐满心欢喜藏也藏不住,四下无人时,偷偷点进那条状态细细查看,点赞的一列头像后面果然多出了一个。
⑨自那之后,鸥小姐的“圈外”潇洒要减去了三分。
圈虽还是关着,只是一有间隙的时间就要把自己以往的朋友圈一一点开咂摸
..,像数钱一样一张张使劲摩擦着那些赞与评论,只怕错过了这愉快的时光。
⑩而“拉斐尔们”的朋友圈毕竟还是太诱人,鸥小姐再次开始偷偷关注着他们。
她总直接点开头像,看完就走,不留一丝痕迹,但在这之后,那些漂亮的图片在她心里搅起的波澜却能摇得很远。
但最近几天,她都吃了闭门羹——越来越多的朋友不知有心还是无意,纷纷选择了关闭朋友圈。
鸥小姐往往颗粒无收。
她引以为豪的“洒脱自在”,渐渐又变得焦虑不安起来。
⑪鸥小姐打算复出。
她打定主意,要再次在朋友圈中掀起波澜,寻找素材的眼睛已经擦得锃亮。
一天晚上她回家乘电梯上楼,突然看见电梯中贴着一张停电通知,那时候灵感女神就在她肩头敲响了三角铁。
短短三层楼的时间,她已经构思好了一整条朋友圈的内容。
电梯缓缓停下,鸥小姐举起手机拍下停电通知的照片,款款走出梯厢,她觉得自己整个人再次焕发着破网突围的激情。
⑫那天晚上,鸥小姐把那张映着电梯里昏黄光晕与自己曼妙身材的阴影照片精心修整,并配了一句白先勇引过的“我好比浅水龙,被困在沙滩。
”多么精彩,她想。
她现在对朋友圈的心态才最有情怀,马上人们又将感叹于她的绝美视角。
⑬没什么意外,这条状态刚发出去半小时就博得了一百多个赞,这也坚定了她复出的决心。
直到晚上十一点半,点赞数还攀升,鸥小姐靠在沙发垫上刷手机,客厅中的吊灯与氛围灯互相配合,把整个房间照得透亮。
突然,通明的灯火像被人拦腰掐断,黑暗劈头盖脸地砸在鸥小姐身上,像生活的真相一样沉重。
鸥小姐有点儿恍惚,这才想起停电通知来,忽地觉得自己到头来,什么“圈”也没进过,也什么“圈”都没出过。
四下漆黑中,她只和荧荧发亮的手机屏幕对望着,却再也按不动刷新键了。
(选自2017年10月27日“中国作家网”)
1.概括小说的主要内容。
2.结合语境,说说第⑨段加点词语的含义及其作用。
圈虽还是关着,只是一有间隙的时间就要把自己以往的朋友圈一一点开咂摸,像数钱一样一张张使劲摩擦着那些赞与评论,只怕错过了这愉快的时光。
3.自选角度,对第⑦段画线句子作批注。
鸥小姐对这件事越想越高兴,她感觉自己撇开一团缠绕鸡毛蒜皮芸芸众生的乱麻,而后打开了一片直指蓝天的窗。
批注:
4.概括鸥小姐的性格特征。
5.揣摩第⑬段画线句子,探究小说主题,大胆说出你的理解。
忽地觉得自己到头来,什么“圈”都没进过,什么“圈”都没出过。
四、写作题(4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还记得风雨坎坷时,牵着我们的那双粗糙而充满了力量的手掌吗?还记得蓦然眺望窗外时,教我们感受温暖的那一寸温厚甜糯的阳光吗?还记得书海徜徉经典,曾经为我们传道解惑的字字真言吗?就是那一本经典,就是那一寸阳光,就是那一双牵我跨越山河的手掌……陪伴我在这个喧嚣浮华的人世间,从懵懂走向成熟,从脆弱走向坚强,任我一点点,一节节,成长为茂林修竹……
请以“伴我成长”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请将题目补充完整(可填“阅读、阳光、母爱、友谊、信任、挫折、奋斗、书信、舞蹈”等,也可自行提炼一个词填上),书写工整,字数不少于600字。
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
④要有真情实感,不得抄袭、套作。
参考答案:
一
B
A
A
A
A
D
凭君传语报平安杨花榆荚无才思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二
(1)①吃饭;②胳膊;③忠实,坚守。
(2)①时光就像这流去的江水一样,日夜不停呀!
③我选择他好的方面来学习,看到他不好的方面就对照自己并改正自己的缺点。
(3)D
三
1.鸥小姐几番进出(经营)微信朋友圈的经历和感受。
2.“咂摸”,仔细品味、玩赏,运用动作(心理)描写(比喻,把玩味朋友圈比作数钱),生动形象地表现了鸥小姐玩赏朋友圈中的赞与评论的愉快感受(陶醉于那些赞与评论,内心有极大的满足感)。
3.示例:运用比喻,把费心经营朋友圈的生活比作一团乱麻,把关圈后的生活比作一片直指蓝天的窗,生动形象地表现了鸥小姐关圈后轻松愉快的感受。
示例二:运用心理描写,通过描写鸥小姐关圈前后的心理变化,生动形象地表现了鸥小姐关圈后轻松愉快的感受。
示例三:运用对比,把鸥小姐关圈前后的心理作对比,突出了鸥小姐关圈后轻松愉快的感受。
4.①渴望被关注(肯定、欣赏、崇拜)。
②热爱三活(生活内容丰富,爱好广
泛)。
③心思细腻,情感丰富。
④有虚荣心(爱慕虚荣,争强好胜)。
⑤能思考(反思)生活。
5.网络社交带给人们困惑和思考(人应追求真实美好的生活)。
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