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昌古国探秘:追溯曲氏的族源,曾经的显赫,如今的千里残垣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昌古国探秘:追溯曲氏的族源,曾经的显赫,如今的千里残

在丝绸之路上曾经有一个佛教国家——高昌,是丝路北道上至关重要的要冲,也是古代西域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之一。

而这个古国在公园5世纪中叶至7世纪中叶,先后经历了四个家族的统治,分别是阚氏高昌、张氏高昌、马氏高昌、曲氏高昌。

高昌古城直至贞观十四年(公元640年),被大唐所灭,设置高昌县,归安西都护府管辖,后来又被回鹘侵占。

今天,就从一些出土的文物和现存史籍记载来追溯最后统治高昌的曲氏的族源。

一、关于曲氏的文物1973年8月,在甘肃省榆中县城向西四公里的朱家湾村旁边,发现了一处唐代的石棺墓。

石棺保存完好,四周雕刻着四大神兽中三个的浮雕。

前为朱雀,雀首向左、左翅前展、右翅贴身;右为矫龙,一足前扑、三足踏云、龙口喷水、背鳍如齿,形象生动;左为巨虎,耳贴于后,四足奔走、挺拔有力,后面这是一个近似圆形的兽头,巨口排牙、突目大耳,并不像玄武的形象。

发现的时候,这个古墓已经被盗墓贼光顾过了,墓主人尸骨被抛在一旁,除了发现马骨、马鞍饰品、龙纹金牌等,最重要的是发现了破碎成数块的墓志铭,这就为揭开墓主人的身份。

《故交河郡夫人慕容氏墓志序》是用端庄凝重的规范唐人楷书书写的,写道:「”夫人讳仪(碑上是双人旁义,是仪的异体字),字辅贤,昌黎人也。

”说明,墓主人是被封为交河郡夫人的慕容仪。

再究其墓志的内容,会发现墓主人跟唐代吐谷浑王国和曲氏高昌有着必然的联系。

「”其先□汗青海国□□□超”可能就是「”可汗青海国慕容宣超”,据《新唐书·西域传》中的《吐谷浑传》记载,这个慕容宣超是唐朝所封青海国王慕容诺曷钵的孙子,武则天久视元年宣超被封为乌地也拨勤忠可汗,而墓主人慕容仪应该就是慕容宣超的女儿。

墓主人的娘家算是显赫的,但是她的夫家又是谁?又有着这样的背景呢?根据「”交河郡夫人”这个封号以及死后葬于进程郡这样的地望来看,她的夫家应该就是西域曲氏高昌的后裔曲崇裕。

交河故城《资治通鉴》里记载:「”九月,丙辰,命左豹韬大将军曲崇裕为中军大总管将兵十万
以讨之”,这描述的是武则天垂拱四年(688年)八月唐宗室越王贞割据蔡州谋反,大将曲崇裕率领大军前往平叛。

之后由于平叛有功,《旧唐书·高昌传》记载:「”授左武卫大将军、交河郡王”,而交河正是昔日高昌国的故地。

曲崇裕的原籍乃金城郡榆中,而前文所说慕容宣超获封青海国王也正是武则天时期,而这两家都是王族后裔,门当户对,相互结合也就是理所当然的。

榆中曲氏与高昌国有着剪不断的联系,在史籍中可以深挖到汉代、晋代、十六国时期榆中周围曲氏的发展形成历史。

二、曲氏两大郡望的形成鞠氏之后。

汉有曲谭(岑仲勉注应为「”鞠谭”),生閟,避难湟中,因居西平,改姓曲氏。

十一世孙嘉,仕沮渠氏,后为土人所归,立为高昌王……——《元和姓纂》其实,在汉代的诸多史籍中可以看到一些曲氏人物的存在,比如:《姓解》中有「”《风俗通》,汉有曲衍,后汉有曲圣卿”;《后汉书·方术传》中有「”又河南有曲圣卿,善为丹书符劾,厌 ... 鬼神而使命之”;《古今图书集成·明伦汇编·氏族典》中「”汉,曲滨,按《万姓统谱》滨西平人”。

可见,在汉代时,曲姓的人已经在历史舞台上活跃了起来,虽然还不是什么名门望族。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在三国逐鹿的时候,各个地方的豪强都争相发展自己的家族,谋求自己的地位,当然金城和西平地区的曲氏族人们也不例外。

边章、韩遂为乱凉州,金城曲胜袭 ... 祖厉长刘隽。

绣为县吏,闲伺 ... 胜,郡内义之。

——《三国志·魏书·张绣传》这里出现了一个叫曲胜的,他是金城曲氏族人。

而在《三国志·魏书·武帝纪》中记载:「”西平、金城诸将曲演、蒋石等共斩送韩遂首。

”文中的曲演示西平曲氏族人。

而曲胜被当时还是县吏的张绣 ... 了,曲演却有能力参与斩 ... 韩遂,可见;两人的实力还是有悬殊的,也说明当时的金城曲氏不如西平曲氏。

《战宛城》故事据《三国志·魏书·苏则传》记载:「”太祖崩,西平曲演叛,称护羌校尉,则勒兵讨之。

”三国时,各地只要是有点实力的人纷纷割据,而西平曲演与河西豪强割据势力并存,时而顺从曹魏,时而反叛曹魏,不断在战争中充实壮大自己的力量。

比起金城曲氏,西平曲氏在这乱世里更加活跃,先后有出现了割据的曲光、麴英等,都在为壮大自己的家族而强劲的前赴后继。

晋朝建立之后。

西平曲氏
更是不放过任何机会,活跃在历史舞台上,最有出息的还是改不了反叛毛病的曲路,继续与晋朝作对。

而金城曲氏则正在默默无闻中韬光养晦、等待时机,果然晋朝遭到了地方势力的攻击,金城曲氏出手了。

曲允,金城人也。

与游氏世为豪族,西州为之语曰:「”曲与游,牛羊不数头。

南开朱门,北望青楼。

”……允时为安夷护军、始平太守,心害鼎功,且规权势,因鼎傻京兆太守梁综,乃与综弟冯翊太守纬等攻鼎,走之。

——《晋书·曲允传》后来,曲允被封为尚书左仆射、领军、持节、西戎校尉、录尚书事等。

有经常参加战斗,屡立战功,进为大都督、骠骑将军。

在平阳时,曲允表达了对晋室的忠心耿耿,发愤 ... ,得到了敌人刘聪的钦佩,追封他为车骑将军,谥节愍侯,可谓是光宗耀祖了。

可见金城曲氏也崛起了,而且还成为豪族,除了曲允,还有曲昌担任北地太守、曲鉴担任将军、曲特担任雍州刺史等,已经发展成了名副其实的名门大族,郡望为金城。

后来,在十六国的政权当中,活跃着的还是金城曲氏族人,而且所任职位都不低。

高昌王曲文泰而西平曲氏虽然在十六国时期鲜有记载,但是据从吐鲁番出土的《某氏残族谱》的研究,可以确定这是西平曲氏的族谱,在前凉张轨时期,西平曲氏因反叛被流放到了西海郡,直到后凉吕光时期,他们才回到西平,经过发展,形成了与同郡卫、郭等一样的大族集团。

曲歆被后凉任命为绥戎护军、酒泉太守,又被西凉任命为骍马护军、大夏太守,封关内侯。

他的儿子也在西凉被任命为西郡太守。

西汉到晋末的这段时间里,曲氏从军功起家,已经在金城和西平形成了自己的两大郡望,跻身到大族行列。

三、高昌的王族曲氏高昌的曲氏王族与金城和西平的鞠氏有关系,可是他们是什么时候进入高昌的呢?元嘉六年(公元429年)春天,「”河西王蒙逊拔西平,执太守曲承”,在南凉有「”文物之秀杰”曲丞明。

后来在沮渠蒙逊建立的北凉政权中也涌现出了扬列将军浇河太守曲宁孙、西郡太守曲艺等人物。

在元嘉十九年(公元442年),沮渠蒙逊的儿子沮渠无讳和弟弟沮渠安周西渡黄沙,占领了鄯善、高昌等地,建立了高昌北凉政权,向南朝宋称臣,受封为河西王。

后来柔然攻灭高昌北凉,另立阚伯周为高昌国王,是为阚氏高昌。

而金城曲氏也应该就是跟着沮渠无讳兄弟来到高
昌的。

新到一个地方又是从头开始,对于一个家族来说也是一样的。

在《元和姓纂》中说「”嘉仕沮渠氏”,指的就是曲嘉在高昌北凉政权中做官,而经过阚氏高昌、张氏高昌到了马儒高昌的时候,曲嘉已经「”为儒右长史”,成为了上层管理者。

而曲氏也已经在高昌站稳脚跟,跻身于高昌的上层社会之中了,为以后的称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因为马儒高昌的统治者祖上也为内地人,497年,派是嘛王体玄到北魏朝贡,请求高昌举国迁往内地。

而这个主意可能是马儒一拍脑袋就想出来的,自然是遭到很多高昌人的反对,尤其是本地人更不愿东迁,最后国人 ... 死马儒,「”立曲嘉为王”。

从此,曲氏成了高层的最高统治者,开始了长达一百三十九年的历史,成为了金城曲氏发展的高峰。

曲氏高昌政权经历了九世十王,在高昌和交河故城出土的吐鲁番文书、众多墓志铭向世人展示着金城曲氏的曾经辉煌。

而除了金城曲氏,西平曲氏在高昌王国中也是有的,根据在洛阳出土的《唐故曲府君墓志铭并序》记载,在高昌的西平曲氏并没有受到重视,而是时代在交河郡居住,官职也只是在交河郡之内。

后面唐朝时高昌的西平曲氏归朝,被安置在洛轴,并收到重用,很是高兴。

唐灭高昌后置西州而人难免走错路,一个国家政权也不例外,到曲文泰时期,虽然它采取了多种措施发展高昌国实力,但是他站错了队。

处处与唐王朝作对,甚至参加了西突厥攻占焉耆的战争,彻底激怒了大唐。

贞观十四年(640年)唐太宗派侯君集率部队讨伐高昌,大唐军队还没有到达时,曲文泰就病逝了,儿子曲智盛继位,最终投降了唐朝。

唐太宗把他们迁到了内地的长安、洛阳等地,为大唐的方方面面效力,也涌现出了像曲智湛、曲充裕等历史名人。

在大唐包容的大熔炉里,高昌城里的各族人民融入了盛世时代,成为了中国历史不可或缺的精彩部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