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_2020学年高中物理第7章机械能守恒定律第1节追寻守恒量——能量第2节功练习新人教版必修2
2019年高中物理第七章机械能守恒定律第一、二节追寻守恒量功课件新人教版必修2

重点难点
重点
1.功的理解和计 算.
2.理解正功与负 功的含义.
3.总功的理解与 计算方法.
难点
1.功的理解与计 算方法.
2.正功与负功的 理解.
知识点一 追寻守恒量——能量 提炼知识 1.伽利略斜面实验探究.
如图所示,让静止的小球沿一个斜面滚下,小球将 滚上另一个对接斜面,没有摩擦时,hA=hB.
2.对正功、负功的理解. (1)功是标量,只有量值,没有方向.功的正负并不 表示功的方向,而且也不是数量上的正与负.我们既不 能说“正功与负功的方向相反”,也不能说“正功大于负 功”,它们仅表示相反的做功效果. (2)正功、负功的物理意义:功的正负由力和位移之 间的夹角决定,所以功的正负不表示方向,而只能说明 做功的力对物体来说是动力还是阻力.
(3)各物理量的单位:F 的单位是 N,l 的单位是 m, W 的单位是 N·m,即 J.
4.正功、负功.
夹角 α 的范围
做功情况
物理意义
α=π2
cos α=0,W=0,即力 F 力不是阻力也
对物体不做功
不是动力
0≤α<π2
cos α>0,W>0,即力 F 力是动力
对物体做正功
π2<α≤π
cos α<0,W<0,即力 F 对物体做负功或者说物体 力是阻力 克服力 F 做功
5.合力的功. 功是标量,当物体在几个力的共同作用下,发生一 段位移时,这几个力对物体所做的总功等于各个力分别 对物体所做功的代数和,也等于这几个力的合力对这个 物体所做的功.
判断正误 1.公式 W=Fl 中的 l 是物体运动的路程.( ) 2.力 F1 做功 10 J,F2 做功-15 J,力 F1 比 F2 做功 少.( ) 3.力对物体不做功,说明物体位移一定为零.( ) 4.力 F1、F2 做的功分别为 10 J 和-15 J,则力 F1 和 F2 做的总功为-5 J.( ) 答案:1.× 2.√ 3.× 4.√
2019_2020学年高中物理第7章1追寻守恒量——能量2功课件新人教版必修2

自主预习 探新知
一、追寻守恒量—Βιβλιοθήκη 能量 1.伽利略的斜面实验探究将小球由斜面 A 上某位置由_静_止__释放,小球运动到斜面 B
过程 上 小球在斜面 B 上速度变为 0 时,即到达最高点时的高度与
现象
它出发时的高度_相__同_
这一事实说明某个量是守恒的,在物理学上我们把这个量 结论
叫作能__量__或者能__
的代__数__和__,即 W 总=__W_1_+__W__2+__W__3+__…__+__W__n ______. (2)方法二:求几个力的总功时,也可以先求这几个力的合__力__,
再应用功的定义式求合外力做的功,即为总功.W 合=
_F__合_·_lc_o_s_α__________.
1.思考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合作探究 攻重难
对功及其公式的理解
1.功是过程量 功描述了力的作用效果在空间上的累积,它总与一个具体过程 相联系.
2.功是标量(对正功和负功的进一步理解) (1)功的正、负不表示方向,功根本就没有方向; (2)正温度比负温度高,但功不是这样,应先取绝对值再比较做 功多还是做功少; (3)功的正、负仅表示是动力做功还是阻力做功.
第七章 机械能守恒定律
1.追寻守恒量——能量 2.功
[学习目标] 1.知道能量守恒是自然界的重要规律. 2.理解势 能、动能的概念,理解功的概念. 3.掌握 W=Flcos α 的适用条件, 会用它进行计算.(重点) 4.理解正功、负功的含义,会求多个力的 总功.(重点、难点) 5.掌握变力功的求法.
3.对公式 W=Flcos α 的理解 (1)公式只适用于恒力做功的计算; (2)公式中 l 是选取地面为参考系时物体的位移; (3)表达式 W=F·lcos α 的物理意义是功等于力与沿力 F 方向的 位移的乘积;表达式 W=Fcos α·l 的物理意义是功等于沿位移方向的 力与位移的乘积.
2019-2020人教版物理必修2第7章 1.追寻守恒量——能量 2.功

1.追寻守恒量——能量2.功[学习目标] 1.知道能量守恒是自然界的重要规律. 2.理解势能、动能的概念,理解功的概念. 3.掌握W=Fl cos α的适用条件,会用它进行计算.(重点) 4.理解正功、负功的含义,会求多个力的总功.(重点、难点) 5.掌握变力功的求法.一、追寻守恒量——能量1.伽利略的斜面实验探究.势能:相互作用的物体凭借其位置而具有的能量.3.动能: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4.在伽利略的理想斜面实验中,小球的动能和势能相互转化,但二者的总量是保持不变的.二、功和功的公式1.功的定义一个物体受到力的作用,并在力的方向上发生了一段位移,我们就说这个力对物体做了功.2.做功的因素(1)力;(2)物体在力的方向上发生的位移.3.功的公式(1)力F与位移l同向时:W=Fl.(2)力F与位移l有夹角α时:W=Fl cos α,其中F、l、cos α分别表示力的大小、位移的大小、力与位移夹角的余弦.(3)各物理量的单位:F的单位是N,l的单位是m,W的单位是N·m,即J.三、正功、负功、合力的功1.正功和负功(1)方法一:几个力对物体做的总功等于各个力分别对物体做功的代数和,即W总=W1+W2+W3+…+W n.(2)方法二:求几个力的总功时,也可以先求这几个力的合力,再应用功的定义式求合外力做的功,即为总功.W合=F合·l cos α.1.思考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有力作用在物体上,并且物体也发生了位移时,力对物体一定做了功.(×)(2)力对物体不做功,说明物体的位移一定为零.(×)(3)用力推汽车,汽车没动,但推车者累得出汗时,可以说推车者对汽车做功了.(×)(4)因为功有正、负,所以功是矢量.(×)(5)力F1做功10 J,F2做功-15 J,力F1比F2做功少.(√)2.在伽利略的斜面实验中,小球停下来的高度为h1,与它出发时的高度h2相同,我们把这一事实说成是“某个量守恒”,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A.小球在运动的过程中速度是守恒的B.小球在运动的过程中高度是守恒的C.小球在运动的过程中动能是守恒的D.小球在运动的过程中能量是守恒的D[伽利略的斜面实验中,小球的速度、高度、动能都随时间变化,而能量恒定不变,故D正确.]3.如图所示,木块A、B叠放在光滑水平面上,A、B之间不光滑,用水平力F拉B,使A、B一起沿光滑水平面加速运动,设A对B的摩擦力为F1,B 对A的摩擦力为F2,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F1对B做负功,F2对A做正功B.F1对B做正功,F2对A不做功C.F2对A做正功,F1对B不做功D.F2对A不做功,F1对A做正功A[以整体受力分析可知F=(m A+m B)a可知,A、B两物体的加速度向右,隔离物体A,通过受力分析可知,B对A的摩擦力F2向右,而A向右运动,由W=FL可知,F2对A做正功,A对B的摩擦力F1向左,故F1对B做负功,故A正确,B、C、D错误.]1.功是过程量功描述了力的作用效果在空间上的累积,它总与一个具体过程相联系.2.功是标量(对正功和负功的进一步理解)(1)功的正、负不表示方向,功根本就没有方向;(2)正温度比负温度高,但功不是这样,应先取绝对值再比较做功多还是做功少;(3)功的正、负仅表示是动力做功还是阻力做功.3.对公式W=Fl cos α的理解(1)公式只适用于恒力做功的计算;(2)公式中l是选取地面为参考系时物体的位移;(3)表达式W=F·l cos α的物理意义是功等于力与沿力F方向的位移的乘积;表达式W=F cos α·l的物理意义是功等于沿位移方向的力与位移的乘积.【例1】如图所示,小物块位于光滑的斜面上,斜面位于光滑的水平地面上,从地面上看,在小物块沿斜面下滑的过程中,斜面对小物块的作用力()A.垂直于接触面,做功为零B.垂直于接触面,做功不为零C.不垂直于接触面,做功为零D.不垂直于接触面,做功不为零B[题目考查了力对物体是否做功的分析,从功的定义来判断,斜面光滑,斜面对小物块的作用力是弹力,因而该力始终与斜面垂直.解法1:根据力和位移的方向夹角判断.在小物块下滑过程中,斜面同时水平向右移动,小物块的位移是从初位置到末位置的有向线段,如图甲所示,弹力对物块做负功.甲解法2:根据力和速度的方向夹角判断.乙在小物块下滑过程中,一方面小物块相对于斜面下滑,有沿斜面向下的分速度v1,同时因为斜面后退,所以物块参与斜面向右的运动,还有水平向右的分的方向如图乙所示,很显然弹力方向与合速度方向夹角速度v2,因此合速度v合大于90°,所以弹力做负功.]判断力做功正、负的方法(1)根据力F和物体位移l方向的夹角α判断——常用于恒力做功的情形.(2)根据力与物体瞬时速度方向的夹角θ判断——常用于曲线运动的情形.如图所示:①若夹角θ是锐角,力做正功.②若夹角θ是钝角,力做负功.③若夹角θ是直角,力不做功.1.如图所示,人站在斜坡式自动扶梯上匀速向上运动,人受到重力、梯面的支持力和梯面的摩擦力作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重力不做功B.梯面的摩擦力做正功C.梯面的支持力做负功D.梯面的支持力和梯面的摩擦力均做正功B[对人进行受力分析,人受到自身的重力、垂直梯面的支持力和沿斜面向上的静摩擦力,故支持力方向与位移方向垂直,故支持力不做功,静摩擦力方向与位移方向同向,故静摩擦力做正功,重力方向与位移方向的夹角大于90°,故重力做负功,故B正确,A、C、D错误.]因此计算总功的方法有两种:(1)先求物体所受的合力,再根据公式W合=F合l cos α求合力的功.(2)先根据W=Fl cos α,求每个分力做的功W1、W2…W n,再根据W合=W1+W2+…+W n,求合力的功.即合力做的功等于各个力做功的代数和.【例2】一个质量为m=2 kg的物体,刚开始处于静止状态,后施加一与水平方向成37°角斜向上方的拉力F的作用,且F=10 N,在水平地面上移动的距离为s=2 m,物体与地面间的滑动摩擦力为f=4.2 N.求:(sin 37°=0.6,cos 37°=0.8)(1)各个力对物体所做的功;(2)合外力对物体所做的功;(3)各个力对物体所做的功的代数和.思路点拨:解答本题先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画出受力示意图,然后用公式W=Fl cos α,计算各力对物体做的功.并且(2)(3)小题可以用来检验计算是否正确,即结果应该相等,如果不等,则说明计算有误.[解析](1)物体的受力情况如图所示,根据功的计算公式可得各个力对物体所做的功分别为W F=Fs cos 37°=10×2×0.8 J=16 JW f=fs cos 180°=4.2×2×(-1)J=-8.4 JW G=0W N=0.(2)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为F合=F cos 37°-f=10×0.8 N-4.2 N=3.8 N故合外力所做的功为W合=F合s cos 0°=3.8×2×1 J=7.6 J.(3)物体所受的各个力所做的功的代数和为W总=W F+W f+W G+W N=16 J+(-8.4 J)+0+0=7.6 J.[答案](1)W F=16 J W f=-8.4 J W G=0W N=0(2)7.6 J(3)7.6 J计算恒力做功要注意的三个问题(1)计算功时一定要明确是哪个力对哪个物体在哪段位移过程中做的功.(2)力F与位移l必须互相对应,即l必须是力F作用过程中的位移.(3)某力对物体做的功只跟这个力、物体的位移以及力与位移间的夹角有关,跟物体的运动情况无关,跟物体是否还受其他力、以及其他力是否做功均无关.2.如图所示,重为G的物体静止在倾角为α的粗糙斜面体上,现使斜面体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通过的位移为x,物体相对斜面体一直保持静止,则在这个过程中()A.弹力对物体做功为Gx cos αB.静摩擦力对物体做功为Gx sin αC.重力对物体做功为GxD.合力对物体做功为0D[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重力mg、弹力N和摩擦力f,如图所示:根据平衡条件,有:N=G cos α;f=G sin α重力与位移垂直,做功为零;摩擦力f与位移的夹角为α,所以摩擦力对物体m做功为:W f=fx cos α=Gx sin αcos α斜面对物体的弹力做功为:W N=Nx cos(90°+α)=-Gx sin αcos α,故A、B、C错误;因物体做匀速运动,合外力等于零,故合外力做功为零,故D正确.故选D.]1当力F的大小发生变化,且F、l呈线性关系时,F的平均值F=F1+F22,用F计算F做的功.2.图象法变力做的功W可用F-l图线与l轴所围成的面积表示.l轴上方的面积表示力对物体做正功的多少,l轴下方的面积表示力对物体做负功的多少.3.分段法(或微元法)当力的大小不变,力的方向时刻与速度同向(或反向)时,把物体的运动过程分为很多小段,这样每一小段可以看成直线,先求力在每一小段上的功,再求和即可,力做的总功W=Fs路或W=-Fs路.4.等效替换法若某一变力的功和某一恒力的功相等,则可以用求得的恒力的功来作为变力的功.【例3】如图所示,一辆拖车通过光滑定滑轮将一重物G匀速提升,当拖车从A点水平移动到B点时,位移为s,绳子由竖直变为与竖直方向成θ的角度,求此过程中拖车对绳子所做的功.[解析]拖车对绳子做的功等于绳子对重物做的功.以重物为研究对象,由于整个过程中重物匀速运动.所以绳子的拉力大小F T=G.重物上升的距离等于滑轮右侧后来的绳长OB减去开始时的绳长OA,l=ssin θ-stan θ=s(1-cos θ)sin θ所以绳子对重物做功W=G·l=s(1-cos θ)sin θG拖车对绳子做功等于绳子对重物做功,等于s(1-cos θ)sin θG.[答案]s(1-cos θ)sin θG由于拖车对绳子的拉力与重物的重力始终大小相等,常出现直接套用公式W=Gs的错误,还可能出现生搬硬套W=Gs cos θ的错误.这些都是因为忽视了拉力的方向在变,即拉力是变力.不能直接套用公式.3.如图所示,某个力F=10 N作用在半径为R=1 m的转盘的边缘上,力F的大小保持不变,但方向保持在任何时刻均与作用点的切线一致,则转动一周这个力F做的总功为()A.0B.20π JC.10 JD .10π JB [利用微元法求解拉力F 所做的功,可将圆周分成无限多小段,对每一小段,可以认为F 与位移方向相同,而位移大小与对应弧长相同,则力F 的总功为力F 在各小段所做功的代数和,即W F =F ·2πR =20π J ,故B 正确.]1.如图所示,下列过程中人对物体做了功的是( )A .小华用力推石头,但没有推动B .小明举起杠铃后,在空中停留3秒的过程中C .小红提着书包,随电梯一起匀速上升的过程中D .小陈将冰壶推出后,冰壶在水平冰面上滑行了5米的过程中C [A 、B 选项所述情景中,位移都为零,D 中冰壶滑行时,不受人的推力,故人对物体不做功,只有C 选项所述情景,人对物体做功.]2.质量为m 的物体,在水平拉力F 作用下第一次沿粗糙水平面匀速移动距离为l ,第二次用同样大小的力F 平行于光滑斜面拉物体,斜面固定,使物体沿斜面加速移动的距离也是l .设第一次F 对物体做的功为W 1,第二次对物体做的功为W 2,则( )A.W1=W2B.W1<W2C.W1>W2D.无法确定A[由题意可知W=Fl,力F对物体所做的功W只与F、l有关,与物体的运动情况及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等均无关,故答案选A.]3.如图所示,一个物体放在水平面上,在与竖直方向成θ角的斜向下的推论F的作用下沿平面移动了距离s,若物体的质量为m,物体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大小为f,则在此过程中()A.摩擦力做的功为fs cos θB.力F做的功为Fs cos θC.力F做的功为Fs sin θD.重力做的功为mgsC[摩擦力做功W=-fs,则物体克服摩擦力做功为fs,故A错误;力F 做功为Fs cos(90°-θ)=F sin θ,故B错误,C正确;重力与位移相互垂直,故重力不做功,故D错误.]。
2020版高中物理第七章机械能守恒定律1追寻守恒量——能量功课件新人教版必修2

1.力对物体做功 W=Flcos α,W 只与 F、l、α 有关,与物
体的运动状态无关.
2.正功、负功的物理意义:
动力学角度
能量角度
正 功
表示这个力对物 体来说是动力
力对物体做正 功,使物体获得
能量
负 功
表示这个力是阻 力,对物体的运动
起阻碍作用
物体克服外力做 功,使物体失去
能量
3.正功与负功及不做功的判定: (1)根据力和位移方向间的夹角判定(多用于恒力做功). ①当 F、l 夹角为锐角时,F 做正功. ②当 F、l 夹角为钝角时,F 做负功. ③当 F、l 夹角为直角时,F 不做功. (2)根据力和速度方向间的夹角判定(多用于曲线运动). ①当 F、v 夹角为锐角时,F 做正功. ②当 F、v 夹角为钝角时,F 做负功. ③当 F、v 夹角为直角时,F 不做功.
升,最后匀减速上升直到停止.若用 G 表示人受到的重力,用 FN 表示人受到的支持力,用 Ff 表示人受到的摩擦力,则下列说 法中正确的是( )
点拨: ①先分析物体受力,画出物体受力的方向,明确判断是哪几 个力做功. ②其次确定力与物体位移的夹角大小,再判断力做功的正 负.
【例 1】 [2019·成都检测](多选)如图所示,某商场的电动 扶梯坡面与水平面成 θ 角,质量为 m 的人站在电梯上,并始终 随电梯一起从静止开始匀加速上升,达到规定的速度后匀速上
2019-2020学年度人教版必修2 7.1追寻守恒量--能量 教案(1)

高中物理优质课评选获奖教师教学汇报暨“人文·德育”渗透教学研讨公开课教学设计追寻守恒量——能量【教材分析】《追寻守恒量——能量》是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七章第一节的内容。
守恒关系是自然界中十分重要的关系,从中学开始加强学生对守恒关系的认识是十分有益的,因为它是极为重要的物理规律。
根据这种认识,所以本节从追寻守恒量出发,带领同学们一起重温那些先驱们的探索之路,感受他们探索的艰辛和成功的喜悦,并熟悉能量的概念,重新认识能量守恒定律。
这不仅为后续能量的学习奠定了基础,同时通过把这种物理观念和研究方法渗透到学习过程中,让学生从更高的、全新的角度来重新认识身边的物理规律。
【学情分析】学生在初中学习过能量和能量守恒定律的有关知识,了解各种能量间可以相互转化以及机械能守恒的观点,这为本节课的教学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在进行相关问题的探究时,对猜想有了定向。
但是学生对能量守恒定律是如何得出的并不了解,能量守恒定律到底有多大作用,对以后的学习有什么意义,他们并不清楚。
【教学策略】追寻和研究守恒量是物理学的一种重要研究方法。
本节课通过追寻科学家们的探寻之路,学生体会用能量的观点去认识和研究问题,感受探寻科学真理的艰辛和乐趣。
利用实验和对实际案例的交流和讨论去发现能量守恒定律其实离我们很近,就在我们身边,她是我们解决物理问题的一把利器。
【三维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知道动能、势能的物理意义。
能独立分析出单摆实验中的能量转换和守恒关系。
.领会不同形式的能量可以互相转化、变中有恒的思想。
.理解能量转化与守恒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规律,激发学生产生用这一规律解决问题的意识。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了解科学家们探寻能量守恒定律的艰辛过程,体会科学家们探究问题的方法和分析问题的思路,学习他们透过现象分析出事物本质的方法。
.经历对列举事例讨论,学会运用能量的观点分析问题,体会转化与守恒的普遍性。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追寻守恒量”,使学生了解守恒思想的重要性,初步树立能量转化与守恒的观点,学会从物理现象中探求事物本质的科学态度和研究方法..体会大自然的多样性和科学概念的概括性,激发对自然现象的探究欲望和对科学知识的崇尚精神。
2019_2020学年高中物理第七章机械能守恒定律1、2追寻守恒量功课件新人教版必修2

A.A 所受的合外力对 A 不做功 B.B 对 A 的弹力做正功 C.B 对 A 的摩擦力做正功 D.A 对 B 做正功
图 7—2—8
解析:木块向下加速运动,合外力与位移同向,木块 A 所受合外力对 A 做正功,故 A 错误;A、B 整体具有沿斜面向下的加速度,设为 a,将 a 正交分解为竖直方向分量 a1, 水平分量 a2,如图 7—2—9 所示,
(2)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为 F 合=Fcos37°-f=10×0.8 N-4.2 N=3.8 N 故合外力所做的功为 W 合=F 合 scos0° =3.8×2×1 J=7.6 J (3)物体所受的各个力所做的功的代数和为 W 总=WF+Wf+WG+WN=16 J+(-8.4)J+0+0 =7.6 J.
答案:(1)WF=16 J Wf=-8.4 J WG=0 WN=0 (2)7.6 J (3)7.6 J
导悟 3 功的计算 【例 3】 如图 7—2—7 所示,在光滑水平面上,物体受两个沿水平方向、互相垂直 的恒力 F1 和 F2 作用,从静止开始运动(沿图中虚线),在物体发生一段位移的过程中,F1 对物体做功 4 J,F2 对物体做功 3 J,则 F1 和 F2 的合力对物体所做的功为( )
答案 1.(1)在斜面 B 的某点停下来 高度相同 有某一量是守恒的 能量 能 (2)位置 势能 (3)运动 动能 2.(1)力的大小 位移的大小 力和位移的夹角的余弦 Flcosα (2)方向 标量 焦耳 焦 J
要点导析
导析 1 能量 如图 7—2—2 所示为伽利略的理想斜面实验.
图 7—2—2 在这个实验中,小球沿斜面 A 从 h 高处由静止滚下时,小球的高度减小,而速度不 断增大;当小球从斜面 A 底沿另一个斜面 B 向上滚时,小球的位置不断升高,而速度不 断减小,无论斜面 B 比斜面 A 陡些或缓些,小球最后总会在斜面 B 上的某点停下来,这 一点距斜面底端的竖直高度,所以 B 对 A 的作用力与斜面垂直,所以 B 对 A 不做功,由牛顿第三定 律得,A 对 B 的作用力垂直斜面向下,所以 A 对 B 也不做功,故 D 错误.
高中物理第七章机械能守恒定律第1节追寻守恒量__能量教案1新人教版必修24

§7.1 追寻守恒量问题:支撑两个小孩能够坚持找到最后1颗棋子的信念是什么?小结:棋子的总数是不变的,我们可以说棋子的数量是守恒的。
案例2:自来水公司抄表员最近发现,某小区一单元楼的自来水管道的总表读数和各住户家中分表读数总和不一致。
对于这个问题,你有什么想法?问题:支撑你们提出这些想法的依据是什么?小结:流过管道总表的水的总体积和单元楼内消耗的水的总体积是守恒的。
案例3:装有沙子的A、B两个小烧杯,将A中的沙积极思考,回答问题。
积极思考,各抒己见,给出各种想法。
积极思考,回答问题。
积极思考,回答问题。
例的认识过程中完善自己对守恒量的认知结构。
使学生体会生活中数量的守恒。
使学生体会生活中体积的守恒。
子再倒入B中一些。
两个烧杯A、B和沙子的总质量如何变化?问题:支撑你们有这种想法的依据是什么?小结:在上述过程中,A烧杯和杯中沙子的总质量减少,B烧杯和杯中沙子的总质量增加,但A、B两烧杯和沙子的总质量是守恒的。
案例4:化学反应方程式问题:我们依据什么来配平化学方程式?小结:我们需要根据原子数守恒、电荷守恒来配平化学反应方程式。
总结:由此可见,事物在变化过程中,某些量总是保持不变的,这种现象叫做守恒。
守恒现象在生活中是普遍存在的。
问题:那我们为什么要追寻守恒量呢?介绍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德国物理学家劳厄的名言:物理学的任务是发现普遍的自然规律。
因为这样的规律的最简单的形式之一表现为某种物理量的不变性,所以对于守恒量的寻求不仅是合理的,而且也是极为重要的研究方向。
积极思考,回答问题。
积极思考,回答问题。
使学生体会生活中质量的守恒。
使学生体会化学中原子数和电荷的守恒。
引用物理学家劳厄的名言,强调追寻守恒量的重二、新课教学1、分析伽利略斜面实验小结:自然界中物质千变万化,但这种变化是有规律的,守恒现象就是自然界中是普遍存在的一种客观规律,物理学的研究任务就是要发现物质运动变化的规律性,而寻找守恒量也就是物理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我们在学习物理过程中追寻守恒量既是十分重要的,又是十分必要的。
高中物理 第7章 机械能守恒定律 第1节 第2节 追寻守恒量——能量 功课件 高一物理课件

答案 A (dáàn)
12/8/2021
第十八页,共三十九页。
解析 图甲中,人匀速上楼,不受静摩擦力,摩擦力不做 功,支持力向上,与速度方向为锐角,即W=Flcos α>0,所 以支持力做正功,故选项A正确,C错误(cuòwù).图乙中,支持 力与速度方向垂直,支持力不做功,摩擦力沿斜面上即与 速度方向相同,做正功,故选项B、D错误.
A.重力做正功,拉力做负功,合外力做负功 B.重力做正功,拉力做负功,合外力做正功 C.重力做正功,拉力做正功,合外力做正功
D.重力做负功,拉力做负功,合外力做正功
12/8/2021
第三十四页,共三十九页。
答案 A (dáàn)
解析 由W=Flcos α可知WG=Gl>0,WF=-Fl<0,W 合=-mal<0,选项A正确,B、C、D错误.
12/8/2021
第十一页,共三十九页。
功的正、负的判断
判断一个力对物体是否做功,做正功还是负功,常用的方
法有以下两种.
(1)根据力F与位移l的夹角α进行判断
0≤α<
π 2
时,力对物体做正功;α=
π 2
时,力对物体不做
功;
π 2
<α≤π时,力对物体做负功.此方法一般用于研究物体
做1直2/8/20线21 运动的情况.
12/8/2021
第二十六页,共三十九页。
(1)物体受到的各个力做的功是多少?各个力对物体所 做功(zuògōng)的代数和是多少?
(2)物体所受的合力是多少?合力所做的功是多少?
解析 (1)物体受到拉力F、滑动摩擦力Ff、重力mg、支持 力FN的作用.因为重力、支持力与位移的夹角都为90°,所以 它们不做功.拉力F所做的功W1=Flcos α,
高中物理第七章机械能守恒定律第1节追寻守恒量__能量教案2新人教版必修2

二、认识守恒探究方法实验操作:问题1:有两个烧杯,A烧杯和B烧杯。
A烧杯中放了一些水,B烧杯是空的。
如果将A烧杯中的水倒一些到B烧杯中,这个过程中有没有守恒量?问题2:如何才能证明我们的猜想呢?为了追寻守恒量,首先应使学生认识守恒,知道守恒量的特点和研究守恒量的方法。
在教学的过程中,不是直接告诉学生追寻守恒量的方法,而是通过“天平实验”让大家归纳守恒的特点,并进一步探索寻找守恒量的方法,为后面猜想伽利略理想斜面实验中的守恒量打下基础。
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科学思想,而且科学和生活密不可分。
这样的教学设计和安排充分显示了物理学及其研究方法之美。
三、引导探究归纳规律亲身体验:“碰鼻子”实验实验演示:将伽利略原来的设计、装置及操作、论证方法再现出来,让学生们讨论猜想在这个过程中什么量是守恒的。
1.通过亲身体验,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活跃了课堂气氛,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又能引发学生思考:小球上升的高度为什么和初始高度相同,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2.伽利略理想斜面实验在物理学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充分体现了伽利略的科学思想和方法,因此使学生跟踪伟大先驱的足迹,领会他的探究思路,获得从常规教学中得不到的感悟,有助于他们获得认识世界和进行科学研究的能力和方法。
3.解释“碰鼻子”实验中的现象。
使学生认识到用守恒规律可以简单而准确地解决这些问题,从中又使他们感受到物理规律的简捷美。
四、生活情景建立模型生活情景:人们周围生活中运动的物体最终都会停下来。
实物演示:小球在粗糙水平面上很快停止运动。
类比前面“找象棋子”的例子,并结合生活经验提出猜想。
由于空气阻力、摩擦阻力等的存在,生活中的运动物体最终都会停下来,这与原有的知识产生矛盾,机械能不再守恒。
那么,这个过程中有没有守恒量呢?由此将学生的思维活动引导到更高的层次:不同的能量形式可以转化。
五、能量转化事例剖析多媒体展示视频和图片:向学生展示了涉及人类生命活动中能量的消耗以及太阳能、地热能、风能、水能等利用的视频和图片,供学生们思考、讨1.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能量转化和守恒的普遍性及其科学、社会的价值。
2020_2021学年高中物理第七章机械能守恒定律1_2追寻守恒量__能量功课件新人教版必修2202

所以支持力始终对人做正功,故D正确。
【加固训练】 (多选)如图所示,重物P放在粗糙的水平板OM上,当水平板绕O端缓慢抬高,在重 物P开始滑动之前,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P受到的支持力不做功 B.P受到的支持力做正功 C.P受到的摩擦力不做功 D.P受到的摩擦力做负功 【解析】选B、C。摩擦力时刻与运动方向垂直,不做功,支持力时刻与运动方向 相同,做正功,故选B、C。
您好,谢谢观看!
【规律方法】 计算恒力做功的基本步骤 (1)找出该力的大小。 (2)找出物体相对于地面的位移。 (3)找出该力与位移间的夹角。 (4)代入功的公式W=Flcosα。
【母题追问】 若雪橇(质量为m)在水平雪面上,以加速度a匀加速前进了s的距离,那么情况
又如何?(用两种方法计算总功)
角度2 变力做功
2.正功和负功: 功是_标__量,由W=Flcosα可知: 正功和负功:用线将相应知识连接起来。
3.总功的两种计算方法: (1)先计算每个力对物体所做的功,然后求所有力做功的_代__数__和__。 (2)先求出合力F合,然后由_W_合_=_F_合__lc_o_s_α__计算总功,此时α为F合的方向与l的方向 的夹角。
2.晓敏同学乘电梯上楼,已知从1楼到20楼的过程中经历了先加速,后匀速,再减
速的运动过程,则电梯对人的支持力的做功情况是
()
A.加速时做正功,匀速时不做功,减速时做负功
B.加速时做正功,匀速和减速时做负功
C.加速和匀速时做正功,减速时做负功
D.始终做正功
【解析】选D。在加速、匀速、减速的过程中,支持力与人的位移方向始终相同,
【拓展例题】考查内容:微元法求变力做功
【典例】(多选)如图所示,摆球质量为m,悬线长度为L,把悬线拉到水平位置后
高中物理 第七章 机械能守恒定律 第1、2节 追寻守恒量

4.能量的性质 (1)能量是一个__状__态__量___,是描述物体(或系统)运动状态的一个物理量。 (2)自然界中物质的运动是多种多样的,相对于各种不同的运动形式有各种不同形式 的能量。 (3)各种不同形式的能量可以相互转化,并且在转化过程中,能量的总量是__不__变__的。
[典 例 精 析] 【例3】 质量为m的物体,静止在倾角为θ的斜面上,斜面沿水平方向向右匀速移动了
距离L,如图2所示,物体相对斜面静止,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2 A.重力对物体m做正功 B.合力对物体m做正功 C.摩擦力对物体m做负功 D.支持力对物体m不做功
解析 物体的受力和位移如图所示。支持力FN与位移x的方向的 夹角α<90°,故支持力做正功,选项D错误;重力mg与位移x的方 向垂直,故重力不做功,选项A错误;摩擦力Ff与位移x的夹角 大于90°,故摩擦力做负功,选项C正确;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 所受合力为零,合力不做功,故选项B错误。 答案 C
[基 础 梳 理] 由W=Flcos α可知: (1)当 α=π2时,W= 0 ,力对物体不做功,力既不是阻力也不是动力。 (2)当 0≤α<π2时,W > 0,力对物体做 正 功,做功的力是 动 (填“动”或“阻”)力。 (3)当π2<α<π 时,W < 0,力对物体做 负 功,或说成物体 克服 这个力做功,做功的 力是 阻 (填“动”或“阻”)力。
[典 例 精 析] 【例1】 伽利略理想斜面实验使人们认识到引入能量概念的重要性。在此理想实验中,
能说明能量在小球运动过程中不变的理由是( ) A.小球滚下斜面时,高度降低,速度增大 B.小球滚上斜面时,高度增加,速度减小 C.小球总能准确地到达与起始点相同的高度 D.小球能在两斜面之间来回运动
高中物理 第7章 机械能守恒定律 第1、2节 追寻守恒量——能量 功课件 高一物理课件

的面积表示。l 轴上方的面积表示
力对物体做正功的多少,l 轴下方
的面积表示力对物体做负功的多
少。
图 7-1-4
12/12/2021
第二十九页,共四十页。
3.分段法(或微元法) 当力的大小不变,力的方向时刻与速度同向(或 反向)时,把物体的运动过程分为很多小段,这样每 一小段可以看成直线,先求力在每一小段上的功, 再求和即可,力做的总功W=Fs路或W=-Fs路。 4.等效替换法 若某一变力的功和某一恒力的功相等(xiāngděng), 则可以用求得的恒力的功来作为变力的功。
12/12/2021
第十四页,共四十页。
[题组通关(tōnɡ ] ɡuān)
1.下面列举的情况中所做的功不为零的是 A.举重运动员,举着杠铃在头上方停留3 s, 运动员对杠铃做的功 B.木块在粗糙水平面上(miàn shànɡ)滑动,支持力 对木块做的功 C.一个人用力推一个笨重的物体,但没推动, 人的推力对物体做的功 D.自由落体运动中,重力对物体做的功
12/12/2021
第二十五页,共四十页。
A.Fl
C.mglsin θ
图 7-1-3
B.mglsin θcos θ
D.0
12/12/2021
第二十六页,共四十页。
解析 对物体 A 进行受力分 析,其受到重力 mg、支持力 FN、 静摩擦力 Ff,如图所示,由于物体 A 做匀速运动,所以支持力 FN 与静 摩擦力的合力即斜面体 B 对物体 A 的作用力竖直 向上,而位移水平向左,所以斜面体 B 对物体 A 的作用力的方向与位移方向垂直,斜面体 B 对物 体 A 所做的功为 0,D 正确。
12/12/2021
第十五页,共四十页。
解析 A选项,举重运动员举着杠铃在头上方停 留3 s的时间内,运动员对杠铃施加了竖直向上 (xiàngshàng)的支持力,但杠铃在支持力方向上(xiàngshàng) 没有位移,所以运动员对杠铃没有做功;B选项,木 块滑动过程中,
2020学年高中物理 第七章 机械能守恒定律 1 追寻守恒量——能量 2 功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2

1 追寻守恒量——能量2 功一、追寻守恒量——能量1.伽利略的理想斜面实验探究(如图1所示)图1(1)过程:将小球由斜面A 上某位置由静止释放,小球运动到斜面B 上.(2)现象:小球在斜面B 上速度变为0(即到达最高点)时的高度与它出发时的高度相同. (3)结论:这一事实说明某个量是守恒的,在物理学上我们把这个量叫做能量或者能. 2.动能和势能(1)动能: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2)势能:相互作用的物体凭借其位置而具有的能量. 二、功1.功的定义:一个物体受到力的作用,并在力的方向上发生了一段位移,这个力就对物体做了功. 2.功的公式:W =Fl cos_α,其中F 、l 、α分别为力的大小、位移的大小、力与位移方向的夹角. 3.单位:国际单位制中,功的单位是焦耳,符号是J. 三、正功和负功1.力对物体做正功和负功的条件由W =Fl cos α可知(1)当0≤α<π2时,W >0,力对物体做正功;(2)当π2<α≤π时,W <0,力对物体做负功,或称物体克服这个力做功;(3)当α=π2时,W =0,力对物体不做功.2.总功的计算几个力对一个物体做功的代数和,等于这几个力的合力对这个物体所做的功.1.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1)公式W =Fl cos α中的l 是物体运动的路程.(×) (2)物体只要受力且运动,该力就一定做功.(×) (3)功有正负之分,所以功是矢量.(×)(4)一个力对物体做了负功,则说明这个力一定阻碍物体的运动.(√)2.如图2所示,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的物体,在与水平方向成60°角斜向上的力F 作用下运动10 m ,已知F =10 N ,则拉力F 所做的功是________J.图2答案 50一、对功的理解1.观察下图,分析图中的哪个人对物体做了功?答案 小川拉重物上升的过程,小川对重物做了功,其他三人都没有做功.2.如图所示,物体在与水平方向夹角为α的力F 的作用下前进了l ,则力F 对物体做的功如何表示?答案如图,把力F沿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进行分解,物体在竖直方向上没有发生位移,竖直方向的分力没有对物体做功,水平方向的分力F cos α所做的功为Fl cos α,所以力F对物体所做的功为Fl cos α.对公式W=Fl cos α的理解(1)某一恒力F对物体做的功,只与F、l、α有关,与物体的运动状态及物体是否还受其他作用力等因素无关.(2)功是标量,没有方向,但是有正负.(3)公式W=Fl cos α适用于计算恒力做功,若是变力,此公式不再适用.例1如图3所示,坐在雪橇上的人与雪橇的总质量为m,在与水平面成θ角的恒定拉力F作用下,沿水平地面向右移动了一段距离l.已知雪橇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则雪橇受到的( )图3A.支持力做功为mglB.重力做功为mglC.拉力做功为Fl cos θD.滑动摩擦力做功为-μmgl答案 C解析支持力和重力与位移垂直,不做功,A、B错误;拉力和摩擦力做功分别为W1=Fl cos θ,W2=-μ(mg-F sin θ)l,C正确,D错误.二、正负功的判断某物体在力F作用下水平向右运动的位移为l,拉力的方向分别如图甲、乙所示,分别求两种情况下拉力对物体做的功.1.正、负功的意义功是标量,只有正负,没有方向,功的正负不表示大小,只表示能量转移或转化的方向,即:动力对物体做正功,使物体获得能量,阻力对物体做负功,使物体失去能量.2.判断力是否做功及做功正负的方法(1)根据力F的方向与位移l的方向间的夹角α——常用于研究物体做直线运动的情形.(2)根据力F的方向与速度v的方向间的夹角α——常用于曲线运动的情形.若α为锐角则做正功,若α为直角则不做功,若α为钝角则做负功.例2(2018·浙江省名校协作体高二上学期考试)如图4甲为爷孙俩站立在台阶式自动扶梯上匀速上楼,图乙为一男士站在履带(斜面)式自动扶梯上匀速上楼.下列关于人受到的力做功判断正确的是( )图4A.甲图中支持力对人做正功B.乙图中支持力对人做正功C.甲图中摩擦力对人做负功D.乙图中摩擦力对人做负功答案 A解析题图甲中人的受力情况如图甲所示.人受重力、支持力,不受摩擦力,支持力与位移方向夹角小于90°,故支持力做正功,A项正确,C项错误.题图乙中人受力情况如图乙所示.支持力与位移方向夹角为90°,故支持力不做功,摩擦力与位移方向夹角为零度,故摩擦力做正功,B、D错误.三、功的计算1.功的公式W=Fl cos α只适用于计算恒力做功,其中l指相对地的位移.2.总功的计算当物体在多个力的共同作用下发生一段位移时,合力对物体所做的功等于各分力对物体做功的代数和.故计算合力的功有以下两种方法.①先由W=Fl cos α计算各个力对物体所做的功W1、W2、W3…然后求所有力做功的代数和,即W合=W1+W2+W3+…②先由力的合成或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求出合力F合,然后由W合=F合l cos α计算总功,此时α为F合的方向与l 的方向间的夹角.注意:当在一个过程中,几个力作用的位移不相同时,只能用方法(1).例3如图5所示,一个质量为m=2 kg的物体,受到与水平方向成37°角斜向上方的力F=10 N作用,在水平地面上从静止开始向右移动的距离为l=2 m,已知物体和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3,g取10 m/s2,求外力对物体所做的总功.(cos 37°=0.8,sin 37°=0.6)图5答案7.6 J解析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F f=μF N=μ(mg-F sin 37°)=0.3×(2×10-10×0.6) N=4.2 N解法1:先求各力的功,再求总功.拉力F对物体所做的功为:W1=Fl cos 37°=10×2×0.8 J=16 J摩擦力F f对物体所做的功为:W2=F f l cos 180°=-4.2×2 J=-8.4 J由于重力、支持力对物体不做功,故外力对物体所做的总功W等于W1和W2的代数和,即W=W1+W2=7.6 J.解法2:先求合力,再求总功.物体受到的合力为:F合=F cos 37°-F f=3.8 N,所以W=F合l=3.8×2 J=7.6 J.【考点】恒力做功的计算【题点】合力做功或外力做功之和的计算针对训练如图6所示,平行于斜面向上的拉力F使质量为m的物体匀加速地沿着长为L、倾角为α的固定斜面的一端向上滑到另一端,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求作用在物体上的各力对物体所做的总功.图6答案FL-mgL sin α-μmgL cos α解析选物体为研究对象,其受力如图所示:解法一:拉力F对物体所做的功为:W F=FL.重力mg对物体所做的功为:W G=mgL cos(90°+α)=-mgL sin α.摩擦力对物体所做的功为:W f=F f L cos 180°=-F f L=-μmgL cos α.弹力F N对物体所做的功为:W N=F N L cos 90°=0.故各力的总功为:W=W F+W G+W f+W N=FL-mgL sin α-μmgL cos α解法二:物体受到的合力为:F合=F-mg sin α-F f=F-mg sin α-μmg cos α所以合力做的功为:W=F合L=FL-mgL sin α-μmgL cos α.【考点】恒力做功的计算【题点】合力做功或外力做功之和的计算四、摩擦力做功的特点及计算无论是静摩擦力还是滑动摩擦力,都可以做正功,也可以做负功,或者不做功.如下面几个实例:(1)如图7所示,在一与水平方向夹角为θ的传送带上,有一袋水泥相对于传送带静止.当水泥随传送带一起匀速向下运动时,静摩擦力F f对水泥做负功;当水泥随传送带一起匀速向上运动时,静摩擦力F f对水泥做正功.图7(2)如图8所示,人和物体随圆盘一起做匀速圆周运动,人和物体受到的静摩擦力的方向始终与运动方向垂直,不做功.图8(3)如图9所示,汽车加速行驶时,若车上的货物相对车向后发生了滑动,则货物受到的滑动摩擦力F f方向向前,与货物相对于地的位移方向相同,对货物做正功.图9例4质量为M的木板放在光滑水平面上,如图10所示.一个质量为m的滑块以某一初速度沿木板表面从A点滑至B点,在木板上前进了l,同时木板前进了x,若滑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求摩擦力对滑块、对木板所做的功各为多少?图10答案-μmg(l+x) μmgx解析由题图可知,木板的位移为l M=x时,滑块的对地位移为l m=l+x,m与M之间的滑动摩擦力F f=μmg. 由公式W=Fl cos α可得,摩擦力对滑块所做的功为W m=μmgl m cos 180°=-μmg(l+x),负号表示做负功.摩擦力对木板所做的功为W M=μmgl M=μmgx.【考点】恒力做功的计算【题点】摩擦力做功的计算1.(对功的理解)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功是矢量,正负表示其方向B.功是标量,正负表示的是外力对物体做功还是物体克服外力做功C.功的大小仅是由力的大小和位移的大小决定的D.物体在很大的力作用下,通过很大的位移,做的功一定不为零答案 B2.(正负功的判断)(2018·嘉兴市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载人飞行包是一种单人低空飞行装置,如图11所示,其发动机使用汽油作为燃料提供动力,可以垂直起降,也可以快速前进,若飞行包(包括人)在竖直匀速降落的过程中(空气阻力不可忽略),下列的说法正确的是( )图11A.发动机对飞行包做正功B.飞行包的重力做负功C.空气阻力对飞行包做负功D.飞行包的合力做负功答案 C3.(摩擦力做功的特点)(2017·镇海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关于摩擦力对物体做功,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滑动摩擦力总是做负功B.滑动摩擦力可能做负功,也可能做正功C.静摩擦力对物体一定做负功D.静摩擦力对物体总是做正功答案 B解析滑动摩擦力未必总做负功,如由静止放在水平运动的传送带上的物体,滑动摩擦力做正功,故选项A错误;滑动摩擦力也可以做负功,比如在地面上滑行的物体,故选项B正确;静摩擦力未必总做负功,比如随传送带一起加速的物体,静摩擦力对其做正功,故选项C错误;静摩擦力也可做负功,比如随传送带一起减速的物体,静摩擦力对其做负功,故选项D错误.4.(功的计算)用水平恒力F作用于质量为m的物体上,使之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沿力的方向移动距离l,恒力F做功为W1;再用该恒力作用在质量为2m的物体上,使之在粗糙的水平面上沿力的方向移动同样的距离l,恒力F 做功为W2,则两次恒力做功的关系是( )A.W1>W2B.W1<W2C.W1=W2D.无法判断答案 C解析物体沿力的方向运动,恒力做功就是指力F做的功,根据W=Fl cos α,两次做功过程中F、l、α均相同,所以两次F做功相同,即W1=W2.【考点】恒力做功的计算【题点】单个力做功的计算5.(总功的计算)如图12所示,质量m=50 kg的滑雪运动员从高度h=30 m的坡顶由静止下滑,斜坡的倾角θ=37°,滑雪板与雪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0.1.则运动员滑至坡底的过程中:(g取10 m/s2,sin 37°=0.6,cos 37°=0.8,装备质量不计)图12(1)滑雪运动员所受的重力对他做了多少功?(2)各力对运动员做的总功是多少?答案(1)1.5×104 J (2)1.3×104 J解析(1)重力做的功为:W G=mgh=50×10×30 J=1.5×104 J(2)运动员所受合力:F合=mg sin 37°-μmg cos 37°=260 N合力方向沿斜坡向下,沿合力方向的位移l=hsin 37°=50 m 合力做的功W合=F合·l=260×50 J=1.3×104 J.【考点】恒力做功的计算【题点】合力做功或外力做功之和的计算一、选择题考点一功的概念的理解及正负功的判断1.下列选项所示的四幅图是小华提包回家的情景,其中小华提包的力不做功的是( )答案 B【考点】对功的理解及是否做功的判断【题点】力是否做功的判断2.(2017·余姚中学高一第二学期期中考试)关于功的概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因为功有正负,所以功是矢量B.力对物体不做功,说明物体一定无位移C.滑动摩擦力可能做负功,也可能做正功D.若作用力对物体做正功,则反作用力一定做负功答案 C解析功有正负,但功是标量,A错误;当力的方向和位移的方向垂直时,力不做功,但有位移,B错误;摩擦力方向可以与位移方向相同,也可以相反,故可能做正功,也可能做负功,C正确.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做功,可以出现都做正功,都做负功,一正一负或一个做功,一个不做功等各种情况,D错误.3.如图1所示,一小孩和一大人都以水平的力匀速推动相同的木箱在相同的路面上走相同的位移(推箱的速度大小如图中所示),则在此过程中( )图1A.大人做的功多B.小孩做的功多C.大人和小孩做的功一样多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解析由平衡条件知大人与小孩的推力相等(即都等于各自木箱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两木箱的滑动摩擦力相等),又由于两只木箱的位移相同,故由W=Fl知两人做功一样多.4.一人乘电梯从1楼到20楼,在此过程中经历了先加速,再匀速,最后减速的运动过程,则电梯对人的支持力做功的情况是( )A.加速时做正功,匀速时不做功,减速时做负功B.加速时做正功,匀速和减速时做负功C.加速和匀速时做正功,减速时做负功D.始终做正功答案 D解析在加速、匀速、减速的过程中,支持力与人的位移方向始终相同,所以支持力始终对人做正功,故D正确.【考点】对功的正负的理解及判断【题点】对正负功的判断5.如图2所示,重物P放在一长木板OA上,将长木板绕O端转过一个小角度的过程中,重物P相对于木板始终保持静止,关于木板对重物P的摩擦力和支持力做功的情况是( )图2A.摩擦力对重物做正功B.摩擦力对重物做负功C.支持力对重物不做功D.支持力对重物做正功答案 D解析重物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始终与速度方向垂直,故不做功,支持力方向始终与速度方向相同,故做正功.考点二功的计算6.如图所示,力F大小相等,A、B、C、D选项中物体运动的位移l也相同,哪种情况F做功最少( )解析A选项中,拉力做功为Fl;B选项中,拉力做功为Fl cos 30°=32Fl;C选项中,拉力做功为Fl cos 30°=32Fl;D选项中,拉力做功为Fl cos 60°=12Fl,故D选项中拉力F做功最少.【考点】恒力做功的计算【题点】单个力做功的计算7.如图3所示,质量为m的物体A静止在倾角为θ的斜面体B上,斜面体B的质量为M.现对该斜面体B施加一个水平向左的推力F,使物体A随斜面体B一起沿水平方向向左匀速运动,当移动的距离为l时,斜面体B对物体A所做的功为( )图3A.Fl B.mgl sin θ·cos θC.mgl sin θD.0答案 D解析对物体A进行受力分析,其受到重力mg、支持力F N、静摩擦力F f,如图所示,由于物体A做匀速运动,所以支持力F N与静摩擦力F f的合力即斜面体B对物体A的作用力,其方向竖直向上,而位移方向水平向左,斜面体B对物体A的作用力的方向与位移方向垂直,所以斜面体B对物体A所做的功为0,D正确.【考点】恒力做功的计算【题点】合力做功或外力做功之和的计算8.如图4所示,同一物体分别沿斜面AD和BD自顶点由静止开始下滑,该物体与两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在滑行过程中克服摩擦力做的功分别为W A和W B,则( )图4A.W A>W B B.W A=W BC.W A<W B D.无法确定答案 B解析设斜面AD、BD与水平面CD所成夹角分别为α、β,根据功的公式,得W A=μmg cos α·l AD=μmgl CD,W B=μmg cos β·l BD=μmgl CD,所以B正确.【考点】恒力做功的计算【题点】单个力做功的计算9.一个物体在粗糙的水平面上运动,先使物体向右滑动距离l,再使物体向左滑动距离l,正好回到起点,来回所受摩擦力大小都为F f,则整个过程中摩擦力做功为( )A.0 B.-2F f lC.-F f l D.无法确定答案 B解析由题意可知,物体运动过程可分两段,两段内摩擦力均做负功,即W=-F f l,则全程摩擦力所做的功W总=-2F f l.【考点】变力功的计算【题点】摩擦力做功的特点10.(2017·瑞安市高一测试)如图5所示,两个物体与水平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相等,它们的质量也相等.在甲图用力F1拉物体,在乙图用力F2推物体,夹角均为α,两个物体都做匀速直线运动,通过相同的位移,设F1和F2对物体所做的功分别为W1和W2,物体克服摩擦力做的功分别为W3和W4,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图5A.F1=F2B.W1=W2C.W3=W4D.W1-W3=W2-W4答案 D解析由共点力的平衡可知:F1cos α=μ(mg-F1sin α),F2cos α=μ(mg+F2sin α),则F1<F2,A错;由W =Fl cos α,位移大小相等,夹角相等,则有W1<W2,B错;由F f=μF N,可知F f1=μ(mg-F1sin α),F f2=μ(mg +F2sin α),则有W3<W4,C错;两物体都做匀速直线运动,合外力做功之和为零,则有W1-W3=W2-W4,D对.二、非选择题11.(功的计算)(1)用起重机把质量为200 kg的物体匀速提高了5 m,钢绳的拉力做了多少功?重力做了多少功?物体克服重力做了多少功?这些力的总功是多少?(取g=10 m/s2)(2)若(1)中物体匀加速上升,加速度a =2 m/s 2,同样提高了5 m ,绳的拉力做了多少功?物体所受各力的总功是多少?答案 (1)1.0×104J -1.0×104J 1.0×104J 0 (2)1.2×104J 2×103J解析 (1)物体被匀速提升,由平衡条件:F =G =2.0×103 N钢绳的拉力做功:W F =Fh =2.0×103×5 J=1.0×104 J重力做功为:W G =-mgh =-2.0×103×5 J=-1.0×104J 物体克服重力做功1.0×104J 这些力所做的总功W 总=W F +W G =0 即这些力所做的总功是0. (2)根据牛顿第二定律F ′-mg =ma 所以F ′=mg +ma =2 400 NW F =F ′h =2 400×5 J=1.2×104 J各力做的总功也等于合外力做的功W 总′=mah =2.0×103J.12.(功的计算)(2017·绍兴一中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一物体放在水平地面上,如图6甲所示,已知物体所受水平拉力F 随时间t 的变化情况如图乙所示,物体相应的速度v 随时间t 的变化关系如图丙所示.求:图6(1)0~6 s 时间内物体的位移大小;(2)0~10 s 时间内物体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 答案 (1)6 m (2)30 J解析 (1)由题图丙可知0~6 s 时间内物体的位移为:x =6-22×3 m=6 m. (2)由题图丙可知,在6~8 s 时间内,物体做匀速运动, 于是有摩擦力F f =-2 N. 0~10 s 时间内物体的总位移为:x ′=(8-6)+(10-2)2×3 m=15 m.物体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W =-F f x ′=30 J.13.(功的计算)如图7所示,用沿斜面向上、大小为800 N 的力F ,将质量为100 kg 的物体沿倾角为θ=37°的固定斜面由底端匀速地拉到顶端,斜面长L =5 m ,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5.求这一过程中:(g 取10 m/s 2,sin 37°=0.6,cos 37°=0.8)图7(1)物体的重力所做的功; (2)摩擦力所做的功;(3)物体所受各力的合力所做的功. 答案 (1)-3 000 J (2)-1 000 J (3)0 解析 物体受力情况如图所示(1)W G =-mgL sin θ=-3 000 J (2)F f =μF N =μmg cos θW f =-F f L =-μmg cos θ·L=-1 000 J(3)解法一 W F =FL =4 000 JW =W F +W G +W f =0解法二 物体做匀速运动,F 合=0 故W =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节追寻守恒量——能量第2节功
2 提升练、课时跟踪
一、选择题
1.在伽利略的斜面实验中,小球停下来的高度为h1,与它出发时的高度h2相同,我们把这一事实说成是“某个量守恒”,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小球在运动的过程中速度是守恒的
B.小球在运动的过程中高度是守恒的
C.小球在运动的过程中动能是守恒的
D.小球在运动的过程中能量是守恒的
解析:选D 伽利略的斜面实验中,小球的速度、高度、动能都随时间变化,而能量恒定不变,故D正确.
2.(多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功是矢量,正、负表示方向
B.功是标量,正、负表示外力对物体做功,还是物体克服外力做功
C.力对物体做正功还是做负功取决于力和位移的方向关系
D.力对物体做的功总是在某过程中完成的,所以功是一个过程量
解析:选BCD 功是标量,但有正功、负功之分,其正负由力和位移的方向关系决定,正功表示外力对物体做功,负功表示物体克服外力做功,力做功与物体运动过程有关,是个过程量,故A错误,B、C、D均正确.
3.关于摩擦力做功,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滑动摩擦力阻碍物体的相对运动,一定做负功
B.静摩擦力起着阻碍物体相对运动趋势的作用,一定不做功
C.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一定都做负功
D.静摩擦力可能对物体做正功
解析:选D 功的计算公式W=Fl cos α中的l是指相对于地面的位移,滑动摩擦力(静摩擦力)仅起阻碍物体间的相对运动(相对运动趋势)的作用,它与物体对地“绝对位移”的方向既可能相同也可能相反,所以它可能做正功,也可能做负功,A、C错误;物体间有静摩擦力作用时两物体相对静止,但物体可以相对地面移动,所以静摩擦力也可能做功,B错误;物体间的静摩擦力可能是动力,也可能是阻力,因此可能做正功,也可能做负功,选项D正确.
4.(2019·济南高一期末)如图所示,稳站在商店自动扶梯水平踏板上的人,随扶梯斜向上做加速运动,则在此过程中( )
A .人只受到重力和踏板的支持力作用
B .人受到的重力和踏板的支持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C .支持力对人做正功
D .支持力对人做功为零
解析:选C 人随扶梯向上加速运动时,受踏板支持力、静摩擦力(水平向右)和重力作用,人处于超重状态,支持力大于重力,故选项A ,B 错误;支持力与位移方向夹角小于90°,支持力对人做正功,选项C 正确,D 错误.
5.一物体在外力的作用下从静止开始做直线运动,合外力方向不变,大小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设该物体在t 0和2t 0时刻相对于出发点的位移分别为x 1和x 2,合外力从开始到t 0时刻做的功是W 1,从t 0到2t 0时刻做的功是W 2,则( )
A .x 2=5x 1,W 2=8W 1
B .x 2=3x 1,W 2=4W 1
C .x 2=5x 1,W 2=9W 1
D .x 2=3x 1,W 2=5W 1
解析:选A 设t 0时刻前后的加速度分别为a 1、a 2,则由牛顿第二定律得a 2=2a 1,由匀
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公式得x 1=12a 1t 02,x 2=x 1+v 1t 0+12a 2t 02=12a 1t 02+a 1t 02+12
a 2t 02=5x 1;由功的公式得W 1=F 0x 1,W 2=2F 0·(x 2-x 1)=8W 1.故正确选项为A.
6.(多选)质量为2 kg 的物体置于水平面上,在运动方向上受到水
平拉力F 的作用,沿水平方向做匀变速运动,拉力F 作用2 s 后撤去,
物体运动的速度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g 取10
m/s 2
)( )
A .拉力F 做功150 J
B .拉力F 做功350 J
C .物体克服摩擦力做功100 J
D .物体克服摩擦力做功175 J
解析:选AD 由题图可以求出0~2 s 内的加速度a 1=2.5 m/s 2,2~6 s 内的加速度a 2=-2.5 m/s 2,由F +F f =ma 1,F f =ma 2联立,得F =10 N ,F f =-5 N ,由题图还可求出前2 s 内的位移l 1=15 m ,2~6 s 内的位移l 2=20 m .所以拉力做功W F =Fl 1=10×15 J =150 J ,摩擦力做功WF f =F f (l 1+l 2)=-5×(15+20)J =-175 J ,即物体克服摩擦力做功175 J ,故
A 、D 正确.
7.有一根轻绳拴了一个物体,如图所示,若整体以加速度大小a 向下做减速运动时,作用在物体上的各力做功的情况是( )
A .重力做正功,拉力做负功,合力做负功
B .重力做正功,拉力做负功,合力做正功
C .重力做正功,拉力做正功,合力做正功
D .重力做负功,拉力做负功,合力做正功
解析:选A 重力与位移同向,做正功,拉力与位移反向,做负功,由于做减速运动,所以物体所受合力方向向上,与位移反向,做负功.
8.(多选)如图所示,一端可绕O 点自由转动的长木板上方放一个物块,手持木板的另一端,使木板从水平位置沿顺时针方向缓慢旋转,则在物块相对于木板滑动前的过程中
( )
A .重力做正功
B .摩擦力做负功
C .摩擦力不做功
D .支持力不做功
解析:选AC 重力与速度方向成锐角,重力做正功;摩擦力与速度方向垂直,摩擦力不做功;支持力与速度方向相反,支持力做负功.综上所述,A 、C 项正确.
9.(多选)如图所示,用恒定的拉力F 拉置于光滑水平面上的质量为
m 的物体,由静止开始运动时间t ,拉力F 斜向上与水平面夹角为θ=
60°.如果要使拉力做的功变为原来的4倍,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
可以将( )
A .拉力变为2F
B .时间变为2t
C .物体质量变为m
2
D .拉力大小不变,但方向改为与水平面平行
解析:选AD 本题要讨论的是恒力做功的问题,所以选择功的公式来讨论,要讨论影响做功大小的因素变化如何影响功的大小变化,比较快捷的思路是先写出功的通式,再讨论
变化关系,位移x =12at 2=12F cos 60°m t 2,W =Fx ·cos 60°=F 2cos 260°2m
t 2,当F ′=2F 时,
W ′=4W ,当时间变为2t 时,W ′=2W ;当m ′=12
m 时,W ′=2W ;当θ=0°时,W ′=4W ,由此可知,选项B 、C 错误,选项A 、D 正确.
10.如图所示,质量为m 的物体P 放在光滑的倾角为θ的直角斜劈上,同时用力F 向右推斜劈,使P 与斜劈保持相对静止,在前进了水平位移s 的过程中,斜劈对P 做的功为
( )
A .Fs
B .12mgs sin θ
C .mgs cos θ
D .mgs tan θ
解析:选D 物体P 与直角斜劈相对静止,二者必定都向右加速运动,即物体P 的合力方向水平向右,对物体P 进行受力分析得直角斜劈对P 的支持力F N =mg
cos θ
,所以支持力做的功为W =F N s sin θ=mgs tan θ,D 正确.
二、非选择题
11.某人用F =100 N 的恒力,通过滑轮把物体M 拉上斜面,如图所示,力F 方向恒与斜面成60°角,若物体沿斜面运动1 m ,人的拉力所做的功是________J(g 取10 m/s 2).
解析:如图所示,设拉力的作用点为A ,则该作用点的位移为s =2s 物·cos 30°=2×1×cos 30° m = 3 m ,所以人的拉力所做的功为W =F ·s ·cos 30°=100×3×cos 30° J =150 J.
答案:150
12.如图所示,质量为20 kg 的小孩坐在雪橇上,现用一个与水平方向成α=37°角、大小为60 N 的力F 拉着雪橇沿水平地面从静止开始以a =0.5 m/s 2的加速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已知雪橇的质量为20 kg ,求2 s 内雪橇上各力做的功?合力做的功是多少?
解析:2 s 内雪橇的位移l =12at 2=1 m , 重力和支持力做功为零
拉力F 做功W F =Fl cos α=60×1×0.8 J =48 J ,
雪橇所受合力为F 合=ma =40×0.5 N =20 N ,
合外力对物体做的功W 合=F 合l =20×1 J =20 J ,
摩擦力做的功W f =W 合-W F =20 J -48 J =-28 J.
答案:重力和支持力做功为零 拉力做功48 J 摩擦力做功-28 J 合力做功20 J
13.如图所示,滑轮和绳的质量及摩擦不计,用力F 开始提升原来静止的质量为m =10 kg 的物体,以大小为a =2 m/s 2
的加速度匀加速上升,求前3 s 内力F 做的功.(g 取10 m/s 2)
解析:物体受到两个力的作用:拉力F ′和重力mg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 ′-mg =ma ,
所以F ′=m (g +a )=10×(10+2)N =120 N.
则F =12
F ′=60 N. 物体从静止开始运动,3 s 内的位移为l =12at 2=12
×2×32 m =9 m. 力F 作用点为绳的末端,而在物体发生9 m 位移的过程中,绳的端点的位移为2l =18 m , 所以,力F 做的功W =F ×2l =60×18 J =1 080 J.
答案:1 080 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