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六单元《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青岛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备课
磁窑实验小学姬忠红
第一课时
课题:快捷的物流运输—解决问题
课型:新授课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1)从具体事例中找出速度、时间、路程这三个数量。

(2)明确已知这三个量中的两个量就可以求出另一个量:路程=速度×时间、速度=路程÷时间、时间=路程÷速度。

可以将这些公式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计算。

2. 过程与方法
(1)学会对信息进行加工、评价、分析,利用信息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能够将课上学到的数学知识、方法应用到日常生活中。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体验将学到的数学知识、方法应用于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的过程,感受数学的价值。

(2)利用速度、时间、路程之间的数量关系,将收集到的信息加工
整理后应用于现实生活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1)明确已知这三个量中的两个量就可以求出另一个量:路程=速度×时间、速度=路程÷时间、时间=路程÷速度。

(2)可以将这些公式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计算。

教学难点
画线段图表示行程问题中的数量关系
教学准备图片课件
预习设计
1、看教材80页——82页。

思考:(1)情境图中有哪些数学信息?
(2)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2、尝试做练习题1、2、3题
教学过程
一、提出问题,预习展示。

出示情境图,学生结合预习情况汇报发现的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

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二、研究问题,指导点拨。

1、梳理80页情境图中的信息。

(1)摩托车每分钟行驶900米。

(2)大货车每小时行驶65千米。

(3)小货车每小时行驶75千米。

(4)摩托车从车站出发经过8分钟到达物流中心。

(5)两辆货车分别从东、西两城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经过4小时在物流中心相遇。

根据摩托车行驶中的相关信息能提出什么问题?
生:车站与物流中心相距多少米?
思考怎么列式。

900×8=7200(米)
这个得数叫什么名称大家记得吗?(路程。

也叫距离)
那么路程和哪些数量有关系?
路程=速度X时间
接下来可以算出西城和东城到车站的路程分别是多少千米。

2、学生试做,列式求出西城到车站的路程是多少千米,东城到车站的路程是多少千米。

体会路程的计算方法。

3、明确一下路程、速度的概念。

(课本81页)
4、进一步掌握路程、速度、时间三者之间的关系。

5、学习简单的线段图的画法。

三、巩固练习,拓展运用。

1、完成82页自主练习1、
2、3题
四、类化练习,限时作业。

五、交流评价,总结升华。

通过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快捷的物流运输—解决问题
路程=速度×时间、
速度=路程÷时间、
时间=路程÷速度。

限时作业
1、一两摩托车平均每分钟行驶850米,9分钟行驶()米。

2、路程、时间、速度之间的关系是路程=()×()、
速度=()÷( )、
时间=( )÷( )。

1、判断。

(1)蜗牛每分钟爬行2厘米。

()
(2)汽车4小时行驶320千米。

()
(3)我们发射了一颗人造卫星,绕地球一周需要114分钟。

()(4)声音每分钟大约传播340米。

()
4、把下面的表格填完整。

第二课时
磁窑实验小学续东梅
课题:快捷的物流运输—解决问题练习课
课型:练习课
教学目标
1、进一步明确已知这三个量中的两个量就可以求出另一个量:路程=速度×时间、速度=路程÷时间、时间=路程÷速度。

可以将这些公式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计算。

2、学会对信息进行加工、评价、分析,利用信息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能够将课上学到的数学知识、方法应用到日常生活中。

3.利用速度、时间、路程之间的数量关系,将收集到的信息加工整理后应用于现实生活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进一步明确已知这三个量中的两个量就可以求出另一个量:路程=速度×时间、速度=路程÷时间、时间=路程÷速度。

并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计算。

教学难点:
理解线段图表示的行程问题中的数量关系
教学准备:图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基本练习。

1、根据速度和时间求路程。

课本83页第5题。

已知信息:小华从幸福小区到学校步行时间是12分钟,她的速度是每分钟54米,求幸福小区到学校的距离是多少米。

思考:求的是路程,根据路程=速度×时间,列式为
54×12
计算出要求的路程。

用同样的方法求得幸福小区离少年宫的路程,这里需要理解同样的速度指的是小林在9分钟内步行54×12所得结果这一路程,计算出的速度,这道题有点难度。

列式为 54×12÷9×11
重点让学生明白题意后再列式计算。

2、工程问题(83页第6题)
整理条件和问题,引导学生明确铺设管道和行程问题的相通之处,每天的工作量(工作效率)就相当于行程问题中的速度,铺设的管道总长度(工作总量)就相当于行程问题中的路程,求铺设的管道总长度就用时间乘以每天的工作量。

同样有个关系式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
(1)小题知道甲队每天铺设140米,乙队每天铺设150米,两个队都铺设5天,求两队一共铺设了多少米?
分析:求两队一共铺设了多少米,是求两个队的工作总量之和,可以先分别计算两个队的工作量,再相加;也可以先求两个队的工作效率
之和,再乘工作时间。

第一种思考方法列式为:140×5+150×5
=700+750
=1450(米)
第二种思考方法列式为:
(140+150)×5
=290×5
=1450(米)
计算结果相同,可以让学生把思路多说几遍,以便于理解。

(2)、工程问题中类似于相遇问题的问题。

分析题意:两队同时施工,向中间去汇合,计算的方法和上题是一样的。

可以列式为(120+150)×8,也可以列式为120×5+150×5
(3)题意是1小时录完一份文件,甲的打字速度是每分钟80字,乙的速度是每分钟65字,计算甲比乙多录入了多少个字?
分析:要求甲比乙多录入了多少个字,需要先算出甲和乙1小时分别录入了多少字,再把所得数相减。

这里需要注意是用减法求出所得的差。

列式80×60-65×60
还可以先计算两人的工作效率之差,再乘时间,列式(80-65)×60 思考:以上的几道应用题之间有怎样的联系和区别。

二、拓展延伸,巩固应用
1、课本84页练习。

2、练习册相关练习题。

三、总结提高。

板书设计:
解决问题练习题
限时作业
1、甲乙两辆汽车同时从东西两地相向开出,甲车每小时行56千米,
乙车每小时行48千米,两车在离中点32千米处相遇,求东西两地的距离是多少千米?
2、兄妹两人同时离家去上学。

哥哥每分钟走90米,妹妹每分钟走
60米,哥哥到校门时,发现忘带课本,立即沿原路回家去取,行至离校180米处和妹妹相遇。

问他们家离学校多远?
3、马路上有一辆车身为15米的公共汽车,由东向西行驶,车速为每
小时18千米,马路一旁的人行道上有甲、乙两名年轻人正在练长跑,甲由东向西跑,乙由西向东跑。

某一时刻,汽车追上了甲,6秒钟之后汽车离开了甲;半分钟之后,汽车遇到了迎面跑来的乙;
又过了2秒钟,汽车离开了乙。

问再过多少秒后,甲、乙两人相遇?
4、甲、乙两地相距360千米,客车和货车同时从甲地出发驶向乙地。

货车速度每小时60千米,客车每小时40千米,货车到达乙地后停留0.5小时,又以原速返回甲地,问从甲地出发后几小时两车相遇?
第三课时单元检测
磁窑实验小学潘凯
课题:第六单元检测
课型:检测课
教学课时数:2课时
教学目标
1、检测学生对本单元知识的学习情况。

2、通过运用本单元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并可以检测学生对本单元知识的学习情况。

教学难点
运用本单元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检测学生对本单元知识的学习情况。

教学准备:检测训练题
教学过程
一、发检测题
二、学生开始做题。

三、收检测题
第四课时单元检测讲评
磁窑实验小学许云
课题:第六单元检测讲评
课型:讲评课
教学课时数:2课时
1、通过讲评,使学生系统掌握本单元知识,并进行查缺补漏。

2、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出错较多的题
教学难点:出错较多的题
教学准备:实物投影
教学过程
一、下发检测题
二、讲评
1、讲评检测题
2、学生改正错题。

三、总结
四、强化训练
单元教学反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