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放空洞施工方法说明及附图——【水利水电工程 精】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299 -
第十四章 放空洞施工方法说明及附图
14.1概述
14.1.1 工程概况
放空洞与4#导流洞完全结合,按永久建筑物设计,进口位于雅砻江支流庆大河左岸变形体内,出口位于雅砻江左岸PD41和PD43平硐一带,由岸塔式进口、无压隧洞、出口挑流鼻坎组成,设计最大泄量为2425.00 m 3/s ,最大流速39.33m/s 。

放空洞进口塔底高程2745.00m ,建基面高程2739.00m ,塔顶高程2875.00m ,进水口塔体尺寸为55.0m×24.0m×136.0m (长×宽×高)。

进水口设平板检修闸门、平板事故闸门和弧形工作闸门各一道,检修闸门和事故闸门孔口尺寸为8.0m×12.0m (宽×高);工作闸门孔口尺寸为8.0m×10.0m (宽×高)。

进口塔后为无压隧洞,无压隧洞段采用一坡到底的形式,洞长1343.98m ,纵坡为i=0.0867,洞身断面为10.0m×15.0m (宽×高)的圆拱直墙型,设置两条补气洞和6道掺气坎(槽)。

无压隧洞采用钢筋混凝土衬砌,衬砌厚度分别为1.0m 、1.2m 、1.5m 。

出口采用挑流消能形式,挑坎起点高程2630.00m ,挑坎末端中心点高程2632.85m 。

挑坎采用扭曲斜切挑坎型式,平面弯曲非对称扩散,挑流半径150~200m 。

放空洞工程特性见表14-1-1。

表14-1-1 放空洞工程特性表
- 299 -
14.1.2 工程地质条件
放空洞布置于左岸,利用河道左岸微凸地形“裁弯取直”,线路更短。

左岸坝肩地形坡度总体在40~45°之间,临河坡体陡峻。

边坡坡面起伏较大,沟梁相间地貌特征明显,地形完整性较差。

边坡出露地层岩性为砂板岩、变质砂岩、砂质板岩相间分布,分布于坝上游。

放空洞进口位于庆大河变形体内侧,地形坡度45~55°,局部较缓。

进口地层岩性为T3lh1(2)层变质粉砂岩夹板岩。

泄水建筑物进水塔地基均为弱风化、弱卸荷厚层—互层状砂板岩,工程岩体分类为Ⅲ2类,地基强度较低。

沿洞线最大埋深约490m ,出露的地层为T3lh1(2)、T3lh1(4)、T3lh1(5)层及T3lh2(1)—T3lh2(5)层,f1、f8系列、f9、f10、f11、f12、f4、f13、f14、f26、
- 299 -
f27、f28、f29、f17等断层与泄洪洞轴线大角度相交。

0+354~0+522m 、0+538~0+706m 段,微风化—新鲜、T3lh1(5)、T3lh2(2)-①变质砂岩、变质粉砂岩及T3lh2(1)、T3lh2(3)砂板岩,岩石坚硬,中厚层—互层状结构为主,岩体较完整,嵌合紧密,透水性微弱,以Ⅲ1类为主,围岩基本稳定;0+000~0+290m 、0+522~0+538m 、0+706~1+329m 段,微风化—新鲜T3lh1(2)、T3lh1(4)、T3lh2(2)-②、T3lh2(4)、T3lh2(5)砂板岩,岩石较坚硬,中厚层状—镶嵌结构为主,岩体完整性总体较差,但嵌合较紧密,透水性弱,围岩类别以Ⅲ2类为主,围岩局部稳定性较差。

Ⅲ类围岩局部稳定性主要受结构面不利组合影响,其中①组或⑨组裂隙与④、⑥、②组裂隙构成不利的楔形体,其交棱线中陡倾墙外且与边墙呈大角度相交,对边墙的局部稳定不利;顶拱局部稳定主要受⑥组缓倾角裂隙影响较大,与④、②组裂隙均可构成顶拱“人”字型局部塌落,施工中应及时支护。

1+329~1+343mT3lh2(5)层粉砂质板岩与绢云母板岩互层,岩体弱风化、弱卸荷,岩石中等坚硬—软弱,块裂—镶嵌结构为主,岩体完整性差,卸荷松弛,透水性较强,围岩类别为Ⅳ类围岩,围岩自稳时间短,可能产生较大规模的变形破坏,施工中应控制爆破,及时加强支护。

隧洞沿线f1、f8系列、f9、f10、f11、f12、f4、f13、f14、f26、f27、f28、f29、f17等断层,尤其是f8系列、f4、f28等断层由多条次级错动带组成,破碎带宽度较大,岩体完整性差,为Ⅴ类围岩,围岩极不稳定,施工中应控制爆破,及时加强支护。

放空洞挑流鼻坎地基为微新无卸荷互层状粉砂质板岩与绢云母板岩,整体属Ⅲ2类岩体,基础岩体承载及抗变形能力可满足设计基础应力和变形要求。

14.1.3 施工内容及主要工程量
- 299 -
放空洞土建施工内容主要有:放空洞进出口开挖支护工程,进水口岸塔、隐渠工程,出口挑流鼻坎开挖回填工程,放空洞洞身开挖、支护、混凝土及灌浆工程,放空洞闸室、永久交通桥、配电房、启闭机房工程等。

其中进口的土石方明挖量较大,洞身全长1343.98m 。

主要工程项目及工程量见表14-1-2。

表14-1-2 放空洞主要工程量表
- 299 -
14.1.4 本工程施工重点难点及对策
(1)放空洞完工并具备过流条件工期为2021年3月31日,根据招标文件技术条款内其他承包人向本合同工程交面时间表分析,进口工作面交接是2017年7月1日,出口工作面交接是2017年4月1日,这将直接制约本合同工程的工作面展开,仅能利用303#公路及新增305#公路下层通道进入正洞开挖施工,故进场后现场布置完成应立即着手提早利用支洞进洞施工,以便为后续工作面的铺展赢取时间,缩短直线工期。

- 299 -
(2)洞身按照303#公路下层施工支洞(0+885)为分界线,进水岸塔砼浇筑施工工程量很大,确定为本工程的重点控制性工程,其计划于2018年1月1日开工,所以进口端上游段洞室开挖支护必须利用进口交接面后与岸塔砼施工之前这个时间段完成,确保为后续的砼施工提供通道。

(3)隧洞沿线断层由多条次级错动带组成,破碎带宽度较大,岩体完整性差,为Ⅴ类围岩,围岩极不稳定,开挖该段时,为保证成洞稳定,除严格按“新奥法”施工外,开挖采用短进尺、弱爆破、早封闭、强支护的方法进行施工,必要时采用超前小导管及钢支撑预支护办法进行施工。

(4)隧洞洞身上层开挖完成后要充分考虑补气竖井施工对于下层开挖的交叉影响,施工期间要做好必要的安全预防及警戒措施。

(5)隧洞下游段洞室开挖支护计划利用303#公路直接开口上爬作为施工通道,由于303#公路路面比洞室底板砼面相对高差低5.3m ,该交叉部位存在超挖超填区,将来处理交叉口爬坡段预留岩墙及砼浇筑该部位时,除考虑施工工序安排外还要充分考虑303#公路施工通道的交通运输正常运行。

14.2 施工布置
两河口水电站位于四川省甘孜州雅江县境内的雅砻江干流上,电站坝址位于雅砻江干流与支流鲜水河的汇合口下游约2km 河段。

两河口水电站地处高山峡谷,远离人口稠密和交通发达地区,对外交通条件较差。

为了满足水电站主体工程施工的需要,发包人前期作了大量卓有成效的施工准备工作,创造了良好的施工外围环境,场内施工条件较为优越。

根据我单位多年的施工经验,结合本工程的规模、特点、施工环境及施工条
- 299 -
件,综合考虑施工程序、施工交通、施工安全、开挖爆破影响及均衡施工强度等因素,依照招标文件中发包人所提供的场地规划,按施工使用需求及使用功能进行规划布置。

两河口水电站场内交通网络已基本形成,工程需要利用并由发包人提供的场内交通项目主要有3#公路、5#公路、11#公路、13#公路、15#公路及其支线公路等,场内通道特性见表14-2-1。

14-2-1 场内通道特性表
放空洞洞挖支护及砼施工以现有的场内交通主干道为依托规划施工支线或施工支洞,各临时支线布置满足主体工程施工需要,道路宽度满足施工车辆的通行强度需要。

- 299 -
14.2.1 施工道路布置
(1)开挖施工
场内303#公路(至大坝2655.00m 高程的道路)与放空洞洞身相交,交点处303#公路底板高程为2664.50m ,比对应的放空洞桩号放(4)0+885m 处底板高程低5.3m ,利用303#公路作为放空洞桩号放(4)0+885~1+343.98m 洞段上、下层施工的通道。

从305#公路(至大坝2730.00m 高程的道路)分岔设置下层施工支洞,交放空洞于桩号0+201.66m 处,交点高程为2727.75m 。

利用施工支洞作为放空洞桩号放(4)0+201.66~0+885m 洞段上、下层施工以及0+000~0+201.66m 洞段下层施工的通道
放空洞桩号放(4)0+000~0+201.66m 洞段上层施工利用进口作为通道。

放空洞施工支洞特性见表14-2-2。

表14-2-2 放空洞施工支洞特性表
按照招标文件要求,本标混凝土生产供应按两阶段规划。

瓦支沟混凝土系统未形成前,本合同主体工程所需混凝土由下游低线混凝土拌和系统供应; 2017年9月后,
- 299 -
本合同工程混凝土由自建的瓦支沟混凝土系统生产供应。

放空洞砼最早浇筑日期为2017年12月6日,放空洞混凝土全部采用瓦支沟混凝土加工系统的成品混凝土。

放空洞砼施工现场道路特性见表14-2-3。

表14-2-3 放空洞砼施工道路特性表
- 299 -
①进口砼施工道路
进口引渠段、进水塔砼浇筑运输路线为:瓦支沟混凝土拌和系统→15#公路→13#公路→3#公路→305#公路→305-1#公路→明路→2745.00平台进行浇筑,路线总长4383m 。

②洞身砼施工道路 洞室砼浇筑分两部分:
桩号(放)0+000.00~桩号(放)0+931段施工路线由瓦支沟混凝土拌和系统→15#公路→13#公路→3#公路→305#公路→305#公路下层支洞→进入工作面进行浇筑,路线总长4378m 。

桩号(放)0+931~桩号(放)1+343.98段施工路线由瓦支沟混凝土拌和系统→15#公路→13#公路→3#公路→303#公路→工作面进行浇筑,路线总长4797m 。

③出口砼施工道路
挑坎混凝土浇筑由瓦支沟混凝土拌和系统→15#公路→13#公路→3#公路→301#
- 299 -
公路→明路→2625.00平台放空洞出口进行浇筑,路线总长6662m 。

14.2.2 施工供风、供水、供电
根据现场情况,洞内风、水、电供应基本路线为由发包人提供的供水接水点、供电接线站以及在支洞与正洞交叉口扩挖处设置空压机房进行解决,依照施工方案确定放空洞供风、供水、供电布置。

放空洞风水电平面布置见附图14-2-1。

14.2.2.1 施工供风
根据施工方案和工期安排,施工用风主要考虑洞挖施工时用风需求,用风设备主要考虑YT28手风钻、潜孔钻设备和小型喷混凝土设备施工用风,辅助企业供风根据系统需要配置。

为了保证供风系统的供风压力,在压风站附近设储气罐对压缩空气进行临时储存维持管内风压。

根据施工规划和工作面布置,在支洞与正洞交叉口扩挖处设供风站,选用4L-20/8型空压机,φ200供风管供风,设备接引管路按需配置。

按照放空洞施工方案,设置3处供风站供施工用风:
①303#路供风站:在平交口配置6台20m 3电动空压机(备用1台),供应洞内施工用风。

②305#路施工支洞供风站:在支洞洞口配置6台20m 3电动空压机(备用1台),供应洞内施工用风。

③进口供风站:利用布置在泄水建筑物进口的集中供风站,供应洞内施工用风。

施工供风主要设备见表14-2-4。

表14-2-4 施工供风主要设备表
- 299 -
14.2.2.2 施工供水
隧洞施工用水拟采用发包人提供的303#公路隧道中部(EL.2670m )Z6接水点和5#公路隧道出口(EL.2875m )Z8接水点分别引入,其中Z6接水点的设计水压为1.3MPa, 最大供应流量840m3/h ;Z8接水点的设计水压为0.0MPa, 最大供应流量1340m3/h 。

洞内施工供水采用直接接引,其中利用303#公路作为施工通道时施工用水从Z6接水点引入,利用新增305#公路下层支洞及进口作为通道施工时从Z8接水点引入。

支洞交叉口扩挖处设30m3蓄水池。

供水管采用DN100统一供水,洞内水管布设按1500m 长度考虑。

供水主管沿洞内一侧架设,作业段每隔30~50m 设阀门接DN50胶管至各用水设备。

施工供水主要设备见表14-2-5。

表14-2-5 施工供水系统的工程量及主要特性
- 299 -
14.2.2.3 施工供电
施工用电拟采用业主指定的电源接入点就近接驳,通过输电线路、配电所及其全部配电装置和功率补偿装置在洞口配置变压器,沿洞壁一侧架设供电线路,作业现场配置配电箱(柜),电缆或黑皮胶线引入作业面用电设备。

另配置1台400KW 发电机作为备用电源。

考虑隧洞洞挖与砼施工不在同一工序时间段施工,用电功率选取两大施工工序中间最大值。

选取规格为1000KVA 的变压器,洞内供电主要在303#公路及305#公路下层支洞交叉口扩挖部分别布置,进口供电拟采用集中设置的供电室统一接驳。

主要供电设备配置见表14-2-6。

表14-2-6 主要供电设备配置
- 299 -
施工照明以集中布置、集中控制为主。

对有特殊要求的场所,则分别设置能满足要求的照明,尽量选用高效、节能长寿的优质成套灯具,特殊场所的灯具严格按规范要求进行选用。

照明线路的敷设将在安全、经济的前提下兼顾美观,并严格按相关规范施工。

在施工作业区、施工道路、临时设施、办公区和生活区设置足够的照明。

14.2.3 施工通风、排水及除尘
14.2.3.1 施工通风
施工通风将直接影响施工进度、文明施工和员工的身体健康,通风系统布置必须满足施工人员正常呼吸及冲淡、机械废气、有害气体及降温等的最小通风量,并满足洞室最小风速。

(1)通风布置
按照自成体系的原则,综合考虑施工过程中可能的各工况制定本标段隧洞的通风方案。

上层开挖面贯通前采用混合式通风,贯通后均采用自然通风。

采用自然、机械通风相结合的通风方式,充分利用气压差,温差与风向特点,减少机械通风量,合理选择通风机型,减少通风费用。

放空洞上层开挖按3个工作面考虑,分别为进口、305#路下层施工支洞、303#路与放空洞平交处工作面。

放空洞通风特性见表14-2-7,通风布置详见《第二十三章 通风排烟、地下水处理专项处理措施》。

表14-2-7 放空洞通风特性表
- 299 -
(2)设备配置
放空洞通风设备配置见表14-2-8
表14-2-8 放空洞通风设备配置表
14.2.3.2 施工排水
根据对本标工程地下洞室布置特点以及水文地质资料的分析,放空洞地下洞室围岩一般为微透水~极微透水岩体,局部可能存在脉状裂隙承压水,一般水量较小,排水系统布置主要解决施工废水的排出。

(1)洞外排水
放空洞洞外排水系统主要施作内容包括施工区内冲沟、山洪和地下水引排,生活区生活用水的排放,进出口石方明挖边坡的排水和洞口排水系统的布置(包括临时排水和永久排水设置),为提早进洞施工创造条件。

(2)洞内排水
①进入正洞后向进口方向均为上坡开挖,顺坡排水,排水采用挖侧沟利用自然坡度
- 299 -
排水至支洞交叉口污水处理池集中排放。

②进入正洞后向出口方向均为下坡开挖,反坡排水,排水采用隧洞开挖时每隔200m 设置一个集水坑,在掌子面附近设置小集水坑,利用水泵接力抽水至支洞外污水净化池排放。

放空洞排水特性见表14-2-9。

排水方案详见《第二十三章 通风排烟、地下水处理专项处理措施》。

表14-2-9 放空洞排水特性表
施工期洞内排水包括生产废水和洞内涌水,洞内渗水量暂时考虑100m 3/h ,排水管选用直径200mm 钢管。

排水设备配置见表14-2-10。

表14-2-10 主要供水设备配置
14.2.3.3 施工除尘
- 299 -
由于爆破产生的尘量大,浓度高,考虑在施工掌子面20、40m 设置两道水幕,水幕降尘器设置在边顶拱上,爆破前10分钟打开水幕开关。

由于水幕密度大,影响洞内视线,因而,在水幕附近加强照明。

水幕降尘施工见图14-2-1。

图14-2-1 水幕降尘施工示意图
14.3 施工程序
放空洞施工工序程序见附图14-3-1。

14.3.1 洞挖支护施工程序
放空洞施工程序为以新增305#公路施工支洞及303#公路直接开口爬坡进入主洞开挖施工,进出口工作面移交后,亦作为施工通道进入正洞施工。

进口石方明挖及边坡支护在移交后进行突击完成,出口石方明挖及边坡支护安排在303#公路至出口段下层开挖完成后施工。

施工分上、下两层施工,分层开挖支护由303#场内公路、新增305#公路下层施工支洞以及进口进入正洞工作面,随后向进、出口方向开挖,在开挖前,先进行施工支洞
A-A
水幕降尘器
A
20m
A
- 299 -
与305#公路隧洞相交处以及303#公路开口爬坡处扩挖,同时加强洞室相交部位及扩挖部位的锚喷支护,作为布置各种临时设施的施工场地。

上层段开挖支护由新增305#公路下层支洞进入后,由交点0+201.66向出口方向进行开挖, 开挖里程为0+201.66~0+885,施工长度为683.34m ,由303#公路直接开口上爬施工其至出口段上层,开挖里程为0+885~0+1343.98,施工长度为458.98m ,进口工作面交接后利用进口通道施工其至305#公路下层支洞段,施工里程为0+000~0+201.66,施工长度为201.66m ;下层段及底板保护层开挖支护由305#公路下层支洞进入后,由交点0+201.66分别向进出口方向分为两个工作面进行开挖,施工里程合计0+000~0+885,施工长度为885m 。

0+885~1+343.98段合计总长458.98m ,下层及底板保护层开挖支护由303#场内公路作为通道进行施工。

14.3.2 砼施工程序
依据放空洞工程由岸塔式进口、无压隧洞段及挑 流鼻坎三部分组成,又根据其三个组成部分分别有其独立的施工道路与其相连,故在放空洞控制性工期比较紧凑的情况下,放空洞砼施工程序如下:
进口保护层及进口至305-2#道路处洞室开挖完成后,进行放空洞进口作业面的砼施工,及洞室(放)0+000.00~(放)0+201.00段砼的侧顶拱衬砌。

出口保护层及出口至303#道路处洞室开挖完成后,由303#路进入进行洞室(放)0+931.00~(放)1+343.98段砼的侧顶拱砼衬砌;待305#公路下层支洞至303#公路处洞室开挖完成后,由305#公路下层施工支洞进入进行洞室(放)0+201.00~(放)0+931.00段砼的侧顶拱衬砌;待3#导流洞施工完成,不再用303#施工道路后再进行303#道路与放空洞贯通工作面的超挖部分回填砼的施工。

待边顶拱衬砌砼达到一定强度,进行洞室底
- 299 -
板砼衬砌施工。

最后进行放空洞出口挑流鼻坎的砼施工。

14.4 石方明挖施工方案及方法
14.4.1 施工说明
受其他承包人向本合同交面时间的影响,进口交面时间为2017年7月1日,出口交面时间为2017年4月1日。

根据施工工序安排拟先进行进口保护层明挖,总方量为11710m 3,隧洞进口交面后立即着手保护层明挖、边坡支护施工以及现场表面排水设施布置,施工时段计划为2017年7月1日至2017年7月10日,计划工期为10天。

出口石方保护层明挖总方量为2110m 3,根据施工工序安排在303#场内公路至出口段下层开挖完成后进行,大体分两阶段施工,一期施工先进行保护层开挖与边坡支护,施工时段计划为2017年12月1日至2017年12月5日,计划工期为5天。

二期施工为洞外挑流鼻坎段底板基础开挖及护坦边坡防护,施工时段计划为2020年2月1日至2020年4月1日。

14.4.2 施工工艺
详见《第二十六章 用于本工程的主要施工工艺》。

14.4.3 施工方案及方法
采取自上而下的程序进行保护层石方开挖,按3-5m 分层,采用反铲直接装车。

石方采用YT-28手风钻钻孔,光面爆破,出渣配置4.6m 3沃尔沃装载机与33.5t 自卸汽车装渣运输至瓦支沟2#弃渣场,边坡锚喷支护采用TK961湿喷机施工,锚筋束采用潜孔钻钻孔,钻爆方案参照洞室底板保护层开挖。

- 299 -
(1)测量
① 会同监理人员接收测量控制网点,用TCR302全站仪和Ti007水准仪校核测量控制网点,并加密施工控制网点。

② 根据规范要求和监理工程师审批的方案测量原始地形图和断面图。

③ 将成果报监理工程师获得批准后,放施工开口线并进行现场控制。

(2)排水设施布置
在开挖前,根据实际地形,沿开口线布置截水天沟,拦截坡面汇集水,在各级马道内侧修建排水沟,排水沟采用浆砌石砌筑,净空尺寸不得小于30×30cm ,定期组织人员检查和清理,以确保排水畅通。

(3)场地清理
场地清理包括植被清理和表土清理。

植被清理时,清理范围延伸至离施工图所示最大开挖边线或建筑物基础边线(或填筑坡脚线)外侧至少5m 的距离(但不得超过征地范围),人工砍伐树木,割除杂草和灌木。

表土清理时,边坡上部表土由人工清理,中下部采用推土机集料。

(4)明挖施工
按“自上而下、分层分段开挖”原则进行开挖施工,光爆参数见表14-4-1。

表14-4-1 光面爆破开挖钻孔参数表
- 299 -
(5)爆破过程控制
①钻孔完成并经质检合格后,钻孔机具及人员立即撤离钻爆区。

②堵孔是影响爆破效果的关键因素之一,务必认真对待。

堵孔用专制炮泥进行堵塞。

堵孔必须堵至孔口。

所有炮孔装药完毕并经检查合格后,即可进行孔外联网作业,用非电雷管进行起爆。

③炮孔的装药、堵塞和引爆线路的联结,应由经考核合格的炮工进行。

炮孔经检查合格后,方可进行装药爆破;炮孔的装药、堵塞和引爆线路的联结,严格按批准的钻爆设计进行施作,严格按照爆破设计图进行装药、用非电雷管联结起爆网络,最后由炮工和值班技术员复核检查,确认无误,撤离人员和设备,炮工负责引爆。

④在施工过程中,开挖爆破作业时存在着一定的交叉作业,需做好爆破安全防护工作。

爆破规模为松动爆破,严格按设计装药,做好炮孔堵塞。

定时放炮,并在上下游300m 范围内设置警戒区,放炮时,除爆破施工人员,其它人员车辆一律不得进入警戒区。

在主要交通线位置及人居住部位设置安全屏障,对爆破体增加铺盖,对爆破区建筑物增加保护。

(6)爆后排烟、排险
①每次爆破后,待烟尘消散后爆破人员方可进入爆破区域内进行检查。

检查的内容主要包括:有无瞎炮,有无危石等情况。

若无补炮,则及时通知解除警报,恢复洞外的车辆流通。

②高位危石处理,采用挖掘机与人工持撬棍配合对危石及碎块进行初步清理,保证进入人员及设备的安全;出渣完成后,有专职安全员进行检查,存在较大危险隐患的部位,联系地质工程师确定临时支护方案,确保开挖一层支护一层。

如遭遇破碎带,在进行安全处理后,可先湿喷一层5cm 厚混凝土,出渣后再次进行安全检查及处理,并进
- 299 -
行系统支护及加强支护。

在施工过程中,经常检查已开挖洞段的围岩稳定情况,清撬可能塌落的松动岩块。

经检查一旦发现瞎炮,必须立即处理。

处理瞎炮可视具体情况采用重新起爆法、打平行眼装药引爆法、掏空炮泥药包引爆法等方法。

(7)出渣及清底
采用挖掘机装渣,33.5t 自卸汽车出渣,出渣完毕后用挖掘机清理工作面积渣,为下一循环钻爆作业做好准备。

(8)边坡支护
边坡支护施工类型设计为砂浆锚杆(锚筋束)支护、湿喷混凝土,具体施工工艺详见本章14.5洞室支护施工方案及方法。

14.5 洞室开挖及支护施工方案及方法
14.5.1 施工方案
放空洞(即4#导流洞)洞身开挖断面为11.3~13.3m ×17.12~20.15m (宽×高),拟分为上、下两层施工,按照招标文件技术条款要求底板开挖预留2m 保护层,分别布置303#公路和新增305#公路下层支洞作为施工通道。

进口交面后亦作为施工通道进入正洞施工,以缩短直线工期。

放空洞洞室开挖支护施工程序及工艺见第二十六章《用于本工程的主要施工工艺》,放空洞分层开挖方案见图14-5-1。

上层开挖采用导洞(8.5m ×8.5m 宽×高)先行,两侧边墙扩挖跟进的方式施工。

353E 型三臂凿岩台车钻孔,周边光面爆破并及时进行系统锚杆支护,边墙和拱顶支护采用锚杆台车钻孔,湿喷台车进行喷砼施工。

上层开挖作业示意见附图14-5-1。

下层开挖拟采用潜孔钻垂直孔爆破孔并及时进行系统锚杆支护,边墙支护采用锚杆
- 299 -
台车钻孔,湿喷台车进行喷砼施工,边墙预裂爆破。

底板保护层采用YT28风钻钻孔,光面爆破,滞后中槽开挖20~30m ,与中槽梯段开挖平行作业;边墙开挖后,及时进行断层破碎带等支护,与开挖交替作业。

下层及保护层开挖作业示意见附图14-5-2。

布孔装药采用自行式剪型高空作业平台车,爬坡度达40%,能够保证施工人员方便的在作业平台车上完成布孔、装药等工序。

各层开挖均采用VOLVO-L180F 装载机装渣,33.5t 沃尔沃 A35FFS 自卸汽车出渣。

开挖后及时进行锚杆、钢支撑、挂网、喷混凝土等支护施工。

锚杆钻孔采用手风钻配合凿岩台车钻孔,人工安装;平台车或台架配合人工进行挂网和支立钢支撑;采用湿喷台车喷射混凝土,喷射混凝土前期采用自备拌和机拌合喷射混凝土料,后期采用瓦支沟系统拌合供应,喷射混凝土采用砼运输车运送。

放空洞开挖分层高度见表14-5-1,分层开挖方案见表14-5-2。

放空洞开挖分层见附图14-5-3。

表14-5-1 放空洞开挖支护分层高度表
表14-5-2 放空洞分层开挖方案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