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罗尔和她的小猫磨课资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
《卡罗尔和她的小猫》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认识本课“卡、罗、尔”等15个生字,学习多音字“待、答、间”。
交流积累的词语和AABB的词语。
2、知道怎样默读,能在默读中读出自己的感受,了解故事大意,并根据板书提示,说出故事大概内容。
3、再次默读课文,边读边画出文中有趣的内容和大家交流。
想象小猫热闹的场面,根据文中内容,进行以“家里来了很多小猫。
家里成了小猫的乐园。
”为开头写话训练。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今天老师要给大家介绍一位新朋友,她叫“卡罗尔”。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第8课卡罗尔和她的小猫。
伸出小手和老师一起写课题。
“卡”的字形,“不上不下,就是卡住了的卡。
”“罗”上面是个扁四,注意里面是两个小竖,下面一个夕阳的夕。
“尔”是你的右半边。
这三个字常出现在外国人名中。
你们猜猜卡罗尔是男孩还是女孩。
你是怎么知道的?对了,“她”是女字她。
我们一起读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四人小组由组长带领轮读课文,大家注意要互相帮助和纠正错误。
2、文中有几处多音字,老师来检测一下你们读准了吗?
卡罗尔把软垫放在篮子里,就待(dāi)在家里等起小猫来。
这是一只黑白相间(jiàn)的小猫。
屋里冷冷清清的,连滴滴答(dā)答的钟声都听得见。
3、下面是故事里一些较难读的词语,你们想试着读一读吗?
丁零零多余免费告别舒适
绒线团软垫滑稽糊涂赠送
喵喵叫抽屉橱柜端出挑选
扑扑地照顾蹭着厨房亲热
4、谁能说说你在这篇课文里积累了哪些词语。
5、找出词语中AABB类型的词语,说说你还积累了哪些这样的词语。
6、同桌拿出字卡互测生字,并互相帮助识记,交流方法。
三、学习默读,感悟内容。
1、今天的故事很长,我们要用一中新的方法来学习。
知道什么是默读么?对了,就是“不
出声,不指读,用眼看,用心读。
”下面我们就默读课文,想想故事里发生了什么事?
哪些地方你读出了感受?
2、同学交流感受。
3、故事从“卡罗尔一直想要一只小猫”开始,谁能接着用简单的话来讲讲这个故事。
师板书:一直想要登广告有了很多小猫又登广告
送走小猫有一只小猫藏起来没被送走终于有了
4、看着黑板上的提示试着说一说。
5、刚才我们理清了故事的内容,再次默读课文,速度要快一点,对你刚才感兴趣的内容
读得仔细一些,觉得哪些地方写得有趣就用直线画下来。
6、交流课文写的有趣的段落。
不一会儿,门铃又响了,进来一位叔叔,真滑稽,他的每个衣袋里都有一只小猫。
他一蹲下,小猫就扑扑地一个个跳出来,朝屋里跑。
⑴找找课文中有一个词说出了这个叔叔此时的样子。
⑵哪几句话说出他滑稽的样子。
⑶读出你的感觉来。
晚上,家里可不得了了,小猫在钢琴上跳来跳去,丁丁冬冬响成一片。
小猫钻进抽屉里、橱柜里。
有人从门外进来,门后会突然扑出一只小猫,吓人一大跳。
⑴读读这段话,说说你能想到什么?
⑵想想一下小猫还有哪些淘气的事情?
⑶说说这段话里哪些词语用的好。
7、拿出写话训练题纸:
好多小猫都来了,家里成了小猫的乐园。
它们有的,有
的,有的,还有的。
真是有趣极了!
8、交流讲评写话。
四、总结,课后拓展
我国著名作家老舍先生也有一篇文章写了猫,叫《我家的一只猫》。
下节课,除了继续学习《卡罗尔和她的小猫》,我们还要欣赏一下老舍爷爷笔下的小猫。
课后反思:
本课是二年级下册的第一篇略读课文,课后题中第一次明确要求默读课文,并画出文中有趣的地方。
我制定的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1、认识本课“卡、罗、尔”等13个生字,学习多音字“待、答、间”。
交流积累的词语和AABB的词语。
2、知道怎样默读,能在默读中读出自己的感受,了解故事大意,并根据板书提示,说出故事大概内容。
3、再次默读课文,边读边画出文中有趣的内容和大家交流。
想象小猫热闹的场面,根据文中内容,进行以“家里来了很多小猫。
家里成了小猫的乐园。
”为开头写话训练。
从课堂实际教学来看,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过多,目标中的“过程与方法”不明确,学习结果不可测,导致没有完成设定的学习目标。
就学习默读这一板块来说:这是在课本中第一次明确要求进行默读训练,但是“过程与方法”呈现的只是运用了学生已有的默读经验进行默读,没有真正的分步教会学生怎样进行默读。
本节课的默读指导,应该帮助学生一步一步的了解实际操作方法。
第一步:让学生从“默读”的字面上理解什么是默读,并说说你以前是怎样默读的。
第二步:默读课文的1——11段,老师看看谁做到了“不出声,不指读”。
第三步:读了这部分,说说都有谁,他们做了什么?第四步:把老师写在黑板上的关键词用自己的话连起来说说这部分讲了些什么。
到此为止,学生才是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习默读。
学生自己的学习具有可操作性,老师的教学任务具有可检测性,学生的学习才是有效的。
通过这次的教学研讨,我认为课堂的有效还需要教师钻研怎样运用教材教课程,把一节一节的语文课上成语文技能的教学课,学生学起语文就会简单了。
《卡罗尔和她的小猫》教学目标分析及修改
乔霞、武燕
学习目标:
1、认识本课“卡、罗、尔”等13个生字,学习多音字“待、答、间”。
交流积累的词语和AABB的词语。
分析原因:
目标点定的多,应该少而准,如:交流积累的词语和AABB的词语,并非第一次接触,学生练习较多,掌握较为熟练,因此可以省略。
依据课标第一学段要求: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
认识常用汉字1600左右。
目标修改为:
自主识字,同桌交流,认会本课中的“卡、罗、尔、适、余、垫、洛、喵、绒、屉、免、糊、涂、厨、蹭”等15个生字,学习多音字“待、答、间”,知道多音字要根据意思选择读音,会在语言环境中正确使用。
2、知道怎样默读,能在默读中读出自己的感受,了解故事大意,并根据板书提示,说出故事大概内容。
分析:对于默读的要求,课标中第一学段的要求仅是:学习默读。
而第二学段中默读的要求才为:初步学会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
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
第三学段中默读要求:有一定的速度,一分钟不少于300字。
因而了解故事大意,并根据板书提示,说出故事大概内容,这个目标定得有些高。
目标修改为:
学习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尝试在默读中知道“谁在干什么”。
3、再次默读课文,边读边画出文中有趣的内容和大家交流,想象小猫热闹的场面。
根据文中内容,进行以“家里来了很多小猫。
家里成了小猫的乐园。
”为开头写话训练。
分析原因:
这个目标中“边读边画出文中有趣的内容和大家交流,想象小猫热闹的场面”,制定比较贴近学生学习。
根据文中内容,进行以“家里来了很多小猫。
家里成了小猫的乐园。
”为开头写话训练。
课堂时间有限,可以当成课后作业,回家完成。
目标修改为:
3、再次默读课文,边读边画出文中有趣的内容和大家交流,想象小猫热闹的场面。
《卡罗尔和她的小猫》提问的有效性分析
1. 你们猜猜卡罗尔是男孩还是女孩。
你是怎么知道的?
这个提问是有效的,理解课题用了“她”,说明主人公是个女孩。
2.四人小组由组长带领轮读课文,大家注意要互相帮助和纠正错误。
这是个指令性的提问,是有效的,交代清楚了学生该怎么活动。
3.文中有几处多音字,老师来检测一下你们读准了吗?
这个提问是无效的,这几个多音字是新授内容,不能用检测来处理。
应该先找出文中的多音字的标志“【】”,然后读准在文中的发音,引出另一个发音,最后放到语境中练习巩固。
4.下面是故事里一些较难读的词语,你们想试着读一读吗?
这个提问是有效的,引起孩子的注意,提高孩子的兴趣。
5.谁能说说你在这篇课文里积累了哪些词语。
这个提问是有效的,检测孩子们读书的有效性。
6.找出词语中AABB类型的词语,说说你还积累了哪些这样的词语。
这个提问是无效的,因为这个内容在一年级已经学习过,目标定得有偏差,在这里再出现不合适,可以删去。
7.同桌拿出字卡互测生字,并互相帮助识记,交流方法。
这是个指令性的提问,是有效的,让学生明确任务。
8.今天的故事很长,我们要用一种新的方法来学习。
知道什么是默读么?
这个提问是无效的,因为学生没有作答,是老师总结出来的。
9.下面我们就默读课文,想想故事里发生了什么事?哪些地方你读出了感受?
这个提问是无效的,目标定得过高,难度大,学生不能够理解,也无法准确作答,应该一步步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10.故事从“卡罗尔一直想要一只小猫”开始,谁能接着用简单的话来讲讲这个故事。
这个提问是无效的,目标有点高,其实就是让学生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刚才我们理清了故事的内容,再次默读课文,速度要快一点,对你刚才感兴趣的内容读得仔细一些,觉得哪些地方写得有趣就用直线画下来。
这是个指令性的提问,是有效的,任务明确。
11.交流课文写的有趣的段落。
不一会儿,门铃又响了,进来一位叔叔,真滑稽,他的每个衣袋里都有一只小猫。
他一蹲下,小猫就扑扑地一个个跳出来,朝屋里跑。
⑴找找课文中有一个词说出了这个叔叔此时的样子。
这个提问是有效的,首先这是一个短小的段落,要提炼一个词比较容易,而且文中有这个词“滑稽”。
⑵哪几句话说出他滑稽的样子。
这个提问是有效的,让学生理解课文,体会文章的意思。
⑶读出你的感觉来。
这是个指令性提问,是有效的,让学生进一步感受文章。
晚上,家里可不得了了,小猫在钢琴上跳来跳去,丁丁冬冬响成一片。
小猫钻进抽屉里、橱柜里。
有人从门外进来,门后会突然扑出一只小猫,吓人一大跳。
⑴读读这段话,说说你能想到什么?
这个提问是有效的,这是在让学生想象,学生的想象力是非常丰富的。
⑵想想一下小猫还有哪些淘气的事情?
这个提问是有效的,进一步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⑶说说这段话里哪些词语用的好。
这个提问是有效的,积累文中的一些好词语:跳来跳去、丁丁冬冬。
《卡罗尔和她的小猫》有效评价监测分析
孙梅
1.下面是故事里一些较难读的词语,你们想试着读一读吗?(课件出示词语)
生读后,师评价:他们俩的声音真洪亮!
这个评价是有效评价,也是情感评价。
通过表扬肯定了两个孩子发言时的状态,同时也激发了其他孩子发言的积极性,又对全班提出了发言时要声音洪亮的要求。
2.我们把词语读准了,谁能说说你在这篇课文里积累了哪些词语?
指名三位同学说,师评价:很好。
这个评价是无效评价。
这几个孩子在读文时能做到认真、细致,能有所思有所感,对这样的孩子,应该给予表扬、鼓励,不能简单的一个“很好”就评价了孩子读书时认真细致的态度。
3.同桌拿出字卡互测生字,并互相帮助识记,交流方法。
在很短的时间内同桌互相识字后,拍手坐好。
师评价:同学们认得真快!说明对生字很熟练!
这个评价是有效评价,也是内容性评价。
通过评价,鼓励学生在读文时要读准字音,扎实掌握每个生字。
4.教给学生默读的方法后,学生用这种方法读书。
师评价:有的同学把书拿起来读课文,张老师觉得这样比较适合你的眼睛来读书。
这个评价是有效评价,也是方法性评价。
强调了学生默读时要坐势标准,这样不但保护了眼睛,而且能有效读书。
5.生默读课文,有一生坚持读完。
师评价:他读得非常认真,坚持读完了课文。
这个评价是有效评价,也是情感性评价。
先肯定了学生这样做是正确的,从而鼓励其他学生要有坚持读完书,做事坚持到底的精神。
6.生读文后,汇报“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师板书,之后生看着板书自己练习说说。
(1)一生说后,师评价:中间还要加上自己的话。
这个评价是有效评价,也是方法性评价。
教给学生怎样根据板书来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
(2)又一生说后,师评价:他加上自己的话就变得更好了。
这个评价是有效评价,也是方法性评价。
7.交流自己觉得有趣的地方。
师评价:好(三个学生的评价均为“好”。
)
这个评价是无效评价。
学生在读文后,能说出自己觉得有趣的地方,说明学生在读文时能边读边思,精心选择了自己喜欢的地方,对此,教师应该用表扬的口吻来鼓励其他孩子在读文时也能做到认真细致,边读边思。
8.出示一段文字,师为其中的“黑白相间”的“间”正音“jiân”。
师:注意是“黑白相间jiân”。
这个评价是有效评价,也是内容性评价。
教师能及时纠正学生在读文时出现的发音问题。
多音字教学片断分析
李晶
学习目标:
1、认识本课“卡、罗、尔”等13个生字,学习多音字“待、答、间”。
交流积累的词语和AABB的词语。
课堂实录:
1.出示文中带有多音字的句子,指名读句子。
她又把旧的软垫放在一个篮子里,就待[dāi]在家里等起小猫来。
这是一只黑白相间[jiàn]的花猫。
屋里冷冷清清的,连滴滴答[dā]答的钟声都听得见。
2.理解“黑白相间”。
师:什么是“黑白相间”。
生:黑的白的隔开就是“黑白相间”。
师:“间”就是隔开的意思。
“间”的另一个读音是jiān。
谁能扩词?
生:时间。
空间。
3.读句子。
评:本课为略读课文,目标中“学习多音字‘待、答、间’。
”的要求不够明确,学习要达到怎样的程度不清楚。
这个环节还兼有“理解词语”的任务。
蜻蜓点水式的读法只能对当前语境中的读音有认识,不能达到音义对应,辨义使用的目标。
课标中,关于识字的要求中读音方面“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学会用音序检字法和部首检字法查字典。
”“识字的评价,要考察学生认清字形、读准字音、掌握汉字基本意义的情况,以及在具体语言环境中运用汉字的能力,借助字典、词典等工具书查检字词的能力。
”
基于以上要求我们认为在多音字的教学中应利用多音字本身读音和意义的这一对应关
系,据词意定读音,分辨多音多义字。
在小学阶段以下三种情况居多:
1.依读音区别词性和词义的作用。
2.依读音区别用法的作用。
3.依读音区别语体的作用,主要为口语和书面语等。
多音字片段教学设计(修改稿):
1.出示句子,用横线画出句子中带有多音字的词语。
2.学生分组活动:
④号认读词语,注意读准字音。
③号说说这些字的另一个读音。
①②号你还有什么发现?
3.交流后总结:多音字在课文中用方括号标出,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读音,需要根据词语
的意思来选择。
4.出示钢琴键盘图。
理解“黑白相间”。
学生举例说说生活中还有什么是“黑白相间”的。
5.小结:像这样“隔开,不连接”就是“间”。
6.扩词:间隔、间断、间接。
7.待dāi和dài 的词义相同,当读一声时适用于口头语。
8.课堂练习:读句子,选择读音。
默读教学片断分析
刘雅婷
教学过程:
一、出示默读方法提出默读要求
1.大屏幕出示不出声不指读
用眼看用心读
2.默读要求:默读全篇课文,想想读后有什么感受,读得要细致。
实施情况:
1.学生能做到读时不出声,不指读,掌握默读方法。
2.默读要求孩子们没把握,谈得感受有些盲目,从而被老师牵的鼻子走。
分析原因:
《新课标》指出,低段阅读要求是对感兴趣的人物或事件有自己的感受、想法。
中段是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高段的要求是了解事件梗概。
从而可以看出老师在这环节对学生要求过高,牵着孩子走,没有体会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使教学效率低下。
二、再次默读
师要求:1、相对前面的默读要提高速度。
2、把觉得有趣的句子,用线画下来。
实施情况:
学生默读速度有所提高,能踊跃地说出自己觉得有趣的句子。
在孩子们跃跃欲试的时候,老师硬拉着学生分析自己出示的三段话。
分析原因:
教师还是没有以学生发现为教学突破。
形式上是让孩子们自己发现感兴趣的句子或段落,但对学生提出的段落,老师没有做到顺学而导,硬往自己的预设的段落上牵。
孩子们的思维发展受到限制,使课堂欠生动。
默读片段教学设计(修改稿):
一、出示默读了解默读的方法
1、导入:今天,我们要学习新的一种读书方法——默读。
齐读“默读”
猜一猜:默读应该怎么读?
2、出示默读方法:集中注意力、不出声、不指读。
(齐读)
二、试着默读课文1-3小节,交流感受。
速度快、在心里读、可以“边读边想”……
三、初次默读全文,想一想:这篇文章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1、交流,试着概括文章大意。
2、觉得整个故事都非常“有趣”。
四、再次默读课文,边读边划出自己认为写得有趣的句子或段落。
学生把自己喜欢句子和自然段读一读。
看谁说得有趣,那谁能读得比她更有趣呢?(鼓励学生在感悟的基础上读出有趣,享受阅读的快乐。
根据学生说的情况,出示课文插图和段落。
)
《卡罗尔和她的小猫》教学设计(修改稿)
【设计意图】
《卡罗尔和她的小猫》是新教材在小学阶段第一次出现的略读课文。
故事篇幅较大,但内容通俗易懂,能抓住孩子的心。
为体现与中年级的衔接,在教学中,真正放手让孩子们自学。
在自读自悟的基础上,由扶到放,就感兴趣的内容与同伴交流,充分享阅读的乐趣。
由于是第一次接触“默读”,采用分层法将“默读”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中,为下面几篇默读略读课文打下结实的“基础”。
【教学目标】
1. 自主识字,同桌交流,认会本课中的“卡、罗、尔、适、余、垫、洛、喵、绒、屉、免、糊、涂、厨、蹭”等15个生字,学习多音字“待、答、间”,知道多音字要根据意思选择读音,会在语言环境中正确使用。
2. 学习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尝试在默读中知道“谁在干什么”。
3. 再次默读课文,边读边画出文中有趣的内容和大家交流,想象小猫热闹的场面。
【教学流程】
一、导入、揭题。
1、出示小女孩图片。
2、亲切地喊喊小女孩的名字——卡罗尔。
提醒学生不拖读,叫名字时语速应稍快些。
3、趣味识“卡”
“卡”—上面“上”,下面“下”,不上不下“卡“住了。
(师和生加动作齐演。
)
给“卡”找朋友。
(卡通、卡车……)
4、出示课题、齐读课题。
——“卡罗尔和她的小猫”
二、初读课文,趣味识字。
1、自由读课文。
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遇到生字宝宝、多读几遍。
2、趣味识字。
●出示:橱柜厨房抽屉
(1)自由读。
发现“橱”“厨”读音一样。
比较字型,橱---厨(橱柜是木头做的),读准第二声。
出示:软垫绒线团舒适
(2)看图认读“软垫”、“绒线团”,读准“r”。
软垫、绒线团让人感觉很——“舒适”(随机理解“舒适”)。
(3)齐读。
●出示:生字带拼音。
滑稽糊涂多余端出一碟伯洛免费喵喵叫
领读—跟读(争做小老师)
●生字去拼音。
软垫绒线团舒适橱柜厨房抽屉
滑稽糊涂多余端出一碟伯洛免费
(1)、同桌对读、齐读。
●找找多音字,交交好朋友。
dāi 待在……jiàn 黑白相间……dā滴滴答答……
待{间{答{
dài 等待……jiān 中间……dá回答……
●看“伯洛”图,理解“黑白相间”的毛色。
交流生活中哪里还有黑白相间。
三、分层默读、自读自悟“趣”。
(一)、出示默读,了解默读的方法。
1、导:今天,我们要学习新的一种读书方法——默读。
齐读“默读”
猜一猜:默读应该怎么读?
2、出示默读方法:集中注意力、不出声、不指读。
(齐读)
(二)试着默读课文1-3小节,交流感受。
速度快、在心里读、可以“边读边想”……
(三)初次默读全文,想一想:这篇文章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交流,试着概括文章大意。
(四)再次默读课文,边读边划出自己认为写得有趣的句子或段落。
(1)哪些地方让你觉得有趣,为什么?边读边用“―――”画下来。
(2)把自己画下来的句子、段落默默地多读几遍,你一定会觉得其乐无穷。
(3)指名全班交流。
五、作业
课外阅读作品:《我家的小猫》、《内尔罗和爱犬》、《我的野生动物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