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昌文化的思想内涵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昌文化的思想内涵
首先,文昌文化融合了儒释道三家的思想。

儒家的仁德内核和忠孝品格,佛教的轮回转世和因果报应;道教的行善积福和福报现世,都融合到文昌文化中。

文昌神的仁德神格,决定其重视人伦道德。

如:“立身唯存忠孝,莫负君禄亲恩”,正是儒家思想。

文昌文化的“忠孝敬信”道德标准与儒家的“仁义礼智信”五常伦理道德高度一致。

文昌帝君关心现实人生,“利国利物,为国安民”,做人行事以行善为准则,以积德为根本,是道教积极倡导的思想。

文昌经诰中,劝人慈悲,戒杀,又与佛教有很深的渊源。

文昌帝君本人就经过七十二轮回的转世。

道教把文昌君直接纳入教内,封其为“元皇真君大帝”;佛教将文昌君封为“证果定惠王菩萨”,道、佛两教都在自己的庙宇里给文昌君建殿塑像,供奉香火。

其次,文昌文化深受士大夫尊崇。

文昌帝君是我国古代文章、学问、科举士子的保护神,读书人将他奉为文财神。

自古以来我国提倡学而优则仕。

宋代重视科举取士,各地祈求神灵保佑功名利禄蔚然成风,受唐宋皇帝敕封的梓潼文昌帝君自然备受文士信奉。

清初“文昌之祠遍天下”,一直是进京参加会考的考生们顶礼膜拜的圣殿。

文昌帝君是以道德化身而主科举,这是文昌崇拜的最基本特点。

元明以后,随着科举制度的规模化和制度化,对于文昌帝君的奉祀也逐渐普遍。

全国各地都建有文昌宫、文昌阁或文昌祠。

文昌文化还受到民间广泛欢迎。

文昌信仰不主张遁世清修和禁欲苦修,而是在正常人的生活中,积德行善、忠孝亲友,并且十分肯定世人通过个人的努力从而改变自身的社会地位及对富贵生活向往的精神,因此它有着广泛的民间信仰基础,给芸芸众生以精神慰藉。

(来源:中国民族宗教网-道教之音原文标题:文昌文化的历史形成和现实意义)
文昌帝君阴骘文
帝君曰:吾一十七世为士大夫身,未尝虐民酷吏;救人之难,济人之急,悯人之孤,容人之过。

广行阴骘,上格苍穹。

人能如我存心,天必赐汝以福。

于是训于人曰:昔于公治狱,大兴驷马之门:窦氏济人,高折五枝之桂。

救蚁,中状元之选;埋蛇,享宰相之荣。

欲广福田,须凭心地。

行时时之方便,作种种之阴功。

利物利人,修善修福。

正直代天行化,慈祥为国救民。

存平等心,扩宽大量。

忠主孝亲,敬兄信友。

各睦夫妇,教训子孙。

毋慢师长,毋侮圣言。

或奉真朝斗,或拜佛念经。

报答四恩,广行三教。

谈道义而化奸顽,讲经史而晓愚昧。

济急如济涸辙之鱼,救危如救密罗之雀。

矜孤恤寡,敬老怜贫,举善荐贤,饶人责己。

措衣食,周道路之饥寒;施棺椁,免尸骸之暴露。

家富,提携亲戚;岁饥,赈济邻朋。

斗秤须要公平,不可轻出重入;奴仆待之宽恕,岂宜备责苛求。

印造经文,创修寺院。

舍药材以拯疾苦;施茶水以解渴烦;点夜灯以照人行;造河船以济人渡。

或买物而放生,或持斋而戒杀。

举步常看虫蚁,禁火莫烧山林。

勿登山而网禽鸟,勿临水而毒鱼虾。

勿宰耕牛,勿弃字纸。

勿谋人之财产;勿妒人之技能;勿淫人之妻女;勿唆人之争讼;勿坏人之名利;勿破人之婚姻。

勿因私雠,使人兄弟不和;勿因小利,使人父子不睦。

勿倚权势而辱善良,勿恃富豪而欺穷困。

依本分而致谦恭,守规矩而遵法度。

谐和宗族,解释冤怨。

善人则亲近之,助德行于身心;恶人则远避之,杜灾殃于眉睫。

常须隐恶扬善,不可口是心非。

恒记有益之语,罔谈非礼之言。

剪碍道之荆榛,除当途之瓦石。

修数百年崎岖之路,造千万人来往之桥。

垂训以格人非,捐资以成人美。

作事须循天理,出言要顺人心。

见先哲于羹墙,慎独知于衾影。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永无恶曜加临,常有吉神拥护。

近报则在自己,远报则在儿孙。

百福骈臻,千祥云集,岂不从阴骘中得来者哉?
文昌帝君丹桂籍白话参考
文昌帝君说:我(文昌帝君)第十七世时作一个地方的父母官,从没有做过对不起群众和下属的事,时常帮助别人度过困难,接济别人一时的贫困,怜悯别人的孤儿,容忍、宽恕别人的过失,广泛的行善积德,上合天心。

有人如果像我(文昌帝君)这样有好心肠,上天
必定赐福于他!
于是文昌帝君就训劝世人说:汉朝时的东海人于公,做地方官时,审案量刑公平合理,昭雪冤屈,民众允服。

曾经修理家门,就造了一道能容纳四匹马经过的大门。

有人问何必修那么大?他说,他做官多积阴德,从未冤枉好人,后代必定兴旺发达,省得以后再改建了。

后来他的儿子果然做了丞相,孙子也做了御史大夫。

五代时的燕山人窦禹钧,三十多岁时还没有儿子,有一次他梦见他祖父对他说,你不但没有儿子,而且还很短命,宜快点多积阴德来挽回天命。

窦禹钧于是力行善事,救济别人,广积阴功。

数年以后,连生五子,五子都聪明俊伟,而且高中科举,五个儿子都做了官,他本人也活到八十有二。

宋朝有两兄弟宋郊、宋祁,在读书的时候,有个僧人替他们看相,说弟弟会考中状元,大哥也会榜上有名。

十几年后考完春闱,又遇到那个僧人,他对大哥宋郊说,你风采奕奕,精神饱满,更胜往昔,必定曾经救活数百万的生命,这次考试,弟弟宋祁固然可以考上状元,然而你的功名也不在他之下。

原来宋郊在十多天前,在厅堂下见到蚂蚁穴被大雨冲毁,于是编了竹片,使蚂蚁渡水而活。

同一年殿试,哪能有两个状元?宋郊心中很是疑惑。

等到放榜,宋祁第一名,宋郊第三。

然而当朝太后认为弟弟不可在哥哥之前,于是就擢升宋郊为状元了。

楚国的孙叔敖,有一次出游,遇到一条两头蛇,他就杀死并掩埋了。

回家后,他愁得连饭也吃不下。

他母亲问他发生了什么事,孙叔敖哭着说,听人说如果见到了两头蛇就会死亡,我已经见到了,害怕离你而死。

他母亲问,那条蛇在哪里?孙叔敖说,恐怕其他人看见,已经杀死并掩埋了。

他母亲说,不要害怕,听人说有阴德的人必定有善报,你必会在楚国出人头地!后来孙叔敖果然做了楚国的宰相。

由此可见,想增广你的福气,必须要心地好,时刻方便别人,积累种种阴德,利益他人,多做善行而积累福分,就像:以正直的德性教化世人,心地慈祥,爱国为民;宽宏大量,平等待人;忠于君主,孝敬双亲;尊敬兄长,待友诚信;夫妻和睦,教育子孙;不得对老师、长辈傲慢无礼;不得讥谤圣贤教诲;或者敬奉天仙,朝礼北斗、星宿;或者拜佛念经,早晚打坐悟道;报答天地恩、父母恩、国家恩、师友
恩,尊奉儒、道教、佛教三教;谈道理教化奸诈的人,讲经史开解愚昧的人;救急就像挽救快干死的鱼一样,救危就像挽救被网住的鸟一样;矜哀孤儿,抚恤寡妇;尊敬老人,怜悯贫穷;尊崇善人,推荐贤能;对人恕,对己忍;布施衣服、食物,周济在道路两旁饥寒交迫的人;布施棺材,掩埋无主尸骸,避免尸骸暴露;给无家可归的兴建房舍,为辍学儿童兴办学校;家里富有就提携亲戚朋友,遇到饥荒就赈济邻居和亲朋;用来称东西的秤准确公平,不可短斤缺两;宽恕对待雇用的工人,不可尖酸刻薄,责备苛求;出钱、出力捐印经书和善书,修建或修葺寺庙;施舍医药来医治别人的疾病,布施茶水使路人解渴去燥;在道路旁放置灯火方便行人,在河流里设置船只供人渡水;或者经常买生物来放生,或者常常吃斋持戒避免杀生;走路时常常留意,不要踩到虫子和蚂蚁;严禁烟火,不火烧山林;不在山上捕捉飞禽走兽,不到河溪边毒杀鱼虾;不宰杀耕牛,不随便丢弃字纸书籍;不谋夺别人的财产,不嫉妒别人的技艺才能;不奸淫别人的妻子女儿,不要唆别人互相争斗及怂恿别人诉讼;不破坏别人的名誉,不破坏别人的婚姻家庭;不因为个人私仇而使别人兄弟不和,不因为小小利益而使别人父子疏远;不倚仗有权有势而欺辱善良的人,不仗着富有而欺凌穷困的人;依本分,谦虚谨慎,守规矩,遵纪守法;同宗同族互相和谐,有怨有仇互谅互解;亲近善人,有助于身心德行;远避恶人,杜绝灾殃;经常赞叹别人的善事,不宣扬别人的恶事;不口是心非,讲一套做一套;把有教益的言论牢记于心,时时自勉,不要有出乎于礼义廉耻的言论,祸从口出,言为心声,要养心慎言。

剪除阻碍道路的荆棘,搬走障碍道路的瓦石;修整几百年来崎岖不平的道路,建造人们来往的桥梁;留传训言供后人鉴别是非善恶,捐赠钱财成全别人的好事善事;做人做事遵循天理,说话合乎公道人心;吃穿住行,时刻想念圣贤教诲;独行独卧,始终慎如众目睽睽。

不造作种种恶事,身体力行去做种种善事,这样就永远没有灾星加祸,常常会有吉神照耀护佑,总而言之,近报自己得福,远报子孙受益。

百福临门,万事吉祥如意,难道不是从积累阴德中得来的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