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_饮食中的有机化合物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章
第4章重要的有机化合物
第3节饮食中的有机化合物(第1课时)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饮食中的有机化合物是继烃类(甲烷、乙烯、苯)之后对有机物的进一步探索,烃的含氧衍生物在日常生产和生活中具有广泛的用途。

通过本节的学习,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认识烃的含氧衍生物的性质和用途,体会有机物的学习方法。

本节课是鲁科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2》必修第三章第三节《饮食中的有机化合物》第1课时《乙醇》的内容。

它以初中所学的乙醇的用途为增长点,通过学习乙醇的分子结构和化学性质,帮助学生构建“结构决定性质”的有机物学习的思维模式,既能巩固前面所学知识,又为后面进一步学习乙酸、糖类、油脂、蛋白质等奠定了基础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通过了解生活中乙醇的用途,认识乙醇的物理性质;通过认识乙醇的分子结构,能够辨识乙醇的官能团;能举例说明乙醇的主要化学性质,并能够正确描述相关性质的实验现象。

2.通过对乙醇结构和性质的学习,认识官能团对有机化合物性质的影响,建立以“结构决定性质”为主线的有机化合物学习模式。

素养目标:
1.培养学生观察、分析问题、归纳总结,并利用实验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培养学生用辩证观点看待化学与生产、生活关系。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乙醇的分子结构和化学性质
教学难点:从分子结构的角度认识乙醇与钠的反应、乙醇的氧化反应
【教法学法】
学案导学、问题驱动、合作学习、实验探究
实物展示:
乙醇探究的主要内容。

老师这里有一瓶乙醇,通
过观察试剂瓶中的乙醇,你能认识乙醇的哪
些性质呢?
回答:
无色特殊香味的液
体。

引出本节课
课题
一、乙醇的物理性质【设问】
你还知道生活中乙醇有哪些用途?
【问题导引】
下列叙述分别体现了乙醇的哪些物理性
质?
酒香不怕巷子深;
20℃时乙醇密度是0.789g/cm3;
用酒精洗涤试管内壁残留的碘;
用酒精清洗衣物上的中性笔痕迹;
市售酒的度数一般为3°-65°。

【投影】
色、味、态:无色、特殊香味的液体
挥发性:易挥发
密度:比水小
溶解性:能够溶解多种无机物和有机物
回答:燃料,酒,物
理降温等
回答:
挥发性;
乙醇密度比水小;
乙醇可以溶解多种无
机物和有机物,是一
种良好的有机溶剂;
乙醇与水以任意比例
互溶。

引导学生根
据生活常识
认识乙醇的
物理性质。

活动探究一
二、乙醇的分子结构【过渡】
认识一种有机物首先要认识它的结构。


面,我们就来认识乙醇的结构。

(1)初探乙醇的分子结构
根据乙醇的分子式为C2H6O,小组讨论推测
乙醇可能的结构,动手组装所有可能结构的
球棍模型,并写出其结构式。

【过渡】
到底哪种才是乙醇的结构呢?我们需要通
过实验进一步的来探究。

(2)再探乙醇的分子结构
实验
1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
1.向试管里注入
约2mL无水乙
醇,再放入一小
小组合作,拼插球棍
模型,分析并写出对
应结构式:
学生代表演示实验,
分析实验现象。

得出
乙醇的结构式
让学生自己
推测乙醇的
结构,有利于
提高学习兴
趣和空间想
象能力。

通过与钠和
水反应的对
比引导学生
块金属钠;
2.观察并记录实
验现象整理乙醇的分子结构
发现问题,解
决问题。

【归纳整理】乙醇的分子结构
分子式:C2H6O
结构式:
官能团:—OH
结构简式:CH3CH2OH或C2H5OH
【过渡】
请同学们根据钠与水反应的方程式书写钠
与乙醇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书写钠与乙醇反应的
化学方程式:
培养学生由
表及里的分
析方法,落实
基础知识
三、乙醇的
化学性质
【投影】
1.置换反应
2Na+2CH3CH2OH→2CH3CH2ONa+H2↑
介绍乙醇钠的用途
【过渡】
我们在实验室里最常用的乙醇的用途是做
分析乙醇断键的位置
了解乙醇钠的用途
让学生了解
化学知识在
生活中的应
用。

实验3
小贴士
乙醛:无色刺激性气味的液体
结构简式:CH3CHO
书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催化氧化:
动画模拟分析断键位置:
乙醇催化氧化反应的应用:
高温焊接银器、铜器时,表面会生成黑色的
氧化物。

只要把银器、铜器趁热蘸一下酒精,
就会光亮如初。

整理方程式
分析乙醇催化氧化反
应的断键位置
加强记忆
实验现象:紫色逐渐褪去。

【归纳】
乙醇与KMnO4这种强氧化剂发生反应
回答实验现象
乙醇在人体内的变化【讲解】
乙醇除了实验试剂作用下被氧化,在人体内
也可以被氧化。

当人们饮酒后,乙醇会在乙
醇脱氢酶的作用下氧化为乙醛,乙醛继续在
乙醛脱氢酶作用下氧化为乙酸,乙酸转化成
二氧化碳和水,但是一部分人体内缺少乙醛
脱氢酶,导致乙醛浓度升高。

所以在饮酒时
会看到一部分人脸色发红。

当人体内酒精浓
度过高时,会影响信使分子的传递,导致人
行动缓慢。

据调查,世界上50%-60%的交
通事故与酒驾有关。

因此我们说珍爱生命,
远离酒驾。

聆听
观察图片
通过酒精对
人体的影响
学习等,对学
生进行交通
法规、健康保
健教育。

【过渡】
你知道交警如何查酒驾吗?积极回答
介绍酒精检测仪:
(1)传统酒精检测仪
(2)新型酒精检测仪分析酒精检测仪的原

让学生感受
化学的实用
性,体现“从
生活中来,到
生活中去”的
教育理念
整合提升回忆联想
知识再现整理归纳,为今后学习埋下伏笔
当堂检测投影相关习题学生认真分析并回答加深巩固
知识点布置作业 1.全体同学完成学案基础练习部分。

2.学有余力的同学再完成学案能力提升部分复习巩固
分层作业,作
业更有针对

【板书设计】
第3节饮食中的有机化合物
乙醇
一、分子结构
二、化学性质
1.置换反应:2Na+2CH3CH2OH→2CH3CH2ONa+H2↑
2.氧化反应
(1)燃烧:CH3CH2OH + 2O2→2CO2 + 3H2O
(2)催化氧化:
(3)乙醇与KMnO4、K2Cr2O7等强氧化剂反应
学情分析
学生在初中已经学习过乙醇的化学式,并了解乙醇的部分物理性质,前两节又完成了对烃的学习,已经初步了解学习有机物的方法。

高一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信息检索,归纳整理的能力,但学生利用分子结构推理化学性质的能力还有待提高。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根据乙醇的官能团来认识乙醇的化学性质,从而帮助学生建立以“结构决定性质”为主线的有机化合物学习模式。

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培养学生探索官能团对有机物性质的影响。

让学生通过实验探究的方法根据实验中的现象得出结论,激发学生的探究灵感,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效果分析
通过本节课对乙醇的学习,学生能够利用乙醇的物理性质来分析乙醇在生产生活中的一些应用。

通过认识乙醇的分子结构,学生能够辨识乙醇的官能团,并能够从微观层面来认识乙醇,培养了学生“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的能力。

学生能举例说明乙醇的主要化学性质,并能够正确描述相关性质的实验现象。

通过对乙醇和钠的反应以及乙醇的催化氧化反应的实验探究发展了学生“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实验探究与创新意识”的核心素养。

通过乙醇汽油、酒驾检测等乙醇性质的应用发展了学生的“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核心素养。

通过对乙醇结构和性质的学习,认识官能团对有机化合物性质的影响,帮助学生建立以“结构决定性质”为主线的有机化合物学习模式。

教材分析
饮食中的有机化合物是继烃类(甲烷、乙烯、苯)之后对有机物的进一步探索,烃的含氧衍生物在日常生产和生活中具有广泛的用途。

通过本节的学习,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认识烃的含氧衍生物的性质和用途,体会有机物的学习方法。

本节课是鲁科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2》必修第三章第三节《饮食中的有机化合物》第1课时《乙醇》的内容。

它以初中所学的乙醇的用途为增长点,通过学习乙醇的分子结构和化学性质,帮助学生构建“结构决定性质”的有机物学习的思维模式,既能巩固前面所学知识,又为后面进一步学习乙酸、糖类、油脂、蛋白质等奠定了基础。

评测练习
1.下列关于乙醇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乙醇能够溶解多种有机物和无机物
B.无水乙醇在医疗上用作消毒剂
C.乙醇与水以任意比例互溶
D.由于乙醇易挥发,所以才有酒香不怕巷子深的说法
2.科学家正在研究开发新的能源。

“绿色能源”目前是研究的新能源之一,高粱玉米等绿色植物的种子经发酵、蒸馏就可以得到“绿色能源”的一种,这种物质是
A.氢气
B.甲烷
C.酒精
D.木炭
3.下列物质加入金属钠,不产生氢气的是
A.苯
B.蒸馏水
C.无水酒精
D.75%的酒精
4.(双选)乙醇分子中的化学键如图所示:
A.当乙醇与钠反应时①键断裂
B.当乙醇与钠反应时③键断裂
C.当乙醇与氧气发生催化氧化时①③键断裂
D.当乙醇与氧气发生催化氧化时①⑤键断裂
课后反思
本节课以饮食中的有机化合物-乙醇为载体,重点从生活化学与化学实验两个角度入手,开展教学。

学生在小组合作实验探究过程中,小组成员间相互交流,相互探讨,动手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了很大的提升,并逐步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勇于探究的科学精神。

但是由于高一学生刚刚开始接触有机物的结构,一部分学生感到陌生、困惑,其原因可能源于学生没有跳出无机物的固定思维模式,对有机物的结构缺乏足够认识。

因此教师要适当引导,对于学生陌生的领域尽量一语道破、一针见血以减少学生困惑,减小学习难度。

课标分析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对本节内容的要求是:搭建球棍模型认识乙醇的分子结构和官能团,认识乙醇的主要性质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结合典型实例认识乙醇的官能团与性质的关系,知道有机化合物之间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转化的。

根据这一要求,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通过了解生活中乙醇的用途,认识乙醇的物理性质;通过认识乙醇的分子结构,能够辨识乙醇的官能团;能举例说明乙醇的主要化学性质,并能够正确描述相关性质的实验现象。

2.通过对乙醇结构和性质的学习,认识官能团对有机化合物性质的影响,建立以“结构决定性质”为主线的有机化合物学习模式。

素养目标:
1.培养学生观察、分析问题、归纳总结,并利用实验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培养学生用辩证观点看待化学与生产、生活关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