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济阳县第一中学高中地理2.1热力环流和风学案1(无答案)中图版必修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1热力环流和风
【温故】
1、 知识回顾:①大气对太阳削弱作用的三种方式?
②对流层大气增温的直接热源的原因?
③大气对地面的保温效应及其保温原理的应用
【知新】
学习目标:1、通过画图,理解大气热力环流的原理并能解释城市热岛等地理现象
2、通过画图,理解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地面摩擦力对大气水平运动的影响
学习重点:热力环流的原理 ;大气的水平运动
知识梳理:
1、大气的运动分
______运动(表现为气
流的_____和_____)和
______运动(即
_____)。
2、热力环流是由于地
面________而形成的
空气____流,它是大气
运动的最简单的形式。
3、请在下图中画出热力环流的示意图,并完成填空。
(在横线上标出箭头,并在
内用G
表示高气压
或用
D
表示低气压)
A 地受热,气温____,气流______,近地面形成____气压,高空形成_____气压;
B 、
C 两地冷却,气温____,气流______,近地面形成____气压,高空形成_____气压。
水平方向上气流总是由高气压流向低气压,所以近地面空气由_____流向______,高空空气由_____流向______。
(填A 或者B 、C )
总结: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是:地区间的 不均→空气的________运动→同一水平面上_________差异→空气的_________运动→热力环流。
◆合作探究
1、由于海洋和陆地比热容不同,在滨海地区,白天陆地升温快,气温高;夜晚,陆地降温快,气温低。
试运用热力环流原理,画出滨海地区热力环流的示意图,并解释其形成过程。
2、由于人类工业生产、生活和交通运输排放出大量的废热而导致城市的气温高于
郊区的现象,称为“热岛效应”。
由此引起空气在城市和郊区之间运动,即城市风。
(1)画出博山和城郊之间的热力环流示意图。
(2)若在图中甲地建设一个水泥厂,是否合理?为什么?
高空
3、山谷风(提示:比较山顶与同一高度空气的温度差异,即山坡岩石比同一高度空气的热容量小,升温快,降温也快)
【难点突破】如何根据等压面的弯曲判断热力环流?
例题:右图是“等高面与等压面关系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1)图中①至⑤点,气压相等的是________,气压最高的是
__________,气压最低的是_____________。
(2)用“→”画出图中的热力环流。
(3)A、B两地受热的是______地,空气做 _________(“上升”
或“下沉”)运动;冷却的是______地,空气做_______(“上
升”或“下沉”)运动。
规律:根据等压面的弯曲状况,判断两处近地面(或高空)
的_______高低,画出______气流,进而画出热力环流。
根据
热力环流,再去判断气流运动状况和受热状况。
☆自主学习二:大气的水平运动——风
1、地表受热不均,使同一水平面上产生了气压差异,单位距离间的气压差叫 ________。
促使大气由高气压区流向低气压区的力叫_______________。
2、形成风的直接原因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
3、水平气压梯度力_______于等压线。
4、分析高空大气中的风向特点与原因:高空大气中的风向,是水平气压梯度力和___________共同作用的结果,风向与等压线________。
5、分析近地面大气中的风向特点与原因:近地面大气中的风向,是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
___________共同作用下的结果,风向与等压线之间_________。
6、归纳促使风形成三种力的具体影响:______________是形成风的直接原因。
该力愈大,空气向低气压区运动速度愈快,风力越大。
____________使风向逐渐偏离气压梯度力的方向,北半球向_____偏,南半球向______偏。
近地面风的流动还会受到摩擦力的作用。
摩擦力的方向与风的方向________,可以减小风速,同时影响风向。
◆合作探究:
4、根据等压线,绘制近地面的风向示意图:
1010百帕
1000百帕
900百帕
900 950 1000百帕
(北半球)(南半球)
【方法】:
①先画垂直于等压线的气压梯度力;——从高压指向低压
②再将风向针对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倾斜45°(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
5、如何根据等压线图判断风速的大小?
【随堂练习】
1、关于热力环流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指空气的垂直运动
B.指空气的水平运动
C.是大气运动的一种最简单的形式
D.是高低纬之间大气环流的总称
2、地面上不同地区的热量差异会引起空气运动。
下列示意图中符合热力环流原理的是 ( )
3、关于右图中空气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①处空气上升是因为气压高
B.③处气压较④处高,所以空气下沉
C.⑥处气温高、气压低,空气下沉补充
D.④处气温低,空气收缩下沉
图中甲图表示某海滨地区海洋与陆地表面气温日变化,
乙图表示同一海滨地区海陆之间气流运动特征。
据图分析回答4-5题。
4、由甲图可知乙图出现时间约为( )
A.6时~18时
B.18时~次日6时
C.8时~16时
D.16时~次日8时
5、产生甲乙两图现象的原因是( )
A.风带气压带的季节移动
B.海陆间热力性质的差异
C.受太阳辐射的影响
D.受地形条件的影响
6.读风向示意图图,当风速稳定后,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等压线数值①<②<③
B.a 是地转偏向力
C.此风形成于南半球
D.该风形成于高空
7.右图为北半球等压线分布和风向示意图,
风向正确的是 ( )
图1示意某一等高面。
M 、N 为等压线,其气压值分别为PM 、PN ,M 、N 之间的气压梯度相同。
①~⑧是只考虑水平受力,不计空气垂直运动时,O 点空气运动的可能方向。
回答8~10题。
8、若此图表示北半球,PM >PN ,则O 点风向为( )
A.⑥或⑦
B.②或⑥
C.④或⑧
D.③或④
9、若此图表示高空等高面,PM <PN ,则O 点风向为( )
A.③或④
B.②或⑧
C.③或⑦
D.⑥或⑦
10、近地面,空气作水平运动时,所受摩擦力与地转偏向力的全力方向()
A.与空气运动方向成180°角
B.与空气运动方向成90°角
C.与气压梯度力方向成90°角
D.与气压梯度力方向成180°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