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中物理 第十八章 原子结构 第3节 氢原子光谱课时作业 新人教版选修3-5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八章第三节氢原子光谱
基础夯实
一、选择题(1~3题为单选题,4、5题为多选题)
1.卢瑟福的原子核式结构学说初步建立了原子核结构的正确图景,解决的问题有( A )
A.解释了α粒子散射现象
B.原子中存在电子
C.结合经典电磁理论解释原子的稳定性
D.结合经典电磁理论解释氢光谱
解析:通过α粒子散射实验,卢瑟福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而经典电磁理论并不能解释原子的稳定性和氢原子光谱,A正确,B、C、D错误。

2.下列关于光谱的说法正确的是( C )
A.月光是连续光谱
B.日光灯产生的光谱是连续光谱
C.酒精灯中燃烧的钠蒸气所产生的光谱是线状谱
D.白光通过温度较低的钠蒸气,所产生的光谱是线状谱
解析:月光是反射的太阳光,是吸收光谱,故选项A错。

日光灯是低压蒸气发光,所以产生的是线光谱,故选项B错。

酒精灯中燃烧的钠蒸气属于低压气体发光产生线状谱,故选项C正确,选项D错。

3.巴耳末通过对氢光谱的研究总结出巴耳末公式1
λ=R(
1
22

1
n2
)(n=3,4,5…),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巴耳末依据核式结构理论总结出巴耳末公式
B.巴耳末公式反映了氢原子发光的连续性
C.巴耳末依据氢光谱的分析总结出巴耳末公式
D.巴耳末公式准确反映了氢原子发光的分立性,其波长的分立值并不是人为规定的
解析:巴耳末公式是依据对氢光谱的分析得出的,而不是依据核式结构总结出的,A错、C对;巴耳末公式只确定了氢原子发光中的一个线系波长,不能描述氢原子发出的各种光的波长,此公式反映出氢原子发光是不连续的,B、D 错。

4.关于经典电磁理论与氢原子光谱之间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C )
A.经典电磁理论很容易解释原子的稳定性
B.根据经典电磁理论,电子绕原子核转动时,电子会不断释放能量,最后被吸附到原子核上
C.根据经典电磁理论,原子光谱应该是连续的
D.氢原子光谱彻底否定了经典电磁理论
解析:根据经典电磁理论,电子绕原子核转动时,电子会不断释放能量最后被吸附到原子核上,原子不应该是稳定的,并且发射的光谱应该是连续的。

氢原子光谱并没有完全否定经典电磁理论,是要引入新的观念了。

故正确答
案为B 、C 。

5.关于太阳光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C )
A .太阳光谱为连续谱
B .太阳光谱为吸收光谱
C .研究太阳光谱,可以了解太阳大气层的物质成分
D .研究太阳光谱,可以了解地球大气层的物质成分
解析:弄清太阳光谱的成因。

太阳光谱是吸收光谱,是通过太阳大气层后,被太阳大气层中物质吸收后形成的光谱。

而吸收光谱的谱线与这种元素的线状谱是对应的,因此分析吸收光谱,也可了解物质的组成,故B 、C 正确。

二、非选择题
6.利用①白炽灯 ②蜡烛 ③霓虹灯 ④在酒精火焰中烧钠和钾的盐所产生的光谱中,能产生连续光谱的有__①和②__,能产生明线光谱的有__③和④__。

解析:白炽灯是炽热物体,是连续光谱,蜡烛是化学反应燃烧发光也是连续光谱;霓虹灯是稀薄气体发光,是明线光谱;在酒精火焰上钠或钾的盐,会使钠或钾的盐分解为钠离子或钾离子,即使钠或钾处于电离态,当它们向基态跃迁时,会放出光子形成钠或钾的特征谱线,形成明线光谱,所以题中①和②属于连续光谱,③和④属于明线光谱。

7.在可见光范围内波长最长的2条谱线所对应的n 和它们的波长各是多少?氢原子光谱有什么特点?
答案:n =3时,λ=6.5×10-7m ,n =4时,λ=4.8×10-7m
解析:据公式1λ=R (122-1n 2) n =3,4,5,…… 当n =3时,波长λ最大,其次是n =4时,
当n =3时,1λ1=1.10×107×(14-19
) 解得λ1=6.5×10-7m
当n =4时,1λ2=1.10×107×(14-116
) 解得λ2=4.8×10-7m
氢原子光谱是由一系列不连续的谱线组成的线状谱。

能力提升
一、选择题(1、2题为单选题,3~5题为多选题)
1.(黄冈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关于原子的特征谱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D )
A .不同原子的发光频率是不一样的,每种原子都有自己的特征谱线
B .原子的特征谱线可能是由于原子从高能级向低能级跃迁时放出光子而形成的
C .可以用特征谱线进行光谱分析来鉴别物质和确定物质的组成成分
D .原子的特征谱线是原子具有核式结构的有力证据
解析:不同原子的发光频率是不一样的,每种原子都有自己的特征谱线,故不同原子的发光频率是不一样的,每种原子都有自己的特征谱线,选项A 正确;原子的特征谱线可能是由于原子从高能级向低能级跃迁时放出光子而形成
的,故选项B正确;每种原子都有自己的特征谱线,可以用特征谱线进行光谱分析来鉴别物质和确定物质的组成成分,故选项C正确;α粒子散射实验是原子具有核式结构的有力证据,故选项D错误。

2.对原子光谱,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B )
A.原子光谱是不连续的
B.由于原子都是由原子核和电子组成的,所以各种原子的原子光谱是相同的
C.各种原子的原子结构不同,所以各种原子的原子光谱也不相同
D.分析物质发光的光谱,可以鉴别物质中含哪些元素
解析:原子光谱为线状谱,A正确;各种原子都有自己的特征谱线,故B错误,C正确;对各种原子的特征谱线进行光谱分析可鉴别物质组成,D正确。

3.下列对氢原子光谱实验规律的认识中,正确的是( AB )
A.虽然氢原子核外只有一个电子,但氢原子也能产生多种波长的光
B.氢原子产生的光谱是一系列波长不连续的谱线
C.氢原子产生的光谱是一系列亮度不连续的谱线
D.氢原子产生的光的波长大小与氢原子放电管放电强弱有关
解析:氢原子光谱是线状谱,波长是一系列不连续的、分立的特征谱线,并不是只含有一种波长的光,不是亮度不连续的谱线,选项A、B正确,选项C错误;氢原子光谱是氢原子的特征谱线,只要是氢原子发出的光,光谱就相同,与放电管的放电强弱无关,选项D错误。

4.通过光栅或棱镜获得物质发光的光谱( ACD )
A.按光的频率顺序排列B.按光子的质量大小排列
C.按光的速度大小排列D.按光子的能量大小排列
解析:光谱是将光按波长展开的,而波长与频率相对应,故A正确;光子没有质量,各种色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相同,在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B错误,C正确;由爱因斯坦的光子说可知光子能量与光子频率相对应,D正确。

5.关于光谱,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AC )
A.炽热的液体发射连续光谱
B.太阳光谱中的暗线说明太阳内部缺少与这些暗线相对应的元素
C.明线光谱和吸收光谱都可以对物质成分进行分析
D.发射光谱一定是连续光谱
解析:炽热的固体、液体、高压气体发出的是连续光谱,故A正确;太阳光谱中的暗线是太阳发出的连续光经过太阳大气层时产生的吸收光谱,故B不正确;线状光谱和吸收光谱都是原子的特征光谱,都可以用于对物质成分进行分析,故C正确;发射光谱可能是连续光谱,也可能是明线光谱,故D不正确。

二、非选择题
6.如图所示的分光镜是用来观察光谱的仪器,现有红、绿、紫三种单色光组成的复色光由小孔S进入平行光管,那么在光屏MN上的P处是__红__光,Q处是__绿__光、R处是__紫__光。

解析:分光镜是根据光的色散现象制成的。

复色光通过三棱镜后,其偏折角不同,频率大的色光,偏折角大,故紫光的偏折角最大,而红光最小。

7.氢原子光谱除了巴耳末系外,还有赖曼系、帕邢系等,其中帕邢系的公式为1λ=R (132-1n 2),n =4,5,6……,R =1.10×107m -1。

若已知帕邢系的氢原子光谱在红外线区域,试求:
(1)n =6时,对应的波长?
(2)帕邢系形成的谱线在真空中的波速为多少? n =6时,传播频率为多大?
答案:(1)1.09×10-6m (2)3×108m/s 2.75×1014
Hz
解析:(1)由帕邢系公式1λ=R (132-1n 2),当n =6时,得λ=1.09×10-6m 。

(2)帕邢系形成的谱线在红外区域,而红外线属于电磁波,在真空中以光速传播,故波速为光速c =3×108m/s ,由v =λT =λν,得ν=c λ=3×1081.09×10
-6Hz =2.75×1014Hz。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