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精细化工的发展

合集下载

精细化工有哪些特点及主要意义

精细化工有哪些特点及主要意义

精细化⼯有哪些特点及主要意义 精细化⼯是⽣产精细化学品⼯业的通称。

精细化⼯的进⾏也具备有⼀定的特点。

以下是由店铺整理的精细化⼯的内容,希望⼤家喜欢! 精细化⼯的概述 精细化⼯是当今化学⼯业中最具活⼒的新兴领域之⼀,是新材料的重要组成部分。

精细化⼯产品种类多、附加值⾼、⽤途⼴、产业关联度⼤,直接服务于国民经济的诸多⾏业和⾼新技术产业的各个领域。

⼤⼒发展精细化⼯⼰成为世界各国调整化学⼯业结构、提升⼀化学⼯业产业能级和扩⼤经济效益的战略重点。

国家适时出台相关政策,构建产学研相结合的新型技术创新组织--国家精细化⼯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以此来促进国家精细化⼯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提升⾏业整体竞争⼒。

精细化⼯率(精细化⼯产值占化⼯总产值的⽐例)的⾼低⼰经成为衡量⼀个国家或地区化学⼯业发达程度和化⼯科技⽔平⾼低的重要标志。

精细化⼯的特点 精细化学品的品种繁多,有⽆机化合物、有机化合物、聚合物以及它们的复合物。

⽣产技术上所具有的共同特点是: ①品种多、更新快,需要不断进⾏产品的技术开发和应⽤开发,所以研究开发费⽤很⼤,如医药的研究经费,常占药品销售额的8%~10%。

这就导致技术垄断性强、销售利润率⾼。

②产品质量稳定,对原产品要求纯度⾼,复配以后不仅要保证物化指标,⽽且更注意使⽤性能,经常需要配备多种检测⼿段进⾏各种使⽤试验。

这些试验的周期长,装备复杂,不少试验项⽬涉及⼈体安全和环境影响。

因此,对精细化⼯产品管理的法规、标准较多。

如药典(见《中华⼈民共和国药典》、《英国药典》)、农药管理法规等。

对于不符合规定的产品,往往国家限令其改进,以达到规定指标或禁⽌⽣产。

③精细化⼯⽣产过程与⼀般化⼯⽣产不同,它的⽣产全过程,不仅包括化学合成(或从天然物质中分离、提取),⽽且还包括剂型加⼯和商品化,由两个部分组成。

其中化学合成过程,多从基本化⼯原料出发,制成中间体,再制成医药、染料、农药、有机颜料、表⾯活性剂、⾹料等各种精细化学品。

精细化工发展趋势

精细化工发展趋势

精细化工发展趋势精细化工是指针对特定需求的细节进行研究和开发,以提高产品的质量、性能和附加值的化学工艺。

在当前全球经济快速发展和技术进步的背景下,精细化工行业呈现出以下发展趋势:1. 智能化生产: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和物联网等技术的快速发展,精细化工企业逐渐开始引入智能化生产系统,通过实时监控、智能控制和自动化生产等手段,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增强市场竞争力。

2. 绿色环保:全球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社会对环境友好型产品的需求不断增加。

精细化工企业在产品设计、生产过程中加强环保意识,推动绿色化工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减少废水、废气、废渣的排放,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3. 个性化定制:消费者需求个性化、差异化的产品越来越多,精细化工企业要根据市场需求,加强产品研发与创新,提供定制化的解决方案,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

4. 全球化竞争:全球化进程推动了精细化工行业的发展,国际市场竞争日益激烈。

精细化工企业要加强国际合作,开拓国际市场,提高产品质量和技术水平,提升自身竞争力。

5. 生物化工:生物技术的快速发展为精细化工带来了新的机遇。

生物技术的应用使得生物源性原料的利用率提高,生物催化和发酵技术的应用也使得某些反应更易实现,从而降低了生产成本。

6. 合成生物化学:合成生物化学是将工程和分子生物学的原理与技术结合起来,通过改造生物酶和代谢途径,实现一系列高效、可持续生产的过程。

合成生物化学具有环保、高产和可持续等优势,将成为精细化工的一个主要发展方向。

7. 新材料应用:精细化工与新材料产业有着密切的联系。

随着新材料技术的快速发展,精细化工企业可以将新材料应用于产品中,提高产品的性能和附加值,开拓新的市场。

综上所述,精细化工行业面临着智能化、绿色环保、个性化定制、全球化竞争等多重挑战和机遇。

精细化工企业应积极跟进技术进步,加强研发创新,提高产品质量,拓宽市场渠道,实现可持续发展。

精细化工行业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精细化工行业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精细化工行业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精细化工是指在化学原料、制造工艺及产品性能方面具有高度精确度、高品质、高附加值的化工领域。

它主要包括有机合成、无机合成、催化剂、功能高分子材料等领域。

精细化工产品广泛应用于医药、农药、染料、涂料、香料、日用化工等众多领域。

1.高速增长:精细化工行业是全球化学品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呈现出高速增长的趋势。

根据中国化工行业协会发布的数据,2024年中国精细化工行业实现产值1.5万亿元,同比增长5.8%。

2.高度集中:精细化工行业呈现出高度集中的特点,大型国有企业、跨国公司和知名民营企业占据主导地位。

这些企业具有雄厚的技术实力和研发能力,能够持续推出高附加值的精细化工产品。

3.产品结构优化: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市场需求的变化,精细化工行业的产品结构正在不断优化。

传统的精细化工产品仍然占据重要地位,同时新材料、高性能化学品等新产品也在不断涌现。

4.绿色发展:精细化工行业正积极响应国家绿色发展的政策导向,加大对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的投入。

通过技术创新和工艺改进,大量减少或消除了对环境的污染,提高了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1.创新驱动:精细化工行业将更加注重技术创新和研发能力的提升,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等的合作,推动科技成果转化。

通过自主创新和引进国际先进技术,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

2.高端产品: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要求提高,精细化工行业将逐渐向高端产品转型。

高性能化学品、精细化工中间体等领域将成为发展的重点,同时注重产品的差异化和特色化。

3.绿色可持续发展:精细化工行业将进一步加大对环境保护的投入,推动绿色可持续发展。

减少废弃物排放、节约能源、提高资源利用率等将成为行业的重要发展方向。

4.国际竞争力:精细化工行业将加强与国际市场的对接,提高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积极参与全球化合作,开拓国际市场,推动精细化工产品的出口。

综上所述,精细化工行业在技术创新、高端产品、绿色可持续发展和国际竞争力等方面都展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

精细化工现状与发展

精细化工现状与发展
5 Company Name
1.1生物化工
(c)手性技术 分子手性在自然界生命活动中起到极 为重要的作用,同样一种化学物质因手性不同,可 产生截然不同的生理效果。这使得手性合成越来越 引起人们的重视,并成为当今合成研究的热点,尤 其对于食品和医药、农药行业用品。酶催化是手性 合成的主要发展方向。 (d)生物农药 与化学农药相比,生物农药以其选 择性高、易于降解、用量少、污染小、对人畜毒性 小、环境兼容性好、病虫害不易产生抗性等诸多优 点,更加顺应现代社会对农药的要求,已成为全球 农药产业发展的新趋势。
室温固化型硅橡胶胶粘剂分类如图2所示
缩合型 脱醋酸型 脱酮肟型 脱醇型 脱丙酮型 脱 酰胺型 脱羟胺型 脱胺型 脱氢型 脱水性 单组份 硅 橡 胶 胶 粘 剂 双组分 加成型 硅氢化合物 自由基型 缩合型 脱醋酸型 脱酮肟型 脱醇型 脱丙酮型 脱 酰胺型 脱羟胺型 脱胺型 脱氢型 脱水性 加成型 硅氢化合物 自由基型
12 Company Name
CH3
CH3 O Si CH3 O
CH3 Si CH3 OH
HO
Si CH3
图1以羟基封端的聚二甲基硅氧烷 (polydimethylsiloxanePDMS, M=10000~80000,1000~ 15000mPa· s,25℃ )
14 Company Name
此外,一些全新的膜过程,如膜蒸馏、膜萃取、膜反 应、亲和膜分离等,吸取了膜分离和传统分离方法的 优点,是膜技术发展的主要方向。 纳米技术也为膜技术的发展推波助流。纳滤兼有反渗 透和超滤的工作原理,能截留易透过超滤膜的那部分 溶质,同时又可使反渗透膜所截留的盐透过,使有机 溶质同步得到浓缩和脱盐,堪称为当代最先进的工业 分离膜。 此外,能响应各种环境变化的先进智能膜材料也正在 研发之中。这些智能膜可随环境和空间的变化而变化, 以膜的形式对环境进行感知、响应。主要包括控制通 透膜材(温度敏感膜材、PH敏感膜材、电场敏感膜 材、光敏感膜材等)和传感膜材(化学传感器和生物 传感器等)。

精细化工的发展现状及未来展望

精细化工的发展现状及未来展望

精细化工的发展现状及未来展望08化工(一)班胡发丁 0803021001 精细化工是当今化学工业中最具活力的新兴领域之一,是新材料的重要组成部分。

精细化工产品种类多、附加值高、用途广、产业关联度大,直接服务于国民经济的诸多行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各个领域。

大力发展精细化工已成为世界各国调整化学工业结构、提升化学工业产业能级和扩大经济效益的战略重点。

精细化工率(精细化工产值占化工总产值的比例)的高低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化学工业发达程度和化工科技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

由于科学技术和工农业各部门的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迫切要求加快精细化工的发展,以提供各种性能优异、用途广泛的精细化学品。

由于一些工业发达国家的石油化工已发展到相当规模,并具有技术优势,能为精细化工的发展提供充足的原料、中间体和技术条件。

一些缺乏资源的工业发达国家,由于二次能源危机的冲击,不得不改变化工产品的结构,将其战略重点由石油化工转向省资源、省能源、附加价值高和技术密集的精细化工,以便用技术优势弥补资源劣势。

由于一些工业发达国家的石油化工已经发展到由量到质的转变阶段,目前其通用产品的量己能基本满足需要,故要求进一步开发新产品,开拓新的市场,那只有转向发展功能性材料、特种材料和专用商品。

由于新技术的挑战,例如新材料、生物工程、新功能元件等是新一代产业的基础技术,它与精细化工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故要求精细化工迅速发展。

一、国际精细化工的发展现状近年来,随着能源危机的出现,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各国纷纷加大了精细化工产业的开发和利用。

世界范围内都在试图依靠科技使精细化工生产出更多的能源替代品,以满足经济发展的需求。

尤其是发达国家,化工产品的精细化比例不断上升,科技投入的比例不断上升,不断研发新产品,发达国家在发展精细化工方面的另外一个特点是:十分注重科学技术的保护,严格控制技术外流,形成一定的技术垄断,保持精细化工领域的国际发展优势。

我国精细化工产业发展史

我国精细化工产业发展史

我国精细化工产业发展史
我国精细化工产业的发展可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当时我国仍处于贫困落后的阶段,原材料和技术都十分有限。

为了满足国内工业发展的需要,我国开始了从西方引进技术和设备的历程。

在20世纪70年代,在国家实施以科学技术为主导的经济建设方针下,我国精细化工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

在此期间,我国开始实现技术自主创新,先后建设了大型石油化工、农药、染料等工程,并成功研制出了一批关键技术和产品。

到了20世纪80年代,我国精细化工产业开始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1985年,国务院正式批准设立了化学工业部,统一管理我国国有化学工业的发展。

在此时期,我国石油化工、精细化工和新材料等领域的优秀企业相继涌现,如中国石化、中化集团等。

到了21世纪,我国精细化工产业的发展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在科技进步和政策支持的双重作用下,我国精细化工产品已经成为世界上重要的供应国之一。

2019年,我国精细化工行业的总产值达到3.5万亿元,占全国化工行业的比重超过35%。

未来,我国精细化工产业将继续以高质量发展为目标,加强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加快技术转型和改造升级,努力推动行业的高质量发展。

我国精细化工未来发展方向

我国精细化工未来发展方向

我国精细化工现状及发展趋势摘要:概述了精细化学工业的特点,介绍了国内精细化工行业的发展简况和国外发展精细化工的做法,指出国内近期制约精细化工行业发展的问题是:对精细化学工业的发展缺乏正确的认识;精细化工产业集中度太低;自主开发创新能力差;环境污染严重。

最后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精细化工、发展现状、趋势1、精细化工的特点中国把生产精细化学品的工业称为精细化学工业,简称精细化工。

近来有些国家专家们对精细化学产品的定义又有了一些新的见解,如欧、美等国家把产量小,按不同化学结构进行生产和销售的化学品称作精细化学品精细化工生产过程与一般化工(通用化工)生产不同,它是由化学合成(或从天然物质中分离、提取)、精制加工和商品化等三个部分组成,大多以灵活性较大的多功能装置和间歇方式进行小批量生产,化学合成多数采用液相反应、流程长、精制复杂、需要精密的工程技术;从制剂到商品化需要一个复杂的加工过程,主要是迎合市场要求而进行复配,外加的复配物愈多,产品的性能也愈复杂。

因此,精细化工技术密集程度高、保密性和商品性强、市场竞争激烈。

必要根据市变化的需要及时更新产品,做到多品种生产,使产品质量稳定,还要符合各种法规,做好应用和技术服务,才能培育和争取市场、扩大销路,才能体现出投资省、利润率和附加价值率高的特点。

20世纪80年代,中国又把那些还未形成产业的精细化工门类称为新领域精细化工。

它们是饲料添加齐I」、食品添加剂、表面活性剂、水处理化学品、造纸化学品、皮革化学品、胶粘剂、生物化工、电子化学品纤维素衍生物、聚丙烯酰胺、现烯酸及其酯、气雾剂等。

并把精细化工行业的产值怀化工行业总产值的比率称为精细化工率,以此表征中国精细化工发展的程度。

这与世界精细化工率的含义相同。

目前,世界发达国家精细化工率已达50%以上,日本的精细化工率最高,现已超过60%。

2、我国精细化工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就总量而论,我国已成为世界上主要的精细化工产品生产国之一:染料产量已稳居世界第一位,农药居第二位,涂料居第四位;总体精细化工率已达40%左右。

精细化工技术发展趋势

精细化工技术发展趋势

精细化工技术发展趋势精细化工是指通过控制反应条件、提高产物纯度以及减少副产物等手段,实现对化学反应的高效控制和优化,从而生产出具有特定功能和高纯度的化学品。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社会需求的不断变化,精细化工技术也在不断发展,以下是精细化工技术发展的一些趋势。

1.绿色化学技术的应用: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绿色化学技术在精细化工中的应用越来越受到关注。

绿色化学技术包括使用可再生资源替代化石燃料、减少化学废物的生成以及使用环境友好的催化剂等,将会成为精细化工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

2.高效催化剂的开发:催化剂在精细化工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催化剂可以加速反应速率、提高选择性和降低能量消耗。

未来,研发高效催化剂将成为提高精细化工技术的重要手段,例如开发针对特定反应的催化剂和设计更高活性的催化剂。

3.系统工程的综合应用:随着化工技术的发展,单一的反应已不再能满足市场需求,而是需要将多个反应步骤进行结合,形成一个完整的生产系统。

系统工程的综合应用使得整个生产过程更加高效、经济和可持续。

4.微反应器技术的应用:微反应器是一种将传统化学反应进行微型化的装置,具有反应速度快、传热效率高、废物产生少等优点。

未来,随着微流体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微反应器技术将得到更广泛的应用,用于制备高纯度和高复杂度的化学品。

5.研发新型功能材料:随着科技的进步,对材料的需求越来越高,传统材料已经无法满足特定的功能需求。

未来,精细化工技术将重点研发新型功能材料,如纳米材料、高分子材料等,以满足各种领域的需求。

6.数字化技术的应用: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数字化技术在精细化工中的应用也越来越重要。

通过建立反应数学模型、进行模拟和优化,可以提高反应的效率和质量,并降低生产成本。

数字化技术将成为精细化工中的重要工具,有助于实现工厂的自动化和智能化。

综上所述,精细化工技术涉及多个领域和方面的发展,包括绿色化学、催化剂、系统工程、微反应器、功能材料和数字化技术等。

浅析我国石油化工与精细化工的发展

浅析我国石油化工与精细化工的发展

浅析我国石油化工与精细化工的发展石油化工是指利用石油和天然气等烃类资源作为原料,生产各种化工产品的工业部门。

精细化工则是在石油化工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产品质量,开发和生产高附加值的化工产品。

在我国石油化工的发展中,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过程。

20世纪50年代后期,我国开始建立炼油、化肥、塑料等基础石油化工工业体系。

20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石油化工产能迅速扩大,炼油能力大幅提升,化纤、合成树脂、橡胶等化工产品的产量也明显增长。

到了21世纪,我国石油化工产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石油化工生产国之一。

在石油化工领域,我国具有一定的自主创新能力。

近年来,我国石油化工企业在技术研发、装备制造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

中石化成功开发了多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催化剂,实现了炼油工艺的突破。

中石油则通过技术创新,开发出高效抽提过程、新型PVC制备方法等,提高了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我国的石化企业还在环保技术、安全生产等方面加大了投入,推动了石油化工行业可持续发展。

与石油化工相比,我国的精细化工产业起步较晚,发展相对滞后。

精细化工产品多数高技术含量和附加值高,对技术要求较高。

这需要我国加大对技术和研发的投入,提高新产品开发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

精细化工的发展依赖于原有的石油化工产业基础。

我国石油化工产业链各个环节逐渐完善,从而为精细化工提供了丰富的原料和技术支持。

我国目前已经建立了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精细化工企业,如著名的精细化工企业华峰化学等。

这些企业主要从事高附加值的颜料、染料、医药中间体等产品的生产,具有一定的国际竞争力。

我国精细化工产业在整个国际市场中的地位仍有待提升。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精细化工产品的技术含量和品牌知名度相对较低。

精细化工产业在国内的发展也面临一些制约因素,如环保压力、资源消耗等。

我国需要进一步加强研发,提高技术含量和品牌知名度,以提升精细化工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精细化工未来发展及趋势

精细化工未来发展及趋势

精细化工未来发展及趋势精细化工的发展已成为当今世界化工行业发展的一个新趋势。

围绕我国精细化工的发展,分析我国精细化工发展现状和趋势,就国内精细化工的发展前景谈了几点看法。

1、国内为精细化工的的发展现状精细化工,即为生产精细化学品工业的总称。

国际上精细化工已有40-50个门类,10万多个品种。

精细化工生产过程是由化学合成(或天然物质中分离、提取)、制剂加工和商品化等3个部分组成。

大多是灵活性强、功能性全的生产装置和在间歇或半间歇方式进行小批量生产。

西方发达国家的精细化工发展现状。

目前,国外化学工业结构中精细化工的比重(精细化率)上升的速度非常迅速,到20世纪90年底啊末精细化工在发达国家中的比重已达55%-60%o美国20世纪70年代是40%, 20世纪80年代上升为45%, 20世纪90年代已达55%左右;日本也由20世纪70年代的35%上升到目前的50%以上;德国由20世纪70年代39%上升到目前65%左右。

我国的精细化工发展现状。

我国是发展中国家,几十年来化学工业的首要任务是保证吃穿问题,大力发化肥、农药、农膜、灌溉用橡塑管带原材料合成和橡胶加工;大力发展合成纤维(单体)和合成橡胶以及合成树脂,其数量仍有相当大的差距,石油化工产品仍有近50%的缺口。

我国的精细化工就总量而言,已成为世界上主要的精细化工产品生产国之一:染料产量居世界第一位,农药居第二位,涂料居第四位,总体的化工精细化工率约为35%,左右。

截至1999年底止,我国有精细化工企业5000余家,可生产2万多种产品,年产值逾IOOO亿元。

在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长,我国的精细化工将处于和石油化工及其他重化工同步发展的状态。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精细化工存在的突出问题:一是产业结构不合理,高科技所占比例很低,在许多领域如信息化学品磁记录材料、功能树脂等方面还有很大空白,在许多有相对优势的领域也未能形成经济优热(如某些高科技生物技术、新材料技术急待产业化或迅速扩大生产),大部分传统产品也缺乏国际竞争力;二是创新能力弱,人才资源不足,特别是阻碍精细化工发展的体制性因素仍较突出;三是环境污染已成为持续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

精细化工的发展趋势及关键技术

精细化工的发展趋势及关键技术

精细化工的发展趋势及关键技术【摘要】精细化工由于其应用范围广、技术含量高等特点在近些年来得到了飞速的发展。

本文对精细化工的概念及产品进行了介绍,分析了我国精细化工发展中面临的问题,最后对精细化工的发展趋势及其中的关键技术进行了深入探讨。

【关键词】精细化工;问题;发展趋势;关键技术引言精细化工,顾名思义就是指生产比较精细的化学产品的行业的统称。

精细化工的产品种类众多,产品的科技附加值高,其产品直接服务于各高科技领域,直接体现着一个国家的化工发展水平。

因此,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加大了在精细化工方面的研发和生产投入,以不断提高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精细化工包含的领域很广,不同的国家对此有不同的定义,通常来说,精细化工包含了医药、合成材料、食品添加剂、饲料添加剂、润滑油添加剂、电子化学品、生化产品等,随着经济及科技的不断发展,精细化学品的应用领域还在不断扩大。

一、精细化工的发展现状及面临的问题精细化工的发展起源于上世纪70年代,当时由于传统的煤化工和石油化工的工艺路线和效益不佳,导致德国、美国和日本等国的化工企业开始走精细化的路线。

他们致力于专用化工产品的生产,如仿生医疗品、抗癌药物、高效除菌剂和杀菌剂等的生产。

到上世纪末,美国和西欧国家的化工产品精细化率已经达到了60%以上,而瑞士已经高达90%。

我国的精细化工发展起步较晚,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起步,在上世纪末我国的化工产品精细化率达到了35%,与发达国家存在着明显的差距。

国内精细化工产品的80%需要进口,在比较高档的皮革涂染剂和织物整理剂方面的缺口更为明显。

总的来说,目前我国在精细化工产品的质量、产品种类及生产经验和设备先进程度方面都与国外存在着非常明显的差距。

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快速发展,一些跨国公司通过兼并和收购,调整经营结构,进行合理改组,独资和合资建立企业,使国际分工更为深化,技术、产品、市场形成了一个全球性的结构体系,并在科学技术推动下不断升级和优化。

21世纪化工发展趋势

21世纪化工发展趋势

21世纪化工发展趋势(一)提高灵敏度这是各种分析方法长期以来所追求的目标。

当代许多新的技术引入分析化学,都是与提高分析方法的灵敏度有关,如激光技术的引入,促进了诸如激光共振电离光谱、激光拉曼光谱、激光诱导荧光光谱、激光光热光谱、激光光声光谱和激光质谱的开展,大大提高了分析方法的灵敏度,使得检测单个原子或单个分子成为可能。

又如多元配合物、有机显色剂和各种增效试剂的研究与应用,使吸收光谱、荧光光谱、发光光谱、电化学及色谱等分析方法的灵敏度和分析性能得到大幅度地提高。

(二)解决复杂体系的分离问题及提高分析方法的选择性迄今,人们所认识的化合物已超过1000万种,而且新的化合物仍在快速增长。

复杂体系的分离和测定已成为分析化学家所面临的艰巨任务。

由液相色谱、气相色谱、超临界流体色谱和毛细管电泳等所组成的色谱学是现代分离、分析的主要组成部分并获得了很快的发展。

以色谱、光谱和质谱技术为基础所开展的各种联用、接口及样品引入技术已成为当今分析化学发展中的热点之一。

在提高方法选择性方面,各种选择性试剂、萃取剂、离子交换剂、吸附剂、表面活性剂、各种传感器的接着剂、各种选择检测技术和化学计量学方法等是当前研究工作的重要课题。

(三)扩展时空多维信息现代分析化学的发展已不再局限于将待测组分分离出来进行表征和测量,而是成为一门为物质提供尽可能多的化学信息的科学。

随着人们对客观物质的认识的深入,某些过去所不甚熟悉的领域,如多维、不稳态和边界条件等也逐渐提到分析化学家的日程上来。

例如现代核磁共振波谱、红外光谱、质谱等的发展,可提供有机物分子的精细结构、空间排列构型及瞬态等变化的信息,为人们对化学反应历程及生命过程的认识展现了光辉的前景。

化学计量学的发展,更为处理和解析各种化学信息提供了重要基础。

(四)微型化及微环境的表征与测定微型化及微环境分析是现代分析化学认识自然从宏观到微观的延伸。

电子学、光学和工程学向微型化发展、人们对生物功能的了解,促进了分析化学深入微观世界的进程。

21世纪生物化工发展及对策

21世纪生物化工发展及对策

21世纪生物化工发展及对策21世纪生物化工是指以生物技术为基础,利用生物体、生物催化剂等生物材料进行的化工过程和产品开发。

随着人类对环境保护的要求不断提高,以及对传统化工产品的需求减少,生物化工作为一种可持续发展的替代方案,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本文将从生物化工的现状、发展趋势以及对策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以期对生物化工的发展做出有益的探讨。

一、生物化工的现状与发展趋势1. 生物化工的现状目前,生物化工领域已经取得了一系列的突破性进展。

生物燃料、生物塑料、生物医药等领域的生物化工产品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而且在技术上也取得了较高的成熟度。

例如,生物燃料领域,生物乙醇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替代能源,生物柴油在一些国家也得到了大规模的应用。

另外,生物塑料领域,聚乳酸、聚羟基脂肪酸等生物降解塑料成为可降解的替代品,对环境保护起到了积极作用。

2. 生物化工的发展趋势(1)绿色化:生物化工作为一种可持续发展的替代方案,具有显著的环境优势。

未来,生物化工将进一步实现绿色化生产,通过降低能耗、减少废物排放等方式来保护环境。

(2)高效化:生物化工产品的制造过程通常需要经过多个步骤,包括废物处理、发酵、提取和纯化等。

未来,随着生物技术的不断发展,生物化工过程将进一步实现高效化,缩短生产周期,降低生产成本。

(3)多样化:未来,生物化工领域将进一步实现产品的多样化,满足不同领域和需求的应用。

例如,生物化工产品在医药领域的应用将进一步扩大,涉及到抗体、药物载体等多个方面。

(4)跨界融合:生物化工领域将与其他领域进行深度融合,打破学科的壁垒。

例如,生物化工与信息技术的结合,将推动生物传感器、生物芯片等新技术的发展。

二、生物化工发展的对策1. 加强研发投入:加大对生物化工领域的科研投入,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

同时鼓励大学与企业的合作,推动科研成果的转化。

2. 培养高素质人才:加强人才培养,培养多学科背景的复合型人才。

鼓励企业与高校进行合作,提供实践机会,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

精细化工发展及其前景概述

精细化工发展及其前景概述

《科技论文写作》课程考查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2007级班级:一班学号:2007######X##:##X日期:2010年3月精细化工开展与其前景概述##X〔##大学化工与能源学院,##,##,475000〕摘要21世纪科技界三大技术,即纳米技术、信息技术和生物技术,都与精细化工严密相关。

可见,精细化工在社会开展中发挥着其核心作用,并被新兴的信息、生命、新材料、能源、航天等高科技产业赋予新时代的内容和特征。

本文综合阐述了精细化工的定义与其特点,以与国内外精细化工的开展现状,与其面临的开展机遇和前景,并对绿色精细化工作了详细的阐述和前景展望。

最后指出精细化工工业开展的不足之处,并提出了可行性建议。

关键词精细化工绿色精细化工现状开展前景预测一精细化工的定义与特点1精细化工工业生产精细化学品的工业通称为精细化学工业,即精细化工[1]。

精细化工是指能增进或赋予一种〔类〕产品以特定功能或本身拥有特定功能的小批量、高性能的化学品[2]。

其生产过程与一般化工(通用化工)生产不同,它是由化学合成(或从天然物质中别离、提取)、精制加工和商品化三个局部组成,大多以灵活性较大的多功能装置和间歇方式进展小批量生产。

化学合成多数采用液相反响,流程长、精制复杂,需要精细的工程技术。

从制剂到商品化需要一个复杂的加工过程,主要是迎合市场要求而进展复配,外加的复配物愈多,产品的性能也愈复杂[3]。

精细化工开展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化学工业技术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

精细化工产品研究与开发难度大,技术密集度高,质量标准高。

精细化工的特点分为技术特点和经济特点[2]。

(1)精细化工的技术特点精细化工具有多品种、多功能、商品性强和高技术密集度的技术特性。

特别是高技术密集度,它是由几个根本因素形成的。

在实际应用中,精细化学品是以商品的综合功能出现的,这就需要在化学合成中筛选不同的化学结构,在剂型生产中充分发挥精细化学品自身功能与其他配合物质的协同合作。

21世纪的“绿色”高新精细化工

21世纪的“绿色”高新精细化工

NingxiaNormalUniversity 本科学生论文(设计)题目:21世纪的“绿色”高新精细化工姓名:贺小龙学号:201206220213院(系):化学化工学院专业:应用化学指导老师:曹江平完成时间:2015年11月12日目录中文摘要 (1)英文摘要 (2)0前言 (1)1绿色精细化工是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1)2精细化工原料的绿色化 (3)3精细化工工艺技术的绿色化 (4)3.1不对称催化合成 (4)3.2合成工艺的改革和创新 (5)3.3环境友好的反应介质 (5)4精细化工产品的绿色化 (6)5几点意见 (7)5.1加强绿色精细化工的宣传和引导 (7)5.2加快发展绿色精细化工的关键技术 (8)5.3加大科研开发和科技创新的力度 (8)5.4加强国际间的学术交流和合作 (9)6结语 (9)7参考文献 (10)21世纪的“绿色”高新精细化工摘要:绿色化学是20世纪90年代兴起的研究领域,其背景是传统的化学与化工正面临着人类可持续发展要求的严重挑战。

绿色化学的目标是从源头上防止污染、最大限度地从资源合理利用、环境保护及生态平衡等方面满足人类的可持续发展要求。

精细化工作为现代化学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正面临过程复杂和环境保护的严峻挑战。

要高效、理性地推进精细化工的发展,就要从可持续发展的高度重新审视传统的化学研究和化工过程,努力实现精细化工原料、精细化工生产工艺和精细化工产品的绿色化,最终使精细化工发展成为绿色生态工业。

关键词:绿色化学、精细化工、发展、绿色生态Twenty-first Century's "green" high-tech finechemicalsAbstract :Green chemistry is a research field in 1990s, which is a serious challenge to the traditional chemistry and chemical engineering. The goal of green chemistry is to prevent pollution from the source, to maximize the reasonable utilization of resources,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ecological balance and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huma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Fine chemical industry a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modern chemical industry, is facing a serious challenge to the process of complex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o effectively and rationally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fine chemical industry, we should re-examine the traditional chemical research and chemical proces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strive to achieve fine chemical raw materials, fine chemical production process and fine chemical products, and ultimately make fine chemical industry development.Keywords:Green chemistry, fine chemicals, development, green ecology0前言进入21世纪后,我国精细化工将从导入期进入发展期,将与化学工业及其相关行业的发展同步,其精细化工率将从40%左右发展到55%~60%,甚至达到60%以上。

21世纪精细化工的发展

21世纪精细化工的发展

21世纪精细化工的发展20世纪人们合成和分离了2285万种新化合物,新药物、新材料的合成技术大幅度提高,典型的单元操作日趋成熟,这主要当归属于精细化工的长足发展和贡献。

21 世纪科技界三大技术,即纳米技术、信息技术和生物技术,实际上都与精细化工紧密相关。

可见,精细化工还将继续在社会发展中发挥其核心作用,并被新兴的信息、生命、新材料、能源、航天等高科技产业赋予新时代的内容和特征。

1 精细化学品与精细化工精细化学品至今尚无严格定义。

一般认为精细化学品是由初级和次级化学品进行深加工而制得的具有特定功能、特定用途的小批量生产的系列产品。

多数欧美国家则将其细分为精细化学品和专用化学品。

其中,销量小的化学型产品为精细化学品,强调的是其规格和纯度而不是特殊的功能和专用性;销售量小的功能型产品为专用化学品,强调的是特殊的功能和专用性,而不是规格和纯度。

欧美国家多用专用化学品一词,用途涉及到科研生产的方方面面,而精细化学品则很少使用。

生产精细化学品的工业通称为精细化学工业,即精细化工。

国际通常是根据产品的用途分类,主要由医药、农药、兽药、染料、颜料、涂料、感光材料、磁性记录材料、印刷油墨、香精香料、化学试剂、催化剂、气雾剂、胶黏剂、表面活性剂、洗涤剂、工业清洗剂、饲料添加剂、食品添加剂、水处理剂、制冷剂、电镀添加剂、混凝土添加剂、选矿剂、沥青乳化剂、造纸化学品、汽车化学品、皮革化学品、油田化学品、电子化学品、信息化学品、各类助剂( 如纺织助剂、印染助剂、塑料助剂、橡胶助剂、高分子聚合助剂、农药用助剂、油品添加剂等) 、工业民用防雾剂、功能性树脂、生物化工产品及各类中间体等。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它逐渐从化学工业中分离出来成为一支新兴产业。

因新品种不断出现,且生产技术往往是多门学科的交叉产物,很难确定其准确范畴。

2 化工新概念21 世纪,人们更加注重产品质量、性能、使用效果和附加值。

迫切需要解决分子结构与性能的定量关系;预测化学反应的产物和新化合物化学性质;生命现象中的化学机理和纳米尺度的基本规律等重大难题。

国内外精细化工发展现状趋势

国内外精细化工发展现状趋势

国内外精细化工发展现状趋势一、世界精细化工总体发展态势综观近20多年来世界化工发展历程,各国、尤其是美国、欧洲、日本等化学工业发达国家及其著名的跨国化工公司,都十分重视发展精细化工,把精细化工作为调整化工产业结构、提高产品附加值、增强国际竞争力的有效举措,世界精细化工呈现快速发展态势,产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

进入21世纪,世界精细化工发展的显著特征是:产业集群化,工艺清洁化、节能化,产品多样化,专用化、高性能化。

精细化学品销售收入快速增长,精细化率不断提高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基于世界高度发达的石油化工向深加工发展和高新技术的蓬勃兴起,世界精细化工得到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其增长速度明显高于整个化学工业的发展。

近几年,全世界化工产品年总销售额约为1.5万亿美元,其中精细化学品和专用化学品约为3800亿美元,年均增长率在5~6%,高于化学工业2~3个百分点。

预计至2023年,全球精细化学品市场仍将以6%的年均速度增长。

2023年,世界精细化学品市场规模将达到4500亿美元。

目前,世界精细化学品品种已超过10万种。

精细化率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化学工业技术水平的重要标志。

美国,西欧和日本等化学工业发达国家,其精细化工也最为发达,代表了当今世界精细化工的发展水平。

目前,这些国家的精细化率已达到60~70%。

近几年,美国精细化学品年销售额约为1250亿美元,居世界首位,欧洲约为1000亿美元,日本约为600亿美元,名列第三。

三者合计约占世界总销售额的75%以上。

加强技术创新,调整和优化精细化工产品结构加强技术创新,调整和优化精细化工产品结构,重点开发高性能化、专用化、绿色化产品,已成为当前世界精细化工发展的重要特征,也是今后世界精细化工发展的重点方向。

以精细化工发达的日本为例,技术创新对精细化学品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过去10年中,日本合成染料和传统精细化学品市场缩减了一半,取而代之的是大量开发功能性、绿色化等高端精细化学品,从而大大提升了精细化工的产业能级和经济效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1世纪精细化工的发展20世纪人们合成和分离了2285万种新化合物,新药物、新材料的合成技术大幅度提高,典型的单元操作日趋成熟,这主要当归属于精细化工的长足发展和贡献。

21 世纪科技界三大技术,即纳米技术、信息技术和生物技术,实际上都与精细化工紧密相关。

可见,精细化工还将继续在社会发展中发挥其核心作用,并被新兴的信息、生命、新材料、能源、航天等高科技产业赋予新时代的内容和特征。

1 精细化学品与精细化工精细化学品至今尚无严格定义。

一般认为精细化学品是由初级和次级化学品进行深加工而制得的具有特定功能、特定用途的小批量生产的系列产品。

多数欧美国家则将其细分为精细化学品和专用化学品。

其中,销量小的化学型产品为精细化学品,强调的是其规格和纯度而不是特殊的功能和专用性;销售量小的功能型产品为专用化学品,强调的是特殊的功能和专用性,而不是规格和纯度。

欧美国家多用专用化学品一词,用途涉及到科研生产的方方面面,而精细化学品则很少使用。

生产精细化学品的工业通称为精细化学工业,即精细化工。

国际通常是根据产品的用途分类,主要由医药、农药、兽药、染料、颜料、涂料、感光材料、磁性记录材料、印刷油墨、香精香料、化学试剂、催化剂、气雾剂、胶黏剂、表面活性剂、洗涤剂、工业清洗剂、饲料添加剂、食品添加剂、水处理剂、制冷剂、电镀添加剂、混凝土添加剂、选矿剂、沥青乳化剂、造纸化学品、汽车化学品、皮革化学品、油田化学品、电子化学品、信息化学品、各类助剂(如纺织助剂、印染助剂、塑料助剂、橡胶助剂、高分子聚合助剂、农药用助剂、油品添加剂等)、工业民用防雾剂、功能性树脂、生物化工产品及各类中间体等。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它逐渐从化学工业中分离出来成为一支新兴产业。

因新品种不断出现,且生产技术往往是多门学科的交叉产物,很难确定其准确范畴。

2 化工新概念21 世纪,人们更加注重产品质量、性能、使用效果和附加值。

迫切需要解决分子结构与性能的定量关系;预测化学反应的产物和新化合物化学性质;生命现象中的化学机理和纳米尺度的基本规律等重大难题。

2.1 化学产品工程概念化学产品工程是近些年在英美国家发展起来的新概念,它的研究范围是如何根据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借助化学、工程和系统科学的方法来设计制造细化分类的各种新产品;如何快速高效地利用现有资源,使产品最大程度地满足用户需求。

它主要包括分子产品工程、配方产品工程、间歇生产和柔性制造技术等三方面内容,分别解决物质分子结构和分子间互相作用于性质的关系、产品的特定复合组配、生产过程优化等问题。

以往精细化学品和专用化学品的开发需要投入很大的人力和财力成本,而利用化工产品工程理论则可对此有理想的改善。

通过该理论框架下的计算机分子模拟和设计,改变了以往主要依靠实验摸索的模式,可对各种可能的产品结构进行模拟计算,在大量候选结构中选出几种可行方案,大大减少了产品的设计开发过程。

2.2 超分子化学概念超分子化学是“分子之外”的化学,与生命科学、材料科学等密切相关,是一门高度交叉的科学,被公认为是21 世纪化学发展的重要方向。

它站在化学、生物学和物理学的交汇点,研究分子之外的、通过非共价键互相作用而形成的超分子和有组织的多分子体系的复杂性,是化合物分子的“社会学”。

非共价互相作用为组分间的价键、互相作用和反应提供了环境,组成了由分子个体组成的“整体社会结构”,对分子的稳定性、易损性、缔合、离析、张力及动力学等均产生较大影响。

它的分子信息论和分子智能化概念必将为化学化工研究人员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2.3 “原子经济”反应原子经济概念由Trost 在1991年首先提出, 其意图是考察原料分子中的原子转化成产物的利用率。

理想的原子经济反应是原料分子中的原子百分之百地转变成产物, 不产生副产物或废物, 实现三废的“零排放”。

原子经济性可定量地表示为:原子利用率= 目标产物的相对分子质量/ 反应物质的相对原子质量× 100% 由上式不难看出,原子经济反应要求新开发的化工工艺不但有高的选择性,而且反应产物尽可能多的成为目标产物,最大限度地利用原料、节约资源、减少排放、降低污染。

例如传统的氯乙醇法生产环氧乙烷,因生产过程中产生氯化氢、氯化钙和水 3 种副产物,即使每一步的反应产率、选择性均为100%,这条反应路线的最高原子利用率也只有25%,每生产 1 t 环氧乙烷要产生 3 t 副产物和废物。

而乙烯空气直接氧化法由于没有副产物,使其原子利用率最高可达100%。

化学化工的总趋势是化学反应、原料、催化剂、溶剂和产品的绿色化。

开发新的原子经济反应已成为化学化工绿色化进程中的重要环节,它可使未来化工真正满足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3 21 世纪高速发展的精细化工领域3.1 生物化工生物化工是化学化工与生命科学交叉的新兴科学,是当今化学化工的前沿学科。

很多科学家认为未来的自然科学中,生物技术将要成为带头学科,甚至预言21世纪将是生物学世纪。

生物技术的发展重点在于生物催化工业化,使其成为切实的生产力。

生物催化转化条件温和、选择性高、催化剂制造成本低。

生物催化的核心是以酶为催化剂。

酶催化反应速度比非酶催化一般要快106~1 012 倍,而催化剂用量仅为传统催化剂的0.001%~1%。

酶催化一般在20~40℃、常压、pH 5~8 的条件下进行,如此温和的条件使得传统催化易发生的分解、异构、消旋和重排等副反应大为减少。

酶除极少数化学反应不能催化外,几乎能催化各种类型的化学反应,所以生物化工将会给化学工业带来一次技术革命。

生物化工的应用包括:①生物化工制品。

由于生物制备法具有众多优势,是化工生产较理想的生产方法,在国外丙烯酰胺、甲醇、醋酸、1,3- 丙二醇等许多化工产品,均实现了生物法生产。

②生物燃料。

用谷物和生物废料(如谷物茎秆、稻草、木屑等)生物法生产燃料乙醇,可使燃料乙醇生产成本大为降低;利用过剩的菜籽油、豆油或废食用油为原料,与甲醇或乙醇在酸或碱催化剂和230~250℃下进行酯交换,生成相应的脂肪酸甲酯或乙酯生物柴油。

③手性技术。

分子手性在自然界生命活动中起到极为重要的作用,同样一种化学物质因手性不同,可产生截然不同的生理效果。

这使得手性合成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并成为当今合成研究的热点,尤其对于食品和医药、农药行业用品。

酶催化是手性合成的主要发展方向。

④生物农药。

与化学农药相比,生物农药以其选择性高、易于降解、用量少、污染小、对人畜毒性小、环境兼容性好、病虫害不易产生抗性等诸多优点,更加顺应现代社会对农药的要求,已成为全球农药产业发展的新趋势。

3.2 燃料清洁化与替代产品汽车尾气是城市空气污染物的主要来源之一。

近年来不断公布的《世界燃料规范》、欧盟的《汽车尾气排放标准》、美国的《车用汽油硫含量规定》,其核心意图无非是在2008 年以前按计划降低车用汽油中的铅、硫、烯烃、芳烃等含量,逐步实现燃料清洁化。

这实际上也是给燃料油的生产技术提出了具体进展计划。

目前,燃料的清洁化和替代品开发和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①采用电控直喷式汽油发动机和高性能三效催化转化器结合,大大降低污染物排放。

②发展加氢、萃取、吸附、催化、络合、生物等脱硫技术,改善油品质量, 以保证汽车尾气三效转化器的活性,防止催化剂中毒。

③采用甲醇、乙醇、二甲醚、合成油、生物柴油、烷基化油等替代产品补充能源,逐步向氢燃料电池、太阳能方向迈进。

3.3 有机氟有机硅材料由于制冷剂CFC-11、CFC-12 逸入大气后,与臭氧发生反应,成为破坏臭氧层的主要杀手,《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协定书》列为二类控制物质。

为此,开展其替代品的制备和应用研究, 已成为当今科技界的热点之一。

氟树脂以其优异的耐温性、绝缘性、耐摩擦性、化学稳定性及润滑性,正在成为现代化工业中许多关键技术不可缺少的材料。

氟橡胶的耐热、耐油、耐溶剂、耐强氧化剂等特性,以及良好的机械性能,使之在军工、航天航空、汽车、石化等许多领域享有重要地位。

氟系涂料以其独特的性能正在建筑、重防腐、汽车涂料等领域取得惊人的发展,并将由此引发涂料市场的巨大变革。

无毒低污染、弱溶剂型氟树脂涂料和水基型环保氟树脂涂料是氟涂料的发展方向。

含氟医药具有用量少、毒性低、药效高等特点,使其在新医药品种中所占比例越来越大,备受世界关注。

许多成为精细化工领域的高附加值、新开发的、有发展前景的精特产品。

有机硅包括各种基团的硅油、硅橡胶、硅树脂和含硅低分子化合物。

它们有很好的耐高低温性能、电绝缘性,特别是介电性能不随温度变化而剧烈变化;介电常数不随频率升高而增加;耐电弧、耐漏电、耐臭氧、耐辐射、耐候、耐燃,是一种不可多得的材料。

近年来发展势头强劲。

有机硅新材料附加值高,在经济和高新技术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各国政府竞相研发此类材料。

3.4 膜的应用及制备膜是一种二维材料,厚度在纳米到微米范围,但其性能优异,应用广泛,备受关注。

膜技术是当代新型高效分离技术,与传统技术相比,具有高效、节能、易于控制、操作方便、便于放大等优势,用于各种领域,形成了新兴的高技术产业。

专家甚至把膜分离技术与设备的发展称为“第三次工业革命”。

反渗透、超滤、微滤和电渗析等是膜分离的主要方法和手段。

膜技术的推广与应用或代替其他分离技术已成为科技界的时尚话题。

此外,一些全新的膜过程,如膜蒸馏、膜萃取、膜反应、亲和膜分离等,吸取了膜分离和传统分离方法的优点,是膜技术发展的主要方向。

纳米技术也为膜技术的发展推波助流。

纳滤兼有反渗透和超滤的工作原理,能截留易透过超滤膜的那部分溶质,同时又可使反渗透膜所截留的盐透过,使有机溶质同步得到浓缩和脱盐,堪称为当代最先进的工业分离膜。

此外,能响应各种环境变化的先进智能膜材料也正在研发之中。

这些智能膜可随环境和空间的变化而变化,以膜的形式对环境进行感知、响应。

主要包括控制通透膜材(温度敏感膜材、pH 敏感膜材、电场敏感膜材、光敏感膜材等)和传感膜材(化学传感器和生物传感器等)。

3.5 胶黏剂与涂料胶黏剂今后的发展以环保型的热熔胶、水基胶黏剂和无溶剂型胶黏剂为主。

尤其是热熔胶包装、贮存、使用都极为方便,黏结速度快,适合工业部门的高效自动化操作,加之使用过程中无溶剂挥发,不污染环境,符合环保要求。

液态的反应型热熔胶黏剂具有较强的使用价值和经济价值,也将成为信息高速公路和家电产业的必需材料。

同样,涂料的发展也是以降低污染、提高性能为目标。

环保型涂料(包括各种水性涂料、粉末涂料、高固体分和辐射固化涂料)成为研究和开发的主体。

水性涂料还需要解决烘干时间长、漆膜光泽、装饰性及其他性能方面的问题。

粉末涂料固化剂有刺激性或毒性、烘烤温度较高、涂层偏厚、装饰性差等缺点,一旦得到解决,将在未来的环保型涂料中占居重要地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