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延安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探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将延安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探析
作者:张伟平
来源:《新西部·中旬刊》2017年第10期
【摘要】延安红色文化因其丰富多样性、区域优势性、历史生动性的特点,为中国革命以及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精神动力。
将红色文化融入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对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意义重大,然而在实际的教学中仍存在如“被动”灌输、主动性缺乏等问题,因此通过充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注重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等对策,切实将延安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至关重要。
【关键词】延安红色文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延安红色文化资源,是指从中国共产党成立起到延安全境解放期间,在延安所发生的革命历史事件、革命遗址,在这一时期创作的革命文章、诗篇、歌曲、戏剧等作品(物质文化)以及革命战争时期所形成的革命理论、革命经验和革命精神凝结而成的革命传统(精神文化)这两种表现形态。
[1]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西方自由化思想对我国的主流意识形态带来的冲击不小,不容忽视。
发挥延安红色文化的作用并将其融入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对教化、熏陶、培养大学生意义重大。
一、延安红色文化资源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优势
1、丰富多样性
延安作为中国革命圣地,其所具有的文化资源,特别是红色文化资源是其他地区所不具备的,是独一无二的。
据统计,延安市境内现有革命遗址 351 处,珍藏文物 3 万多件,被列为国家重点保护单位的革命遗址共13处,[2]红色资源丰富多样,为红色文化教育的开展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如组织大学生参观红色革命遗址、革命纪念馆、开展暑期实践活动等,对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极为有利。
2、区域优势性
如何充分利用延安红色文化资源,值得深入思考。
尤其是在大学生的日常学习以及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要想充分发挥红色资源的作用,这就需要创新教育形式,丰富教育内容,搭建教育平台,实实在在的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说服力,增强感染力。
延安红色文化资源可以说蕴
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将其融入到高校的教学管理以及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这是其他地区在资源配备上所缺乏的,极具地域特色。
3、历史生动性
众所周知,延安红色文化诞生于特殊的历史时期,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但是不容否定的是延安红色文化真切的反映了特定时期延安地区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追求民族解放、人民生活幸福的历史进程,延安红色文化包含的革命精神、民族精神一直代代相传,具有十分稳定的传承性。
延安红色文化资源具有丰富内涵,经受得起时间的考验,具有鲜明的历史生动性。
二、当前延安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
1、教育的主动性缺乏、“被动”灌输居多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一直是教学难题,既要让学生感兴趣,又要把知识传授给学生,这对思政教师的要求非常高。
但是当前,各大高校对于大学生的红色文化教育存在问题不少。
特别是教育的方式大多是通过讲授式、报告式的大班教学,教师一味灌输,难以吸引学生。
灌输式的传授严重制约了教学质量,只会让学生觉得是高谈阔论,对于理论的讲解自身体会不深且难以消化。
大学生正处在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这个阶段的德育教育是要发挥其主观能动性的,长期被动式的灌输可能会产生一定的逆反心理,上课积极性不高,更不要说对自己人生观、价值观的提升。
2、教学实践的形式过于简单
目前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方式无外乎采取课堂理论和课外实践两种方式。
从教学实践的形式而言,无非是参观红色革命遗址、纪念馆等,另外就是观看革命影视资料之类。
参观红色文化遗址的作用无需多言,但是时间、经费都是问题,包括有的红色文化遗址存在一地多去的现象,例如延安大学周边的杨家岭革命遗址、枣园革命遗址,大学生参观学习的次数过多,走马观花式的游览只存在于表面感受,对大学生内心所产生的实际效果大打折扣。
这种“蜻蜓点水”式的教育,并没有把延安红色文化的价值充分发挥起来。
3、师资队伍对于红色文化育人意识淡薄
当前,尽管许多高校都有课改项目,这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以往传统的教学模式,但是对于红色文化教育,高校教师教学侧重点主要偏向红色文化的内涵、理论意义方面,在学生观念上的引导还远远不足,因此影响了红色文化育人这一功能的发挥。
更为重要的是当前高校教师自身还没有认识到红色文化教育的极端重要性以及红色文化融入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紧迫性和必要性,重视程度还远远不够,甚至有一些老师在新自由主义的影响下,对红色文化的真实性存在质疑。
三、延安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优化路径
1、拓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需注重理念与实践的结合,这样才能真正把思想政治教育内化于心,从而提升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
红色文化做为一种特殊的教育资源,把红色文化资源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既是教育发展的需求,也是时代要求,更是创新充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必然路径。
首先,红色文化资源的融入,使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手段、方式、路径、内容都有了改善与提升,通过实践环节,有利于学生视野的拓宽;其次,红色文化资源需要多维度、多角度、多方面的深挖,进一步完善加工,如红色文化活动举办,红色经典阅读教材的编写等。
2、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式
红色文化资源在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不同于其他教育内容,尤其需要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统一,这是教育内容决定的,也是教育内容所需要表达的实效性所决定的。
首先,丰富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授课方式,由传统的填鸭式教学变为课上与课外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其次,创新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方式,红色文化资源作为一种独特的教育资源,将其融入到教学管理中,不仅工作方式有了创新与改变,与此同时也提升了教学实效。
最后,充实和拓展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内容,为相关领域研究提供了思路、方向以及新做法。
3、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首先,通过邀请领域内专家,有计划的开展延安红色文化的相关知识讲座,宣扬红色文化,营造良好氛围。
例如延安大学制定《延安大学延安精神大讲堂》规划,有力的推动了延安红色文化的传播。
其次围绕“红色延安”开展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
再次,学生社团开展以红色文化为主题的演讲比赛、征文比赛等活动,形成了良好的育人环境。
最后高校应通过校园媒体、校园网络、校园广播台等途径对延安红色文化进行宣传,巩固延安红色文化的影响力。
例如延安大学的教学楼就是用革命年代时期学校的知名校长的名字命名,周扬楼、其芳楼等,在延安大学图书馆后面镌刻名人的事迹,也营造了浓厚的宣传教育氛围。
【参考文献】
[1] 冯东飞,韩琳.延安红色文化资源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育人功能[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1(2).
[2] http:///20120222/111770.shtml.
[3] 高海娥.延安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和模式研究[D].延安大学,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