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护患配合在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中的应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探讨护患配合在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18-10-11T11:08:17.633Z 来源:《健康世界》2018年16期作者:罗勋
[导读] 结论护患配合应用于腹壁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可有效减轻患者的疼痛及皮下出血的发生,提高护理质量。
大庆人民医院 163300
摘要:目的探讨护患配合在腹壁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中的应用。
方法选取68例行腹壁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的患者,随机分为护患配合组和常规组各34例。
分别采取护患配合组和常规组进行低分子肝素钙的注射,观察两组患者的疼痛、皮下出血的指标变化。
结果护患配合组皮下注射肝素钙时疼痛程度低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7.14,P<0.01);护患配合组皮下注射肝素钙后皮下出血情况低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0.78,P<0.01)。
结论护患配合应用于腹壁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可有效减轻患者的疼痛及皮下出血的发生,提高护理质量。
关键词:护患配合;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of nurse patient cooperation in subcutaneous injection of low molecular weight heparin calcium in abdominal wall.Methods 68 cases of subcutaneous injection of low molecular weight heparin calcium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e nurse patient coordination group and the routine group with 34 cases in each group.The patients with low molecular weight heparin were injected with the nurse patient coordination group and the conventional group respectively,and the pain and subcutaneous hemorrhage indexe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observed.Results the pain degree of heparin calcium in the nursing group was lower than that of the conventional group,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x 2=67.14,P<0.01),and the hypodermic hemorrhage of the nurse and patient group after subcutaneous injection of heparin calcium was lower than that of the conventional group,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x 2=50.78,P<0.01).Conclusion the application of nurse patient cooperation in subcutaneous injection of low molecular weight heparin calcium can effectively relieve pain and subcutaneous hemorrhage 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nursing.
Key words:nurse patient cooperation;subcutaneous injection;low molecular weight heparin calcium
低分子肝素钙在临床上主要用于预防和治疗血栓栓塞性疾病,其具有使用方便,不需要监测凝血指标,以及出血和血小板减少并发症发生率低的优点,在心血管疾病治疗方面,近年来已成为替代普通肝素用于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常规药物[1]。
但在使用过程中,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易引起皮下出血、皮下血肿、硬结等不良反应。
皮下出血会阻碍药物被有效吸收,降低临床疗效,使患者产生紧张、恐惧心理,不利于患者配合治疗[2]。
为了探讨临床切实可行并能有效减少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后的局部出血,减轻患者疼痛的新方法,我们应用护患配合法收到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5年6月~11月新入住心内科的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68例,其中男42例,女26例,年龄32~60岁;均于入院后第1 d开始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4100IU/次,每隔12 h皮下注射1次,共注射7 d,每例患者注射14次,共注射952次;同时口服抗凝药物:拜阿司匹林100 mg/d、硫酸氢氯吡格雷75 mg/d。
随机分为护患配合组34例与常规组34例。
所有患者皮下注射前血小板、凝血指标均在正常范围内,腹部感觉正常,脐周皮肤无瘀血及破损,无意识障碍,能够表达注射后的反应。
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情、治疗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材料选用同一厂家生产的低分子量肝素钙注射液(河北常山生化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此针剂为一次性预装药物注射液,配套的针管内刚好有0.1 ml空气,规格为4100AXaIU/支,国药准字;H20063910。
1.2.2注射部位以患者脐部为中点,脐上下5 cm,左右10cm范围内,做"十"字线将腹部分成4个象限,注射时患者的腹壁从左向右,自上而下4个象限顺时针轮换注射,2次注射间距2 cm以上[3]。
注射时避开手术瘢痕及有斑或痣的部位。
1.2.3注射方法护患配合注射组:①注射前向患者讲解低分子肝素钙药液所产生的作用、副作用及选择腹壁皮下注射的重要性。
②告知患者腹壁皮下注射时所采取的位置、注射时间,及注射时需拇指和食指以5~6 cm距离捏提腹壁皮肤形成凸起皱褶,在注射过程中及拔针后3 min要始终保持这一皱褶,并教会患者如何用拇指和食指来捏提腹壁皮肤形成这一皱褶。
③护士选择注射部位,常规消毒腹壁皮肤后,嘱患者双腿屈膝,指导患者捏提腹壁皮肤来形成这一皱褶。
护士右手持注射器,将空气弹至注射器上方后,在皮肤皱褶最高点垂直刺入[4],进针深度为针头的2/3(根据患者胖瘦,选择进针深度,一般约1 cm,使进入脂肪层为宜),左手抽动活塞未见回血后,左手继续缓慢推注药液,推药速度一般以45 s为宜,注射完毕停留3~5 s后垂直拔针,拔针后患者继续捏提注射部位,护士棉球按压针眼3 min。
常规注射组:注射时护士左手拇指和食指捏起患者腹壁皮肤形成皱褶,右手在皮肤皱褶最高点垂直刺入,进针深度为针头的2/3,此时松开左手,左手抽动活塞未见回血后,左手缓慢推压活塞注射药液,注射完毕护士棉球按压针眼3 min。
1.3评价标准①疼痛:疼痛程度是按照文字描述评分法(VDS)来界定,即将一直线等分成5段,每个点均有相应描述疼痛的文字,其中一端表示"没有疼痛",另一端表示"无法忍受的疼痛",患者选择其中之一表示自己的疼痛程度[5]。
②皮下出血:下一次注射时观察注射部位有无皮下出血。
出血程度判断标准:皮下出血直径<0.5 cm为无;0.5~1.0 cm为轻度;1.0~
2.0 cm为中度;>2.0 cm为重度[6]。
1.4统计学方法所有数据均运用SPSS 13.0统计软件处理,采用百分率(%)进行统计描述,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种注射方法疼痛程度的比较护患配合组皮下注射肝素钙时疼痛程度低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种注射方法皮下出血情况的比较护患配合组皮下注射肝素钙后皮下出血情况低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采用垂直进针法在注射全过程保持皮肤皱褶,将局部皮肤捏起使捏起部位皮下间隙拉大,便于药物扩散,同时捏起的部位与肌肉层隔
开,防止针头刺入肌肉层毛细血管,有效的减少了皮下的出血发生率[7]。
在腹壁皮下注射护士一人操作时,左手拇指和食指捏提皮肤成一皱褶,右手执笔式垂直进针固定好针头后,无法抽动活塞,无法查看有无回血;但为了让注射全过程保持皮肤皱褶,左手无法松开,倘若右手上移抽动活塞查看有无回血时,针头不易固定,也违背了常规的基础护理操作。
2名护士操作时,容易增加患者的思想负担,造成患者过度紧张,不利于疾病的康复。
护患配合组使腹壁皮下注射的全过程皮肤保持皱褶,皮下出血情况明显低于常规组。
由于是腹壁皮下注射,大部分患者未曾听说过在此部位注射,因而产生明显的心理恐惧和不安,并担心疼痛或穿破内脏,这种不良情绪会加重患者思想负担及痛觉。
注射前应让患者和家属了解低分子肝素治疗对疾病康复的重要性,讲解注射方法及部位、药物的药理作用、不良反应,治疗过程中的配合方法、注意事项,消除患者紧张及恐惧心理。
充分调動患者的积极性和依从性,减少不良反应,提高治疗效果[8]。
护患配合组使腹壁皮下注射的疼痛程度明显低于常规组。
护患配合注射法增加了护患沟通的环节,沟通让恐惧、不安和担心的患者得到心理支持而获得安全感,使患者积极愉悦地参与到治疗过程当中来,从而减轻了皮下注射时的疼痛感和出血的发生率,增强了对治疗护理的信心,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及生活质量;促使良好的护患关系进一步融洽、升华,提升护理工作质量。
参考文献:
[l]陈纪林.心血管病患者应用低分子肝素要规范化[J].中华医学杂志,2005,85(13):868-869.
[2]秦淑辉,肖文良.择期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过程中低分子肝素钠应用的安全性与有效性评价[J].河北医药,2010,32(12):1545-1546.
[3]申荣.低分子肝素钙皮下注射方法对局部皮下出血的影响[J].基层医学论坛(中旬刊),2011,15(2):169-170.
[4]马艳华.低分子肝素钠皮下注射的新方法[J].医学信息(上旬版),2011,24(6):3534-3535.
[5]丁亚萍.基础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55.
[6]崔永玲,张广明.低分子肝素钙皮下注射按压方法与皮下出血的关系[J].护理研究,2008,3(22):619-620.
[7]薛清,倪芹.减少低分子肝素致皮下淤血的护理体会[J].新医学导刊,2008,7(9):102-103.
[8]朱继红.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的护理[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1,14(14):86-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