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湖南农业大学生物技术专业《微生物学》期末试卷A(有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2年湖南农业大学生物技术专业《微生物学》期末试卷A(有答案)
一、填空题
1、产甲烷细菌的细胞壁不含______,它属于______。
2、病毒的外壳为______,核心为______,两者共同组成______;有些较复杂的病毒还含有
包膜,主要由______或______组成。
3、从葡萄糖开始的肽聚糖生物合成过程中,最重要的4种中间代谢物是______、______、
______和______。
4、化能自养型和化能异养型微生物,生长所需的能量前者来自于______的氧化放能,而
后者则来自于______的氧化放能;生长所需的碳源前者以______为主,后者则以______为主
要来源。
5、霉菌的气生菌丝可分化出各种类型的子实体,如无性的______、______、______等;有
性的______、______和______等。
6、微生物从发现到现在的短短的300年间,特别是20世纪中期以后,已在人类的生活
和生产实践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并形成了继动、植物两大生物产业后的______。
7、微生物的生长温度三基点分别是:______、______和______。
8、植物根际微生物对植物有益的方面有______、______、______和 ______等。
9、筛选营养缺陷型的四个环节是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
10、抗原与抗体间有八类主要反应,例如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等。
二、判断题
11、产芽孢细菌的种类很多,尤其是G-细菌更多。
()
12、稀释测数用的无菌水通常是由自来水灭菌而成。
()
13、与乳酸发酵分成同型、异型相似,微生物的酒精发酵也有同型与异型之分。
()
14、DNA病毒以双链为多,而RNA病毒以单链为多。
()
15、青霉菌根据分生孢子梗的排列可分为两类,即一轮青霉和多轮青霉。
()
16、菌株的概念与克隆的概念相差甚远。
()
17、在各种微生物生长和代谢过程中,都会引起培养基pH发生不利于此过程的变化。
()
18、凡属嗜酸微生物,其细胞内环境的pH和各种酶的最适pH却都在中性pH附近。
()
19、具有前β噬菌体的白喉棒杆菌是无毒株。
()
20、Ig的单体是2价的,双体是4价的,五体则是10价的。
()
三、选择题
21、在G-细菌肽聚糖的四肽尾中,有一个氨基酸即()与G+细菌不同。
A.L-Lys
B.D-Glu
C.m-DAP
D.D-Ala
22、FAD是一类被称为()的辅基。
A.黄素蛋白
B.铁硫蛋白
C.视紫红质
D.辅酶Ⅰ
23、青霉(Penicillium)的无性繁殖产生()。
A.外生的孢囊孢子
B.外生的分生孢子
C.外生的节孢子
D.外生的游动孢子
24、腺病毒的核心是()。
A.环状dsDNA
B.环状ssDNA
C.线状dsDNA
D.线状ssDNA
25、需要载体但不能进行逆浓度运输的是()。
A.主动运输
B.扩散
C.促进扩散
D.基团转位
26、在下列四种菌种保藏法中,以()的效果为最好。
A.石蜡油封藏法
B.砂土保藏法
C.冷冻干燥保藏法
D.液氮保藏法
27、韦荣氏管是分离、稀释()和对其进行菌落计数的一种特殊试管。
A.兼性厌氧菌
B.微好氧菌
C.耐氧菌
D.厌氧菌
28、公元9世纪到10世纪我国已发明()。
A.曲蘖酿酒
B.用鼻苗法种痘
C.烘制面包
D.酿制果酒
29、在进行抗原与抗体的血清学反应前,一般应先稀释抗体的反应是()。
A.沉淀反应
B.凝集反应
C.中和反应
D.补体结合反应
30、适用于生物冶金的微生物类群主要是()。
A.嗜热微生物
B.嗜冷微生物
C.嗜酸微生物
D.嗜压微生物
四、名词解释
31、肽聚糖
32、核衣壳(tmcleocapsid)
33、固氮酶
34、接合
35、死疫苗
五、简答题
36、什么是单细胞蛋白(SCP)?为什么酵母菌是一种优良的单细胞蛋白?
37、利用微生物设计一个具体实验论证达尔文进化论中的“突变是非定向的”理论。
38、列表比较LFT与HFT的异同。
39、嗜酸性微生物有什么特点。
40、为什么说微生物对人类非常重要?(从正反两个方面)
六、论述题
41、论述天然水体的自净作用过程及该原理在废水生物处理中的应用。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答案】肽聚糖;古生菌类
2、【答案】蛋白质;核酸;核衣壳;蛋白质;糖蛋白
3、【答案】UDP-N-乙酰葡糖胺;UDP-N-乙酰胞壁酸;“Park”核苷酸;肽聚糖单体
4、【答案】无机物;有机物;CO2;有机物
5、【答案】分生孢子头;孢子囊;分生孢子器;子囊盘;闭囊壳;子囊壳
6、【答案】第三大产业
7、【答案】最低生长温度;最适生长温度;最高生长温度
8、【答案】转化有机物为速效养分如氨化作用;转化无效矿物元素为有效元素;产生生长刺激物促进生长;产生抗生素抑制病原菌
9、【答案】诱变剂处理;淘汰野生型;检出缺陷型;鉴定缺陷型
10、【答案】凝集反应;沉淀反应;补体结合反应;中和反应
二、判断题
11、【答案】错
12、【答案】对
13、【答案】对
14、【答案】对
15、【答案】错
16、【答案】错
17、【答案】对
18、【答案】对
19、【答案】错
20、【答案】错
三、选择题
21、【答案】C
22、【答案】A
23、【答案】B
24、【答案】C
25、【答案】C
26、【答案】D
27、【答案】D
28、【答案】A
29、【答案】B
30、【答案】C
四、名词解释
31、答:肽聚糖是指除古细菌外,凡有细胞壁的原核生物细胞壁的共有组分,是由若干个肽聚糖单体聚合而成的多层网状结构大分子化合物。
肽聚糖单体含有四种成分:N-乙酰葡萄糖胺,N-乙酰胞壁酸,N-乙酰胞壁酸上的四肽和肽间桥。
32、答:核衣壳是病毒的核酸和衣壳的合称,是任何真病毒都具有的基本结构。
有些较复杂的病毒,其核衣壳外覆盖一层被称为包膜的、内含蛋白质或糖蛋白的类脂双层膜。
33、答:固氮酶是一种能够将分子氮还原成氨的酶,它是一种复合蛋白,由组分Ⅰ固二氮酶和组分Ⅱ固二氮酶还原酶两种相互分离的蛋白构成。
固二氮酶是是一种含铁和钼的蛋白,
铁和钼组成一个称为“FeMoCo”的辅因子,它是还原N2的活性中心;固二氮酶还原酶则是一种只含铁的蛋白。
34、答:接合是指供体菌通过性菌毛与受体菌直接接触,把F质粒或其携带的不同长度的核基因组片段传递给后者,使后者获得若干新遗传性状的现象。
自然中转导现象较普遍,可能是低等生物进化过程中产生新的基因组合的一种基本方式。
细菌和放线菌均有接合现象。
35、答:死疫苗是指用物理或化学方法将病原微生物杀死后制成的疫苗,但仍保留原有的免疫原性的疫苗,如百日咳、伤寒、霍乱、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行性乙型脑炎、森林脑炎、钩端螺旋体、斑疹伤寒和狂犬病疫苗等。
五、简答题
36、答:(1)单细胞蛋白(SCP)的定义
单细胞蛋白(SCP)是指使用工农业废料及石油废料人工培养而成的藻类、细菌、真菌等单细胞个体。
(2)酵母菌是一种优良的单细胞蛋白的原因
①酵母菌是利用一种特殊的微生物作为菌种,如酵母或细菌于正烷烃类中培养而成;
②酵母菌营养丰富,其蛋白质含量在40%以上,氨基酸组分齐全;
③利用原料广,能利用各种糖类,可就地取材;
④对营养要求简单;
⑤可连续发酵;
⑥生产速率高,酵母菌的倍增时间较短,因此多用酵母生产单细胞蛋白
(SCP)。
37、答:论证达尔文进化论中的“突变是非定向的”理论的具体实验设计如下:
(1)设计思路:物种会在选择压力的环境条件下增加自发突变的概率,以基因突变的物理突变因素紫外线作为选择压力,来诱导枯草芽孢杆菌菌株的突变,通过观察菌株的突变效应来判断突变是否是定向的。
(2)实验原理:
①紫外线(UV)是一种最常用的物理诱变因素。
它的主要作用是使
DNA双链之间或同一条链上两个相邻的胸腺嘧啶形成二聚体,阻碍双链的分开、复制和
碱基的正常配对,从而引起突变。
紫外线照射引起的
DNA损伤,可由光复合酶的作用进行修复,使胸腺嘧啶二聚体解开恢复原状。
因此,为
了避免光复活。
用紫外线照射处理时以及处理后的操作应在红光下进行,并且将照射处理
后的微生物放在暗处培养。
②本实验以紫外线作为单因子诱变剂处理产生淀粉酶的枯草芽孢杆菌,根据试验菌诱变后
在淀粉培养基上透明圈的大小来指示诱变效应。
(3)实验步骤:
①紫外线对枯草芽孢杆菌的诱变效应
a.菌悬液的制备:取48h生长丰满的枯草芽孢杆菌斜面4~5支,洗下菌苔后振荡处理,打散菌块后进行离心(3000rpm,10min),弃上清液无菌水清理制成菌悬液。
b.制作淀粉琼脂固体培养基 c.紫外线处理第一,打开紫外线开关预热20min;
第二,取直径6cm无菌平皿2套,分别加入菌悬液3ml,并放入一根无菌搅拌棒或大头针;第三,将上述2套平皿先后置于磁力搅拌器上,打开板盖,在距离为
30cm,功率为15W的紫外灯下分别搅拌照射1min和3min,盖上皿盖,关闭紫外灯。
d.稀释、倒板、培养。
e.观察诱变效应,在生长比较好的菌落周围加碘液,则会出现透明圈,观察透明圈的大小,即可判断突变效应。
(4)实验结果与结论:
①若观察到的透明圈的大小差异很大,则论证了达尔文进化论中的“突变是非定向的”理论;
②若观察到的透明圈的大小基本一致,则否认了达尔文进化论中的“突变是非定向的”理论。
38、答:LFT与HFT的异同如表示。
表2-7-2
39、答:(1)嗜酸性微生物的定义
嗜酸微生物,又称嗜酸菌,是指只能生活在低pH(<4)条件下,在中性pH下即死亡的微生物;嗜酸微生物的细胞内pH仍接近中性,各种酶的最适pH也在中性附近。
专性嗜
酸微生物是一些真细菌和古生菌。
(2)嗜酸性微生物的嗜酸机制
该类微生物的细胞壁和细胞膜具有排阻外来H+和从细胞中排出H+的能力,且它们的细
胞壁和细胞膜还需要高H+浓度才能维持其正常结构。
40、答:微生物的种类繁多,可以在研究中给人类提供便利、在生产中给人类带来利益,但同时也会危害人类的健康:
(1)微生物有利的地方体现在:①微生物在食品方面的作用:馒头、奶酪、酸奶、酒的
制作过程中都离不开微生物的作用,利用微生物可以制作出风味食品,提高人类生活质量。
②微生物在医疗方面的作用:某些微生物可以天然合成抗生素抵抗细菌,人类可以大规模
培养这类微生物,提取抗生素,用于医疗方面。
③微生物作为科学研究的工具:微生物的结构简单,遗传背景清晰,大肠杆菌和毕赤酵母
作为原核微生物和真核微生物的两种单细胞模式生物,为科学研究提供了许多便利。
④微生物在农业上的应用:传统的化学农药毒性强、危害大,根据昆虫胃内呈碱性而哺乳
动物胃内为酸性的特征,利用某些芽孢杆菌合成的伴孢晶体来制备生物农药,可以特异性
地对昆虫发挥作用、避免对人类健康的影响,同时也能减少化学农药对环境的破坏。
⑤保护微生物可以保护物种多样性:微生物的种类约在50~600万种,是十分庞大的数据,保护微生物有利于保护地球物种多样性。
⑥微生物在物质循环中作用:尸体的腐烂离不开微生物的作用,如果没有了微生物的作用,尸体无法分解,将会堆集如山,微生物存在使得地球上的物质得以循环。
(2)微生物在给人类带来的同时,也会带来不利影响:
①微生物在疾病方面的危害:某些病原微生物也会造成疾病的爆发及蔓延,如病毒造成的
流感、艾滋病,真菌造成的皮肤表面感染,细菌造成的感染、化脓等,而且许多已被征服
的传染病也有“卷土重来”之势,如何防控微生物造成的疾病仍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
②微生物对食品的影响:无处不在的微生物会造成食品的腐败,造成食品发生化学或物理性质变化,从而使食品失去原有的营养价值、组织性状,食用了微生物含量超标的食品还
会对人类健康产生影响。
六、论述题
41、答:(1)天然水体的自净作用过程
①有机污染物排入水体后被水体稀释,有机和无机固体物质沉降至河底。
②水体中好氧细菌利用溶解氧把有机物分解为简单有机物和无机物,并用以组成自身有机体,水中溶解氧急速下降至零,此时鱼类绝迹,原生动物、轮虫、浮游甲壳动物死亡,厌氧细菌大量繁殖,对有机物进行厌氧分解。
有机物经细菌完全无机化后,产物为CO2,
H2O、PO43-,NH3和H2S。
NH3和H2S继续在硝化细菌和硫化细菌作用下生成NO3-和SO42-
-。
③水体中溶解氧在异养菌分解有机物时被消耗,大气中的氧刚溶于水就被迅速用掉,尽管
水中藻类在白天进行光合作用放出氧气,但复氧速率仍小于耗氧速率,氧垂曲线下降。
在
最缺氧点,有机物的耗氧速率等于河流的复氧速率。
再往下游的有机物渐少,复氧速率大
于耗氧速率,氧垂曲线上升。
如果河流不再被有机物污染,河水中溶解氧恢复到原来水平,甚至达到饱和。
④随着水体的自净,有机物缺乏和其他原因(例如阳光照射、温度、 pH变化、毒物及生物的拮抗作用等)使细菌死亡。
据测定,细菌死亡数大约为80%~90%。
(2)自净作用过程在废水生物处理中的应用
①可以通过天然水体的自净作用来处理一定量的污染物;
②可以根据自净过程各阶段的指示生物来判断水体受污染的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