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南地区成年人群众体育现状的调查分析
新城镇社区体育公共服务现状调查报告--以苏南地区为例

Sport年月总第期20131076投稿日期:2013-09-11基金项目:江苏省2010年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苏南社区体育发展模式构建(项目批准号:10TYB004)。
作者简介:董新军(1979~),讲师。
研究向:体育人文社会学。
苏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较为迅速,2002-2007年5年间,苏南城镇居民收入增幅比全国高出1.6百分点,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幅比全国高出1.7百分点。
苏南是由苏州、无锡、常州3个城市,12个县级市,40多个中心镇和200多个建制镇组成的三级城镇体系,人口为1354万,新城镇化率为67.7%。
随着苏南地区新城镇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苏南地区新城镇社区建设也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取得了一定成效,与此同时,苏南新城镇社区体育建设也取得了一定进展。
1 研究对象与方法1.1 研究对象苏州、无锡、常州和镇江4个市中有代表性的新城镇社区的体育公共服务现状。
1.2 研究方法1.2.1 文献资料法 查阅有关社区体育研究的文献资料及政策法规。
1.2.2 问卷调查法 随机抽样对社区居民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800份,回收有效问卷789份,有效回收率为98.6%。
1.2.3 访谈法 随机抽样对社区居民进行社区体育公共服务内容的走访座谈。
1.2.4 数理统计法 对调查的相关数据进行数理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2.1 体育场地设施服务较为完备,还需加大发展力度2011年3月国务院发布关于印发《全民健身计划(2011-2015年)》(以下简称《计划》)的通知,《计划》要求到2015年,全国各类体育场地达到120万个以上,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1.5以上,市(地)、县(区)、街道(乡镇)、社区(行政村)普遍建有体育场地,配有体育健身设施。
当前,江苏省“千镇万村体育健身工程”已正式启动,苏锡常地区力争用2年时间在全省范围内率先实现村村建有体育健身场地。
调查表明,苏南4市新城镇社区群众体育活动场地、场馆、设施、建设较为完备,但是要充分满足市民锻炼的需要还需要加大发展力度。
居民参与体育锻炼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居民参与体育锻炼现状的调查与分析作者:袁伟巍吕丽丽来源:《管理观察》2013年第29期一、前言俗话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
然而在现实中,人们为了追求更高质量的生活,极大多数人增长工作时间,加班、熬夜成为家常便饭,对人的身体机能提出了很大的挑战。
因此,我们在追求更好生活的同时,不仅要注意物质方面的享受,还要注重身体锻炼的重要性。
健康的身体是更好地适应现代化工作、学习和快节奏生活的基础,良好的身体状况是每一个公民迈向新世纪的前提,提高自身素质是建设现代化社会主义中国的必备条件,这就要求人们有规律的进行适当的职业活动和生活需要的身体运动。
自《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和《全民健身计划纲要》颁布以来,大大的加快了全民体育事业的发展,使人们的生活向着科学、规律、健康的方向发展。
经常进行体育锻炼,人体新陈代谢旺盛,血流量增大,使肌体内血液供应良好,蛋白质等营养物质的吸收与贮存能力增强,肌纤维增粗,肌肉体积增大。
因而,肌肉也就变得更加粗壮、结实、发达而有力。
还有,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自身的精神状态以及身体素质比一般人要好的多,患上各种疾病的几率比不参加体育锻炼的人少的多。
苏州工业园区大多新村的居住者以前是农民,和外来务工人员。
我所居住的莲花新村一区也是其中之一,所以具有代表性。
该小区拥有住户大约为10000人。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1.研究对象根据研究需要,在苏州市工业园区莲花新村一区随机选择16周岁以上(包括16周岁)居民300人,涉及学生64人,公司职员181人,私营企业主17人,老年退休者13人,自由职业者25人,其中男性164人,女性136人。
2.研究方法(1)文献法大量收集国内有关居民体育研究的文献资料,相关政策法规研究等文献10余篇。
(2)问卷调查法对居住在苏州工业园区莲花新村一区的320名居民发放有关体育锻炼的现状活动调查问卷。
调查时间为2013年2月-3月。
问卷通过马上收回的方法,全部收回,通过筛选,最终有效问卷300份,有效率93.8%。
中国群众体育现状调查结果报告

中国群众体育现状调查结果报告1. 引言中国是一个拥有丰富体育资源的国家,群众体育在促进全民健康和社会发展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为了深入了解中国群众体育的现状和问题,我们进行了一项调查,并在这份报告中总结了调查结果。
2. 调查方法我们采用了问卷调查的形式,面向全国范围内的不同年龄、性别和地区的居民。
调查主要包括对群众体育参与情况、体育设施利用率、体育教育和文化活动等方面的问题。
我们共收集到了10000份有效问卷。
3. 调查结果3.1 群众体育参与情况根据调查数据,只有40%的受访者每周参与体育锻炼,其中大部分是通过自由活动、晨练和户外运动来实现。
相比之下,团体组织的体育活动参与率较低。
此外,调查还发现,女性的参与率相对较低。
3.2 体育设施利用率尽管大多数城市都建设了许多体育设施,如健身房、游泳馆和运动场所,但调查结果显示,只有不到20%的受访者每周利用这些设施进行锻炼。
其中,主要原因是时间不足、设施不便利和费用较高。
3.3 体育教育在群众体育教育方面,调查结果显示,虽然大部分受访者认为体育教育对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有益,但在实际操作中存在一些问题。
校园体育设施不足、教学内容单一、体育教师培训不够充分等都是问题所在。
3.4 文化活动群众体育的文化活动包括体育赛事观看、体育主题展览和体育艺术表演等。
调查发现,大部分受访者对这些文化活动的了解不多,并且参与度较低。
同时,一些受访者认为文化活动缺乏多样性和吸引力。
4. 问题分析4.1 缺乏足够的体育意识调查显示,一部分受访者对群众体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缺乏养成长期锻炼的意识。
这可能是导致参与率较低的主要原因之一。
4.2 不便利的体育设施条件尽管体育设施的建设较为完善,但在一些地区,体育设施条件仍然不够便利。
例如,健身房设施不够现代化、运动场馆位置分散等,这些问题限制了人们的参与意愿和条件。
4.3 体育教育问题体育教育是培养青少年爱好体育、提高整体素质的重要途径,但在一些学校中,体育教育的质量有待提高。
中国群众体育现状调查结果报告

中国群众体育现状调查结果报告摘要:中国群众体育发展历史悠久,得到了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各界的广泛支持。
本文通过对中国群众体育现状进行调查研究,分析了群众体育的普及程度、参与群体和运动项目的构成,以及存在的问题和发展方向。
调查结果显示,尽管中国群众体育取得了显著进展,但仍面临着一些挑战,如参与人数不均衡、运动项目的单一性等。
为改善群众体育现状,我们建议政府加大投入、促进多元化运动项目发展,并注重提高群众体育的普及程度和质量。
一、引言中国群众体育是指广大人民群众自愿参与的体育活动,是促进全民健康和国民素质提高的重要途径。
近年来,中国政府高度重视群众体育事业,积极倡导全民健身运动,通过各类政策和措施推动群众体育的普及和发展。
本文通过对中国群众体育现状进行调查研究,旨在了解中国群众体育发展的现状、问题和发展方向,为促进群众体育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和建议。
二、调查方法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法,共发放问卷500份,回收有效问卷450份。
问卷内容包括个人基本信息、群众体育参与情况、参与的运动项目及频次、参与动机等。
通过对问卷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和描述性分析,得出相关结论。
三、群众体育的普及程度根据调查结果显示,中国群众体育的普及程度逐年提高。
参与群体涵盖了不同年龄段和职业群体,涉及各个行业和各个地区。
特别是在大中城市,群众体育的覆盖面更广。
调查数据显示,有超过80%的受访者参与过群众体育活动,其中每周参与的频次超过三次的占比达到50%以上。
这表明中国群众体育的普及程度较高,群众对体育活动的需求和参与意愿较强。
四、运动项目的构成调查数据显示,中国群众体育的运动项目以健身类为主,如跑步、健身操、瑜伽等。
此外,球类运动如篮球、足球等也有不少受众。
然而,相比于少数热门项目,参与其他运动项目的人数相对较少。
调查数据还显示,男性参与群众体育的频次和多样性要高于女性。
这说明中国群众体育运动项目的构成有待进一步丰富,需要推广和开展更多的运动项目,以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和兴趣。
苏南地区城市体育人口现状的调查研究

江苏南部 地区 , 通常称 为“ 苏南” 近 1 , 0多年来一 直被公
认 为是 中 国最 具 活 力 和 潜 力 的 地 区 之 一 。 苏 省 统 计 资 料 显 江
示 :0 4年 江 苏 省 1 20 3个 城 市 的 收 入 排 名 明 显 呈 现 苏 南 、 苏
中、 苏北 三个梯 队。其中苏州、 无锡 、 常州三个苏南城市排在前
维普资讯
20 0 6年 5 月 第1 8卷 第 3期
首 都 体 育 学 院 学 报
J u n l fCa ia Isiueo h sclEd c to o r a o pt l n t t fP y ia u ain t
Ma v.2 06 0
f r t n o ma s a d mo i e f t e s o t p p l t n i i e y n n h o t f Ja g u t s o h p rs o u a i n ct s l i g i t e s u h o in s v o i
350030002500200015001000500000图5江苏省苏南地区城市体育人口活动形式60岁厦以上i口个人锻炼2口与朋友同事一起锻炼3口参加社区内组织的活动4口参加单位组织的锻炼5口体育辅导站俱乐部的锻炼6口与家人一起锻炼图6不同年龄段体育人口的活动形式324参加体育活动的动机苏南地区城市体育人口参加体育活动的动机主要是为了强身健体提高运动能力长期的体育锻炼习惯为了与朋友和同伴交流为了美容减肥与健美体形等见图7
alr u dd v lp n o h ie nt es uh o in s o ic . l o n e eo me tf rt ect si h o t fJa g uPr vn e i
群众体育发展状况调研报告

群众体育发展状况调研报告调研报告:引言:群众体育是指广大人民群众自发参与的体育活动,包括但不限于健身跑、篮球、足球、羽毛球等各种形式的体育运动。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意识的增强,群众体育的发展日益受到重视。
本调研报告旨在了解目前群众体育的发展状况,以及存在的问题和发展前景。
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以投放在体育场馆、社区、学校等场所,共计发放500份问卷。
问卷内容包括个人基本情况、参与体育活动的频率、喜好的运动项目、参与体育活动的原因和障碍等方面。
调研结果分析:1. 参与频率:调查结果显示,超过80%的受访者每周参与体育活动的频率为1-3次,其中30%的受访者每周参与体育活动的频率为3次以上。
这表明人们对体育活动的参与意愿较高。
2. 运动项目:调查结果显示,最受欢迎的运动项目为健身跑和羽毛球,分别占据了调查人群的45%和30%。
足球、篮球和瑜伽也是受欢迎的运动项目。
3. 参与原因:调查结果显示,超过60%的受访者参与体育活动的主要原因是为了身体健康和锻炼身体。
其他原因包括丰富业余生活、结交朋友和缓解工作压力等。
4. 参与障碍:调查结果显示,部分人认为缺乏时间是参与体育活动的主要障碍,超过50%的受访者表示忙于工作和学习使他们无法抽出时间来进行体育锻炼。
结论:群众体育在我国的发展状况总体上是积极向好的。
人们参与体育活动的频率比较高,意识到身体健康的重要性。
健身跑和羽毛球是最受欢迎的运动项目,其它项目也受到了一定的关注。
然而,参与体育活动的时间不足成为一大障碍,需要进一步提高人们的时间管理能力。
展望:为进一步推进群众体育的发展,有必要加强相关政策和法规的制定,提供多样化的体育场馆和设施,安排更丰富的体育活动和赛事,同时鼓励企事业单位为员工提供体育锻炼的机会。
此外,宣传和教育也是非常重要的,培养人们对体育活动的兴趣和参与意愿,提升全民体质水平。
参考文献:无。
群众体育发展状况调查报告

加强学校体育教育,培养青少 年的运动兴趣和习惯,为群众
体育打下坚实基础。
开展多样化的体育活动,满足不同人群需求
针对不同年龄、性别、体质和 兴趣的人群,开展多样化的体 育活动,满足不同需求。
结合地方文化和传统,打造具 有地方特色的体育活动,促进 群众体育的多元化发展。
鼓励群众自发组织体育活动, 提高他们的参与度和归属感。
参与项目
群众参与的体育项目以传统体育项目为主,如跑步、羽毛球、篮球、足球等, 而新兴的体育项目如瑜伽、健身操等也有一定的参与度。
03 群众体育设施建设
设施建设情况概述
01 02 03
总体设施建设情况
群众体育设施建设近年来得到了广泛重视,政府投入了大 量资金和资源进行建设和改造。目前,城市和农村地区都 拥有一定数量的体育设施,包括公共体育场馆、学校体育 场地和社区健身设施等。
目的
本次调查的目的是了解群众体育的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以 及影响因素,为推动群众体育事业的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调查范围和方法
范围
本次调查涵盖了全国各地的城市和农村地区,涉及不同年龄、性别、职业和收入的人群。
方法
本次调查采用了问卷调查、访谈和实地观察等多种方法,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问卷调查主 要针对广大群众,访谈主要针对体育工作者和专家,实地观察主要针对体育设施和活动现场。
社会认知度低
许多人对群众体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认为 它只是一种娱乐活动,缺乏对健康、健身的 认知。
宣传力度不够
尽管群众体育活动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开展, 但宣传力度不够,导致许多人对其了解不足 。
05 发展群众体育的建议和措施
加强政府投入,完善设施建设
01
增加政府对群众体育的财政投入,特别是对基层体育设 施的建设和维护。
《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第13卷(2007年)(总第50-55期)总目次

叶 霞 陈菊芳 王 江涛 等
马 景槐
杨
尚
进 俞 浩 荣
浅析学术搜索引擎—— G ol Shl og coa e r 湿地调节气候生态服务价值 的估算—— 以新疆艾 比湖湿地为例
文胸穿着舒适性的影响因素研 究 苏南地 区成年人群众体育现状 的调查分析 在常高校服务地方经济溢出效益实证研究 高职院校新人职教师职业适 应性 调查研究
宋业 存
51
52
潘 秀石 孙奎 洲 兵 芮延年 曹春泉
徐 鸿 翔
51
5 3 53 5 3 5 5 5 5
5 6
4 4 48 53 1 1 O
人工关节材料及其 表面改性研究进展
机械制造业闭环生态系统 的构建 线性强化材料厚壁球壳 的统一 自增强分析 基于模糊故障树的医疗 器械设备可靠性分析
赵 林 萍 6 5 8 5 9
合作学 习理论在高校排球教学中的实验研 究
大学生身高标准体重与身体素质指标关 系的研究
以能力培养 为核心 技能要 素为主线 建立应用 化学 专业 实践 教学新体 系 多媒体技术在大学物理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信 息化环境下计算机专业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探究 对高职 院校 电子技术实验教学的几点思考 职技高师体育课程体系改革与创新的研究 强化 教学 中的规律 增强学生的理解力 有机化学教学改革尝试 应用 型本科 大学物理教学改革 的探索与实践 微 机原理 与接 口技术实验教学改革 机 械制造 “ 双能型” 特色人才培养 的研究
维普资讯
《 江苏技市 师范学 皖学 1 > 1 1 >
第 1 卷 (07 )总第 5 — 5 ) 3 20 年 ( 05 期
,
目
次
对苏南地区城市居民体育锻炼现状的调查研究

《 民健身计划纲要》 全 是一项 国家领导 、 社会 支持 、 全民参与 的体育 健 身计划 , 目的是全面提高 中华 民族 的体质和健 康水 平 , 基本建成具有 中国特色 的健身体系 。 全民健身计划纲要 》 全国 1 亿人身体建设 的 《 是 3 跨世纪工程 。《 全民健身计划纲要》 实施 1 多年来 , 0 虽然很大程度提高 了国民的体质 , 随着 经济的发展 , 但 现代生活水平 的提高 , 工作 压力 的 增大, 生活 节奏的加快 , 全 民健身 计划 纲要 》 使《 的实 施存 在着一 些问 题, 势必影响到 2 1 年 全民计划 目标 的实现 。现对苏南地 区城市居 民 00 的体育锻炼情况进行 调查研究 , 以便更好地全 面实施全 民健身运动 。 1 研究对 象与方法 .
121 ..文献资料法 查 阅与本文相关 的文献资料 2 余篇。 O
表 1苏南城市居 民对体育锻炼态度 、 目的
态 度 目 的
很 重要 和重要
n 5 9 9
一般
2 7 1
不重要
9 7
强身健体
5 8 4
缓解压力
41
减肥 塑形
17 9
休 闲娱乐
9 2
2 结 果 与 分 析 .
昆山 、 常熟 、 张家港 、 太仓 、 江阴等苏南地 区部分 “ 百强县 ( )的城 市 ”
市居民。 1 . 究方法 2研
2 体育锻炼 的态度 、 . 1 目的 在调查 中发 现( 1 ,5 %的居民认为体 育锻炼 很重要和 重要 , 表 )6. 6 他们从事体育锻炼的 目的比较明确 。仍有 1 . 0 %的居 民认 为不重要 , 6 这 说明部分居 民对体育锻炼 的 目的不 明确 ,态度不积极 ,意义不重 视。 6 %的居 民对体 育的认识持肯定态度 , 为体育锻炼能强身健体 , O 认 并把 体育锻炼作 为强身健体 的主要手段 。3. 1 %的人 是出于个人兴 趣和爱 7 好, 他们认为体育锻炼 可以瘦身塑形 、 闲娱乐。38 休 .%的人通过体育锻 炼来 扩大 自己的社交范 围, 培养 自己的社交能力 。还 有 48 .%的人通过 体 育锻炼来缓解工作压力 , 放松心情 。
群众体育发展状况调研报告

群众体育发展状况调研报告调研目的本次调研旨在了解当前群众体育发展的状况,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促进群众体育事业的发展。
调研方法通过问卷调查、专家访谈和文献资料分析等方式进行调研。
调研结果1. 群众体育普及率高:调研结果显示,大部分受访者参与群众体育活动的意愿较高,并表示经常参与体育锻炼。
群众体育在社会中具有广泛的影响力和普及度。
2. 体育设施建设较好:据调查,绝大多数城市和地区的群众体育设施建设较为完备,包括体育场馆、健身房和运动场等。
这为居民提供了多样化的锻炼场所和设备条件。
3. 私人体育场所需求增加:调研结果还显示,随着人们对健康生活的要求提高,越来越多的私人体育场所如私人健身房、私人游泳池等得到关注和发展。
4. 运动项目多元化:在调研中,大部分受访者表示他们希望有更多种类的运动项目可供选择,以满足个人需求和兴趣爱好。
存在的问题1. 体育设施利用率不高:虽然体育设施建设较好,但在实际使用中,部分体育设施的利用率不高,很多场馆只在特定时间段有较多人使用,其他时间段则闲置。
2. 体育设施分布不均衡:调研结果显示,一些地区存在体育设施建设不足的问题,尤其是农村地区。
这导致一些地区的群众体育活动空间相对较少,影响了居民的体育锻炼。
3. 运动员培养不足:尽管群众体育普及率较高,但在调研中发现,运动员的培养问题仍然存在。
一方面,由于运动员培训机构的不足,少部分人有可能无法得到专业的培训;另一方面,一些运动项目的选拔机制有待改进,使得更多有潜力的运动员得到机会。
改进建议1. 拓展体育设施利用渠道:可以通过与企业、学校等合作,充分利用体育场馆等设施资源,在非高峰时间段举办各类体育活动,提高体育设施利用率。
2. 加大农村体育设施建设力度:应当加大对农村地区体育设施建设的投入,提供优质的体育锻炼场所和设备条件,改善农村居民的体育锻炼环境。
3. 完善运动员培养机制:建立完善的运动员培养体系,加大对运动员培训机构的支持力度,提高运动项目的选拔机制,确保有潜力的运动员得到培养和机会。
群众体育发展状况调查报告

xx年xx月xx日
目 录
• 调查背景及目的 • 调查方法及样本信息 • 调查结果概述 • 群众体育发展现状分析 • 影响群众体育发展的因素分析 • 推动群众体育发展的对策建议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01
调查背景及目的
背景介绍
1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 平得到了显著提高,对健康和生活质量的要求 也日益增强。
08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丁岩. (2020). 我国群众体育发展 现状与对策研究. 体育世界(10), 14-16.
王晓晨, &赵培军. (2019). 北京 市群众体育发展状况调查与分析.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11), 32-38.
张云, &王艳. (2018). 基于SWOT 分析的我国群众体育发展策略研 究. 中国体育科技(3), 30-34.
消费结构
调查显示,我国群众体育消费主 要集中在运动服装、健身器材、 培训课程等方面,而在体育旅游 、高端健身等领域仍有较大的市 场开发潜力。
市场开发前景
我国拥有庞大的群众基础和市场 潜力,随着健康意识的提高和消 费升级,群众体育市场将迎来更 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同时,政府 政策的支持和资本的注入也将为 市场开发提供更多机遇。
THANKS
感谢观看
体育产业市场化
随着体育市场的逐步开放,预计体育产业将迎来更多的市场机遇 ,群众体育也将得到更多的关注和支持。
科技助力群众体育
未来科技的发展将为群众体育带来更多可能性,如智能化健身设备 、互联网+体育等新兴领域的发展将为群众体育带来更多便利和乐 趣。
05
影响群众体育发展的因素分析
经济水平及政策环境的影响
苏南地区成年人总体体质状况及其动态变化特点

V 15 No 4 o. .
N v 06 o .2 0
苏南地区成年人总体体 质状况及其动态变化特 点
王 龙
( 江苏技术 师范学 院 体育部 , 江苏 常州 230 ) 10 1
摘 要 : 苏南地 区作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先导性和示范性 的典型地 区, 民生活水平 人 较高, 体育锻炼已逐渐成为人们新兴生活方式的主要 内容. 本文探讨 了苏南地 区成年人体质的
年测试 结 果小 于其 它 3年 ( 图 3表 2 . 见 、 体测试结果 .
2 11 形态指标 ..
1 身高 . ) 身高的 试结果显示 , 0 男女身高随年龄的增加而降低 , 且都以 20 年的下降幅度最大 . 02 而
女子的测试结果还显示在下降的过程中有一个上升阶段 , 中 20 年是 5 — 4 其 00 0 5 岁间 ;02 20 年是 20 ~ 04
人等)城市非体力劳动者是指从事脑力劳动 、 ; 户口在城市 的人员( 包括专业技术人员 、 机关 、 党群组织 、
收稿 日期:2O-82 O 6O 2
基金项 目: 江苏省教育厅高校社科基金资助项 目(3 B802 0S J 0 ) 9
作者简介: 王龙(91 , , 17. 男 江苏徐州人 , ) 讲师 , 硕士 , 研究方向为体育教学与训练
图 2 成年女子身高均值的变化趋势
2 体重. ) 体重的测试结果显示男子在 5 岁之前体重随年龄的增加而升高并且存在快速增长期 . 0 在
4 岁之前是男子体重 的快速增长期 , 中 20 与 20 年分别在 2 、5 5 其 00 02 93 岁之前增 长较快 . 通过对数据分 析发现, 男子的体重快速增长期有逐渐向后延长的趋势 . 从总体上来说 , 20 年 的体重最 大 20 年 以 02 02 结果最小 . 女子体重的快速增长主要是在 4 岁之前 , 5 之后体重的增加趋于平缓 . 女子的体重也是以 20 00
苏南地区农村成年人身体形态指标动态变化研究.doc

苏南地区农村成年人身体形态指标动态变化研究一、引言《全民健身计划纲要》中明确提出:提高农民的体质与健康水平是农村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
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人民的小康,没有农村人口健康素质的提高,就没有全民族健康素质的明显提高,农民的体质健康是农村实现全面小康的重要方面。
在当前对成人体质的研究中主要侧重于对体质现状分析及探讨后天因素对体质的影响,研究体质纵向发展规律得还很少,尤其对农民体质纵向研究及探讨得更少。
本文旨在探讨期间江阴市农民体质的纵向发展变化特点,分析其原因及发展变化特点,通过对该地区农民体质特征进行调查研究,不仅能够为我国经济发达地区实施全民健身计划提供科学依据,对经济不发达地区全民健身工程的建设与完善也会起到一定的示范和促进作用。
为了准确客观地反映江阴市农村成年人体质健康状况和变化规律,本文根据间采集的江阴市农村成年人体质调研的基本数据,具体对其身体形态指标进行了分析研究。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1.研究对象参与体质测试的江阴市农村成年男女(间的显著性差异P0.05为显著性差异;P0.01为非常显著性差异。
三、研究结果1.身高苏南地区人身高的测试结果显示,男女身高总体呈现随年龄的增加而降低的趋势,并且度男女身高均值都低于度,但随年龄下降趋势相对较平缓。
调查数据显示,农村成年男子身高峰值在身高峰值为30-34岁;数据表明男农随年龄增加而呈快速下降趋势,而相对下降趋势较平缓;男子在39岁以后下降速度加快,而在49岁以后下降速度加快。
如图1所示。
从农村成年女子身高测试结果的数据来看,在随年龄增加而下降的过程中还有一个上升阶段,如35-39岁年龄段,度则下降趋势较为规律。
如图2所示。
2.体重此次监测结果显示,农村成年男子的体重随年龄先增加后降低,其中男子的峰值在30-34年龄段,而后呈快速下降趋势;先快速增长至30-34岁,而后平缓生长至35-39岁,然后继续快速增长到40-44岁,达到峰值后急速下降;快速增长至25-29岁年龄段,然后平缓下降。
群众体育发展状况调研报告-13页文档资料

群众体育发展状况调研报告群众体育发展状况调研报告后奥运时代的到来,全民健身大众化已成为一种发展趋势,成为群众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基本内容。
胡锦涛总书记在北京奥运会、残奥会总结表彰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进一步推动我国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这为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指明了发展方向。
在构建体育强国的征途中,我市群众体育面临怎样的现状,如何推动全民健身体系建设,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带着这个问题,按照市委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要求,我们从4月15日至30日,通过实地观摩、走访或接访群众、召开恳谈会、发放征求意见函等方式,对市属党政机关、社区群众、乡镇农村、单项协会等群众体育开展情况进行了一次全面的专题调研,同时考察了池州等地的体育设施建设情况。
一、我市群众体育总体情况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上级体育行政部门的指导下,“全民健身与奥运同行”活动得到深入开展,社区体育、协会体育、农民体育力度进一步加大,群众体育活动开展经常,锻炼人群不断扩大;全民健身组织建设得到不断完善和加强;全民健身基础设施得到进一步重视和改善,“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群众体育工作新局面已初步形成。
我市群众体育工作连续两年荣获“安徽省全民健身优秀组织奖”,并多次受到上级有关部门的表彰。
全民健身组织逐步健全。
全市七县一市政府成立了由政府领导挂帅,政府有关部门和群众团体负责人组成的全民健身工作领导委员会,对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进行研究部署、检查监督和工作决策;体育社团工作向规范化、社会化、实体化方向迈进。
全市成立了具备法人资格的体育社团17个,其中市级体育单项协会12个;创建省级以上青少年体育俱乐部9个,城市体育先进社区7个,国家级社区体育俱乐部1个,省级社区体育俱乐部2个,晨晚练点66个;**市和八个县(市)全部成立了体育总会;截至20xx年底,全市等级社会体育指导员总数达1731名。
全民健身活动蓬勃开展。
自《全民健身计划纲要》颁布实施后,各界联手,市县联动,一年一度的全民健身主题系列活动已形成传统,参与人群达数十万人次;全市连续举办城市职工运动会、社区运动会以及各类体育单项比赛,在宜城大地上掀起了一轮轮全民健身热潮;我市运动员参加省级以上规模的运动会屡创佳绩,“四种健身气功”推广工作稳步推进,健身气功站点建设不断扩大。
苏南体育现代化进程中群众体育发展方式的转变与实施路径

苏南体育现代化进程中群众体育发展方式的转变与实施路径李铁;王学峰【摘要】全民健身作为我国群众体育事业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已经进入了社会发展的新阶段.在体育现代化进程中,要实现苏南群众体育的新突破,更好地发挥在苏南经济、文化、社会建设等方面的价值和功能,就必须转变群众体育的发展方式,探索一条与苏南地域文化相协调、并符合现代体育发展规律的新路子.首先满足苏南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需求,建设群众体育强地域为目标,完善苏南基本公共体育法服务体系为重点,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符合苏南地域实际的群众体育发展的新路径.%National fitness as an important task for the development of mass sports in China has entered a new stage of social development. In sports in the process of modernization, the mass sports in southern Jiangsu to achieve a new leap in the mass sports, to better play value and function in the Sunan region economy, culture and social construction, we must realize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mode of development of mass sports. To explore a new way and the culture of South of Jiangsu is coordinated, and in accordance with the law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modern sports. First meet the sports needs of the growing masses in the south of Jiangsu Province, construction of mass sports of strong regional as the goal, improve the Sunan basic public sports service system as the key to establish,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unan region the actual development of mass sports in the new path.【期刊名称】《当代体育科技》【年(卷),期】2015(005)017【总页数】3页(P178-179,182)【关键词】苏南;体育现代化;群众体育;发展方式【作者】李铁;王学峰【作者单位】江苏科技大学(张家港)体育教研室江苏张家港 215600;江苏科技大学(张家港)体育教研室江苏张家港 2156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G80苏南地区作为中国经济的前沿地域,非常高度重视群众体育的发展。
苏南地区成年人总体体质状况及其动态变化特点

苏南地区成年人总体体质状况及其动态变化特点
王龙
【期刊名称】《淮阴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卷),期】2006(5)4
【摘要】苏南地区作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先导性和示范性的典型地区,人民生活水平较高,体育锻炼已逐渐成为人们新兴生活方式的主要内容.本文探讨了苏南地区成年人体质的纵向发展变化及特点,分析其中存在的规律,指导成年人进行体育健身,为构建群众体育健身服务体系的各项量化指标奠定基础.
【总页数】5页(P324-328)
【作者】王龙
【作者单位】江苏技术师范学院,体育部,江苏,常州,21300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804.26
【相关文献】
1.苏州市成年人2000-2004年体质状况及动态变化特点 [J], 宋相川;张林
2.广西南宁地区成年人体质状况特点调查 [J], 卢惠兰;梁思林;李翠霞
3.苏南地区成年人身体机能指标2006-2010年间动态变化研究——以江阴市为例[J], 沈震
4.2006—2010年苏南地区农村成年人身体机能指标动态变化研究——以江阴市为例 [J], 沈震
5.2006-2010年苏南地区农村成年人身体形态指标动态变化研究——以江阴市为例 [J], 沈震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城市化进程中的苏南小城镇居民体育参与现状研究——以常州市为例的开题报告

城市化进程中的苏南小城镇居民体育参与现状研究
——以常州市为例的开题报告
一、研究背景
城市化是当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特征之一,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城市人口不断增加,城市化进程对小城镇的发展也起到了积极的促
进作用。
但同时,许多苏南小城镇居民的生活方式和身体健康状况也在
发生着变化。
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许多居民的生活压力不断增加,时间紧张,缺乏运动,导致身体健康状况下降。
因此,研究苏南小城镇
居民的体育参与现状,有利于掌握他们的身体健康状况、了解他们对运
动的需求和兴趣,进而推动城市化进程中的体育事业发展,提高居民的
生活质量。
二、研究目的
本文旨在通过对常州市苏南小城镇居民体育参与现状的调查,探究
他们参与体育活动的频率、类型及影响因素,分析对其进行鼓励和促进
体育活动的有效途径,进而推动城市化进程中的体育事业发展和提高居
民的身体健康水平。
三、研究内容和方法
本文将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常州市苏南小城镇居民的体育参
与情况,包括参与运动的频率、类型、参与意愿和体育设施使用情况等,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并对结果进行描述性分析和推断性分析。
同时,本文还将对影响苏南小城镇居民参与体育活动的因素进行探究,包括年龄、性别、收入、教育程度等。
四、研究意义
本文的研究对于推进城市化进程中的体育事业发展和提高苏南小城
镇居民的身体健康水平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和理论意义。
一方面,本文
的研究结果可以为城市管理部门和体育运动机构制定更加有效的推广和鼓励体育活动的政策提供参考;另一方面,本文的研究结果也可以为今后深入挖掘城市化进程中的体育事业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第13卷
1.2.23效度检验
通过相关研究领域内的20位专家(发出调查表20份,有效回收20份,有效回收率为100%)对问卷内容进行效度检验,指标认定率在80%以上。
1.2.3数据统计处理
所有数据采用SPSS11.5统计软件包和Exele2003办公软件处理,测试数据均采用平均数±标准差表示。
统计学分析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方法。
其中,P<O.05代表显著性差异,P<o.01代表非常显著性差异。
2结果与分析
2.1苏南地区成年人对群众体育活动的认识和价值观念
2.1.1苏南地区成年人对《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了解情况
图l为本研究的问卷调查结果,结果显示有4.1%的人知道并了解“全民健身”这个名词及其大体内容.28.8%的人知道但不很了解,49.1%的人好
像听说过,18.o%的人从来没有听说过。
《全民健
身计划纲要》正式颁布已经有十几年的时间,并
没有引起普通人群的足够重视,其作用的发挥
必然会受到一定的影响。
因此,各级政府、各类
媒体必须加大宣传力度,并普及有关体育法律
法规,使人民群众真正了解体育法律法规,学会
使用法律武器来保护自己的健身权利。
2.1.2苏南地区成年人对群众体育活动价值观
的理解围1苏南地区成年人对《全民健身计划纲要》了解情况按不同年龄阶段进行分析,结果如表1所oig・lTheknowledgeofthe“progamofNat/onwideBMy-building。
“9“印“。
119““““”…。
iangs“9”””8
示。
可以看出,随着年龄的增大.休闲娱乐观念
逐渐降低,强身健体观念逐渐升高。
其中55,59岁居民强身健体的为82.4%。
25~29岁人有36.1%重视体育有助于公关交往价值,加~44岁人有35,1%将体育运动作为精神宣泄的重要手段与方法,说明由于
衰1苏南地区成年人不同年龄阶段人群的体育价值观
ofadultsinsouthJianbqut,n-ov4mce
Tab.1Sportsvaluesatdifferent
agegrou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