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西隆起北京大学医学部地区地热地质条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京西隆起北京大学医学部地区地热地质条件
赵连海;柯柏林;邢罡;林海亮;付昌鸿
【摘要】北京大学医学部位于京西隆起地区,处于八宝山断裂和黄庄-高丽营断裂之间,断裂构造较为复杂,加之周边地热井距离较远,在该区进行地热资源勘查有一定的风险.北京大学医学部地热勘查的成功,对于评价本区的热储盖层、热储层、地热增温率和热储构造等地热地质条件起到了积极作用.查明了该区涌水量一般大于1000m3/d、出水温度大于50℃、水化学类型为重碳酸钙镁型、热矿水类型为氟型淡温泉水;该区热储盖层地热增温率不是十分理想,但厚度较大也能起到保温作用,出水温度较为理想,但成井深度偏大.同时在研究区发现了一条F1断裂,分析认为是黄庄-高丽营断裂的次级断裂,其与主断裂基本同时形成,逐级下掉,共同组成了构造分区断裂.
【期刊名称】《城市地质》
【年(卷),期】2018(013)002
【总页数】4页(P42-45)
【关键词】地热资源;热储构造;地热地质;京西隆起
【作者】赵连海;柯柏林;邢罡;林海亮;付昌鸿
【作者单位】北京市地热研究院,北京 102218;北京市地热研究院,北京 102218;北京市地热研究院,北京 102218;北京市地热研究院,北京 102218;北京市地热研究院,北京 102218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314
0 前言
京西隆起地区因处于基岩饮用水的补给区,一般认为地热增温率低,难以形成较高温度的热水,有一定的勘查风险。

随着这一地区地热资源勘查钻井的深入,逐步揭示了该区部分地区的地热地质特征。

北京大学医学部距离黄庄-高丽营断裂较近,位于其西侧。

由于周边地热井距离较远,该区地热地质条件的研究有待加强。

本次勘查成功,丰富了该区的地热地质和基础地质资料,为该区开发利用地热资源积累了重要数据。

1 区域地热地质背景
研究区位于燕山台褶带(Ⅰ)西山迭坳褶(Ⅲ)门头沟迭陷褶(Ⅳ)的东部边缘,属京西隆起构造单元。

该区有两条重要的断裂,即黄庄-高丽营断裂和八宝山断裂。

1.1 地层
勘查区为平原区,处于八宝山断裂和黄庄-高丽营断裂之间,垂向地层组合为:第
四系、侏罗系、石炭-二叠系及蓟县系。

在八宝山断裂西侧,垂向地层组合为:第四系、侏罗系、石炭-二叠系、奥陶系、寒武系、青白口系及蓟县系,层系较为齐全。

在黄庄-高丽营断裂东侧,垂向地层组合为:第四系、新近系和古近系、白垩系、侏罗系、石炭-二叠系、奥陶系。

值得说明的是,本区侏罗系岩性是以白云岩为主的地层,称为洼里砾岩(Wa),在地质图上单列出来,没有划分时代。

柯柏林(2005)将其定性为山麓快速堆积的产物,划归侏罗系髫髻山组下部。

该层在
八宝山断裂和黄庄-高丽营断裂之间浅埋于第四系松散层之下,在八宝山断裂西侧
没发现其踪迹,在黄庄-高丽营断裂东侧则埋藏于侏罗系髫髻山组火山岩之下。


前的研究结果表明,如第四系下伏该砾岩,则可以认为其处于八宝山断裂和黄庄-
高丽断裂之间。

1.2 构造
黄庄-高丽营断裂是北京地区非常重要的一条断裂。

该断裂自勘查区东南侧穿过,
走向北东、倾向南东,倾角可达70°~80°,切割深度大,断开新生界之前的地层;最大断距可达1000m以上,是较好的导热导水通道。

它控制了新生界新近系和古近系的沉积范围,传统上认为在其西侧没有新近系和古近系沉积。

八宝山断裂是工区附近另一条重要断裂,位于黄庄-高丽营断裂西侧。

有关资料显示,其南段蓟县系上覆于石炭—二叠系之上,具有明显的逆掩特征,因此传统上
认为是一条逆掩断裂。

2 地热地质条件
2.1 热储构造条件
(1)地层
通过本次勘查工作,取得了两眼地热井的地层资料,现描述如下:
第四系(Q):岩性为粘性土、砂砾石、卵石,视厚度85~178m。

与下伏新近系或侏罗系不整合接触。

新近系(N):岩性为青灰色含砾泥岩,只在F1断裂东侧的京海2(灌)井揭露,底界埋深313m,视厚度135m。

与下伏侏罗系不整合接触。

侏罗系髫髻山组(Jt):上部岩性主要为白云岩、岩屑砂岩、石英砂岩,除没有发现安山岩成分外,具有比较典型的砾岩特征。

下部页岩含量逐渐增加,由白云岩夹页岩逐步过渡到以页岩为主夹白云岩,在岩矿鉴定中还出现了长石杂砂岩。

考虑到长石杂砂岩也是搬运距离较近的沉积作用形成的,暂时将下部这套地层与上部白云岩砾岩合并,划归侏罗系髫髻山组。

该套地层与典型的侏罗系火山岩沉积是有区别的。

底界埋深2285~2466m,视厚度1972~2381m。

与下伏石炭—二叠系不整合接触。

石炭-二叠系(C-P):上部岩性主要为白色浅灰绿色石英砂岩,夹灰色灰紫色
粉砂岩;下部岩性主要为黑色碳质页岩、碳质岩、灰色砂岩、板岩、红柱石角岩。

底界埋深2556~2740m,视厚度90~455m。

与下伏蓟县系雾迷山组为断层接触关系,其底界面就是八宝山断裂。

蓟县系雾迷山组(Jxw):主要岩性为白色大理岩化白云岩夹灰色白云岩。

钻探揭露深度3358~3400m,视厚度618.66~844.88m,京海2(灌)井在3092~3118m穿插深灰色闪长玢岩。

两井该套地层均有明显的大理岩化变质现象,表明
曾经受到热的影响,局部穿插闪长玢岩。

依据两眼地热井和研究区已经完成的地热井地层资料,做出研究区的D—D′连井
地质剖面图(图1)。

由于该区处于平原区,高程在48m左右,变化较小(小于
5m)。

因此做剖面时未考虑地形影响,以自然地坪为0。

图1 D—D′连井地质剖面图Fig.1 D-D′geological cross section
(2)断裂
八宝山断裂:在本区逆掩推覆特征不明显。

京热188井缺失了奥陶系和寒武系、
青白口系部分地层,而京海1井则缺失了从奥陶系至青白口系的全部地层(图1),地层缺失较多,显示为正断层特征。

这可能是该断裂形成以后,在黄庄-高丽营断
裂活动时期又发生了正性下掉,逆掩推覆特征被掩盖造成的。

黄庄-高丽营断裂:从地层资料分析,没有发现白垩系,推断本次勘查没有钻遇该
断裂的主断裂。

F1断裂:本次勘查结果显示,在勘查区两眼地热井之间还存在一条断裂,该断裂
位于黄庄-高丽营断裂西侧,倾向南东,是南东盘下降的正断层,应该是黄庄-高丽营断裂的次级断裂,命名为F1断裂。

理由如下:①勘查区两眼地热井井距离约500m,新生界厚度相差228m,发生了突变,而且位于东侧的京海2(灌)井还
有新近系沉积。

按地层沉积规律推断,应该有一条倾向南东的断裂,其南东盘在下降过程中沉积了新近系。

②由于钻穿该断裂的地热井垂向地层组合与黄庄-高丽营
断裂东侧揭露地层明显不同,且新近系厚度较薄,位置也与物探资料推断的黄庄-
高丽营断裂有较大差异,不应该是黄庄-高丽营断裂的主断裂。

③按其东侧有新近
系沉积且厚度不大推断,该断裂与黄庄-高丽营断裂是有关系的,应该是在黄庄-高丽营主断裂活动后期才开始活动,且断距较小。

因此定义为次级断裂,这也与黄庄-高丽营断裂为多期次活动的认识是一致的。

依据以上论述,我们修编了研究区的基岩地质构造图(图2),用以说明对研究区在地质方面的新认识。

图2 基岩地质构造图Fig.2 geological and structural map of bed rocks
2.2 热储与盖层条件
(1)地热增温率
2眼地热井均进行了物探测井,见表1。

从表1可以看出,该区好的热储盖层为第四系和石炭—二叠系,地热增温率在1.83℃/100m~2.86℃/100m,侏罗系下部地层由于页岩含量高,地热增温率达到1.61℃/100m~1.82℃/100m,也有一定
的隔热保温作用。

而侏罗系上部由于岩性为富含地下水的白云岩,增温率为
0.81℃/100m~1.08℃/100m,隔热保温效果较弱。

从区域上看,昆明湖-海淀背斜东端仰起,有利于热能的汇集,在相同深度向东温
度逐渐升高;越过八宝山断裂,受白云岩砾岩富水的影响,地层温度迅速降低;越过黄庄-高丽营断裂,由于盖层条件较好,地层温度又快速升高(柯柏林,2009)。

本区井底温度63℃左右,在这个模型中处于温度较低部位。

表1 京海1、京海2(灌)井井温数据表Tab.1 the well temperature data
table of JH1 and JH2注:增温率单位为(℃/100m);恒温层深度30m,温度13.5℃深度/m 温度/℃ 地热增温率/(℃/100m)京海1京海2京海1京海2京海1京海2新生界(Q+N) 85 313 13.20 18.67 - 1.83侏罗系(J) 1600 1600 30.39 29.03 1.08 0.81 2466 2285 46.11 40.09 1.82 1.61石炭—二叠系(C-P)2556
2740 48.68 51.57 2.86 2.52蓟县系(Jxw) 3400 3358 63.00 62.87 1.70 1.83 (2)出水温度和出水量
由表1可以看出,该区2眼地热井的出水量1229.82~1889.83m3/d,出水量较大。

出水温度51℃~52℃,能满足一定的能源需求,有较好的利用价值。

2.3 地下热水特征
京海1和京海2(灌)井水质分析结果显示,矿化度426~456mg/L,为淡水;pH值7.37~7.90,总硬度210~16mg/L,钙镁离子含量4.2~4.32mmol/L,属于弱碱性、微硬水。

氟含量为5.86~6.05mg/L,可命名为氟型淡温泉水。

该区地热水的水化学类型普遍为重碳酸钙镁型水,矿化度较低。

反映地下热水循环速度较快,径流途径不长,淋滤溶解作用较弱。

3 结论
综上所述,该区具有较好的地热地质条件,新生界和石炭—二叠系是较好的热储盖层,侏罗系下部页岩发育段也能起到一定的隔热保温作用,出水温度一般大于50℃。

蓟县系热储层埋深适中,富水性较好,出水量大于1000m3/d;出水温度和出水量均较为理想,有较好的利用前景,可以作为小范围供暖的热源,也可用于洗浴,以减少碳排放,保护环境。

通过本次地热勘查,基本查明了本区的垂向地层结构、热储盖层、热储层、地热增温率、热储构造、出水温度和出水量等地热地质条件,同时确认了在其主断裂西侧还存在一条次级断裂,丰富了本区的基础地质资料和地热地质资料。

在取得一定成果的同时也应看到,该区侏罗系髫髻山组岩性较为复杂,本次勘查岩矿鉴定为灰绿色灰色页岩和长石杂砂岩,其间还穿插有白云岩,和北京地区已经明确划分的各时代地层均有差异。

将其划归髫髻山组,扩展了复成分砾岩的范围。

这样划分正确与否需要在以后的工作来验证。

另外,虽然查明了F1断裂的性质和倾向,但因为工作量的限制,其在平面上的展布特征有待加强。

需在以后的工作中加强对该断裂的研究,确定准确的展布方向和延伸范围,明确其在构造演化过程中的作用。

参考文献
【相关文献】
北京市地质矿产局,1991. 北京市区域地质志[M]. 北京:地质出版社.
北京市华清地热开发有限责任公司,2013. 北京市海淀区北京大学医学部地区地热资源勘查钻井前期论证报告[R].
北京市华清地热开发有限责任公司,2017. 北京市海淀区北京大学医学部地区地热资源勘查报告(京海1、京海2(灌)[R].
柯柏林,2005. 北京“洼里砾岩”地质特征及时代讨论[J]. 北京地质,(3):11-15,28.
柯柏林,2009. 北京城区地热田西北部地热地质特征[J]. 现代地质,23(1):49-5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