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学习情境中的保持和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开源节流”提高学习效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利用学习情境中的保持和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开源节
流”提高学习效率
摘要:部分同学课堂学习效率不高,而老师安排的课后复习和作业也不认真完成,导致学习质量不高。

如何提高教学质量,是广大教师的迫切愿望。

本文从分析学习情境中的保持和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入手,认为充分利用两条曲线,能够“开源节流”提高学习效率。

关键词:学习情境中的保持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学习效率
同一个班的学生,老师同样上课,布置同样的课后作业,提同样的要求,可成绩有巨大的差别。

很显然,差别的原因在于学习效率。

很多老师都有这样的感受,部分同学课堂学习效率不高,而老师安排的课后复习和作业也不认真落实,令人颇为头痛。

如何提高教学质量,是广大教师的迫切愿望。

一、影响教学质量的因素
教学的质量,既与教师有关,也和学生有关;既与课堂学习质量有关,也与课后复习有关。

因此,要提高教学质量,既要从教师和学生双管齐下添动力,
又要从课堂和课后着手提效率,“开源节流”提高教学质量。

二、用好学习情境中的保持
(一)学习情境中的保持的概念
学习情境中的保持是指在学习过程中,能够集中精力学习的程度(图1)。

(二)如何用好学习情境中的保持
从教师和课堂教学方面来讲,除采用学生喜闻乐见、参与度高、寓教于乐、甚至以学生为主导等教学方式外,还应该根据学习情境中的保持和学生的接受能力来安排课程的重点和难点,把握教学的节奏,不遗余力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

在第一个高效期,即课程开始的第5-20分钟,引入新知识点,进行重点难点讲解。

在低沉期,安排对新知识点的练习、初次复习和巩固,即第21-25分钟。

在第二个高效期,进行总结,帮助学生进行第二次复习和巩固,加深记忆和理解,即第26-40分钟。

在课堂上,学生对教学的内容就学习和巩固了三次,能够实现较好的学习效果。

针对具体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特点,授课教师可以结合实际进行调整。

提高课堂的学习效率和质量,这是“开源”。

三、用好艾宾浩斯遗忘曲线
(一)艾宾浩斯遗忘曲线的概念
遗忘曲线(图2)是由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H.Ebbinghaus)研究发现,人体大脑对新事物遗忘的循序渐进的直观描述,人们可以从遗忘曲线中掌握遗忘规律并加以利用,从而提升自我记忆能力。

该曲线对现在学习研究界已产生重大影响。

(二)树立学生的信心
没有信心,就会失去学习动力,再好的方法也无济于事。

因此,树立信心很重要。

从学生方面来讲,针对课后复习不落实的学生,排除影响学习效率的家庭、人际关系、不适应等因素之外,还应重点树立他们的信心。

这部分学生成绩大多不太好,很可能陷入自卑、自暴自弃或者无所谓的境地。

除5%智障的外,其余的智力都正常,只要有足够的信心和努力,掌握了适当的学习方法,是能够学好的。

让学生明白,除了天才和智障之外,绝大部分人的智力水平是相近的。

而学习成绩的好坏在更大的程度上取决于学生自己的态度、努力程度和学习方法。

(三)如何利用艾宾浩斯遗忘曲线
从课后复习方面来讲,能事半功倍、花较少的时间达到较好的效果,又能保证学生充分的玩乐时间,应该能受到学生的广泛欢迎。

因此,利用好艾宾浩斯
遗忘曲线就显得至关重要。

通过遗忘曲线,让学生充分明白课后复习的重要性和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学生自然就会重视课后复习并落到实处。

如果不复习,新学的知识在20分钟以后就会忘记40%,1小时以后忘记55%,9小时以后忘记65%。

学生准确把握了这些时间节点以后,复习效果就会最大化。

在尝到学习的甜头和感到进步以后,学生自然就会进一步努力学习。

减少了课后的遗忘量,这是“节流”。

著名科学家茅以升在83岁高龄时,仍能熟练背诵圆周率小数点后一百位就是很好的例子。

别人问他有什么好的记忆方法,他回答说,“说起来很简单:重复!重复!再重复!”在学习中,我们都有这样的体会,我们记忆某些内容,到刚能勉强背诵时就停止了学习,结果过了不久就不会准确回忆。

如果能“一鼓作气”,再多学几遍,效果就大大提高;而且这样熟练的记忆,保持时间也特别长久,这是“过度学习”。

一般而言,过度学习保持在50%-100%范围内。

举例子说,背诵一首唐诗,如果用十遍刚好能基本背出,那么最好能再读3-6遍,这样就能烂熟于心,倒背如流了。

四、结论
用好学习情境中的保持和艾宾浩斯遗忘曲线两大法宝,既“开源”又“节流”,教师学生齐发力,课堂
课后提效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