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上册)期末摸底测试及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九年级化学(上册)期末摸底测试及答案
(时间:60分钟分数:100分)
班级:姓名:分数: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
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
1、实验室制取CO2的有关操作如下,不正确的是()
A.检查气密性B.制气
C.收集 D.验满
2、四种物质在一定的条件下充分混合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图所示.则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
A.丁一定是化合物
B.乙可能是这个反应的催化剂
C.生成的甲、丙两物质的质量比为8: 1
D.参加反应的丁的质量一定等于生成甲和丙的质量之和
3、有X、Y、Z三种金属片,分别放入稀硫酸中,X、Z表面有气泡产生,Y没有明显现象,X放入ZCln溶液,没有明显现象。
判断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
的顺序是()
A.X>Y>Z B.Z>X>Y C.X>Z>Y D.Y>X>Z
4、黄蜂的毒液呈碱性,若被黄蜂蜇了,涂抹下列物质可缓解疼痛的是()A.食盐水(pH≈7 ) B.牙膏(pH≈9)
C.肥皂(pH≈10 ) D.米醋(pH≈3)
5、欲配制10.0%的NaCI溶液50g,部分操作如下图所示,正确的是()A.取固体 B.称固体
C.量取水 D.写标签
6、如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t℃时,将50g a物质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搅拌,可得到100g a的溶液B.c物质微溶于水
C.a中含有少量b,可用恒温蒸发溶剂的方法提纯a
D.将20℃的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b>a>c
7、分类是化学学习和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分类中不正确的是()A.纯净物:氧气、干冰、水银 B.肥料:二氧化碳、硫酸铵、硝酸钾C.单质:金刚石、铁粉、黄铜 D.盐:氯化钠、硝酸钠、碳酸钙
8、豆类、动物肝脏中含有丰富的铁和锌,这里的“铁”、“锌”是指()
A.原子B.分子C.元素D.单质
9、某同学为研究动物呼吸作用,用下图进行实验。
实验过程中可能观察到的现象是()
A.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红墨水左移 B.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红墨水右移C.澄清石灰水不浑浊,红墨水右移 D.澄清石灰水不浑浊,红墨水左移10、向原煤中加入适量生石灰制成“环保煤”,可减少二氧化硫的排放,生石灰吸收二氧化硫的化学方程式为:2CaO + mSO2 + O2 = mCaSO4,则m的值是()
A.1 B.2 C.3 D.4
11、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t
1
℃时,甲、乙两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相等
B.t
1
℃时,100g甲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是20g
C.要将甲溶液的状态由a点转化为b点,可以加适量溶剂
D.分别将t
2℃时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
1
℃,均有晶体析出
12、有一混合气体通过澄清石灰水无明显现象,剩余气体经浓硫酸洗气后点燃,在火焰上方罩上干冷烧杯,内壁出现水雾。
符合上述现象的气体组合是()
A.H
2、CO、CO
2
B.N
2
、O
2
、CO
2
C.H
2、CH
4
、CO D.H
2
、CH
4
、CO
2
13、某同学用下图所示装置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实验时,连接好装置并检查不漏气后再进行后续操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所用红磷要过量,以保证集气瓶内空气里的氧气能充分反应
B.在空气里点燃红磷后,应缓慢把燃烧匙伸入瓶内并塞紧橡皮塞
C.红磷燃烧时,要打开止水夹,以免瓶因温度升高,气压较大,造成橡皮塞从瓶口脱落
D.仍用本装置,只把红磷换成燃烧的本炭,能够更精确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14、下列物质的性质,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颜色B.密度C.挥发性D.可燃性
15、在化学王国里,数字被赋予了丰富的内涵。
对下列化学用语中数字“2”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2H ②2NH
3③SO
2
④O ⑤Mg2+⑥2OHˉ⑦H
2
O
A.表示离子个数的是⑤⑥B.表示离子所带电荷数的是④⑤C.表示分子中原子个数的是③⑦D.表示分子个数的是①②
16、铜能被加工成厚度仅为7微米的超薄铜箔,说明铜具有良好的()A.导电性B.延展性C.导热性D.抗腐蚀性
17、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化合反应的生成物只有一种,所以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一定是化合反应B.同种元素的粒子质子数相同,所以含有相同质子数的粒子一定属于同种元素C.有机化合物都含有碳元素,所以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有机化合物D.酸溶液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所以能使紫色石蕊变红的溶液一定显酸性18、2017年10月27日央视财经报道:王者归“铼”,中国发现超级金属铼,制造出航空发动机核心部件。
如图是铼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铼原子的核内质子数为75 B.铼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86.2g C.铼的元素符号是Re D.铼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75 19、下列物质属于碱的是()
A.H
2O B.NaHCO
3
C.Ca(OH)
2
D.H
3
BO
3
20、如图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④表示的粒子属于金属元素 B.①表示的粒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电子C.①②③④表示四种不同元素 D.②④所表示的粒子化学性质相似
二、填空题(共3小题,共12分)
1、现有①木炭②硫磺③红磷④细铁丝四种物质分别在氧气中燃烧,用序号回答问题:
(1)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的是________
(2)产生大量白烟的是________
(3)产生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是________
(4)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的是________.
2、实验室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用排水法收集。
⑴制取氧气前要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目的是为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伸入制氧气试管里的导管不宜过长,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常在试管口塞一团棉花,其目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加热时先将酒精灯在试管下方来回移动,其目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⑸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当气泡________________时,再开始收集。
⑹集满氧气的集气瓶应盖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放出实验桌上。
3、为验证某无色气体是二氧化碳,兴趣小组的同学进行并记录了如下活动,但由于时间紧张,记录顺序出现混乱,现编号如下:
(1)需解决的内容:该无色气体是二氧化碳吗?
(2)将燃烧的木条插入该瓶气体中,观察到木条熄灭。
(3)该气体是二氧化碳。
(4)将澄清石灰水倒入瓶中振荡,观察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5)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的气体不是只有二氧化碳,所以用燃着的木条不如澄清石灰水理由充分。
你认为以上探究活动环节中,属于提出问题的是______(填序号,下同);属于收集证据的是______;属于获得结论的是______;属于反思评价的是______。
三、实验题(共2小题,每题15分,共30分)
1、通过一年的化学学习,相信你已经初步掌握了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有关知识。
结合下图示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标示的仪器名称:①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
(2)甲同学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填代号),用该方法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实验结束后,他发现水槽中的水变红了,请你帮他分析可能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
(3)乙同学在实验室想制取CO
气体,她应选用的药品是____,可用_____
2。
(填代号)装置收集CO
2
(4)装置B和装置C都可以用于制取同种气体,装置C的优点是
_________________。
2、老师为同学们提供了如下实验装置:
(1)写出仪器a、b的名称:a______ ,b______ 。
(2)组装仪器时,将玻璃管插入胶皮管或带孔橡胶塞前,要先把玻璃管口
______ ,然后稍稍用力转动,将其插入。
(3)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______ (填字母序号,下同)。
若要收集较纯净的氧气,可选用的装置是 ______ 。
(4)①实验室也可选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的装置B中制取氧气,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______ ,若选用C做发生装置,你认为选用装置C的优点是
______ 。
②也可以将注射器连接到装置B的导管口处,用来 ______ 。
四、计算题(共2小题,每题9分,共18分)
1、化学实验小组同学为研究某公共场所铁制护栏锈蚀的程度,将12.8g已生锈的铁片,放入一定浓度的稀盐酸中充分反应,测得产生的气体质量与稀盐酸的质量关系如下图所示(假设铁片除有Fe2O3外,不含其他杂质)。
(1)生成氢气的质量为________g;
(2)所用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
(3)计算该铁片中Fe
2O
3
的质量分数为? (写出计算过程)。
2、为了测定一瓶硫酸铜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取出50克该溶液,向其中逐滴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16%的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过程中生成沉淀的质量与所用氢氧化钠溶液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
请你仔细分析此关系图,并进行计算。
(1)当滴入氢氧化钠溶液_____克时,硫酸铜与氢氧化钠恰好完全反应。
(2)计算此硫酸铜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写出计算过程)。
七、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下列古诗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B.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C.爝火燃回春浩浩,洪炉照破夜沉沉D.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
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
1、B
2、C
3、B
4、D
5、D
6、D
7、C
8、C
9、A
10、B
11、C
12、C
13、A
14、D
15、C
16、B
17、D
18、B
19、C
20、A
二、填空题(共3小题,共12分)
1、②;③;①;④.
2、防止产生的气体逸出排尽瓶内的空气,得到较纯的气体防止粉末化的高锰酸钾随氧气流进入水中使试管受热均匀均匀、连续不断放出
毛玻璃片正
3、(1) (2)(4) (3) (5)
三、实验题(共2小题,每题15分,共30分)
1、铁架台 锥形瓶 A 2KMnO 4加热K 2MnO 4+MnO 2+O 2↑ 试管口没有放
置棉花 石灰石 F 可以控制反应速率
2、酒精灯 锥形瓶 用水润湿 A F +二氧化锰过氧化氢水氧气
可以控制反应速率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四、计算题(共2小题,每题9分,共18分)
1、(1)0.4;(2)14.6%;(3)12.5%
2、(1)25(2)16%
七、 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下列古诗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1、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