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健康管理系统规章制度02070
职业健康管理制度

职业健康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1.1制度目的为提升公司整体员工素质,增进员工身心健康,促进企业持续发展,制定本职业健康管理制度。
1.2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员工,包括全职、兼职和临时员工,确保每一位员工享有健康权益。
第二章健康评估与监测2.1入职健康评估新员工入职前进行全面健康评估,包括身体状况、生活习惯等,建立详尽的个人健康档案。
2.2定期健康监测每季度进行一次健康监测,包括体检、心理健康评估等,为个性化健康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2.3职业病防控特殊岗位员工进行职业病防护培训,确保其在工作环境中的安全,建立定期检测机制。
第三章心理健康管理3.1心理健康教育组织专业心理健康教育培训,提高员工对心理健康的认识,培养压力管理和情绪调控能力。
3.2心理健康咨询服务建立24小时心理健康咨询服务体系,提供个性化咨询服务,保障员工心理健康。
第四章工作环境管理4.1安全培训与演练全员参与定期的安全培训和演练,提高员工在紧急状况下的自救和互救能力。
4.2舒适工作环境建设优化工作区域设计,提高通风、采光和工作场所的舒适性,减轻员工工作压力。
第五章健康饮食与运动5.1营养饮食指导定期邀请营养专家提供饮食指导,推行员工营养膳食,提升整体健康水平。
5.2定期体育活动组织定期团队体育活动,促进员工之间的团队协作,同时提倡个体锻炼,保持良好体魄。
第六章疾病防控与应急处理6.1疫情防控建立疫情防控预案,实施健康监测、防护措施等,保障员工的身体健康。
6.2应急处理机制建立健康事件应急处理机制,包括灾害伤亡、意外事故等,确保员工及时、有效地获得救援与治疗。
第七章奖惩与激励7.1健康管理奖励设立健康管理奖励机制,对积极参与健康管理的员工进行表彰,并提供相应奖励。
7.2不良健康行为处罚对违反健康管理制度的行为进行适度处罚,确保制度的执行和员工的自律。
第八章监督与评估8.1内部监督机制建立专业的内部监督团队,负责对健康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确保制度有效执行。
职业健康管理规章制度

职业健康管理规章制度职业健康管理是一种旨在维护员工身心健康的全面管理体系,其目的是通过防控职业病及相关健康问题,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
为了确保职业健康管理的有效实施,各企事业单位应建立完善的职业健康管理规章制度。
以下是一份关于职业健康管理规章制度的范文,供参考。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本单位员工的职业健康管理,预防职业病,保障员工身心健康,制定本规章制度。
第二条本规章制度适用于本单位全体员工,包括正式员工、临时工及来访人员。
第三条本单位职业健康管理工作由专门负责的职业健康管理部门负责。
第四条本单位将职业健康管理列为重要的管理内容,给予足够的经费和人力资源支持。
第五条员工在工作期间发生的职业病或其他健康问题,由本单位负责相关医疗费用,并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第二章职业健康检查第六条所有入职员工应按照规定接受职业健康检查,确保健康状况适合从事相关工作。
第七条工作期间,员工应定期进行职业健康检查,每年至少一次。
第八条职业健康检查项目包括但不限于身体检查、肺功能检测、职业病相关项目检测等。
第九条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应妥善保存,并据此制定个体防护措施和职业健康管理方案。
第十条职业健康检查费用由本单位承担,员工应积极配合完成检查。
第三章职业病预防第十一条本单位应根据具体工作环境和职业病危害因素,制定相应的职业病预防措施。
第十二条实施职业病预防措施前,应对员工进行相应的教育和培训,使员工了解职业病及其防护知识。
第十三条本单位应配备足够的个体防护用品,并负责定期检查和更换。
第十四条对于与职业病有关的工作岗位,本单位应根据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工作时间和休息安排。
第十五条对于特殊岗位或高风险工种,本单位应加强安全监控和事故预防措施,并定期进行演练和应急预案。
第四章职业健康宣传第十六条本单位应定期开展职业健康宣传活动,宣传职业病的危害性、防护方法等。
第十七条职业健康宣传内容应具有针对性,注重形式多样化,包括培训、宣传材料、宣传栏等。
职业健康管理制度(3篇)

职业健康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贯彻执行“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保障职工在生产劳动过程中不受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影响,预防职业病的发生,保护职业病的合法权益,提高劳动生产率,根据《职业病防治法》的规定,结合公司实际,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规定了职业健康管理职责及作业管理,作业环境管理,职业健康管理等职责,适用于公司所有涉及职业健康管理的单位。
第三条公司人力资源部门、生产部门、行政部门应当加强对职业病防治的宣传教育,普及职业病防治知识,增强职工职业病防治观念,提高职工自我健康保护意识。
第四条公司任何单位或个人有权对违反本制度的行为向公司领导、安全环保部门、卫生监督部门检举、报告。
第二章管理职责第五条公司各级行政主管领导在各自工作范围和管理权限内负责本单位职业健康管理工作,公司安全生产委员会对全公司职业健康工作进行指导、决策及监督管理。
职业健康科代表公司安委会行使职业健康监督管理职能。
各级职工代表组织有权对职业健康工作进行群众监督。
第六条职业健康科作为公司职业健康检测机构,全面负责公司范围内的职业健康检测及公司安委会布置的职业健康管理工作。
第七条人力资源部门负责职业健康监护,主要负责职业健康体检和医疗。
按照《职业病防治法》的规定,职业病诊断应当由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的医疗卫生机构承担,我公司仅以此机构出具的职业病诊断结论执行政策。
第八条涉及职业病危害因素的部门必须指定兼职职业健康管理人员。
第三章作业管理第九条必须认真落实新建、改建、扩建项目(简称“建设项目”)职业健康设施“三同时”管理规定。
(一)建设项目主管部门在拟定生产建设项目时,要充分利用先进技术,尽量选择无毒、无害的先进生产工艺。
在可行性论证阶段,应当委托职业健康技术服务机构进行职业病危害预评价。
(二)职业健康设施的设计必须认真贯彻《____关于防尘,防毒工作的决定》,并严格执行《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____)及有关行业标准、规定。
职业健康管理制度及岗位职业操作规程

职业健康管理制度及岗位职业操作规程1. 职业健康管理制度1.1 制定目的为保护员工身体健康,预防职业病发生,加强职业健康管理工作,制定职业健康管理制度,明确职业健康管理的基本原则、职责与要求,保障企业以科学、有效的方式开展职业健康管理。
1.2 适用范围职业健康管理制度适用于本公司所有职工,包括办公人员和生产作业人员。
1.3 职业健康管理职责公司负责制定职业健康管理制度及相关管理规定,指导各部门开展职业健康管理工作。
同时,各部门应当:•履行职业健康管理职责;•组织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和评估,定期进行评价和监督;•对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评价,开展识别、评估、监测、防控等工作;•建立职业健康档案,并保护和保密个人职业健康信息;•定期组织职业健康知识宣传教育,提升员工职业健康防护意识;•组织职业健康检查和体检,并建立健康档案。
1.4 职业健康管理要求•全员培训,强化职业健康意识;•建立健康档案,对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分析和评价;•加强职业病预防,做好职业危害防护;•定期进行职业健康体检,及时发现疑似或患有职业病员工,及时干预和治疗;•对不同岗位禁忌症进行明确规定,防范职业病的发生;•建立职业健康事故预案,加强应急管理。
1.5 职业健康管理制度的评估与监督公司内部监督机制应该定期进行监督和评估,确保职业健康管理制度能够得到有效实施,并根据评估结果开展改进。
2. 岗位职业操作规程2.1 制定背景作为企业的生产主体,工人在各种岗位上开展操作都会面临一定的职业危害,根据各类岗位的特点,制定相应的岗位职业操作规程,明确操作流程、防范措施、工艺参数、操作时间及安全措施等,以确保员工的安全操作。
2.2 适用范围岗位职业操作规程适用于所有作业人员。
2.3 岗位职业操作规程的制定岗位职业操作规程由相关部门负责制定,主要内容包括:•编制职业危害因素制度;•制定操作流程,并组织培训和考核;•制定安全工艺参数;•制定操作时间及安全措施;•明确岗位安全责任;•强化现场管理;•加强对岗位操作的监控和评估。
职业健康基本管理制度

职业健康基本管理制度一、总则为加强对职场健康的管理,促进员工身心健康,提高工作效率,保障企业持续稳定发展,制定本《职业健康基本管理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所有员工,包括劳动派遣员工、合同工、临时工等各类从业人员。
三、健康管理责任1.公司领导班子要高度重视职业健康管理工作,健康管理工作由公司人力资源部门和相关部门共同承担;2.设立健康管理工作小组,明确工作职责、成员及管理制度;3.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建立健康档案,对员工进行健康体检,并对结果做出分析和评估;4.制定健康检测方案,定期监测员工职业健康状况,及时发现并处理疾病;5.加强对员工的健康教育和宣传,引导员工养成良好的健康生活习惯。
四、职业病防护1.建立职业病防护档案,对从业人员进行职业病危害评估,做好职业病防护工作;2.定期对职业病危害进行评估,及时发现并处理职业病危害;3.加强对职业病法律法规的宣传和教育,确保员工的职业卫生权益。
五、职业安全管理1.建立职业安全管理制度,明确工作岗位的危险性,并采取相应措施消除或减少危害;2.定期组织职业安全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3.加强对职业安全设施的维护和检查,确保设施的正常运转;4.建立职业安全日常监督体系,对违反职业安全规定的人员作出相应处罚。
六、职业卫生管理1.建立职业危害因素监测和评估制度,对从业人员进行职业卫生监测;2.制定职业卫生预案,建立职业病卫生档案,及时处理职业卫生事故;3.员工定期接受职业卫生培训,提高防护意识和卫生知识;4.加强职业卫生设施的维护和检查,确保设施的正常运转与保养。
七、应急管理1.建立职业健康应急管理预案,定期组织应急演练;2.做好应急救援保障措施,确保应急情况能够迅速得到有效处理;3.建立应急事件记录和报告制度,做到及时报告和纪实。
八、附则1.公司在制定、实施和改进本制度过程中要与相关部门密切合作,确保制度的有效执行;2.员工在工作中要积极配合公司的职业健康管理工作,提高自身保健意识,做到“安全第一,健康第一”;3.对违反本制度规定的员工,公司将依据公司规章制度对其进行处罚,保障公司的正常运作和企业形象。
职业健康有关的规章制度

职业健康有关的规章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维护员工的身体健康,提高工作效率,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特制定本规章制度。
第二条本规章制度适用于本企业全体员工,必须严格执行。
第三条本企业将建立健康档案,全面跟踪员工的身体状况、工作环境以及工作压力等情况,以便及时采取措施保障员工健康。
第四条本企业将定期开展职业健康培训,提高员工对职业健康的认识,知晓预防和处理职业病的方法。
第二章职业病防护第五条本企业将建立职业病防护小组,定期对生产环境进行检查,确保生产过程符合相关法律法规规定。
第六条本企业将配备必要的职业防护用具,确保员工在作业过程中的安全。
第七条员工在操作设备时,必须穿戴相关的防护用具,不得擅自取下或拆卸。
第八条员工在接触有毒有害物质时,必须严格遵守操作规程,防范职业危害。
第九条员工在作业过程中如发生意外伤害,应立即报告主管领导,并接受相应处理。
第十条本企业将组织定期的职业健康检查,对员工的身体状况进行监测,防范职业病。
第三章工作环境改善第十一条本企业将加强对生产环境的改善工作,减少噪音、粉尘、化学物质等对员工身体健康的影响。
第十二条本企业将定期清洁生产车间,确保生产环境的干净卫生。
第十三条本企业将配备必要的通风设备,保障作业场所的空气质量。
第十四条本企业将加强对机器设备的维护工作,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避免因设备故障导致的职业伤害。
第四章健康生活促进第十五条本企业将组织员工定期进行健康体检,提供健康管理指导,并根据体检结果对员工实施个性化健康管理。
第十六条本企业将提供健康饮食指导,鼓励员工合理膳食,保障员工的营养需求。
第十七条本企业将组织员工开展体育锻炼、健身活动,提高员工身体素质。
第十八条本企业将定期开展心理健康辅导活动,帮助员工减轻工作压力,保持良好的心态。
第五章管理措施第十九条本企业将建立职业健康管理制度,明确相关管理职责和权限。
第二十条本企业将建立职业健康监测机制,制定明确的监测计划和方法。
(完整版)职业健康管理制度

(完整版)职业健康管理制度
职业健康管理制度是为了保护员工的职业健康和安全而实施的一系列措施和规定。
它的目标是确保员工能够在健康和安全的工作环境中工作,预防和管理工作相关的健康问题。
1.职业健康政策:制定明确的职业健康政策,明确组织对员工健康的重视程度和愿望。
2.职业健康评估:对员工的健康状况进行评估,包括入职前健康检查、定期身体检查和职业病筛查,确保员工适合从事相关工作。
3.工作环境评估:评估工作环境的安全性和健康风险,采取必要的措施确保员工在安全和健康的环境中工作。
包括定期检查和测试工作场所的空气质量、噪音、温度、光线等。
4.职业健康培训:针对不同岗位的员工提供相关的职业健康培训,包括如何正确使用工具和设备、如何避免职业病等。
5.职业健康监测:监测员工的健康状况和职业环境对健康的影响,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的健康问题。
6.职业健康促进:通过提供诸如健康饮食、定期锻炼、压力管理等的健康促进活动,提高员工的职业健康意识和生活质量。
7.事故和紧急情况管理:建立应急预案和事故管理措施,以确保员工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安全撤离和获得及时的医疗救助。
8.职业病管理:建立职业病案例管理制度,对疑似或确诊的职业病患者提供适当的医疗和康复服务,做好相关的报告和记录工作。
9.监督和评估:对职业健康管理制度进行监督和评估,确保其有效性和可持续性,并根据需要做出相应的调整和改进。
一个完善的职业健康管理制度能够帮助组织降低事故和职业病发生的风险,提高员工的工作满意度和生产力,有效减少相关的医疗和人力资源成本。
建立和落实职业健康管理制度应该是每个组织都应该重视的重要任务。
职业健康管理制度范本(4篇)

职业健康管理制度范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障员工的身体健康,改善工作环境,提高生产效率,制定本职业健康管理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所有在本单位工作的员工。
第三条本制度的宗旨是:预防为主、综合管理、持续改善。
第四条本单位应根据职业健康管理的需要,制定并修订职业健康管理规章制度,建立健全职业健康管理体系。
第五条本单位应加强员工的职业健康知识培训,提高员工的健康意识和职业健康管理的能力。
第六条本单位要建立并完善职业健康档案管理,记录员工的职业健康状况和相关事故的处理情况。
第二章健康监测第七条本单位应对员工进行健康监测,包括入职前的健康检查和在职期间的定期检查。
第八条员工入职前应进行体检,并对体检结果进行评估,合格后方可上岗。
第九条在职期间,员工应定期进行身体健康检查,具体检查项目和频率由本单位根据岗位特点和工作环境确定。
第十条若员工出现职业病或者其他与工作环境相关的健康问题,本单位应及时采取措施进行诊断、治疗和康复,并将相关信息记录在职业健康档案中。
第十一条员工因职业病或者其他与工作环境相关的健康问题需要调整工作岗位或者离职的,本单位应做好安置工作,保障员工权益。
第三章工作环境管理第十二条本单位应建立健全工作环境管理制度,负责工作环境的评估、改善和监测。
第十三条本单位应定期对工作环境进行评估,检查是否符合国家和地方的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
第十四条本单位应采取措施改善工作环境,减少职业病危害因素的产生和传播。
第十五条本单位应定期进行工作场所的卫生清洁,保持工作环境的整洁和卫生。
第十六条本单位应配备必要的工作保护设备和设施,提供良好的工作条件。
第十七条员工应按照规定使用工作保护设备和设施,保护自己的身体健康。
第四章职业健康教育与培训第十八条本单位应开展职业健康教育和培训,提高员工的职业健康意识和管理能力。
第十九条本单位应根据员工的职业健康需求和工作环境特点,制定职业健康教育和培训计划。
第二十条职业健康教育和培训应覆盖员工的健康知识、工作技能、工作行为规范等方面。
职业健康管理制度

职业健康管理制度职业健康管理制度一、制度目的为规范公司职业健康管理工作,保护员工身体健康,维护公司持续稳定发展。
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适用于本公司所有员工,涉及员工职业健康的各个方面。
三、职业健康管理的内容1.岗位职业病检查公司每年定期对所有员工进行职业病检查,测试员工的职业健康状况,确保所有员工职业健康状况良好。
2.岗位职业病危害因素控制公司对所有岗位的职业健康危害因素进行全面排查,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确保员工身体健康。
3.岗位职业健康教育公司对所有员工进行岗位职业健康教育,普及职业健康知识,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降低工作中的职业健康风险。
4.职业健康档案建立公司建立员工职业健康档案,及时了解员工的职业健康状况,采取有效措施保障健康。
5.突发职业健康事件处理公司对突发职业健康事件进行及时处理,制定详细的应急预案,确保员工在突发事件中得到及时的救治和保障。
6.健康宣传和文化建设公司开展各种健康宣传活动,营造健康、绿色、低碳的工作文化氛围,让员工在健康、安全的环境中工作。
四、职业健康管理制度执行1.本公司职业健康管理工作由公司安全环保部门负责,每年制定职业健康管理工作计划,进行全方位的职业健康管理。
2.公司所有员工必须严格执行本制度,将职业健康管理纳入工作日常工作中。
3.公司将严格监督本制度的执行情况,对违反制度的员工进行批评和教育,对严重违反制度的员工给予处罚。
五、职业健康管理制度修订公司对职业健康管理制度进行定期检查和修订,以保证管理制度的时效性和有效性。
以上制度经公司董事会通过订立有效,同时公司全体员工必须严格执行,否则将严肃处理。
职业健康监管的规章制度

职业健康监管的规章制度一、总则为了保护职工的身体健康,保障其权益,合理监管职业健康行为,制定本规章。
二、监管范围1. 各类企事业单位及其从业人员的职业健康行为。
2. 职业健康相关的生产、加工、环境等问题。
3. 职业病防治工作的管理和监督。
三、监管原则1. 预防第一,整治为主,综合治理;2. 依法治理,分类监管,科学规划;3. 安全第一,健康关怀,质量保证。
四、职责分工1. 监管部门负责职业健康监管工作的组织、协调和实施。
2. 生产单位要做好职业健康管理工作,加强职业健康知识宣传和培训。
3. 行业协会要加强对企业的指导和监督,促进职业健康管理水平提升。
五、监管措施1. 加强对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的监管,定期进行检查和评估。
2. 鼓励企业建立职业健康管理体系,制定职业健康相关制度和程序。
3. 规范职业危害评估和监测,加强职业病防治措施。
4. 鼓励职工参与职业健康管理,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5. 对违法违规行为进行处罚和纠正,维护职工合法权益。
六、监督检查1. 监管部门要定期对企业的职业健康管理情况进行检查和评估。
2. 行业协会要加强对企业的自查自评,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3. 职工代表要积极参与监督检查,监督职业健康管理工作的实施情况。
七、宣传教育1. 加强职业健康知识宣传,提高全社会对职业健康的重视程度。
2. 组织开展职业健康培训,提高职工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3. 营造良好的职业健康氛围,倡导健康工作、科学生活。
八、奖惩机制1. 对于职业健康工作出色的企业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2. 对于违法违规行为的企业和个人,要严格按规定进行处罚和整改。
3. 对于屡教不改的企业和个人,要采取更严厉的措施,确保职业健康监管工作的顺利进行。
九、附则1. 本规章自发布之日起生效。
2. 对于违反本规章的行为,要按相关法律法规予以处理。
以上为《职业健康监管的规章制度》,请相关企事业单位和从业人员严格遵守,共同营造一个良好的职业健康环境。
职业健康管理规章制度

职业健康管理规章制度职业健康管理是一项重要的工作,旨在保障员工的健康与安全。
为了有效管理职业健康,制定并执行职业健康管理规章制度十分必要。
本文将探讨职业健康管理规章制度的必要性、内容以及执行策略。
一、制度的必要性1. 保障员工健康与安全职业健康管理规章制度的首要目标是保障员工的健康与安全。
通过建立规章制度,公司能够制定明确的健康管理政策和标准,为员工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保护措施,降低职业病和工伤的风险。
2. 提高工作效率与质量健康员工是公司良好运作的基石。
制定职业健康管理规章制度可以预防和减少工作中可能引发的健康问题,降低员工请病假时间,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3. 遵守法律法规职业健康管理规章制度是公司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的基础。
各国普遍有相关的职业健康管理法规,公司需通过制度确保全面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保证企业的合法和规范经营。
二、制度内容1. 职业健康管理部门的责任规章制度中应明确职业健康管理部门的职责,包括设立和维护职业健康管理制度、开展职业健康宣传教育、组织职业健康评估与监测等。
2. 健康评估与监测规章制度中应规定对员工的健康评估与监测措施,包括入职体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职业病筛查等,以及定期或不定期进行职业病体检和健康监测。
3. 职业病防治与紧急救援规章制度应包括职业病的防治措施,如防护用品的发放、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控制等,并规定紧急情况下的救援措施和流程,以保障员工的安全与健康。
4. 职业健康培训与教育规章制度中应规定职业健康培训与教育的内容和要求,包括新员工的培训、职业病防护知识的普及、应急处置演练等,以提高员工的职业健康意识和应对能力。
5. 事故报告与调查规章制度中应明确事故报告与调查的程序和要求,及时报告事故,并进行详细的事故调查,以便事后总结教训并采取有效措施,避免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三、执行策略1. 制度宣传公司应通过多种渠道进行职业健康管理制度的宣传,包括内部培训、会议通知、员工手册等方式,确保所有员工了解制度内容,并能够正确执行。
职业健康管理系统规章制度

实用文案职业健康管理制度职业健康管理制度1目的为了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危害,预防职业病发生,保护全公司员工的身体健康和相关权益,结合公司实际,制定本制度。
2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属各单位、项目部及全体员工。
3编制依据3.1《安全生产法》3.2《职业病防治法》3.3《建筑法》3.4《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393号)、3.5《工伤保险条例》(国务院令第586号)3.6《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国务院令第352号)3.7《职业健康监护管理办法》(卫生部令第23号)3.8《职业病诊断与鉴定管理办法》(卫生部令第91号)3.9《水利工程建设安全生产管理规定》(水利部令第26号)3.10《作业场所职业危害申报管理办法》(国家安监总公司第27号令)3.11《用人单位职业健康监护监督管理办法》(国家安监总公司第49号令)3.12《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GB/Z158-2003)3.13《职业病分类目录》(国卫疾控发[2013]48号)3.14《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GBZ188_2007)4职责4.1公司董事长4.1.1负责全公司职业健康管理的领导和协调工作。
4.1.2批准职业健康体检计划。
4.1.3批准劳动保护用品发放计划。
4.1.4批准职业病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4.2社会保险事业管理中心4.2.1为全公司职业健康管理部门。
4.2.2制定职业健康管理制度,进行职业健康宣传教育培训。
4.2.3编制职业健康体检计划和劳动保护用品发放计划。
4.2.4审核基层单位职业病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4.2.5识别存在职业危害的工作岗位,并对用工情况进行管理。
4.2.6职业危害告知工作。
4.2.7评价全公司职业健康管理状况。
4.2.8负责对职业病危害事故的调查、处理工作,并按规定向国家有关部门报告。
4.3安全质量部4.3.1分析辨识生产过程中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种类、来源、产生部位、影响范围、接触人数,编制具有适宜性、有效性、针对性防护措施等资料。
职业健康安全系统管理系统规章制度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制度1目的为了强化职业健康管理,改善生产作业环境,预防职业病危害,保护劳动者健康,增强员工的安全生产意识,确保生产安全。
2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公司在工程施工作业中发生职业病危害或危及员工身体健康的工作场所或作业环境以及在公司范围内从事工程施工作业的单位和个人。
3引用文件3.1《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3.2《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3.3《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3.4《大连港股份有限公司职业卫生有关管理制度》。
4管理规定4.1 职业卫生管理4.1.1为了加强对职业病防治工作的管理,提高职业病防治的水平,保护劳动者健康及其相关权益,根据《安全生产法》、《职业病防治法》等法律、法规及标准,现制定《大连建筑企业工程有限公司职业卫生管理规定》。
4.1.2本规定是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和安全生产“一岗双责”的具体落实,公司领导、机关部室及基层单位负责人应明确职业病防治的责任,加强政策法规学习,各司其职,逐级负责,做好职业病防治工作。
4.1.3 职业病防治、管理经费包括人员配备、机构设置、职业病危害预防和治理、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和控制效果评价、职业病防护设施配置与维护、个人职业病防护用品配置与维护、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与评价、职业健康监护、职业卫生培训、职业病病人诊断、治疗、赔偿与康复及工伤保险等方面。
4.1.4本规定所称职业病危害,是指对从事职业活动的劳动者可能导致职业病的各种危害。
职业病危害因素包括:职业活动中存在的各种有害的化学、物理、生物因素以及在作业过程中产生的其他职业有害因素,具体参照《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
职业禁忌,是指劳动者从事特定职业或者接触特定职业病危害因素时,比一般职业人群更易于遭受职业病危害和罹患职业病或者可能导致原有自身疾病病情加重,或者在从事作业过程中诱发可能导致对他人生命健康构成危险的疾病的个人特殊生理或者病理状态。
职业病防护用品,是指由生产经营单位为从业人员配备的,使其在劳动过程中免遭或者减轻事故伤害及职业危害的个人防护装备。
职业健康管理系统规章制度及要求措施(1)

职业健康管理制度及措施(一)、职业健康管理目标严格遵照集团公司“三标一体”的相关规定,建立本项目部的职业健康管理体系,保证员工生活及工作场所干净整洁、施工现场粉尘及有害气体不超过国家规定标准、劳动保护符合有关规定;防止食物中毒、传染病扩散,防止职业病、地方病发生。
(二)、职业健康管理机构(1)、职业健康领导小组名单:组长:董宝贵副组长:周世宏组员:项目部员工(2)、分工和职责。
党工委书记是职业健康工作的主管领导;设备物资和综合办公室为主管部门,主抓施工过程的职业健康工作。
安质部、财务部为协作部门,为职业健康提供防护和保障。
职业健康安全领导小组制定各项保障措施,明确各级分工,将职业健康保障作为日常工作重点,对生活、办公及施工生产过程进行全面的职业健康检查指导,以保证员工的身体健康和防止职业病的发生。
(三)、职业健康设施(1)、职工生活区集中建立在避风、向阳、静辟处,与施工现场保持一定的距离,以防止施工对宿舍的污染,尽可能给员工营造一个清洁舒适的生活环境。
(2)、在生活房屋、办公室内安装空调或风扇及取暖设施等,以利夏季防暑降温及冬季保暖;(3)、在生活区设立职工活动场所,配备一定数量的运动设施,以利于职工在空闲时间锻炼身体;(4)、生活区设置足够数量的卫生设施,保持员工宿舍区内的卫生。
室内外卫生经常清扫,保持地面干净,日常用品摆放整齐,保持室内通风良好,空气清新;在室外种植花草,美化环境;(5)、在生活区外围偏僻处设立生活垃圾池,生活垃圾在生活区内采用封闭式容器收集,然后统一倒入垃圾池,再按当地环保规定运至指定垃圾处理地点统一处理。
严禁随地丢弃生活垃圾;(6)、生活区内设置有取暖设施的公共洗澡间,洗澡间内设置冷热水管,保证员工在工作后能洗澡,保持个人的清洁卫生。
(四)、职业健康保障措施1、劳动保护措施1)、接触粉尘、有毒有害气体等有害、危险施工环境的作业职工,按有关规定发放个人劳动保护用品,并监督检查使用情况,以确保正常使用;2)、加强机械保养,减少施工机械不正常运转造成的噪音;3)、对于噪音超标的机械设备,采用消音器降低噪音。
职业健康管理制度

职业健康管理制度
职业健康管理制度
为了保护员工的健康并提高工作效率,我们公司制定了一套职业健康管理制度,以下是具体内容:
1. 健康评估
在入职前,所有员工必须接受公司指派的医生进行健康评估,包括身体检查等内容。
在职期间,公司每年进行员工的定期健康检查,以确保他们的身体状况良好。
2. 健康教育
公司将为员工提供定期健康教育,包括饮食、运动、精神健康等方面的指导,帮助员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3. 职业病防治
公司将为员工提供职业病防治方面的相关知识和指导,并执行完整的职业病防治制度。
对于因工作导致的职业病病例,公司将承担全部责任并提供相应的赔偿。
4. 工作环境管理
公司将定期对工作场所进行卫生和安全检查,确保工作环境符合国家相关标准。
如果发现任何不安全因素,公司将立即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5. 活动管理
为了鼓励员工在工作之余锻炼身体,公司将定期组织各种体育活动和健康促进活动。
6. 动态监测
公司将对员工的健康状况进行动态监测,如果发现存在健康问题,公司将立即针对性地为其提供相应的帮助和支持。
7. 员工权力保护
公司将尊重员工的权力,为员工提供安全的工作环境和良好的工作条件,杜绝任何可能对员工健康造成损害的行为。
同时,公司会对任何侵犯员工健康权益的行为采取严厉的法律手段进行打击。
总体而言,公司的职业健康管理制度主要着眼于预防疾病、保护员工健康以及提高工作效率。
通过这些措施的实施,公司旨在为员工提供安全、舒适和健康的工作环境,同时提高员工的积极性和生产力,达到公司与员工双赢的目的。
职业健康管理制度

职业健康管理制度介绍职业健康管理制度(Occupational Health Management System)是为了保障员工的身体健康和安全而实施的一套管理措施和制度。
该制度的目的是预防与工作相关的疾病和事故,并确保工作场所的健康和安全环境。
目标职业健康管理制度的主要目标包括:1. 预防工作场所的职业病和事故发生;2. 保护员工的身体健康和安全;3. 提高员工的工作满意度和生产效率;4. 保护企业的声誉和利益。
职责和义务以下是职业健康管理制度中员工和雇主的主要职责和义务:员工职责:- 遵守职业健康管理制度和相关规定;- 参与健康和安全培训,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 主动报告发现的安全隐患和职业健康问题;- 使用和保养个人防护设备;- 配合进行职业健康检查。
雇主职责:- 创建健康和安全管理体系;- 提供安全的工作环境和设备;- 组织职业健康培训和教育;- 预防工作场所职业病和事故;- 提供必要的职业健康保护设施。
职业健康管理措施为了实施职业健康管理制度,以下措施应被采取:1. 风险评估和分析:对工作场所的职业健康和安全风险进行评估和分析,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
2. 健康监测:通过定期职业健康检查,及时发现员工可能存在的健康问题。
3. 安全培训和教育:为员工提供必要的职业健康和安全培训,加强他们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4. 事故报告和调查:对工作场所职业事故进行调查,并采取必要的纠正措施,以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5. 健康记录和档案:建立员工的职业健康记录和档案,用于监控和管理员工的职业健康状况。
6. 绩效评估和奖惩:将职业健康管理纳入绩效评估体系,并对积极参与职业健康管理的员工进行奖励。
结论职业健康管理制度是保障员工职业健康和安全的重要手段。
通过建立健全的制度和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可以有效预防工作相关疾病和事故的发生,保护员工的身体健康和安全,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和利益。
雇主和员工都有责任积极参与和落实职业健康管理制度,共同构建一个健康、安全和高效的工作环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职业健康管理制度1、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实行分类管理、综合治理。
2、采取有效职业病防护设施,并为职工提供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
3、在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场所,设置醒目公告栏,公布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检测结果。
4、对产生严重职业病危害的作业岗位,在醒目位置,设置警示标识和警示说明。
`5、劳动防护用品的发放,实行专人管理,并对使用情况进行经常性检查。
6、每年对职工进行一次职业卫生培训。
7、每两年对从事职业危害因素岗位的职工进行一次职业健康检查,检查结果如实告知职工,并进行建档管理。
8、女职工在月经期、已婚怀孕准备期、怀孕期、哺乳期,由于生理特性,在劳动和工作中遇到特殊困难,应给予特殊劳动保护。
9、对不适宜继续从事原工作的职业病病人,调离原岗位,并妥善安置。
二、职业病危害告知制度为了执行国家职业危害防治有关法律、法规、规章、标准和政策方针,履行职业危害因素告知职责,特制定本制度。
1、与职工签订劳动合同,在合同中明确载明所从事的工作岗位,可能存在的职业危害因素及其后果,职业危害防护设施和待遇,不得隐瞒或欺骗。
2、职工在履行劳动合同期间,因工作岗位或工作内容发生变更,从事与所订立劳动合同中未告知的存在职业危害作业的,应与职工履行如实告知义务,并协商变更原劳动合同相关手续。
3、按规定组织职工进行岗前、岗中、离岗体检,并将体检结果和建议及时如实告知职工。
4、在本单位醒目地点设立公示栏,公布单位职业危害防治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公布作业场所职业危害检测、监测、评价结果。
5、存在严重职业危害的作业场所,应设置警示标志和中文警示说明,应急处理措施。
6、组织对员工进行上岗前职业健康培训和在岗期间的定期职业健康培训教育,普及职业健康知识,督促职工遵守职业危害防治法律、法规、规章、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操作规程。
三、职业安全健康宣传教育、培训制度一、职业安全健康宣传1、通过墙报、公示栏、会议、培训、张贴标语等形式开展职业健康宣传。
2、站经理定期组织学习生产安全健康知识。
二、职业健康教育培训1、单位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站经理(主要负责人)、加油员分别由省、市安监部门负责培训、考核和发证。
根据证件有效时间,到期进行复训。
2、入站新员工安全教育培训凡入站新员工,由站经理组织进行三级安全生产教育,培训时间不少于七十二小时。
经考试合格后,方准上岗工作,成绩归档存查。
(1)培训教育内容:①、党和政府关于安全生产的方针、政策、和《安全生产法》、《职业病防治法》、《作业场所健康监督管理暂行规定》、《作业场所职业危害申报管理办法》、《劳动防护用品监督管理规定》等②、加油站安全生产近远期规划、组织管理措施及生产工艺流程等基本情况。
③加油站主要危险区域和典型事故分析及防范措施。
④、加油站各种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和安全技术规程。
(2)班组教育由班组长负责进行培训,主要内容:①本班组生产工艺流程。
②本班组作业中的危害因素和应急防范措施。
③本班组岗位劳动保护用品佩戴、使用规定。
④、本班组主要设备性能、安全规程及主要环节的危害防范注意事项。
⑤本班组岗位职业健康操作规程和职业危害防治措施规定。
四、劳动防护用品使用和管理制度为了规范劳动防护用品的使用和管理,保证职工安全与健康,预防生产安全事故发生和职业危害,特制定本制度。
1、安排专项资金购买、更换符合国家标准或作业标准的劳动防护用品。
2、定期为职工免费发放足够的劳动防护用品,不得以现金或其它物品替代。
4、教育和督促职工正确使用和佩戴劳动防护用品,职工违反规定,未使用和佩戴劳动防护用品的,给予批评教育,并处罚款。
6、检查、参观人员进入作业现场,应按规定使用、佩戴劳动防护用品。
五、职工职业健康监护档案管理制度为了加强职工职业健康管理工作,保证职工健康安全,特制定本制度。
1、职业健康监护档案管理由职业健康管理副站经理负责,一人一档,按照规定的期限妥善保存,方便查询、提取。
2、按规定与有资质的职业健康体检机构签订体检协议,组织职工进行岗前体检、岗中体检和离岗体检,支付体检费用,及时如实将体检结果告知职工。
3、不得安排未经上岗前职业健康检查的职工从事接触职业危害的作业;不得安排有职业禁忌的职工从事其所禁忌的作业;对在职业健康检查中发现有与所从事职业相关的健康损害的职工,应调离原岗位,妥善安置,并享受规定的待遇;对未进行离岗前职业健康检查的职工,不得解除或终止与其订立的劳动合同。
4、职工离开工作单位时,有权索取本人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复印件,应当如实无偿提供,并在所提供的复印件上签章。
5、不得安排未成年人从事接触职业危害的作业,不得安排孕期、哺乳期的女职工从事对本人和胎儿、婴儿有危害的作业。
六、职业危害申报制度一、总则为保障职工的安全和职业健康,防治职业危害,依据《职业病防治法》、《安全生产法》、《作业场所职业健康监督管理暂行规定》等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有关职业健康监督检查职责调整的规定,特制订本职业危害申报制度;二、申报1、加油站职业危害安全办公室应向县安监局申报职业病危害报表,申报内容应当包括:(1)用人单位的基本情况;(2)产生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生产技术、工艺或材料;(3)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种类、浓度或强度;(4)作业场所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人数及分布;(5)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的配备情况;(6)个体防护用品的配备情况;(7)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作业人员的管理情况;(8)安监局规定的其它应当申报的资料。
2、加油站应当建立职业危害管理档案。
职业危害管理档案应当包括生产区内存在职业危害因素的单位数量、职业危害因素种类、接触人数、防护设施的配备和职业卫生管理状况等内容。
3、加油站作业场所的职业危害应每年通过“作业场所职业危害申报与备案管理系统”进行电子数据申报一次,并向县安监局提供职业危害纸质文本相关资料。
三、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七、职业危害防护设施维护检修制度为了加强对职业病防护设施与职业病防护用品的监督管理,使职业病防护设施和职业病卫生防护用品在使用时符合国家标准和卫生要求,以控制或者消除职业病危害因素,保障劳动者的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的有关规定,制定本制度。
第一条、本制度所称的职业病防护设施(以下称“防护设施”),是指以控制或者消除生产过程中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为目的,采用通风净化系统或者采用吸除、阻隔等设施以阻止职业病危害因素对劳动者健康影响的装置和设备。
本制度所称的职业病防护用品(以下称“防护用品”),是指为保障劳动者在职业劳动中免受职业病危害因素对其健康的影响,对机体暴露在有职业病危害因素作业环境的部位,采用相应的防护用品进行保护。
第二条、职业病危害因素作业场所,使用防护设施和防护用品的各车间或者个人,均应遵守本制度。
八、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监测制度为了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危害,适时监测生产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保护员工身体健康,特制定本制度1、加油站积极开展职业病防治的宣传、教育。
2、站经理负责组织对职业危害因素的辨识、评价、制定职业危害防治措施;副站经理负责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统计、报告和档案管理工作。
3、站经理负责对进厂职工进行上岗前和经常性的职业安全卫生和职业病防治的培训,组织对从事有害作业的人员进行上岗前和每年一次的职业健康检查,及时将检查结果告知职工本人,并对职业病患者调换工作岗位或安排休养。
4、站经理按规定发给员工符合质量要求的个人劳动防护用品。
5、正常作业人员在生产劳动过程中,应严格遵守职业病防治管理制度和职业安全卫生操作规程,并享有获得职业病预防、保健、治疗和康复的权利。
6、不得安排有职业禁忌的员工从事与禁忌相关的有害作业。
并在可能发生急性职业中毒和职业病的有害作业场所,配备医疗急救药品和急救设施。
7、新、改、扩建项目必须严格执行“三同时”规定。
工程竣工后要进行职业危害验收监测,验收不过关的项目不得投入生产。
8、本制度从公布之日起执行九、从业人员防护用品管理制度为保证本公司职工在生产活动中的作业安全,避免职业病和其他职业危害,根据《安全生产法》、《职业病防治法》等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结合本公司实际,特制定本制度。
一、劳动防护用品的计划、审批、购买、验收、发放、使用和监督管理适用本制度。
二、站经理应如实统计从业人员数量,根据国家劳动防护用品发放标准,编制年度劳动防护用品采购计划并纳入安措费用预算,报请砖厂负责人审批,根据计划落实资金并进行采购。
三、购买的劳动防护用品,必须符合国家或行业标准,必须有“三证”:即生产许可证、安全鉴定证、产品合格证,并由职业健康安全办验收后方可入库。
四、使用者严格按照规定使用、佩戴劳动防护用品。
五、统一建立劳动防护用品管理台帐,详细记录工种、品名、发放标准、领用时间等事项。
七、劳动防护用品费用由加油站负担,统一购买,不得以实物或现金代替劳动防护用品的发放。
八、有下列行为之一者,一经发现核实,由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办公室根据情节轻重给予警告或罚款处理:(一)采购劳动防护用品无“三证”,或属伪劣产品的;(二)故意损坏劳动防护用品的;(三)不按规定使用、佩戴劳动防护用品的;(四)弄虚作假骗领劳动防护用品的;(五)个人私自购买劳动防护用品的;(六)使用已损坏或失效劳动防护用品的。
九、本制度从公布之日起执行。
十、岗位职业健康操作规程为了保证职工在生产过程中安全开展工作,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危害,保护职工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促进生产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制定本操作规程。
一、职业病危害因素种类、分布、危害程度1、汽油油气产生的原因:成品挥发产生。
危害程度:急性中毒:对中枢神经系统有麻醉作用。
轻度中毒症状有头晕、头痛、恶心、呕吐、步态不稳、共济失调。
高浓度吸入出现中毒性脑病。
极高浓度吸入引起意识突然丧失、反射性呼吸停止。
可伴有中毒性周围神经病及化学性肺炎。
部分患者出现中毒性精神病。
液体吸入呼吸道可引起吸入性肺炎。
溅入眼内可致角膜溃疡、穿孔,甚至失明。
皮肤接触致急性接触性皮炎,甚至灼伤。
吞咽引起急性胃肠炎,重者出现类似急性吸入中毒症状,并可引起肝、肾损害。
慢性中毒:神经衰弱综合征、植物神经功能症状类似精神分裂症。
皮肤损害。
主要涉及岗位:加油员、计量员。
2、柴油油气危害:柴油为高沸点成份,故使用时由于蒸汽所致的毒性机会较小。
柴油的雾滴吸入后可致吸入性肺炎。
皮肤接触柴油可致接触性皮炎。
多见于两手、腕部与前臂。
柴油废气,内燃机燃烧柴油所产生的废气常能严重污染环境。
废气中含有氮氧化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醛类和不完全燃烧时的大量黑烟。
黑烟中有未经燃烧的油雾、碳粒,一些高沸点的杂环和芳烃物质,并有些致癌物如3.4-苯并芘。
本品对人体侵入途径:皮肤吸收为主、呼吸道吸入。
主要涉及岗位:加油员、计量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