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研修一体化建设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校本研修一ft化建设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
符丽萍
(黑龙江省实验中学,黑龙江150000)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
教师队伍建设的核心是教师专业发展。
浓厚的教科研氛围,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学校综合实力和整体水平的不竭动力,校本研修一体化建设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
一、加强学习,提高认识,明确方向,主动发展
坚持联系实际,有计划、有针对性地组织教师参加学习,提高和加深对教师专业发展意义的认识,为发展提供思想保证。
(一)要树立终身学习、生涯发展意识
在学校“中长期发展规划中”对教师的专业发展提出的目标是:“高境界有魅力,高水平有实力,高贡献有作为”。
—所谓“高境界有魅力”,是指教师立志献身于教师事业,品德高尚,在人格、能力、习惯等方面有魅力。
—所谓“高水平有实力”,是指教育理念先进,治学精神严谨、基础知识宽厚、专业知识精深、教学水平一流、教书育人有实力讲艺术。
—所谓“高贡献有作为”,是指在为学生的发展,学校的发展等方面做出优质高效的工作,并能不断创新进取,实现专业生涯的可持续发展。
只有教师具备终身学习的意识,才能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表现出终生学习的品质,并以此来激励、带动学生的学习。
(二)树立快速发展、高效发展意识
在知识经济和信息化、学习化社会迅猛发展的今天,不进则退,别无选择。
学校变管理理念为发展理念,提倡尊重人、关心人、理解人、帮助人、团结人,关注生命意义的彰显和扩展。
形成以人为本的利益共同体,让学校总体资源得到增殖,使学校文化呈现出生态美,追求发展的最高境界。
(三)树立提高科研能力是持续发展的关键的认识
引导大家强化校本研修意识,强化科研先导地位。
教育活动是极具有个性的实践活动,真正对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发挥有效指导作用的是教师自身的研究所得,教师必须强化科研意识,提高科研能力,结合自身的实践经验开展各类教育教学研究,尤其是开展课题研究。
二、创造有利于教师专业发展的校园环境
(-)努力开发、合理配置环境资源,优化管理、服_务环境和管理服务是重要的教育资源,也是校长专业发展所要研究、解决的科研课题。
结合学校实际,加快信息化、现代化建设步伐,建构强大的信息化体系,优化资源配置,为教师搭建坚实的发展平台。
建设硬件条件,全员信息技术培训,促进了师生信息技术水平迅速提高。
(二)营造积极进取的校园文化,为教师提供学府式软环境
学校尊重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不强求教学过程的一致,不硬行推广教学方法。
鼓励教师打造自己的教学个性和风格,创造条件支持和帮助教师实现其成就需要,鼓励教师在校内外交流学术见解和研究成果,支持教师参加学术会议和教学竞赛,参与编写教材和著书立说,发展专业特长。
(三)建构“人本”管理体系,为教师发展提供组织管理保证
依据研修一体化的发展模式,建立学科督导一教研组长—备课组长一任课教师的扁平式管理,将管理重心下移,抓备课组建设,管理重点前移。
管理者深入集体备课,研究有效备课方式,参与科研教研,帮助教师找问题,总结反思,督导课题研究。
对于教师学习培训、教研科研、外出考察、参加教学竞赛和学术交流等提供大力支持。
三、全员参与,研修一体,课题拉动,整体提升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副司长朱慕菊指出,以校为本的教研,是将教学研究的重心下移到学校,以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所面对的各种具体问题为对象,以教师为研究的主体,既注重解决实际问题,又注重经验总结、理论提升、规律探索和教师的专业发展,是保证新课程改革实验向纵深发展的新的推进策略。
教研是基础,科研是升华,培训是加油站,助推剂。
在通过教研发现问题,经反思研究,用科研解决问题。
科研取得的成果又直接为教学服务。
研究是个人的自主、主动行为,也可以是组织成员间的合作行为,培训则是学校有组织、有目的、有计划地集体学习和研究,三位一体,相互促进。
(一)在问题发现中反思提升
反思教学实践,在总结经验中提升自己。
开展“教学后记记什么”的t寸论,将教学反思在教研活动中交流分享,遇到问题共同解决。
教师在教学场景中、在与学生的交流中,逐渐多一份对教学的领悟,有了领悟本身的不断的积累、教学反思的不断强化,教师教学智慧会不断地提升,这就达到了反思的目的。
(二)在培训交流中进行理性思考
培训和交流是非常有效的校本学习方式,将教师的学习形式置于学校的管理系统之内形成有机关联。
培训联系实际,以具体问题为中心,讲求实效。
改变业务理论学习统一抄笔记的形式主义作法,采用对所学内容写研修作业的形式,教师结合培训内容,联系自身教学实际写出真实体会在各种平台上交流。
学校为全体教师搭建多种形式的交流平台,其中使用率最高的是听课,这是最有效的即时性互动交流,有课必听,听后必评。
听课、评课、议课、赛课是激活教研组教研活动的有效方法。
“对话”式的议课又为教研活动提供了可供研讨的话题,教研活动能有效进入良性研究循环中去。
(三)在课题拉动下端正对教学规律的认识
课题研究是更高层次的研修活动,明确的实验目的、具体的阶段达成目标、规范的操作程序和严格的时间要求都使研究指向和研究精力更加集中,因而更具挑战性。
在微观上,各教研组都能结合教育教学中的具体问题展开研究,这其中大到一节课的设计,小到一个教学情境的创设,都能引起争论和研讨。
参考文献:
[1]刘玉华.校本研修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J].时代教育
2006,(S3)□
活力2019-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