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湛江市2017_2018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调研试题(含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东省湛江市2017-2018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调研试题(含解析)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
第I卷阅读题
―、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客家围屋是颇具特色的客家民居,是客家文化的重要物化体,不仅被建筑学家誉为民俗建筑史上的奇迹,而且其深厚的文化内涵,更使历史学家、艺术家及众多的游客为之陶醉。
围屋主要分布在龙南、定南、全南。
围屋以龙南县的最集中和最具有代表性,形式上最全,除大量方形围屋,还有半圆形的围拢式围屋,近圆形围屋,以及八卦形和不规则的村围;定南县几乎各乡镇均有围屋,但较零散,精品少,多用生土夯筑墙体,故屋顶形式也多为悬山,此为别县所少见;全南县围屋基本上采用河卵石垒砌墙体,为了争取到多一层的射击高度,大部分围屋顶上四周砌有女墙和射击孔,以便必要时上屋顶作殊死抵抗。
客家人是聚族而居的。
从其最简单的一明两暗三间过,发展到两堂两横、三堂两横、直至九进十八厅那样的大房子,无不体现其成组向前、向左右不断扩展、延伸的特点。
此模式在选址开基之时,就藏下了其发展的势头。
这种扩展性反映了客家人希望子孙发达,开拓进取,不断向前的心愿。
但无论房屋发展到多大规模,始终是以正厅为中轴,以祖堂为核心,向前逐步延伸,向左右对称发展。
正屋、正厅的体量规模、装饰档次,各横屋和次厅均不能逾越。
横屋房门均朝正厅方向开,反映了客家人强烈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也体现了客家人因远离中原故土而怀“慎终追远”的心态。
客家围屋讲究室内外空间的渗透与交融,追求人工与天然的统一,追求理与情的统一。
如门前长方形的禾坪,禾坪前半月形的池塘,后面的花坛,这样,由建筑、山水、花木寄情托性组成颇具诗情画意的画面,体现着一种有情调的感性色彩;门口的红色对联和窗户上的各色窗花,则又是一曲和谐的交响乐,既有激情澎湃的旋律,又有委婉舒缓的乐章,将理性与感性完美地结合在一起。
围屋是以防卫性为主要特征的民居,如何使围屋易守难攻,是造围屋者苦心孤诣之外所虑的重点。
如厚实坚固的围屋墙体,大多外包砌砖石,内皮三分之二厚的生土墙砌至顶层楼时,便收分成环形的“内走马”,以便作战时防御用,就此便体现了两方面的构造艺术:一方面既保证了易受攻击部分墙体的坚厚度,又利用了上部不易受攻击而显得过厚的墙体,做成了一圈“内走马”,另一方面则既节省了建筑材料,又争取到了实用的防卫空间。
(摘编自张玉玲《中国传统建筑——客家围屋》)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为了增加射击高度,全南县围屋大都采用河卵石垒砌墙体,而且砌有女墙和射击孔。
B. 客家人聚族而居,扩展性是其房子很重要的特点,反映了客家人对家族的美好心愿。
C. 客家人精心点缀门口红色对联和窗户各色窗花,显示他们对理与情的统一有着追求。
D. 围屋的墙体设计巧妙,外包砌砖石,内皮恰当地收分成“内走马”,可既省料又防敌。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在开篇引入后,介绍了客家围屋的分布状况,并阐述了围屋的主要特征。
B. 文章从开基布局、空间交融、防卫构筑等方面阐述了围屋的特征及文化意义。
C. 文章第二段通过龙南、定南与全南围屋的比较,突显全南防卫性最强的特点。
D. 对于客家围屋的文化内涵,文章并未单独梳理,而是结合围屋特征一起阐述。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如果没有颇具特色的客家围屋存在,客家的历史与文化可能不会这么独特鲜明。
B. 了解客家围屋必须兼顾其内在布置及外在空间,才能深入理解其中的深厚文化。
C. 客家人常聚族而居,围屋注重防卫功能,表明客家人有强烈的凝聚力和排外性。
D. 围屋聚族而建、规模发展、易守难攻、功能齐全,使其有了防卫性较强的特色。
【答案】1. A 2. C 3. C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考生筛选、整合文中信息能力。
解答此类题型,一般先阅读选项,然后再读原文,找到选项在原文中的表达。
然后将选项语句与原文语句进行比较、辨析。
解答时要注意联系上下文体会语句的含义。
A项错在强加目的,“采用河卵石垒砌墙体”是“为了增加射击高度”在原文没依据。
原文“为了争取到多一层的射击高度,大部分围屋顶上四周砌有女墙和射击孔,以便必要时上屋顶作殊死抵抗”可知,增加射击高度与采用河卵石垒砌墙体没有关系。
“大部分围屋顶上四周砌有女墙和射击孔”才与射击高度有关系。
故选A。
【2题详解】
本题考查考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本题选项的设置一般与全文或者部分语段有关系,解答时一定要注意从选项中判断答题的区间,然后再通过阅读相关的文段,思考作者的意图。
C项错在强加比较,“防卫性最强”文本没依据。
通过阅读第二段可知,作者在本段中分别写了龙南、定南、全南围屋的主要特点,并没有在文段中进行横向的比较。
故选C。
【3题详解】
本题考查考生筛选、整合文中信息及其推断的能力。
解答此类题型,一般先阅读选项,然后再读原文,找到选项在原文中的表达。
一般情况,选项的概括与原文的语句在表述上存在一定的差异,解答时将选项语句与原文语句进行比较、辨析,特别要关注选项中的一些结论性的表述,一定要仔细分析原文中是否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
C项前部分文本内容表述正确,后部分“排外性”结论推断无依据。
从文中来看,作者重在介绍围屋的防卫性特点,并没有提到排外性。
故选C。
【点睛】做关于信息筛选题,首先要通读全文,整体理解把握全文的主要内容,涉及题干中的有哪些段落,哪些内容,关于题干中答题指向的内容又有哪些,先锁定答题区间,然后结合题干的要求进行概括。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日子里的那点儿意思
袁省梅
壳子到武六家去要钱,武六借他五百块钱已经好长时间了。
壳子坐在武六家里,等着武六提到“钱”。
壳子心说武六但凡提起钱的事,比如什么东西多少钱,比如赶集时花了多少钱,比如麦子又涨了几分……他就能像捏住线头般,轻轻地扯拽到武六借钱还钱的事上去。
壳子脸上一会儿白一会儿红,编好的话一跳一跳都到了嗓子眼儿了。
壳子在武六家坐了半晚上,武六都没有提一件有关钱的事。
或许武六提了,壳子没听出来。
壳子的心让武六的“咸淡话”把魂给扯跑了。
这是壳子回家后,媳妇骂壳子的话。
壳子半夜才回到家,他从没有半晚上地不着家。
壳子在地里圈了猪圈,养着三十八头猪,把家也搬到了地里。
壳子很少回村里,就是村里有事回去了,壳子也是站在人堆的后面,默默地立一会儿,或者跟着旁人嘿嘿地笑几声,壳子无论站在哪儿,似乎都是一个可有可无的人。
媳妇迷迷糊糊地叫壳子把要的钱压她枕头下,说是明个赶集给她爸买寿礼。
壳子没理会媳妇的话,问媳妇知道刘邦项羽不?知道四面楚歌虞姬乌骓马不?媳妇倏地把一双眼就瞪成了探照灯一般,在壳子的脸上扫来扫去,问壳子,钱呢?壳子却不接媳妇的话,还在刘邦项羽楚霸王说个不停。
媳妇忽地坐起,也不管半夜,指着壳子就骂开了。
壳子不生气。
媳妇骂他虽是家常便饭,可今天晚上壳子不舍得让媳妇的脏话碰一下心里的高兴。
他抹了把脸,嘿嘿笑着说,不就欠你点儿钱吗?急啥?壳子还想给媳妇讲刘邦项羽什么的,这些都是听武六讲的。
壳子没想到武六光景过得不咋样,肚子里倒有不少的货,古时候、眼眉下、中国的、外国的,张嘴就能云来云去说个道道。
第二天晚上壳子没等媳妇催撵,撂下筷子就要出去。
媳妇在背后硬撅撅地喊他,叫他别净听武六扯咸淡话,好歹把钱要回来要给她爸买寿礼。
壳子哼也没哼一声,脚步搅得风快。
壳子刚闪进门,武六就指着电视说,你瞅你瞅,臭啊!你说,他带个球也带不了,还能干啥?壳子从没看过足球比赛,家里的电视是儿子女儿的。
人家看什么,他就跟着扫上两眼,也看不出意思来,圪蹴在炕头,吃上几根烟,就裹着一身的乏累睡去了,明天还有一推的活儿哩。
壳子的日子一年跟一天一个样,十年跟一年一个样。
壳子觉得自己就像地里的庄稼圈里的猪一样,见日头就长才是本分。
壳子没想到人除了挣个好吃穿,还该踅摸些有意思的事情做做。
壳子觉得武六是个有意思的人。
虽然武六家的电视是巷里最小的最旧的,武六家的房子还是三十年前的土坯房,可壳子觉得武六的日子过得比谁都有意思。
壳子坐在武六家的炕头,和武六看了半晚上的足球,越位啦点球啦,在武六三番五次的讲解下,壳子还是迷迷糊糊,可壳子的心里咂摸出了一点儿意思。
壳子为自己心里的那点意思欢喜得早忘了来武六家的意图,只在脚搭在自家门槛上时,才忽地想起媳妇的话来,缩手缩脚地上炕睡觉,不敢惹出半点儿声响惊动媳妇。
一大早的,壳子正在拌猪食,媳妇指着壳子跳脚骂了起来,跟平常一样自顾斥骂壳子的窝囊。
结婚十多年了,壳子没动过媳妇一下,平时家里的事都是媳妇说了算。
可壳子突然觉得媳妇原来这么不讲理,吼骂声也是这样的难听,壳子的脸一阵赶着一阵地黑紫,真想一巴掌打过去。
壳子准备出去找人借钱给媳妇时,武六送来了钱。
壳子心说完了,没个由头咋好意思再去人家家呢?就耷拉个脸不想要钱。
武六转身要走时喊壳子晚上闲了来家坐。
壳子一听,高兴得差点儿跳了起来。
路上武六的影子都看不见了,壳子还在门口站着。
壳子觉得武六才活得叫个活法,说人活着不就是活那点儿意思吗?什么意思呢?壳子也说不清,可壳子的心里
却充满了澄明和快乐。
(有删改)
4.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小说情节设计巧妙,如武六说了许多“咸淡话”,但壳子却不知道其中有没有“提钱”,把壳子要钱时的紧张不安刻画了出来。
B. 小说语言生动,用“倏地把一双眼就瞪成了探照灯一般,在壳子的脸上扫来扫去”把壳子媳妇的严厉和质疑表现得活灵活现。
C. 武六看到壳子上门,早已对其讨债的意图了然,但为了掩饰自己没钱还的窘态,只能讲些历史故事或球赛规则等来转移话题。
D. 小说按照时间顺序,叙述了壳子去武六家讨债的经过,其间插叙壳子很少回村等内容,顺叙和插叙相结合,丰富人物形象。
5. 请简要说明“壳子媳妇”这一形象在小说中的作用。
6. 小说中反复出现的“有意思” 是指什么?请结合作品进行分析。
【答案】4. C 5. ①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媳妇要求壳子把钱要回来给她爸买寿礼,引出壳子上武六家讨债的情节。
②衬托壳子人物形象。
媳妇的霸道泼辣与壳子的老实内向形成对比,突出壳子的可有可无;媳妇的斥骂,让从武六家回来的壳子产生了羞辱感,衬托壳子自我的觉醒。
③突出小说的主旨。
吼骂壳子、只关心钱的媳妇,隐含作者对麻木粗糙、漠视精神追求的生活方式的讽刺与否定,也突显了对武六和壳子精神追求的肯定。
6. “有意思”表面指武六给壳子讲的历史故事、讲解的电视节目,深层指生活中除了挣个好吃穿,还要追求精神的乐趣,这样人的内心才会充满澄明和快乐。
【解析】
【4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对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与鉴赏能力。
本题在设置时较多以写作手法分析作为考点,解答时要注意仔细分析手法的判断是否正确;引用的文中语句是否符合手法的判断。
命题者往往将错误点设置为无中生有、张冠李戴、强加因果等。
C项中“武六看到壳子上门,早已对其讨债的意图了然”一句对于“武六的心理”的分析,在原文中并无依据。
原文中只是写了壳子的心理活动,并没有写武六的心理。
故选C。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中人物形象作用的理解能力。
解题时要注意,人物形象的作用一般有三个方面的指向,一是人物对情节的作用;二是人物对人物的作用;三是人物对主旨的作用。
从本题来看,“壳子媳妇”这一形象在这三方面都起到了作用,首先,媳妇要求壳子把钱要回来给她爸买寿礼,引出壳子上武六家讨债的情节。
其次,媳妇的霸道泼辣与壳子的老实内向形成对比,突出壳子的可有可无;媳妇的斥骂,让从武六家回来的壳子产生了羞辱感,衬托壳子自我的觉醒。
第三,吼骂壳子、只关心钱的媳妇,隐含作者对麻木粗糙、漠视精神追求的生活方式的讽刺与否定,也突显了对武六和壳子精神追求的肯定。
【6题详解】
本题考查概括故事情节,分析作品结构,把握文章思路的能力。
本题属于考查情节的作用,一般解答此类题型先分析该情节的内容,然后考虑前后事件的关系,一般从三方面入手:①情节结构:引出下文情节,为下文某某情节作铺垫;制造悬念;照应前文或后文;使情节波澜起伏。
②人物上:塑造人物形象,表现人物性格。
③主题上:突出主题。
应当明确小说中反复出现的内容都是为表达主旨服务的。
本题中文章反复写到的“有意思”,这三个字表面上来看是指武六给壳子讲的历史故事、讲解的电视节目的有意思。
其实从深层上来看是指生活中除了挣个好吃穿,还要追求精神的乐趣,这样人的内心才会充满澄明和快乐。
【点睛】分析主要人物的作用一般从两个方面考虑。
1.从结构方面,考虑对情节的作用。
分析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考虑其对情节的推进作用。
人物性格发生了变化,情节是否发生了变化?有的主要人物还起到线索作用。
2.从内容方面,考虑对主题及社会的作用。
(1)考虑对主题的作用。
考虑主要人物对文章主题的作用,也就是作者塑造人物的用意:反映社会现实和寄托情感。
(2)考虑对社会的作用。
考虑主要人物对社会的作用,也就是分析人物形象的社会意义,结合社会现实深切理解人物对当代社会的思想指导等方面的作用,以及分析人物形象的艺术价值给人们带来的某种启示,这也是作品的真正写作意图。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国土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今天在南海宣布,我国正在南海北部神狐海域进行的可燃冰试采获得成功,这也标志着我国成为全球第一个实现了在海域可燃冰试开采中获得连续稳定产气的国家。
可燃冰,学名天然气水合物,是一种高效清洁,储量巨大的新能源。
可燃冰分布于深海沉积物或陆域永久冻土中,是由天然气与水在高压低温条件下形成的类冰状结晶物质,燃烧后仅会生成少量的二氧化碳和水,污染比煤、石油、天然气小很多,但能量高出十倍。
此外,可燃冰储量巨大,被国际公认为石油、天然气的接替能源。
(摘编自2017年5月18日新华网《中国首次试开采可燃冰成功,燃烧能量超石油数十倍》)
材料二:
11月14日世界气象组织(WMO)发布2016年全球气候状况临时声明。
根据该声明,2016年将成为有气象记录以来最热年,全球温度高出工业化时代之前水平约1.2℃。
在强烈厄尔尼诺事件影响下,年初数月的温度出现大幅增长,根据10月的初步数据,2016年将成为有记录以来最热年。
数据显示,自有气象记录以来最热的17年中有16年出现在本世纪。
该声明显示,全球主要温室气体浓度继续上升,达到新纪录;北极海冰一直处于较低水平,尤其是在2016年年初与10月重新结冰期,格陵兰岛冰盖出现了较早的明显融化;厄尔尼诺事件使海洋温度升高,造成珊瑚礁白化与海平面上升。
与升温伴随的是全球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频发,在全球各地造成重大损失。
例如,2016年飓风“马修”肆虐海地,引发该国自2010年强烈地震爆发后最严重的人道主义危机。
世界气象组织秘书长佩蒂瑞·塔拉斯表示,世界气象组织支持将《巴黎协定》转化为切实行动,同时,还支持增强温室气体排放监测。
气候预测的发展将有助于农业、水资源管理、健康与能源等重点领域更好地适应未来,未来将有更多基于影响的天气预报与预警系统以保护公众生命安全。
他强调,尤其需要增强发展中国家的灾害预警和气候服务能力。
(摘编自中国天气网2016年11月16日《WMO发布2016年全球气候状况临时声明 2016
年将成为有气象记录以来最热年》)材料三:
美国总统特朗普6月1日在白宫宣布,美国将退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巴黎协定》。
特朗普说,《巴黎协定》让美国处于不利位置,而让其他国家受益。
美国将重新开启谈判,寻求达成一份对美国公平的协议。
美国前总统奥巴马当天在一份声明中批评说,美国“加入了少数拒绝未来的国家行列”。
特朗普就任以来要求评估修改奥巴马政府制定的旨在减少发电厂碳排放的《清洁电力计划》。
特朗普政府提出的2018财年联邦政府预算也提议停止向一些联合国应对气候变化项目拨款,并大幅削减美国环保局的预算。
特朗普政府在气候问题上的立场遭到国际社会广泛批评。
(摘编自2017年6月1日新华社《美国宣布退出〈巴黎协定〉》)7.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
A. A
B. B
C. C
D. D
8.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可燃冰是一种类冰状结晶物质,高效清洁,储量巨大,作为新能源在未来有希望接替石油、天然气等一次性能源。
B. 全球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频发,导致温室气体浓度不断上升,海洋温度升高,也影响了珊瑚礁白化与海平面上升。
C. 材料二用具体数据和事实指出了当下全球气候的恶劣状况及其影响,材料三交代了各国对此积极或消极的行动。
D. 美国退出了《巴黎协定》,意味着美国推卸了对于全球气候问题的大国责任,这样的立场遭到国际社会广泛批评。
9. 根据上述材料,概括分析当前能源和气候所面临的问题,并简要说明我国在面对这些问题该采取怎样的措施。
【答案】7. C 8. C
9. (1)面临的问题:新能源的开发还处于初步阶段,全球温室气体浓度上升,海洋温度升高,全球极端天气频发,美国停止相关拨款。
(2)中国可采取的措施:①要大力发展可燃冰等新能源的开发与利用。
②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增强监测灾害预警和气候服务能力。
③遵守《巴黎协定》,强化《巴黎协定》的约束力,发挥大国作用,造福世界。
【解析】
【7题详解】
本题考查考生筛选、整合文中信息及其推断的能力。
解答此类题型,一般先阅读选项,然后再读原文,找到选项在原文中的表达。
一般情况,选项的概括与原文的语句在表述上存在一定的差异,解答时将选项语句与原文语句进行比较、辨析,特别要关注选项中的一些结论性的表述,一定要仔细分析原文中是否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
四个选项中C项海地严重的人道主义危机直接促使世界气象组织支持多项有关行动。
原材料中“厄尔尼诺事件使海洋温度升
高,造成珊瑚礁白化与海平面上升。
与升温伴随的是全球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频发,在全球各地造成重大损失”一句后所举例子为海地严重的人道主义危机。
可知这事例与世界气象组织支持多项有关行动没有直接联系。
故选C。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内容的理解能力。
解答此类题目,考生应先明确题干所问,然后再到文中找到选项的内容,进行比对,一看内容是否吻合,二看选项所答与题干所问是否一致,考查的其实是学生的细心和耐心。
这类题目首先要速读题干,明确对象及要求,解答时要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准确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等内容,尤其是对选文中心句的理解,要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选文比对理解,看看有没有偷换概念、范围缩小或扩大、混淆关系、轻重范围失当等问题。
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
C选项中“各国对此积极或消极的反应”有误,材料三提到了美国退出《巴黎协定》和在其他一些气候问题上的消极做法,同时国际社会对美国做法进行批评,但是材料没有提及其他国家针对气候问题有何作为。
故选C。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理解概括能力。
对材料的理解和概括一定要注意先细读材料,一般分段材料每一部分都会有一个主题,解答时要注意对照题干的要求,看题干是问的什么,再结合材料来概括和归纳,避免出现答非所问的错误。
解答本题可从三段材料的主要内容入手,题干上有两个问题指向,一是概括当前能源和气候面临的问题,这个问题可从材料二和材料三中概括出:新能源开发、温室气体浓度上升、全球极端天气、美国的政策变化。
二是中国的应对措施,材料一中比较明确说到了可燃冰的开发和利用,再结合材料二和材料三分析可归纳出答案。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朱台符字拱正,眉州眉山人。
台符少聪颖,十岁能属辞,尝作《黄山楼记》,士友称之。
时太宗廷试贡士,多擢敏速者,台符与同辈课试,以尺晷成一赋。
淳化三年,进士登甲科,解褐将作监丞、通判青州。
咸平元年,以京府旧僚,擢太常博士,出为京西转运副使。
时北边为梗,台符上言曰:“臣闻蛮夷猾夏,《帝典》所载,商、周而下,数为边害。
或振旅薄伐,或和亲修好,历代经营,斯为良策。
顷者,晋氏失御,中原乱离,太祖深鉴往古,酌取中道,与民休息,遣使往来。
二十年间,关防宁谧,府库充溢。
幽蓟之地,实维我疆,尚隔混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