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综合运输体系的发展模式探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科课程论文
海南综合运输体系的发展模式探讨
Discussion on the development mode of Hainan comprehensive
transportation system
摘要
交通运输时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和先导产业,在当前国家正处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时代,交通运输的发展必须走在其它行业的前列,并具有一定的超前性。

综合运输就是在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综合运输体系的发展对于国名经济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本文根据海南省交通运输的发展现状和特点,借鉴国内外其他省份的综合运输体系模式,对海南综合运输体系的发展模式进行探讨
首先,,提出海南发展综合运输体系的背景和意义。

其次,结合海南省的自然经济概况和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分析海南省各种运输方式的发展特点。

最后,海南省综合运输体系的发展现状借鉴美国发展综合运输体系模式的经验,对海南综合运输体系的发展提出建议.
关键词:综合运输海南无缝连接
Abstract
Transportation is the foundation of nat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the leading industry, in the current state is in taking economic construction as the center of the times, the development of transport must take the forefront in other industries, and has some advance. Comprehensive transportation is in the product of a certain level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development of comprehensive transportation system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national economy. According to the development statu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ransportation in Hainan Province, from the comprehensive transport system in other provinces at home and abroad, explore the development model of Hainan's comprehensive transportation system Firstly, the background and significance, the development of Hainan comprehensive transportation system.
Secondly, the development of combined with the general situation of natural economy in Hainan province and the transport industry, analysis of the development characteristics of Hainan Province, the various modes of transport.
Finally, the development situation of Hainan Province comprehensive transportation system from the United States the development of integrated transport system mode of experience, put
forward suggestion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Hainan comprehensive transportation system.
Keywords: integrated transport Hainan seamless connection
目录
1绪论 (5)
1.1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5)
2海南省综合运输体系的发展现状 (6)
2.1海南省自然经济概况 (6)
2.2海南省各种运输方式的现状分析 (9)
2.3海南综合运输体系发展现状 (12)
2.4海南发展综合运输存在的问题 (13)
3 借鉴美国发展综合运输体系的经验,探讨海南综合运输体系的发展模式 (15)
3.1早期发展 (15)
3.2发展多式联运,建起综合运输网 (15)
4 对海南加快构建综合运输体系的建议 (16)
4.1逐步实现交通设施企业化和运输市场化 (16)
4.2继续大力发展多式联运 (16)
4.3发展内河运输,打造“水上海南” (17)
4.4加快建设田字形高速公路网 (17)
5结论 (18)
参考文献 (19)
1 绪论
1.1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1.1研究的背景
交通运输时人类进步与社会发展的基础,是社会生产,流通,分配,消费各环节正常运转和协调发展的先决条件,对保障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人民生活的改善和促进国防现代化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实践证明,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反映了该地区或国家的文明水平,也决定了该国家或地区的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生活等各个方面的发展程度水平,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也要求交通运输朝着综合运输方向发展.
综合运输是经济社会和交通运输发张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为防止运输方式间过度竞争和垄断,避免重复建设和不合理利用导致运输资源的巨大浪费,适应各国经济和运输一体化发展的总趋势,而提出和发展起来的.综合运输体系是指铁路,公路,水路,航空和管道等多种运输方式优势互补,协调发展,相互配套,紧密衔接形成的一体化系统.在综合运输体系内,各种运输方式实现了“共荣共存”的局面
海南省“十二五”规划提出坚持扩大内需战略,促进消费与投资的良性互动。

针对我省基础设施与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目标不相适应的现状,优化投资结构,集中财力物力,加快推进以琼州海峡跨海通道、环岛高速铁路、“田字型”高速公路、核电、机场、港口、公路、水利、能源、“三网融合”十大工程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及其配套工程建设,进一步突破岛屿型经济体发展的瓶颈制约,形成以航空、琼州海峡综合运输通道以及以港口为核心的海上运输组成的对外运输系统,构建进出岛便捷的综合交通体系。

1.1.2研究的意义
2010年1月4日,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

至此,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正式步入正轨。

作为国家的重大战略部署,我国将在2020年将海南初步建成世界一流海岛休闲度假旅游胜地,使之成为开放之岛、绿色之岛、文明之岛、和谐之岛。

国务院在《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明确规定了海南交通
发展的任务:“构建安全、方便、快捷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若干意见》中直接、间接提到交通运输或密切相关的内容达到68处,充分表明交通运输业在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中所处的至关重要的地位。

从旅游产业的涵义来看,旅游产业是一个复合的产业系统,必须以交通运输作为其物质基础。

“从一地到另一地”的活动,是旅游的本质属性。

没有便捷的交通运输系统支撑,旅游活动无法开展。

国际旅游岛的一个重要前提,是海南必须建成适应国际旅游岛需要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从现代服务业的内涵来看,交通运输服务已是现代服务业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

国务院《若干意见》中提到的游艇业、海洋旅游、现代物流,都是海南交通发展的新的增长点,体现了现代交通运输基础性、先导性、服务性并存的特点,而且随着海南旅游、现代物流及服务贸易的全球化,交通运输的服务性功能将更加突出,海南交通产业将在发展中实现转型。

2海南省综合运输体系的发展现状
2.1海南省自然经济概况
2.1.1自然地理概况
海南省位于中国最南端。

北以琼州海峡与广东划界,西临北部湾与越南民主共和国相
海南省的行政区域包括海南岛、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南沙群岛的岛礁及其海域,是全国面积最大的省。

全省陆地(主要包括海南岛和西沙、中沙、南沙群岛)总面积3.54万平方公里,海域面积约200
海南岛形似一个呈东北至西南向的椭圆形大雪梨,东北至西南长约290公里,西北至东南宽约180公里,是我国仅次于台湾岛的第2大岛。

环岛海岸线长1528公里,有大小港湾68个,周围负5米至负10米的等深地区达2330.55平方公里,相当于陆地面积的6.8%。

海南岛北与广东雷州半岛相隔的琼州海峡宽约18海里,是海南岛与大陆之间的“海上走廊”,也是北部湾与南海之间的海运通道。

从岛北的海口市至越南的海防约220海里,从岛南的榆林港至菲律宾的马尼拉航程约650
西沙群岛和中沙群岛在海南岛东南面约300多公里的南海海面上。

中沙群岛大部分淹没于水下,仅黄岩岛露出水面。

西沙群岛有岛屿22座,陆地面积8平方公里,其中永兴岛最大(1.8平方公里)。

南沙群岛位于南海的南部,是分布最广,暗礁、暗沙、暗滩最多的一组群岛,陆地面积仅2平方公里,其中曾母暗沙是我国最南的领土。

南海诸岛是太平
洋与印度洋之间交通的必经之地,在国际海运航线上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

2.1.2资源概况
(1)土地资源
海南岛是中国最大的“热带宝地”,土地总面积344.2万公顷,占全国热带土地面积的约42.5%。

可用于农、林、牧、渔的土地人均约0.48公顷。

由于光、热、水等条件优越,生物生长繁殖速率较温带和亚热带为优,农田终年可以种植,不少作物年可收获2至3次。

按适宜性划分,海南岛的土地资源可分为7种类型:宜农地、宜胶地、宜热作地、宜林地、宜牧地、水面地和其它用地。

目前,海南岛已开发利用的土地约315.2万公顷,未被开发利用的土地约26万公顷,其中可用于大农业开发利用的约占90%。

海南土地后备资源较丰富,开发潜力较大。

(2)植物资源
海南的植被生长快,植物繁多,是热带雨林、热带季雨林的原生地。

到目前为止,海南岛有维管束植物4000多种,约占全国总数的1/7,其中600 多种为海南所特有。

在4000多种植物资源中,药用植物2500多种;乔灌木2000多种,其中800多种经济价值较高,列为国家重点保护的特产与珍稀树木20多种;果树(包括野生果树)142种;芳香植物70多种;热带观赏花卉及园林绿化美化树木200多种。

植物资源的最大藏量在热带森林植物群落类型中,热带森林植被垂直分带明显,且具有混交、多层、异龄、常绿、干高、冠宽等特点。

热带森林主要分布于五指山、尖峰岭、霸王岭、吊罗山、黎母山等林区,其中五指山属未开发的原始森林。

热带森林以生产珍贵的热带木材而闻名全国,在1400多种针阔叶树种中,乔木达800种,其中458种被列为国家的商品材,属于特类木材的有花梨木、坡垒、子京、荔枝、母生等5种,一类材34种,二类材48种,三类材119 种,适于造船和制造名贵家具的高级木材有85种,珍稀树种45种。

(3)矿产资源
海南矿产资源种类较多。

至1991年,全国已探明有工业储量的148种矿产中,海南已探明具有一定开发利用价值的矿产57种(若按工业用途可分为65种);探明有各级储量规模的矿床126个(含大型地下水源地6处),其中大型矿床31个,中型矿床31个,小型矿床64个。

在国内占有重要位置的优势矿产主要有玻璃石英砂、天然气、钛铁砂、锆英石、蓝宝石、水晶、三水型铝土、油页岩、化肥灰岩、沸石等10多种。

其中,石碌铁矿的铁矿储量约占全国富铁矿储量的70%,品位居全国第一;钛矿储量占全国的70%;锆英石储量占全国的60%。

2.1.3经济概况
近年,海南经济发展已进入夯实基础,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阶段,国民经济呈现出速
度趋快、结构优化、效益提高、活力增强的态势,整体经济进入健康快速发展轨道。

按照
省委、省政府的一系列决策部署,紧紧抓住国际旅游岛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这一重大机遇,进一步推进改革开放,着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战胜了历史罕见的特大洪涝灾害,开创了科学发展新局面。

经济保持快速增长,经济总量跨上新台阶,经济效益大幅提高,产业结构升级转型,三次产业全面协调发展,投资、消费和出口需求增长强劲,多项主要经济指标增速位居全国前茅,经济发展方式出现积极转变,经济运行呈现出速度、结构和效益同步提升的良好态势,民生状况明显改善,改革开放不断深化,各项社
会事业全面进步,是建省以来经济社会发展最好的一年。

2010年,全省国内生产总值(GDP)2052.12亿元,增长15.8%,增速提高4.1个百分点,比全国GDP增速高5.5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39.32亿元,增长6.3%;第二产业增加值566.55亿元,增长
图1
图2
19.2%;第三产业增加值946.25亿元,增长19.6%;全省人均生产总值23644元,按现行汇率折算为3505美元;全省全口径一般预算收入528.64亿元,比上年增长40.4%。

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271.06亿元,增长52.1%,增速比全国财政收入增长21.3%高30.8个百分点,增幅全国第一。

三次产业结构从2009年的28:27:45优化为2010年的26.3:27.6:46.1。

2.2海南省各种运输方式的现状分析
2.2.1公路运输发展概况
海南的公路四通八达,“两纵一横”的公路很好的把全省大部分的市县串联了起来。

海南的公路交通非常方便,东线223国道、中线224国道、西线225国道,还有环岛高速公路。

海南最大的长途汽车海口东站,位于海口和琼山市之间,有国贸到府城的小巴路过,
主要是前往海南东线的各市县,也有走西线的车,不过车况相对比较旧,海口和三亚之间走东线高速路只需3小时,走西线高速4小时。

还有西站客运站,主要是前往儋州、白沙、昌江、东方、临高、乐东、通什、屯昌各线,南站客运站,主要是前往澄迈、定安等海口邻县。

目前公路基本情况:海南省现有公路通车总里程21638.543公里(含农垦3830公里),其中(不含农垦里程):高速公路625.367公里;国道里程1288.513公里;省道里程1994.278公里;县道里程2822.623公里;乡道里程5065.726公里;村道里程6612.605公里;专用公路里程24.798公里。

2007年,省养公路完成年平均好路率80.1%,养护质量综合值81.88。

其中国省干线年平均好路率86%,养护质量综合值83.78。

高速公路养护质量指数(MQI值)保持在88.8以上。

全省现有桥梁3590座。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公路基础设施在“保通”、“保畅”的基础上“升级”。

在保证公路通畅的基础上,增加了安全、快速、舒适、便捷等更高层次的要求。

海南省以国省道干线公路为重点,提高生态文明路建设标准,将国省道干线公路水沟修整成标准断面,种植草皮或螃蜞菊等植物进行覆盖,在公路两侧平台上种植花灌木,形成带、网、片、点结合,层次多样、结构合理、功能完备的生态公路景观长廊。

07年11月,环海南岛国际公路自行车赛在海南落下帷幕,国际自行车运动联盟副主席豪里·捷克先生高度评价说:“我去过很多国家,就海南提供的比赛路况最捧!无可挑剔!”
2.2.2铁路运输发展概况
海南岛西环铁路是粤海铁路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北起海口,南至三亚,穿越9县市。

属国家I级干线,单线,年设计货运能力1000万吨,客车6对。

改造后的西环线线路距离由原来的390.74公里缩至363.8公里,减少了26.94公里。

列车运行速度、平稳性、舒适度及运输能力将实现质的飞跃。

西环线通车运营后,沿途海口南、澄迈、儋州、叉河、黄流、崖城(三亚)、石碌、水尾、八所等9个车站将开办货运业务,为海南丰富的石油、矿产资源、化肥、瓜菜、水果、粮食等物资提供了安全、快速、便捷的运输通道,加上运输成本降低,海南西部进出岛货物总量将大幅增加。

西环线铁路改造提速工程通车后,将实现岛外铁路与岛内铁路的连接,海南西环线可经粤海铁路轮渡、湛海线、黎湛线北上,与湘桂、焦柳、京广等铁路相接;西行与南昆、内昆铁路相接;东去与三茂、京九、广梅汕铁路连接,直达全国主要城市铁路,与全国铁路网连成一体,更好地带动海南经济发展。

三亚至京、沪、穗三趟旅客列车的开行,将大大拓宽了人们的出行方式,全国各地的旅客可乘坐火车上岛观光旅游、领略沿途风情,这将为海南的旅游经济注入新的生机。

贯穿西部工业走廊的西环线扩能提速改造通车运营后,将获得全国铁路网的全方位深度接纳和支持,对优化岛内运输格局,完善岛内综合运
输体系,促进海南省与内地的合作交流,推动海南经济社会全面快速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和作用。

海南东环铁路于2007年9月29日正式开,它是继建成西环铁路、粤海铁路之后,海南省第三条铁路大动脉、迄今为止投资规模最大的基础设施项目。

海南东环铁路项目总投资约192.2亿元,由铁道部与海南省共同出资建设,工程总工期为4年。

东环铁路是以旅游观光为主的城际快速客运铁路。

它贯穿海南东海岸,穿越6县市,全长308公里,将成为东部地区一条交通大动脉。

东环铁路预计2011年建成通车,它将与西环铁路连接形成环岛铁路,近期通过粤海火车轮渡、远景通过海底隧道与内地铁路网衔接。

其建成后,可实现海口至三亚90分钟活动圈,与公路、航空、港口共同构筑我省发达的综合交通体系。

乘客从美兰机场一下飞机,就能乘坐快速列车,直达博鳌和三亚。

从海口到三亚全程只需80分钟,较高速公路平均旅行时间缩短一半。

这就是正在建设中的东环铁路将给赴海南游客提供的高速、便捷的出行方式。

历经沧桑,海南铁路终成“环”。

2.2.3水路运输发展概况
说到水上运输不得不闲说到码头的情况。

海南现有的码头主要有:海口的新港和秀英港,东方的八所港,儋州的洋浦港,文昌的清澜港,三亚的三亚港和凤凰岛国际邮轮码头。

其中只有海口的新港和秀英港,三亚的凤凰岛国际邮轮码头有港口客运,其它为货运码头。

海口港,原名秀英港。

海口港以国际和国内长短途客运为主,近几年内兼顾集装箱和商品汽车专用滚装运输。

现已开通的航线主要有:湛江、北海、海安、蛇口等客运航线10余条,每天开往大陆沿海及香港等地区客轮达40多艘。

海口港区是目前海口市港口的主体港公用港区,一直以来,海口港区在整个海口市港口的货物吞吐量构成中占有50%以上的份额。

该港主要经营大宗散杂货、集装箱、车客滚装运输。

凤凰岛国际邮轮码头位于三亚市河口外,距三亚湾光明路海边西南岸400米。

是从大海礁盘上围海吹填出来的人工岛。

占地547.6亩,由三亚凤凰岛发展有限公司(前身为三亚众城国际客运旅业有限公司)投资建设。

凤凰岛国际邮轮港规划建设25万吨级、10万吨级码头泊位和5万吨级码头泊位。

已建成的10万吨级码头泊位,包括10000平方米的国际客运联检大楼,同期建设了为码头配套的供水、供电、消防系统和10000平方米大型停车场,是目前中国设施最齐备的专用邮轮港口之一。

2014年三个码头将全面建成,计划总投资约100亿元人民币。

未来的凤凰岛国际邮轮港将成为亚洲面向中国沿海、日本、韩国、俄罗斯和东南亚及世界各地的最大的国际邮轮始发中心。

八所港位于海南省西海岸中部,西临北部湾,背倚东方县八所镇,属海南省东方市辖境。

八所港水路跟环岛港口通航,并已开通至北洋、华南、港澳三大航线,北洋线达上海、南通、青岛、秦皇岛、大连等港口。

有铁路装卸线两条,长1.8千米:一条为铁矿石卸车
线;一条为杂货装卸车线,直达综合码头前方和后方,华南线至广州、黄埔、汕头、湛江、北海、防城等港口,港澳线通香港、澳门,已与国内24个港口通航,联运面涉及全国10多个省市。

可见海南的水上运输是把客运和货运分开,旅游,物流管理,对外贸易和资源开发多方面一同发展的战略。

分布在海南各地的港口有机地使海南的东西南北联系了起来。

2.2.4航空运输发展概况
海南对外开放的只有现在的凤凰和美兰两个国际民用机场,现在再建三个机场,分别在博鳌、东方和五指山开工。

这样海南机场就会形成“东西南北中”的格局,构建方便、快捷的空中交通网络。

其中博鳌机场将由海航机场集团有限公司负责,目前正在上报建设规划,而东方机场和五指山机场也正在积极筹备当中。

这三个机场建成以后,海南的东、西、南、北、中将各有一个机场,形成一个完备的航空运输体系,这样对该省经济发展将产生重要意义。

“十一五”期间,海口美兰国际机场和三亚凤凰国际机场还将继续扩建,预计建设资金52亿元左右,兴建的三个机场中博鳌机场将加快上马建设,预计建设资金将超过10个亿。

美兰国际机场目前是国内干线机场,占地面积583公顷,飞行区等级按国际民航组织制定的4E级标准修建,可满足波音747-400等大型飞机的起降要求。

跑道配备世界先进水平的二类助航灯光系统,通讯导航设备二类仪表着陆系统,其他航管及机场服务设施也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美兰国际机场于1999年5月25日正式通航,共开通航线95条,其中国内航线84条、地区航线2条、国际航线9条,与56个城市通航。

2005年旅客吞吐量达到702.74万人次,在中国民用机场中排名为前十位位。

三亚凤凰国际机场建成于1994年6月,7月1日正式通航。

通航以来,连年保证了安全营运,客运量年平均递增率高达40%,2005年旅客吞吐量突破300万;航班正常率达到99.8%,均居全国民航之首。

三亚凤凰国际机场是国内干线机场,目前已开通航线106条,其中国内航线103条、国际地区固定航线3条、临时旅游包机航线20余条;与63个城市通航,其中国内城市38个、地区城市2个、国际城市23个。

2.3海南综合运输体系发展现状
随着各种运输方式的发展日趋成熟,海南目前已经开始发展多式联运,具体表现以下两个方面。

2.3.1海航的空铁联运
海南空运联运指的是航空运输与铁路运输的结合,海南东环高铁的海口站就建在美兰机场下面,实现无缝对接。

2012年,海南航空股份公司在北京宣布与粤海铁路公司、海口
美兰机场联手推出“空铁畅行”产品,即日起乘客在全国范围内购买海口进出港机票,均可购买一段包含高铁车票的虚拟航班,即海口美兰站至三亚的动车票。

由于三亚游客相对密集,作为最为理想的旅游目的地,三亚旅游季节人潮如织,同时三亚机场也面临这巨大的运输压力,因为三亚机场背山靠海,无法再修建第二条跑道,伴随着三亚国际国内游客的增多,三亚凤凰机场日趋饱和,运输增长与有限的空域资源的矛盾日趋突出。

而作为海南经济文化教育行政的中心,海口基础设施最为完善,旅客相对没有三亚密集的海口,在规划美兰机场时就考虑到建设多条跑道,海口机场增长空间巨大,目前客源却没有三亚充沛,更不用说未来多条跑道同时运转。

海南空铁联运,可以在最大限度范围内,统一调配海口美兰机场以及三亚凤凰机场乃至未来的博鳌中原机场的航空运输资源,有选择有计划的调配海南岛内航线资源。

比如说三亚日趋饱和时,可以对三亚海口博鳌等机场进行分工,有针对的选择相对较为重要的航班以及机型较大一次运输量大的航班落地三亚,其余航班落地海口,公务机等中小型飞机落地博鳌,通过高铁、轨道交通、汽车等地面捷运系统转达三亚或东线其他城市。

2.3.2建设公铁客运站
东环铁路途径带是海南最重要和最具发展潜力的旅游产业经济带,根据东环铁路建设规划,预测东环铁路远景输送能力为高峰小时1.3万人次,年输送能力5000万人次。

由于铁路运输与道路运输同为综合运输体系中重要组成部分,而现有道路客运行业的客运车辆和客运站根本无法满足东环铁路客流量的需要。

对此,交通部门已经在东环铁路沿线道路新设16个客运站,通过在火车站旁边建设新道路客运站来满足旅客的需求,实现无缝连接。

东环铁路沿线道路新客运站建设将与东环铁路“同步规划,同步征地,同步设计,同步建设,同步运营”,实现构造海南东海岸完善的综合运输体系目标。

2.4海南发展综合运输存在的问题
2.4.1交通投资体系单一
多年来,交通的大权始终牢牢地掌握在政府的手中,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均由省政府“埋单”,政府因此背上了沉重的债务包袱,也因为这样,各运输方式之间也不存在相应的竞争,直接导致各运输方式得不到相应的发展,例如内河运输。

2.4.2交通质量不能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
海南省的交通发展呈不平衡状态,城市和城郊与农村的交通发展差距显著,远未建成四通八达的交通骨架网。

质量上,公路等级偏低,通行能力和抗灾能力不强,二级以上公路比例不到20%,公路交通质量水平不高,不能适应区域产业结构调整,旅游资源开发的要求,成为制约区域经济发展,人口质量提高的主要因素之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