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版初中七年级数学题库 第七章 三角形单元测试(含答案)
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七章 平面直角坐标系》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七章平面直角坐标系》单元测试卷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若点P(x,y)在第四象限,且|x|=2,|y|=3,则x+y=()A.﹣1B.1C.5D.﹣52.第24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将于2022年在北京市和张家口市联合举行.以下能够准确表示张家口市地理位置的是()A.离北京市200千米B.在河北省C.在宁德市北方D.东经114.8°,北纬40.8°3.已知点A(a﹣2,2a+7),点B的坐标为(1,5),直线AB∥y轴,则a的值是()A.1B.3C.﹣1D.54.如图,若在象棋盘上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使“将”位于点(1,﹣2),“象”位于点(3,﹣2),则“炮”位于点()A.(1,3)B.(﹣2,0)C.(﹣1,2)D.(﹣2,2)5、已知点P(x,y)的坐标满足|x|=3,y=2,且xy<0,则点P的坐标是( )A.(3,-2)B.(-3,2)C.(3,-4)D.(-3,4)6、已知点A(1,0)B(0,2),点P在x轴上,且△P AB的面积为5,则点P的坐标为( )A.(-4,0)B.(6,0)C.(-4,0)或(6,0)D.(0,12)或(0,-8)7.已知点A(a﹣2,2a+7),点B的坐标为(1,5),直线AB∥y轴,则a的值是()A.1B.3C.﹣1D.58.将点A(﹣2,﹣3)向右平移3个单位长度得到点B,则点B所处的象限是()A.第一象限B.第二象限C.第三象限D.第四象限9.点A(﹣3,﹣5)向上平移4个单位,再向左平移4个单位到点B,则点B的坐标为()A.(1,﹣8)B.(1,﹣2)C.(﹣7,﹣1 )D.(0,﹣1)10.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将点(2,3)向上平移1个单位,所得到的点的坐标是()A .(1,3)B .(2,2)C .(2,4)D .(3,3)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24分)11.如图是小兰观看马戏表演的门票若小敏的座位是3排4座,简记为(3,4),则小兰的座位可简记为 .12.点P(x ,y)在第二象限,且x 2=4,y =3.则点P 的坐标为 .13.已知点M (3,2)与点N (x ,y )在同一条平行于x 轴的直线上,且点N 到y 轴的距离为5,则点N 的坐标为 .14.如图,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 、B 两点的坐标分别为(2,0)、(0,1),若将线段AB 平移至A 1B 1,点A 1的坐标为(3,1),则点B 1的坐标为 .15、若点P ,m n 在第二象限,则点Q,m n 在第 象限。
第七章《三角函数》单元测试

第七章 《三角函数》 单元测试班级:____姓名:____学号:___得分:___一、选择题:(3分×10)1.在Rt △ABC 中,如果各边长度都扩大3倍,那么锐角A 的各个三角函数值 ( )A .都缩小31B .都不变C .都扩大3倍D .无法确定 2.已知Rt △ABC 中,∠C=90°,tanA=43,BC=8,则AC 等于 ( )A .6B .323C .10D .123.如图,在正方形网格中,直线AB .CD 相交所成的锐角为α,则sin α的值是( ) A.34 B. 43 C. 35 D. 454.如图,已知⊙O 的半径为1.AB 与⊙O 相切于点A,OB 与⊙O 交于点C,CD ⊥OA,垂足为D, 则cos ∠AOB 的值等于 ( ) A.OD B.OA C.CD D.AB5.如图是一个中心对称图形,A 为对称中心,若∠C=90°, ∠B=30°,BC=1,则BB ’的长为( )A .4B .33 C .332 D .334第3题图 第4题图 第5题图 第6题图6.如图,两条宽度都是1的纸条交叉叠在一起,且它们的夹角为α,则它们重叠部分(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是 ( ) A.αsin 1 B.αcos 1 C.αsin D.1O DCA BC DF EDBA7.如图,AC 是电杆AB 的一根拉线,测得BC=6米,∠ACB=52°,则拉线AC 的长为 ( ) A.︒526sin 米 B. ︒526tan 米 C. 6·cos52°米 D. ︒526cos 米8.直角三角形纸片的两直角边长分别为6,8,现将ABC △如图那样折叠,使点A 与点B 重合,折痕为DE ,则t a nC B E ∠的值是 ( )A .247BC .724D .13第7题图 第8题图二、填空题:(3分×8) 9. 在Rt △ABC 中,∠ACB=900,sinB=27则cosB= . 10.21θ=,则θ= ,11.在△ABC 中,若2|tan 1|cos )0A B -+=,则∠C 的度数为 . 12.如图,△ABC 中,AB=AC=5,BC =8,则tanB= .13.用不等号“>”或“<”连接:sin50°________cos50°。
全等三角形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全等三角形单元测试题一、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32分).1.已知:///≌,/ABC A B C∆∆∠=∠,70B B∠=∠,/A A=,则AB cmC∠=︒,15 /∠=_________,//CA B=__________.∆中,AB=AC,AD⊥BC于D点,E、F分别为DB、DC的中点,则图中共有全等三角2.如图1,在ABC形_______对.图1 图2 图33.已知△AB C≌△A′B′C′,若△ABC的面积为10 cm2,则△A′B′C′的面积为______ cm2,若△A′B′C′的周长为16 cm,则△AB C的周长为________cm.4.如图2所示,∠1=∠2,要使△ABD≌△ACD,需添加的一个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只添一个条件即可).5.如图3所示,点F、C在线段BE上,且∠1=∠2,BC=EF,若要使△ABC≌△DEF,则还需补充一个条件________,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6.三角形两外角平分线和第三个角的内角平分线_____一点,且该点在三角形______部.7.如图4,两平面镜α、β的夹角θ,入射光线AO平行于β,入射到α上,经两次反射后的出射光线CB平行于α,则角θ等于________.图4 图5 图68.如图5,直线AE ∥BD ,点C 在BD 上,若AE =4,BD =8,△ABD 的面积为16,则ACE △ 的面积为______.二、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24分)9.如图6,AE =AF ,AB =AC ,EC 与B F 交于点O ,∠A =600,∠B =250,则∠EOB 的度数为( )A 、600B 、700C 、750D 、85010.△ABC ≌△DEF ,且△ABC 的周长为100 cm ,A 、B 分别与D 、E 对应,且AB =35 cm ,DF =30 cm ,则EF 的长为( )A .35 cmB .30 cmC .45 cmD .55 cm11.图7是一个由四根木条钉成的框架,拉动其中两根木条后,它的形状将会改变,若固定其形状,下列有四种加固木条的方法,不能固定形状的是钉在________两点上的木条.( )A .A 、FB .C 、E C .C 、AD .E 、F12.要测量河两岸相对的两点A 、B 的距离,先在AB 的垂线BF 上取两点C 、D ,使CD =•BC ,再定出BF的垂线DE ,使A 、C 、E 在一条直线上,可以证明△EDC ≌△ABC ,•得到ED =AB ,因此测得ED 的长就是AB 的长(如图8),判定△EDC ≌△ABC 的理由是( )A .边角边公理B .角边角公理;C .边边边公理D .斜边直角边公理13.如图9,在△ABC 中,∠A :∠B :∠C =3:5:10,又△MNC ≌△ABC ,则∠BCM :∠BCN 等于( )A .1:2B .1:3C .2:3D .1:414.如图10,P 是∠AOB 平分线上一点,CD ⊥OP 于F ,并分别交OA 、OB 于CD ,则CD _____P 点到∠AOB N A M C B 图7 图8 图9 图10两边距离之和.( )A.小于B.大于C.等于D.不能确定三、解答题(共46分)中,∠ACB=90°,延长BC至B',使15.已知如图11,ABCC B'=BC,连结A B'.求证:△AB B'是等腰三角形.参考答案。
2022年最新人教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下册第七章平面直角坐标系单元测试试题(含答案解析)

初中数学七年级下册第七章平面直角坐标系单元测试(2021-2022学年 考试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总分:__________一、单选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1、如图所示,已知棋子“车”的坐标为(2-,1-),棋子“马”的坐标为(1,1-),则棋子“炮”的坐标为( )A .(3,2)B .(3-,2)C .(3,2-)D .(3-,2-)2、根据下列表述,能确定位置的是( )A .红星电影院2排B .北京市四环路C .北偏东30D .东经118︒,北纬40︒3、根据下列表述,不能确定具体位置的是( )A .电影院一层的3排4座B .太原市解放路85号C .南偏西30D .东经108︒,北纬53︒4、若点M 在第四象限,且M 到x 轴的距离为1,到y 轴的距离为2,则点M 的坐标为( )A .(1,-2)B .(2,1)C .(-2,1)D .(2,-1)5、点()2021,2022A --在( )A .第一象限B .第二象限C .第三象限D .第四象限6、如图,将一把直尺斜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下列四点中,一定不会被直尺盖住的点的坐标是( )A .()2,1B .()2,1-C .()2,1--D .()2,1-7、点P (3+a ,a +1)在x 轴上,则点P 坐标为( )A .(2,0)B .(0,﹣2)C .(0,2)D .(﹣2,0)8、点P (−2,−3)向上平移3个单位,再向左平移1个单位,则所得到的点的坐标为( )A .()1,0-B .()1,6-C .()3,6--D .()3,0-9、若点(),5A a a +在x 轴上,则点A 到原点的距离为( )A .5B .C .0D .5-10、将点()4,3-先向右平移7个单位,再向下平移5个单位,得到的点的坐标是( )A .()3,2-B .()3,2-C .()10,2--D .()3,8二、填空题(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20分)1、已知线段 AB =4,AB ∥x 轴,若点A 坐标为(-1,2),且点B 在第一象限,则B 点坐标为______.2、已知点()2,1P m m -在第二、四象限的角平分线上,则m 的值为______.3、已知点A 在x 轴上,且3OA =,则点A 的坐标为______.4、如图,动点P 从()0,3出发,沿所示方向运动,每当碰到长方形OABC 的边时反弹,反弹时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当点P 第2020次碰到长方形OABC 的边时,点P 的坐标为________.5、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将点P (-3,4)先向右平移1个单位长度,再向下平移2个单位长度后所得到的坐标为__________.三、解答题(5小题,每小题10分,共计50分)1、在直角坐标系中描出各组点,并将各组内的点用线段依次连接起来.①()2,5,()0,3,()4,3,()2,5;②()1,3,()2,0-,()6,0,()3,3;③()1,0,()1,6-,()3,6-,()3,0.(1)观察得到的图形,你觉得它像什么?(2)找出图象上位于坐标轴上的点,与同伴进行交流;(3)上面三组点分别位于哪个象限,你是如何判断的?(4)图形上一些点之间具有特殊的位置关系,找出几对,它们的坐标有何特点?说说你的发现.2、已知点A (3a +2,2a ﹣4),试分别根据下列条件,求出a 的值.(1)点A 在y 轴上;(2)经过点A (3a +2,2a ﹣4),B (3,4)的直线,与x 轴平行;(3)点A 到两坐标轴的距离相等.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 的坐标是(2x -,1y +)2(2)0y -=.求点A 的坐标.4、如图,把△ABC 向上平移4个单位,再向右平移2个单位长度得△A 1B 1C 1,解答下列各题:(1)在图上画出△A 1B 1C 1;(2)写出点A 1、B 1、C 1的坐标;(3)△A 1B 1C 1的面积是______.5、如图所示,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BC 的三个顶点分别为A (-1,-1),B (-3,3),C (-4,1).画出△ABC 关于y 轴对称的△A 1B 1C 1, 并写出点B 的对应点B 1的坐标.---------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C【分析】先根据棋子“车”的坐标画出直角坐标系,然后写出棋子“炮”的坐标.【详解】解:如图,棋子“炮”的坐标为(3,−2).故选:C.本题考查了坐标确定位置:平面坐标系中的点与有序实数对一一对应;记住平面内特殊位置的点的坐标特征.2、D【分析】根据位置的确定需要两个条件对各选项分析判断即可.【详解】解:A、红星电影院2排,具体位置不能确定,不符合题意;B、北京市四环路,具体位置不能确定,不符合题意;C、北偏东30,具体位置不能确定,不符合题意;D、东经118︒,北纬40︒,很明确能确定具体位置,符合题意;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坐标确定位置,理解位置的确定需要两个条件是解题的关键.3、C【分析】根据有序实数对表示位置,逐项分析即可【详解】解:A. 电影院一层的3排4座,能确定具体位置,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B. 太原市解放路85号,能确定具体位置,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C. 南偏西30,不能确定具体位置,故该选项符合题意;D. 东经108︒,北纬53︒,能确定具体位置,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点睛】本题考查了有序实数对表示位置,理解有序实数对表示位置是解题的关键.4、D【分析】先判断出点M 的横、纵坐标的符号,再根据点M 到x 轴、y 轴的距离即可得.【详解】 解:点M 在第四象限,∴点M 的横坐标为正数,纵坐标为负数,点M 到x 轴的距离为1,到y 轴的距离为2,∴点M 的纵坐标为1-,横坐标为2,即(2,1)M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点坐标,熟练掌握各象限内的点坐标的符号规律是解题关键.5、C【分析】根据各象限内点的坐标特征解答.【详解】解:点()2021,2022A --的横坐标小于0,纵坐标小于0,点()2021,2022A --所在的象限是第三象限.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各象限内点的坐标的符号特征,记住各象限内点的坐标的符号是解决的关键,四个象限的符号特点分别是:第一象限(+,+);第二象限(−,+);第三象限(−,−);第四象限(+,−).6、D【分析】根据点的坐标,判断出点所在的象限,进而即可求解.【详解】解:∵直尺没有经过第四象限,而()2,1-在第四象限,∴一定不会被直尺盖住的点的坐标是()2,1-,故选D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点的坐标特征,掌握点所在象限和点的坐标特征,是解题的关键.7、A【分析】根据x 轴上点的纵坐标为0列式计算求出a 的值,然后求解即可.【详解】解:∵点P (3+a ,a +1)在x 轴上,∴a +1=0,∴a =-1,3+a =3-1=2,∴点P 的坐标为(2,0).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了点的坐标,主要利用了x轴上点的纵坐标为0的特点.8、D【分析】根据平移中点的变化规律是:横坐标右移加,左移减;纵坐标上移加,下移减求解即可.【详解】解:将点P(-2,-3)向上平移3个单位,再向左平移1个单位,所得到的点的坐标为(-2-1,-3+3),即(-3,0),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坐标与图形变化-平移,平移中点的变化规律是:横坐标右移加,左移减;纵坐标上移加,下移减.9、A【分析】根据x轴上点的纵坐标为0列式求出a,从而得到点A的坐标,然后解答即可.【详解】解:∵点A(a,a+5)在x轴上,∴a+5=0,解得a=-5,所以,点A的坐标为(-5,0),所以,点A到原点的距离为5.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了点的坐标,熟记x轴上点的纵坐标为0是解题的关键.10、A【分析】让点A 的横坐标加7,纵坐标减5即可得到平移后点的坐标.【详解】解:点()4,3A -先向右平移7个单位,再向下平移5个单位,得到的点坐标是(47,35)-+-,即(3,2)-, 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了坐标与图形变化-平移,解题的关键是掌握点的平移,左右平移只改变点的横坐标,左减右加;上下平移只改变点的纵坐标,上加下减.二、填空题1、(3,2)【解析】【分析】线段AB ∥x 轴,A 、B 两点纵坐标相等,又AB =4,B 点可能在A 点左边或者右边,根据距离确定B 点坐标.【详解】解:∵AB ∥x 轴,∴A 、B 两点纵坐标都为2,又∵AB =4,∴当B 点在A 点左边时,B (-5,2),B (-5,2)在第二象限,与点B 在第一象限,不相符,舍去;当B 点在A 点右边时,B (3,2);故答案为:(3,2).【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于x 轴的直线上的点纵坐标相等,再根据两点相对的位置及两点距离确定点的坐标.2、-1【解析】【分析】根据第二、四象限的角平分线上点的特点即可得到关于a 的方程,进行求解即可.【详解】解:点()2,1P m m -在第二、四象限的角平分线上,∴210m m +-=,解得:1m =-,故答案为:1-.【点睛】题目主要考查了二、四象限角平分线上点的特点,掌握象限角平分线上点的特点是解题的关键.3、(3,0)或(-3,0)##(-3,0)或(3,0)【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可得点A 在x 轴上,且到原点的距离为3,这样的点有两个,分别在x 轴的正半轴和负半轴,即可得出答案.【详解】解:根据题意可得:点A 在x 轴上,且到原点的距离为3,这样的点有两个,分别在x 轴的正半轴和负半轴,∴点A 的坐标为(3,0)或(-3,0),故答案为:(3,0)或(-3,0).【点睛】题目主要考查点在坐标系中的位置,理解点在坐标系中的距离分两种情况是解题关键.5,04、()【解析】【分析】根据反射角与入射角的定义作出图形,可知每6次反弹为一个循环组依次循环,用2020除以6,根据商和余数的情况确定所对应的点的坐标即可.【详解】解:如图,根据题意得:P0(0,3),P1(3,0),P2(7,4),P3(8,3),P4(5,0),P5(1,4),P6(0,3),P7(3,0),…,∴点P n的坐标6次一循环.经过6次反弹后动点回到出发点(0,3),∵2020÷6=336…4,∴当点P第2020次碰到矩形的边时为第336个循环组的第4次反弹,点P的坐标为(5,0).故答案为:(5,0).【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点的坐标的规律,作出图形,观察出每6次反弹为一个循环组依次循环是解题的关键.5、()2,2-【解析】【分析】根据向右平移横坐标加,向下平移纵坐标减,计算即可得解.【详解】解:将点P (-3,4)先向右平移1个单位长度,再向下平移2个单位长度后所得到的坐标为()2,2-. 故答案为:()2,2-【点睛】本题考查了坐标与图形的变化—平移,熟记平移中点的变化规律是:横坐标右移加,左移减;纵坐标上移加,下移减是解题的关键.三、解答题1、(1)像一棵树;(2)x 轴上的点有:()2,0-,()1,0,()3,0,()6,0;y 轴上的点有:()0,3;(3)点()2,5,()4,3,()1,3,()3,3在第一象限内,因为它们的横坐标与纵坐标都是正实数;点()1,6-,()3,6-在第四象限内,因为它们的横坐标是正实数,纵坐标是负实数;(4)点()0,3与()3,3的纵坐标相同,它们的连线段与x 轴平行;点()1,3,()1,0,()1,6-的横坐标相同,它们的连线段与y 轴平行.【解析】【分析】(1)依此描出各组点的坐标,然后依此连接,由图象可进行求解;(2)根据图象可直接进行求解;(3)根据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象限的符号特点可直接进行求解;(4)根据图象可直接进行求解.解:(1)描出各组点的坐标并依此连接,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像一棵树;(2)x 轴上的点有:()2,0-,()1,0,()3,0,()6,0;y 轴上的点有:()0,3;(3)点()2,5,()4,3,()1,3,()3,3在第一象限内,因为它们的横坐标与纵坐标都是正实数;点()1,6-,()3,6-在第四象限内,因为它们的横坐标是正实数,纵坐标是负实数;(4)学生的发现可以多样.例如,点()0,3与()3,3的纵坐标相同,它们的连线段与x 轴平行;点()1,3,()1,0,()1,6-的横坐标相同,它们的连线段与y 轴平行.【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平面直角坐标系,解题的关键是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描出各点的坐标.2、(1)(0,163-)(2)(14,4)(3)(−16,−16)或(3.2,−3.2) 【解析】(1)根据y轴上的点的纵坐标等于零,可得方程,解方程可得答案;(2)根据平行于x轴直线上的点纵坐标相等,可得方程,解方程可得答案;(3)根据点A到两坐标轴的距离相等,可得关于a的方程,解方程可得答案.【详解】解:(1)依题意有3a+2=0,解得a=23 -,2a﹣4=2×(23-)﹣4=163-.故点A的坐标为(0,163 -);(2)依题意有2a−4=4,解得a=4,3a+2=3×4+2=14,故点A的坐标为(14,4);(3)依题意有|3a+2|=|2a−4|,则3a+2=2a−4或3a+2+2a−4=0,解得a=−6或a=0.4,当a=−6时,3a+2=3×(−6)+2=−16,当a=0.4时,3a+2=3×0.4+2=3.2,2a−4=−3.2.故点A的坐标为(−16,−16)或(3.2,−3.2).【点睛】本题考查了点的坐标,x轴上的点的纵坐标等于零;平行于x轴直线上的点纵坐标相等.【解析】【分析】2(2)0y -=得出30x +=,20y -=,解出x ,y 即可得出点A 的坐标.【详解】30x +≥,2(2)0y -≥2(2)0y -=,30x ∴+=,20y -=,解得:3x =-,2y =,2325x ∴-=--=-,1213y +=+=,(5,3)A ∴-.【点睛】本题考查非负数的性质,几个非负数之和等于零,则每一个非负数都为0.4、(1)见解析;(2)A 1、B 1、C 1的坐标分别为(0,6),(-1,2),(5,2);(3)12.【解析】【分析】(1)把△ABC 的各顶点向上平移4个单位,再向右平移2个单位,顺次连接各顶点即为△A 1B 1C 1;(2)利用各象限点的坐标特征写出点A 1、B 1、C 1的坐标;(3)根据三角形面积公式求解.【详解】解:(1)如图,△A 1B 1C 1为所作;(2)点A 1、B 1、C 1的坐标分别为(0,6),(-1,2),(5,2);×6×4=12,(3)△A1B1C1的面积=12故答案为:12.【点睛】本题考查了作图-平移变换:确定平移后图形的基本要素有两个:平移方向、平移距离.作图时要先找到图形的关键点,分别把这几个关键点按照平移的方向和距离确定对应点后,再顺次连接对应点即可得到平移后的图形.5、见解析,点B的对应点B1的坐标为(3,3)【解析】【分析】根据轴对称的性质画出图形并写出坐标即可.【详解】如图所示,B1的坐标为(3,3).【点睛】本题考查了作图−轴对称,属于基础题.关键是确定对称点的位置.。
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下册数学第七章单元测试卷(3)(附答案解析)

单元测验卷一.选择题.1.(3分)点P(3,﹣1)在第()象限.A.一B.二C.三D.四2.(3分)点A(0,2)在()A.第二象限B.x轴的正半轴上C.y轴的正半轴上D.第四象限3.(3分)如果点P(﹣3,b)在第三象限内,则b()A.是正数B.是负数C.是0 D.可以是正数,也可以是负数4.(3分)如果点A(2,﹣3)和点B关于原点对称,则点B的坐标为()A.(﹣2,3)B.(﹣2,﹣3)C.(2,﹣3)D.(2,3)5.(3分)点P(2,﹣5)到x轴、y轴的距离分别为()A.2、5 B.2、﹣5 C.5、2 D.﹣5、26.(3分)在第二、四象限内两坐标轴夹角的平分线上的点的横坐标和纵坐标()A.相等B.互为倒数C.之差为零D.互为相反数7.(3分)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将三角形各点的横坐标都减去3,纵坐标保持不变,所得图形与原图形相比()A.向右平移了3个单位B.向左平移了3个单位C.向上平移了3个单位D.向下平移了3个单位8.(3分)△DEF(三角形)是由△ABC平移得到的,点A(﹣1,﹣4)的对应点为D(1,﹣1),则点B(1,1)的对应点E,点C(﹣1,4)的对应点F的坐标分别为()A.(2,2),(3,4)B.(3,4),(1,7)C.(﹣2,2),(1,7)D.(3,4),(2,﹣2)9.(3分)一个长方形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三个顶点的坐标为(﹣1,﹣1),(﹣1,2),(3,﹣1),则第四个顶点的坐标为()A.(2,2) B.(3,2) C.(3,3) D.(2,3)10.(3分)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与D的横坐标相同B.A与B的横坐标相同C.B与C的纵坐标相同 D.C与D的纵坐标相同11.(3分)将点A(﹣3,2)先向右平移3个单位,再向下平移5个单位,得到A′、将点B(﹣3,6)先向下平移5个单位,再向右平移3个单位,得到B′,则A′与B′相距()A.4个单位长度B.5个单位长度C.6个单位长度D.7个单位长度12.(3分)已知点A(m,n)在第二象限,则点B(|m|,﹣n)在()A.第一象限B.第二象限C.第三象限D.第四象限二.填空题.13.(3分)如果将一张“9排5号”的电影票简记为(9,5),那么(5,9)表示的电影票表示的是排号.14.(3分)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原点O的坐标为,x轴上的点的坐标为0,y轴上的点的坐标为0.15.(3分)将点A(﹣2,3)向左平移2个单位长度后,所得点的坐标为;把A向下平移1个单位长度后,所得点的坐标为.16.(3分)已知|x﹣2|+(y+1)2=0,则点P(x,y)在第个象限,坐标为.三.解答题.17.在平面直角坐标系列中,标出下列各点:(1)点A在x轴的正半轴上,距离原点1个单位长度;(2)点B在y轴的负半轴上,距离原点2个单位长度;(3)点C在第四象限,距离x轴1个单位长度,距离y轴3个单位长度;(4)点D在第一象限,距离x轴1个单位长度,距离y轴4个单位长度.请用线段依次连接这些点,你能得到什么图形?18.若线段AB平行于x轴,AB的长为4,且A的坐标为(2,3),求点B的坐标.19.三角形ABC三个顶点的坐标分别为A(﹣2,﹣3)、B(3,2)、C(2,﹣1),如果将这个三角形三个顶点的横坐标都加3,同时纵坐标都减1,分别得到点A1、B1、C1,依次用线段连接A1、B1、C1所得三角形A1B1C1.(1)分别写出点A1、B1、C1坐标;(2)三角形A1B1C1与三角形ABC的大小、形状和位置上有什么关系?20.如图是网格图,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均为1.△ABC(“△”表示“三角形”)是格点三角形(即每个顶点都在小正方形的顶点上),它在坐标平面内平移,得到△PEF,点A平移后落在点P的位置上.(1)请你在图中画出△PEF,并写出顶点P、E、F的坐标;(2)说出△PEF是由△ABC分别经过怎样的平移得到的?21.如图是某台阶的一部分,如果A点的坐标为(0,0),B点的坐标为(1,1),(1)请建立适当的直角坐标系,并写出其余各点的坐标;(2)如果台阶有10级,请你求出该台阶的长度和高度;(3)若这10级台阶的宽度都是2m,单位长度为1m,现要将这些台阶铺上地毯,需要多少平方米?四、解答题(共1小题,满分0分)22.阅读理解:我们知道,任意两点关于它们所连线段的中点成中心对称,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任意两点P(x1,y1)、Q(x2,y2)的对称中心的坐标为.观察应用:(1)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若点P1(0,﹣1)、P2(2,3)的对称中心是点A,则点A的坐标为;(2)另取两点B(﹣1.6,2.1)、C(﹣1,0).有一电子青蛙从点P1处开始依次关于点A、B、C作循环对称跳动,即第一次跳到点P1关于点A的对称点P2处,接着跳到点P2关于点B的对称点P3处,第三次再跳到点P3关于点C的对称点P4处,第四次再跳到点P4关于点A的对称点P5处,…则点P3、P8的坐标分别为、.拓展延伸:(3)求出点P2012的坐标,并直接写出在x轴上与点P2012、点C构成等腰三角形的点的坐标.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1.(3分)点P(3,﹣1)在第()象限.A.一B.二C.三D.四【考点】D1:点的坐标.【分析】根据各象限内点的坐标特征解答.【解答】解:点P(3,﹣1)在第四象限.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各象限内点的坐标的符号特征,记住各象限内点的坐标的符号是解决的关键,四个象限的符号特点分别是:第一象限(+,+);第二象限(﹣,+);第三象限(﹣,﹣);第四象限(+,﹣).2.(3分)点A(0,2)在()A.第二象限B.x轴的正半轴上C.y轴的正半轴上D.第四象限【考点】D1:点的坐标.【分析】根据象限的特点,判断出所求的点的横纵坐标的符号,进而判断点所在的象限.【解答】解:∵点A(0,2)的横坐标是0,纵坐标是正数,∴点A在平面直角坐标系y轴的正半轴上.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象限以及x轴、y轴的特点,难度适中.3.(3分)如果点P(﹣3,b)在第三象限内,则b()A.是正数B.是负数C.是0 D.可以是正数,也可以是负数【考点】D1:点的坐标.【专题】11 :计算题.【分析】根据第三象限内点的坐标特点得到b<0.【解答】解:∵P(﹣3,b)在第三象限内,∴b<0.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点的坐标:直角坐标系中点与有序实数对一一对应;在x轴上点的纵坐标为0,在y轴上点的横坐标为0;记住各象限点的坐标特点.4.(3分)如果点A(2,﹣3)和点B关于原点对称,则点B的坐标为()A.(﹣2,3)B.(﹣2,﹣3)C.(2,﹣3)D.(2,3)【考点】R6: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分析】根据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横坐标与纵坐标都互为相反数解答即可.【解答】解:∵点A(2,﹣3)和点B关于原点对称,∴点B的坐标为(﹣2,3).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熟记关于原点的对称点的横坐标、纵坐标都相反数是解题的关键.5.(3分)点P(2,﹣5)到x轴、y轴的距离分别为()A.2、5 B.2、﹣5 C.5、2 D.﹣5、2【考点】D1:点的坐标.【分析】求得﹣5的绝对值即为点P到x轴的距离,求得2的绝对值即为点P到y轴的距离.【解答】解:∵|﹣5|=5,|2|=2,∴点P到x轴的距离为5,到y轴的距离为2.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点的坐标的几何意义:点到x轴的距离为点的纵坐标的绝对值,到y轴的距离为点的横坐标的绝对值.6.(3分)在第二、四象限内两坐标轴夹角的平分线上的点的横坐标和纵坐标()A.相等B.互为倒数C.之差为零D.互为相反数【考点】D5:坐标与图形性质.【分析】根据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以及第二、四象限内点的横坐标与纵坐标的符号相反解答.【解答】解:∵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第二、四象限内点的横坐标与纵坐标的符号相反,∴第二、四象限内两坐标轴夹角的平分线上的点的横坐标和纵坐标互为相反数.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坐标与图形,熟记平面直角坐标系与各象限内点的符号特点是解题的关键.7.(3分)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将三角形各点的横坐标都减去3,纵坐标保持不变,所得图形与原图形相比()A.向右平移了3个单位B.向左平移了3个单位C.向上平移了3个单位D.向下平移了3个单位【考点】Q3:坐标与图形变化﹣平移.【分析】根据平移中点的变化规律是:横坐标右移加,左移减;纵坐标上移加,下移减,可得答案.【解答】解:将三角形各点的横坐标都减去3,纵坐标保持不变,所得图形与原图形相比向左平移了3个单位.故选:B.【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坐标与图形变化﹣平移,关键是掌握点的变化规律.8.(3分)△DEF(三角形)是由△ABC平移得到的,点A(﹣1,﹣4)的对应点为D(1,﹣1),则点B(1,1)的对应点E,点C(﹣1,4)的对应点F的坐标分别为()A.(2,2),(3,4)B.(3,4),(1,7)C.(﹣2,2),(1,7)D.(3,4),(2,﹣2)【考点】Q3:坐标与图形变化﹣平移.【分析】直接利用平移中点的变化规律求解即可.【解答】解:点A的对应点D,是横坐标从﹣1到1,说明是向右移动了1﹣(﹣1)=2个单位,纵坐标是从﹣4到﹣1,说明是向上移动了﹣1﹣(﹣4)=3个单位,那么其余两点移运转规律也如此,即横坐标都加2,纵坐标都加3.故点E、F的坐标为(3,4)、(1,7).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平移中点的变化规律,横坐标右移加,左移减;纵坐标上移加,下移减.左右移动改变点的横坐标,上下移动改变点的纵坐标.9.(3分)一个长方形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三个顶点的坐标为(﹣1,﹣1),(﹣1,2),(3,﹣1),则第四个顶点的坐标为()A.(2,2) B.(3,2) C.(3,3) D.(2,3)【考点】D5:坐标与图形性质;LB:矩形的性质.【分析】本题可在画出图后,根据矩形的性质,得知第四个顶点的横坐标应为3,纵坐标应为2.【解答】解:如图可知第四个顶点为:即:(3,2).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的动手能力,画出图后可很快得到答案.10.(3分)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与D的横坐标相同B.A与B的横坐标相同C.B与C的纵坐标相同 D.C与D的纵坐标相同【考点】D5:坐标与图形性质;L5: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分析】由图意得BC∥x轴,那么B与C的纵坐标相同.【解答】解:因为AD∥x,BC∥x,所以A、D纵坐标相同,B、C纵坐标相同,根据选项可知C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用到的知识点为:平行于x轴的直线上的点的纵坐标都相等.11.(3分)将点A(﹣3,2)先向右平移3个单位,再向下平移5个单位,得到A′、将点B(﹣3,6)先向下平移5个单位,再向右平移3个单位,得到B′,则A′与B′相距()A.4个单位长度B.5个单位长度C.6个单位长度D.7个单位长度【考点】Q3:坐标与图形变化﹣平移.【分析】根据向右平移横坐标加,向下平移纵坐标减求出点A′的坐标,再求出点B′的坐标,然后解答即可.【解答】解:∵点A(﹣3,2)先向右平移3个单位,再向下平移5个单位,∴点A′(0,﹣3),∵点B(﹣3,6)先向下平移5个单位,再向右平移3个单位,∴点B′(0,1),∴A′与B′相距4个单位.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坐标与图形变化﹣平移,平移中点的变化规律是:横坐标右移加,左移减;纵坐标上移加,下移减.12.(3分)已知点A(m,n)在第二象限,则点B(|m|,﹣n)在()A.第一象限B.第二象限C.第三象限D.第四象限【考点】D1:点的坐标.【分析】点在第二象限的条件是:横坐标是负数,纵坐标是正数,即可确定出m、n的正负,从而确定|m|,﹣n的正负,即可得解.【解答】解:∵点A(m,n)在第二象限,∴m<0,n>0,则可得|m|>0,﹣n<0,∵点B的坐标为(|m|,﹣n),∴点B在第四象限.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各象限内点的坐标的符号特征以及解不等式,熟记各象限内点的坐标的符号是解题的关键.二.填空题.13.(3分)如果将一张“9排5号”的电影票简记为(9,5),那么(5,9)表示的电影票表示的是5排9号.【考点】D3:坐标确定位置.【分析】由于9排5号的电影票简记为(9,5),则(5,9)的电影票表示的是5排9号.【解答】解:∵“9排5号”的电影票简记为(9,5),∴(5,9)的电影票表示为5排9号.故答案为5,9.【点评】本题考查了坐标确定位置:直角坐标平面内点的位置由有序实数对确定,有序实数对与点一一对应.14.(3分)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原点O的坐标为(0,0),x轴上的点的纵坐标为0,y轴上的点的横坐标为0.【考点】D1:点的坐标.【分析】直接根据坐标系中各个象限内及坐标轴上的点的坐标特点可求解.【解答】解: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原点O的坐标为(0,0),x轴上的点的纵坐标为0,y轴上的点的横坐标为0.故各空依次填(0,0)、纵、横.【点评】要掌握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各个部位上的点的坐标特点,只有掌握住了,在解题的过程中才能准确而迅速的解题.15.(3分)将点A(﹣2,3)向左平移2个单位长度后,所得点的坐标为(﹣4,3);把A向下平移1个单位长度后,所得点的坐标为(﹣2,2).【考点】Q3:坐标与图形变化﹣平移.【分析】根据平移规律,左右移,纵不变,横减加;上下移,横不变,纵加减.【解答】解:将点A(﹣2,3)向左平移2个单位长度后,所得点的坐标为(﹣2﹣2,3),即(﹣4,3);把A向下平移1个单位长度后,所得点的坐标为(﹣2,3﹣1),即(﹣2,2).故答案为:(﹣4,3),(﹣2,2).【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点坐标的平移变换.关键是熟练掌握点平移的变化规律:左减右加,上加下减.16.(3分)已知|x﹣2|+(y+1)2=0,则点P(x,y)在第四个象限,坐标为(2,﹣1).【考点】D1:点的坐标;16:非负数的性质:绝对值;1F:非负数的性质:偶次方.【分析】根据非负数的性质列式求出x、y的值,然后根据各象限内点的坐标特征解答.【解答】解:由题意得,x﹣2=0,y+1=0,解得x=2,y=﹣1,∴点P(x,y)在第四象限,坐标为(2,﹣1).故答案为:四,(2,﹣1).【点评】本题考查了各象限内点的坐标的符号特征,记住各象限内点的坐标的符号是解决的关键,四个象限的符号特点分别是:第一象限(+,+);第二象限(﹣,+);第三象限(﹣,﹣);第四象限(+,﹣).三.解答题.17.在平面直角坐标系列中,标出下列各点:(1)点A在x轴的正半轴上,距离原点1个单位长度;(2)点B在y轴的负半轴上,距离原点2个单位长度;(3)点C在第四象限,距离x轴1个单位长度,距离y轴3个单位长度;(4)点D在第一象限,距离x轴1个单位长度,距离y轴4个单位长度.请用线段依次连接这些点,你能得到什么图形?【考点】D5:坐标与图形性质.【分析】根据平面直角坐标系与点的坐标的确定找出点A、B、C、D的位置,然后顺次连接即可.【解答】解:如图所示,用线段依次连接这些点,得到一个平行四边形.【点评】本题考查了坐标与图形的性质,熟练掌握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确定点的位置的方法是解题的关键.18.若线段AB平行于x轴,AB的长为4,且A的坐标为(2,3),求点B的坐标.【考点】D5:坐标与图形性质.【分析】根据平行于x轴的点的纵坐标相同求出点B的纵坐标,再分点B在点A 的左边与右边两种情况讨论求解.【解答】解:∵线段AB平行于x轴,A的坐标为(2,3),∴点B的纵坐标是3,∵AB=4,∴点B在点A的左边时,横坐标为2﹣4=﹣2,点B在点A的右边时,横坐标为2+4=6,∴点B的坐标为(6,3)或(﹣2,3).【点评】本题考查了坐标与图形性质,熟记平行于x轴的点的纵坐标相同,难点在于要分情况讨论.19.三角形ABC三个顶点的坐标分别为A(﹣2,﹣3)、B(3,2)、C(2,﹣1),如果将这个三角形三个顶点的横坐标都加3,同时纵坐标都减1,分别得到点A1、B1、C1,依次用线段连接A1、B1、C1所得三角形A1B1C1.(1)分别写出点A1、B1、C1坐标;(2)三角形A1B1C1与三角形ABC的大小、形状和位置上有什么关系?【考点】Q3:坐标与图形变化﹣平移.【分析】(1)根据题意进行计算即可;(2)根据坐标与图形的变化规律:横坐标,右移加,左移减;纵坐标,上移加,下移减.【解答】解:(1)A1(1,﹣4),B1(6,1),C1(5,﹣2);(2)三角形A1B1C1的大小、形状与三角形ABC的大小、形状完全一样,仅是位置不同,三角形A1B1C1是将三角形ABC沿x轴方向向右平移3个单位,再沿y 轴方向向下平移1个单位得到的.【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坐标与图形的变化,关键是掌握平移后点的坐标的变化规律.把一个图形各个点的横坐标都加上(或减去)一个整数a,相应的新图形就是把原图形向右(或向左)平移a个单位长度;如果把它各个点的纵坐标都加(或减去)一个整数a,相应的新图形就是把原图形向上(或向下)平移a个单位长度.20.如图是网格图,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均为1.△ABC(“△”表示“三角形”)是格点三角形(即每个顶点都在小正方形的顶点上),它在坐标平面内平移,得到△PEF,点A平移后落在点P的位置上.(1)请你在图中画出△PEF,并写出顶点P、E、F的坐标;(2)说出△PEF是由△ABC分别经过怎样的平移得到的?【考点】Q4:作图﹣平移变换.【分析】(1)根据A点平移到P点的方法,分别找到B、C两点平移后的对应点,再写出坐标即可;(2)根据图中△ABC和△PEF的位置进行描述即可.【解答】解:(1)如图所示:P(﹣3,﹣3),E(﹣2,0),F(﹣1,﹣1);(2)先把△ABC向左平移3个单位长度,再把它向下平移2个单位长度(或先向下平移2个单位长度,再向左平移3个单位长度).【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作图﹣﹣平移变换,作图时要先找到图形的关键点,分别把这几个关键点按照平移的方向和距离确定对应点后,再顺次连接对应点即可得到平移后的图形.21.如图是某台阶的一部分,如果A点的坐标为(0,0),B点的坐标为(1,1),(1)请建立适当的直角坐标系,并写出其余各点的坐标;(2)如果台阶有10级,请你求出该台阶的长度和高度;(3)若这10级台阶的宽度都是2m,单位长度为1m,现要将这些台阶铺上地毯,需要多少平方米?【考点】D5:坐标与图形性质.【专题】11 :计算题.【分析】(1)以点A为坐标原点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然后写出各点的坐标即可;(2)根据平移的性质求横向与纵向的长度,即为台阶的长度和高度;(3)根据(2)求出地毯的长度,然后乘以台阶的宽度计算即可得解.【解答】解:(1)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如图所示,C(2,2),D(3,3),E(4,4),F(5,5);(2)台阶的长度:1×(10+1)=11,高度:1×10=10;(3)∵单位长度为1m,∴地毯的长度为:(11+10)×1=21m,∵台阶的宽度都是2m,∴地毯的面积为21×2=42m2,答:将这些台阶铺上地毯,需要42平方米.【点评】本题考查了坐标与图形性质,主要利用了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定义和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确定点的坐标的方法,平移的性质.四、解答题(共1小题,满分0分)22.阅读理解:我们知道,任意两点关于它们所连线段的中点成中心对称,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任意两点P(x1,y1)、Q(x2,y2)的对称中心的坐标为.观察应用:(1)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若点P1(0,﹣1)、P2(2,3)的对称中心是点A,则点A的坐标为(1,1);(2)另取两点B(﹣1.6,2.1)、C(﹣1,0).有一电子青蛙从点P1处开始依次关于点A、B、C作循环对称跳动,即第一次跳到点P1关于点A的对称点P2处,接着跳到点P2关于点B的对称点P3处,第三次再跳到点P3关于点C的对称点P4处,第四次再跳到点P4关于点A的对称点P5处,…则点P3、P8的坐标分别为(﹣5.2,1.2)、(2,3).拓展延伸:(3)求出点P2012的坐标,并直接写出在x轴上与点P2012、点C构成等腰三角形的点的坐标.【考点】D5:坐标与图形性质;R4:中心对称.【专题】16 :压轴题;21 :阅读型.【分析】(1)直接利用题目所给公式即可求出点A的坐标;(2)首先利用题目所给公式求出P2的坐标,然后利用公式求出对称点P3的坐标,依此类推即可求出P8的坐标;(3)由于P1(0,﹣1)→P2(2,3)→P3(﹣5.2,1.2)→P4(3.2,﹣1.2)→P5(﹣1.2,3.2)→P6(﹣2,1)→P7(0,﹣1)→P8(2,3),由此得到P7的坐标和P1的坐标相同,P8的坐标和P2的坐标相同,即坐标以6为周期循环,利用这个规律即可求出点P2012的坐标,也可以根据图形求出在x轴上与点P2012、点C 构成等腰三角形的点的坐标.【解答】解:(1)(1,1);(2)P3、P8的坐标分别为(﹣5.2,1.2),(2,3);(3)∵P1(0,﹣1)→P2(2,3)→P3(﹣5.2,1.2)→P4(3.2,﹣1.2)→P5(﹣1.2,3.2)→P6(﹣2,1)→P7(0,﹣1)→P8(2,3);∴P7的坐标和P1的坐标相同,P8的坐标和P2的坐标相同,即坐标以6为周期循环.∵2012÷6=335…2.∴P2012的坐标与P2的坐标相同,为P2012(2,3);在x轴上与点P2012、点C构成等腰三角形的点的坐标为.【点评】此题是一个阅读材料的题目,读懂题目,利用题目所给公式是解题的关键,利用公式可以解决后面的所有问题。
第七章 三角形单元测试(含答案)

第七章三角形单元测试姓名: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评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所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以下列各组线段为边,能组成三角形的是()A.2cm,3cm,5cm B.5cm,6cm,10cmC.1cm,1cm,3cm D.3cm,4cm,9cm2.等腰三角形的一边长等于4,一边长等于9,则它的周长是()A.17 B.22 C.17或22 D.133.适合条件∠A=∠B=∠C的△ABC是()A.锐角三角形 B.直角三角形 C.钝角三角形 D.等边三角形4.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一个角为75°,则其顶角为()A.30° B.75° C.105° D.30°或75°5.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比它的外角的和的2倍还大180°,这个多边形的边数是()A.5 B.6 C.7 D.86.三角形的一个外角是锐角,则此三角形的形状是()A.锐角三角形 B.钝角三角形 C.直角三角形 D.无法确定7.下列命题正确的是()A.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高均在三角形内部B.三角形中至少有一个内角不小于60°C.直角三角形仅有一条高D.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高等于斜边的一半8.能构成如图所示的基本图形是()(A) (B) (C) (D)9.已知等腰△ABC的底边BC=8cm,│AC-BC│=2cm,则腰AC的长为()A.10cm或6cm B.10cm C.6cm D.8cm或6cm10.如图1,把△ABC纸片沿DE折叠,当点A落在四边形BCDE内部时,则∠A与∠1+∠2之间有一种数量关系始终保持不变.请试着找一找这个规律,你发现的规律是(• )A.∠A=∠1+∠2 B.2∠A=∠1+∠2 C.3∠A=2∠1+∠2 D.3∠A=2(∠1+∠2)(1) (2) (3)二、填空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11.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5,1+2x,8,则x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12.四条线段的长分别为5cm、6cm、8cm、13cm,•以其中任意三条线段为边可以构成________个三角形.13.如下图2:∠A+∠B+∠C+∠D+∠E+∠F等于________.14.如果一个正多边形的内角和是900°,则这个正多边形是正______边形.15.n边形的每个外角都等于45°,则n=________.16.乘火车从A站出发,沿途经过3个车站方可到达B站,那么A、B两站之间需要安排______种不同的车票.17.将一个正六边形纸片对折,并完全重合,那么,得到的图形是________边形,•它的内角和(按一层计算)是_______度.18.如图3,已知∠1=20°,∠2=25°,∠A=55°,则∠BOC的度数是_____.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46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9.(6分)如图,BD平分∠ABC,DA⊥AB,∠1=60°,∠BDC=80°,求∠C的度数.20.(8分)如图:(1)画△ABC的外角∠BCD,再画∠BCD的平分线CE.(2)若∠A=∠B,请完成下面的证明:已知:△ABC中,∠A=∠B,CE是外角∠BCD的平分线.求证:CE∥AB.21.(8分)(1)如图4,有一块直角三角形XYZ放置在△ABC上,恰好三角板XYZ的两条直角边XY、XZ分别经过点B、C.△ABC中,∠A=30°,则∠ABC+∠ACB=_______,∠XBC+∠XCB=_______.(4) (5)(2)如图5,改变直角三角板XYZ的位置,使三角板XYZ的两条直角边XY、XZ•仍然分别经过B、C,那么∠ABX+∠ACX的大小是否变化?若变化,请举例说明;若不变化,请求出∠ABX+∠ACX的大小.22.(8分)引人入胜的火柴问题,成年人和少年儿童都很熟悉.如图是由火柴搭成的图形,拿去其中的4根火柴,使之留下5个正方形,•且留下的每根火柴都是正方形的边或边的一部分,请你给出两种方案,并将它们分别画在图(1)、(2)中.23.(8分)在平面内,分别用3根、5根、6根……火柴首尾..依次相接,•能搭成什么形状的三角形呢?通过尝试,列表如下所示:问:(1)4根火柴能拾成三角形吗?(2)8根、12根火柴能搭成几种不同形状的三角形?并画出它们的示意图.24.(8分)如图,BC⊥CD,∠1=∠2=∠3,∠4=60°,∠5=∠6.(1)CO是△BCD的高吗?为什么?(2)∠5的度数是多少?(3)求四边形ABCD各内角的度数.答案:1.B2.B 点拨:由题意知,三角形的三边长可能为4,4,9或4,9,9.但4+4<9,说明以4,4,9为边长构不成三角形.所以,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22.故选B.3.B 点拨:设∠A=x°,则∠B=2x°,∠C=3x°,由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得x+•2x+3x=180.解得x=30.∴3x=3×30=90.故选B.4.D 点拨:分顶角为75°和底角为75°两种情况讨论.5.C 点拨:据题意,得(n-2)·180=2×360+180.解得n=7.故选C.6.B7.B 点拨:若三角形中三个内角都小于60°,则三个内角的和小于180°,•与内角和定理矛盾.所以,三角形中至少有一个内角不小于60°.8.B9.A 点拨:∵BC=8cm,│AC-BC│=2cm,∴AC=10cm或6cm.•经检验以10cm,•10cm,8cm,或6cm,6cm,8cm为边长均能构成三角形.故选A.10.B 点拨:可根据三角形、四边形内角和定理推证.11.1<x<6 点拨:8-5<1+2x<8+5,解得1<x<6.12.2 点拨:以5cm、6cm、8cm或6cm、8cm、13cm为边长均可构成三角形.13.360°点拨:∵图中正好有两个三角形:△AEC,△BDF,∴∠A+∠B+∠C+∠D+∠E+∠F=360°.14.七15.8 点拨:n==8.16.1017.四;36018.100°点拨:连接AO并延长,易知∠BOC=∠BAC+∠1+∠2=55°+20°+25•°=100°.19.解:在△ABD中,∵∠A=90°,∠1=60°,∴∠ABD=90°-∠1=30°.∵BD平分∠ABC,∴∠CBD=∠ABD=30°.在△BDC中,∠C=180°-(∠BDC+∠CBD)=180°-(80°+30°)=70°.20.(1)如答图(2)证明:∵∠A=∠B,∠BCD是△ABC的外角,∴∠BCD=∠A+•∠B=2∠B,∵CE是外角∠BCD的平分线,∴∠BCE=∠BCD=×2∠B=∠B,∴CE∥AB(•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点拨:如答图所示,要证明两直线平行,只需证内错角∠B=∠BCE即可.21.(1)150°;90°(2)不变化.∵∠A=30°,∴∠ABC+∠ACB=150°,∵∠X=•90°,∴∠XBC+∠XCB=90°,∴∠ABX+∠ACX=(∠ABC-∠XBC)+(∠ACB-∠XCB)=(∠ABC+•∠ACB)-(∠XBC+∠XCB)=150°-90°=60°.点拨:此题注意运用整体法计算.22.如答图7-2.23.解:(1)4根火柴不能搭成三角形;(2)8根火柴能搭成一种三角形(3,3,2);12根火柴能搭成三种不同的三角形(4,4,4;5,5,2;3,4,5).图略.24.解:(1)CO是△BCD的高.理由:在△BDC中,∵∠BCD=90°,∠1=∠2,∴∠1=∠2=90°÷2=45°.又∵∠1=∠3,∴∠3=45°.∴∠DOC=180°-(∠1+∠3)=180°-2×45°=90°,∴CO⊥DB.∴CO是△BCD的高.(2)∠5=90°-∠4=90°-60°=30°.(3)∠CDA=∠1+∠4=45°+60°=105°,∠DCB=90°,∠DAB=∠5+∠6=30°+30°=60°,∠ABC=105°.。
初中数学-三角形的证明单元测试题(有答案)

初中数学•三角形的证明单元测试一、精心选一选,慧眼识金(每小题2分,共20分)1.如图1,某同学把一块三角形的玻璃打碎成三片,现在他要到玻璃店去配一块完全一样形状的玻璃.那么最省事的办法是带()去配.A.①B.②C.③D.①和②图 1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两腰对应相等的两个等腰三角形全等B.两角及其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C.两锐角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D.面积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3.如图2ABLCD^ABD.△BCE都是等腰三角形,如果CD=8cm.BE=3cm,那么AC长为().A. 4cmB. 5cmC. 8cmD. V34 cm4.如图3,在等边/XABC中,分别是BC,AC±.的点,且BD = CE.AD与BE相交于点P,则Z1 + Z2的度数是().A. 45°B. 55°C. 60°D. 75°5.如图4,在AABC中.AB=AC,匕4 = 36°,BD和CE分别是ZABC和匕4C8的平分线,且相交于点P.在图4中,等腰三角形(不再添加线段和字母)的个数为().A. 9个B. 8个C. 7个D. 6个6.如图表示三条相互交叉的公路,现在要建一个加油站,要求它到三条公路的距离相等,则可供选择的地址有().7.如图6.A、C、E三点在同一条直线上,ADAC和AEBC都是等边三角形.AE、BD分别与CD、CE交于点M、N,有如下结论:①左ACE竺△DCB;②CM=CN:③AC = DN・其中,正确结论的个数是()・A. 3个B. 2个C. 1个D. 0个8.要测量河两岸相对的两点A、B的距离,先在AB的垂线BF上取两点C.D,使CD=BC,再作出BF的垂线DE,使A.C.E在同一条直线上(如图7),可以证明^ABC^NEDC,得ED=AB.因此,测得DE的长就是AB的长,在这里判定4ABC # AEDC的条件是().C. SSSD. HLA. ASAB. SAS9.如图8,将长方形ABCD沿对角线BD翻折,点C落在点E的位置,BE交AD于点F.求证:重叠部分(即ABDF )是等腰三角形.证明:.••四边形ABCD是长方形,.••AD〃BC又油DE与NBDC关于BD对称,AZ2 = Z3. :.^BDF是等腰三角形.请思考:以上证明过程中,涂黑部分正确的应该依次是以下四项中的哪两项?().®Z1 = Z2:®Z1 = Z3: @Z3 = Z4;®ABDC = ABDEA. ®®B. ®@C. ®®D.③④® 810.如图9,己知线段/?作等腰zMBC,使AB=AC,且BC=u, BC边上的高AD=h.张红的作法是:(1)作线段BC=m (2)作线段8C的垂直平分线MN, MN与BC相交于点。
七年级数学三角形综合测试题

2011—2012年七年级第二学期数学单元测试试卷(三)(第七章三角形)班级: 姓名: 座位号: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有下列长度的三条线段,能组成三角形的是( )A.2cm ,3cm ,4cm B .1cm ,4cm ,2cmC.1cm ,2cm ,3cmD. 6cm ,2cm ,3cm2.右图中三角形的个数是( )A .6B .7C .8D .93.能把一个任意三角形分成面积相等的两部分是( )A.角平分线B.中线C.高D.A 、B 、C 都可以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锐角三角形的三条高线,三条中线,三条角平分线分别交于一点B .钝角三角形有两条高线在三角形外部C .直角三角形只有一条高线D .任意三角形都有三条高线,三条中线,三条角平分线5.一个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度数之比为2:3:7,这个三角形一定是( )A .直角三角形B .等腰三角形C .锐角三角形D .钝角三角形 6.如图1四个图形中,线段BE 是△ABC 的高的图是( )C D AB E F 2题7.如图所示,BO,CO分别是∠ABC,∠ACB的两条角平分线,∠A=100°,则∠BOC的度数为().A.80° B.90° C.120° D.140°8.三角形的一个外角是锐角,则此三角形的形状是()A.锐角三角形B.钝角三角形C.直角三角形D.以上都有可能9. 下列判断:①三角形的三个内角中最多有一个钝角,②三角形的三个内角中至少有两个锐角,③有两个内角为500和200的三角形一定是钝角三角形,④直角三角形中两锐角互余,其中判断正确的有()A.1个B.2个C.3个D.4个10.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比它的外角的和的2倍还大180°,这个多边形的边数是()A.5B.6C.7D.811.正多边形的一个内角等于144°,则该多边形是正()边形.A.8 B.9 C.10 D.1112.在下列正多边形材料中,不能单独用来铺满地面的是().A.正三角形 B.正四边形 C.正五边形 D.正六边形二、填空题(每小题5分,总共25分)13.按三角形内角的大小可以把三角形分为:三角形、三角形、________三角形。
七年级数学单元测试卷答案【含答案】

七年级数学单元测试卷答案【含答案】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1. 下列哪个数是质数?A. 21B. 37C. 39D. 402. 一个等腰三角形的底边长为10厘米,腰长为13厘米,那么这个三角形的周长是?A. 32厘米B. 36厘米C. 40厘米D. 46厘米3. 下列哪个数是偶数?A. 101B. 102C. 103D. 1044. 一个正方形的边长为8厘米,那么这个正方形的面积是?A. 32平方厘米B. 64平方厘米C. 128平方厘米D. 256平方厘米5. 下列哪个数是立方数?A. 729B. 750C. 800D. 864二、判断题1. 两个质数的和一定是偶数。
()2. 一个三角形的两边之和一定大于第三边。
()3. 0是偶数。
()4. 一个正方形的对角线长度等于它的边长。
()5. 任何两个奇数的和都是偶数。
()三、填空题1. 最大的两位数是_______。
2. 两个质数的乘积是_______。
3. 一个等边三角形的周长是_______。
4. 一个正方形的对角线长度是_______。
5. 下列数中,_______是偶数。
四、简答题1. 请写出前五个质数。
2. 请写出前五个立方数。
3. 请解释什么是等腰三角形。
4. 请解释什么是偶数。
5. 请解释什么是正方形。
五、应用题1. 一个长方形的长是10厘米,宽是5厘米,求这个长方形的面积。
2. 一个等边三角形的边长是12厘米,求这个三角形的面积。
3. 一个正方形的边长是6厘米,求这个正方形的对角线长度。
4. 两个质数的乘积是56,求这两个质数。
5. 一个数的平方是121,求这个数。
六、分析题1. 请分析为什么两个质数的和一定是偶数。
2. 请分析为什么一个三角形的两边之和一定大于第三边。
七、实践操作题1. 请画出一个边长为8厘米的正方形,并标出它的对角线长度。
2. 请画出一个底边长为10厘米,腰长为13厘米的等腰三角形,并标出它的周长。
八、专业设计题1. 设计一个三角形,其中两边长分别为8厘米和15厘米,求第三边的长度。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七章《平面直角坐标系》单元测试卷附答案

第七章《平面直角坐标系》单元测试卷(共23小题,满分120分,考试用时90分钟)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1.(跨学科融合)如图,气象台为了预报台风,首先要确定台风中心的位置,则下列能确定台风中心位置的是()A.西太平洋B.北纬128°,东经36°C.距珠海500海里D.湛江附近第1题图第3题图第4题图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P(-3,-8)的位置在()A.第一象限B.第二象限C.第三象限D.第四象限3.(跨学科融合)如图是象棋棋盘的一部分,若位于点(1,-2)上,位于点(3,-2)上,则位于点 ()A.(-1,1)B.(-1,2)C.(-2,1)D.(-2,2)4.如图,货船A与港口B相距35海里,我们用有序数对(南偏西40°,35海里)来描述港口B相对货船A的位置,那么货船A相对港口B的位置可描述为()A.(北偏东40°,35海里)B.(北偏西40°,35海里)C.(南偏西50°,35海里)D.(北偏东50°,35海里)5.已知x轴上的点P到y轴的距离为3,则点P的坐标为()A.(3,0)B.(0,3)C.(0,3)或(0,-3)D.(3,0)或(-3,0)6.若点P(5,y)在第四象限,则y的取值范围是()A.y<0B.y>0C.y≤0D.y≥07.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一个三角形的三个顶点的横坐标保持不变,纵坐标都增加3个单位长度,则所得的图形与原图形相比()A.形状不变,大小扩大为原来的3倍B.形状不变,向右平移了3个单位长度C.形状不变,向上平移了3个单位长度D.三角形被纵向拉伸为原来的3倍8.点C在x轴上方,y轴左侧,距离x轴2个单位长度,距离y轴3个单位长度,则点C的坐标为()A.(2,3)B.(-2,-3)C.(-3,2)D.(3,-2)9.一个长方形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其中三个顶点的坐标分别为(-1,-1),(-1,2),(3,-1),则第四个顶点的坐标为()A.(2,2)B.(3,2)C.(3,3)D.(2,3)10.(创新题)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的坐标为(2,0),点B的坐标为(0,1),将线段AB 平移,使其一个端点到C(3,2),则平移后另一端点的坐标为()A.(1,3)B.(5,1)C.(1,3)或(3,5)D.(1,3)或(5,1)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11.把点A(-4,6)先向左平移2个单位长度,再向下平移4个单位长度,此时的位置是.12.在坐标平面内,已知点M(1,2)和点N(1,-4),那么线段MN的长为个单位长度.13.如图,表示北偏西50°方向的是射线.14.观察下图,与图1中的鱼相比,图2中的鱼发生了一些变化.若图1中鱼上点P的坐标为(4,3.2),则这个点在图2中的对应点P1的坐标为(图中的方格是1×1).图1图215.(创新题)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1,1),B(-1,1),C(-1,-2),D(1,-2).一只蚂蚁从点A处出发,并按A-B-C-D-A-B…的规律在四边形ABCD的边上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运动,运动时间为t秒.若t=2 023,则这只蚂蚁所在位置的点的坐标是.三、解答题(一)(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8分,共24分)16.如图,写出点A,B,C,D,E,F的坐标.17.如图,C,D两点的横坐标分别为2,3,线段CD=1;B,D两点的横坐标分别为-2,3,线段BD=5;A,B两点的横坐标分别为-3,-2,线段AB=1.(1)如果x轴上有两点M(x1,0),N(x2,0)(x1<x2),那么线段MN的长为多少?(2)如果y轴上有两点P(0,y1),Q(0,y2)(y1<y2),那么线段PQ的长为多少?18.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O是原点,四边形ABCD是长方形,A,B,C的坐标分别是A(-3,1),B(-3,3),C(2,3).(1)直接写出点D的坐标;(2)画出将长方形ABCD先向右平移3个单位长度,再向下平移5个单位长度后所得的长方形A1B1C1D1,直接写出点D1的坐标.四、解答题(二)(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9分,共27分)19.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1,5),B(-1,0),C(-4,3).(1)求△ABC的面积;(2)若把△ABC向下平移2个单位长度,再向右平移5个单位长度得到△A'B'C',画出△A'B'C'并写出C'的坐标.20.如图是小明所在学校的平面示意图,已知宿舍楼的位置是(3,4),艺术楼的位置是(-3,1).(1)根据题意,画出相应的平面直角坐标系;(2)分别写出教学楼、体育馆的位置;(3)若学校行政楼的位置是(-1,-1),在图中标出行政楼的位置.21.在如图所示的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四边形ABCD的各个顶点的坐标分别是A(-4,-2),B(4,-2),C(2,2),D(-2,3),求这个四边形的面积.五、解答题(三)(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2分,共24分))为“开心点”.22.(创新题)已知当m,n都是实数,且满足2m=8+n时,称P(m−1,n+22(1)判断点A(5,3),B(4,10)是否为“开心点”,并说明理由;(2)若点M(a,2a-1)是“开心点”,请判断点M在第几象限?并说明理由.23.如图,A(-1,0),C(1,4),点B在x轴上,且AB=2.(1)求点B的坐标,并画出△ABC;(2)求△ABC的面积;(3)在y轴上是否存在点P,使以A,B,P三点为顶点的三角形的面积为7?若存在,请求出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第七章《平面直角坐标系》单元测试卷1.B 2.C 3.C 4.A 5.D 6.A7.C8.C9.B10.D11.(-6,2)12.613.OC14.(4,2.2)15.(-1,0)16.解:A(-3,-2),B(-5,4),C(5,-4),D(0,-3),E(2,5),F(-3,0).17.解:(1)MN=x2-x1.(2)PQ=y2-y1.18.解:(1)D(2,1).(2)图略,D1(5,-4).×3×5=7.5.19.解:(1)△ABC的面积是12(2)作图如下:所以点C'的坐标为(1,1).20.解:(1)如图.(2)由平面直角坐标系知,教学楼的位置为(1,0),体育馆的位置为(-4,3).(3)行政楼的位置如图所示.21.解:如图,过D作DE⊥AB,过C作CF⊥AB,垂足分别为E,F.S四边形ABCD=S△ADE+S梯形DEFC+S△BCF=1 2×2×5+12×(4+5)×4+12×2×4=5+18+4=27.22.解:(1)点A(5,3)为“开心点”,理由如下:当A(5,3)时,m-1=5,n+22=3,得m=6,n=4,则2m=12,8+n=12,∴2m=8+n,∴A(5,3)是“开心点”.点B(4,10)不是“开心点”,理由如下:当B(4,10)时,m-1=4,n+22=10,解得m=5,n=18, 则2m=10,8+18=26,∴2m≠8+n,∴点B(4,10)不是“开心点”.(2)点M在第三象限,理由如下:∵点M(a,2a-1)是“开心点”,∴m-1=a,n+22=2a-1,∴m=a+1,n=4a-4,代入2m=8+n有2a+2=8+4a-4,∴a=-1,∴2a-1=-3,∴M(-1,-3),故点M在第三象限.23.解:(1)如图:△AB'C或△AB″C是所求作的三角形.由图形可知:点B的坐标为(-3,0)或(1,0).(2)S△ABC=12AB·CB'=12×2×4=4,即△ABC的面积为4.(3)存在.设点P(0,y),因为以A,B,P三点为顶点的三角形的面积为7,所以S△ABP=12AB·|y|=7,即12×2×|y|=7,解得y=±7,故点P的坐标为(0,7)或(0,-7).。
初中数学 第七章平面直角坐标系单元测试题解析及答案含试题解析

第七章 平面直角坐标系测试题一、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已知点A (0,1)、B (2,0)、C (0,0)、D (-1,0)、E (-3,0),则在y 轴上的点有 个。
2.如果点A ()b a ,在x 轴上,且在原点右侧,那么a ,b3.如果点()1,-a a M 在x 轴下侧,y 轴的右侧,那么a 的取值范围是4..如图所示,○A 表示三经路与一纬路的十字路口,○B 表示一经路与三纬路的十字路口,如果用(3,1)→(3,2)→(3,3)→(2,3)→(1,3)表示由○A 到○B 的一条路径,用同样的方式写出另一条由○A 到○B 的路径:(3,1)→ → → →(1,3)新-课- 标-第 -一 -网○A○B5.如图所示,在一个规格为84⨯的球台上,有两只小球P 和Q ,设小球P 的位置用(1,3)表示,小球Q 的位置用(7,2)表示,若击打小球P 经过球台的边AB 上的点O 反弹后,恰好击中小球Q ,则点O 的位置可以表示为.6.已知两点A ()m ,3-,B ()4,-n ,若AB ∥y 轴,则n = , m 的取值范围是 .7.∆ABC 上有一点P (0,2),将∆ABC 先沿x 轴负方向平移2个单位长度,再沿y 轴正方向平移3个单位长度,得到的新三角形上与点P 相对应的点的坐标是 .8.如图所示,象棋盘上,若“将”位于点 (3,-2),“车”位于点(-1,-2),则“马”位于.9.李明的座位在第5排第4列,简记为(5,4),张扬的座位在第3排第2列,简记为(3,2),若周伟的座位在李明的后面相距2排,同时在他的左边相距3列,则周伟的座位可简记为. X|k |B| 1 . c|O |m10.将∆ABC 绕坐标原点旋转180后,各顶点坐标变化特征是: .路章豫路明明路经三路经二路经一路纬二路纬一路纬三A 马将车4题图 5题图 8题图二、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1.下列语句:(1)点(3,2)与点(2,3)是同一点;(2)点(2,1)在第二象限;(3)点(2,0) 在第一象限;(4)点(0,2)在x 轴上,其中正确的是()A.(1)(2)B.(2)(3)C.(1)(2)(3)(4)D. 没有12.如果点M ()y x ,的坐标满足0=yx ,那么点M 的可能位置是( ) A.x 轴上的点的全体 B. 除去原点后x 轴上的点的全体C.y 轴上的点的全体D. 除去原点后y 轴上的点的全体13.已知点P 的坐标为()63,-2+a a ,且点P 到两坐标轴的距离相等,则点P 的坐标是( )A.(3,3)B.(3,-3)C. (6,-6)D.(3,3)或(6,-6)14.如果点()3,2+x x 在x 轴上方,y 轴右侧,且该点到x 轴和y 轴的距离相等,则x 的值为( )A.1B.-1C.3D.-315.将某图形的各顶点的横坐标减去2,纵坐标保持不变,可将该图形( )A.横向右平移2个单位B.横向向左平移2个单位16.下面是小明家与小刚家的位置描述:小明家:出校门向东走150m ,再向北走200m ;小刚家:出校门向南走100m ,再向西走300m ,最后向北走50m如果以学校所在位置为原点,分别以正东、正北方向为x 轴,y 轴正方向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 并取比例尺1∶10 000.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点(150,200)是小明家的位置;② 点(-300,-50)是小刚家的位置;③从小明家向西走200m ,到达点(200,-50);○4从小刚家向东走100m 到达点(50,-300). A.①②B.③○4C.①③D.②○4 17.一条东西向道路与一条南北向道路的交汇处有一座雕像,甲车位于雕像东方5km 处,乙车位于雕像北方7km 处,若甲、乙两车以相同的速度向雕像的方向同时出发,当甲车到雕像西方1km 处乙车在( )A.雕像北方1km 处B.雕像北方3km 处C.雕像南方1km 处D.雕像南方3km 处18.已知如图所示,方格纸中的每个小方格边长为1的正方形,AB 两点在小方格的顶点上,位置分别用(2,2)、(4,3)来表示,请在小方格顶点上确定一点C ,连接AB 、AC 、BC ,使∆ABC 的面积为2个平方单位,则点C 的位置可能为( )A.(4,4)B.(4,2)C.(2,4)D.(3,2)19.如图所示,若三角形ABC 中经平移后任意一点P ()00,y x 的对应点为()3,5001-+y x P ,则点A 的对应点1A 的坐标是( )A.(4,1)B.(9,-4)C.(-6,7)D.(-1,2)20.如图所示,是郑州市某天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通过观察可知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这天15点温度最高B.这天3点时温度最低C.这天最高温度与最低温度的差是15度D.这天21时温度是30度三、解答题(共40分) 21.(6分)如图所示,是一个规格为88 的球桌,小明用A 球撞击B 球,到C 处反弹,再撞击桌边D 处,请选择适当的平面直角坐标系,并用坐标表示各点的位置.新 课 标第 一 网22.(7分)以点A 为圆心的圆可表示为⊙A 。
新人教数学七年级下第7章(三角形)单元测试试卷(有答案)

七年级数学(下)第三单元自主学习达标检测A卷(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班级学号姓名得分一、填空题(共14小题,每题2分,共28分)1.撑上支撑后的自行车能稳稳地停在地上,是因为三角形具有______性.2.在△ABC中,AD是中线,则△ABD的面积______△ACD的面积.(填“>”,“<”或“=”)3.在△ABC中,若∠A=30°,∠B=60°,则这个三角形为三角形;若∠A:∠B:∠C=1:3:5,这个三角形为三角形.(按角的分类填写)4.一木工师傅有两根长分别为5cm、8cm的木条,他要找第三根木条,将它们钉成一个三角形框架,现有3cm、10cm、20cm三根木条,他可以选择长为cm的木条.5.如图所示的图形中x的值是__ ____.6.过n边形的一个顶点的对角线可以把n边形分成______个三角形.(用含n的式子表示)7边上的高是;(2)在△AEC中,AE边上的高是.8.如图,△ABC≌△AED,∠C=400,∠EAC=300,∠B=300,则∠D= ,∠EAD= .9.如图,已知∠1=∠2,请你添加一个条件使△ABC≌△BAD,你的添加条件是(填一个即可).10.若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是3 cm和5 cm,则它的周长是____ _ cm.11.图所示的图案是由全等的图形拼成的,其中AD=0.5cm,BC=1cm,则AF= .第5题第14题A.B.C.D.12.在△ABC 中,AB =6,AC =10,那么BC 边的取值范围是 .13.如图所示,A 、B 在一水池的两侧,若BE =DE ,∠B =∠D =90°,CD =8 m ,则水池宽AB =m .14.如图,有两个长度相同的滑梯,左边滑梯的高度AC 与右边滑梯水平方向的长度DF 相等,若∠CBA =320,则∠FED = ,∠EFD = . 二、选择题(共4题,每题3分,共12分) 15.如图所示,其中三角形的个数是( )A.2个B.3个C.4个D.5个16.下列各组中的三条线段能组成三角形的是( )A.3,4,8 B.5,6,11 C.5,6,10D.4,4,817.下列图形不具有稳定性的是( )18.一个三角形中直角的个数最多有( )A.3 B.1 C.2 D.0 三、解答题(共60分) 19.(5分)如图,(1)过点A 画高AD ; (2)过点B 画中线BE ;(3)过点C 画角平分线CF .第13题第11题第15题20.(5分)若四边形的两个内角是直角,另外两个内角中一个角比另一个角的2倍少30°,求这两个内角的度数.21.(5分)小颖要制作一个三角形木架,现有两根长度为8m和5m的木棒.如果要求第三根木棒的长度是整数,小颖有几种选法?第三根木棒的长度可以是多少?22.(6分)如图,在△ABC中,∠A=70°,∠B=50°,CD平分∠ACB.求∠ACD的度数.23.(6分)如图所示,∠BAC=90°,BF平分∠ABC交AC于点F,∠BFC=100°,求∠C的度数.24.(6分)如图所示,已知DF⊥AB于F,∠A=40°,∠D=50°,求∠ACB的度数.25(7分).已知等腰三角形一腰上的中线将三角形的周长分为9cm和15cm两部分,求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底边长和腰长.26.(7分)如图,已知△ABC中,∠ABC和∠ACB的平分线BD、CE相交于点O,且∠A=60°,求∠BOC的度数.27.(7分)已知:如图,四边形ABCD中,AD⊥DC,BC⊥AB,AE平分∠BAD,CF平分∠DCB,AE交CD于E,CF交AB于F,问AE与CF是否平行?为什么?28.(1)某多边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的总和为2 160°,求此多边形的边数;(2)某多边形的每一个内角都等于150°,求这个多边形的内角和.七年级数学(下)第三单元自主学习达标检测B卷(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班级学号姓名得分一、填空题(共14小题,每题2分,共28分)1.用7根火柴棒首尾顺次连接摆成一个三角形,能摆成的不同的三角形的个数为 .2.工人师傅在安装木制门框时,为防止变形常常像图中所示,钉上两条斜拉的木条,这样做的原理是根据三角形的 性.3.如图,三角形纸片ABC 中,∠A =65°,∠B =75°,将纸片的一角折叠,使点C 落在△ABC 内,若∠1=20°,则∠2的度数为______.4.如图,已知AB ∥CD ,∠A =55°,∠C =20°,则∠P =___________.5.如图,在△ABC 中,AB =AC ,∠A =50°,BD 为∠ABC 的平分线,则∠BDC = °.6.如图,小亮从A 点出发,沿直线前进10米后向左转30°,再沿直线前进10米,又向左转30°,……照这样走下去,他第一次回到出发地A 点时,一共走了 米. 7.如用同一种正多边形地砖镶嵌成平整的地面,那么这种正多边形地砖的形状可以是(写出两种即可) .8.如图所示,∠A +∠B +∠C +∠D +∠E +∠F +∠G 的度数为 . 9.如图,△ABC 中,BD 平分∠ABC ,CD 平分∠ACE ,请你写出∠A 与∠D 的关系: .10.一个多边形,除了一个内角外,其余各角的和为2750°,则这一内角为 . 11.在△ABC 中,∠A =55°,高BE 、CF 交于点O ,则∠BOC =______. 12.如图所示,∠1+∠2+∠3+∠4+∠5+∠6=______.第6题30°30°30°A 第8题GEDCBA第5题DCBA第2题 第3题 第4题第15题第16题13.如图所示,已知点D 是AB 上的一点,点E 是AC 上的一点,BE ,CD 相交于点F ,∠A =50°,∠ACD =40°,∠ABE =28°,则∠CFE 的度数为______.14.任何一个凸多边形的内角中,能否有3个以上的锐角?______(填“能”或“不能”). 二、选择题(共4小题,每题3分,共12分)15.如图,AC ⊥BC ,CD ⊥AB ,DE ⊥BC ,分别交BC ,AB ,BC 于点C ,D ,E ,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AC 是△ABC 和△ABE 的高 B .DE ,DC 都是 △BCD 的高 C .DE 是△DBE 和△ABE 的高 D .AD ,CD 都是 △ACD 的高 16.如图所示,x 的值为( )A .45°B .50°C .55°D .70°17.边长相等的下列两种正多边形的组合,不能作平面镶嵌的是( ) A .正方形与正三角形 B .正五边形与正三角形 C .正六边形与正三角形 D .正八边形与正方形18.如果某多边形的外角分别是10°,20°,30°,…,80°,则这个多边形的边数是( ) A .6B .7C .8D .9 三、解答题(共60分) 19.(4分)△ABC 中,∠A =2∠B =3∠C ,则这个三角形中最小的角是多少度?第9题 第12题 第13题EDC BA20.(4分)如图,已知四边形ABCD 中,∠A =∠D ,∠B =∠C ,试判断AD 与BC 的关系,并说明理由.21.(4分)如图,△ABC 的外角∠CBD 、∠BCE 的平分线相交于点F ,若∠A =68°,求∠F 的度数.22.(6分)在△ABC 中,AB =AC ,AC 上的中线BD 把三角形的周长分为24㎝和30㎝的两个部分,求三角形的三边长.23.(6分)如图所示,某农场有一块三角形土地,准备分成面积相等的4块,分别承包给4位农户,请你设计两种不同的分配方案(在已给的图形中直接画图,保留画图痕迹,不写画法) .24.(6分)如果一个凸多边形的所有内角从小到大排列起来,恰好依次增加的度数相同,设最小角为100°,最大角为140°,那么这个多边形的边数为多少?C B A C B A25.(6分)一个大型模板如图所示,设计要求BA 与CD 相交成30°角,DA 与CB 相交成20°,怎样通过测量∠A ,∠B ,∠C ,∠D 的度数,来检验模板是否合格?26.(8分)如图所示,小明欲从A 地去B 地,有三条路可走:①A →B ;②A →D →B ;③A→C →B .(1)在没有其它因素的情况下,我们可以肯定小明是走①,理由是______.(2)小明绝对不会走③,因为③路程最长,即AC +BC >AD +DB ,你能说明其原因吗?27.(8分)如图1,有一个五角星ABCDE ,你能说明∠A +∠B +∠C +∠D +∠E =180吗? 如图2、图3,如果点B 向右移到AC 上,或AC 的另一侧时,上述结论仍然成立吗?请分别说明理由.D C B A28.(8分)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各种建筑物的地板,你就能发现地板常用各种正多边形地砖铺砌成美丽的图案,也就是说,使用给定的某些正多边形,能够拼成一个平面图形,既不留下一丝空白,又不互相重叠(在几何里叫做平面镶嵌),这显然与正多边形的内角大小有关,当围绕一点拼在一起的多边形的内角加在一起恰好组成一个周角(360°)时,就拼成了一个平面图形.(1)如图,请根据下列图形,填写表中空格:(3)从正三角形、正方形、正六边形中选一种,再在其它正多边形中选一种,请画出用这两种不同的正多边形镶嵌成一个平面图,并探索这两种正多边形共能镶嵌成几种不同的平面图形?说明你的理由.。
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下册第一章到第七章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下册第一章到第七章单元测试题,含答案(第五章三角形全等为三套,共10套)(总57页)-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 2 -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第一章整式的运算单元测试题:一、精心选一选(每小题3分,共21分)1.多项式892334+-+xy y x xy 的次数是 ( )A. 3B. 4C. 5D. 62.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 )A. 8421262x x x =⋅B. ()()m m m y y y =÷34C. ()222y x y x +=+ D. 3422=-a a 3.计算()()b a b a +-+的结果是 ( )A. 22a b -B. 22b a -C. 222b ab a +--D. 222b ab a ++- 4. 1532+-a a 与4322---a a 的和为 ( )A.3252--a aB. 382--a aC. 532---a aD. 582+-a a5.下列结果正确的是 ( ) A. 91312-=⎪⎭⎫ ⎝⎛- B. 0590=⨯ C. ()17530=-. D. 8123-=- 6. 若()682b a b a n m =,那么n m 22-的值是 ( )A. 10B. 52C. 20D. 327.要使式子22259y x +成为一个完全平方式,则需加上 ( )A. xy 15B. xy 15±C. xy 30D. xy 30±二、耐心填一填(第1~4题每空1分,第5、6题每空2分,共28分)1.在代数式23xy , m ,362+-a a , 12 ,22514xy yz x - , ab32中,单项式有个,多项式有 个。
2.单项式z y x 425-的系数是 ,次数是 。
- 3 - 3.多项式5134+-ab ab 有 项,它们分别是 。
三角形单元测试卷(初中数学)附答案

三角形单元测试卷一.选择题(共10小题)1.如图,△ABC中,BD平分∠ABC,BC的中垂线交BC于点E,交BD于点F,连接CF.若∠A=60°,∠ABD=24°,则∠ACF的度数为( )A.48°B.36°C.30°D.24°2.如图,△ABC中,AB=5,AC=6,BC=4,边AB的垂直平分线交AC于点D,则△BDC 的周长是( )A.8 B.9 C.10 D.11第1题图第2题图第3题图3.如图所示,在Rt△ABC中,∠C=90°,AB的垂直平分线DE交BC于D,交AB于点E.当∠B=30°时,图中不一定相等的线段有( )A.AC=AE=BE B.AD=BD C.AC=BD D.CD=DE4.等腰三角形ABC中,一腰AB的垂直平分线交另一腰AC于G,已知AB=10,△GBC 的周长为17,则底BC为( )A.5 B.7 C.10 D.95.若等腰三角形中有两边长分别为2和5,则这个三角形的周长为( )A.9 B.12 C.7或9 D.9或126.如图,△ABC、△ADE中,C、D两点分别在AE、AB上,BC与DE相交于F点.若BD=CD=CE,∠ADC+∠ACD=114°,则∠DFC的度数为何?( )A.114 B.123 C.132 D.1477.如图,在△ABC中,AB=AC,∠A=30°,E为BC延长线上一点,∠ABC与∠ACE的平分线相交于点D,则∠D的度数为( )A.15°B.17.5° C.20°D.22.5°8.已知,如图,在△ABC中,OB和OC分别平分∠ABC和∠ACB,过O作DE∥BC,分别交AB、AC于点D、E,若DE=8,则线段BD+CE的长为( )A.5 B.6 C.7 D.8第7题图第8题图第9题图9.如图所示,在△ABC中,AB=AC,D、E是△ABC内两点,AD平分∠BAC.∠EBC=∠E=60°,若BE=6,DE=2,则BC的长度是( )A.6 B.8 C.9 D.1010.如图,在△ABC中,∠A=36°,AB=AC,BD是△ABC的角平分线.若在边AB上截取BE=BC,连接DE,则图中等腰三角形共有( )A.2个B.3个C.4个D.5个二.填空题(共8小题)11.如图,在△ABC中,AB=AC,点E在CA延长线上,EP⊥BC于点P,交AB于点F,若AF=2,BF=3,则CE的长度为__________.第11题图第14题图12.已知一个等腰三角形两内角的度数之比为1:4,则这个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度数为______.13.等腰三角形一腰上的高与另一腰的夹角的度数为20°,则顶角的度数是__________.14.如图,△ABC中,∠A=90°,DE是BC的垂直平分线,AD=DE,则∠C的度数是_________°.15.如图,锐角三角形ABC中,直线PL为BC的垂直平分线,射线BM为∠ABC的平分线,PL与BM相交于P点.若∠PBC=30°,∠ACP=20°,则∠A的度数为__________°.第15题图第16题图第17题图16.如图所示,在△ABC中,DE是AC的中垂线,AE=3cm,△ABD的周长为13cm,则△ABC的周长是__________cm.17.如图,在△ABC中,AB=1.8,BC=3.9,∠B=60°,将△ABC绕点A按顺时针旋转一定角度得到△ADE,当点B的对应点D恰好落在BC边上时,则CD的长为__________.18.如图,直线a∥b,△ABC是等边三角形,点A在直线a上,边BC在直线b上,把△ABC 沿BC方向平移BC的一半得到△A′B′C′(如图①);继续以上的平移得到图②,再继续以上的平移得到图③,…;请问在第100个图形中等边三角形的个数是__________.三.解答题(共6小题)19.如图,△ABC中BA=BC,点D是AB延长线上一点,DF⊥AC于F交BC于E,求证:△DBE是等腰三角形.20.如图,在等边三角形ABC中,点D,E分别在边BC,AC上,且DE∥AB,过点E作EF⊥DE,交BC的延长线于点F.(1)求∠F的度数;(2)若CD=2,求DF的长.21.如图,△ABC中,∠BAC=90°,AB=AC,AD⊥BC,垂足是D,AE平分∠BAD,交BC于点E,EH⊥AB,垂足是H.在AB上取一点M,使BM=2DE,连接ME.求证:ME⊥BC.22.如图,在△ABC中,DE,FG分别是AB,AC的垂直平分线,连接AE,AF,已知∠BAC=80°,请运用所学知识,确定∠EAF的度数.23.在△ABC中,AB边的垂直平分线l1交BC于D,AC边的垂直平分线l2交BC于E,l1与l2相交于点O.△ADE的周长为6cm.(1)求BC的长;(2)分别连结OA、OB、OC,若△OBC的周长为16cm,求OA的长.24.已知如图1:△ABC中,AB=AC,∠B、∠C的平分线相交于点O,过点O作EF∥BC 交AB、AC于E、F.①图中有几个等腰三角形?请说明EF与BE、CF间有怎样的关系.②若AB≠AC,其他条件不变,如图2,图中还有等腰三角形吗?如果有,请分别指出它们.另第①问中EF与BE、CF间的关系还存在吗?③若△ABC中,∠B的平分线与三角形外角∠ACD的平分线CO交于O,过O点作OE∥BC 交AB于E,交AC于F.如图3,这时图中还有哪几个等腰三角形?EF与BE、CF间的关系如何?为什么?三角形单元测试卷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10小题)1.如图,△ABC中,BD平分∠ABC,BC的中垂线交BC于点E,交BD于点F,连接CF.若∠A=60°,∠ABD=24°,则∠ACF的度数为( A )A.48°B.36°C.30°D.24°2.如图,△ABC中,AB=5,AC=6,BC=4,边AB的垂直平分线交AC于点D,则△BDC 的周长是( C )A.8 B.9 C.10 D.113.如图所示,在Rt△ABC中,∠C=90°,AB的垂直平分线DE交BC于D,交AB于点E.当∠B=30°时,图中不一定相等的线段有( C )A.AC=AE=BE B.AD=BD C.AC=BD D.CD=DE4.等腰三角形ABC中,一腰AB的垂直平分线交另一腰AC于G,已知AB=10,△GBC 的周长为17,则底BC为( B )A.5 B.7 C.10 D.95.若等腰三角形中有两边长分别为2和5,则这个三角形的周长为( B )A.9 B.12 C.7或9 D.9或126.如图,△ABC、△ADE中,C、D两点分别在AE、AB上,BC与DE相交于F点.若BD=CD=CE,∠ADC+∠ACD=114°,则∠DFC的度数为何?( B )A.114 B.123 C.132 D.1477.如图,在△ABC中,AB=AC,∠A=30°,E为BC延长线上一点,∠ABC与∠ACE的平分线相交于点D,则∠D的度数为( A )A.15°B.17.5° C.20°D.22.5°8.已知,如图,在△ABC中,OB和OC分别平分∠ABC和∠ACB,过O作DE∥BC,分别交AB、AC于点D、E,若DE=8,则线段BD+CE的长为( D )A.5 B.6 C.7 D.89.如图所示,在△ABC中,AB=AC,D、E是△ABC内两点,AD平分∠BAC.∠EBC=∠E=60°,若BE=6,DE=2,则BC的长度是( B )A.6 B.8 C.9 D.1010.如图,在△ABC中,∠A=36°,AB=AC,BD是△ABC的角平分线.若在边AB上截取BE=BC,连接DE,则图中等腰三角形共有( D )A.2个B.3个C.4个D.5个二.填空题(共8小题)11.如图,在△ABC中,AB=AC,点E在CA延长线上,EP⊥BC于点P,交AB于点F,若AF=2,BF=3,则CE的长度为7.12.已知一个等腰三角形两内角的度数之比为1:4,则这个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度数为120°或20°.13.等腰三角形一腰上的高与另一腰的夹角的度数为20°,则顶角的度数是110°或70°.14.如图,△ABC中,∠A=90°,DE是BC的垂直平分线,AD=DE,则∠C的度数是30°.15.如图,锐角三角形ABC中,直线PL为BC的垂直平分线,射线BM为∠ABC的平分线,PL与BM相交于P点.若∠PBC=30°,∠ACP=20°,则∠A的度数为70°.16.如图所示,在△ABC中,DE是AC的中垂线,AE=3cm,△ABD的周长为13cm,则△ABC的周长是19cm.17.如图,在△ABC中,AB=1.8,BC=3.9,∠B=60°,将△ABC绕点A按顺时针旋转一定角度得到△ADE,当点B的对应点D恰好落在BC边上时,则CD的长为2.1.18.如图,直线a∥b,△ABC是等边三角形,点A在直线a上,边BC在直线b上,把△ABC 沿BC方向平移BC的一半得到△A′B′C′(如图①);继续以上的平移得到图②,再继续以上的平移得到图③,…;请问在第100个图形中等边三角形的个数是400.【解答】解:如图①∵△ABC是等边三角形,∴AB=BC=AC,∵A′B′∥AB,BB′=B′C=BC,∴B′O=AB,CO=AC,∴△B′OC是等边三角形,同理阴影的三角形都是等边三角形.又观察图可得,第1个图形中大等边三角形有2个,小等边三角形有2个,第2个图形中大等边三角形有4个,小等边三角形有4个,第3个图形中大等边三角形有6个,小等边三角形有6个,…依次可得第n个图形中大等边三角形有2n个,小等边三角形有2n个.故第100个图形中等边三角形的个数是:2×100+2×100=400.故答案为:400.三.解答题(共6小题)19.如图,△ABC中BA=BC,点D是AB延长线上一点,DF⊥AC于F交BC于E,求证:△DBE是等腰三角形.证明:在△ABC中,BA=BC,∵BA=BC,∴∠A=∠C,∵DF⊥AC,∴∠C+∠FEC=90°,∠A+∠D=90°,∴∠FEC=∠D,∵∠FEC=∠BED,∴∠BED=∠D,∴BD=BE,即△DBE是等腰三角形.20.如图,在等边三角形ABC中,点D,E分别在边BC,AC上,且DE∥AB,过点E作EF⊥DE,交BC的延长线于点F.(1)求∠F的度数;(2)若CD=2,求DF的长.解:(1)∵△ABC是等边三角形,∴∠B=60°,∵DE∥AB,∴∠EDC=∠B=60°,∵EF⊥DE,∴∠DEF=90°,∴∠F=90°﹣∠EDC=30°;(2)∵∠ACB=60°,∠EDC=60°,∴△EDC是等边三角形.∴ED=DC=2,∵∠DEF=90°,∠F=30°,∴DF=2DE=4.21.如图,△ABC中,∠BAC=90°,AB=AC,AD⊥BC,垂足是D,AE平分∠BAD,交BC于点E,EH⊥AB,垂足是H.在AB上取一点M,使BM=2DE,连接ME.求证:ME⊥BC.解:∵∠BAC=90°,AB=AC,∴∠B=∠C=45°,∵EH⊥AB于H,∴△BEH是等腰直角三角形,∴HE=BH,∠BEH=45°,∵AE平分∠BAD,AD⊥BC,∴DE=HE,∴DE=BH=HE,∵BM=2DE,∴HE=HM,∴△HEM是等腰直角三角形,∴∠MEH=45°,∴∠BEM=45°+45°=90°,∴ME⊥BC.22.如图,在△ABC中,DE,FG分别是AB,AC的垂直平分线,连接AE,AF,已知∠BAC=80°,请运用所学知识,确定∠EAF的度数.解:在△ABC中,∠BAC=80°,∴∠B+∠C=180°﹣∠BAC=100°,∵DE是AB的垂直平分线,∴EB=EA,∴∠BAE=∠B,同理可得∠CAF=∠C,∴∠EAF=∠BAE+∠CAF﹣∠BAC=∠B+∠C﹣∠BAC=20°.23.在△ABC中,AB边的垂直平分线l1交BC于D,AC边的垂直平分线l2交BC于E,l1与l2相交于点O.△ADE的周长为6cm.(1)求BC的长;(2)分别连结OA、OB、OC,若△OBC的周长为16cm,求OA的长.解:(1)∵DF、EG分别是线段AB、AC的垂直平分线,∴AD=BD,AE=CE,∴AD+DE+AE=BD+DE+CE=BC,∵△ADE的周长为6cm,即AD+DE+AE=6cm,∴BC=6cm;(2)∵AB边的垂直平分线l1交BC于D,AC边的垂直平分线l2交BC于E,∴OA=OC=OB,∵△OBC的周长为16cm,即OC+OB+BC=16,∴OC+OB=16﹣6=10,∴OC=5,∴OA=OC=OB=5.24.已知如图1:△ABC中,AB=AC,∠B、∠C的平分线相交于点O,过点O作EF∥BC 交AB、AC于E、F.①图中有几个等腰三角形?请说明EF与BE、CF间有怎样的关系.②若AB≠A C,其他条件不变,如图2,图中还有等腰三角形吗?如果有,请分别指出它们.另第①问中EF与BE、CF间的关系还存在吗?③若△ABC中,∠B的平分线与三角形外角∠ACD的平分线CO交于O,过O点作OE∥BC 交AB于E,交AC于F.如图3,这时图中还有哪几个等腰三角形?EF与BE、CF间的关系如何?为什么?解:(1)有5个等腰三角形,EF与BE、CF间有怎样的关系是:EF=BE+CF=2BE=2CF.理由如下:∵EF∥BC,∴∠EOB=∠OBC,∠FOC=∠OCB,又∠B、∠C的平分线交于O点,∴∠EBO=∠OBC,∠FCO=∠OCB,∴∠EOB=∠OBE,∠FCO=∠FOC,∴OE=BE,OF=CF,∴EF=OE+OF=BE+CF.又AB=AC,∴∠ABC=∠ACB,∴∠EOB=∠OBE=∠FCO=∠FOC,∴EF=BE+CF=2BE=2CF;(2)有2个等腰三角形分别是:等腰△OBE和等腰△OCF;第一问中的EF与BE,CF的关系是:EF=BE+CF.(3)有,还是有2个等腰三角形,△EBO,△OCF,EF=BE﹣CF,理由如下:∵EO∥BC,∴∠EOB=∠OBC,∠EOC=∠OCG(G是BC延长线上的一点)又∵OB,OC分别是∠ABC与∠ACG的角平分线∴∠EBO=∠OBC,∠ACO=∠OCD,∴∠EOB=∠EBO,∴BE=OE,∠FCO=∠FOC,∴CF=FO,又∵EO=EF+FO,∴EF=BE﹣CF.。
精选新版2019年七年级下册数学单元测试题《三角形的初步认识》完整考题(含答案)

2019年七年级下册数学单元测试题第一单元三角形的初步认识一、选择题1.如图,在△ABC中,DE是边AB的垂直平分线,BC=8cm,AC=5cm 则△ADC的周长为()A.14 cm B.13 cm C.11 cm D.9 cm答案:B2.下列6组长度的线段中,可以首尾相接组成三角形的是()①3,4,5;②1,1,3;③1,2,3;④5,5,5;⑤2,2,5;⑥3,7,4A.①②③④⑤⑥B.①④⑤C.①③④D.①②③④答案:D3.下列条件中,不能作出唯一..三角形的是()A.已知两边和夹角B.已知两边和其中一边的对角C.已知两角和夹边D.已知两角和其中一角的对边答案:B4.如图所示,已知∠1=∠2,AD=CB,AC,BD相交于点0,MN经过点O,则图中全等三角形的对数为()A.4对B.5对C.6对D.7对答案:C5.如图所示,若根据“SAS”来说明△ABC≌△DBC,已知BC是公共边,需要补充的条件是()A.AB=DB,∠l=∠2 B.AB=DB,∠3=∠4C.AB=DB,∠A=∠D D.∠l=∠2,∠3=∠4答案:B6.如图所示,在Rt△ADB中,∠D=90°,C为AD上一点,则x可能是()A 10° B.20° C.30° D.40°答案:B7.如图所示是跷跷板的示意图,支柱0C与地面垂直,点0是横板AB的中点,AB可以绕着点0上下转动,当A端落地时,∠0AC=20°.跷跷板上下可转动的最大角度(即∠A′OA)是()A.800 B.60°C.40°D.20°答案:C8.三角形的三边长都是整数,并且唯一的最长边是5,则这样的三角形共有()A 1个 B.2个 C.3个 D.4个答案:D二、填空题9.如图,AF、AD分别是△ABC的高和角平分线,且∠B=36°,∠C=76°,则∠DAF = .解析:20010.若一个三角形的两条高在这个三角形的外部,那么这个三角形的形状是___________三角形.解析:钝角11.已知:△ABC 中,∠A=100°,∠B -∠C =60°,则∠C=__________.解析:10°12.如图,在△ABC 中,AD 是BC 边上的中线,若△ABC 的周长为20,BC=11,且△ABD 的周长比△ACD 的周长大3,则AB= ,AC= . 6,313.,AC=CD ,∠ACD=60°, 则∠ACB= .解析:30°14.已知△ABC ≌△A ′B ′C ′,AB+AC=18 cm ,BC=7 cm ,则△A ′B ′C ′的周长是 .解析:25 cm15.如图所示,将两块相同的直角三角板的直角顶点重合放在一起,若∠AOD=110°,则∠BOC= .请你用符号表示图中的全等三角形: .解析:70°,△AOB ≌△COD16.如图所示,△ABC 中,∠B=∠C ,FD ⊥BC 于D ,DE ⊥AB 于E ,∠AFD=155°,则∠EDF= .解析:65°17.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的平分线AD ,BE 交于点0,则∠AOB= .解析:135°三、解答题18. 如图,把4×4的正方形方格图形分割成两个全等图形,请在下图中,沿虚线画出四 D B种不同的分法,把4×4的正方形分割成两个全等图形.解析:19.如图,AB⊥BD于B,DE⊥BD于D,已知AB=CD,BC=ED,求∠ACE的度数.解析:△ABC≌△CDE(SAS),则∠ACB=∠E,由于∠ACB+∠ACE =∠E+∠D, 则∠ACE=∠D=90°.20.如图,在△ABC和△DEF中,AC=DF,AE=BD,BC=EF,则∠C=∠F,请说明理由(填空).解:∵ AE=BD(已知)∴ =∴ =在△ABC和△DEF中===∴△ABC≌△DEF ( )∴∠C=∠F ( )解析:AE-BE,BD-BE,AB,DE,AC,DF,AB,DE,BC,EF,SSS,全等三角形的角相等.21.画一个三角形,使两个内角分别为45°和60°,它们的夹边为2.5cm.解析:略22.如图所示,已知AB=CD,BE=CF,E、F在直线AD上,并且AF=DE,说明△ABE≌△DCF的理由.解析:略23.如图所示,已知△ABE≌△ACE,D是BC的中点,你能说明△BDE≌△CDE吗?解析:略24.把大小为4×4的正方形方格图形分割成两个全等图形,如右图所示,请在下图中,沿着虚线再画出四种不同的分法,把4×4的正方形方格图形分割成两个全等图形解析:略25.如图所示,在△ABC中,AD⊥BC,AE平分∠BAC,∠B=70°,∠C=34°,求∠DAE的大小.解析:18°26.如图所示,在△ABC中,∠ABC=∠ACB,且∠ACB=2∠A,BD⊥AC于D,求∠DBC的度数.解析:18°27.如下表,“谢氏三角”是波兰著名数学家谢尔宾斯基在1915年~l916年期间提出的,它的作法是:第一步:取一个等边三角形(记为P 1),连结各边的中点,得到完全相同的小正三角形,挖掉中间的一个;第二步:将剩下的三个小正三角形(记为P 2),按上述办法各自取中点,各自分成4个小三角形,去掉各自中间的一个小正三角形;依次类推,不断划分出小的正三角形,同时去掉中间的一个小正三角形.试求P 4的“黑”三角形的个数,“黑”三角形的总边数,边长,周长和面积,并将结果填入下表中.解析:27,81,118a ,1818a ,12764S 28.如图所示,已知△ABC 的边AB 和BC 边上的中线AD ,请把△ABC 补画完整.解析:连结BD,并延长BD到C,使DC=BD,连结AC29.在△ABC中,∠A+∠C=120°,∠B+∠C=110°,求三角形各内角的度数.解析:∠A=70°,∠B=60°,∠C=50°30.如图,从建筑物顶端A处拉一条宣传标语条幅到地面C处,为了测量条幅AC的长,在地面另一处选一点D,使D、C、B(B为建筑物的底部)三点在同一直线上,并测得∠D=40°,∠ACB=80°,求∠DAC的度数.解析:40°AB CD。
三角形测试卷(七年级下册第七章)

1120︒40︒CB AADBC 123456123广丰县永丰中学七年级下册数学单元测试卷《第七章 三角形》班级:_____ 姓名: ______ 学号: ____ _命题:周焕山(2011-4-10)一.选择题(12小题,共36分)1.以下列各组线段为边,能组成三角形的是( ) A .3cm ,4cm ,5cm B .4cm ,6cm ,10cm C .1cm ,1cm ,3cm D .3cm ,4cm ,9cm2.等腰三角形的一边长等于4,一边长等于9,则它的周长是( )A .17B .13C . 22D .17或223.一个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3和8,第三边长是一个偶数,则第三边的长不能为( ) A .6 B.8 C.10 D.12 4.设α是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底角,则α的取值范围是( ) A.0<α<90° B. α<90°C. 0<α≤90°D. 0≤α<90°5.如图,线段AD 把△ABC 分为面积相等的两部分,则线段AD 是( ).A.三角形的角平分线B.三角形的中线C.三角形的高D.以上都不对 6.适合条件C B A ∠=∠=∠21的三角形是( )A.锐角三角形B.等边三角形C.钝角三角形D.直角三角形7.过多边形的一个顶点的所有对角线把多边形分成8个三角形,这个多边形的边数是( )。
A.6B.8C.9D.108.n 边形的每个外角都为24°,则边数n 为( ) A.13 B.14 C.15 D.169.下列正多边形中,只用一种正多边形能够铺满地面的是(A.正五边形B.正六边形C.正七边形D.正八边形 10.下列正多边形的组合中,不能够铺满地面的是( ) A.正六边形和正三角形 B.正三角形和正方形 C.正八边形和正方形 D.正五边形和正八边形11.如图,∠1+∠2+∠3+∠4的值为( )A.180°B.360 °C.540 °D.不能确定 12.在多边形的外角中,钝角最多有( )A.1个B.2个C.3个D.4个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24分)13.如图1,共有______个三角形.14. 如图2,∠CAB 的外角为120°,∠B 等于40°,则∠C 等于_______.15.如图3,∠1,∠2,∠3是△ABC 的三个外角,则∠1+∠2+∠3=_______。
七年级数学下:第七章三角形单元测试含答案

七年级数学《三角形》一、细心选择:(每题3分,共15分)1.下列图形能说明∠1>∠2的是( )12121212A BCD2.以下列各组线段长为边能组成三角形的是( ) A 、1cm ,2cm ,4cmB 、8cm ,6cm ,4cmC 、12cm ,5cm ,6cmD 、2cm ,3cm ,6cm3.一个三角形的三条角平分线的交点在( ) A 、三角形内B 、三角形外C 、三角形的某边上D 、以上三种情形都有可能4.若一个三角形的两边长是9和4且周长是偶数,则第三边长是( ) A 、5B 、7C 、8D 、135.等腰三角形的边长为1和2,那么它的周长为( ) A 、5B 、4C 、5或4D 、以上都不对6.某人到瓷砖商店去买一种多边形形状的瓷砖用来铺设无缝地板,他购买的瓷砖形状不可以是( )A 、正三角形B 、矩形C 、正八边形D 、正六边形7.在三角形的三个外角中,锐角最多只有( ) A 、3个B 、2个C 、1个D 、0个8.(n+1)边形的内角和比n 边形的内角和大( ) A 、180°B 、360°C 、n ·180°D 、n ·360°9.将一个正方形桌面砍下一个角后,桌子剩下的角的个数是( ) A 、3个B 、4个C 、5个D 、3个或4个或5个10.如图,把△ABC 纸片沿DE 折叠,当点A 落在四边形BCDE 内部时,则∠A 与∠1+∠2之间有一种数量关系始终保持不变,试着找一找这个规律,你发现的规律是( )A 、∠1+∠2=2∠AB 、∠1+∠2=∠AC 、∠A=2(∠1+∠2)D 、∠1+∠2=21∠A 二、潜心填空(每题3分,共15分)11.木工师傅做完房门后,为防止变形钉上两条斜拉的木条这样做的根据是 12.某一个三角形的外角中有一个角是锐角,那么这个三角形是 角三角形13.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是外角和的一半,则它的边数是 14.把边长为a 的正三角形和正方形组合镶嵌,若用2个正方形,则还需 个正三角形才可以镶嵌。
第七章《三角形》单元测试题(课标人教版)

D. D0E> 口EC> A
第 9题 图
维普资讯
学课 程 辅 导
1 . 个 三 角 形 的 两 个 内 角 分 别 为 5 " 6 " 这 个 三 角 形 的 外 角 不 可 能 0一 5和 5 .
为
A. 5 11 。 B.2O 1 。 C. 2 1 5。
A. c , m , c 1 m 2c 4 m C. 2c , m , c 1 m 5c 6 m B. c , c , m 8 m 6 m 4c D. m , c , c 2c 3 m 6m
)
第 1题 圈
3现 有 两 根 木 棒 。 们 的 长 度 分 别 为 2 c  ̄3 c 若 不 改 变 木 棒 的 长 度 . 钉 成 一 个 三 角 形 . 它 0 m 1 0 m. 要
~
糟 心选 一选— — 慧 眼识 金 ( 小题3 , 3分 ) 每 分 共 6
1如 图 。 是 一 座 房 屋 屋 顶 的 支 架 图 . 么 图 中 三 角 形 的 个 数 . 这 那
是
A . 8 B. 9 C. 0 1
。
D.1 1
( (
)
B D E C
2以 下 各 组 线 段 为 边 , 组 成 三 角 形 的 是 . 能
的支架 , 应在 下列 四根 木棒 中选取 则
A.0 m的 木 棒 1c B2 c .0 m的 木 棒 C5 c 的 木 棒 .0 m D,o m的 木 棒 6c 4 域 △ABC的 一 条 高 , 面 画 法 正 确 的 是 . 下
(
(
)
)
A
B
C
D
5下 列 说 法 正 确 的 是 .
A .2。 6 B. 。 68 C.8 7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七章三角形单元测试
姓名: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评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所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以下列各组线段为边,能组成三角形的是()
A.2cm,3cm,5cm B.5cm,6cm,10cm
C.1cm,1cm,3cm D.3cm,4cm,9cm
2.等腰三角形的一边长等于4,一边长等于9,则它的周长是()
A.17 B.22 C.17或22 D.13
3.适合条件∠A=1
2
∠B=
1
3
∠C的△ABC是()
A.锐角三角形 B.直角三角形 C.钝角三角形 D.等边三角形
4.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一个角为75°,则其顶角为()
A.30° B.75° C.105° D.30°或75°
5.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比它的外角的和的2倍还大180°,这个多边形的边数是()
A.5 B.6 C.7 D.8
6.三角形的一个外角是锐角,则此三角形的形状是()
A.锐角三角形 B.钝角三角形 C.直角三角形 D.无法确定
7.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A.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高均在三角形内部
B.三角形中至少有一个内角不小于60°
C.直角三角形仅有一条高
D.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高等于斜边的一半
8.能构成如图所示的基本图形是()
(A) (B) (C) (D)
9.已知等腰△ABC的底边BC=8cm,│AC-BC│=2cm,则腰AC的长为()
A.10cm或6cm B.10cm C.6cm D.8cm或6cm
10.如图1,把△ABC纸片沿DE折叠,当点A落在四边形BCDE内部时,则∠A与∠1+∠2之间有一种数量关系始终保持不变.请试着找一找这个规律,你发现的规律是(• )
A.∠A=∠1+∠2 B.2∠A=∠1+∠2 C.3∠A=2∠1+∠2 D.3∠A=2(∠1+∠2)
(1) (2) (3)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
11.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5,1+2x,8,则x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
12.四条线段的长分别为5cm、6cm、8cm、13cm,•以其中任意三条线段为边可以构成________个三角形.
13.如下图2:∠A+∠B+∠C+∠D+∠E+∠F等于________.
14.如果一个正多边形的内角和是900°,则这个正多边形是正______边形.
15.n边形的每个外角都等于45°,则n=________.
16.乘火车从A站出发,沿途经过3个车站方可到达B站,那么A、B两站之间需要安排______种不同的车票.
17.将一个正六边形纸片对折,并完全重合,那么,得到的图形是________边形,•它的内角和(按一层计算)是_______度.
18.如图3,已知∠1=20°,∠2=25°,∠A=55°,则∠BOC的度数是_____.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46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9.(6分)如图,BD平分∠ABC,DA⊥AB,∠1=60°,∠BDC=80°,求∠C的度数.
20.(8分)如图:
(1)画△ABC的外角∠BCD,再画∠BCD的平分线CE.
(2)若∠A=∠B,请完成下面的证明:
已知:△ABC中,∠A=∠B,CE是外角∠BCD的平分线.
求证:CE∥AB.
21.(8分)(1)如图4,有一块直角三角形XYZ放置在△ABC上,恰好三角板XYZ的两条直角边XY、XZ分别经过点B、C.△ABC中,∠A=30°,则∠ABC+∠ACB=_______,∠XBC+∠XCB=_______.
(4) (5)
(2)如图5,改变直角三角板XYZ的位置,使三角板XYZ的两条直角边XY、XZ•仍然分别经过B、C,那么∠ABX+∠ACX的大小是否变化?若变化,请举例说明;若不变化,请求出∠ABX+∠ACX的大小.
22.(8分)引人入胜的火柴问题,成年人和少年儿童都很熟悉.如图是由火柴搭成的图形,拿去其中的4根火柴,使之留下5个正方形,•且留下的每根火柴都是正方形的边或边的一部分,请你给出两种方案,并将它们分别画在图(1)、(2)中.
23.(8分)在平面内,分别用3根、5根、6根……火柴首尾..
依次相接,•能搭成什么形状的三角形呢?通过尝试,列表如下所示:
问:(1)4根火柴能拾成三角形吗?
(2)8根、12根火柴能搭成几种不同形状的三角形?并画出它们的示意图.
24.(8分)如图,BC ⊥CD ,∠1=∠2=∠3,∠4=60°,∠5=∠6. (1)CO 是△BCD 的高吗?为什么? (2)∠5的度数是多少?
(3)求四边形ABCD 各内角的度数.
答案: 1.B
2.B 点拨:由题意知,三角形的三边长可能为4,4,9或4,9,9.但4+4<9,说明以4,4,9为边长构不成三角形.所以,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22.故选B . 3.B 点拨:设∠A=x °,则∠B=2x °,∠C=3x °,由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得x+•2x+3x=180.解得x=30.∴3x=3×30=90.故选B .
4.D 点拨:分顶角为75°和底角为75°两种情况讨论. 5.C 点拨:据题意,得(n-2)·180=2×360+180.解得n=7.故选C . 6.B
7.B 点拨:若三角形中三个内角都小于60°,则三个内角的和小于180°,•与内角和定理矛盾.所以,三角形中至少有一个内角不小于60°. 8.B
9.A 点拨:∵BC=8cm ,│AC-BC │=2cm ,∴AC=10cm 或6cm .•经检验以10cm ,•10cm ,8cm ,或6cm ,6cm ,8cm 为边长均能构成三角形.故选A . 10.B 点拨:可根据三角形、四边形内角和定理推证. 11.1<x<6 点拨:8-5<1+2x<8+5,解得1<x<6.
12.2 点拨:以5cm 、6cm 、8cm 或6cm 、8cm 、13cm 为边长均可构成三角形.
13.360° 点拨:∵图中正好有两个三角形:△AEC ,△BDF ,∴∠A+∠B+∠C+∠D+∠E+∠F=360°. 14.七 15.8 点拨:n=
36045︒
︒
=8. 16.10
17.四;360
18.100° 点拨:连接AO 并延长,易知∠BOC=∠BAC+∠1+∠2=55°+20°+25•°=100°. 19.解:在△ABD 中,∵∠A=90°,∠1=60°, ∴∠ABD=90°-∠1=30°.
∵BD 平分∠ABC ,∴∠CBD=∠ABD=30°.
在△BDC 中,∠C=180°-(∠BDC+∠CBD ) =180°-(80°+30°)=70°. 20.(1)如答图 (2)证明:
∵∠A=∠B ,∠BCD 是△ABC 的外角, ∴∠BCD=∠A+•∠B=2∠B , ∵CE 是外角∠BCD 的平分线, ∴∠BCE=
12∠BCD=1
2
×2∠B=∠B , ∴CE ∥AB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点拨:如答图所示,要证明两直线平行,只需证内错角∠B=∠BCE即可.21.(1)150°;90°
(2)不变化.
∵∠A=30°,
∴∠ABC+∠ACB=150°,
∵∠X=•90°,
∴∠XBC+∠XCB=90°,
∴∠ABX+∠ACX=(∠ABC-∠XBC)+(∠ACB-∠XCB)
=(∠ABC+•∠ACB)-(∠XBC+∠XCB)=150°-90°=60°.点拨:此题注意运用整体法计算.
22.如答图7-2.
23.解:(1)4根火柴不能搭成三角形;
(2)8根火柴能搭成一种三角形(3,3,2);
12根火柴能搭成三种不同的三角形(4,4,4;5,5,2;3,4,5).图略.24.解:(1)CO是△BCD的高.
理由:在△BDC中,∵∠BCD=90°,∠1=∠2,∴∠1=∠2=90°÷2=45°.又∵∠1=∠3,∴∠3=45°.
∴∠DOC=180°-(∠1+∠3)=180°-2×45°=90°,
∴CO⊥DB.
∴CO是△BCD的高.
(2)∠5=90°-∠4=90°-60°=30°.
(3)∠CDA=∠1+∠4=45°+60°=105°,∠DCB=90°,
∠DAB=∠5+∠6=30°+30°=60°,
∠ABC=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