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室压疮的预防及措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手术室压疮的预防及措施
你知道手术室压疮吗?患者在术后几个小时乃至六天内会出现压疮,常见于
术后的1-3天,此类压疮位置和术中的体位有很大的关系,多见于骨隆突处。
手
术室压疮不但会增加患者的痛苦,不利于术后恢复,还会增加患者的住院费用,
对社会资源造成浪费。
那么就需要对手术室压疮采取预防措施,下面就一起来看
看手术室压疮的预防及措施都有哪些吧!
为什么会发生手术室压疮?
压力是手术室压疮形成的主要影响因素,皮肤毛细血管最大承受压力为
16~33mmHg(2.01~4.4KPa),持续超过容易出现缺血坏死,从而形成创面。
潮湿、剪切、摩擦是手术室压疮形成的外部因素,一旦身体相同部位受多方向的作用力,就会产生剪切力,这更容易导致压疮。
代谢性疾病、体重和高龄是手术室压疮形
成的内部因素。
此外,手术持续时间是组织损伤的关键指标,手术时间大于4小时,就会增加组织损伤的风险。
摆放体位时,如何进行保护
(1)平卧位重点保护患者的足根部、枕部和骶尾部,在安置时,头部不得
过屈,也不可过伸,约束手臂的单子应保持平整状态,避免在体下形成褶皱,双
腿分开,以免双腿相互接触被单级电刀烧伤。
(2)俯卧位主要保护患者的眼睛、前额、鼻尖、膝关节等部位,在安置的
过程中,对患者的眼睛进行保护,防止角膜受到损伤,用软垫垫在腋下,以免腋
神经受到压力,两只胳膊放在头部上侧,固定手部,将水袋置于足背部与膝部,
约束带不可对腘窝部造成压迫。
(3)侧卧位着重保护患者的眼睛、女性的乳房、肩部、膝关节外侧、耳廓、足尖、肘部外侧等部位,在安置时,将薄垫垫在头下,让身体和颈椎保持在同一
水平线上,使用软垫垫在腋下,防止腋神经过度受压,选择耻骨与腰骶部联合处
为侧卧固定器支点,注重保护和身体接触的位置。
同时,两条腿之间还应摆放泡
沫垫,主要摆放在大腿根部,以分开双腿。
当处于肾侧卧位时,上腿伸直,下腿
弯曲,并把腰放在腰桥部位。
当处于胸侧卧位时,保持上腿弯曲,下腿伸直。
(4)截石位主要保护患者的腘窝、双侧肩胛部、枕部等部位,在安置期间,需调节腿架高度,并在腿架上垫上软垫,防止腿架边缘对腘窝造成压迫,两只手
放松并置于身体两边,臀部略出床缘。
手术室压疮的预防及措施
根据手术室压疮发生的影响因素,通过术前探访、体位调整、术中巡回护理、术后评估进行预防,有效采取预防措施,包括软垫的使用、皮肤的清洁、定时按
摩或翻身等措施,有助于防止手术室压疮的发生。
(1)注重术前探访,认真观察患者的皮肤特征。
做好查对工作,评估患者
的皮肤状况与全身状况,以此制定针对性的皮肤护理方案,其中应含有病情致皮
肤损伤不可避免、手术突发情况时向护士长汇报褥疮等内容。
注重病房宣教,如
戒烟等,改善营养不良及血清蛋白低的状态。
注重静脉通道的建立,结合手术需
求迅速补充容量。
(2)利用手术压力再分布,支撑表面使压力再分布,通过用具避免出现压疮。
选择适合的气垫床或水袋来保护患者的受压部位,增加受压面积,让局部压
强减小。
可将软垫垫于腰骶和肩胛等部位,缓解这些部位所承受的压力,进而有
效预防压疮。
经过合理的处理以后,还可在局部使用抗生素敷料与水凝胶敷料等,这样有利于缓解局部水肿,加快压疮部位的愈合。
也可以贴褥疮膜,在局部涂抹
石蜡油来保护皮肤,手术后按照实际情况选择揭去或保留。
如果手术时间过长,
需要手术医生同意,才能调节手术床的角度。
(3)对于体位的放置,要轻缓、稳当,避免皮肤张力过大,不要出现皮肤
褶皱的情况,以防皮肤受到压力与剪切力。
待安置好体位以后,可在受压部位上
下两侧慢慢抬起患者,随后缓缓放下。
在安置体位或搬运患者期间,要避免拖拽
等加大摩擦的行为。
利用无菌套及切口贴保持手术区域的干燥。
调整手术床前后
倾角度,缓解受压位置的支重力。
(4)在对皮肤进行消毒的过程中,消毒剂不可使用太多,以免灼伤皮肤。
尽可能地保持垫单和床单的干燥整洁。
并且,要给术中患者采取保暖措施,避免
暴露皮肤,从而增加皮肤的受压耐力。
在距离手术较近的肌肉且血管较多的位置
粘贴电极板,手术期间要保持干燥与清洁,避免灼伤皮肤。
如果患者消瘦、体弱,可在受压部位垫上软枕,避免骨突出皮肤受压过度。
(5)在手术过程中要注意观察患者的受压皮肤,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按
摩特殊着力点部位。
比如,可在卧定后两小时按摩一次,之后隔一小时按摩一次;也可以在卧定后每小时按摩一次,尤其是颈椎手术更要按摩。
按摩方法为:轻轻
抬起患者的受压部位,减轻血运障碍,使支重得到改变,用适度的力进行按摩,
防止摩擦,对加垫的效果作出评估,认真记录下皮肤护理状况,包括按摩的时间
与次数。
此外,还可以隔1~2小时为患者翻身,倘若患者在15分钟之内皮肤持
续发红,需每小时翻身一次。
倘若两小时翻身时,发现皮肤存在充血反应,则需
要在15分钟以内消退。
(6)术后着重对患者进行皮肤状况与全身状况的评估,如果发现压红现象,应立即在现场进行按摩,直到压红现象消失,皮肤恢复正常,随后再涂抹碘伏或
生理盐水,以起到消毒的作用。
针对已出现组织坏死的情况,还应把坏死组织清
除干净。
如果发现压迹或压痕,也要当场进行按摩,并涂抹碘伏,与病房交代清楚。
倘若发现有比压迹更重的情况,要及时在现场处理,并汇报护士长,向其请
求指导。
倘若发生感染,应遵医嘱使用红霉素软膏,从而对感染进行抑制。
(7)术后还应及时检查软组织状况及全身肌肤情况,如果有压疮需立即就诊,在运送患者到病房期间,应避免患者肌肤和平车之间产生摩擦。
定期开展经
验交流活动,进一步提升手术中的配合度,缩短手术时间,预防手术室压疮的发生。
综上所述,手术室压疮是指患者在术后几个小时乃至六天内出现的压疮,此
类压疮位置和术中的体位有很大的关系,多见于骨隆突处。
之所以会发生手术室
压疮,是因为受压力、剪切、摩擦、代谢性疾病和高龄等的多方面的影响。
最先
要做的就是为患者选择合适的体位,既可以保护患者的重要部位,又可以尽量避
免手术压疮。
同时,还应通过术前探访、体位调整、术中巡回护理、术后评估等
方面进行预防,并有效采取预防措施,包括软垫的使用、皮肤的清洁、定时按摩或翻身等措施,尽力将手术室压疮的“经验预防”转变成“科学预防”,进一步降低手术室压疮的发生率,提升手术室总体的护理质量及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