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上册美术导学案-雪孩子-岭南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年级上册美术导学案-雪孩子-岭南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中国传统民俗文化中的雪人文化,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和传统文化认知;
2.培养学生的美学意识和审美能力,提高对色彩,形状的感知和理解;
3.培养学生创意和手工制作的能力,培养艺术修养和审美情感;
4.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和观察能力。
二、教学内容
本次课程将以“雪孩子”这一常见的民俗文化艺术形式为主题,展开学生的美术创作教育。
1. 雪孩子的文化背景和艺术特点
雪孩子是中国北方地区冬季户外运动的代表之一,是寒冷的冬天里人们创作的一种民俗手工艺品。
制作雪孩子,需要将白色的雪堆成一个形状各异,生动可爱的雪人,如同孩子般精灵活泼,给人带来冬日里的温暖和欢乐。
雪孩子作为一种民间艺术形式,也具有浓郁的民俗文化背景,是人们对冬天的追忆和美好愿望的表达,同时亦体现出中华民族传统哲学思想的特点。
2. 学生活动
2.1 雪孩子的色彩和形状
1.让学生品味雪孩子的颜色和形状,观察不同形状,不同造型的雪孩子代表的寓意和文化背景,并了解中国民间艺术中对颜色和形状的传统认识;
2.引导学生运用色彩知识和人物造型知识进行创作,让每个学生设计自己的雪孩子形象。
2.2 雪孩子的制作
1.配备雪具,让学生在校园或户外进行制作;
2.指导学生如何才能将雪制作出自己想要的形状和造型;
3.引导学生思考自己设计雪人时所涉及的文化因素,从而更好地理解中国民间文化中的寓意和哲学思想。
三、教学过程
1. 学生观察雪孩子
教师先为学生播放PPT,向学生介绍雪孩子的文化背景和艺术特点,然后组织学生观察PPT中的雪孩子图片,了解雪孩子的形象和文化含义。
引导学生思考,从中挖掘出中国民俗文化中所涉及的寓意和哲学思想。
2. 学生设计雪孩子
1.在讲解过程中,教师会向学生传授关于色彩和人物造型方面的知识,以便学生后续创作时能够有更好的效果;
2.让学生结合自身看到的世界,设计出自己的雪孩子形象,同时要求学生理解每个设计元素涉及的文化背景及其思想意义。
3. 学生制作雪孩子
1.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按照班级规模和校园情况配备相应的工具和设备;
2.引导学生使用肢体和双手配合,将雪塑造成自己想要创造的雪孩子形象;
3.指导学生选择适度的材料,比如胡萝卜、竹竿,添置一些雪孩子让人感到生动可爱和富有故事性的内容。
同时,方便学生在制作雪人过程中急急忙忙找到对应的材料。
4. 学生分享作品
当所有小组制作完毕后,让每个小组分享自己的成果,并对比各组之间的不同之处,从而帮助学生学会如何欣赏美的东西的时间和方法。
同时,教师也应该引导学生共同发现雪孩子中隐含着的文化寓意和思想,加深学生对历史和文化知识的认识。
四、教学评价
本次课程的教学评价应该综合学生参与度、学生作品、学生掌握科目的情况等方面进行考核。
1. 参与度
学生的参与度是评价学生学习和掌握情况的重要标志之一。
教师应该根据学生在课程中发言、观察、制作和分享等方面的表现,进行量化的评分,了解学生参与度的情况。
2. 学生作品
学生的作品能够反映出学生复述掌握情况的能力、创意能力和审美鉴赏能力。
因此,教师应该要求学生在作品制作中呈现出上述各方面的能力,在这个基础上对学生的创作进行评价。
3. 学生掌握情况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是课程教学的重点所在。
因此,教师应该在课堂中引导学生掌握相关的知识和技能,并在课后进行测试,评估学生学习的成果。
总而言之,评价标准应该综合多个方面,其中重要的是为学生设置量化的目标。
只有通过对目标的设定和考核,才能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科目,并取得好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