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氨酸锌的安全性毒理学评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蛋氨酸锌的安全性毒理学评价
吴兆蕃
【摘要】采用大鼠经口急性毒性试验以及30d喂养试验,来观察蛋氨酸锌对大鼠的急性毒性以及亚慢性毒性.结果表明,雌、雄大鼠蛋氨酸锌的LD50值均为
2000mg/kg(可信限为1370~ 2190mg/kg),经口急性毒性属于低毒级别.以31、125、500mg/kg 3个剂量连续喂养大鼠30d,试验期间大鼠的生长发育情况良好,
各剂量组大鼠的体重、增重、采食量、食物利用率、血液常规指标、血液生化指标、脏器重量及脏器系数等与对照组相比,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大体解剖观察和
组织病理学检查,各剂量组大鼠肝、肾、胃、肠、脾、睾丸和卵巢等组织均未见与
蛋氨酸锌有关的异常改变,表明蛋氨酸锌的30d喂养对大鼠未产生明显的毒副作用,其对大民的最大未观察到有害作用剂量为500mg/kg,约为成人日推荐量的360倍.从毒理学角度上讲,蛋氨酸锌在此浓度下对人和动物是相对安全的.
【期刊名称】《甘肃科技》
【年(卷),期】2012(028)019
【总页数】5页(P53-56,29)
【关键词】锌;蛋氨酸;蛋氨酸锌;安全性;毒理学
【作者】吴兆蕃
【作者单位】甘肃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甘肃兰州730070;甘肃省白银市
质量技术监督局,甘肃白银7309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816.72
锌是人体必需微量元素,以蛋白质和金属酶的形式存在于人体中,参与各种生理生化反应,被称为“生命元素”。
锌在人体的生长发育、智力发育、组织再生以及生殖免疫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1]。
而蛋氨酸是人体必需氨基酸,参与蛋白质的合成,其在体内不能自身合成,必须由外界摄入体内,其缺乏会导致体内蛋白质合成受阻,造成机体损害。
蛋氨酸锌作为一种氨基酸微量元素螯合物,能同时补充锌元素和蛋氨酸,具有化学结构稳定,易吸收,生物学效价高,以及毒性低等优点,引起了广大学者的研究兴趣并被广泛应用于动物饲料中。
他们采用蛋氨酸和锌盐合成蛋氨酸锌[2-4],将其添加到饲料中,进行动物的饲喂试验,发现蛋氨酸锌能促进动物生长[5],减缓应激[6],提高免疫力[7]等。
然而将蛋氨酸锌开发成食品添加剂,其安全性的研究报道较少。
采用蛋氨酸和氧化锌合成蛋氨酸锌,将其进行大鼠急性毒性试验以及30d喂养试验,考察其安全性。
1.1 材料与仪器
蛋氨酸、氧化锌、水合氯醛,以上试剂均为分析纯,试验用水为去离子水。
8002型电热恒温水浴锅(天津津宏电热器厂)、78HW-1型恒温磁力搅拌器(杭州仪表电机厂)、JY20002型电子天平(上海方瑞仪器有限公司)、ML204型电子分析天平(瑞士梅特勒公司)、CD-3700型五分类血细胞测定仪(美国雅培公司)、7020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日本日立公司)、BX41型显微镜(日本OLYMPUS公司)。
1.2 试验动物及环境
清洁级SD(Sprague–Dawley)健康大鼠,由上海斯莱克实验动物有限责任公司提供,生产许可证号SCXK(沪)2007-0005。
实验动物在温度为20~25℃、相对湿度为40% ~70%的环境中饲养。
1.3 试验方法
1.3.1 蛋氨酸锌的合成
将蛋氨酸在蒸馏水中加热溶解,在不断搅拌下缓慢加入氧化锌,使其在热水中进行反应。
反应结束后,将溶液冷却结晶,得到蛋氨酸锌固体,抽滤分离,水洗固体,然后进行真空干燥,烘干后粉碎,得到蛋氨酸锌产品。
1.3.2 大鼠急性毒性试验
采用霍恩(Horn)氏法进行大鼠经口急性毒性试验。
选用40只雌、雄各半且体重为180~200g的清洁级SD健康大鼠,适应环境3d后,将其随机分成464、1000、2150和4640mg/kg4个剂量组,每组10只,雌、雄各半,单笼饲养。
试验前,先将动物禁食16h,自由饮水。
禁食后,对动物进行称重,根据动物体重用食用
油配制的蛋氨酸锌悬浊液按15mL/kg一次性对动物进行灌胃。
灌胃结束后,所有动物给予普通饲料,自由进食饮水,连续观察14d,记录动物中毒表现以及死亡
情况。
1.3.3 大鼠30d喂养试验
选用80只雌、雄各半的清洁级SD健康大鼠,适应环境3d后,按体重随机分为
4组,每组20只,雌、雄各半,单笼饲养。
这4组包括高、中、低3个剂量组和一个对照组。
3个剂量组分别为雌、雄大鼠蛋氨酸锌 LD50值 2000mg/kg的
1/4、1/16、1/64即500mg/kg、125mg/kg 和 31mg/kg,对照组为0。
将蛋氨酸锌拌入饲料中,高、中、低剂量组的蛋氨酸锌拌入量分别为0.500%、
0.125%、0.031%,对照组给予普通饲料,连续喂养30d,自由进食饮水,每周
称1次体重和2次食物摄入量,计算每周及总的食物利用率(增重/食物摄入量比值),每天观察并记录动物的一般表现、行为、中毒表现和死亡情况。
喂养30d后,对大鼠进行断头取血,测定血液学指标和血液生化指标。
血液学指标包括红细胞总数、血红蛋白含量、白细胞总数及其分类;血液生化指标包括谷丙转氨酶、谷草转
氨酶、总蛋白、白蛋白、尿素氮、肌酐、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和血糖。
处死大鼠并
进行大体解剖,取其肝脏、肾脏、脾脏、雄鼠睾丸、雌鼠卵巢称重,计算脏器系数(脏器重量/体重比值),并用肉眼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
1.3.4 数据统计处理
大鼠30d喂养试验数据采用SPSS软件的单因素方差(One-Way ANOVA)进行分析。
2.1 大鼠经口急性毒性试验
大鼠经口急性毒性死亡情况统计见表1。
试验期间,4640mg/kg剂量组大鼠在给样后出现毛蓬松、流涎等症状,全部死亡;2150mg/kg剂量组雌、雄大鼠各有3只在给样后出现毛蓬松、流涎等症状,然后死亡;1000mg/kg剂量组和
464mg/kg剂量组雌、雄大鼠均表现正常。
查表可得,雌、雄大鼠蛋氨酸锌的LD50值均为2000mg/kg(可信限为1370~2190mg/kg),根据《保健食品检验与评价技术规范》(2003年版)中的急性毒性(LD50)分级标准,蛋氨酸锌的经口急性毒性属于低毒级别。
2.2 大鼠30d喂养试验
在试验期间,各剂量组和空白组动物生长发育良好,无异常症状和体征,也无中毒死亡情况发生。
各剂量组大鼠与空白组相比,其体重、增重、摄食量及食物利用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表明蛋氨酸锌对大鼠的体重增长和食物利用率无明显影响,见表2~5。
各剂量组大鼠的红细胞总数、血红蛋白含量、白细胞总数及其分类与空白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表明蛋氨酸锌对大鼠的血液学指标无明显影响,见表6。
各剂量组大鼠的血清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总蛋白、白蛋白、尿素氮、肌酐、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和血糖与空白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蛋氨酸锌对大鼠的血液生化指标无明显影响,见表7。
各剂量组大鼠的肝脏、肾脏、脾脏、雄鼠睾丸、雌鼠卵巢重量及脏器系数与空白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蛋氨酸锌对大鼠的脏器重量及脏器系数无明显
影响,见表8。
大体解剖检查未发现大鼠各脏器发生异常变化,组织病理学检查未发现大鼠的肝脏、肾脏、脾脏、雄鼠睾丸、雌鼠卵巢有病理学改变,表明蛋氨酸锌对大鼠的脏器无损害作用。
本试验对蛋氨酸锌进行了大鼠经口急性毒性试验和30d喂养试验研究。
通过经口
急性毒性试验得出雌、雄大鼠蛋氨酸锌的LD50值均为2000mg/kg(可信限为1370~2190mg/kg),属低毒级别。
将蛋氨酸锌分别以31、125、500mg/kg的剂量连续喂养大鼠30d,试验期间大鼠的生长发育情况良好,各剂量组大鼠的体重、增重、采食量、食物利用率、血液常规指标、血液生化指标、脏器重量及脏器系数等与空白组相比,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大体解剖观察和组织病理学检查,各剂量组大鼠肝、肾、胃、肠、脾、睾丸和卵巢等组织均未见与蛋氨酸锌有关的异常改变,表明蛋氨酸锌的30d喂养对大鼠未产生明显的毒副作用,其对大鼠的最
大未观察到有害作用剂量为500mg/kg.。
蛋氨酸锌对大鼠的最大未观察到有害作
用剂量则约为成人日推荐量的360倍。
从毒理学角度上讲,蛋氨酸锌是相对安全的。
据报道,孕妇和哺乳期女性对锌的需求更高,因胎儿需要它协助细胞快速生长,并帮助那些具有特殊功能的组织和器官的发育,而多项研究表明她们的摄入量通常都不够。
因此,需要寻求一种安全的生物利用率高的锌补充剂。
而蛋氨酸锌将是一个较好的选择。
本试验结果,为蛋氨酸锌的毒理学安全性和作为锌补充剂食用提供了科学依据,为其进一步的开发利用奠定了基础。
[1]徐鑫.甘氨酸螯合锌食品添加剂的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02.
[2]黄汉良,凌灵.蛋氨酸锌合成研究[J].化工技术与开发,2007,
36(10):15-17.
[3]于桂生.蛋氨酸锌的制备与组成的测定[J].天津化工,2005,19(4):50-
51.
[4]虞泽鹏,李吕木.蛋氨酸锌螯合物的合成与鉴定[J].中国饲料,2005,
20(15):24-25.
[5]张照熙,马玉胜.日粮中添加蛋氨酸锌饲喂育肥黄牛的效果[J].当代畜牧,1996,14(1):38-40.
[6] Kienholz E W,Moreng R E,Flinchum J D.Zinc methionine for stressed laying hens[J].Poult Sci,1992,71(5):829-832.
[7]邵凯,徐桂梅,荣威恒,等.不同锌源对绵羊免疫机能的影响[J].动物营养学报,1996,15(4):51-55.
[8]李道荣,段素华.人体中锌的生物学功能[J].生命的化学,1997,
17(1):29-31.
【相关文献】
[1]徐鑫.甘氨酸螯合锌食品添加剂的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02.
[2]黄汉良,凌灵.蛋氨酸锌合成研究[J].化工技术与开发,2007,36(10):15-17.
[3]于桂生.蛋氨酸锌的制备与组成的测定[J].天津化工,2005,19(4):50-51.
[4]虞泽鹏,李吕木.蛋氨酸锌螯合物的合成与鉴定[J].中国饲料,2005,20(15):24-25. [5]张照熙,马玉胜.日粮中添加蛋氨酸锌饲喂育肥黄牛的效果[J].当代畜牧,1996,
14(1):38-40.
[6] Kienholz E W,Moreng R E,Flinchum J D.Zinc methionine for stressed laying
hens[J].Poult Sci,1992,71(5):829-832.
[7]邵凯,徐桂梅,荣威恒,等.不同锌源对绵羊免疫机能的影响[J].动物营养学报,1996,15(4):51-55.
[8]李道荣,段素华.人体中锌的生物学功能[J].生命的化学,1997,17(1):29-31.
中图分类号:S816.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