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篇世界地理第3单元世界地理分区和主要国家第3课时西亚北非_埃及撒哈拉以南的非洲达标训练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单元世界地理分区和主要国家第3课时西亚、北非—埃
及、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一、单项选择题
2023年3月10日,中国、沙特和伊朗三国在北京发表三方联合声明,沙特和伊朗达成协议,同意恢复两国外交关系。

下图示意沙特和伊朗两国区域示意图,完成1~3题。

1.沙特和伊朗两国的共同之处有( D )
①经济落后,城市化水平低②石油资源储量丰富③热带草原气候为主,降水稀少④高原地形广布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2.中国和沙特、伊朗三国经济具有互补性,三国间的主要贸易往来最有可能的是( C ) A.伊朗自沙特进口石油钻井设备
B.沙特向伊朗出口粮食
C.中国向伊朗出口家电产品
D.中国自沙特进口畜牧产品
3.沙特政府面对国内极度缺水又极度耗水的局面,采取的有效措施是( B )
A.大量开采地下水B.海水淡化
C.跨区域向埃及借水D.修建水库等水利工程
[解析]第1题,沙特和伊朗两国农业生产条件恶劣,农业落后,由于石油资源储量丰富,经济发达,城市化水平较高,①错误,②正确;沙特和伊朗两国都位于西亚地区,以沙漠气候为主,降水稀少,③错误;沙特和伊朗两国地形都以高原为主,④正确。

综合上述分析,①③错误,②④正确,D正确,A、B、C错误,故选D。

第2题,沙特、伊朗石油资源丰富,中国制造业发达。

伊朗自中国进口石油钻井设备,A错误;沙特农业生产落后,不能向伊朗出口粮食,B错误;中国制造业发达,向伊朗出口家电产品,C正确;沙特石油资源丰富,农业生产条件恶劣,中国向沙特进口石油,而不是畜牧产品,D错误。

故选C。

第3题,沙特是热带沙漠气候,降水少,地下水短缺,大量开采地下水会造成严重的生态破坏,A错误;沙特临海,经济发达,可淡化海水获取水资源,B正确;埃及区域内多
为沙漠气候,虽有尼罗河流经,但总体而言,水资源短缺,C错误;沙特气候干旱,降水少,基本没有自然河流,无法修建水库等水利工程,D错误。

故选B。

撒哈拉沙漠是全球最大的沙尘源地之一,每年从这里吹出的沙尘越过 1.8亿吨,这些沙尘随着强风影响多地。

2021年,在撒哈拉沙尘暴活跃的时期,美国国家航空卫星在大西洋上空捕捉到了大量灰黄色的尘埃,哥白尼大气监测局监测到撒哈拉沙尘席卷了中东欧多个国家。

据此完成4~5题。

4.部分来自撒哈拉沙漠的沙尘可影响到北欧的挪威和瑞典南部,导致其远距离传输的主导因素是( B )
A.季风环流B.大气环流
C.大洋环流D.水循环
5.大量沙尘飘散各处,带来的影响可能有( A )
A.使当地光照减弱,降水增加
B.增大风力,提高风力发电量
C.减缓冰川积雪的融化速度
D.减少CO2,抑制全球变暖
[解析]第4题,季风环流主要分布在太平洋地区,而不是撒哈拉沙漠地区,所以A 项错误;沙尘很有可能是风带过去的。

根据气压带、风带,撒哈拉沙漠的细小沙尘被东北信风携带至赤道地区,在赤道对流空气影响下上升,上升后由高空西南风携带至副热带地区高空,在副热带地区下沉,并随着北半球的盛行西风带向欧洲。

导致其沙尘远距离传输的主导因素是大气环流。

所以B项正确;大洋环流是在海洋中,沙尘在大气中。

所以C项错误;水循环也是通过海洋,沙尘在大气中。

所以D项错误;故选B。

第5题,沙尘的影响,沙尘影响大气透明度,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增强,使光照减弱,大气中凝结核增加,降水可能增多;所以A项正确;沙粒会加剧风机磨损,影响风力发电量。

所以B项错误;沙尘覆盖在积雪表面会改变积雪颜色,加大其吸收太阳辐射的效率,从而加速积雪的融化速度。

所以C项错误;沙尘增加不会造成大气中CO2含量减少,故不会抑制全球变暖。

所以D项错误;故选A。

二、综合题
6.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萨尔瓦运河位于沙特阿拉伯和卡塔尔边界靠沙特阿拉伯一侧,距卡塔尔1 km处,全部在沙特阿拉伯境内,运河周边靠近卡塔尔的部分被宣布为永久军事区。

运河长约60 km,宽约200 m,深约40 m,能够容纳最长295 m、最宽33 m的轮船行驶。

工程耗资约1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68亿元),分别由5个公司承担不同运河河段的建设。

下面是波斯湾沿岸地区石油分布略图和萨尔瓦运河分布示意图。

(1)根据当地自然环境特征,指出修建运河时需要克服的困难。

(2)指出运河开通对沙特阿拉伯和卡塔尔产生的影响。

(3)西亚地区是千年争端之地,请从地理学科角度说明西亚冲突、战争不断的原因。

[答案](1)淡水资源缺乏;沙漠分布,土质疏松;炎热天气持续时间长;常有风沙侵袭。

(2)沙特阿拉伯:增加海上石油运输路线,节约运输成本;改善国内运输条件促进经济发展;促进运河沿岸旅游业的发展;为人们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卡塔尔:由半岛国家变成岛国,严重影响卡塔尔的经济发展和交通出行。

(3)该地处于“五海三洲”之地,地理位置重要;这里有世界上最大的储油区,石油资源丰富;这里气候干旱,水资源极端缺乏。

[解析](1)结合所学地理知识可知,区域气候类型为热带沙漠气候,多炎热天气,且持续时间长,常有风沙侵袭。

区域气候干旱,降水少,淡水资源短缺,沙漠广布,土质疏松,均导致运河建设困难。

(2)结合材料信息可知,运河全部在沙特阿拉伯境内,长约60 km,宽约200 m,深约40 m,能够容纳最长295 m、最宽33 m的轮船行驶,增加了沙特阿拉伯海上石油运输的线路,从而大大降低了石油运输成本。

运河建成后,改善了国内运输条件,促进沙特阿拉伯经济发展。

运河宽度大,长度长,工程量大,规模宏伟,可促进运河沿线的旅游业的发展。

运河平常的管理和运营,也为人们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

但对于卡塔尔而言,运河全部在沙特阿拉伯境内,运河周边靠近卡塔尔的部分被宣布为永久军事区,使得卡塔尔从半岛国家变成岛国,严重影响卡塔尔的经济发展和交通出行。

(3)结合所学地理知识可知,区域地处“五海三洲”之地(三洲指的是亚洲、欧洲和非洲,五海指的是地中海、黑海、里海、红海和阿拉伯海),地理位置重要,历来均是兵家必争之地;其次,区域石油资源异常丰富,有世界上最大的储油区,且区域降水少,气候干旱,淡水资源紧张,对石油以及淡水资源的争夺等也导致区域冲突、战争不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