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转基因农产品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球化 显然 人们对食用转基因食品的担心并非多余 因为转基因技术打破了物种固有的屏障 基因改造可能制
造出一些无法预测的异种或新病毒 尽管目前为止没有任何迹象证明转基因食品对人体是有害的 但毕竟人们 食用转基因产品的历史相对较短 也不能确认其长远意义的无害 对可能存在的不安全性 开发转基因农产品 时就必须持慎重态度 加之全球农产品市场不断开放 转基因技术日益全球化 我国转基因农产品的开发必须 权衡利弊 从长计议
其他的转基因作物还没有进入大量 出口贸易为主的国家有日本 韩国
的种植和商业化阶段 所以我国转 欧盟等 中国农产品进口贸易为主
基因作物出口只涉及到棉花 我国 的国家有美国 加拿大 阿根廷等
出口的其他作物如大豆 玉米和油 当欧洲和亚洲的一些农产品主要的
菜子等产品都属于非转基因产品 进口国家对转基因农产品设置种种
2005年 世界转基
因农产品销售额
将超过50亿美元
纵观世界上
转基因作物的种
植 主要集中在少
数几个美洲国家
也就是几个转基 因作物的主要出 口国 其中 转基
作为转基因技术产业化的先锋 美国的转基因大豆 玉米等产品早已叩开许多国家的大门 赚回大把美元
1 2004 年第6期
万方数据
本期专题
国和加拿大 而转基因作物的进口 地区主要是亚洲和欧洲 日本 韩 国 中国和一些其他亚洲国家是转 基因玉米和转基因大豆的主要进口 国 2001 年我国从美国 阿根廷进 口的 1075万t大豆基本上都是转基 因大豆 欧盟虽然也是转基因大豆 的主要进口国 但这些大豆主要用 于制作饲料和食品添加剂 而不允 许作为种籽
求矛盾突出 国际粮食市场凸现巨 大的粮食贸易商机 在此背景下 美 国通过推进转基因农产品商业化 迅速扩大其种植规模 加速了转基 因农业的战略步骤
1992 年 美国通过了对具有较 长时间保鲜度的转基因番茄的检 查 1994 年 美国食品和药物行政 署批准首批转基因商品作物在美国 大田正式种植 1996 年 开始大面 积栽培具有抗除草剂与抗虫功能的 大豆 玉米等转基因作物 2003 年 美国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迅 速增至 4 280 万 hm2 占当年世界 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 63 % 实验 室研究成熟后就大力推广实地种 植 美国确立了在转基因技术方 面的巨大优势 并通过专利技术 知识产权的保护措施 努力将这 种技术优势转化为市场优势 在 不到 10 年的时间内 美国的转基 因农业战略进展迅速 在取得丰 厚的市场回报的同时对世界农业 与农产品国际贸易产生巨大影响 以全球为战略目标的美国转基因 农业技术正通过传播与渗透进入 世界的各个角落
而影响中国农业 立足我国农产品 生产的实际国情 借鉴美国 欧盟等 对转基因产品的政策与实践 将会 对我国建立与完善转基因农产品贸 易制度有所裨益
在当前各国对转基因作物存在 较大争议的情况下 转基因安全性争 论没有得到一个较确切的结论之前 我国要谨慎地发展转基因作物的种 植 转基因作物的规范种植和隔离极
本期专题
农业是目前转基因技术应用最为广泛的领域之一 转基因技术使农作物新品种的开发更为迅速 研发中可 选择的品种特征范围更广 各种抗虫害 抗病毒和高营养 高产量的品种不断更新 各种转基因农产品也不断 涌现 但与此同时 不少国家和地区的消费者也开始对转基因农产品提出质疑 含有可抗虫害物质的转基因食 品是否在威胁着人类的健康 当前被认为安全的转基因产品是否不久后将不再安全 转基因品种是否会与自然 生长的物种杂交形成对环境有害的植株 并破坏生物的多样性?转基因技术的发展是否会造成转基因农产品的
转基因农产品商业化的现状 1993 年 一种用于延迟成熟的 转基因番茄在美国出现 但直至 1996 年 用这种转基因番茄制作的 番茄饼才得以在超市出售 自从转 基因农产品进入市场后 它的销售 情况一直呈现上升趋势 据统计
1996年世界转基因农产品的销售额 因大豆的出口国主要是美国 阿根
是3.47亿美元 1997年达到11.13亿 廷和巴西 转基因玉米的主要出口
美元 1998 年达到 22.59 亿美元 国是美国 阿根廷和加拿大 转基因
1999 年是 29.31 亿美元 2000 年是 棉花的主要出口国是美国和澳大利
30.44 美元 2001年达到37亿美元 亚 转基因油菜的主要出口国是美
2002 年达到 40 亿
美元 2003年继续
增长 已达到47.5
亿美元 预计到
全球转基因植物种植面积从 1996 年的 170 万 hm2 增长到 2003 年 的 6770 万 hm2 面积增加了 40 倍 18 个国家的 700 万农民在种植转基 因作物 虽然发展势头迅猛 但世界 各国对转基因农产品态度却大相径 庭
1.美国为代表的开放派 上世纪90 年代初 美国政府提 出加快转基因技术开发并促其商业 化的方针 尤其是 1996 年 罗马世 界粮食首脑会议达成 罗马宣言 针对全球尚有 8 亿人处于饥饿与营 养不良状态 提出了在 2015 年之前 将世界饥饿人口减少一半的行动纲 领 同时世界人口爆炸性增长 消费 水平不断提高导致世界粮食长期供
争取主导国际上非转基因农产品的 玉米 棉花和油菜上 就这4种农作
价格 并且可以利用 转基因安全 物来说 我国的进口国分别主要是
3 2004 年第6期
万方数据
本期专题
近日 绿色和平组织公开发表了 中国转基因水稻对健康和环境的风险 报告 呼吁中国对农业转基因技术谨慎应用
大豆主要来自美国 阿根廷和巴西 玉米主要来自美国和阿根廷 油菜 籽主要来自加拿大 棉花主要来自 美国 乌兹别克斯坦 而我国棉花出 口的主要国家和地区是台湾 韩国 印尼和泰国 由于我国在很长一段 时期没有在转基因农产品的进口方 面采取特定的规定和措施 所以转 基因农产品大量涌入中国 以其低 廉的成本冲击中国农产品市场 进
品安全性问题还没
有一致 充分的科
学证据 在一个国
家认为是安全的生
物制品 在另一个
国家就可能被认为
是不安全或危险
的 各国对转基因
产品的安全性问题
上也不可能取得共
识 消费者接受的
信息不同 影响了
其对转基因产品的
消费态度及有关政
策的制定 也是产
生贸易纠纷的潜在
因素 因此 由于各
国转基因农产品种
植发展的不平衡和 对转基因产品的态 度不同 各国只能根 据自己的国情制定
3.不可调和的贸易争端 随着转基因农产品作物种植面 积 产量和贸易量的增加 其在国 际贸易中所占的比例日益加大 转 基因农产品贸易也争端不断 并且 有愈演愈烈的趋势 究其原因 转 基因安全性是主要的争论核心 也 有其他各种原因 美国是世界上转 基因产品的最大出口国 对转基因 作物贸易的任何限制都会损害其国 家利益 所以美国会坚决反对各种 对转基因产品的限制政策,而欧盟 和日本等一些国家转基因作物的种 植面积很小 美国对欧盟出口的农 产品日益增加已经影响了欧盟各国 农产品市场 所以它会采取措施来 阻止或减小转基因产品对本国市场 的冲击 这是他们经济利益上的冲 突 以美国 加拿大等国为代表 其管理原则认为基因工程为代表的 现代生物技术与传统生物技术没有 本质区别 管理应针对生物技术产 品 而不是生物技术本身 欧盟则 认为重组 DNA 技术本身具有潜在 的危险性 由此只要与重组 D N A 相关的活动 都应进行安全性评价 并接受管理 这是他们在管理制度 上的分歧 由于世界上对转基因产
2004 年第6期 2
万方数据
本期专题
因品种的混合率控制在 5 % 以下 从 2001 年 4 月 1 日起 日本规定所 有转基因食物都必须经过安全检 验 同时对转基因成分超过 5 % 的 食物 执行强制性标签制度 部分 转基因成分被禁止 包括 星联 玉 米等
与欧日近似 对转基因产品 采取限制措施的国家还包括韩 国 泰国等国家 值得注意的是 这些国家多为农产品贸易保护色 彩比较浓的国家 转基因产品贸 易限制除了安全方面的顾虑外 也是他们农产品贸易保护的重要 手段
上海市农科院成功研制出在 50 分钟内就可知道 送检农产品内是否含转基因成分的 转基因农产品检 测试剂盒 我国第一次拥有自己的转基因农产品快速 检测技术
各自的标准和政策
我国如何发展转基因农产品
的审定 设置高门槛 阻止外国产品
2003 年 我国的转基因作物种 进入我国市场 因此我国应该尽量
植面积近 280 万 hm2 占世界转基因 发挥非转基因农产品优势 而对转
在美国 转基因技术被渲染成世界的 救星 转基因食物是对人无害的 健康食品 而在欧洲 转基因食品被渲染成 魔鬼食品 或 自杀食品
2.欧日为代表的限制派 欧盟多数国家的政府和公众认 为 虽然转基因技术能提高作物的 产量 或是增强作物的抗病害能力 等 但并无科学证据显示其对环境 和人类健康不会造成不良影响 为 此 欧盟自20世纪90年代初便着手 建立转基因产品管理体系 1998年 通过 关于清晰标识转基因食品的 法案 规定了含转基因豆类(不包 括食品添加剂)和含转基因玉米的食 品必须明确标签 实质上暂停了所 有转基因产品的进口和出售第三国 转基因产品 2003年欧盟通过了新的转基因 产品条例 对转基因产品的标签 可跟踪性和申请注册等问题作了详 细的规定 新法规取消了对转基因 农产品贸易实行了5年的禁令 但在 允许这类产品进入欧盟市场的同时 要求必须对转基因成分超过 0.9 % 的产品予以标明 法规还要求转基 因农产品的生产者详细提供各个生 产环节的情况 并规定任何一个成 员国都可以对转基因作物的生产方 式进行限制 以避免 感染 传统 的农作物 新政策虽然对转基因产 品的进口和流通进行了很严格的规 定 但毕竟放宽了对转基因产品的 限制 使转基因产品可以进入欧洲 市场 日本政府对转基因食品的态度 前后经历了较大变化 1996 年 4 月 日本批准了第一个转基因食品进口 此后 包括玉米 油菜 大豆在内的 20 多种转基因产品进入日本 而且 这些产品都没有加贴标签 但是消 费者强烈要求加强管理 1999年11 月29日 日本公布了对以进口大豆 和玉米为主要原料的24种转基因产 品贴示标签的规范标准 并要求对 转基因生物和非转基因生物原料实 施分别运输的管理系统 确保转基
在欧盟 日本和韩国甚至包括美国 进口限制后 这些转基因农产品的
等国家都对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越 种植大国将出口目标转向各发展中
来越关注的情况下 世界各国对非 国家 我国首当其冲 成为转基因农
转基因农产品的需求明显的迫切起 产品的主要进口国 当前转基因农
来 我国应该抓住眼前的有利形势 作物的种植种类主要集中在大豆
我国转基因农产品 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魏 蕾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20世纪90年代才发展起来的转 基因农产品贸易 业已成为全球农 产品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 并且占 据了越来越大的市场份额 但不容 忽视的是 转基因技术的存在却始 终伴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 环境风 险 生态安全和是否符合伦理道德 的争论 而且呈愈演愈烈之势 为 此 如何在发展转基因技术的同时 又能保护我国农产品市场免受或少 受转基因农产品冲击的问题就日益 受到国人的关注
作物播种总面积的 4 % 成为继美 基因技术暂时只需加强研究和技术
国 加拿大 巴西 阿根廷之后的转 储备 不应考虑其产业化
基因作物种植大国 我国虽然是一
与我国进行农产品贸易的国家
个转基因农作物的种植大国 但是 主要是美国 加拿大 日本 韩国
由于种植的几乎都是转基因棉花 欧盟 阿根廷等 其中 我国农产品
为重要 应建立一些大的非转基因农 作物的种植基地 保护我国生物多样 性的安全 同时加强宣传尊重消费者 的知情权 把对转基因食品的选择权 交给消费者 修订现有法令中的不 足 完善转基因立法与执法与国际接 轨 合理利用转基因产品 提升我国 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结束语 对我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而言 农业对国民经济的影响较大 廉价 的转基因产品如果冲击到我国的农 业 就可能影响到农民的生活 抵制 转基因作物产品进入国内市场 减 少对我国农业的影响 就尤为重要 由于没有确切的证据证明转基因 农产品对人类的健康或环境是有害 的 所以对这类产品的国际贸易不能 采取禁止进出口这样的强硬措施 而 只能采取安全评定 强制标识 进出 口许可等方式 使这类产品的贸易在 国家的管制下有条件地进行 因此 根据我国国情 谨慎地发展转基因农 产品是我国国际贸易的现实选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