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石河子第一中学高一历史上学期第六次周测试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疆石河子第一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六次周测试题
一、选择题(40*2=80分)
1、从西周至秦朝政治制度的演变来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分封现象至此不复出现
B.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达到顶峰
C.地方对中央威胁已经消除
D.官僚政治逐渐取代贵族政治
2、秦汉以我国中央和地方官制演变的基本趋势是
①从郡县制发展为分封制②削弱相权加强君权
③削弱地方势力加强中央集权④逐渐淡化对中央和地方官吏的控制和监视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②④
3、有学者认为“历代封建王朝每一次循环的结果,都使得中枢机构原权力更分散,皇帝的权力更加强。
这种不断地转移与分散,是封建国家权力运行的基本规律。
”与此背离的是
A.汉中外朝制B.唐三省六部制C.宋二府三司制D.元一省制
4、中国国民党主席吴伯雄借赴北京观礼奥运会之机,于2008年8月14日再度回到祖籍地——福建省永定县下洋镇思贤村祭祖。
与这一现象密切相关的制度是
A.宗法制B.分封制C.礼乐制度D.中央集权制度
5、“1402年,刚从自己的侄子手里夺过皇位的明成祖,为了巩固权力,做出两个重大决定,一是把首都迁到自己的势力范围北京,二是正式建立了一个国事咨询机构。
”其中“正式建立了一个国事咨询机构”的影响是
A.进一步加强了皇权B.标志着君主专制发展到顶峰
C.进一步削弱了相权D.大大强化了中央政府的统治
6、历史学家钱穆认为,如果说中国传统政治是由一个皇帝的独裁专制,只有明、清时期才符合这种说法。
其主要依据是明清时期
A.废除了宰相制度 B六部对皇帝负责 C.内阁掌握决策权 D.根除了割据势力
7、从秦朝到清朝君主专制不断强化,但不乏与之相悖的特殊现象,能反映这一情况的是
A.汉武帝以身边近臣组成中朝执掌决策权
B.隋唐在实行三省六部制度拆分抑制相权
C.宋代中央机构形成全面的权利牵制体系
D.清初军国政事皆由议政王大臣会议决定
8、有学者指出,秦朝虽然短命而亡,但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深刻而持久的印记。
“深刻而持久的印记”主要指其
A.消灭六国
B.严刑峻法
C.修筑长城
D.制度创新
9、有位诗人说:“光荣属于希腊,伟大归于罗马”,其光荣与伟大之处分别是
A.城邦众多;建立帝国B.民主政治发达;奴隶制高度发达
C.民主政治发达;法律体系缜密 D.法律体系缜密;民主政治发达
10、先秦时期,中国产生了分封制,同时期希腊却实行公民直接管理国家的民主制度。
与中国相比,古希腊所具有的特殊条件不包括
A.山多地少,三面环海,岛屿众多的海洋地理环境
B.形成了小国寡民的城邦政治
C.工商业经济和海外贸易发达
D.国家统一,疆域辽阔
11、有位专家这样评价罗马法中的一部法律:“(它)超出了文化和经济的界限,也超出了民族国家或其他政治单位的界线。
”这部法律是
A.习惯法B.十二铜表法C.万民法D.公民法
12、下列对古代希腊罗马政治制度的评述,正确的是
①古希腊民主政治中已初步体现出主权在民、集体统治和任期制等民主特征
②古希腊的民主政治是小国寡民的产物,是一种狭隘的民主制
③《十二铜表法》是为保护平民的利益而颁布的
④罗马帝国能维持长久统治,跟罗马法对社会关系和矛盾的有效调节有重要关系
A. 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13、财产等级制度之所以打破了贵族政治专权的局面,关键是
A.使工商业奴隶主分享了政治权利
B.使下层平民获得了一定的公民权利
C.以财产资格来取代血缘资格确定公民权利
D.废除了债务奴隶制
14、“如果在夜里行窃的人被人当场杀死,则这种杀人的行为被认为是合法的。
”(《十二铜表法》第八表,第十二条)以上规定反映的实质是
A.《十二铜表法》十分严酷野蛮 B.极力维护私有财产
C.此法典保护了雅典人民的利益 D.重视良好道德的培养
15、罗马社会的发展,推动罗马法不断积累和完备。
而罗马法的不断发展又推进了社会不断进步。
下列叙述与之不相符的是
A.公民法的实施,调动了广大平民的爱国热情和参政积极性
B.提高了国家官吏的办事效率,规范了他们的从政行为
C.保障人们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缓和了社会阶级矛盾
D.稳定了社会秩序,推动帝国境内各民族的共同发展
16、白之浩将英国政治制度分成两个部分,一是“尊严的部分”,一是“效率的部分”。
“尊严的部分”具有激发和保留人们崇敬之心的功能,它使政治制度获得了权威和动力,而“效率的部分”是对这种权威的现代运用。
“尊严的部分”“效率的部分”分别指的是
A.君主制和议会制B.君主制和共和制
C.立宪制和共和制D.立宪制和议会制
17、2010年11月10日,英国首相卡梅伦访问中国时在北大演讲说:“我在英国当首相有专门的厨师为我做饭,只能去内阁蹭饭,不仅如此,每年收入全部公开。
每周二、周四还要去下院接受质询,回来基本满脸都是口水。
”上述言辞主要反映了英国首相
A.政治上无实权,必须服从议会
B.为官清廉,能与阁臣共进退
C.作为内阁首脑,接受议会监督,对议会负责
D.首相经济待遇与其政治地位低,防止专制独裁
18、1841年,英国辉格党政府首相墨尔本在一次内阁会议上就阁员之间的意见分歧表态说:“我实际上不在乎哪一个好,我在乎的是,不管我们对外说什么,我们要说同样的话。
”后因托利党在议会选举中获得多数,墨尔本内阁辞职。
这反映出当时英国
A.内部意见一致是内阁制主要原则B.首相与普通阁员享有平等权力
C.内阁集体责任制成为公认的原则D.政党之间的斗争决定内阁政策
19、英国前首相布莱尔于2007年6月27日正式向英国女王递交辞呈。
英国执政党工党新任领袖布朗27日下午应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的邀请前往白金汉宫,接受女王授权组建新一届内阁,并从女王手中接受玉玺,正式就任英国首相。
下列关于英国女王、首相、内阁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英王是国家元首,实际上是统而不治
B.内阁名义上对国王负责,实际上是对议会负责
C.首相是下院多数党的领袖,实际掌握着国家大权
D.内阁如果受到下院的反对,首相只能辞职并解散内阁
20、1701年颁布的英国《王位继承法》规定:当今国王和丹麦安娜公主死后且无后嗣时,为保障我们的宗教、法律和自由,制订更详明的规定是必要的和必不可少的。
这应当由国王陛下商得贵族院和平民院议员的同意,以国王的权力加以规定。
该规定说明英国
A.议会以明确的法律条文来限制王权B.议会与国王在政治权力上实现了平衡
C.国王有权独立确定英国王位继承人D.国家权力重心开始由国王转移至议会21、.1787年6月4日,富兰克林说:第一个放在掌舵位置上的会是个好人,后继者怎么样,就只有天知道了。
为了减少这种担忧,美国在制度上
①实行联邦制②确立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③总统由选举产生④实行总统制
A.①②③B.②③C.①②③④D.②③④
22、法国托克维尔在《论美国的民主》一书中认为:美国联邦制是“为了把因国家之大而产生的好处和因国家之小而产生的好处结合起来”。
对作者观点理解最全面的是
A.联邦制加强了中央政府权力B.三权分立实现了分权制衡
C.地方各州白治权力不断增强D.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结合
23、“总统可否决国会通过的法律”“国会可以以三分之二多数通过总统所否决的法律”,上述条文所体现的原则是
A.中央集权原则、民主原则 B.分权制衡原则、民主原则
C.自由平等原则、权力制衡原则 D.中央集权原则、分权原则
24、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参议员每州两名,众议员根据各州人口比例选出。
这一规定主要调和了
A.南方与北方之间的矛盾B.中央与地方之间的矛盾
C.白人与黑人之间的矛盾D.大州与小州之间的矛盾
25、美国1787年联邦宪法确立了一套“地域和体制的双向平衡机制”。
这种分权制衡的机制体现在
①各州和联邦政府之间②联邦政府的立法、行政、司法之间
③国会参众两院之间④总统与内阁之间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②③④26、1791年至1870年,法国宪法更替频繁,共颁布过13部成文宪法,1875年宪法颁布以后,尽管多党制下的内阁变换不断,但宪法频繁变更的现象已经改变。
这是由于
A.1875年宪法确立了共和政体B.1875年宪法保障了人权
C.国际工人运动暂时处于低潮D.资产阶级民主力量发展
27、有人把“一票赢得”的法兰西第三共和国称为“不光彩的、从窗缝潜入的共和国”,甚至预言其必将步第一、第二共和国的后尘,会很快夭折。
但事实恰恰相反,第三共和国却不断巩固,在历史上存
在了70年,成为法国的“长寿”共和国。
导致第三共和国“长寿”的原因不包括
A.适应了工业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B.封建保守势力日趋削弱
C.民主共和观念逐渐深入人心
D.政治体制之争已不复存在
28、1875年法国宪法规定:“立法权由众议院和参议院两院行使,参议院由间接选举产生,众议院用普选方式选出……行政权由总统和内阁掌握。
”当时的法国,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A.内阁只对总统负责 B.实行民主共和制
C.议会是最高立法机关 D.奉行分权制衡原则
29、俾斯麦从19世纪50年代末以来就在考虑一种特殊的德意志型的制度,既能保持普鲁士王朝和容克阶级的政治统治优势,又能在经济方面照顾资产阶级的利益,并使两个阶级利益互相融合,成为德意志帝国的统治基础。
这种设想在1871年帝国宪法中加以定型,最终促成了德意志新体制的形成。
上述材料表明
A.专制制度与民主制度可以相互补充 B.统一使德国资产阶级利益全面保障
C.统一后德国制度更具有专制色彩 D.德意志开创了适合国情的政治体制
30、1896年,俾斯麦接受了李鸿章的拜访。
他在总结德国的成功经验时说:“反朝廷是不行的。
如果最高层(指皇帝)完全站在您这一方,有许多事情您就可以放手去做。
如果不是这样,那您就无能为力。
任何臣子都很难反抗统治者的意愿。
”这可以从侧面印证当时的德国
A.实行君主专制政体B.统治者强烈主张国家统一
C.皇权与相权之间矛盾尖锐D.皇帝掌握国家大权
31、“德意志民族曾经号称‘思想家和诗人的民族’,也涌现出了一流的科学家和艺术家。
……但是,这个伟大的民族曾在一个狂人的操纵下进行过最骇人听闻的大屠杀。
”后者产生的历史根源是
A.德意志民族性格的双重性 B.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充分
C.传统的军国主义和专制主义残余的影响 D.没有形成一部真正民主的宪法
32、中国近代有一不平等条约规定:“凡英民禀告华民者,必先赴管事官(即领事)处投禀,事官先行查察……间有华民赴英官处控告英者,管事官均应听讼……其英人如何科罪,由英国议定法律发给管事官照办,华民如何科罪,应治以中国之法。
”该条款规定,使中国丧失了什么主权
A.领土主权B.贸易主权C.关税主权D.司法主权33、中国近代以鸦片战争为开端,主要是因为
A.中国第一次被西方国家打败 B.长期闭关锁国状态呗打破
C.社会性质开始发生变化D.民族矛盾取代了阶级矛盾
34、欧美的历史学家曾说,如果不是林则徐禁运鸦片,英国资产阶级也会找另一个借口来发动战争,这是可以断言的。
鸦片战争更深层次的意图是
A.变中国为其原料产地和产品销售地 B.用武力冲破清政府闭关锁国的障碍
C.争取同清政府建立平等的贸易关系 D.将先进的工业文明成果推广到中国
35、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咸丰帝主张保全华夷之间的藩篱和沟壑,拒绝外国公使进京,甚至一度令谈判的桂良等人以免去外国进口关税来换取外国公使不驻京。
由此可见咸丰帝
A.力争清朝大国地位 B.缺乏近代外交意识
C.积极维护国家主权 D.轻视民族工业发展
36、马克思曾指出:“推动了这次大爆炸(即太平天国运动)的毫无疑问是英国的大炮。
”下列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
A.没有英国侵略就没有太平天国运动
B.英国的侵略加速了太平天国运动的爆发
C.英国的侵略是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根本原因
D.马克思高度评价英国侵略对中国革命的作用
37、《天朝田亩制度》既有革命性又有落后性,造成这种双重性的根本原因是
A.太平天国领袖们的主观愿望 B.农民阶级的经济地位
C.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D.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38、洪仁玕在《资政新篇》中指出:倘有百万家财者,先将家资契式禀报入库,然后准颁一百五十万银纸,刻以精细花草,盖以国印图章,或银货相易,或纸银相易,皆准每两取息三厘。
……此举大利于商贾士民,出入便于携带。
这段材料反映了
A.太平天国后期农民阶级的经济需求 B.太平天国领袖们共同的经济主张
C.财富归公的圣库制度 D.洪仁玕发展资本主义的愿望
39、李大钊说:“太平天国禁止了鸦片,却采取了宗教,不建设民国,而建设天国,这是他们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
”这段话的意思是指太平天国
A、没有实行宗教改革
B、缺乏科学理论指导
C、不能充分依靠人民
D、没有彻底革命精神
40、从《天朝田亩制度》到《资政新篇》体现了太平天国运动的进步历史倾向。
但从内容上看,两者也存在共同的局限性,其表现有
①不能对当时社会矛盾做出正确认识②具有强烈的小农意识
③只学习西方先进技术④缺乏坚实的社会基础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①③
二、材料题(20分)
41、文明的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动力,当今的中国应用发展的眼光、世界的眼光审视借鉴不同的人类文明。
探究一中国的传统
中国发展模式的价值内容,源于延续几千年的政治传统。
这种传统达到西方难以企及的历史高度:一是历史上强大的中央集权国家,而非欧洲那样由封建领主或教会掌握;二是高度的行政管理体制,官员由公正、普遍的考试制度选拔,而非西方或中东那样由世袭或门第操纵;三是政治对人民负责,体现“民本主义”。
——俞邃《关于“中国模式”之我见》
探究二雅典模式
“我们(雅典)的制度被称作民主政治,那是千真万确的,因为政权不是在少数人手中,而是在多数人手里。
”——《希腊伯罗奔尼撒战争史》
探究三英美模式
英国“光荣革命”(实际是一次政变)大概是我心目中最完美的一次政治设计。
它在一个长期专制统治的国家找到了一个摆脱革命与专制的循环,能有效地控制“控制者”的办法。
……这大概是改造专制制度以进行制度创新、摆脱专制的革命循环、走向长治久安的最完美的例子。
这个例子对中国有意义,而美国在英国民主制度的基础上发展民主制度的历史对中国意义不大,因为中国不是像美国这类“没有历史的国家”。
——杨小凯《中国政治随想录》(1)依据探究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政治传统的特点。
(5分)
(2)依据探究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雅典民主的特点。
(4分)
(3)“光荣革命”创造了什么完美的政治设计?该设计是如何有效控制“控制者”的?(6分)
(4)美国是个“没有历史的国家”指什么?(1分)为了克服雅典民主政治的弊端,美国在政治制度
上做出了哪些重大创新和改变?(4分)
高一年级周测历史答案
41、
1、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2分)科举制(2分)民本思想(1分)。
2、特点:人民主权(2分)、轮番而治(直接民主)(2分)。
3、政治设计:君主立宪政体。
(2分)
如何控制:颁布《权利法案》,确立法律至上、议会主权的原则(2分);议会和内阁掌握实权,君主变为虚君(2分)。
(5)4、指没有君主专制的历史传统(1分)。
针对在一个大国建立民主共和的需要,创立了联邦制
国家(2分);为了防止国家权力滥用,创立了三权分立体制(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