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生物月考试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选择题:
1.下列哪项不是原始大气的成分(C )
A.氢
B.氨
C.氧
D.甲烷
2.地球上最初的生命诞生在(C)
A.原始大气
B.现代大气
C.原始海洋
D.现代海洋
3.首先在实验室里模拟大气成分,利用火花放电,形成简单有机物的科学家
是(B )
A.达尔文
B.米勒
C.巴斯德
D.奥巴林
4.生物进化过程中最直接可靠的证据是 (B)
A.地层B.化石 C.火山 D.喷发岩浆
5.马的脚趾数由4趾逐渐演化为1趾,造成这一进化的原因是( D)
A.马常用中趾很少用其它趾
B.人类选育
C.古代马和其他动物交配产生新物种
D.自然选择
6.用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观点判断,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B)
A.在有毒农药的长期作用下,农田害虫产生了抗药性
B.野兔的保护色和鹰锐利的目光是它们长期相互选择的结果
C.北极熊生活在冰天雪地的环境里,它们的身体就产生了白色变异
D.长颈鹿经常努力伸长颈和前肢去吃树上的叶子,因此颈和前肢都变得很长
7.关于自然选择及人工选择主要区别不正确的是 ( D)
A.人工选择速度较快
B.自然选择是各种环境起作用
C.自然选择进行十分缓慢
D.人工选择的结果是促进生物进化
8.在古生物学的研究中,发现进化中间过度类型的动物化石是(C)
A.三叶虫
B.恐龙
C.始祖鸟D.始祖马
9.人类及现代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B)A.拉玛古猿B.森林古猿
C.南方古猿D.类人猿
10.从古猿到人的进化过程中,最有决定意义的阶段是(D)
A.古猿从树栖生活转为地面生活
B.学会制造和使用工具
C.产生了语言
D.四肢行走转为双足行走
11.生物分类的基本单位和最高单位分别是(B)
A.属和界
B.种和界
C.界和种
D.纲和界
12.林耐的双命名规定一种生物的学名组成依次是(B)
A.种名和属名
B.属名和种名
C.界名和种名
D.种名和界名
13.化石记录显示 在越晚形成的地层里形成化石的生物B
A.越简单、低等 水生的越多
B.越复杂、高等 陆生的越多
C.越复杂、高等 水生的越多
D.越简单、低等 陆生的越多
14.生物大爆发的地质年代是C
A.新生代
B.中生代
C.古生代
D.元古代
15.关于生物进化趋势的下列表述中,错误的是(D)
A.结构简单→结构复杂
B.低等生物→高等生物
C.单细胞生物→多细胞生物
D.陆生生物→水生生物
16.生物的分类单位越小,包含的生物(C)
A.种类越多,共同特征越多
B.种类越少,共同特征越少
C.种类越少,共同特征越多
D.种类越多,共同特征越少
17.恐龙和翼龙非常繁盛是在D
A.前寒武纪时期
B.元古代
C.古生代
D.中生代
18.哺乳动物和鸟类出现在D
A.元古代
B. 古生代
C. 新生代
D.中生代
19.自然界中生物进化的外界原因是C
A.可遗传变异
B.天敌的影响
C.环境的改变
D.温度的改变
20.在越古老的地层中,成为化石的生物()
A.数量越多
B.种类越丰富
C.越简单、越低等
D.越复杂、越高等
21.对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正确理解是D
①能遗传的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基础
②环境改变使生物产生适应性的变异
③变异是不定向的
④变异是定向的
⑤变异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和积累就可以产生出生物的新类型
A.②④⑤
B.②③⑤
C.①②④
D.①③⑤
22.人、猿分界的重要标志是A
A.两足直立行走
B.取食方式的变化
C.由树栖转向地面生活
D.会使用工具
23.周口店龙骨山发现的北京人属于C
A 南方古猿 B、能人 C、直立人 D、智人。
24、哺乳动物起源于C
A.古代两栖类
B.古代鱼类
C.古代爬行类
D.古代鸟类
25、在农田中施用某种农药防治害虫,使用年数越长,效果越差。
下列对这
一现象的解释中,正确的是C
A.农药的质量越来越差
B.农药使害虫发生了抵抗农药的变异
C.农药选择了害虫中能抵抗农药的变异
D.害虫会自然发生并巩固抵抗农药的变异
26、已知物种A的化石比物种B的化石出现晚,那么B
A.物种A比物种B的数量多
B.物种A可能是较晚形成的
C.物种A由物种B进化而来
D.物种B由物种A进化而来
27、根据雷迪的试验可以证明 C
A.蛆是由腐肉的肉块产生
B.密封瓶里的腐肉不能生蛆是因为没有空气进入
C.腐肉生蛆是因为苍蝇在腐肉上产卵
D.肉眼不可见的生命是可以自然发生的
28、下列四种说法,属于进化论观点的是D
A.现存生物都是一次性创造出来的
B.现存生物之间没有亲缘关系
C.现存的个生物都有自己的祖先
D.现存生物之间有着或远或近的亲缘关系
29、始祖鸟和中华龙鸟的化石证明A
A.鸟类是由古代爬行类进化而来的
B.爬行类是由各代鸟类进化而来的
C.哺乳类是由古代鸟类进化而来的
D.鸟类是由古代哺乳类进化而来的
30、关于地层中生物化石分布情况的叙述,下列哪一项是不正确的B
A.在古老的地层中可以找到低等生物化石
B.在极古老的地层中有时也可以找到一些高等生物化石
C.在新近的地层中可以找到高等生物的化石
D.在新近的地层中可以找到低等生物的化石
31、下列动物中,不属于类人猿的是C
A.大猩猩
B.长臂猿
C.金丝猴
D.猩猩
32、下列哪项特征不是伴随着人的制造和使用工具的过程中逐渐行成的C
A.产生语言
B.大脑发达
C.直立行走
D.交流合作
33、对森林古猿进化成人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C
A.由于森林的大量消失,使部分森林古猿不得不下地生活
B.下到地面上生活的森林古猿,其身体向直立行走方面发展
C.森林古猿之间在下地之前就有本质区别
D.环境决定了森林古猿的进化方向
34、在动物的分类界层中,(C)包括的动物比较多。
A.纲
B.科
C.界
D.种
35、爬行动物最繁盛的时代是A
A.中生代
B.元古代
C.太古代
D.新生代
36.用达尔文的进化论观点分析,动物保护色的形成是C
A.环境变化的结果 B.生存竞争的结果
C.自然选择的结果 D.人工选择的结果
37.下列关于自然选择及人工选择的主要区别中不正确的是B
A.人工选择速度较快
B.人工选择的结果是促进生物进化
C.自然选择进行十分缓慢
D.自然选择是各种环境起作用
38.系统阐述自然选择学说的著作是英国达尔文发表(D)
A.《寂静的春天》 B.《本草纲目》 C.《自然系统》 D.《物种起源》
39.
40生物进化的原因是(B)
A.人工选择 B.自然选择 C.生物繁殖特征 D.上帝创造万物41.古代长颈鹿有颈长的和颈短的,我们现在看到的长颈鹿都是颈长的,长颈鹿的进化是(D )
A.新陈代谢的结果
B.过度繁殖的结果
C.人工选择的结果
D.自然选择的结果
42.在下列分类等级中,植物所具有的共同特征最多的等级是(D)
A.门
B.纲
C.目
D.科
43.在下列分类等级中,生物的共同特征最少的是D
A.种 B.科C.纲D.门
44.在生物分类单位中,生物分类的基本单位是(D)
A.门 B.纲 C.科 D种
45.在生物分类单位中,最大的分类单位是D
A.种 B.目C.门 D.界
46. 科学进行推测时不能(B)
A.有确凿的证据
B.凭空想像
C.有严密的逻辑推理
D.有丰富的想象和联想
47. 同一目的生物,它们一定是(B)
A.同一属 B.同一纲C.同一种D.同一科
48.下列关于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B
A.原始生命起源于原始海洋
B. 原始大气的主要成分是氧气、水蒸气、氢气、氨气等
C.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的非常重要的证据
D.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
49生命起源的过程是(A)
A.无机物——有机物——原始生命
B.有机物——无机物——原始生命
C.无机物——原始生命——有机物
D.原始生命——无机物——有机物
50.米勒和其他学者的实验结果可以说明(B)
A.原始地球上能形成生命
B.原始地球上能形成构成生物体的有机物
C.原始地球上本来就有生命
D.原始生命首先是在陆地上形成的
二、看图填空
1.如右图表示在A、B、C三个不同岩层中都发现了生物化石,请分析回答: (1)在(C)岩层中形成化石的生物比较简单、
低等。
(2)在(A)岩层中形成化石的生物比较复杂、高等。
(3)通过对不同年代的地层里埋藏的生物化石的研究,可以说明生物的进化趋势是(由简单到复杂、有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
2.下图是用以研究生物起源的化学进化过程的一个模拟实验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⑴这一实验装置是美国青年学者(米勒)设计的.
⑵ A装置里的气体相当于(原始大气),及现在的大气成分相比,其主要区别是不含有(游离的氧)。
在A处,正、负电极进行火花放电,是模拟原始地球条件下的(闪电)。
⑶ B装置里的液体相当于(原始海洋),实验后可检测到其中含有(氨基酸)等有机小分子物质。
⑷此实验表明:在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过程中,从(无机小分子)生成有机小分子物质是完全可能的。
3.被称为“微生物学之父”的法国科学家设计了著名的“鹅颈瓶实验”,如下图所示:
(1)设计这个实验的科学家是(巴斯德)。
(2)打断“鹅颈”后,瓶内的肉汤腐败的原因是(空气中的细菌进入肉汤中并大量繁殖)。
(3)根据“鹅颈瓶实验”,如果家里没有冰箱或冰柜,夏天可用(高温加热_)方法将剩饭剩菜短时间保存而不会腐败变质。
4、图为长颈鹿的长颈形成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分析回答:
(1)图[1]所示的长颈鹿个体颈的长短不同,有的长,有的短,这种个体之间性状上的差异称为(变异),这些差异是(可遗传)的。
(2)图[2]所示的现象叫做(生存竞争);此过程会由于(过度繁殖)而愈加激烈。
(3)用简单的语言描述图[3]所示的现象:(生存斗争中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
(4)自然选择是通过(生存竞争)实现的。
(5)现代长颈鹿是通过长期的(自然选择)和(遗传)逐代积累形成的
(1)表示在缺乏青草的条件下,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容易获得食物,具有不利变异的个体不容易获得食物,生存竞争十分激烈的是图(1)
(2)表示通过生存斗争,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的是图(3)
(3) 从图中可以看出,古代的长颈鹿的前肢和颈,有的长,有的短,出现以上个体差异的原因是长颈鹿的祖先产生了(变异)。
(4) 在进化过程中,颈和前肢长的个体被保留下来,而颈和前肢短的个体被淘汰了,原因是(食物不足)。
(5) 食物在决定长颈鹿变异个体的生存和淘汰过程中,起到了(选择)作用。
(6) 在进化过程中,颈和前肢长的个体被逐渐保留下来,说明这样的个体是及环境的变化是(相适应的)。
(7) 生存下来的个体是通过(遗传)来积累其特性的。
(8) 现代的长颈鹿是通过(长期)的自然选择和遗传积累逐渐形成的。
三.填空选择题。
1.根据人类进化阶段及其主要特征的对应关系填空:
A.智人
B.能人
C.直立人
D.南方古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