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推广普通话活动方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园推广普通话活动方案
幼儿园是孩子们最早接触语言和社交的场所,也是培养孩子接受和使用标准普通话的重要场所。
因此,推广普通话活动是幼儿园必须重视的任务之一。
本文将从活动目标、方案实施、效果评估等方面阐述幼儿园推广普通话活动方案。
一、活动目标
1. 提升幼儿普通话水平:通过开展普通话角色扮演、普
通话歌曲欣赏、普通话小讲堂等活动,提高幼儿的普通话听、说、读、写能力,让孩子从小做到“行、说、读、写、唱”普通话。
2. 培养幼儿的爱国情怀:在国庆节、春节等重要节日开
展普及中国文化、国家历史的活动,让孩子们了解祖国文化,并培养幼儿爱国情怀。
3. 着力保护和传承方言:通过歌曲、故事、游戏等形式,让幼儿了解周围方言的文化内涵,并重视保护和传承方言。
4. 增强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创建更具普及性、易接受、活泼有趣的普通话学习环境,让幼儿参与其中,增强其学习普通话的积极性。
二、方案实施
1. 活动内容的规划
(1) 普通话角色扮演:通过扮演角色,让幼儿更好地学习
普通话,增强语言表达能力。
(2) 普通话歌曲欣赏:让幼儿通过欣赏普通话歌曲,提高
听力和语感。
(3) 普通话小讲堂:在课堂中设置一定的讲课环节,让幼
儿听懂标准的普通话,同时提高幼儿的语言综合素质。
(4) 民族文化节日活动:在节日期间,开展普及比如春节、清明节、端午节等国内传统节日的活动,让幼儿了解国家历史和文化。
2. 活动的时间安排
根据季节、节日的特点,大体规划活动时间,每个月最少开展两次普及普通话的活动,以保证幼儿的有效参与度。
3. 活动场所的布置
(1) 角色扮演:在角色扮演场景的布置中,融入国学、传
统故事、名词等元素,让孩子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并获得令人愉悦的语言经验和基础。
(2) 歌曲欣赏:通过环远互动器、播放器等器具,为孩子
们营造一种轻松愉快,自由自在且富于创意的欣赏环境。
(3) 小讲堂:可以在教室里设立幻灯片、讲台等板具,用
更直观、生动、放松的形式向幼儿普及普通话知识。
(4) 国庆节、春节等活动:布置节日的鲜明场面和活动的
场景。
例如在学校楼道上悬挂大红灯笼,图画繁盛,舞台节目丰富多彩,展示学生的才艺和才华。
三、效果评估
1. 反馈教师和幼儿的口语能力
2. 以调查问卷为主要手段,了解幼儿参与活动的程度和
效果。
3. 稳定捕捉教师观察和评判活动的结果,直观、准确、
真实地体现活动效果。
总结:幼儿园推广普通话活动方案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经验,可以让幼儿更好地学习语言的应用,建立爱国情怀和文化自尊心。
在进行方案实施之前,必须明确活动目标,规划活动内容,合理布置场所,掌握好活动效果,最终让孩子们受益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