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2021版高一上期中历史试卷(II)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西省2021版高一上期中历史试卷(II)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24题;共48分)
1. (2分)清明、端午、中秋节纳入中国国家法定节假日。
追根溯源,下列选项中与这种珍惜亲情、渴望相聚情节形成有密切关系的是()
A . 郡县制
B . 宗法制
C . 分封制
D . 科举制度
2. (2分)浙江省浦江县的“郑氏义门”,自南宋开始同居共食,鼎盛时三千多人同吃一锅饭。
其孝义家风多次受到朝廷旌表,明太祖朱元璋亲赐“江南第一家”。
出现这一现象的根源是()
A . 郡县制
B . 分封制
C . 君主专制
D . 宗法制
3. (2分) (2018高一上·沭阳期中) 古语道:“参天之木,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
”近年来,贵州一些地方为弘扬传统文化、推动经济发展,根据本地历史文化举办寻根祭祖活动。
这种习俗源自()
A . 禅让制
B . 分封制
C . 宗法制
D . 郡县制
4. (2分) (2019高二下·杭州期中) 西周时期宗法制的典型特点在于宗族严格区分嫡庶,并且由此出发而形成了严密的大宗与小宗的体系。
关于西周的宗法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 按照血缘关系分配政治权力,维护政治联系
B . 形成了“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的等级
C . 姬姓诸侯对天子为小宗,在本国内则为大宗
D . 根据宗法制的基本原则,周公被分封于宋地
5. (2分) (2018高二下·乐山期中) 先秦时期,梁襄王问孟子“天下恶乎定?”孟子对曰“定于一”;《吕氏春秋》则有言:“王者执一,而为万物正。
”两者的认识都()
A . 诞生在诸侯纷争、社会动荡的春秋时期
B . 对当时诸侯国国君的权力提出了质疑
C . 认为统一与君主集权是历史发展的趋势
D . 反映了当时诸子的观点分歧大于共识
6. (2分)军机处是个很特殊的“一不四无”政权机构。
它不是法定的、独立的政府衙门,而直接附属于皇帝之手。
它无官署(只有值班办事的地方,称“值庐”)、无定员、无长官、无属吏。
军机处“一不四无”的特点()
A . 有利于加强皇权
B . 不利于提高办公效率
C . 有利于破格用人
D . 不利于国家政治稳定
7. (2分)(2016·唐山模拟) 古代儿童启蒙读本中有这样的内容:“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
”这反映了()
A . 科举制下知识分子以安定天下为己任
B . 古代知识分子以读书为唯一理想归宿
C . 古代知识分子不愿从事科学技术研究
D . 科举制度体现了公平公正的社会意识
8. (2分)东晋葛洪《抱朴子·审举篇》记载,“灵、献之世,台阁失选用于上,州郡轻贡举于下,故时人语曰:‘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
寒索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
’”这表明当时察举制
A . 其弊端日益突出
B . 具有历史的进步性
C . 实质上是世官制的延续
D . 已发展为九品中正制
9. (2分) (2019高二下·鹤岗期中) 中国古代常用五行相生相克解释朝代更替,称作“五德”。
每个朝代在“五德”中都有相应的次序并对应相应的颜色,也称为“颜色革命”。
“颜色革命”实质上宣扬的是()
A . 倡行仁政,以德治国
B . 阴阳五行,变化有常
C . 君权神授,天人感应
D . 政权统治,合法正统
10. (2分)明成祖时,“特简(选拔)解缙、胡广、杨荣等直文渊阁,参预机务。
阁臣之预机务自此始然其时,入内阁者皆编、检、讲读之官,不置官属,不得专制诸司。
嘉靖以后,朝位班次,俱列六部之上。
”据此,对明代内阁的说法正确的是
A . 开辟了入仕做官的新途径
B . 自设立起即为法定决策机构
C . 六部逐渐成为内阁下属机构
D . 地位虽有变化但职能基本未变
11. (2分)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中央集权体制创新,儒家文化博大精深;古希腊罗马文明是西方文明的源头,民主和法治,人文精神的滥觞;两大文明薪火相传,相互交融,共同推动着人类文明进程。
从文明史角度出发,二者分别是哪两大文明的杰出代表()
A . 大河文明和海洋文明
B . 农耕文明和工业文明
C . 儒教文明和基督教文明
D . 落后文明和先进文明
12. (2分)在爱琴文明(前30~前12世纪)与荷马时代(前11~前9世纪),希腊各邦普遍实行的是
A . 君主制
B . 贵族政治
C . 民主制
D . 寡头制
13. (2分)罗马共和国早期,只有习惯法没有成文法。
公元前5世纪罗马成文法诞生,其标志是()
A . 习惯法的废除
B . 《十二铜表法》的制定
C . 公民法的制定
D . 《民法大全》的编纂
14. (2分) (2018高二下·无锡期中) 公元前242年,罗马增设外务大法官,处理外国人和罗马市民之间以及外国人相互间事件,其主要职责为“依据其职权给予或不给予诉讼当事人以诉讼权、抗辩权或准予恢复原状等,使合法而不合理的权利丧失其法律上的保障,而使合理而不合法的关系则获得事实上的保护,如同合法的权利一样”。
这表明在罗马境内()
A . 公民与非公民无区别
B . 万民法取代公民法
C . 外国人获得司法保障
D .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15. (2分) (2016高三上·定兴期中) 关于罗马法,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 《十二铜表法》是罗马成文法的起源
B . 《查士丁尼法典》维护罗马共和国统治
C . 罗马法为调节社会矛盾提供了法律手段
D . 罗马法是对后世影响最广泛的古代法律
16. (2分) (2018高三上·如皋模拟) 从1692年起,英国下院多次提出《任职法案》,力图将那些由国王任
命并接受俸禄的官员排挤出下院,但结果几乎都是被听命于国王的上院所否决。
这说明当时的英国()
A . 君主立宪制尚未完善
B . 国王完全控制了议会
C . 上院在议会有决定作用
D . 《权利法案》遭到破坏
17. (2分) (2019高二下·吉林月考) 2017年初,特朗普签署了禁穆令。
三天后,华盛顿州检察院向法院起诉联邦政府,认为这一行政令明显违反了美国宪法精神。
负责此案的法院决定在全美范围内冻结这一行政令,特朗普虽不甘心但禁穆令遂告终止。
这可以看出()
A . 美国总统对联邦法院负责
B . 联邦法院拥有宪法解释权
C . 联邦法院是美国权力中心
D . 联邦法院拥有最终立法权
18. (2分) (2018高二下·黑龙江开学考) 美国著名的政治家和思想家托马斯·杰斐逊指出:“世界上每一个政府中都有人类弱点的痕迹,都有腐败蜕化的苗子……一个政府如果仅仅是委托给人民的统治者,必然会蜕化变质。
”他强调了()
A . 腐败是政府的天性
B . 权力制衡的必要性
C . 政府主权归属人民
D . 实行代议制的局限
19. (2分) (2018高二下·江苏期中) 关于“1840年中英战争”的性质问题,中国人历来强调“这场战争是英国为了拓展市场,保护鸦片贸易而发动的侵略战争。
”而英国人则认为“他们进行这场战争是为了争取和保护正当的通商权利而进行的通商战争。
”由材料可知()
A . 对鸦片战争的性质至今没有定论
B . 不同视角引发不同历史阐释
C . 历史结论都具有强烈的主观臆断
D . 历史研究无法还原历史真相
20. (2分) (2017高一上·沭阳月考) 下面哪项最能体现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本质目的()
A . 割占中国领土
B . 保护鸦片贸易
C . 打开中国市场
D . 赔款2100万银元
21. (2分)太平天国正式建立起与清政府对峙政权的标志是
A . 定都天京
B . 金田起义
C . 永安建制
D . 颁布《天朝田亩制度》
22. (2分)中国近代史中经常提到“近代化”一词。
“近代化”从生产力角度来说,是指采用机器生产从政治方面来说,是要求民主政治;从思想文化方面来说,是主张天赋人权,要求民主权利。
下列哪一项历史运动没有推动中国的“近代化”()
A . 洋务运动
B . 义和团运动
C . 新文化运动
D . 辛亥革命
23. (2分)“西方人送来了一份令人不堪忍受的礼物来祝贺中国进入了20世纪”。
这里的“礼物”指的是
A . 《南京条约》
B . 《北京条约》
C . 《马关条约》
D . 《辛丑条约》
24. (2分)义和团称“神仙附体,刀枪不入。
”义和团的一份揭帖说:“神助拳,义和团,只因鬼子闹中原……升黄表,焚香烟,请来各等众神仙……挑铁道,把线砍,旋再毁坏大轮船……一概鬼子都杀尽,大清一统庆升平。
”上述言论体现了义和团()
①将“扶清”与“灭洋”相结合②非科学的世界观③不能区分列强侵略与外来文明④由自然灾害引起
A . ①②③
B . ①②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二、综合题 (共3题;共50分)
25. (10分) (2017高三上·重庆月考)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西汉末年汉室中微,外戚王莽篡位,推行暴政,人民无以为生,纷纷揭竿起义。
公元23年,绿林军攻占长安,王莽政权宣告灭亡。
汉室刘秀审时度势,毅然挺进河北登基称帝,建立东汉。
刘秀以“柔道”为治国的指导思想,即宽以待人,厚待功臣,慎用官吏,赏罚分明。
称帝后,刘秀采纳大臣邓禹“延揽英雄”的建议广揽天下人才。
他下诏群臣去各郡、县为他定期、定额推荐人才。
在他的麾下,来自下层社会的平民、手工业者和小商贩因才能而显贵者为数不少。
甚至新莽朝的故吏以及降将也不一概排斥。
通过这种方法,刘秀收纳了一大批堪称栋梁的文
臣武将,壮大了自己的力量。
刘秀用人坚持德才兼备的标准,征召的官吏大多是县邑中作风正派的人。
对敢于直言过失的官吏加以奖励,对于失职的官员则予以重罚。
在两汉之际风云变幻的舞台上,刘秀凭自身谋略剪灭群雄,重建汉室,励精图治,使满目疮痍的社会重现生机,被封建史家誉为“光武中兴”之业。
---王云江《简论刘秀的人才谋略》
(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东汉光武帝刘秀用人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刘秀以“柔道”思想治国的原因。
26. (20分) (2017高三上·莆田月考) 近代美国和德国所确立的资产阶级代议制具有不同的特征。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宪法的缔造者们真正有分歧的问题,是如何确定在多大程度上把各州权利融入联邦权力,以及他们可以在多大程度上保持自己的独立。
如果国民按人数或按选区选举,人口较少的州必定完全受到压制。
如果是按州而不是人数选举代表,则永不能获致必要的联合,旧邦联的所有弊端将永远保留下去。
——摘编自1英]阿克顿《自由与权力》
材料二:美国议会民主制的最大特点,……在于地方分权,并且在分权的幌子下又隐藏着集权的本质,即通过相互制衡把权力集中在最高权力机关的大多数人手中。
但宪法规定,若两院议员2/3多数认为必要,可提出对联邦宪法的修正案,经适当方式批准后即可生效,赋予宪法必要的灵活性和适应性,从而增加了联邦宪法的生命力。
——何顺果《美国史通论》
材料三:帝国皇帝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任命议会主席、召开和解散联邦议会。
帝国议会按照普遍的、直接的、秘密的选举制选出,然而,它未能组成代议制的政府,帝国议会不能自行通过任何一项对政府不利的法案,因为一切法律和其他决议都必须取得联邦议会和皇帝的同意方能生效。
——摘编自孙炳辉、郑寅达《德国史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宪法的缔造者们”想要解决什么问题?结合1787年宪法内容,指出他们是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的?
(2)美国议会民主制开创了资产阶级代议制的新模式。
据材料二,归纳美国议会民主制的特点。
(3)据材料三,概述德国代议制的主要特征,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成因。
(4)结合上述材料和问题,你对近代美、德代议制的不同特征有何认识?
27. (20分) (2016高一上·浙江期中) 史论结合、依据特定的历史条件评价问题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下表节选自《南京条约》、《马关条约》原文。
处,应纳进口、出口货税、炯费,均宜秉公议定则例,
由部颁发晓示,以便英商按例交纳。
造;又得将各项机器任便装运进口,只交所订进口税。
材料二下表所列为两位历史学家对清朝与列强签订条约的看法。
徐中约费正清
英法联军之役后西方国家通过建立条约口岸和扩展商
务,争夺贸易利益和经济特权,俄国人则既强调贸易收
益也强调取得领土。
从南、北而来的这两股推进势力,
构成了一种钳形活动,掐住满清王朝。
在随后的一个世
纪里,西方和俄国是影响中国的两个主要根源。
——摘自《中国近代史》
到了1860年代初期,外国商人与外国势力因各种有利
条件使中国的贸易与世界市场的关系更密切,也随世界
市场的荣枯兴衰而起伏。
外国人因为有治外法权的保
护,得以跻身这个帝国的统治阶层。
若说这样的结果是
把中国当殖民地来剥削,不如说外国人有幸参加了中国
企图西化的过程。
——摘自《剑桥晚清史》
材料三以下三幅图片分别是中英《南京条约》、1945年日本向中国政府投降、中英政府《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的签字仪式。
(1)据材料一,从国际因素的角度分析两则原文的最大不同之处。
(2)据材料二,评价关于近代中国条约体系的观点。
(任选材料中的一种观点进行评价,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3)据材料三,提取三幅图中代表中国签字的政府对外政策的不同信息。
据此说明哪一种场景对你震撼最大。
(4)据以上分析,指出史料研读、综合评论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 (共24题;共48分)
答案:1-1、
考点:
解析:
答案:2-1、
考点:
解析:
答案:3-1、
考点:
解析:
答案:4-1、
考点:
解析:
答案:5-1、考点:
解析:
答案:6-1、考点:
解析:
答案:7-1、考点:
解析:
答案:8-1、考点:
解析:
答案:9-1、考点:
解析:
答案:10-1、考点:
解析:
答案:11-1、考点:
解析:
答案:12-1、考点:
解析:
答案:13-1、考点:
解析:
答案:14-1、考点:
解析:
答案:15-1、考点:
解析:
答案:16-1、
考点:
解析:
答案:17-1、考点:
解析:
答案:18-1、考点:
解析:
答案:19-1、考点:
解析:
答案:20-1、考点:
解析:
答案:21-1、考点:
解析:
答案:22-1、考点:
解析:
答案:23-1、
考点:
解析:
答案:24-1、
考点:
解析:
二、综合题 (共3题;共50分)答案:25-1、
答案:25-2、
考点:
解析:
答案:26-1、
答案:26-2、
答案:26-3、
答案:26-4、考点:
解析:
答案:27-1、
答案:27-2、
答案:27-3、
答案:27-4、考点: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