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科学下册 期中精选试卷测试卷 (word版,含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科学下册期中精选试卷测试卷(word版,含解析)
一、选择题
1.五一期间,爸爸带着小科驾车去温州游玩。

小科记录了某段时间内汽车的行驶速度,并绘制成如图的“速度一时间”坐标图,其中表示匀速直线运动的线段有几段()
A.1段B.2段C.3段D.4段
2.如图所示的实例中,利用大气压的是
A.发烧时擦酒精降温B.盐水选种
C.用吸管吸饮料D.奶牛自动喂水器
3.将物体放在焦距为f的凸透镜主轴上,当物体离透镜 18cm、12cm 和 4cm 时,分别得到缩小的实像、放大的实像和放大的虚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是()
A.18cm>f>12cm B.12cm>f>8cm C.9cm>f>6cm D.6cm>f>4cm
4.取出母亲的卵细胞与父亲的精子,在试管中受精并培养成胚胎,移回母亲子宫着床,继续发育形成胎儿直至分娩,这就是我们所说的“试管婴儿”技术。

这种技术的特点是
()
A.有性生殖、卵生B.无性生殖、胎生
C.有性生殖、胎生D.无性生殖、卵生
5.晚上夜自修时,小柯通过窗玻璃看到了自己的像。

下列对该像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所成的像是实像B.室外越亮像就越清晰
C.像形成的原因是光的反射D.人离窗玻璃越远像就越小
6.小明将一玩具鹦鹉(如图甲)从足够远的位置,逐渐靠近凸透镜并最终紧贴的过程中,眼睛通过凸透镜直接观察到三个不同的像(如图乙),则三个像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A.②①③B.③②①C.①②③D.③①②
7.耳是重要感觉器官,下列有关人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耳可分为外耳,中耳和内耳
B.耳廓可以收集外界传来的声音
C.声波带动鼓膜振动后直接传导到耳蜗
D.遇到巨大声响张开嘴可平衡鼓膜内外空气压力
8.由桃核萌发直接长成的桃树,所结出的桃子叫毛桃,毛桃个小味差。

桃树种植户将一段水蜜桃的枝条作为接穗,嫁接到毛桃的砧木上,结果是()
A.接穗上只结水蜜桃
B.接穗上既结水蜜桃又结毛桃
C.接穗上只结毛桃
D.砧木上只结水蜜桃
9.中华鲟是地球上最古老的脊椎动物,近年来由于自然繁殖能力降低,鲟鱼濒临灭绝。

目前,长江水产研究所已经掌握了鲟鱼的人工取卵和孵化技术,每年培育出达到设计规格的幼鲟1万尾左右,下列有关鲟鱼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鲟鱼属于鱼类,体外受精
B.鲟鱼作为古生物,在研究生物进化、地质、地貌等地球变迁有重要意义
C.鲟鱼可以进行人工孵化主要是因为其胚胎发育的过程在体外进行
D.鲟鱼的人工取卵和孵化技术说明我国克隆技术的日渐成熟
10.小明在电视上观察到雌雄牛蛙以“抱对”形式进行繁殖,牛蛙的受精和发育方式是() A.体内受精、体外发育B.体内受精、体内发育
C.体外受精、体外发育D.体外受精、体内发育
11.老鹰的视觉非常灵敏,能在几千米的高空准确无误地辨别地上的动物,如蛇、田鼠等,它形成视觉的部位是()
A.眼睛B.视网膜C.大脑D.视觉神经
12.以下关于重力的说法错误的是()
A.地球上任何物体所受重力的施力物体都是地球
B.地球上任何物体所受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
C.地球表面附近物体所受重力跟它的质量成正比
D.因为g=9.8N/kg,所以1kg就等于9.8N
13.下列关于如图四种微生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甲用孢子繁殖后代,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生活
B.人们酿酒、做面包离不开乙,它的繁殖是出芽生殖
C.图丁有细胞壁、细胞膜,却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D.图中乙和丙属于真核生物,甲和丁属于原核生物
14.关于光的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光在不同物质中传播速度相同
B.“水中月”比天空中的月亮离我们更近
C.如图所示,一束光线射向平面镜,那么这束光线的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大小分别为40º、40º
D.清澈的池水看起来比实际的浅是由于光的折射造成的
15.晴朗的天气,阳光通过枝叶的间隙,在树荫下的地面上洒下片片光斑,这些光斑的形状是()
A.间隙是不规则的,所以光斑也是不规则的
B.是太阳在地面上留下的影子,所以一定是圆的
C.是太阳通过枝叶的间隙在地面上形成的像,所以一定是圆的
D.是太阳通过枝叶的间隙发生了色散现象,所以一定是圆的
16.如图所示,两个完全相同的集气瓶,瓶内都是空气,导管中封有一段红色的水柱,甲瓶涂黑,乙瓶不涂黑,都放阳光下,经过一段时间,观察到()
A.甲瓶导管中的水柱向A移动得多B.乙瓶导管中的水柱向A移动得多
C.甲瓶导管中的水柱向B移动得多D.乙瓶导管中的水柱向B移动得多
17.目前人们利用的淡水资源是()
A.河流水和湖泊水B.冰川水和地下水
C.河流水和深层地下水D.河流水、湖泊淡水及浅层地下淡水18.如图所示为“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图。

下列有关该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A.选择大小相等的蜡烛A、B是为了比较像距与物距的关系
B.为了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较暗的环境中进行
C.把光屏放在玻璃板后像所在位置,像会成在光屏上
D.将蜡烛A远离玻璃板,像会变小
19.鱼类为了能够在水中看物,鱼眼的晶状体几乎圆得可以“混珠”,以此来保证有足够的折射力。

传说中生活在海洋里的美人鱼,上岸后,如图能正确表示它的眼睛的成像情况和矫正方法的是()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如图,手机扫描二维码,相当于给二维码拍了一张照片,手机摄像头相当于凸透镜,影像传感器相当于光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上的二维码是光源
B.扫码时二维码要位于摄像头二倍焦距以外
C.要使屏幕上二堆码的像变小,只需将二维码靠近凸透镜
D.影像传感器上成的是正立的实像
二、填空题
21.瓜子是人们常吃的零食。

图中甲部分能发育成一粒带壳葵花籽,则葵花籽属于_______(填一植物结构);乙能发育成一粒南瓜子,则乙属于___________(填一植物结构)。

22.雨后彩虹,十分壮丽。

彩虹是太阳光传播过程中被空中水滴____而产生的。

这个现象
可以由太阳光通过三棱镜的实验来解释。

由下图可知,通过三棱镜时红光的偏、折程度比紫光要_______(选填“大”或“小”).
23.研究人员发现一束激光从某种玻璃射向空气(如图一所示),保持入射点不动,改变入射角(每次增加0.2°),当入射角增大到41.8°时,折射光线会消失(如图二所示),只有入射气光线与反射光线,这种现象称为光的全反射,发生这种现象时的入射角叫做这种物质的临界角。

同学们查到了光从玻璃射向空气时的一些数据,如下表。

入射角0°10°20°30°40°41.2°41.8°42°43°
折射角0°15.2°30.9°48.6°74.6°81°///
反射能量5%7%26%43%77%84%100%100%100%
根据上述材料,发生全反射的条件是_________。

24.如图是工业制取氮气和氧气的方法的微观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用燃着的小木条置于烧杯口,小木条火焰熄灭,说明先出来的是_____。

(2)分离液化空气获得液氧和液氮的原理是两者的_____不同。

25.一个人立于平面镜前1米处,则像和人之间的距离是_______,如果人以1米/秒的速度背离镜面方向运动2秒,则人与像之间的距离为___________。

26.请根据下列图和表回答问题:
表:四种人体激素的功能
(1)在一个人的生命周期中,快速生长的两个阶段分别为______期和青春期。

(2)青春期生长发育的特征是身高、体重剧增,大脑兴奋性增强,第二性征出现。

影响青春期生长发育的主要激素是_____________。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7.G20杭州峰会期间,晚会“最忆是杭州”美轮美奂。

如图,远处的激光束看上去是直的,这是因为______;扇形光电背景与水中倒影完美结合,这是光的______现象,成的是等大的______ (选填“实”、“虚”)像。

28.超市里收银员收款时,往往用一个类似探头的扫描器照射商品上的条形码,扫描器将光信号转化为电信号输入到电脑里,从而识别商品的种类和价格。

如图所示,条形码由黑白相间的条纹组成,其中白色条纹能够_____(填“反射”或“吸收”)各种色光。

29.2013年12月发射的“嫦娥三号”探月卫星,在距离月球表面100km高度经过多次“刹车制动”,最终绕月球做圆周运动。

卫星“刹车制动”时,沿运动方向喷射高温气体,高温气体对卫星施加制动力,这说明力的作用是_____的。

在绕月球做圆周运动时,卫星的运动状态_____(填“改变”或“不改变”),在绕月飞行的过程中,若以地球为参照物,“嫦娥三号”卫星是_____(填“静止”或“运动”)的。

30.(1)请在下图方框中画出物体AB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A B''。

(____)
(2)重为19.6牛的小球如下图所示放置,试作出小球所受重力的示意图。

(____)
三、探究题
31.“扔纸飞机”是民间传统游戏,某兴趣小组同学认为:纸飞机的飞行距离除了与发射速度的大小有关外,还可能与纸飞机大小,材料和发射角度等因素有关。

为了验证猜想,小组成员将打印纸和旧报纸裁成不同面积的纸张,制作了相同形状的纸飞机若干个,利用
固定在室内某一位置的简易发射器,以相同大小的发射速度和不同发射角度(发射方向与水平面的夹角)进行多次实验,整理相关数据如表。

纸飞机飞行距离与发射角度关系记录表
不同发射角度飞行的平均距离(米)
编号纸张大小纸张材质
0°15°30°45°
①18厘米×26厘米打印纸6.515.815.08.9
②18厘米×13厘米打印纸6.415.815.18.8
③18厘米×26厘米旧报纸5.614.213.27.6
________。

(2)除了发射角度,根据表一的实验记录,本实验还研究了纸飞机的飞行距离与______、________的关系。

32.如图(甲)所示是小明利用透明玻璃板“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

(1)如图乙,实验中选择刻度尺这一实验仪器,是为了比较像与物________关系;
(2)实验时,小明应在________(选填“A”或“B”)侧观察蜡烛A经玻璃板所成的像;
(3)小明将蜡烛A逐渐靠近玻璃板时,它的像的大小将____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4)如丙图所示,玻璃板向蜡烛A倾斜放置,为了与A所成像重合,蜡烛B需移动到桌面的________(选填“上方”或“下方”)。

33.如图是小铁和小岭同学“探究二力平衡条件”的实验情景。

(1)如图甲,小铁同学将系于小卡片(重力可忽略不计)两端的线分别跨过左右支架上的滑轮,在线的两端挂上钩码,使作用在小卡片上的两个拉力方向相反,并通过调整
___________来改变拉力的大小。

(2)当小卡片平衡时,小铁将小卡片转过一个角度,松手后小卡片_____(选填“能”或“不能”)平衡,设计此实验步骤的目的是为了探究__________________。

(3)若小铁在左右支架上装配两个滑轮时没有安装成相同高度(如图乙所示),你认为
______(选填“能”或“不能”)用小铁的装置进行实验。

(4)在探究同一问题时,小岭同学将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设计了如图丙所示实验,同学们认为小铁的实验优于小岭的实验,主要原因是因为小铁的实验___________________。

34.(1)如图1所示是一架老式照相机的内部结构简图。

取景时,来自景物的光线经过镜头后,再由平面镜OM反射进入人眼;按下快门时,平面镜OM首先绕支点O迅速向上翻起,接着快门开启,胶片曝光,请你画出取景时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a射入人眼的光路。

________。

(2)如图2所示某发光点S所发出一条光线经平面镜恰好经过A点。

________。

35.实验探究:蚕在结茧时不吃也不动,一般会结出厚薄均匀的茧,但是有时也会结出厚薄不均的“薄头茧”,影响蚕丝的出丝率。

某同学为了寻找“薄头茧”的原因,5月份进行了一次探究实验,9月份又进行了重复实验。

两次实验均选择五龄期老熟蚕,将它们放入6片方格蔟中,7天后统计“薄头茧”的发生率。

实验分三组,三组的光线处理不同,实验结果见下表:
(1)该同学设计并实施这一实验时,提出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与蝗虫相比,蚕的个体发育属于__________发育,从表中分析,提高蚕茧的出丝率,蚕在结茧时应提供______的环境条件,要使蚕丝产量提高,你认为应设法延长蚕发育的
_________期。

36.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课上,小晴同学想:凸透镜成实像时,焦距大小对所成像的大小有什么影响呢?于是她利用如图装置开展研究(刻度未标出),下表是她提供的实验数据,根据实验数据回答:
实验次数焦距
f(cm)
物距
u(cm)
烛焰高度
(cm)
像距
v(cm)
(?)
(cm)
(1)刚开始实验时,发现烛焰的像成在光屏下端,想要使像成在光屏中心,该如何调节光屏的高度?_______。

(2)调整好后,进行实验。

表格空白处的“?”应填_______。

(3)根据表中数据得出的初步结论为_______。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选择题
1.A
解析:A
【分析】
经过的路线是直线,快慢不变的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

【详解】
AB段和DE段,汽车的速度逐渐增大;BC段汽车的速度保持不变,做匀速运动;CD段汽车的速度逐渐减小,那么表示汽车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有1段。

故选A。

2.C
解析:C
【解析】
试题分析:A、发烧时擦酒精降温,是利用了酒精吸热降温的原理,与大气压无关;故A 不符合题意;
B、饱满的种子密度较大,会下沉,不饱满的种子密度较小,会悬浮或者漂起来,盐水选种利用了物体的浮沉条件,故B不符合题意;
C、吸管吸饮料时,是先把吸管内的空气吸走,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饮料被压进吸管里,故C符合题意.
D、乳牛自动喂水器利用了连通器原理,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3.C
解析:C
【解析】
【详解】
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当物体离透镜 18cm、12cm时,分别得到缩小的实像、放大的实像,说明18cm>2f,f<12cm<2f,即18cm>2f>12cm,解得9cm>f>6cm。

故C正确。

4.C
解析:C
【分析】
试管婴儿是指用人工的方法使精子与卵细胞在体外的试管中结合形成受精卵并进行早期胚胎发育,然后把胚胎移植进母体的子宫内,胚胎和胎儿的发育在子宫中进行,直至发育成熟,分娩产出。

【详解】
常说的试管婴儿是设法使精子与卵子在体外相遇并受精。

试管婴儿又称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具体地说是借助内窥镜或在B超指引下,从患有不孕症妇女的卵巢内取出成熟的卵子,将精子、卵子一起放入试管,体外培养三天左右,使卵子受精,然后再在B超监视下将其送到母亲子宫,使之逐步发育成胎儿的过程,可见该过程中有精子和卵细胞结合成受精卵的过程,其原理仍然是有性生殖,其生殖方式为胎生。

故选C。

【点睛】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知试管婴儿的培育过程,改掉试管婴就是在试管里制造出来的错误认识。

5.C
解析:C
【解析】
【详解】
A.晚上夜自修时,小柯通过窗玻璃看到了自己的像,这是平面镜成像,成的是虚像,故A 错误;
B.在平面镜成像时,物体越明亮,反射光线越明亮,我们看到的像越清晰,而室外明亮反而会不清楚,故B错误;
C.小柯通过窗玻璃看到了自己的像,这是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形成的,故C正确;
D.平面镜中所成的像与物体大小相等,故D错误。

6.A
解析:A
【详解】
玩具鹦鹉距离透镜足够远的位置,说明物距大于二倍焦距,凸透镜成像规律物距大于像距,成倒立缩小的像②,当大于一倍焦距时,成倒立放大的像①,物距小于焦距成正立放大的像③故三个像的顺序为②①③。

故A符合题意。

7.C
解析:C
【分析】
根据耳的结构、听觉的形成、耳的保护等知识分析解答。

【详解】
A、耳分为外耳、中耳和内耳,外耳包括耳廓和外耳道,正确。

B、耳廓有收集声波的作用,声波经外耳道传到鼓膜,正确。

C、中耳包括鼓膜和听小骨,鼓膜能将声波转变为机械振动,听小骨能将振动传到内耳;内耳包括半规管、前庭和耳蜗,半规管能感受头部位置变动的情况,与维持身体平衡有关,耳蜗内有听觉感受器,感受振动刺激,产生神经冲动,错误。

D、当听到巨大声响时,空气震动剧烈导致耳膜受到的压力突然增大,容易击穿鼓膜。

这时张大嘴巴,可以使咽鼓管张开,因咽鼓管连通咽部和鼓室,这样口腔内的气压即鼓室内的气压与鼓膜外的气压保持平衡,以免振破鼓膜,正确。

故选:C。

【点睛】
在学习和生活中我们要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同时也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注意耳朵的卫生和保健。

8.A
解析:A
【分析】
嫁接是指把一个植物体的芽或枝,接在另一个植物体上,使结合在一起的两部分长成一个完整的植物体。

嫁接能保持接穗性状的稳定。

【详解】
嫁接属于无性繁殖,没有精子和卵细胞结合成受精卵的过程,因而后代一般不会出现变异,能保持嫁接上去的接穗优良性状的稳定,而砧木一般不会对接穗的遗传性产生影响。

因此将水蜜桃的枝条作为接穗嫁接到毛桃的砧木上,结果是接穗上只结水蜜桃。

故选A。

9.D
解析:D
【分析】
鱼适于水中生活,其形态结构特点和生理特点是与其生活相适应的。

鱼类终生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用鳍游泳,体表大多有鳞片,卵生,体温不恒定,身体呈流线形,有侧线。

按生活环境分鱼类分为淡水鱼类(如鲫鱼)和海洋鱼类(如带鱼)。

鱼类的主要特征是鱼类都用鳍游泳,用鳃呼吸并终生生活在水中。

【详解】
A.鲟鱼属于鱼类,所以生殖方式是体外受精,体外发育,故正确。

B.鲟鱼作为古生物,在研究生物进化、地质、地貌等地球变迁有重要意义,故正确。

C.鲟鱼是体外授精,体外发育,故正确。

D.鲟鱼的人工取卵和孵化技术不是克隆技术,故错误。

故选:D。

【点睛】
了解鲟鱼的特点是解题的关键。

10.C
解析:C
【解析】
【分析】
(1)两栖动物的主要特征: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生活在水中或陆地上,用肺呼吸,同时用皮肤辅助呼吸。

(2)雌雄蛙分别把卵细胞和精子排到水中,精卵在水中结合形成受精卵,这种受精方式称为体外受精。

【详解】
牛蛙是两栖类动物,幼体生活在水中,成体生活在水中或陆地上。

雌雄蛙经过抱对,分别把精子和卵细胞排放到水中,精子和卵细胞在水中结合,形成受精卵,可见牛蛙是体外受精、体外发育。

【点睛】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11.C
解析:C
【分析】
眼球的结构是由眼球壁和内容物组成,眼球壁包括外膜、中膜和内膜,外膜由无色透明的角膜和白色坚韧的巩膜组成;中膜由虹膜、睫状体和脉络膜组成;内膜是含有感光细胞的视网膜;内容物由房水、晶状体、玻璃体组成。

【详解】
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经过角膜、房水,由瞳孔进入眼球内部,再经过晶状体和玻璃体的折射作用,在视网膜上能形成清晰的物像,物像刺激了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这些感光细胞产生的神经冲动,沿着视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就形成视觉。

因此形成图像的部位是视网膜,形成视觉的部位是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

故选C。

【点睛】
不要把视觉形成的部位弄成视网膜,在视网膜上仅仅形成了一个物像。

12.D
解析:D
【分析】
从重力的三要素、施力物体及与质量的关系等分析即可.
【详解】
A.地球上任何物体都由于地球的吸引而受到重力,所以重力的施力物体都是地球,故A 正确;
B.重力和方向总是竖直向下,指向地心的,故B正确;
C.物体的重力跟它的质量成正比,比值为9.8N/kg,故C正确;
D.g=9.8 N/kg,表示质量是1千克物体受到的重力是9.8牛,它们之间单位不同,不能画等号,故D错误;
符合题意,故选D .
13.D
解析:D
【分析】
此题主要考查的是细菌、真菌等微生物的内容,识图、分析解答。

【详解】
A .甲是蘑菇,属于真菌,用孢子繁殖后代,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生活,A 正确。

B .乙是酵母菌,酿酒、做面包离不开酵母菌,繁殖是出芽生殖,B 正确。

C .图丁是细菌,具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等结构,没有成形的细胞核;C 正确。

D .图中甲、乙、丙属于真核生物,丁是原核生物,D 错误。

故选:D 。

【点睛】
掌握细菌、真菌的主要特征。

14.D
解析:D
【详解】
A .光在不同物质中传播速度不同,光疏介质中(如空气)速度大,光密介质(如水)中速度小,故A 错误;
B .“水中月”是镜面反射形成的,根据平面镜成像规律可知“水中月”和天空中的月亮和我们的距离相同,故B 错误;
C .入射角指的是入射光线和法线的夹角,设入射角为α,由图可知
904050α=︒-︒=︒
反射角指的是反射光线和法线的夹角,设反射角为β,根据反射规律可知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即
50βα==︒
故C 错误;
D .清澈的池水看起来比实际的浅是由于光的折射造成的,人看到的是池底的像,比实际池底要高,故D 正确。

故选D 。

15.C
解析:C
【详解】
晴朗的天气,阳光通过枝叶的间隙,在树荫下的地面上洒下片片光斑,这些光斑是太阳通过枝叶的间隙在地面上形成的太阳的实像(不是影子),所以一定是圆的,是小孔成像的现象,故ABD 错误,C 正确。

故选C 。

16.A
解析:A
【详解】
甲瓶表面涂黑,而黑色能吸收所有色光,乙瓶不涂黑,光可以在瓶表面发生折射和反射,吸收的光少。

甲瓶比乙瓶吸收的光多温度升的高,瓶内气体受热膨胀,由于甲瓶温度比乙瓶升的高所以甲瓶中气体膨胀的大,所以红色水柱向A移动得多。

故选A。

17.D
解析:D
【详解】
目前人类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江河、湖泊水和浅层地下水,它们仅占全球淡水总量的0.3%。

故选D。

18.B
解析:B
【解析】
A. 选择大小相等的蜡烛A. B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故A错误;
B. 因蜡烛是点燃的,所以适合在较黑暗的环境下才可看清蜡烛的像,能保证实验效果。

故B正确;
C. 平面镜成的是虚像,因此,把光屏放在玻璃板后像所在位置,像不会成在光屏上,故C错误;
D. 平面镜所成的像始终与物体的大小相等,因此,将蜡烛A远离玻璃板,像大小不变,故D错误。

故选B.
点睛:(1)选择大小相等的蜡烛A、B便于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

(2)当实验环境光线较暗时,实验现象会更加明显。

(3)平面镜成的是虚像,不能用光屏来承接。

(4)平面镜所成的像始终与物体的大小相等。

19.B
解析:B
【分析】
远视眼的晶状体变薄,会聚能力减弱,像成在视网膜的后方;远视眼能看清远处的物体,不能看清近处的物体,要看清近处的物体需要戴凸透镜进行矫正。

近视眼的晶状体变厚,会聚能力增强,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近视眼能看清近处的物体,不能看清远处的物体,要看清远处的物体需要戴凹透镜进行矫正。

【详解】
根据鱼眼的晶状体几乎圆得可以“混珠”可知,鱼眼对光线的会聚能力增大,因此成像在视网膜前面;如果要使像成在视网膜上,那么像必须向后移动,即需要光线发散,应该用凹透镜矫正。

故选B。

20.B
解析:B
【解析】
【分析】
能发光的物体称为光源。

手机摄像头的镜头是凸透镜,其是利用物体在2倍焦距以外,像成在另一侧的1倍焦距和2倍焦距之间,成倒立缩小实像的原理制作的。

凸透镜成实像
时,物近像远像变大的特点。

【详解】
A、二维码本身不发光,不是光源,故A错误;
B、手机摄像头相当于凸透镜,其是利用物体在2倍焦距以外,像成在另一侧的1倍焦距和2倍焦距之间,成倒立缩小实像的原理制作的,故B正确;
C、如果要让像变小一些,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远像近像变小,应增大物距,应将二维码远离凸透镜,故C错误。

D、手机摄像头相当于凸透镜,影像传感器相当于光屏,影像传感器上成的是倒立缩小实像,故D错误。

故选:B。

二、填空题
21.果实种子
【分析】
当一朵花完成传粉与受精后,花瓣、雄蕊、柱头、花柱凋落,只有子房发育为果实,胚珠发育为种子。

受精完成后子房的发育情况如图:
【详解】
葵瓜子是由子房发育而成,属
解析:果实种子
【分析】
当一朵花完成传粉与受精后,花瓣、雄蕊、柱头、花柱凋落,只有子房发育为果实,胚珠发育为种子。

受精完成后子房的发育情况如图:
【详解】
葵瓜子是由子房发育而成,属于果实,葵瓜子壳是果皮,由子房壁发育而来。

南瓜子由胚珠发育而成,属于种子。

【点睛】
绿色开花植物体的六大器官的知识是考试的重点,要注意掌握和灵活答题。

22.折射小
【详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