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第一轮 双基演练选修专题复习4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四生物技术在其他方面的应用
1.下列关于影响植物组织培养的因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幼嫩组织较成熟组织易培养成功
B.给外植体消毒用70%的酒精
C.接种花药后一段时间内不需要光照,但幼小植株形成后需要光照
D.生长素与细胞分裂素含量之比较高时有利于芽的分化
解析:生长素与细胞分裂素含量之比较高时,有利于根的分化;较低时,有利于芽的分化;
二者相当时,促进愈伤组织的生长。

答案:D
2.下列有关mo/L的磷酸缓冲液,而不是用%的NaC溶液。

蛋白质通过凝胶时,相对分子质量较大的在凝胶外部移动,移动速度快。

在装填凝胶柱时,不得有气泡存在,气泡会搅乱洗脱液中蛋白质的洗脱次序,降低分离效果。

答案:C
4.将经处理破裂后的红细胞混合液以2 000 r/min的速度离心10 min后,离心管中的溶液分为4层,从上到下的顺序依次是
A.血红蛋白、甲苯层、脂类物质层、沉淀层
B.甲苯层、沉淀层、血红蛋白、脂类物质层
C.脂类物质层、血红蛋白、甲苯层、沉淀层
D.甲苯层、脂类物质层、血红蛋白、沉淀层
解析:混合液经离心后,按密度大小排列,在离心管中从上到下的顺序依次是:第1层为无色透明的甲苯层;第2层为白色薄层固体,是脂溶性物质沉淀层;第3层为红色透明液体,这是血红蛋白的水溶液;第4层为暗红色沉淀物,主要是红细胞破碎物沉淀。

答案:D
5.玫瑰精油被称为“液体黄金”,其提取方法
A.只能用水蒸气蒸馏法B.可用蒸馏法和压榨法
C.可用蒸馏法和萃取法D.可用压榨法和萃取法
解析:用玫瑰花提取精油,根据玫瑰花的干湿情况可采用不同的提取方法,鲜玫瑰花可采用水蒸气蒸馏法,干玫瑰花可使用有机溶剂萃取法,一般不采用压榨法。

答案:C
6.如图表示菊花的嫩枝和月季的花药和离体培养过程,请回答:
1对菊花来说,要选取生长旺盛的嫩枝来进行组织培养,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对月季来说,适宜花粉培养的时期是________期。

为确定花粉是否处于该时期,最常用的镜检方法是________。

2在培养嫩枝组织和花粉的培养基中都要加入一定的植物激素,常用的植物激素有________。

3两种植物组织培养都需要接种,在进行接种时应注意
①接种室要消毒②只要戴口罩,操作时便可说话③外植体可预先用体积分数为70%
的酒精浸泡,取出用无菌水冲洗后,再用%的氯化汞溶液消毒,并用无菌水冲洗干净④接种操作要在酒精灯火焰旁进行⑤接种完毕应立即盖好瓶盖
A.①②③④⑤B.①②③④
C.①③④⑤D.②③④⑤
4月季的花药培养与菊花的嫩枝组织培养不同,从植物产生的途径来说,花粉植株产生的途径除了图中所示外,还可以通过________阶段发育而来,这两种发育途径的差别主要取决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图中的B过程都需要________,因为愈伤组织形成幼小植物后,植物需要叶绿素进行光合作用。

解析:本题综合考查两种植物的组织培养技术。

菊花的组织培养,一般选择未开花植株的茎上部新萌生的侧枝,主要因为其分裂分化能力强;被子植物花粉发育过程要经历四分体时期、单核期和双核期等阶段。

其中单核期是绝大多数植物花药培养的适宜时期。

花药培养中常用的镜检方法为醋酸洋红法和焙花青铬矾法。

在组织培养中常要加入一些植物激素如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在培养的不同时期加入激素的比例不同,对于花药培养来说,还要加入赤霉素等激素。

组织培养中要求进行严格的无菌操作,因为一旦出现细菌或真菌污染,就会导致实验失败,其要求除题目中提到的①③④⑤项外,还有工作人员即使戴上口罩,也不许说话、咳嗽等。

花粉植株的产生也可以通过胚状体诱导而成。

叶绿素的合成需要光照条件,所以当幼小植物形成后,需要光照。

答案:1生长旺盛的嫩枝生理状况好,容易诱导脱分化和再分化单核醋酸洋红法2细胞分裂素和生长素3C4胚状体培养基中激素的种类及其浓度配比5光照
7.1970年,特明和巴尔的摩证实了RNA病毒能以RNA为模板合成DNA,并发现了催化此过程的酶。

图为形成cDNA的过程和PCR扩增过程示意图。

请据图回答:
1催化①过程的酶是________。

2③过程也称为DNA的变性,此过程在温度高达90℃~95℃时才能完成,说明DNA分子具有________性。

3由图中信息分析可知,催化②⑤过程的酶都是________,两者在作用特性上的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

4江苏有一道凉菜——白斩鸡,鸡肉嫩而不韧、味美鲜香。

其加工过程中添加了从木瓜中提取的酶制成的“嫩肉粉。

”下列有关嫩肉粉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嫩肉粉”可能是通过催化细胞间的纤维素水解而实现“嫩肉”的
B.与高温蒸煮相比,“嫩肉粉”是通过降低反应活化能而实现“嫩肉”的
C.“嫩肉粉”应在蒸煮鸡肉时加入,才能实现“嫩肉”
D.“嫩肉粉”是一种化工产品,不利于人体健康,实际应用中能少则少、能无则无
解析:由题图可知,RNA→DNA为逆转录过程,需要逆转录酶。

②⑤都是DNA复制过程,需要DNA聚合酶。

PCR扩增使用的某些酶具有耐高温的特性。

答案:1逆转录酶2稳定3DNA聚合酶催化⑤过程的酶耐高温4B
8.下面是某校某班同学在“生物技术实践”课中进行的实验,请回答:
1在20世纪50年代,酶已经大规模地应用于各个生产领域,到了70年代又发明了固定化酶与固定化细胞技术。

在实际生产中,固定化酶技术的优点是________。

与固定化酶技术相比,固定化细胞固定的是________。

在制备固定化酵母细胞的实验中,常用的包埋材料是________。

2某一同学运用PCR技术,准备对分离得到的大肠杆菌一个DNA分子进行体外扩增。

他往扩增仪中加入模板DNA、四种脱氧核苷酸,此外还应加入________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NA体外扩增过程包括了三个连续的步骤分别是变性、______和________。

3还有同学将大肠杆菌破碎并提取得到大肠杆菌蛋白质,一同学利用琼脂糖凝胶电泳技术将得到的蛋白质进行分离,在电泳过程中,影响蛋白质迁移速度的因素包括蛋白质分子的________、________以及分子的形状等。

而另一位同学则利用凝胶过滤法分离蛋白质下图,他在操作中加样的正确顺序是________。

待蛋白质接近色柱底端时,用试管连续收集流出液。

先收集到的蛋白质与后收集到的蛋白质的区别是________。

答案:1酶既能与反应物接触,又容易与产物分离,固定在载体上的酶能反复利用多酶系统一系列、多种酶海藻酸钠2DNA聚合酶引物复性延伸3带电性质分子大小④①②③先收集到的蛋白质分子量大、后收集到的分子量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