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患者实施康复护理路径的效果观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患者实施康复护理路径的效果观察
摘要】目的探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应用康复护理路径的护理效果观察。
方
法对100例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病人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 50例,对照组50例。
对实验组应用康复护理路径,对照组常规护理,分别观察两组的护理效果。
结果
观察组并发症的发生率为皮下积液发生6%、皮瓣坏死发生率4%、上肢水肿和切
口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结论实施康复临床路径护理,采取双管负压引流,适度包扎胸壁皮瓣护理,可以明显降低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关键词】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康复护理路径
乳腺癌是一种严重影响妇女身心健康甚至危及生命的疾病,近年来发病率逐
年升高并趋年轻化,成为导致妇女死亡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目前,治疗乳腺
癌最为有效的方法是乳腺癌改良根治术[1]。
但由于手术创面大及皮瓣张力大,术
后存在皮下积液、渗漏、皮瓣感染及坏死等问题影响伤口的愈合。
术后由于自我
形象改变,严重影响身心健康,导致明显的应激,生活质量明显下降。
我院 2008年6月~2010年12月分别对100例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实施康复护理路径,
现将实施情况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208年6月~2010年12月,我院施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手术100例,均为女性,随机分成两组,其中观察组50例,年龄27~76岁,平均50岁,对照组50
例年龄28~73岁,平均47岁。
两组患者年龄分布、手术方式、病理分类、分期
均无明显差异。
1.2 护理方法
1.2.1 制定康复临床路径护理计划根据乳腺癌临床路径标准制定乳腺癌改良
根治术患者康复护理路径计划,见表1.
1.2.2 实施方法对照组患者按乳腺癌常规进行诊疗护理,实验组患者有主管护
士按照康复临床护理路径护理计划具体实施相关护理措施,由护士长及时监督实
施情况,评价实施效果,保证路径的顺利进行。
表1 观察组患者康复临床路径护理计划
2 结果
2.1两组术后患者并发症的比较
观察组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的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组别例数皮下积液皮瓣坏死上肢水肿切口感染
(例) 构成比% (例) 构成比% (例) 构成比% (例) 构成比% 观察组 50 3 6 2 4 0 0 1 2
对照组 50 10 20 8 16 4 8 3 6
3 讨论
3.1 皮瓣观察
正常皮瓣的温度与健侧相同,颜色红润,无皮下积液,皮瓣与胸壁紧贴,说
明皮瓣区血液循环良好;皮瓣缺血时,皮瓣苍白,温度低于健侧;皮瓣下积液时,皮瓣颜色暗红,有浮动感;皮瓣坏死时,皮瓣发黑,皮瓣下有脓性分泌物。
3.2 引流护理
引流管拔管指征:引流量减少在 10ml/d 左右,颜色淡红色或微黄,皮瓣下无
积液。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胸壁皮瓣采用双管负压引流,这样引流充分,缩短了引
流管放置时间。
在护理时我们始终保持负压吸引盒内液体不超过1/2,及时更换
确保有效负压,在更换引流管时注意先用止血钳夹闭引流管,然后更换引流盒再
打开止血钳,避免负压突然消失,空气进入而引起皮瓣转位。
持续负压引流状态
和通畅是皮瓣或皮片成活的关键[3]。
而传统单管橡胶管重力引流缺乏一个自动持
续的负压吸引,单纯靠积血积液的重力作用引流,因为卧位因素积液必须达到一
定的量才有可能经引流管流向低位的引流袋,而此时皮瓣下或多或少均存在积液,所以引流时间长。
我们临床观察比对,观察组较对照组平均置管时间缩短2-3天。
3.3降低皮瓣坏死率加速了伤口愈合
与对照组皮瓣坏死率16%比较,观察组皮瓣坏死率仅为4%,双管负压引流加
适度胸壁包扎有效地防止了皮瓣下积液,使皮瓣得到良好的粘合,加速伤口愈合,有效降低了皮瓣的坏死,观察组中有2例于术后第4天发现皮瓣变黑,给予抗感染,伤口换药等处理,1例自行愈合,1例Ⅱ期植皮愈合。
对照组由于采用单管
引流加胸带加压包扎,一般术后5~6d才松解胸带换药,而此时发现皮瓣异常、
皮瓣坏死,采取补救措施难以挽救,往往靠Ⅱ期植皮弥补。
3.4上肢水肿与切口感染明显减少
表2显示观察组的上肢水肿发生率、切口感染率分别为0、2%,明显低于对
照组的8%和6%。
实施乳腺癌康复护理路径可以指导护士有计划、有目的的展开
护理活动,规范护士行为做好病情观察评价,预防或及时处理并发症的发生,缩
短患者住院时间。
3.5 实施康复护理路径有利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王佳.蒋晓莲.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病人的心理护理[J]. 护理研究,2007,21(1):18~19.
[2] 陈进宏.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主要并发症的防治体会[J] 现代医院,2008,8(11):38.
[3] 杨世伟,王光明.乳腺癌术后康复操的临床应用效果评价[J]. 中华护理杂志,2006,43(7):608-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