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少年儿童近视成因和防控探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020年4
月总第
64期
新时代少年儿童近视成因和防控探索
陈灵世 梁贝霓
摘要:近年来,少年儿童的近视问题已经成为学校实现美好教育面临的重要现实问题,近视的低龄化、高度化越来越突出。
为切实加强新时代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有效防控学生近视,贯彻落实习总书记关于学生近视问题的重要指示精神,笔者在学校少先队大队委中建立“关心我的眼睛”调查组,对全校学生的视力发展状况进行调查,了解影响学生视力的主要因素,积极对症下药,开展全方位视力保护和干预措施,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效。
关键词:近视防控;物理防近;减负;健康干预
近年来,少年儿童的近视问题已经成为学校实现美好教育面临的重要现实问题,近视的低龄化、高度化越来越突出。
笔者所在的学校是一所
百年老校,一直以“
快乐学习,健康成长”为办学目标,积极施行“
乐道”教育理念,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快乐、健康成长。
但在去年学生健康体检中,发现全校学生的近视率竟达45.4%。
为有效防控学生近视,贯彻落实习总书记关于学生
近视问题的重要指示精神,学校提出以“
保护视力”为切入点,在学校少先队大队委中建立“关心我的眼睛”调查组,对全校学生的视力发展状况进行调查,健全各项制度来保护学生视力,用心呵护孩子“心灵的窗户”,全方位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健康成长。
一、开展健康诊断,了解影响学生视力的主要因素(一)了解学生的基本视力状况学校根据“健康促进学校”方案,联系专业人员,对全体学生的视力情况进行一次摸底检测,发现学生近视情况十分严重。
从一年级到六年级,学生的近视率基本上呈逐步上升趋势,尤其是从小学高段开始,四年级54.2%和五年级66.3%的高近视率令人堪忧,
45.4%的全校学生近视率也让学校倍感压力。
(
二)影响视力下降的可能性因素分析经过问卷调查和个别访谈,我们发现,造成近视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因素。
1.孩子接触手机等电子产品的年龄越来越小。
在家时,许多家长自己忙的时候丢给孩子一部手机或一个平板让孩子玩去了事;在学校,有的教室的采光不良,教学时使用电子白板等多媒体设备不当,长时间使用影响了孩子的视力发展。
2.课业负担重。
现在孩子的课业负担普遍偏重,经常长时间对着书本、作业或电脑,加上孩子爱眼护眼意识不强,读写姿势不正确,握笔姿势不对等,使眼压增大,眼轴变长,很容易近视。
3.缺乏运动。
很多孩子或因忙课业、或因沉迷电子产品而疏于运动,懒得走出室外,严重缺乏运动,致使视觉空间十分狭小,眼睛得不到放松,损伤了视觉健康。
4.不合理饮食。
孩子挑食偏食严重,造成矿物质、维生素等营养摄入不足,影响到维持正常眼功能的营养素缺失,导致视力受损。
很多孩子喜欢甜食,多食甜食也助长了近视眼的发生发展。
其中,“课业负担重、眼睛长时间得不到休息”在近视成因中占比最高,达30.5%,按照
·
25·
影响因素从高到低排列,分别为课业负担重、眼睛长时间得不到休息、缺少体育运动或户外运动、电子产品影响、学习姿势不正确、其他原因。
二、积极对症下药,开展全方位视力保护和干预
在全面分析造成学生近视原因的基础上,学校积极行动,通过建立健全系列微制度及措施,全方位跟进视力保护行动。
并以此确定开展“保护视力·预防近视”的健康促进创建思路。
(一)严格落实减负防近工作制度1.建立“弹性作业”微制度,让眼睛不被作业所累。
弹性作业规定,在严格落实《中小学生减负措施》的基础上,实行学生家庭作业“分层布置”,即老师根据学生表现,把学生分成三类:第一类是学习扎实,学有余力的;第二类是基础较好,表现一般的;第三类是兴趣不高,学有困难的。
三类学生分层布置基础性、拓展性和挑战性作业,让学生都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
继续实行星期三“无作业日”,每周三各学科老师都不布置书面家庭作业,既保证学生课余休息时间,又给学生留足更多自主支配时间。
为保证弹性作业落实到位,又推出“学生每天作业量调查表”,让家长在智慧校园平台上“晒”自己孩子当天书面作业时间,供学校监督,供任课老师衡量并调整作业布置的方式、时间,甚至调整老师的课堂结构以及各项教育教学行为。
2.制定“课间远望”微制度,让眼睛得到休养生息。
运动或远望时,眼睛的血液循环会加强,眼神经机能会提高,能有效消除眼睛的疲劳感。
学校规定:课任教师要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做到及时下课,不拖堂。
下课铃声设置提示语,提示老师及时下课,提醒学生每个课间都要走出教室适当活动,远望30秒以上放松眼睛,保护视力。
没走出教室的,班级防近委员再次提醒、监督,并如实登记每天的检查提醒情况,每周五上交卫生保健室,由卫生保健老师总结反馈一周防近情况,敦促学生养成爱眼好习惯。
3.制定“书包减负”微制度,让上学变得轻松快乐。
当前,学生上放学背的书包都十分沉重,弱小的身板和正在发育的身体实在经不起过重书包的折磨。
学校借鉴杭州大关小学“三斤半”书包做法,富有成效。
学校规定,学生书包内的书本、作业本、学习用具总重量要控制在“三斤半”左右。
要求每个学生都要学会整理自己的学习用品及书包,养成动手整理的能力和习惯。
每天上放学只带上必需的书本和学习用具,其他的就有序整理在课桌抽屉里,让书包轻轻,脚步轻盈。
学校文明岗每天在校门口抽查,如果发现书包超重,学生所在班级会被扣分处理。
书包减负了,孩子们的身体就会挺直,笑容就会绽放,眼睛也会更明亮。
而书包减负问题的解决也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系统工程,对于促进课业负担的减轻,以及整理能力的培养都是很有帮助的。
(二)做好系列物理防近工作保障1.及时调整课桌椅高度,定点摆放。
为保障学生的课桌椅坐起来不影响身体健康,要求桌椅能做到因人而异。
每年开学初,总务处都及时调整课桌椅高度,做到基本满足个子最矮学生或特别高学生的需求,避免因课桌椅的高度不适致学生坐姿扭曲,影响视力。
课桌椅定点摆放,按照《中小学校教学卫生环境、生活设施卫生要求》,教室内贴有坐标点,由班级防近委员每天课间检查、调整。
防近委员还要定时负责组织完成组际轮换一次座位。
2.教室灯光亮度符合卫生标准。
因学校校园狭窄,有些教室的采光不够好,为此教室灯光亮度就比较重要,需要及时调整好。
学校根据《浙江省健康促进学校考核标准》中教学卫生环境的具体标准要求,做到左侧采光,教室、黑板平均照度符合要求,照明灯管排列采用其长轴垂直于黑板面布置,灯具距桌面的悬挂高度合乎标准。
3.规范电子设备使用。
学校规定在使用电子白板时应避免阳光直接在白板上产生反光,但也不能把教室窗帘拉得严严实实;要求投影用在该用的时候(比如导入环节、重难点突破、成果展示等),每堂课使用时间要有所控制,一般不超过15分钟;如发现投影模糊要及时报修,灯太亮或太暗时,应及时调节亮度,下课时及时关闭投影机;使用多媒体时要调整好字体大小、颜色和光线强度,做到字体、背景简明清晰,对比
·35·
度明显。
教师布置学生作业时尽量减少或不布置使用电子设备完成的作业。
(三)全力推行主动防近工作措施1.加强防近知识学习,提升爱眼护眼意识。
因学生爱眼护眼意识普遍薄弱,甚至错误地认为近视了没什么了不起,配个眼镜就行,看上去似乎知识还更渊博。
因此,学校大力加强眼保健知识学习,开展系列“爱眼”主题教育活动,经常邀请专业人士、机构协同参与,深入开展防近知识教育与宣传,提升爱眼护眼意识,培养卫生用眼的习惯以及健康饮食、均衡营养等意识,促进学生主动防近,可以较好地控制近视的新发病率。
2.每班设立防近委员,专人落实防近措施。
防近委员主要负责:定时组织完成组际轮换一次座位,每个课间检查、调整同学桌位;提醒同学及时认真做好每一次眼保健操(特别提醒手指上有细菌,不要触碰到眼球);记录上课教师有否随时提醒、纠正学生坐姿(头正、肩平、身直、足安)和“三个一”读书写字姿势,教师板书是否做到字体清晰、字迹规范;提醒并记录同学课间有无30秒以上的远望时间,督促同学逐渐养成自觉行为。
3.提倡室外晨读,让眼睛尽享自然晨光。
室外晨读,光线自然柔和,学生的用眼不会受采光及灯光等干扰,对保护视力有益。
晨读时,走廊上、盆景广场内和操场上,学生三五成群,或组内共读,或全班齐诵,诵读经典,学校广播室播放一些轻音乐,让学生在美妙音乐和琅琅书声中,开启一天美好的校园生活。
4.推行“理视健眼操”,让眼晴健康“动起来”。
学校引进“理视健眼操”,每天两次眼操(上午做原眼操,下午做“理视健眼操"),眼操前广播播放温馨提示,提醒学生要做好准备,认真做眼操;任课老师、防近委员认真管理、随时矫正同学坐姿和眼操动作,提高质量。
每学期组织眼操比赛,促使每班都落实好眼保健操制度。
5.加强阳光体育锻炼,提升孩子健康水平。
为确保全校师生每天锻炼一小时,学校认真制定并实施《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方案》,合理划定各年级运动场地。
在每天大课间40分钟里,孩子们在操场上、盆景广场上,甚至校门口做体广播操、跑操、柔韧操、十字跳、跳绳等,雨天在教室里做室内操。
加上课外体育社团活动等,充足的户外运动,对预防近视效果显著,同时也促使孩子形成健身意识和体育技能,努力提升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
6.走进眼科医院,开展“爱眼”主题社会实践活动。
利用节假日积极开展学生“爱眼”主题社会实践,整合眼科医院在预防、控制和矫治近视等方面的优势,开展“我是眼科小医生”实践活动,通过小医生职业体验培养学生责任感、帮助学生了解眼睛知识,关注自身眼睛状况,提高近视防控意识,从而推动学校进一步普及近视防治知识,养成良好的用眼卫生习惯。
(四)积极开展健康干预,联动预防近视
为严格控制近视的新发病率,学校携手社区、家长和眼科医院,从新生入学开始,积极实施相应的干预措施。
1.通过防近教育与宣传,让家长了解科学用眼护眼知识,明白引发孩子近视的可能性因素,尽可能给孩子提供良好的居家视觉环境,带动和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用眼习惯。
不在走路、吃饭、卧床、光线暗弱或阳光直射等情况下看书或使用电子产品;随时提醒和监督孩子的读写姿势,连续读写时间不宜超过40分钟。
2.积极引导孩子进行户外活动或体育锻炼,确保每天接触户外自然光的时间不少于60分钟。
已患近视的孩子还需增加户外活动时间,延缓近视发展。
鼓励孩子参加体育锻炼,认真完成寒暑假体育作业,养成自觉运动的好习惯。
3.控制电子产品使用。
家长与孩子一起时尽量减少使用电子产品,严格控制孩子非学习目的的电子产品使用时间,使用电子产品学习30-40分钟后,应休息远望放松10分钟。
年龄越小,连续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应越短。
4.减轻课外学习负担,保障充足睡眠和营养。
家长要积极落实减负要求,不跟风报培训班,杜绝学校减负、家庭增负的不良局面。
要保障孩子充足的休息时间,确保小学生每天睡眠10个小时。
让孩子多吃鱼类、水果、绿色蔬菜,少吃糖和高糖饮食,确保眼营养素的充足,有益视力健康。
5.早发现早干预。
要随时关注孩子视力异
·45·
常迹象,不随意给孩子配戴眼睛。
对于入学时视力就不理想的,要详细了解情况,积极就医或矫正。
针对新生弱视增多的情况,家长要及早带孩子就医,尽量不耽误弱视的最佳治疗期,尽早摘掉已戴的眼镜。
6.因地制宜设立近视防控点,及时跟进视力干预。
充分发挥社区眼科医院专业优势,形成学校与医疗机构共同开展学生近视综合防控工作的良好局面。
医院提供电脑验光仪等医疗设备及派驻专业验光师,学校划出场地设立近视防控点,每学期开展两次近视防控检查,具体落实近视综合防控工作。
学校卫生室逐人建档,对近视眼病患者发给家长报告书,通知家长配合治疗。
对于轻度、中度、重度近视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方法进行矫治,密切关注4.9和5.0这些临界视力的学生,重点矫治轻度近视,力争轻度近视早康复,中度近视要好转,重度近视不发展。
根据防近的进展情况确定不同的防治重点,用不同的方法抓不同的群体,严格控制近视发病率的上升。
三、取得的阶段性成效
在健康促进学校创建活动中[2],学校以“保护视力·预防近视”为切入点带动全面工作的展开,尽可能对影响视力的原因和环节进行全面管理、干预,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具体见表一。
表一 横湖小学2019年10月学生视力检测结果
年级一年级二年级三年级四年级五年级六年级视力异常5288121150176216视力正常28324620717311685体检人数341334328323292301近视率15.2%26.3%36.9%46.4%60.3%71.8%
备注:视力4.9及以上为视力正常,4.9以下为视力异常从学校第二次视力普查的数据中我们可以发现,经过半年的努力,全校学生的近视新发病率已经得到有效放缓,全校近视率比一年前下降了一个百分点以上。
呵护孩子“心灵的窗户”需要我们一起用心!只有家庭、学校以及社会共同携手,相互联动,才能更好地保护孩子的视力,进而全方位地促进孩子健康成长。
学校师生、家长、社区等共同参与开展的“爱眼、护眼”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活动的实施,切实增加了师生的有氧运动时间,改善了师生的生活方式,增强了师生的健康意识,提升了师生的生命质量。
参考文献:
[1]教育部等八部门.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S].2018.
[2]中国健康教育中心.学校健康促进实践案例精选[C].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
(作者陈灵世系浙江省温岭市横湖小学德育副校长;梁贝霓系浙江省温岭市横湖小学少先队大队委员。
)
(责任编辑:周国华)
·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