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EPrime做心理学实验设计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DMDX则是自由软件,在网上可自由下载,在技术支持上就显得
不如E-Prime 。
二、E-Prime与其他实验生成系统的比较。
3. E-Prime作为心理实验生成系统的优势。
E-Prime采用面向对象的设计方式,操作方便、简单 易学。
E-Prime计时精度高,记录指标丰富。 E-Prime扩充性、兼容性好。 E-Prime在技术支持方便。
四、如何用E-Prime软件做心理学的实验设计?
1. E-Prime 软件介绍。
E-Prime:
设计:Psychology Software Tools,Inc. Learning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Center, University of Pittsburgh
网址: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E-Prime软件介绍:
程序目录清单及功能 程序界面 E-Object(对象、控件)及其功能
程序界面:
Generate:编译。生成脚本文件,以便 脱离设计环境,可以单独运行。
Single User System :$695.00
Network License :$796( per concurrent seat)
E-Prime实验设计理念:
E-Prime实验设计的过程,就是把整个实验分解
成一系列对象组成,通过设置对象的相关属性来 控制实验,达到了完成实验的目的。
正是由于复杂的实验控制或实验过程可以通过对
象的属性来设置,避免了复杂的程序编写过程, 从而使E-Prime实验设计变得简单,易学。
举“注意线索技术范式实验”来说明
ERP技术:如德国BP脑电产品;美国EGI脑电产品 fMRI磁刺激系统:如美国的SAMRTEC公司的SA-90fMRI视觉
/听觉刺激系统 眼动技术:如加拿大EyeLink产品;德国SMI的的Iview X
Hi2Speed 高速眼动仪;瑞典的Tobii眼动仪等。
——最主要的是,E-Prime作为全球通用的标准化的心理实验生 成系统,用其作实验程序所生成的论文,审稿人对实验技术本身 和实验呈现与记录的精确性不会有任何的质疑。
三、E-Prime软件在教学科研中的应用。
1. E-Prime 在本科教学中的应用。
演示实验方面: 颜色混合实验演示;似动现象实验演示;速
度知觉实验演示;瞬时记忆广度实验实验;记忆实验演示等。
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方面:如听觉选择反应时实验;内隐记忆实
验;Stroop效应实验等。
科研课题研究实验方面 毕业论文实验方面
一、心理实验的计算机化与实验生成系统的标准化。
3. 心理实验生成系统的标准化。
心理实验的计算机化在早期大多都是用计算机的各种高级编 程语言,如C语言、Pasical语言、VisualBasic、Delphi等高级 程序设计语言或汇编语言进行心理实验程序的编制,达到对刺激 的呈现和数据的收集。可是,利用这些为数众多、各自为政的计 算机编程软件进行心理实验程序设计存在着不可避免的、难于克 服的缺陷和致命弱点。
非熟练编程者对刺激呈现的精确控制和数据记录等方面随机误差大; 同时,不同软件编制人员编制的实验之间也难以比较;
编程人员大多为非心理学专业知识背景,难于真正理解实验者的意图, 同时由于技术上存在难于解决的问题而将实验程序的编制将就于编程 人员,导致实际的程序与理想的程序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因此,心理实验程序的设计呼唤着统一的、全球通用的心理 实验程序设计的专门软件,即标准的心理实验生成系统的诞生。
● E-Prime采用面向对象 (“对象”即为我们实验的 组成部分)的设计方式,并 通过对对象属性的设置达 到对实验的控制。实验的 设计所见即所得,操作相 当方便、简单易学。
二、E-Prime与其他实验生成系统的比较。
2. 其他常用于心理实验设计的实验生成系统与E-Prime的比较。 1) 实验设计的理念上。
● 心理学实验研究和实验教学随着计算机技术和认知科学的发展已经差
不多全部计算机化。从20 世纪90 年代开始,心理学实验研究和教学的 仪器出现了计算机化的趋势,即编制实验教学软件并辅以专用的接口和 外设,以便在计算机上进行实验研究和教学。在心理学研究方面也使用 计算机编程语言编制心理学实验程序,进行刺激精确呈现与严格控制, 进行数据的快捷方便的收集和标准化处理。
在行为层面上,将计算机与实验仪器进行联机来控制实验和收 集数据,如眼动仪主要是通过计算机呈现设计好的刺激与眼动 仪的头盔进行联机来获取被试的各种眼动轨迹的数据。
在认知神经科学研究领域中,如目前常用的fMRI、ERP、rTMS 等前沿研究技术与其所用的仪器设备也不能不用计算机来精确 呈现刺激和采集数据。
该系统包括如下特征:图形化界面编程环境,对实验功能的实 现可以通过所见即所得的选择、拖放和设定产生,使编程简单化; 面向对象的简单易懂的Script 语言,类似于VisualBasic ,提供 了许多针对行为研究的增强命令,为编程提供了灵活性,可以帮助 实现更加灵活全面的实验范式,并提供了E - Prime 的扩展空间; 扩展的数据分析和导出系统;数据检验核对功能;实验生成向导。
Run:运行。在设计环境下运行所设 计好的程序或运行生成的脚本文件。
E-Object(对象、控件)及其功能
显示单幅图片
存放实验过程和实验 材料及材料属性
写入控制实验程 序代码
实验流程:实验随 时间运行的流程线
标签(路牌):指引 程序运行的方向
可以同时呈现文本、 图片和声音三种格式 的控件
E-Object(对象、控件)及其功能
显示文本材料
调用一段子程序,尤其 是一系列实验都用得到 的同一过程。
反应反馈 播放语音
延长前一对象的 呈现过程。
The Wait object may also be used to collect a response without requiring the overhead of an object presenting a stimulus(e.g.,TextDisplay,SoundOut,et c.).
一、心理实验的计算机化与实验生成系统的标准化。
4.标准化心理实验生成系统——E-Prime
E-Prime,是由美国PST ( Psychology Software Tools, Inc.) 公司开发,是实现行为研究计算机化的一个跨平台系统,是一款全 球通用的心理实验程序设计的标准化软件。它与所有的可视化编 程语言系统相似,使用类似于Visual Basic 的E - Basic 语言, 是一个涵盖从实验生成到毫秒精度数据收集与初步分析的图形界 面应用软件套装。
一、心理实验的计算机化与实验生成系统的标准化。
3. 心理实验生成系统的标准化。
在WINDOWS下,多数是非系统级编程,时间精度不够,误差较大;也存在 WINDOWS下操作系统下由多任务系统引起的对数据呈现和记录方面的 随机误差;
采用各种各样的编程语言,如C ,Delphi ,更多是采用Visual Basic , 对时间精度和误差的处理存在许多缺陷;同时,不同语言编制的实验 程序在刺激呈现和数据记录方面无法比较或求得一致。
一、心理实验的计算机化与实验生成系统的标准化。
2. 计算机技术在心理学教学与科研中的作用。
在认知层面上,主要是通过计算机来对心理学实验材料的编辑 与制作、实验参数控制、实验过程与实验设计控制、被试信息 与实验数据的采集与初步处理等的全过程进行控制,既使心理 学实验达到标准化,同时也尽可能避免各种可能影响实验结果 的额外因素对实验结果造成不利的影响。
一、心理实验的计算机化与实验生成系统的标准化。
1. 心理实验计算机化趋势的发展。
● 1879年,德国心理学家冯特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标志
着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心理学也从思辨和经验科学转变成实验 科学。也就是说,实验室的科学的实验研究使心理学成为了独立于哲学 之外的科学。不仅如此,心理学辉煌发展的今天,心理学研究中的实验 法仍是推动心理学飞速发展的最重要最有效的一个方法和手段。20世纪 50~60年代,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认知心理学的兴起使心理学实验研究 的技术思路产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传统的反应时测量技术与计算机技术 结合使反应时测量技术成为信息加工心理学研究的主要手段之一。
● DMDX、SuperLab等软件则是通过调用承载着各种信息(包括各 种刺激及刺激的相关属性)的控制文件来达到呈现刺激和控制 实验。如DMDX是通过调用RTF格式的文件来运行实验。
二、E-Prime与其他实验生成系统的比较。
2. 其他常用于心理实验设计的实验生成系统与E-Prime的比较。 1) 实验设计的理念上。
● E-Prime采用结构化的方式设计实验。 E-Prime用SessionProc 对象把实验运行的前后顺序连接起来,实验程序结构流程图一 目了然,先呈现什么后呈现甚么,实验有那些组成成分,有哪 些程序模块(如练习模块、实验模块、分实验模块等)也一目了 然。 DMDX、SuperLab等软件则不是采用结构化的设计方式而采用调 用文件的形式,实验者看不见实验流程及细节,不易把握对实 验的控制与理解。
练习阶段的“学习模块” 练习阶段的“测试模块”
练习阶段的“再认模块”
接下来未能呈现的实验过程则是 实验阶段的“学习模块”、 “测试模块”和“再认模块”
二、E-Prime与其他实验生成系统的比较。
2. 其他常用于心理实验设计的实验生成系统与E-Prime的比较。 2) 时间精度上。
● E-Prime对刺激的呈现时间与屏幕的刷新时间同步,能精确控 制刺激的呈现时间。同时, E-Prime为刺激呈现和反应数据提 供了OnsetTime、OffsetTime、OnsetDelay、等诸多指标来考验 所记录数据的精确性。还可通过PreRelease功能进一步控制刺 激呈现的精确时间。
——在本科教学中普及E-Prime知识与技能的教育,不仅可以帮 助他们顺利完成课程教学实验、课题科研实验和毕业实验,更为 最重要的是,为其在未来的研究生教育中培养了扎实的实验技能 与本领。
三、E-Prime软件在教学科研中的应用。
2. E-Prime 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博硕士研究生教育方面:科研课题实验、毕业实验。 教师的科研课题研究实验方面。 各种实验研究技术中刺激呈现与记录的指定配套软件:
DMDX、SuperLab等软件则提供RT和对错信息,无法对可疑数据 进行查验;同时他们在处理多重任务时,也没有提供诸如EPrime 软件中的那些指标或可行的方法来改善响应的延迟问题。
二、E-Prime与其他实验生成系统的比较。
2. 其他常用于心理实验设计的实验生成系统与E-Prime的比较。 3) 扩展性与兼容性方面。
● E-Prime的扩充性和兼容性良好,它能提供键盘的、语音的、 脚踏板的、串口的、并口的和专用接口等诸多的反应方式,能 与当今心理学界研究的前沿研究技术如脑电技术、fMRI技术对 接,为这些研究技术呈现刺激记录数据。同时 E-Prime提供了 数据的预处理功能,能对实验记录的原始数据进行预处理,然 后可直接导入到Excel或SPSS等统计软件进行进一步的统计。
DMDX和旧版的SuperLab等软件则提供可扩展的模块,不能与脑 电技术、fMRI技术和眼动技术进行对接,也没有数据导出接口。
二、E-Prime与其他实验生成系统的比较。
2. 其他常用于心理实验设计的实验生成系统与E-Prime的比较。 4) 技术支持方面。
● E-Prime是由美国PST公司(心理学软件工具公司)生产的商业化 软件,有良好的技术服务及相关的升级服务。
二、E-Prime与其他实验生成系统的比较。
1. 其他常用于心理实验设计的实验生成系统。
● DMDX ● SuperLab ● Presentation ● Stim ● Inquist
二、E-Prime与其他实验生成系统的比较。
2. 其他常用于心理实验设计的实验生成系统与E-Prime的比较。 1) 实验设计的理念上。
不如E-Prime 。
二、E-Prime与其他实验生成系统的比较。
3. E-Prime作为心理实验生成系统的优势。
E-Prime采用面向对象的设计方式,操作方便、简单 易学。
E-Prime计时精度高,记录指标丰富。 E-Prime扩充性、兼容性好。 E-Prime在技术支持方便。
四、如何用E-Prime软件做心理学的实验设计?
1. E-Prime 软件介绍。
E-Prime:
设计:Psychology Software Tools,Inc. Learning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Center, University of Pittsburgh
网址: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E-Prime软件介绍:
程序目录清单及功能 程序界面 E-Object(对象、控件)及其功能
程序界面:
Generate:编译。生成脚本文件,以便 脱离设计环境,可以单独运行。
Single User System :$695.00
Network License :$796( per concurrent seat)
E-Prime实验设计理念:
E-Prime实验设计的过程,就是把整个实验分解
成一系列对象组成,通过设置对象的相关属性来 控制实验,达到了完成实验的目的。
正是由于复杂的实验控制或实验过程可以通过对
象的属性来设置,避免了复杂的程序编写过程, 从而使E-Prime实验设计变得简单,易学。
举“注意线索技术范式实验”来说明
ERP技术:如德国BP脑电产品;美国EGI脑电产品 fMRI磁刺激系统:如美国的SAMRTEC公司的SA-90fMRI视觉
/听觉刺激系统 眼动技术:如加拿大EyeLink产品;德国SMI的的Iview X
Hi2Speed 高速眼动仪;瑞典的Tobii眼动仪等。
——最主要的是,E-Prime作为全球通用的标准化的心理实验生 成系统,用其作实验程序所生成的论文,审稿人对实验技术本身 和实验呈现与记录的精确性不会有任何的质疑。
三、E-Prime软件在教学科研中的应用。
1. E-Prime 在本科教学中的应用。
演示实验方面: 颜色混合实验演示;似动现象实验演示;速
度知觉实验演示;瞬时记忆广度实验实验;记忆实验演示等。
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方面:如听觉选择反应时实验;内隐记忆实
验;Stroop效应实验等。
科研课题研究实验方面 毕业论文实验方面
一、心理实验的计算机化与实验生成系统的标准化。
3. 心理实验生成系统的标准化。
心理实验的计算机化在早期大多都是用计算机的各种高级编 程语言,如C语言、Pasical语言、VisualBasic、Delphi等高级 程序设计语言或汇编语言进行心理实验程序的编制,达到对刺激 的呈现和数据的收集。可是,利用这些为数众多、各自为政的计 算机编程软件进行心理实验程序设计存在着不可避免的、难于克 服的缺陷和致命弱点。
非熟练编程者对刺激呈现的精确控制和数据记录等方面随机误差大; 同时,不同软件编制人员编制的实验之间也难以比较;
编程人员大多为非心理学专业知识背景,难于真正理解实验者的意图, 同时由于技术上存在难于解决的问题而将实验程序的编制将就于编程 人员,导致实际的程序与理想的程序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因此,心理实验程序的设计呼唤着统一的、全球通用的心理 实验程序设计的专门软件,即标准的心理实验生成系统的诞生。
● E-Prime采用面向对象 (“对象”即为我们实验的 组成部分)的设计方式,并 通过对对象属性的设置达 到对实验的控制。实验的 设计所见即所得,操作相 当方便、简单易学。
二、E-Prime与其他实验生成系统的比较。
2. 其他常用于心理实验设计的实验生成系统与E-Prime的比较。 1) 实验设计的理念上。
● 心理学实验研究和实验教学随着计算机技术和认知科学的发展已经差
不多全部计算机化。从20 世纪90 年代开始,心理学实验研究和教学的 仪器出现了计算机化的趋势,即编制实验教学软件并辅以专用的接口和 外设,以便在计算机上进行实验研究和教学。在心理学研究方面也使用 计算机编程语言编制心理学实验程序,进行刺激精确呈现与严格控制, 进行数据的快捷方便的收集和标准化处理。
在行为层面上,将计算机与实验仪器进行联机来控制实验和收 集数据,如眼动仪主要是通过计算机呈现设计好的刺激与眼动 仪的头盔进行联机来获取被试的各种眼动轨迹的数据。
在认知神经科学研究领域中,如目前常用的fMRI、ERP、rTMS 等前沿研究技术与其所用的仪器设备也不能不用计算机来精确 呈现刺激和采集数据。
该系统包括如下特征:图形化界面编程环境,对实验功能的实 现可以通过所见即所得的选择、拖放和设定产生,使编程简单化; 面向对象的简单易懂的Script 语言,类似于VisualBasic ,提供 了许多针对行为研究的增强命令,为编程提供了灵活性,可以帮助 实现更加灵活全面的实验范式,并提供了E - Prime 的扩展空间; 扩展的数据分析和导出系统;数据检验核对功能;实验生成向导。
Run:运行。在设计环境下运行所设 计好的程序或运行生成的脚本文件。
E-Object(对象、控件)及其功能
显示单幅图片
存放实验过程和实验 材料及材料属性
写入控制实验程 序代码
实验流程:实验随 时间运行的流程线
标签(路牌):指引 程序运行的方向
可以同时呈现文本、 图片和声音三种格式 的控件
E-Object(对象、控件)及其功能
显示文本材料
调用一段子程序,尤其 是一系列实验都用得到 的同一过程。
反应反馈 播放语音
延长前一对象的 呈现过程。
The Wait object may also be used to collect a response without requiring the overhead of an object presenting a stimulus(e.g.,TextDisplay,SoundOut,et c.).
一、心理实验的计算机化与实验生成系统的标准化。
4.标准化心理实验生成系统——E-Prime
E-Prime,是由美国PST ( Psychology Software Tools, Inc.) 公司开发,是实现行为研究计算机化的一个跨平台系统,是一款全 球通用的心理实验程序设计的标准化软件。它与所有的可视化编 程语言系统相似,使用类似于Visual Basic 的E - Basic 语言, 是一个涵盖从实验生成到毫秒精度数据收集与初步分析的图形界 面应用软件套装。
一、心理实验的计算机化与实验生成系统的标准化。
3. 心理实验生成系统的标准化。
在WINDOWS下,多数是非系统级编程,时间精度不够,误差较大;也存在 WINDOWS下操作系统下由多任务系统引起的对数据呈现和记录方面的 随机误差;
采用各种各样的编程语言,如C ,Delphi ,更多是采用Visual Basic , 对时间精度和误差的处理存在许多缺陷;同时,不同语言编制的实验 程序在刺激呈现和数据记录方面无法比较或求得一致。
一、心理实验的计算机化与实验生成系统的标准化。
2. 计算机技术在心理学教学与科研中的作用。
在认知层面上,主要是通过计算机来对心理学实验材料的编辑 与制作、实验参数控制、实验过程与实验设计控制、被试信息 与实验数据的采集与初步处理等的全过程进行控制,既使心理 学实验达到标准化,同时也尽可能避免各种可能影响实验结果 的额外因素对实验结果造成不利的影响。
一、心理实验的计算机化与实验生成系统的标准化。
1. 心理实验计算机化趋势的发展。
● 1879年,德国心理学家冯特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标志
着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心理学也从思辨和经验科学转变成实验 科学。也就是说,实验室的科学的实验研究使心理学成为了独立于哲学 之外的科学。不仅如此,心理学辉煌发展的今天,心理学研究中的实验 法仍是推动心理学飞速发展的最重要最有效的一个方法和手段。20世纪 50~60年代,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认知心理学的兴起使心理学实验研究 的技术思路产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传统的反应时测量技术与计算机技术 结合使反应时测量技术成为信息加工心理学研究的主要手段之一。
● DMDX、SuperLab等软件则是通过调用承载着各种信息(包括各 种刺激及刺激的相关属性)的控制文件来达到呈现刺激和控制 实验。如DMDX是通过调用RTF格式的文件来运行实验。
二、E-Prime与其他实验生成系统的比较。
2. 其他常用于心理实验设计的实验生成系统与E-Prime的比较。 1) 实验设计的理念上。
● E-Prime采用结构化的方式设计实验。 E-Prime用SessionProc 对象把实验运行的前后顺序连接起来,实验程序结构流程图一 目了然,先呈现什么后呈现甚么,实验有那些组成成分,有哪 些程序模块(如练习模块、实验模块、分实验模块等)也一目了 然。 DMDX、SuperLab等软件则不是采用结构化的设计方式而采用调 用文件的形式,实验者看不见实验流程及细节,不易把握对实 验的控制与理解。
练习阶段的“学习模块” 练习阶段的“测试模块”
练习阶段的“再认模块”
接下来未能呈现的实验过程则是 实验阶段的“学习模块”、 “测试模块”和“再认模块”
二、E-Prime与其他实验生成系统的比较。
2. 其他常用于心理实验设计的实验生成系统与E-Prime的比较。 2) 时间精度上。
● E-Prime对刺激的呈现时间与屏幕的刷新时间同步,能精确控 制刺激的呈现时间。同时, E-Prime为刺激呈现和反应数据提 供了OnsetTime、OffsetTime、OnsetDelay、等诸多指标来考验 所记录数据的精确性。还可通过PreRelease功能进一步控制刺 激呈现的精确时间。
——在本科教学中普及E-Prime知识与技能的教育,不仅可以帮 助他们顺利完成课程教学实验、课题科研实验和毕业实验,更为 最重要的是,为其在未来的研究生教育中培养了扎实的实验技能 与本领。
三、E-Prime软件在教学科研中的应用。
2. E-Prime 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博硕士研究生教育方面:科研课题实验、毕业实验。 教师的科研课题研究实验方面。 各种实验研究技术中刺激呈现与记录的指定配套软件:
DMDX、SuperLab等软件则提供RT和对错信息,无法对可疑数据 进行查验;同时他们在处理多重任务时,也没有提供诸如EPrime 软件中的那些指标或可行的方法来改善响应的延迟问题。
二、E-Prime与其他实验生成系统的比较。
2. 其他常用于心理实验设计的实验生成系统与E-Prime的比较。 3) 扩展性与兼容性方面。
● E-Prime的扩充性和兼容性良好,它能提供键盘的、语音的、 脚踏板的、串口的、并口的和专用接口等诸多的反应方式,能 与当今心理学界研究的前沿研究技术如脑电技术、fMRI技术对 接,为这些研究技术呈现刺激记录数据。同时 E-Prime提供了 数据的预处理功能,能对实验记录的原始数据进行预处理,然 后可直接导入到Excel或SPSS等统计软件进行进一步的统计。
DMDX和旧版的SuperLab等软件则提供可扩展的模块,不能与脑 电技术、fMRI技术和眼动技术进行对接,也没有数据导出接口。
二、E-Prime与其他实验生成系统的比较。
2. 其他常用于心理实验设计的实验生成系统与E-Prime的比较。 4) 技术支持方面。
● E-Prime是由美国PST公司(心理学软件工具公司)生产的商业化 软件,有良好的技术服务及相关的升级服务。
二、E-Prime与其他实验生成系统的比较。
1. 其他常用于心理实验设计的实验生成系统。
● DMDX ● SuperLab ● Presentation ● Stim ● Inquist
二、E-Prime与其他实验生成系统的比较。
2. 其他常用于心理实验设计的实验生成系统与E-Prime的比较。 1) 实验设计的理念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