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小学英语课常见的低效现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小学英语课常见的低效现象
太白县咀头小学杨侠
作为一名小学英语教师,我深切地感受到很多老师在教学实践中越来越关注细节,力求课堂教学达到完美。
但有时我们设计的细节却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存在细节不够细化的问题,出现了低效现象。
因此,我认为必须在细节的再细化上进行思考和改进,必须认真反思英语课堂存在的问题,避免出现低效现象。
一、华而不实的游戏与活动
案例:在颜色单词教学中,科任教师利用卡片教完了颜色单词之后,就利用大量的时间让学生给一些图片着色,后半节课几乎成了美术课,整堂课热闹非凡,学生参与积极,兴趣高涨。
分析:英语与其他学科整合是个很好的切入点,但要把握课堂重点,达到有效教学的目的。
看似学科整合,利用游戏活动提高学生参与率,但课下问学生“你这节课有什么收获?”只是得到了“没什么,很好玩”的答案,这样的活动有效吗?国内学者鲁子问博士认为小学英语游戏教学必须遵循的基本规范是,通过游戏进行英语知识的传授和交际能力的训练,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和提升学生的相关素质。
其实,可以事先绘制一幅图或一组卡片,做快速反应练习,教师指到某处或出示某张卡片时,学生就用英语抢答并拼写。
二、全盘作秀都参与
案例:在教授完表示身体各部位名称的单词后,在操练时,科任老师说英语,学生积极地用手指老师所说的部位,学生全体参与,准确性高,但之后却说不出来。
分析:朱永新教授曾就理想课堂的标准做过论述,提出了理想课堂的“六度”,其中第一度就是“参与度”,也就是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做到全员参与(不是个别尖子生的参与)、全程参与(不是暂时片刻的参与)和有效参与(不是形式主义的参与)。
在本节课,从表面看是“全员参与”,但在这个过程中有很多学生都是在模仿别人的动作,自己根本就不知道老师所说的单词是什么意思,根本没有进行积极的思维活动,这就是形式主义的参与。
如何避免呢?我认为首先教师要引导学生,把说的机会留给学生。
教师应该在学生能理解语言项目的基础上,让学生尝试着一边做动作一边说出该语言项目。
真正有效的参与、全程参与、全体参与最重要的是让学生始终在进行积极的思维活动,智慧得到了启迪,心灵得到了滋润、生命得到了张扬。
三、迎和兴趣事与愿违
案例:一位教师在教授水果单词,为了给学生一个真实的感受,特意带了许多水果到教室,对此学生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
当教师说让学生到讲台前拿着自己最喜欢的水果介绍一下,表现出色的话就会把那个水果奖励给他时,学生蜂拥上讲台……精心设计的环节变得一片混乱。
分析:教学失败的原因其实不在于学生,而是教师准备的水果当教具。
当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完全被教具吸引时,教师的精心设计又怎能不泡汤呢?一味地迎合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却忽视了教学有效性,造成截然不同的效果,导致事与愿违。
设置同样的情景教学活动,不同的是把水果实物画成简笔画或用纸剪成水果形状。
这样,在创设的情境中学生们的注意力完全集中在所学的知识上面,由于有了形象的图片和模型,加上学生本身对教学内容的兴趣,这样开展活动就会有条不紊了。
四、教语法理论先行
案例:某教师教现在进行时,先告诉学生现在进行时就是……然后就在黑板上写下“What are you doing ?I’m reading .”之类的例子。
分析:学生对纯理论的语法知识理解较差,可以在对比中,或者用简笔画、挂图加深理解,引导学生在分析的基础上知道这个语法是什么,怎么用,之后进行集中训练,引导学生说说现在进行时的结构,并做练习巩固。
总之,在看似“应该”和“正常”的地方,在有意无意的忽视漠视的地方,正存在着应该努力去避免的错误和失误。
作为一名英语教师,要依据英语学科特点和学生认知水平,突出英语学科特色,抓住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使每一节课都让学生有实实在在的认知收获和科学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