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 业 统 计
工业企业统计台账说明【统计核算表格模板大全】

台账使用说明1.建筑业企业统计台账是保管和积累统计资料的重要工具,是进行建筑业统计工作必备的数据依据。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和《北京市统计管理条例》的规定,各企业必须依法建立和健全原始统计记录、统计台账。
2.统计台账资料必须依据国家规定的统计口径和计算方法及时进行登记并与原始统计记录、统计报表及相关专业资料保持一致,不得随意更改、删减、遗漏,各单位需要增设的台账,如实物工程量、竣工工程台账等可在本台账后面补充。
3.建统台1、2、5、6账由公司(法人单位)填写,建统台3、4账由分公司或项目经理部、工程处、工程队等单位填写。
各单位可视具体情况按月或季填写建统台5、6账。
4.本台账须妥善保管,一律用钢笔填写,字迹整洁。
5.本台账由北京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监制并负责解释,北京市京信统计师事务所总经销。
任何单位不得翻印。
台账经管、交接、检查记录单位基本情况10 中央20 市50 区(县)61 街道62 镇63 乡71 社区居委会72 村委会90其他18主要经济指标单位:千元;人企业基本情况变更目录序号台账号台账名称页码1建统台1账建设项目统计台账6-152建统台2账单位工程统计台账16-313建统台3账单位工程进度统计台账32-454建统台4账分项工程统计台账46-695建统台5账生产经营主要指标统计台账70-726建统台6账财务状况主要指标统计台账73-75 7——主要能源和水消费统计台账76-778建统台账指标解释78-849建统台账统计台账85-89 10——企业大事记90-92建设项目统计台账施工单位设单位建账1建统台项目名称合同编号单位工程个数报告期实际完成总产值(元)总形象进度年季本期累计工程概况预算造价 (元)工程结构建筑面积 (m2)合同工期 (天)实际开工日期实际竣工日期说明:1.总形象进度是指建设项目主要部位的形象进度。
2.单位工程个数是指建设项目所含单位工程的个数。
计划统计工作管理办法

计划统计工作管理办法为加强工程建设项目管理,提高经济效益,保证建设工期,切实做好计划统计工作,保证计划统计工作的科学性、指导性、严肃性及实施的可行性,建立起一个高效率的工作网络,订立必要的工作制度和程序,结合铁路工程的实际特点,制定本暂行办法。
第一条计划统计工作的职责范围1.1 计划管理工作是对目标进行分解并监督其完成的管理行为。
统计管理是为生产经营服务,强调时效性、准确性、真实性,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有关规定,对生产经营活动全方位全过程的统计反馈、统计分析和统计预测,达到对生产经营活动进行监控的目的。
1.2 施工计划、统计工作贯穿于施工全过程,涉及到每一个环节。
其基本任务是:组织、协调和控制施工,下达施工计划,并监督施工计划的执行,及时掌握施工动态,保证施工的连续与均衡,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
1.3 集团公司指挥部计划统计部门是综合归口计划统计工作的职能部门,负责对各施工单位的计划统计归口管理,负责施工计划的编制、下达、执行、监督及调整,负责统计快报、季、年度统计报表的编制、上报、监督、检查工作。
1.4 各单位应加强对施工计划、统计工作的领导,配备专职或兼职计划统计人员,计划统计人员必须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和相应技术职称,人员要保持相对稳定并配备微机等必需工具。
各施工单位应按集团公司指挥部规定的统一表式、统一时限,及时准确无误地报送年、季度建议计划及月统计快报,季、年度统计报表。
1.5 各施工单位根据计划、统计、验工报表建立健全工程台帐制度,台帐内容包括:承包工程的设计规模、承包价表和主要工程数量、历年完成投资计划、完成主要工程数量、当年当季完成情况及变更设计的工程量及投资增减。
1.6 计划统计人员应经常深入现场,及时了解、掌握工程进度,检查、落实计划执行情况,每季、年度要根据统计报表对计划完成情况进行分析,核对投资、形象进度,努力提高分析的准确性,给领导当好参谋,发现计划与实际执行有差异,应迅速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确保投资计划及形象进度的实现。
计划统计工作在建筑施工企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工程一览表》 当中 , 建筑工程的名称、 主要的施工内容 、 施工特
点、 设计单位 、 建设单位以及监理单位 等内容 , 都需 要建筑施工 企业 的计划统计 部门在平时进 行详细 的整理和 汇总并提供 给
企业的投标 部门。
另外 , 建筑施工企业 的计划统计工作对 企业 的报价 发挥着 重要作用 。在工程招投标 的过程 中 , 为 了保证施 工企业 能够进
科学的管理和计算才能够得 以实现 。而建筑施工企业采用现场
计划统计 的方法 ,能够促 进建筑施 工企业成 本控制指标 的确 立。计划统计工作依据其深入的调查 、 统计和分析 , 来确定建筑
企业项 目 施 工的各个环节 的人 、 财、 物的消耗 , 从而建立科学的
作用 建议
【 关键词 】施工企业
计 划统计
内部定额体系 , 保证企业成本 控制指标 的有效确立 。企业在项 目施工的过 程中 , 通过企业的计 划统计人员协调企业的施工生
计划统计 工作作为重要 的管理措 施是现代 施工企 业工程 管 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 计划统计工作能够实时的掌握建 筑施工
企业的整体动态过程 , 为建筑施工项 目的决策层提 供重要的决 策信息。在建筑施工企业的计划统计管理 当中 , 通过科学 、 合理 的计划统计 ,能够将建 筑施 工的进度 和动态 变化过程 实施掌
筑施工企业 工程项 目管理的水平 , 保证 建筑施 工企业项 目进度 管理 目标的实现 ,提高项 目整 体的运行效率和管理决 策效 率 ,
建筑施 工企业面 临 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 , 建筑企业为了在
市场竞争环境中生存 和发展 , 必 须不断加强企业的规范化和 法 制化见。因此 , 建筑施工企业必 须提升 自身的计划统计能 力, 培 养超前 意识 , 针对错综复杂 的市场变化 , 及 时调整 企业战略 发 展决 策 , 促进 企业的市场份额 的提升和 中标率 的提高 , 保证 建
综_合_统_计_员_工_作_标_准

综合统计员工作标准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综合统计员的职责与权限、工作内容与要求及对综合统计员工作的检查与考核办法。
本标准适用综合统计员。
2 引用标准QB/LM·Z03.02—06 管理人员通用工作标准。
3 职责与权限3 .1 职责3.1.1 认真执行国家颁布的《统计法》、《河南省统计管理条例》及上级主管部门的有关要求,做好统计本职工作。
3.1.2 按照专业规定和统计指标要求,完成各项统计调查任务,及时、准确地编制年、季、月统计报表。
3.1.3 深入基层调查研究,掌握生产经营信息及时向领导反映,定期提供统计分析报告。
3.1.4 对违背统计法规的错报、迟报、资料归类保管不当及泄密负责。
3.2 权限3.2.1 有权制止违反统计法各种规定的行为,必要时直接向上级主管领导反映。
3.2.2 有权向有关部门索要各种统计数据,有权拒绝填报不符合规定的统计报表。
3.2.3 有权行使对集团公司所属各部门的统计监督权。
3.2.4 有权对下属分、子公司各业务处室的报表质量进行检查。
4 工作内容与要求4.1 通用部分执行QB/LM·Z03.02标准4.2 专用部分4.2.1 按月、季、年编报公司内外各种统计报表,做到实事求是、及时、准确。
4.2.2 按时完成上级有关部门或集团公司内一次性统计调查表。
4.2.3 及时汇总分、子公司的各项经济技术指标;反映其计划完成情况,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
4.2.4 认真填写各种统计台帐,做到整洁、规范。
4.2.5 加强调查研究,写好统计分析。
4.2.6 协助和指导各业务处室及分、子公司,做好统计工作,并对各分、子公司矿山统计人员进行业务指导。
4.2.7 在进行日常工作时要加强业务学习,提高自己业务技术水平。
4.2.8 认真对原始记录进行整理、分类、装订成册,妥善保管。
4.2.9 参与对各业务处室及分、子公司的检查。
5 检查与考核5.1 综合统计员的工作由计划统计科科长进行检查。
项目管理系统各类业务关系图

各类业务关系图:
项目基本信息管理业务关系图:
进度管理业务关系图:
施工机械准备计划业务关系图:
物资备料计划业务关系图:
辅助材料备料计划业务关系图:
物资管理业务关系图:
备用金管理业务关系图:
成本管理业务关系图:
资料管理业务关系图:
安全质量管理业务关系图:
工程价值/实体指标计划管理业务关系图:
工程价值/实体指标调度管理业务关系图:
工程价值/实体指标统计(统建01表)管理业务关系图:
工程价值/实体指标统计(统建02表)管理业务关系图:
工程价值/实体指标统计(统综01表)管理业务关系图:。
【建筑工程管理】建筑业统计指标解释

建筑业统计指标解释建筑业企业生产活动统计1.建筑业总产值(自行完成施工产值)(01):是指建筑业企业自行完成的以工程预(概) 算为依据,按工程进度计算的建筑安装总价值。
它包括建筑工程产值、设备安装工程产值、房屋、构筑物修理产值、非标准设备制造产值。
2.装修装饰产值(38):包括装修、装饰两部分产值。
装修装饰是指对新旧房屋及建筑物进行的内外装修装饰;新建房屋及建筑物经过施工后,尚未完全达到使用标准,而进行的二次装修装饰;以及对原有房屋经使用若干年后进行的二次内外装饰。
包括抹灰、门窗、玻璃、吊顶、隔壁、饰面板(砖)、涂料、裱糊、刷浆、花饰等。
3.装饰产值(39):对新建房屋及建筑物经过建筑施工企业施工后,未进行装修或尚未完全达到使用条件,需二次施工后才能达到使用所完成的产值;对原有房屋经使用若干年后,在不改变原有建筑物主体结构的情况下而进行的二次内外装修完成的产值。
4.建筑工程产值(02):是指列入建筑工程预算内的各种工程价值。
包括各种用途的房屋、构筑物的建筑工程和列入房屋工程预算内的暖气、卫生、通风、照明、煤气等设备价值;设备基础、支柱、操作台、梯子、烟囱、凉水塔的建筑工程;各种锅炉炉体砌筑和金属结构安装工程;施工现场布置,场地平整,施工临时用水、电、道路的辅筑与架设;矿井的开凿,井巷掘进延伸,露天矿的剥离,石油、天然气钻井工程;铁路、公路、港口、桥梁等建筑工程、水利工程;防空、地下建筑等特殊工程。
建筑工程产值还包括建筑装饰工程产值。
建筑装饰工程的范围,包括抹灰、门窗、玻璃、吊顶、隔断、饰面板(砖)、涂料、裱糊、刷浆、花饰等十项工程。
5.安装工程产值(03):安装工程包括:生产、动力、起重、运输、传动和医疗、实验等各种需要安装设备的装配与安装,与设备相联接的工作台、梯子、栏杆等装设工程,附属于被安装设备的管线敷设工程,被安装设备的绝缘、防腐、保温、油漆等工程;为测定安装工作质量,对单个设备、系统设备进行单机试车和系统联动无负荷试运转工程。
工业增加值计算方法

工业增加值计算方法在《工业增加值统计试行方案》中,工业增加值的分配法计算公式为:工业增加值(按构成项目计算):劳动者报酬+福利基金+利润和税金+折旧及大修理基金+其他。
计算工业增加值通常采用两种方法。
1、“生产法”,即从工业生产过程中产品和劳务价值形成的角度入手,剔除生产环节中间投入的价值,从而得到新增价值的方法。
计算公式:工业增加值=现价工业总产值-工业中间投入+本期应交增值税2、“收入法”,即从工业生产过程中制造的原始收入初次分配的角度,对工业生产活动最终成果进行核算的一种方法。
计算公式:工业增加值=工资+福利费+折旧费+劳动、待业保险费+产品销售税金及附加+应交增值税+营业盈余。
或:工业增加值=劳动者报酬+固定资产折旧+生产税净额+营业盈余计算方法工业增加值是指工业企业在报告期内以货币形式表现的工业生产活动的最终结果,是企业全部生产活动的总成果扣除了生产过程中消耗或转换的物质产品和劳务价值后的余额,是企业生产过程中新增加的价值。
我国从1992年开始正式使用工业增加值指标,至此已走过15年历程,工业增加值已经成为衡量工业发展的一项重要指标,本文就现行工业增加值计算方法作一些初步探讨。
一、计算工业增加值应遵循的原则1、本期生产原则非报告期内生产的产品即使在报告期出售,也不能作为本期的生产成果。
反之,凡是报告期生产的产品,不论是已出售的、尚未出售的或是不出售的(自产自用),均应计入本期的生产成果。
2、最终成果原则工业企业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从产品形态上看,体现为本期生产的、已出售或可供出售的自产自用的产品或劳务,不包括在生产过程中所消耗的物质产品或劳务。
从价值形态上讲,生产过程同时是价值转移的过程,生产过程中耗用的产品(中间投入)价值随生产过程转移到新产品的价值中。
规模以上企业是如何定义的

规模以上是如何定义的?这是一个统计术语。
一般以年产量作为企业规模的标准,国家对不同行业的企业都制订了一个规模要求,达到规模要求的企业就称为规模以上企业,规模以上企业也分若干类,如特大型企业、大型企业、中型企业、小型企业等。
国家统计时,一般只对规模以上企业作出统计,达不到规模的企业就没有统计。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是指全部国有企业(在工商局的登记注册类型为"110"的企业)和当年产品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含)的非国有工业企业;规模以上商业企业是指全部国有企业(在工商局的登记注册类型为"110"的企业)和当年产品销售收入200万元以上(含)的非国有商业企业。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在2010年之前是指年主营业务收入在500万元及以上的法人工业企业;2011年是指年主营业务收入在2000万元及以上的法人工业企业。
规模以上商业企业是指年商品销售额在2000万元及以上的批发业企业(单位)和年商品销售额在500万元及以上的零售业企业(单位)。
对此所有的主要统计指标为:工业总产值和工业销售产值。
工业总产值:指工业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以货币形式表现的工业最终产品和提供工业劳务活动的总价值量。
包括生产的成品价值、对外加工费收入、自制半成品在制品期末期初差额价值三部分。
工业销售产值:指以货币形式表现的,工业企业在报告期内销售的本企业生产的工业产品或提供工业性劳务价值的总价值量。
包括销售的成品价值和对外加工费收入二部分。
不包括自制半成品、在制品期末期初差额价值。
规模以上企业和限额以上企业我国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统计报表制度,对纳入定期统计报表范围的批发企业、零售企业以及住宿餐饮企业的销售(营业)额及从业人员标准作出了明确的规定,具体为:(1)批发业(包括外贸企业):年商品销售总额在2000万元以上(包括2000万元,下同),同时年末从业人员在20人以上;(2)零售业:年商品销售总额在500万元以上,同时年末从业人员在60人以上;(3)住宿业:星级饭店或旅游饭店;(4)餐饮业:年营业总收入200万元以上,同时年末从业人员40人以上。
工业统计报表制度

(2009 年统计年报和 2010 年定期统计报表)
上海市统计局制定 2OO9 年 11 月
本报表制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的有关规定制订
《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第七条规定: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 组织以及个体工商户和个人等统计调查对象, 必须依照本法和国家有关规定, 真实、准确、完整、及时地提供统计调查所需的资料,不得提供不真实或者不 完整的统计资料,不得迟报、拒报统计资料。
1、法人企业应具备的条件: ⑴依法成立,有自己的名称、组织机构和场所,能够独立承担民事责任; ⑵独立拥有和使用(或授权使用)资产,承担负债,有权与其他单位签订合同; ⑶会计上独立核算,能够编制资产负债表。 2、产业活动单位具备的条件: ⑴在一个场所从事一种或主要从事一种社会经济活动; ⑵相对独立组织生产或业务活动; ⑶能够掌握收入和支出等业务核算资料。 3、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划分: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是指年主营业务收入 500 万元及以上(含 500 万元)的工业法人企业;规模以下工 业企业是指年主营业务收入 500 万元以下的工业法人企业。 (三)工业统计制度报表按报表的报告期分别为年度统计报表和定期统计报表。 工业统计年度报表主要包括:法人单位基本情况(101-1 表),产业活动单位基本情况(101-2 表),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生产、销售总值(B102 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成本费用调查表(B103-1 表),规模以 上工业企业财务状况(B103-2 表),规模以下工业企业生产、销售总值及财务状况(GY104 表),主要工 业产品产、销存及订货情况(GY105 表),主要工业产品生产、销售分月表(GY105 表附表),规模以上 工业企业主要产品生产能力(B106 表),工业企业样本调查表(B111 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减变动 原因一览表(B307 表),信息化情况主要指标(B123 表)等。 工业统计定期报表主要包括:工业企业生产、销售总值(B201 表),工业企业财务状况月报(B202 表),主要工业产品产、销、存及订货情况(B203 表),工业企业样本调查表(季报)(B211 表),个体 工业调查表(季报)(B214 表)等。 法人单位下属的产业活动单位报表由法人单位组织填报。 (四)统计报送渠道按照“逐级报送,条块结合”的原则,本制度的上报时间是对各区县、控股(集团)
工资统计报表说明

工资统计报表说明一、人事工资统计整体要求1.统计范围:机关、事业单位劳动工资计划管理所涉及到的各法人单位的全数职工,即机关事业单位正式工作人员、编外聘用人员(临时工)、离退休(退职)人员。
2.统计内容:主要调查各类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资总额、平均工资、工龄等情形。
3.按行政隶属关系由中央、地方别离进行统计。
中央、国务院部、委、办、直属机构、民主党派、社会集体直属的机关、事业单位(含京外单位),由中央、国务院部、委、办、直属机构、民主党派、社会集体负责统计;地方所属的机关、事业单位,由地方负责统计。
中央、国务院部、委、办、直属机构、民主党派、社会集体直属单位除将报表报送主管部门审核汇总外,应同时抄送给驻地省、自治区、直辖市人事厅(局)。
计划单列市除将报表报省、自治区、直辖市人事厅(局)审核汇总外,应同时抄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工资福利司。
4.按照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资管理的需要,职工工资关系在哪个单位,就由哪个单位按现任职务、现聘职位进行统计,担任两种以上行政职务的按最高职务统计。
在事业单位中,同时在专业技术职位和管理职位任职的人员分两种情形进行统计:(1)执行管理人员工资标准的人员,按管理人员统计;(2)执行专业技术人员工资标准的人员,暂按专业技术人员统计。
由于特殊原因,职位(职务)变更而工资标准未变时,仍按原工资标准所对应的职位(职务)进行统计。
5. 各单位在统计工资总额时,应按实发数计算。
在实际操作中,要注意工资总额不包括的项目有:(1)按照国务院有关规定颁发的创造发明奖、国家星火奖、自然科学奖、科学技术进步奖和支付的合理化建议和技术改良奖和支付给运动员在重大体育比赛中的重奖。
(2)有关劳动保险和职工福利方面的费用。
具体有:职工死亡丧葬费及抚恤费、医疗卫生费或公费医疗费用、职工生活困难补助费、集体福利事业补助、工会文教费、集体福利费、探亲路费等。
(3)有关离休、退休、退职人员待遇的各项支出。
工业统计知识完整版

工业统计知识标准化管理处编码968T-XBB8968-NNJ668-工业统计知识工业增加值是指工业企业在报告期内以货币形式表现的工业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是企业全部生产活动的总成果扣除了在生产过程中消耗或转移的物质产品和劳务价值后的余额,是企业生产过程中新增加的价值。
计算工业增加值应遵循以下三条基本原则:1、工业增加值讣算原则。
计算工业增加值应遵循以下三条原则:第一,本期生产的原则。
工业增加值是企业工业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只有进入了企业的工业生产过程,通过工业生产活动所创造的产品和劳务,才能作为工业企业的生产成果进行核算;并且,必须是企业报告期内的生产成果,非报告期内生产的产品即使在报告期内出售,也不能作为本期的生产成果;反之,只要是报告期内生产出的产品,不论是否出售,还是自产自用货物均应计入本期的生产成果。
第二,最终成果的原则。
工业企业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从产品形态上看,体现为本期生产的,已出售、可供出售和自产自用的产品和劳务,不包括用于生产过程的产品和劳务;从价值形态上看,生产过程同时乂是价值转移过程,生产过程中所耗用的产品(中间投入)价值随同生产过程转移到产品的价值之中。
因此,为了避免产品价值的重复计算,必须在工业总产值的基础上扣除中间投入的转移价值。
也就是说,工业增加值的总量取决于中间投入与最终产品划分的界线,界线规定到哪里,增加值总量就计算到哪里。
第三,市场价格的原则。
工业增加值是以价值形态表现的工业生产最终成果的总量,它取决于产品的数量和价格两个因素。
关于增加值的汁算价格,国际上采用的有两种,即按基本价格和按生产者价格计•算。
我国訂前采用的是按生产者价格计算。
按生产者价格计算的增加值是指按生产者价格佔价的产出减去按购买者价格佔价的中间投入。
2、工业增加值有哪两种计算方法?计算工业增加值通常采用两种方法。
一是“生产法”,即从工业生产过程中产品和劳务价值形成的角度入手,剔除生产环节中间投入的价值,从而得到新价值的方法。
施工项目统计管理办法

统计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工程项目管理中的统计管理,结合集团项目管理的具体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依据《统计法》、《统计法实施细则》、《北京市统计管理条例》和《公司施工项目指导意见》。
第三条本办法适用集团公司各事业部。
第二章职责和权限第四条集团公司信息管理部一、宣传、贯彻《统计法》、《统计法实施细则》和《北京市统计管理条例》,负责制定集团公司统计管理制度及内部统计报表制度,并组织实施。
二、负责对事业部统计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及工作指导,帮助事业部对所属项目部业务人员进行统计业务培训。
三、负责集团公司施工工程信息的收集、统计、分析。
并重点考核大型工程、重点工程的计划进度执行情况。
四、规范各事业部和所属项目部统计管理,并推广使用《建工集团综合统计管理系统》软件。
第五条集团公司事业部一、根据事业部的发展需要设立专职统计岗位。
二、贯彻落实《统计法》、《统计法实施细则》和《北京市统计管理条例》,并参照集团公司统计制度,制定本事业部统计工作制度,并负责组织实施。
三、执行集团公司统计报表制度,协调各专业统计指标口径。
四、采用《综合统计管理系统》软件,采集、审核、分析、保存项目部上报的生产统计报表,对已完工程报量进行核实认定,保证数字详实准确。
五、负责向系统主管部门和相关业务部室提供所需的各种统计资料和统计数据。
六、负责指导所属项目部统计人员的工作,组织项目部统计培训。
七、负责日常生产统计分析和专项统计调查。
八、配合集团业务主管部门在所属项目部推广使用《统计管理系统软件》。
第六条建筑业总产值(即施工产值,或工作量,或自行完成工作量):是指建筑业企业自行完成的、依据企业自行编制的施工预算,按工程实际进度计算的建筑安装价值。
这一产值的计算,便于项目成本核算具有真实性。
它是反映建安施工企业生产规模、发展速度、经营成果的重要标志。
建筑业总产值原则上按照“工厂法”计算, 即在企业内部不允许重复计算。
第七条项目经理部一、定期检查、公布施工项目的计划执行情况。
工改工项目统计标准

工改工项目统计标准一、引言工业转型升级是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任务之一,而工改工项目则是实施工业转型升级的具体举措。
为了统一工改工项目的统计标准,提高数据质量和可比性,制定本标准。
二、项目范围工改工项目是指为推动传统工业向现代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升级,通过对现有工业园区、企业、设施进行改造、升级或重建,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能耗和环境污染等为目标的项目。
三、项目分类1. 设施改造类项目:包括对工业园区、厂房、设备、供电、供水、供气等基础设施的改造、升级或扩建项目。
2. 技术改造类项目:包括对生产工艺、设备、工序进行技术改造、升级或更新的项目。
3. 绿色环保类项目:包括对污染治理、节能减排、资源循环利用等环保措施的实施项目。
四、项目统计原则1. 统一性原则:按照本标准对所有工改工项目进行统计,避免重复计算或遗漏。
2. 完整性原则:项目应包含所有改造、升级或重建的环节,从前期规划到后期运营全过程。
3. 独立性原则:不同项目之间应相互独立,相同项目的不同阶段也应分开统计。
4. 阶段性原则:按照项目的不同阶段进行统计,包括前期准备、实施阶段和后期运营监管阶段。
五、项目统计内容1. 项目基本信息:包括项目名称、所属行业、地理位置、建设单位、投资规模等。
2. 改造范围:对项目改造、升级或重建的具体内容进行详细描述。
3. 技术措施:列举项目中采用的技术、设备或工艺,并说明其改造效果和经济效益。
4. 环保措施:描述项目中采取的环保措施,包括污染治理、节能减排、资源循环利用等方面。
5. 经济效益:对项目的经济效益进行评估,包括投资回报率、产出增长率等指标。
6. 社会效益:评估项目对就业、产业结构调整、区域经济发展等方面的影响。
7. 环境效益:评估项目对环境保护、资源利用等方面的影响。
六、数据采集和报送1. 数据采集:各地区、部门和企事业单位应按照统计标准要求,及时、准确地采集项目相关数据。
2. 报送要求:各级统计机构应定期向上级统计部门报送工改工项目统计数据,并确保数据的可比性和准确性。
建筑业统计常见问题及工作建议

STATISTICAL THEORY AND PRACTICE2018年第7期数据质量是统计工作的生命线,而现行建筑业统计工作中,因企业统计员基本素质堪忧引发的耗材漏报错报、总产值漏报错报、与工程进度无法进行有效匹配及各类建筑业统计数据质量问题,需要政府统计部门、建筑业企业共同努力,以加强原始数据归集整理为起点,以掌握各指标间的逻辑关系为工作着力点,提高建筑业统计水平。
□尹波根据国家统计局颁布的三次产业划分规定,建筑业属于第二产业,近年来,建筑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得到不断提升,建筑业的发展直接带动和促进了其他产业、其他部门的发展,同时也吸纳了大量社会劳动力。
但在新形势下,如何面对、解决建筑业统计中存在的问题,是建筑业统计工作不能不思考的战略性课题。
建筑业统计工作常见问题(一)建筑业企业统计员基本素质令人无法乐观建筑业企业由于行业特殊性,规范管理相对薄弱,企业统计员大多由会计兼任,有些规模略小的企业会计又由会计事务所代理记账,所以多数面临着统计工作职责不到位、年龄偏大、电脑基本常识无法掌握,甚至连基本的IE 浏览器、360浏览器都无法区分,更有甚者县(区)、乡(街)级统计部门对其进行远程辅导时,根本无法理解什么是远程。
建筑业企业统计工作由会计兼任,不但没有充分时间去学习基本的统计理论知识,更不会去花精力学习知晓统计岗位职责与法律法规,最多只是按照前任留下来的资料依样画葫芦,应付了事。
即使偶尔被执法检查出问题来,部分企业统计员都觉得无关紧要,大不了辞职。
造成建筑业企业统计员基本素质堪忧的原因主要有三点:一是宏观大环境的影响,统计从业资格证不再作硬性要求,大部分建筑业统计员都是无证上岗,缺乏基本的岗前知识。
二是企业负责人对统计工作的不重视,认为统计就是几张报表加加减减,企业法人真正关心的利润收入又都是通过财务报表体现的,导致有些统计员只要是中学毕业会做一些简单的电子表格,把上个月的报表看一遍,下个月就上岗了。
工业中间投入解释及计算方法

工业中间投入解释及计算方法工业中间投入指企业在报告期内用于工业生产活动所一次性消耗的外购原材料、燃料、动力及其他实物产品和对外支付的服务费用。
采用生产法计算增加值的时候,工业中间投入是最主要的指标项,要计算准确增加值,就必须得先把中间投入计算准确。
一、工业中间投入的分类:第一种分类:按企业支付的对象来分,可分为中间物质投入和中间劳务投入两部分。
中间物质投入:是指工业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外购的各种物质产品的价值和支付给物质生产部门的劳务费用,包括外购的并在本期消耗的原材料、燃料、动力及向外单位支付的运输费、邮电费、加工费、修理费、仓储费等。
中间劳务投入:是指工业企业在生产经营管理中支付给非物质生产部门的各种服务费用,这些费用构成非物质生产部门收入的一部分,包括利息支出、广告费、保险费、职工教育费、差旅费等。
第二种分类:工业中间投入按照包括的具体内容来分,分为直接材料厂、制造费用中的中间投入、管理费用中的中间投入、销售费用中的中间投入、和财务费用五大类。
目前我们统计上计算中间投入通常就是根据这种分类来计算的。
a.直接材料:包括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实际消耗的原材料、辅助材料、备用配件、外购半成品、燃料、动力、包装物以及其他直接材料。
资料可直接取自会计产品成本核算的“直接材料”科目。
如企业未按“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设置成本核算科目,则可从会计“生产成本”科目的供方发生额中,将属于直接材料消耗的项目汇总取得。
b.制造费用中的中间投入:包括修理费、物料消耗、低值易耗品、取暖费、水电费、办公费、运输费、试验检验费、劳动保护费、租赁费、差旅费、保险费等。
可从会计“制造费用”科目中查找计算,也可用“制造费用合计”减去属于工业增加值的项目,即工资、职工福利费、折旧费的办法,倒算出制造费用中的中间投入价值。
c.管理费用中的中间投入:包括办公费、运输费、修理费、物料消耗、递延费用摊销、低值易耗品摊销、绿化费、技术转让费、无形资产摊销、土地损失补偿费、排污费、工会经费、财产保险费、职工教育经费等。
工程计划与统计管理办法

工程计划与统计管理办法1. 适用范围和目的本制度适用于三峡输变电工程龙泉至政平±500kV直流输电线路工程鄂二标段的送电线路工程的建设全过程。
制定本制度的目的是:为了规范工程建设期间计划与统计工作,及时了解工程进展情况和投资计划落实情况,合理布置、精心安排施工进度,提高投资效益,控制工程造价,及时准确地向监理公司上报施工进展情况和下期工作安排,充分发挥计划决策与调控职能。
2. 编制依据国家有关法规;工程招标文件及所有答疑文件有关要求;国家电力公司、中国电网建设有限公司及常州分公司有关制度;ISO9002系列标准;开工前地方协调会会议纪要;3. 引用术语、定义本制度术语和定义采用编制依据所列文件中术语和定义。
4. 总则本工程的计划与统计管理工作在监理公司、中国电网建设有限公司常州分公司及项目部的直接领导下实行分层管理。
监理公司是本工程的直接监督和指导决策单位,项目部是工程计划和统计管理办法的具体实施单位。
本工程计划分为年度、季度和月份计划。
工程统计报表分为月份施工统计报表和年度施工统计报表。
5. 计划编制原则、依据、范围计划编制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严格遵守计划的严肃性和科学性。
计划编制要符合监理公司对本工程的总体安排及工期要求,考虑施工资料交付、劳动力、施工工器具、材料供应和现场条件落实等情况。
施工单位向监理公司报送各项施工计划,并向下级各施工队下达月施工计划。
编制各类计划时,均应按照本工程的施工承包合同所确定的承包工作范围进行编制。
计划编制使用表格见本办法条款。
6. 计划编制程序及内容计划编制程序如图示程序图中数字说明如下:数字1:开工前项目部向监理公司报送工程年度施工计划。
数字2:每季度25日前项目部向监理部报送下季度施工计划。
数字3:每月25日前项目部向监理部报送下月施工计划。
数字4:每月生产例会项目部向下级各施工队下达下月施工计划。
对施工队施工计划完成情况的奖惩如果施工队保证质量(当月质量无罚款项目)、保证安全(当月安全无罚款项目)、文明施工情况良好的完成当月施工计划,视情况对施工队给予200元—400元的奖励(员工和民工各50%)。
施工与计划统计管理办法

施工与计划统计管理办法1 目的为加强公司施工管理和计划统计管理,特制订本管理办法。
2 适用范围本办法适用于公司及所属单位的施工管理和计划统计管理。
3 管理职责3.1 公司工程管理部3.1.1 负责公司的施工和计划统计管理工作。
3.1.2 编制公司年、季、月生产计划和统计分析报表,年生产计划经公司总经理批准下达,季、月生产计划经公司生产副总经理批准下达。
3.1.3 组织召开公司年度、季度生产会,做好重大工程施工调度及综合平衡工作。
3.1.4 负责安全生产管理,贯彻国家劳动保护与安全生产法规、方针、政策、标准和企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对现场施工主体安全行为进行监督、检查。
3.1.5 负责对分包单位资格审核及公布,并监督、检查分包工程。
3.1.6 帮助指导、监督、检查所属各单位的施工和计划统计管理工作。
3.1.7 指导、监督分公司项目成本的过程控制。
3.2 分公司工程管理部门3.2.1 负责分公司的施工和计划统计管理工作。
3.2.2 根据公司下达的生产计划,编制分公司年、季、月生产计划和统计分析报表,并上报公司工程管理部,年生产计划经分公司经理批准下达,季、月生产计划由分公司生产副经理批准下达。
3.2.3 组织分公司月度生产会,做好生产计划的实施、协调及综合平衡工作。
3.2.4 协助项目经理选聘施工管理人员组建项目部。
3.2.5 考核推荐分包单位,按规定做好分包工程的管理工作。
3.2.6负责安全生产的管理,贯彻国家劳动保护、安全生产法规、方针、政策、标准和企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对现场施工主体安全行为进行监督、检查。
3.2.7 帮助、指导、监督、检查项目部施工和计划统计管理工作。
3.2.8 参与、指导、监督所属项目成本的过程控制。
4 施工管理内容与要求施工管理是指对形成最终建筑产品全过程中现场的生产活动所进行的组织与管理。
施工管理的任务就是对建筑企业的基本生产过程施以计划、组织、协调、控制,充分利用人力、物力,有效地使用时间和空间,以保证全面均衡地完成企业施工任务。
开工项目纳统工作计划(推荐6篇)

开工项目纳统工作计划(推荐6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总结、工作计划、合同协议、条据书信、讲话致辞、规章制度、策划方案、句子大全、教学资料、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text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summaries, work plans, contract agreements, document letters, speeches, rules and regulations, planning plans, sentence summaries, teaching materials, other sample texts, etc.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开工项目纳统工作计划(推荐6篇)开工项目纳统工作计划第1篇20XX年差不多已经过去2个多月了,为了确保今年的项目能够很顺利的完成,在回顾过去的不足,总结过去的经验,联系项目的实际基础上,特制定以下工作计划:一、提高与人勾通能力在项目施工过程中,经常会遇到甲方、监理、多个项目施工的负责人相互影响的时候,处理各方之间的关系,加强勾通必不可少。
建筑企业管理制度之标准化管理体系之施工管理之计划统计管理《建筑业统计报表编报实施细则》

建筑企业管理制度之标准化管理体系之施工管理之计划统计管理建筑业统计报表编报实施细则(公司号日颁发)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根据国家统计公司建筑业统计报表制度、建设部新资质管理办法、公司统计管理办法中的相关规定,结合我公司施工项目的实际,制定本实施细则。
第二条建筑业统计报表编制的基本单元是各项目部、联营体的合同工程,合同项目指公司法人或法人授权人签订的书面协议(包括各类施工承包合同、补偿协议、奖励协议等)。
第三条建筑业统计报表报送单位分为项目部、联营体和分公司,凡未特殊说明的项目部和联营体皆指境内项目部和联营体,境外项目部和境外联营体由公司国际工程部负责并转送公司经管部。
第四条公司建筑业统计归口管理部门为公司经营管理部。
第二章报表组成第五条建筑业统计报表包括:合同项目营业统计报表、合同项目统计快报、分包营业统计报表、和其他临时性的建筑业统计调查表(一)合同项目营业统计报表由五部分内容组成:第一部分为报表编制说明,第二部分为履约和营业情况介绍和分析,第三部分为合同大事记(季度和年报),第四部分为合同工程基本情况表、合同工程完成营业量表、合同工程完成营业量分解表和新签合同基本情况表、第五部分为工程项目部(分公司、公司)完成营业量(汇总)表。
报表编制说明主要对报表中指标的统计范围和标志值进行解释。
履约和营业情况介绍和分析包括主要营业指标计划及完成情况,合同项目实际形象面貌、结算、付款、索赔、分包和合同变更情况;与合同相比较,施工组织、工期、质量、安全、文明施工和结算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合同项目经营效益的分析;其它。
(二)分包营业统计报表由四部分内容组成:第一部分为报表编制说明,第二部分主要为分包商履约情况介绍和分析,第三部分主要为分包单价与主合同的比较和分包效益分析,第四部分为工程项目部(分公司、公司)分包完成营业量(汇总)表。
第六条各类项目部和以我公司为责任方的联营体应向公司经营管理部报送经业主(或监理)确认的结算期内或年度汇总结算的有效凭证(原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工业增加值指标的优点
1、可以真实、正确地反映工业生产的成果; 、可以真实、正确地反映工业生产的成果; 2、可以对企业经济效益起到导向作用; 、可以对企业经济效益起到导向作用; 3、通过增加值的构成要素,可以全面反映企 、通过增加值的构成要素, 业的经营状况;通过增加值的四大构成要素, 业的经营状况;通过增加值的四大构成要素, 可以正确分析出增加值增减的原因,以及国 可以正确分析出增加值增减的原因, 企业和个人间的分配关系; 家、企业和个人间的分配关系; 4、增加值不受企业生产组织结构变化的影响, 、增加值不受企业生产组织结构变化的影响, 具有可比性。 具有可比性。
(二)工业总产值统计 二 工业总产值统计
工业总产值是指以货币表现的工业企业在一 定时期内生产的工业最终产品和提供的工业劳务 活动的总价值量。 活动的总价值量。它是反映一定时间内工业生产 总规模和总水平的指标, 总规模和总水平的指标,是计算工业生产速度和 主要比例关系, 主要比例关系,计算工业产品销售率和其他经济 指标的重要依据。 指标的重要依据。 工业总产值采用“工厂法”计算。 工业总产值采用“工厂法”计算。就是以法 人工业企业作为一个整体, 人工业企业作为一个整体,按企业工业生产活动 的最终成果来计算,企业内部不允许重复计算, 的最终成果来计算,企业内部不允许重复计算, 但企业之间存在重复计算的方法。 但企业之间存在重复计算的方法。
工业统计
谭永全
工业的范畴
工业是从事自然资源的开采, 工业是从事自然资源的开采,对采掘品 和农产品进行加工和再加工的生产活动。 和农产品进行加工和再加工的生产活动。 具体包括: 具体包括:(1)对自然资源的开采; )对自然资源的开采; ;(3) (2)对采掘品进行加工和再加工;( )对 )对采掘品进行加工和再加工;( 农产品进行加工和再加工;( ;(4) 农产品进行加工和再加工;( )对工业品的 修理和翻新。 修理和翻新。
自制半成品在产品 期末期初差额价值
本期生产成果要计算, 本期生产成果要计算,而上期 生产成果应扣除。 生产成果应扣除。计算时应用期末 减期初。 减期初。
(三)工业增加值统计 三 工业增加值统计
工业增加值是指工业企业在报告期内以货 币形式表现的工业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 币形式表现的工业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是 企业全部生产活动的总成果扣除了在生产过 程中消耗或转换的物质产品和劳务价值后的 余额,是企业生产过程中新增加的价值。 余额,是企业生产过程中新增加的价值。 计算增加值时应遵循:本期生产的原则、 计算增加值时应遵循:本期生产的原则、 最终成果的原则、市场价格的原则。 最终成果的原则、市场价格的原则。
工业与货物运输业的区别
货物运输业只实现产品在空间的移动而不 创造新的产品;而工业则是创造新的产品。 创造新的产品;而工业则是创造新的产品。
食品加工业与饮食业的区别
饮食业的特点是: 饮食业的特点是:对食品的加工生产与对 食品的零售直接相结合, 食品的零售直接相结合,它的产品是现场生 现场消费,一般不进行储存。 产、现场消费,一般不进行储存。而食品加 工业的生产与消费是不直接结合的, 工业的生产与消费是不直接结合的,一般都 不进行现场消费,产品的储存性比较大。 不进行现场消费,产品的储存性比较大。
本期生产成品价值=产品产量× 本期生产成品价值 产品产量×平均实际销售单价 产品产量
对外加工费收入
指企业在报告期内完成的对外承做 的工业品加工(包括用订货者来料加工 的工业品加工 包括用订货者来料加工 生产)的加工费收入和对外工业品修理 生产 的加工费收入和对外工业品修理 作业所收取的加工费收入。 作业所收取的加工费收入。 注意:不应包括修理对象的价值, 注意:不应包括修理对象的价值, 但包括修理中使用的原材料等价值。 但包括修理中使用的原材料等价值。
生产法工业增加值
就是从工业生产过程中产品和劳务价值形成的 角度入手,剔除生产环节中投入的中间产品的价值, 角度入手,剔除生产环节中投入的中间产品的价值, 从而得到新增价值的方法。计算公式为: 从而得到新增价值的方法。计算公式为: 工业增加值=工业总产出 工业总产出-工业中间投入 工业增加值 工业总产出 工业中间投入 实际计算中工业总产出用工业总产值代替, 实际计算中工业总产出用工业总产值代替,另 由于增值税为价外税,是增加值的一部分, 外,由于增值税为价外税,是增加值的一部分,因 实际计算公式为: 此,实际计算公式为:
是指企业本期生产的,不再进行加工, 是指企业本期生产的,不再进行加工,经检验 合格, 合格,包装入库的已销售和准备销售的全部工业成 半成品)价值 品(半成品 价值,包括企业生产的自制设备及提供 半成品 价值, 给本企业非工业部门使用的成品价值。 给本企业非工业部门使用的成品价值。不包括用订 货者来料加工的成品(半成品 价值。 半成品)价值 货者来料加工的成品 半成品 价值。 其计算原则是:本期生产原则、最终产品原则、 其计算原则是:本期生产原则、最终产品原则、 自备原材料生产原则
工业与服务业的区别
对家用电器、自行车、 对家用电器、自行车、钟表等日用工业品 的修理,从理论上来说是属于工业的, 的修理,从理论上来说是属于工业的,但这 些日用工业品已进入消费领域, 些日用工业品已进入消费领域,对它们的修 理活动实际上是直接为居民提供的一种服务, 理活动实际上是直接为居民提供的一种服务, 因此,现行统计制度规定,划归居民服务业。 因此,现行统计制度规定,划归居民服务业。
工业统计的基本内容
一、基本单位统计 二、生产统计 三、劳动工资统计 四、设备统计 原材料(能源 能源)统计 五、原材料 能源 统计 技术进步(新产品开发 新产品开发)统计 六、技术进步 新产品开发 统计 七、产品销售和价格统计 八、财务成本统计
一、基本单位统计
基本单位是构成国民经济的细胞, 基本单位是构成国民经济的细胞,是 经济管理的基本单位, 经济管理的基本单位,也是统计调查的基 本单位。在统计上, 本单位。在统计上,基本单位按其性质和 作用不同分为两种:法人单位、 作用不同分为两种:法人单位、产业活动 单位。 单位。 划分基本单位一方面是为了满足国民 经济核算的需要, 经济核算的需要,另一方面是为了组织统 计调查和对调查资料进行分类整理。 计调查和对调查资料进行分类整理。
工业产品产量中不包括
1、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下脚余料、废料。 、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下脚余料、废料。 2、回收再用的原材料。 、回收再用的原材料。 3、企业外购,未经任何加工的工业品。 、企业外购,未经任何加工的工业品。 4、某些产品在质量检验时,用作试验的产品。 、某些产品在质量检验时,用作试验的产品。 5、不符合质量要求的。 、不符合质量要求的。
产业活动单位
需具备的条件是: 需具备的条件是: 1、在一个场所,从事一种或主要从事一种社 、在一个场所, 会经济活动 而非产品); 活动(而非产品 会经济活动 而非产品 ; 2、相对独立组织生产经营或业务活动; 、相对独立组织生产经营或业务活动; 3、能够掌握收入和支出等业务核算资料。 、能够掌握收入和支出等业务核算资料。 法人单位由产业活动单位组成, 法人单位由产业活动单位组成,一个法人单 位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产业活动单位。 位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产业活动单位。
工业与农业的区别
(一)农业生产与采掘工业的区别 人类劳动是否直接参与产品的生长过程或 天然形成过程 (二)农产品生产和农产品加工的区别 生产的产品能否成为自身的再生产手段
工业与建筑业的区别
建筑产品一般是固定的, 建筑产品一般是固定的,不能在空间移 而工业产品是可以在空间移动的; 动,而工业产品是可以在空间移动的; 建筑业的施工场所随着施工任务经常转 而工业的生产场所一般是固定的。 移,而工业的生产场所一般是固定的。
《国民经济行业分类》 国民经济行业分类》
《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 4754-2002)的 国民经济行业分类》 的 前身是《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与代码》 前身是《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与代码》,该国 家标准由有关部门联合制定, 家标准由有关部门联合制定,原国家标准局 年发布实施。 于1984年发布实施。1994年国家统计局和国 年发布实施 年国家统计局和国 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对该标准进行了第一次修 由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实施。 订,由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实施。2002 年该标准又进行了第二次修订, 年该标准又进行了第二次修订,并将名称改 国民经济行业分类》 为《国民经济行业分类》,由国家质量监督 检验检疫总局发布。 检验检疫总局发布。
行业分类是依据经济活动的同质性原则, 行业分类是依据经济活动的同质性原则, 对企业、事业单位、 对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和个体所从事 的生产经营活动或其他社会经济活动的类别 进行的标准分类。 进行的标准分类。 按照国际惯例和我国的规定, 按照国际惯例和我国的规定,划分行业的 基本单位应该是产业活动单位。 基本单位应该是产业活动单位。这样划分可 以比较准确地反映国民经济行业结构。 以比较准确地反映国民经济行业结构。但这 种划分难度较大,因此, 种划分难度较大,因此,在除基本单位普查 以外的统计调查中,我国还是按法人单位划 以外的统计有法人资格的独立核算单位的 简称,其条件有: 简称,其条件有: 1、依法成立,有自己的名称、组织机构和 、依法成立,有自己的名称、 场所,能独立承担民事责任; 场所,能独立承担民事责任; 2、独立拥有和使用资产,承担负债,有权 、独立拥有和使用资产,承担负债, 与其他单位签订合同; 与其他单位签订合同; 3、独立核算盈亏,能够编制资产负债表。 、独立核算盈亏,能够编制资产负债表。
新的行业分类标准共分20个门类、 个大类 个大类、 新的行业分类标准共分 个门类、95个大类、 个门类 396个中类、913个小类,并对每一个类都按层次编 个中类、 个小类, 个中类 个小类 制了代码。 国民经济行业分类》 个门类是: 制了代码。 《国民经济行业分类》的20个门类是: 个门类是 A 农林牧渔业,B 采矿业,C 制造业,D 电力燃气 农林牧渔业, 采矿业, 制造业, 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建筑业, 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E 建筑业,F 交通运输仓储 和邮政业, 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 和邮政业,G 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H 批 发和零售业, 住宿和餐饮业, 金融业, 发和零售业,I 住宿和餐饮业,J 金融业,K 房地 产业, 租赁和商业服务业, 产业,L 租赁和商业服务业,M 科学研究技术服务 和地质勘查业,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和地质勘查业,N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O 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 教育, 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P 教育,Q 卫生社会保障 和社会福利业,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和社会福利业,R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S 公共管理 和社会组织, 国际组织。 和社会组织,T 国际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