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物理压强与浮力专题测试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下)物理压强与浮力专题测试卷
可能用到的物理常量:g=10 N/kg,ρ水=1.0×103 kg/m3 ,ρ盐水=1.2×103 kg/m3
本试卷包括两个大题,26道小题,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54分)
第Ⅰ卷有18小题,每小题3分,共54分。
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请将符合题意的选项字母填写在答题卡上。
1.下列估测符合实际的是()
A.八下物理课本受到的重力约为60N
B.普通中学生正常行走的速度约为5m/s
C.普通中学生双脚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力约为500N
D.普通中学生单脚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约为1×103Pa
2.以下情景中没有受到浮力的物体是()
A.遨游的“天宫一号” B.上升的热气球
C.航行的“辽宁号”D.下潜的“蛟龙”号
3.如图所示的四个生活案例中减小压强的是()
A.甲图中,推土机锋利的土铲 B.乙图中,工艺人手中尖尖的篆刻刀
C.丙图中,公交车玻璃窗户旁的破窗锤 D.丁图中,铁轨下很多宽大的枕木
4.如图所示的示意图中,利用连通器的特点来实现自己的功能的是
①活塞式抽水机②地漏存水杯③三峡船闸④U 形“反水弯”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5.如图所示是测量大气压的装置,玻璃管长约1m,槽内装有水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此装置是一个连通器
B.第一次利用此装置测出大气压的科学家是帕斯卡
C.此装置测出大气压的数值一定等于760mm高水银柱产生的压强
D.将此装置从山脚移到山顶,管内外水银液面高度差减小
6.如图是某同学“探究压力作用的效果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过程,下列关于本实验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实验中通过海绵被压下的深浅来反映压力的大小,用到的科学探究方法是转换法
B .乙图中,砝码对小桌的压力就是小桌的重力
C .丙图中小桌静止时,海绵对小桌的支持力和小桌受到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D .丙图中,砝码对小桌的压强等于小桌对砝码的压强
7.如图为盆景的一个自动供水装置.用一个塑料瓶装满水倒放在盆景盘中,瓶口刚刚被水浸没.当盘中的水位下降到使瓶口露出水面时,空气进入瓶中,瓶中就会有水流出,使盘中的水位升高,瓶口又被浸没,瓶中的水不再流出,这样盆景盘中的水位可以保持一定高度.使水不会全部流出而能保留在瓶中的原因是( )
A.盆景中的小树与塑料瓶可以看成连通器
B.瓶口太小,水的压力小
C.塑料瓶底的空间是真空
D. 外界大气压强等于塑料瓶内空气的压强与水的压强之和 8.小滨利用如图所示的自
制气压计研究大气压与高
度的关系。
他将气压计从1楼带到5楼的过程中,观察
到管内水柱的高度发生了变化,如下表所示,分析表中数据,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高度越高,大气压越小
B .每升高一层楼,大气压变化了30Pa
C .如果将自制气压计中的玻璃管换成更细的,每升高一层楼,h 的变化会增大
D .瓶内气体的压强大于瓶外大气压 9.如图甲所示,用手握住一个核桃很难将其捏破;如图乙所示,将A 、B 两个核桃放在一起捏,A 破了,B 没破。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两个核桃放在一起容易捏破,主要是因为增大了压力
B .B 给A 的力大于A 给B 的力
C .A 、B 接触处,A 受到的压强等于B 受到的压强
D .A 、B 接触处,A 受到的压强大于B 受到的压强
10.如图所示,底面积不同的轻质圆柱形容器甲、乙置于水平桌面上,内部分别盛有密度为ρ甲和ρ乙的两种液体,液体中距离容器底部等高的A 、B 两点处的压强相等。
则关于两液体的密度ρ甲和ρ乙及容器甲、乙对水平桌面的压强p 甲和p 乙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 A .ρ甲>ρ乙,p 甲<p 乙 B .ρ甲>ρ乙,p 甲>p 乙 C .ρ甲=ρ乙,p 甲<p 乙 D .ρ甲=ρ乙,p 甲>p 乙 11.利用浮力知识判断生活中下列问题,对应结论正确的是( )
A
.甲图中充有氢气和空气的气球体积相同,只有氢气球能向上升,则氢气球受到的浮力更大 B .乙图中将同一个鸡蛋先后放入盛有不同浓度盐水的杯子中,当鸡蛋静止时(鸡蛋均没有碰到杯底),鸡蛋在两个杯中排开液体的重力相等
C .丙图中热气球的上升与火箭升空原因一样,都是因为受到空气的浮力
D .丁图中“蛟龙号”潜入水下的深度越大,所受浮力和压强越大
12.如图所示,这是我国自主研制的全球最大的集装箱船“鑫福103”轮。
该船满载排水量30万吨,
楼层 1 2 3 4 5 管内与瓶内水面的高度差h/cm 5.1
5.4 5.7 60
6.3 丁
能够一次性搭载24万吨的货物。
该船正在舟山海域进行试航,此海域的海水密度取1.0×103kg/m 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船所受浮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 B .该船满载时受到的浮力为3×108N
C .搭载24万吨的货物时,该船排开海水的体积增加2.4×103m 3
D .如果该船驶入海水密度更大的海域,船身会上浮一些
13.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放有甲、乙、丙三个完全相同的圆柱形容器,若甲容器内只有水,乙容器中木块静止漂浮在水面上,丙容器中有一个实心小球悬浮在水中,三个容器的水面高度相同,则下列四种说法正确的是( )
aA .甲、乙、丙容器对桌面的压强相等 B .甲容器对桌面的压强最大
C .向乙容器中加盐,木块会下沉一点
D .丙容器对桌面的压强小于乙容器对桌面的压强
14.一个实心小球分别放入足够多的水和煤油中,静止时所受浮
力分别为0.9N 、0.8N ,煤油的密度为0.8×103kg/m 3,则小球的密度为( ) A .0.9×103kg/m 3 B .1.0×103kg/m 3 C .1.1×103kg/m 3 D .0.8×103kg/m 3
15.如图甲所示,长方体金属块在细绳竖直向上拉力作用下从水中开始一直竖直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上升到离水面一定的高度处(不考虑水的阻力)。
图乙是绳子拉力F 随时间t 变化的图像,根据图像信息,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该金属块重力的大小为34N B .该金属块的密度是5.4×103kg/m 3
C .浸没在水中的金属块受到的浮力大小是20N
D .在t 1至t 2金属块在水中受到的浮力逐渐增大
16.如图所示,一个边长为10cm 的实心正方体竖直浸没在某种液体中而保持静止状态,其上表面受到液体的压强为400Pa ,下表面受到的液体压强为1200Pa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正方体受到的浮力为8N
B .正方体受到的重力为10N
C .正方体上表面的深度为4cm
D .液体的密度为1.0×103kg/m 3
17.如图所示,在溢水杯中装满水,将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的铁块缓慢放入水中,从铁块下表面刚刚接触水面直至测力计示数为零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铁块受到的浮力一直变大
B.溢水杯底部受到水的压力一直变大
C.弹簧测力计对手的拉力先变小后变大
D.桌面受到溢水杯的压强先不变后变大
18.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有一个底面积为200cm 2的盛水容器A 内有边长为10cm 的正方体物块B ,一根细线与容器底部相连,此时细线受到的拉力是6N 。
已知水的密度是1×103kg/m 3,g 取10N/kg ,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①物块B 受到的浮力是10N ②物块B 的密度是0.6×103kg/m 3 ③剪断绳子,待物块B 静止后受到的浮力为10N
④剪断绳子,待物块B 静止后,容器底受到水的压强减小了300Pa A .只有①③ B .只有②④ C .只有②③ D .只有①④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46分)
19.(5分)在“天宫课堂”中,航天员王亚平用吸管把乒乓球轻轻压入水中,取出吸管后,观察到乒乓球悬停在水中,如图﹣1所示,这是由于在中国空间站中,乒乓球不再受到重力和 力的原因。
在地面课堂的同学们也做同样的实验,用吸管把乒乓球轻轻压入水中,取出吸管后,观察到乒乓球会迅速上浮直至漂浮,如图﹣2所示,乒乓球露出水面前,其受到的浮力 其受到的重力,(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且浮力的大小 。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请画出图﹣2中乒乓球漂浮在水面上静止时受力的示意图。
20.(3分)如图所示,一个空的塑料药瓶,瓶口扎上橡皮膜,竖直地浸入甲、乙两种液体中,一次瓶口朝上,一次瓶口朝下,若使这两次药瓶在液体中的位置相同且液面相平,发现橡皮膜的形变程度相同,此时甲、乙液面也相平,两次橡皮膜向 (选填“内凹”或“外凸”),比较下列大小关系:甲、乙两图中药瓶受到的浮力F 甲 F 乙。
甲、乙两图中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p 甲 p 乙。
(均选填“大于”或者“小于”或“等于”)
21.(3分)图甲是中国自主研发的无人遥控潜水器“海龙Ⅲ”。
在某次下潜中,从“海龙Ⅲ”刚好浸没开始计时,下潜深度h 随时间
的变化关系如图乙。
忽略海水密度变化和“海龙Ⅲ”的形变,考虑海水的阻力。
“海龙III ”在1~3min 内,受到海水的压强 ,受到的浮力 (选填“变小”、“不变”或“变大”),且浮力 重力(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22.(7分)为了探究“影响液体内部压强大小的因素”,甲乙两个实验小组分别采用如图1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其中甲装置U 形管内装有已染色的水,密度取1.0×103kg/m 3,实验装置经测试均可以正常
使用。
(1)关于两组实验装置以下描述正确的是( )
A .实验过程中,甲乙都是通过观察橡皮膜的形变程度来反映液体内部压强的大小
B .甲乙装置都不是连通器
(2)如图2是甲小组的实验过程:比较a 、b 两图可知,液体内部压强与液体的 有关;拦河大坝做成上窄下宽的形状,其原因可以用对比 两图所得出的结论进行说明;在图b 中保持探头的位置不变,改变探头的方向,U 形管两液面的高度差将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小组成员将U 形管的左端通过橡皮管与玻璃管侧壁管口相连通,当向玻璃管中吹气时,如图d 所示,U 形管内液面较高的是 (选填“a ”或“b ”)侧。
(3)若在图b 中U 形管左右两侧液面的高度差△h =5cm ,则橡皮管内气体的压强与大气压强之差约为 Pa 。
(4)乙组成员完成探究实验以后,对装置进行了一些改装,如图3所示,然后向装置左右两侧倒入相同质量的水(图中橡皮膜不代表真实形状),待液面稳定后,橡皮膜将向 (选填“左”或“右”)边发生形变。
23.(6分)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时:
(1)分析图A 、C 、D ,说明浮力大小跟
无关; (2)分析图 ,说明浮力大小跟液体密度有关;
(3)物体完全浸没在盐水中所受的浮力是 N ,盐水的密度是 g/cm 3; (4)若将该物体浸没在酒精中,则测力计的示数应为 N ;(ρ酒精=0.8×103kg/m 3) (5)分析图A 、B 、C 时,小芳发现浮力大小和在水中的深度有关,与(1)得到的结论不相符,其原因是: 。
24.(8分)如图所示,甲、乙、丙、丁是“探究浮力大小跟排开液体所受重力的关系”实验的四个步骤。
甲:用测力计测出某物体所受重力;
乙:把被测物体浸没在盛满水的溢水杯中,读出这时测力计示数。
同时,用小桶收集物体排开的水; 丙:测出小桶和物体排开的水所受的总重力; 丁:测出小桶所受的重力。
(1)上述实验操作的更合理顺序应该是 ;
(2)通过 两步骤可计算出圆柱体物块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F 浮= N 。
通过 两步骤可得出物块排开的水所受的重力G 排,比较F 浮与G 排,可以得到浮力的大小跟物块排开水所受重力的关系。
(3)小明完成上述实验后,思考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是否跟物体浸没的深度有关呢?他只需要在上面的实验中,将物体浸没在水中不同的深度处,观察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否不同,由此确定物体所受的浮力大小是否与深度有关。
在这个过程中观察到弹簧测力计示数不变,因此浮力大小与深度
________(选填“有关”或“无关”)。
随着物体所处深度的增加,物体不小心碰到了容器底部,如图戊所示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0.4N ,则物体此时受到的浮力为________N 。
(4)同学把水换成另一种液体重复上述实验,步骤乙中弹簧测力计示数变大了0.2N ,这表明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跟 有关,该液体的密度为 。
25.(7分)为确保干净整洁的街道,我市环保部门每天清晨用洒水车进行洒水冲洗街道。
如图所示,洒水车空车质量为4t ,水罐容积为10m 3,装满水后,车轮与地面的总接触面积为0.5m 2。
(ρ水=1.0×103kg/m 3,g 取10N/kg )
(1)已知我市一高架桥能承受的最大压强为1×105Pa ,请通过计算说明装满水的洒水车能否安全通过该高架桥。
甲 乙 丙 丁
(2)若罐内水深1m,出水口在罐底部,横截面积为40cm2,求出水口所受的压力。
(3)装满水的洒水车在水平街道匀速直线运动过程中,受到的地面摩擦力是车重的0.05倍,问发动机提供给洒水车的牵引力是多少?在洒水的过程中,洒水车受到地面摩擦力的大小(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26.(7分)焦作云台山是个山清水秀的地方,如图所示是其旅游景区可供游客在湖中游玩时的一种旅游观光船。
此观光船的相关参数如表所示。
(假定水的密度不变,ρ
水
=1.0×103kg/m3,g取10N/kg)求:(1)观光船空载时,当从浅水区开到深水区时,它浸入水中的深度,所受水的浮力;(以上两空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2)观光船空载时,受到的浮力;
(3)为了安全,观光船最多能承载质量均为60kg的游客几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