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鹤岗市七年级上月考语文试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黑龙江省鹤岗市七年级上月考语文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4题;共8分)
1. (2分)(2017·杭州模拟) 下面语段中划线字的拼音正确的一项是()
滟滟微波的西湖中,眉目娟秀装束淡雅的绾发船娘,唱着轻柔动听的越剧从碧水深处缓缓而来,玲珑的船儿,荡开绿色的清波,让人尽享“脉脉含情新水绿,小船沿流画浆轻”的境界。

而岸边那滴翠的绿,斑斓的花,五彩相间,辉映成趣。

栈桥蜿蜒,钟声悠扬,……每一处细节,都把西湖的美妆点到极致。

难怪说“天下西湖三十六,就中最好是杭州。


A . wǎn mài jiān zhàn
B . guān mài jiàn jiàn
C . wǎn mòjiàn zhàn
D . guān mòjiān jiàn
2. (2分)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 更胜一筹锋芒毕露义愤填膺束手无策
B . 微不足道销声匿迹正襟危坐跚跚来迟
C . 一视同仁相形见绌恪守尽职突如奇来
D . 轻飞曼舞莫衷一事顾名思意来势汹汹
3. (2分) (2017七上·鄂州期中) 下列语句没.有.病句的一项是()
A . 深秋的岳麓山,是人们欣赏麓山红叶、登高远眺的好时候。

B . 教育工作者要善于引导学生用美的眼光去看世界,用美的心灵去感受世界。

C . 我们要及时解决并发现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D . 能否根治网吧“顽症”,是保证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条件之一。

4. (2分)下列对《行路难(其一)》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开篇从美酒佳肴到拔剑四顾,由乐景入悲情,形成强烈反差,写出诗人内心的苦闷。

B . “冰塞川”“雪满山”暗喻诗人仕途受阻,世道多艰,寄寓着无限的悲苦与无奈。

C . 诗中碧溪垂钓、乘舟梦日,表现了诗人避世独立的人格力量和纵情山水的人生选择。

D . 诗的结尾,诗人在沉郁中振起,坚定了“长风破浪”的信心,鼓起沧海扬帆的勇气。

二、默写 (共1题;共10分)
5. (10分) (2017七上·蓬溪期末) 在下列横线上,规范、工整地填写相应的诗文句子。

(1) ________,定然有美丽的街市。

(郭沫若《天上的街市》)
(2)子夏曰:“________,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论语·子张》)
(3)淫慢则不能励精,________(诸葛亮《诫子书》)
(4) ________,铁马冰河入梦来。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5)曹操的《观沧海》一诗中描写大海水波动荡,山岛高耸突兀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6)李益的《夜上受降城闻笛》中表现征人满怀愁绪,凝望故乡,思念家乡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7)谭嗣同的《潼关》中表现作者渴望冲决罗网、勇往直前、追求个性解放的少年意气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三、其他 (共1题;共3分)
6. (3分)“杨花”在旧体诗中常象征________,《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首句通过各种意象,渲染出在________季节的一种________气氛。

四、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4分)
7. (4分) (2019九上·偏关月考) 文言文阅读
从武林门而西,望保叔塔突兀层崖中,则已心飞湖上也。

午刻入昭庆茶毕即棹小舟入湖。

山色如娥,花光如颊,温风如酒,波纹如绫;才一举头,已不觉目酣神醉,此时欲下一语描写不得,大约如东阿王梦中初遇洛神时也。

余游西湖始此,时万历丁酉二月十四日也。

晚同子公渡净寺,觅阿宾旧住僧房。

取道由六桥、岳坟、石径塘而归。

草草领略,未及遍赏。

次早得陶石篑帖子,至十九日,石篑兄弟同学佛人王静虚至,湖山好友,一时凑集矣。

(选自袁宏道《初至西湖记》)
(1)文中画线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A . 午刻入/昭庆/茶毕即樟小舟入湖
B . 午刻/入昭庆/茶毕即掉小舟入湖
C . 午刻人昭庆/茶毕/即掉小舟人湖
D . 午刻入昭庆茶毕/即掉/小舟入湖
(2)文中“山色如娥,花光如颊,温风如酒,波纹如绫”运用________、排比的修辞手法,寥寥数语便写出了________。

五、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36分)
8. (22分)(2020·合肥模拟)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题。

读书人是一个高责的身份
鲁先圣
①在我们的社会中,究竟有多少个身份,恐怕谁都说不清楚。

因为,不仅仅社会上的行业有多少难以说清,同一个行业里又因为岗位和职务的不同身份也千差万别。

而且,就是具体到一个人,往往也有多个身份:在社会上一个身份,在家庭中一个身份,在朋友中一个身份等等。

②身份,是一个人的标志,是一个人安身立命的资本,更是一个人享有多少社会尊严的尺度。

③但是,不论有多少身份,我以为,读书人始终是一个高贵的身份。

阅读使人拥有文化知识,能够培养一个人
的道德品格,能够锤炼一个人的崇高情怀。

而只有一个人具有了崇高品格的时候,才会赢得他人和社会的尊敬,才能够获得真正的快乐和幸福。

④一个读书人,就是一个对文化如饥似渴的人,其实一定程度上就是一个人整体素养的标志。

一个拒绝阅读的人,是不可能有很高文化素养的。

⑤在现在的大学里,很多大学生每天仅仅限于自己专业的学习,而没有在社会文化方面加强自己的阅读。

其实,他们不明白这样一个道理:如果仅仅限于专业,自己不过就是一个接受了专业训练的文盲而已,自己不过是一个专业工具,那不是一个真正的读书人。

比如两个弹奏铜琴的人。

两人同样拥有熟练的演奏技巧,一个是有着丰富文化知识的人,他在用钢琴表达自己的情感和追求;一个却仅仅是个熟练的演奏者,他看重的仅仅是钢琴的技法。

他们最后的区别是:前者成了伟大的钢琴家,后者仅仅是个钢琴演员。

.
⑥很多海外的华人。

现在最苦闷的事情就是他们的孩子对中华文明的一无所知。

他们的孩子接受了良好的西方教育。

过着优裕的生活,说着流利的外语,但是他们的内心却非常空虚。

为什么?因为,他们没有了文化的归属感,没有作为一个读书人的那份深厚和优雅。

说自己是华人,对于中华文化一无所知;说自己是外国人,自己又没有外国人的血统。

我们所熟知的华人科学家李政道、杨振宁、丁肇中就没有这样的困惑,因为他们都有着深厚的中华文化修养,他们始终认为自己是中华文明的一分子,他们一刻也没有停止过对祖国文明的渴望和追求。

认识到了这一点,他们开始从国内买了大量的国学书籍,让孩子补上国学的课,让孩子首先成为一个读书人。

⑦读书人往往不是为了一种目的而读书,因为那样的读书失去了读书的真味。

黄山谷曾经说不读书便语言无味,面目可憎,说出了读书的真味精髓。

读书人因读书而优雅,因读书而快乐,因读书而生出万千趣味。

这样的读书人,抛却了世俗和功利。

仅仅剩下一种美好而高贵的身份了。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为什么作者认为读书人是一一个高贵的身份?请用原文回答。

(3)如何才能成为真正的读书人?结合文章内容回答。

(4)第⑤段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5)下面对于文章的结构思路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 . ①\②\⑧①⑤\⑥⑦
B . ①②\③④⑤⑥⑦
C . ①②③④⑤\⑥⑦
D . ①\②③④⑤\⑥⑦
9. (14分) (2017八上·靖江期中)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①生我的时候,母亲已经到了四十岁。

②我是母亲生下来的第七个孩子,也是活下来的四个孩子当中最小的一个孩子。

③那个年代的农村,一家六口人当中,有四个娃娃都要吃要喝,而家里面只有一个半劳力——我的母亲身体一直有残疾,只能算是半个劳力的我家,在那每个劳动日的日值只有五毛钱的日子里,生活起来,不容易啊。

④不过,从打我记事起,我就知道,我的母亲非常的溺爱我。

⑤作为家中最小的孩子,我吃奶一直吃到八九岁上。

不过,母亲毕竟是四十岁上才生养了我,故而妈妈的奶头里面,实际上并没有什么奶水。

但是,居然让我一直吃到八九岁上,这在当时的农村,也算是极为少见的了。

母亲对我的溺爱,由此可见一般。

⑥我渐渐长大了,已经上了学的我,实在是到了非断奶不可的年龄了。

此时,母亲知道正在长身体的我,需要大量的营养,故而,此时家中所有好吃的,总是我第一个吃——当然也是我吃得最多。

⑦不过,那个时侯也真的没有什么好吃的。

在我看来,每天都只能跟玉米、红薯打交道的我,能够每个星期吃上两三顿馒头米饭的,已经非常知足啦。

当然啦,对于我而言,哪里的好吃的也不如母亲给我做的鸡蛋饼好吃——因此,每天一个鸡蛋饼,对于我来说,那是必须的。

⑧后来,我上了高中;再后来,我上了大学;再后来,我参加了工作。

高中,大学,工作,都只能每个星期回家一次。

⑨可是,这个时期的我,每次回到家,都能在第一时间,吃上母亲做的鸡蛋饼——虽然,此时已经经历过外面世界精彩的我已经知道,母亲给我做的鸡蛋饼,真的并不是这天底下最好吃的食品,可是我还是要高兴地大吃特吃一顿。

此时,再看到已经非常苍老的母亲的笑脸,才算是心满意足。

⑩任何一个人,只要你在外面飘,最担心你的安全的,当然是母亲——我的母亲也不例外。

⑪上大学的时候,每当我要乘坐长途公交车离开家时,母亲都会把我送到车站,直到眼看着我上的车走远了,她才步履蹒跚地回了家。

而每当我长途公交车回到家乡的车站的时候,远远地,就会看到母亲,在那里等待——此时的我,只是不知道,母亲在这里,已经等了多久。

⑫而我每次劝她,不要这样,她都会说:走走路,不碍事的。

然后,每次都是依然故我的,迎啊,送啊的——直到,她再也迎送不了了,才算作罢。

⑬后来,已经参加了工作的我,有了恋人——就是我现在的妻子。

我把恋人带回家,母亲热情的张罗着饭菜。

此时,我的恋人发现,我的母亲做的西红柿炒鸡蛋特别好吃——当时的我在想:我吃了这么多年,没觉着母亲做的西红柿炒鸡蛋好吃啊。

⑭再后来,每当我带着恋人,结婚以后带着妻子回家的时候,在我们家那并不丰盛的餐桌上,都会有母亲亲手做的西红柿炒鸡蛋。

而关于这些,与我结婚已经二十多年的妻子,至今还历历在目。

⑮因为工作单位离我和妻子双方的家都比较远,故而,但是生活非常不宽裕的我们新婚小两口儿,只能在我的单位附近租了房子住。

此时,母亲一个人在老家生活。

我的父亲,已经与我们阴阳两隔了。

⑯母亲病倒了,而我还没有属于自己的房子。

正当属于我自己的房子已经下来、我正准备装修之际,母亲病危了。

⑰此时的我,告诉母亲说:您一定要坚持,您很快就会住在属于您儿子名下的房子啦。

⑱母亲却冷静地告诉我说:我可不住在属于你名下的房子那里!新装修的房子,我住进去了,我死了,这房子多不吉利啊,你不担心,你不害怕,别忘了,你还有媳妇儿啊!咱家可不能这样做!儿子,你放心,我活不了几天
啦,这个月,我就会到那个世界找你父亲去啦!
⑲可此时的我,要亲口告诉她的却是:您儿子,有了自己的房子啦!
⑳半个月之后,母亲阖然而逝。

(选自《经典美文》2015·06)
(1)小说中的“妈妈”为了“我”的成长,做了很多努力,请概括相关情节。

①________;每天为我做一个鸡蛋饼;②________
(2)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我”的妻子最喜欢吃西红柿炒鸡蛋,因此母亲每次都为她做这道菜,体现了浓浓母爱。

B . 母亲不愿住进儿子的新房子,是怕自己死了以后会在子女的心灵上造成阴影。

C . 本文刻画了一位非常疼爱子女的残疾母亲的形象。

D . 文中“我”的妻子是一位贤惠的孝顺老人的人。

(3)根据要求回答下列两小题。

①文章开头①~③段什么作用?
②简要分析第⒄段画线句子在内容和结构上的作用。

(4)阅读链接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链接材料】母亲死的时候才二十九岁,留下了三男三女。

我的母亲只是一个平凡的母亲,但是我觉得她的可爱的性格,她的努力的精神,她的能干的才具,都埋没在封建社会的一个家族里,都葬送在没有什么意义的事务上,否则她一定可以成为社会上一个更有贡献的分子。

[(邹韬奋《我的母亲》)
本文⒆⒇两段文字和【链接材料】作为文章结尾,都表达了作者对母亲去世的哀痛和遗憾之情,请说说二者在表达方式上有什么不同,并结合文本简要分析其作用。

六、作文 (共1题;共5分)
10. (5分) (2019八下·南岸期末) 任选一题作文。

(一)不拒绝,是一种态度,是一种力量,更是一种智慧。

只要你不拒绝风雨的侵袭,远方的地平线就不会拒绝你痴迷的追求;只要你不拒绝山路的曲折,绝美的山顶风光就不会拒绝你执著的渴望;只要你不拒绝一步一个脚窝的平凡,诱人的辉煌就不会拒绝你放飞的愿望!
请以“不拒绝”为题作文。

(二)遇见,是一个十分神奇的词语。

古往今来无数次遇见,带来无限美好的故事。

宗璞因为遇见盛开的紫藤萝花,于是重新唤起对生活的信心;海伦·凯勒因为遇见莎莉文老师,她的生命才创造了奇迹……
请以“遇见”为题写一篇文章。

作文要求:①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500字;④凡涉及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一律用A、B、C等英文大写字母代替;⑤不得抄袭;⑥如果选择第(1)题,请将题目补充完整后再作文。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 (共4题;共8分)
答案:1-1、
考点:
解析:
答案:2-1、
考点:
解析:
答案:3-1、
考点:
解析:
答案:4-1、
考点:
解析:
二、默写 (共1题;共10分)答案:5-1、
答案:5-2、
答案:5-3、
答案:5-4、
答案:5-5、
答案:5-6、
答案:5-7、
考点:
解析:
三、其他 (共1题;共3分)
答案:6-1、
考点:
解析:
四、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4分)答案:7-1、
答案:7-2、
考点:
解析:
五、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36分)答案:8-1、
答案:8-2、
答案:8-3、
答案:8-4、
答案:8-5、考点:
解析:
答案:9-1、答案:9-2、答案:9-3、
答案:9-4、
考点:
解析:
六、作文 (共1题;共5分)答案:10-1、
考点:解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