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高床养猪”获院士推崇等2则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西“高床养猪”获院士推崇等2则
作者:暂无
来源:《农家之友》 2014年第3期
广西“高床养猪”获院士推崇
猪舍里空气之好,普通民居没法比——空气先通过厚厚的“滤网墙”除尘、灭菌、消毒,
又过一道厚厚的蜂窝状“水帘墙”调温、调湿,再绕经天花板隔温层无声无息“飘”下来……
3月13~16日,承担国家生猪健康养殖协同创新研究项目的几位院士、专家到广西考察,
在贵港市亚计山刚投用的种猪基地,看到这座全球最大公猪站的人性化栏舍,兴奋之情溢于言表。

中国工程院院士、猪病防控专家陈焕春连连称赞:“国家急需,世界一流,模式先进。


去年以来,“高床养猪”在广西各地规模养殖场迅速推广,粪便实现干湿分离,并加工成
有机肥。

南京农业大学教授、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专家沈其荣对此十分看好:“同样的畜禽
粪便,传统养殖模式是污染物,清洁养殖模式则是好资源,利用得好赚的钱比得上养猪本身。

”在贵港、玉林等生猪主产区,设施化、“零排污”的新型养猪场正在兴起。

猪仔住“摇篮”,
享受“保温箱”;母猪睡“席梦思”,配套“自动卫生间”;育膘猪长大长高一点,“餐桌”
也跟着升高一点,“饭来张口”就好;栏舍全都冬暖夏凉,还随时可以“欣赏”音乐。

把传统栏舍进行标准化改造,虽然需要相应投入,却能达到“多生、少病、快长”的目标。

扬翔公司董事长黄定寿介绍,实施清洁养殖,让猪“享受”人性化生活,再配套科学用料,一
头母猪一年可多生两头猪仔,增收600元;生长过程少生病,一年两窝猪节省药费200元;小
猪长得快,80天可长80斤,早出栏15天,节省饲料成本1200元;三样加起来,一头母猪一
年增收2000元。

(谢彩文韦勐)
广西河池市
水产特色养殖产业异军突起
2013年,河池市充分挖掘和发挥全市水产畜牧业资源优势,突出区域特色养殖,指导和扶
持龙头企业、合作经济组织,有效促进了全市特色养殖快速、健康发展,并取得良好效果。

大水面养殖发展迅速。

据统计,预计2013年河池市水产品产量2.32万吨,同比增长
3.25%。

其中大化瑶族自治县充分发挥大水面资源优势,大力推行水产清洁养殖、健康养殖、生态养殖,全县已有4个养殖场获得自治区或农业部健康养殖场称号。

预计全县2013年水产品产量达1.6万吨,产值1.5亿元,库区人均渔业收入达1350元,全县渔业人均收入达400元,比2012年增长10%。

高密度流水养殖逐步推广。

河池市利用湖泊、水库、河沟发展高密度淡水养鱼潜力,逐步
推广集约化高密度流水养殖技术。

示范点宜州市罗非鱼生态养殖示范中心进行高密度流水养殖
吉富罗非鱼,截至2013年年底,养殖面积达260亩,年产量65万公斤,年经济收入780万元,带动了20多户群众积极投入到高密度流水养鱼事业中。

鲟鱼养殖业蓄势待发。

目前,河池市建成了3个大型鲟鱼养殖场。

河池市鲟鱼类养殖主要
分布在金城江、宜州、大化、东兰及天峨等县(市、区),养殖方式主要有池塘、网箱两种。

截至2013年年底,全市鲟鱼养殖面积29834平方米,成鱼产量453吨,苗种产量50万尾,总产值1778万元,鲟鱼类养殖已成为市水产养殖业热点。

生态养殖亮点频现。

如东兰县推进实施林下生态养殖,东兰枫树林生态林下黑山猪养殖基地,已发展社员256户;环江毛南族自治县继续做大做强香猪、菜牛等特色养殖,并围绕生态立体养殖做文章,建设了老野生态立体养殖基地,发展休闲立体养殖等一批养殖示范基地;罗城仫佬族自治县充分利用良好的水资源优势,发展山瑞龟、鹰嘴龟、黄沙鳖、娃娃鱼等优质鱼类庭院养殖,全县水产庭院养殖农户发展到95户,庭院养殖产品产量达20吨,同比分别增长11%和25%,户均产值5.2万元。

(据《河池日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